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時令類
法制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言乳香民间所用乞依旧条给长引
许商贩其诸路卖官香亦用旧法从之 广南西路经
略使熊本言知宜州和斌通判黄 陶相 度宜州思恩天
河河池龙水等县所管土丁七千馀人遇有贼盗缓急
可以追呼兼普义德谨思立镇宁四寨控制蛮贼所出 (第 18b 页)
许商贩其诸路卖官香亦用旧法从之 广南西路经
略使熊本言知宜州和斌通判黄 陶相 度宜州思恩天
河河池龙水等县所管土丁七千馀人遇有贼盗缓急
可以追呼兼普义德谨思立镇宁四寨控制蛮贼所出 (第 18b 页)
(蔡荟之/孔嗣)徐伯珍(娄幼/瑜)沈麟士 庾易 刘虬
沈顗
梁
何点(兄求/弟允)阮孝绪 刘歊(王敬允吁/歊族弟)邓郁 陶
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子/曼)
(倩/)张孝秀 庾承先
陈
马枢 (第 44a 页)
沈顗
梁
何点(兄求/弟允)阮孝绪 刘歊(王敬允吁/歊族弟)邓郁 陶
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子/曼)
(倩/)张孝秀 庾承先
陈
马枢 (第 44a 页)
年谱序
为天下者不可以无书为书者不可以无图谱图载象
谱载系为图所以周知远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故古
者记年谓之谱桓君山曰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
并效周谱则知成周纪年之籍谓之谱也太史公改谱
为表何法盛改表为注皆远于义不若遵周典也臣谨
按皇甫谧作帝王世纪以及年历上极三皇下逮汉魏
其所以编次为甚详谯周 陶弘景 之徒皆有其书而历
数之家所傅尤谨然不可以训惟太史公纪年以甲始
于共和后学之所共承也然为共和之说者已不 (第 1b 页)
为天下者不可以无书为书者不可以无图谱图载象
谱载系为图所以周知远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故古
者记年谓之谱桓君山曰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
并效周谱则知成周纪年之籍谓之谱也太史公改谱
为表何法盛改表为注皆远于义不若遵周典也臣谨
按皇甫谧作帝王世纪以及年历上极三皇下逮汉魏
其所以编次为甚详谯周 陶弘景 之徒皆有其书而历
数之家所傅尤谨然不可以训惟太史公纪年以甲始
于共和后学之所共承也然为共和之说者已不 (第 1b 页)
右五代(四部一/百卷)
王氏五位图十卷(唐王/起撰)广五运图 五运录十二卷(唐/曹)
(圭/撰)正闰位历三卷(唐柳/璨撰)历代帝王正闰五运图一卷
五运历一卷 运历图六卷(宋朝龚颖/撰至雍熙)五运纪年志一
卷 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刘蒙/叟撰)三五历纪二卷(徐整/撰)
浑天帝王五运历年纪一卷 通历二卷(徐整/撰)杂历五
卷 长历十四卷 千年历二卷 许氏千岁历三卷
帝王年历五卷 (陶弘/景 撰)分王年历五卷(羊瑗/撰)国志历五
卷(孔衍/撰)年历六卷(皇甫/谧撰)共和以来甲乙纪年一卷(卢元 …… (第 13a 页)
