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春秋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孟子類
得鼎哀愤恸哭忽见江中有物流至鼎所乃新棺也因
以充敛元帝闻之以为精诚所致 王通
铜川府君之丧勺水不入口者三日营葬具必俭
曰我家有制焉棺椁无饰衣衾而举帷车而载涂车刍
灵盖不从五世矣铜 (第 18a 页)
  古者婚礼在所不贺嘉事在所不善况取妇之家可
举乐乎盖取妇之礼本以嗣亲也亲既老矣而以子妇嗣

之伤之可也乐之非也昔裴嘉有婚会薛方士预焉酒
中而乐作方士非之而出 王通
闻之曰薛方士知礼
矣然犹在君子之后乎盖善其知礼而不善其不预告
之也虽然娶妇之家必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虽 (第 2a 页)
  梁武帝笃信浮屠氏法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
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若轮等十曲皆述佛法号为

正乐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设无遮大会则
为之至于改汉曲芳树为于穆言大梁阐运君臣和乐
休祚方远也若此之类亦多矣欲其形容一代功德而
求福应适速乱亡而已何则佛夷人也其声夷音也武
帝不奏中华之声而惟夷音是求其与伊川被发岂殊
哉已而侯景引胡人渡江遂破台城 王通
以为梁亡非
释迦之罪者罪其崇信之过也臣尝考梁制十二雅王
雅专于三朝用之凡客入及皇帝出閤入宁变服出四 (第 4a 页)
 时文答策相似

晁氏公武曰三传之学谷梁所得最多诸家之解范宁
 之论最善
郝氏经曰三传之说虽不同要之出于圣人之门而学
 有所自终不外圣人之书法自 王通
为三传作而春
 秋散之言而卢仝辈遂谓三传当束高阁而独抱遗
 经陆淳啖助赵匡等因之遂创为之传自是春秋之 (第 42a 页)
  (礼篇中坐如尸立如齐母放饭毋流歠之类虽在/曲礼之中而不得谓之变礼其说误也澄曰曲者)
  (一偏一曲之谓中庸言致曲易大传言曲成曲而/中老子言曲则全庄子言一偏一曲不该不编 王)
  (通
氏言曲而当又如地名之曰韦曲杜曲皆同义/曲礼者盖谓礼之小节杂事而非大体全文故曰)
  (曲先儒以为委 (第 1b 页)
 春秋甚幽而明无传而著
 春秋无达例
杜氏曰春秋不以日月为例(孙氏曰春秋互以日/月为例多所不通) 王通
氏曰春秋之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墨
 也舍则无取衷矣
韩氏曰春秋谨严 (第 27b 页)
铜枓以食代 王通
作斗诗酌以大斗)(蝌蚪虫名尔雅谓之活东古今注一名悬针一名玄鱼尔雅翼虾蟆曳肠水际
草上缠缴如索日见黑
(第 11b 页)
有所取虽造宫墙之侧几得其门而入要皆未见宗庙
之美百官之富者也故不与七家之列(七家谓孟子庄/周董仲舒 王通)

(
邵尧夫张子厚程正叔也胡氏/取其言为春秋纲领已见中篇)七家所造固自有浅深
独程氏尝为之传然其说甚略于意 (第 37b 页)
 五而申生缢重耳夷吾奔晋亦再世不竞献公之蔽
 深矣正言之猝难移其痼疾诗人托为采苓之事以
 讽之一意翻作四层朱子以为比是也犹楚人以弋
 讽楚 王通
篇只说得弋事也
 陆氏埤雅苓与苦生于隰葑生于圃则首阳之巅不
 必有苓其下不必有苦其东不必有葑矣今人之 (第 19a 页)
佛老
便是不务明其明德而以政教法度为足以新民者如管仲之徒便是略知明德新民而不求止于至善者如
前日所论 王通
便是如此看他于己分上亦甚修饬其论为治本末亦有条理甚有志于斯世只是规摹浅狭
不曾就本原上著功便做不彻须 (第 11b 页)
天而欲平治天下则舍我孰为之者则何不豫之
有由前所言在君子不得不疑不得不忧由后所言在君子夫何忧夫何疑故 王通
谓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 (第 15b 页)
 商者惟其以酒为安天亦岂故欲虐尔民亦惟尔小
 民自放逸以取罪戾而巳前言殷先哲王上下皆畏
 敬此言后嗣 王通
天下风俗皆昏乱两段正相应也 (第 10a 页)
 天地而无终乎谓易不作于圣人亦可也然则圣人
 可无乎曰圣人何可无也韩愈曰如古之无圣人人
 之类灭久矣 王通
曰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矣其与
 太极合德乎故此章先之以易有太极之辞又申之
 以法象莫大乎天地之辞又申之 (第 51a 页)
  (十/六)中军将自执旗鼓君亲将亦然