东方朔传八卷 毋邱俭记三卷 管辂传三卷(管/辰)
(撰/)李固别传七卷 梁冀传二卷 何颙传一卷 桓
元传二卷 陶潜传一卷(梁昭明/太子撰) 陶弘景 传一卷 列 (第 43b 页)
王氏五位图十卷(唐王/起撰)广五运图 五运录十二卷(唐/曹)
(圭/撰)正闰位历三卷(唐柳/璨撰)历代帝王正闰五运图一卷
五运历一卷 运历图六卷(宋朝龚颖/撰至雍熙)五运纪年志一
卷 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刘蒙/叟撰)三五历纪二卷(徐整/撰)
浑天帝王五运历年纪一卷 通历二卷(徐整/撰)杂历五
卷 长历十四卷 千年历二卷 许氏千岁历三卷
帝王年历五卷 (陶弘/景 撰)分王年历五卷(羊瑗/撰)国志历五
卷(孔衍/撰)年历六卷(皇甫/谧撰)共和以来甲乙纪年一卷(卢元 …… (第 13a 页)
东方朔传八卷 毋邱俭记三卷 管辂传三卷(管/辰)
(撰/)李固别传七卷 梁冀传二卷 何颙传一卷 桓
元传二卷 陶潜传一卷(梁昭明/太子撰) 陶弘景 传一卷 列 (第 43b 页)
食货(货宝/) (器用/) (豢养/) (种艺/) (茶/) (酒/)
钱谱一卷(梁顾/烜撰)钱神论一卷(晋鲁/褒撰)钱图一卷 续钱谱
一卷(唐封/演撰)钱谱三卷(张台/撰)钱本草一卷(唐张/说撰)钱谱一卷
(宋朝董/逌撰)铸钱故事一卷(宋朝杜/镐撰)池州永丰钱监须知一
卷 古今鼎录一卷(隋虞/荔撰)九鼎记四卷(唐许康/佐撰)古今刀
剑录一卷 (梁陶弘/景 撰)铜剑赞一卷 铸剑术一卷(出道/藏)剑
法一卷 仙宝剑经二卷(见隋/志)古鉴记一卷(隋王/勔撰)锦 (第 18b 页)
钱谱一卷(梁顾/烜撰)钱神论一卷(晋鲁/褒撰)钱图一卷 续钱谱
一卷(唐封/演撰)钱谱三卷(张台/撰)钱本草一卷(唐张/说撰)钱谱一卷
(宋朝董/逌撰)铸钱故事一卷(宋朝杜/镐撰)池州永丰钱监须知一
卷 古今鼎录一卷(隋虞/荔撰)九鼎记四卷(唐许康/佐撰)古今刀
剑录一卷 (梁陶弘/景 撰)铜剑赞一卷 铸剑术一卷(出道/藏)剑
法一卷 仙宝剑经二卷(见隋/志)古鉴记一卷(隋王/勔撰)锦 (第 18b 页)
道家一
老子道德经二卷(周柱下史李耳撰战/国时河上丈人注)又二卷(汉文帝/时河上)
(公/注)又二卷(汉长陵二卷/毋邱望之注)又二卷(汉处士/严遵注)又二卷(政和/御解)又
二卷(王弼/注)又二卷(钟会/注)又二卷(羊祜/注)又二卷(蜀才/注)又四
卷(羊祜/解释)又二卷(晋尚书郎/孙登注)又二卷(晋江州刺史/王尚楚注)又二卷
(刘仲/融注)又二卷(晋中郎将/袁真注)又二卷(张凭/注)又二卷(曹道/冲注)又二
卷(卢景/裕注)又四卷 (陶弘/景 注)又二卷(陈皋/注)又二卷(钟树/山注)又二卷
(李允/愿注)又二卷(陈嗣/古注)又二卷(僧惠/琳 …… (第 1b 页)
珍字/善庆)聂鍊师传一卷(宋朝吴淑撰记伪/吴道士聂绍元事)侯真人传
一卷(卢播/撰)零陵先贤传一卷 陶弘景 传一卷 三茅
处士王潜传一卷 缑氏岭会真王氏神仙传五卷(杜/光)
(庭/撰)九天元女传一卷 九天采访 …… (第 11a 页)
崇与学/士崔湜薛稷等撰)毕夷秘照论五卷(李淳/风撰)
右论(五十八部一/百五十一卷)
真诰十卷 (梁陶弘/景 撰)登真隐诀六十卷 (第 14b 页)
(陶弘/景 撰)上清握中诀
三卷 (第 14b 页)
(陶弘/景 撰)灵台秘宝符书一卷(窦子/通撰)玉清秘箓二十卷
(太白山中/隐子撰)袭古书三卷(伪唐范/朝撰)元珠 …… (第 14b 页)
右内视(二十三部/二十五卷)
老子五禽六气诀一卷 六气道引图一卷 黄帝道
引法一卷 按摩要法一卷 道引调气经一卷 道
引养生经一卷 服御五牙道引元精经一卷(陆修/静撰)太
清道引养生经一卷 黄帝道引图一卷 十二月道
引图一卷 道引养生图一卷 五禽道引图一卷
许先生按摩图一卷 道引图三十六诀一卷 新说
道引图一卷 唐上官翼养生经一卷 道引图一卷 (陶弘/景 撰)朱少阳道引录三卷 五藏道引明鉴图一卷
道引治身经一卷(吴昶/撰)
右道引(二十部二/十二卷 …… (第 27a 页)
诀一卷(集刘向陵阳子抱朴子/狐刚子所记炼丹事)群仙论金丹大药歌
诀一卷(任逍/遥撰)陶真人金丹诀三卷 (陶弘/景 撰)服龙虎丹诀一
卷(麦积山仙/人诲老述)金液丹诀一卷(陶植/撰)青霞子宝藏论三卷
(苏元明号/青霞 …… (第 33a 页)
右外丹(二百三部三/百一十卷)
金石灵台记一卷 金石灵台刋误一卷 太清论石
流黄经一卷 云母论二卷(唐崔元/真撰)服云母粉疗病方
一卷(韩藏法/师撰)太清真人炼云母诀二卷(孙思/邈撰)金石药法
一卷 金石要诀一卷 太清诸石变化神仙方集要
一卷 (陶弘/景 撰)仙翁炼石经一卷 石药尔雅一卷(梅彪/撰)炼 (第 34b 页)
三十六水石法一卷 金石药方一卷 小玉消丹应
候诀一卷 伏药经三卷 炼服云母法一卷 (陶弘/景 撰)神
仙饵石并行药法一卷(京里先/生撰)淮南王炼圣石法一卷
(杨知/元撰)赤松子金石论一卷 还金术 …… (第 35a 页)
右金石药(三十一部/三十五卷)
灵宝神仙玉芝瑞草图二卷 太上灵宝芝品一卷
芝经一卷 灵芝记五卷 种芝经九卷 芝草黄精
经一卷 神仙芝草图二卷 灵宝服食五芝晶经一
卷 延寿灵芝瑞图一卷 白云仙人灵草歌一卷
经食草木法一卷 (陶隐/居 撰)神仙得道灵药经一卷(汉张道/陵撰)
养生神仙方三卷 洞灵仙方一卷(梁邱/子撰)仙茅根方一 (第 35b 页)
卷 黑发酒方一卷(葛洪/撰)达灵经一卷 (陶弘/景 撰)菊潭法一
卷(记服薏/苡似菊)采服松叶等法一卷(司马承/祯撰)神仙长生药诀
一卷 辨服至药人形神 …… (第 36a 页)
右服饵(四十八部/八十六卷)
素女秘道经一卷 素女方一卷 彭祖养性一卷
郯子说阴阳经一卷 序房内秘术一卷(葛氏/撰)徐太山
房内秘要一卷 新撰玉房秘诀一卷 冲和子玉房
秘诀十卷 又一卷
右房中(九部十/八卷)
太上元道真经一卷 灵阳经一卷 养性延命集二
卷 (陶弘/景 撰)又二卷(孙思/邈撰)修真秘录一卷(符虔/仁撰)神仙修养法
一卷(孙思/邈撰)养生诀一卷(陶真/人 …… (第 37a 页)
录三十卷(宋朝僧/道原纂)传灯玉英集三十卷(杨亿/撰)法显传二
卷 法显行传三卷 梁故草堂法师传一卷 (陶弘/景 撰)又
一卷(萧回/理撰)稠禅师传一卷 宝林传十卷(唐僧智/矩传)高僧 (第 39b 页)
老子道德经二卷(周柱下史李耳撰战/国时河上丈人注)又二卷(汉文帝/时河上)
(公/注)又二卷(汉长陵二卷/毋邱望之注)又二卷(汉处士/严遵注)又二卷(政和/御解)又
二卷(王弼/注)又二卷(钟会/注)又二卷(羊祜/注)又二卷(蜀才/注)又四
卷(羊祜/解释)又二卷(晋尚书郎/孙登注)又二卷(晋江州刺史/王尚楚注)又二卷
(刘仲/融注)又二卷(晋中郎将/袁真注)又二卷(张凭/注)又二卷(曹道/冲注)又二
卷(卢景/裕注)又四卷 (陶弘/景 注)又二卷(陈皋/注)又二卷(钟树/山注)又二卷