以郤克为中军之将言已之伤而未绝鼓音明是法当
自执旗鼓也周礼大仆军旅田役赞王鼓郑玄云 王通
鼓佐击其馀面上云齐侯亲鼓则天子诸侯自将兵者
亦亲执旗鼓以令众郤克云余病矣言已不堪击鼓欲
有退军之意故 (第 10b 页)
 而伸之不过三百八十四天之道也象生有定数吉
 凶有前期变而能通故治乱有可易之理
 晁氏读书志曰关子明易传一卷魏关朗撰李邯郸
 始著之目 王通
赞易盖宗此也
 后山丛谈曰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子明易传李
 卫公问对皆阮逸所著逸以草示苏明允而子瞻言 …… (第 3b 页)
  和中见魏孝文自太和丁巳至通生之年甲辰盖
  一百七十年矣而其书有问礼于关子明是以知
  其妄也程子谓 王通
隐君子当时有些少言语后
  来为人傅会不可谓全书续经之类皆非其作朱
  子亦以为然王氏挥麈录直以为阮 (第 5a 页)
豫也盖圣贤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于此见矣○集
疏曰或问孟子既曰忧天下之忧矣又曰何为不豫曰或问 王通
氏圣人有忧乎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圣
人有疑乎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或人退则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 (第 16a 页)
  (百九十事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义见端尽/矣因而推之二百四十年十七百事其以纲纪属)

  (比先后同贯也然则后世之圣贤有与于此者乎/曰有之其唯王通乎韦鼎见于 王通
通三见三不)
  (语恭恭若不足鼎出谓门人曰夫子得行于时有/不言之信不厉之威矣然则春秋不书楚越之君) …… (第 7b 页)
  (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故郑以小国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诗曰维其有章矣是)
  (以有庆矣子产之谓也 王通
曰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谨未若不行而谨董常曰君子有不言) …… (第 11b 页)
  (不避死义又曰太和为之表至心为之内行之以/恭守之以道然则王通之言仁异于曾子者何也)
  (曰曾子言孝必言敬言生必言死 王通
言生而不/言死言和而不言敬曰何为其然也困而不忧穷)
  (而不慑乐天知命穷理尽性死/而后已 (第 21a 页)
王通
尝从事于斯矣)
  (然则后之君子有与于此者乎曰居处庄敬夙夜/必恭则固有其人也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则寡矣 (第 21a 页)
  战国汉唐诸子
文中子议论多是中间暗了一段无分明其间弟子问
答姓名多是唐辅相恐亦不然盖诸人更无一语及其
师人以为王通与长孙无忌不足故诸人惧无忌而不

敢言亦无此理如郑公岂畏人者哉七制之主亦不知
其何故以七制名之此必因其续书中曾采七君事迹
以为书而名之曰七制如二典体例今无可考大率多
是依仿而作如以董常如颜子则是以孔子自居谓诸
公可为辅相之类皆是撰成要安排七制之君为它之
尧舜考其事迹亦多不合刘禹锡作歙池江州观察王
公墓碑乃仲淹四代祖碑中载祖讳多不同及阮逸所
注并载关朗等事亦多不实 王通
大业中死自不同时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