(李允/愿注)又二卷(陈嗣/古注)又二卷(僧惠/琳 …… (第 1b 页)
珍字/善庆)聂鍊师传一卷(宋朝吴淑撰记伪/吴道士聂绍元事)侯真人传
一卷(卢播/撰)零陵先贤传一卷 陶弘景 传一卷 三茅
处士王潜传一卷 缑氏岭会真王氏神仙传五卷(杜/光)
(庭/撰)九天元女传一卷 九天采访 …… (第 11a 页)
崇与学/士崔湜薛稷等撰)毕夷秘照论五卷(李淳/风撰)
右论(五十八部一/百五十一卷)
真诰十卷 (梁陶弘/景 撰)登真隐诀六十卷 (第 14b 页)
(陶弘/景 撰)上清握中诀
三卷 (第 14b 页)
(陶弘/景 撰)灵台秘宝符书一卷(窦子/通撰)玉清秘箓二十卷
(太白山中/隐子撰)袭古书三卷(伪唐范/朝撰)元珠 …… (第 14b 页)
右内视(二十三部/二十五卷)
老子五禽六气诀一卷 六气道引图一卷 黄帝道
引法一卷 按摩要法一卷 道引调气经一卷 道
引养生经一卷 服御五牙道引元精经一卷(陆修/静撰)太
清道引养生经一卷 黄帝道引图一卷 十二月道
引图一卷 道引养生图一卷 五禽道引图一卷
许先生按摩图一卷 道引图三十六诀一卷 新说
道引图一卷 唐上官翼养生经一卷 道引图一卷 (陶弘/景 撰)朱少阳道引录三卷 五藏道引明鉴图一卷
道引治身经一卷(吴昶/撰)
右道引(二十部二/十二卷 …… (第 27a 页)
诀一卷(集刘向陵阳子抱朴子/狐刚子所记炼丹事)群仙论金丹大药歌
诀一卷(任逍/遥撰)陶真人金丹诀三卷 (陶弘/景 撰)服龙虎丹诀一
卷(麦积山仙/人诲老述)金液丹诀一卷(陶植/撰)青霞子宝藏论三卷
(苏元明号/青霞 …… (第 33a 页)
右外丹(二百三部三/百一十卷)
金石灵台记一卷 金石灵台刋误一卷 太清论石
流黄经一卷 云母论二卷(唐崔元/真撰)服云母粉疗病方
一卷(韩藏法/师撰)太清真人炼云母诀二卷(孙思/邈撰)金石药法
一卷 金石要诀一卷 太清诸石变化神仙方集要
一卷 (陶弘/景 撰)仙翁炼石经一卷 石药尔雅一卷(梅彪/撰)炼 (第 34b 页)
三十六水石法一卷 金石药方一卷 小玉消丹应
候诀一卷 伏药经三卷 炼服云母法一卷 (陶弘/景 撰)神
仙饵石并行药法一卷(京里先/生撰)淮南王炼圣石法一卷
(杨知/元撰)赤松子金石论一卷 还金术 …… (第 35a 页)
右金石药(三十一部/三十五卷)
灵宝神仙玉芝瑞草图二卷 太上灵宝芝品一卷
芝经一卷 灵芝记五卷 种芝经九卷 芝草黄精
经一卷 神仙芝草图二卷 灵宝服食五芝晶经一
卷 延寿灵芝瑞图一卷 白云仙人灵草歌一卷
经食草木法一卷 (陶隐/居 撰)神仙得道灵药经一卷(汉张道/陵撰)
养生神仙方三卷 洞灵仙方一卷(梁邱/子撰)仙茅根方一 (第 35b 页)
卷 黑发酒方一卷(葛洪/撰)达灵经一卷 (陶弘/景 撰)菊潭法一
卷(记服薏/苡似菊)采服松叶等法一卷(司马承/祯撰)神仙长生药诀
一卷 辨服至药人形神 …… (第 36a 页)
右服饵(四十八部/八十六卷)
素女秘道经一卷 素女方一卷 彭祖养性一卷
郯子说阴阳经一卷 序房内秘术一卷(葛氏/撰)徐太山
房内秘要一卷 新撰玉房秘诀一卷 冲和子玉房
秘诀十卷 又一卷
右房中(九部十/八卷)
太上元道真经一卷 灵阳经一卷 养性延命集二
卷 (陶弘/景 撰)又二卷(孙思/邈撰)修真秘录一卷(符虔/仁撰)神仙修养法
一卷(孙思/邈撰)养生诀一卷(陶真/人 …… (第 37a 页)
录三十卷(宋朝僧/道原纂)传灯玉英集三十卷(杨亿/撰)法显传二
卷 法显行传三卷 梁故草堂法师传一卷 (陶弘/景 撰)又
一卷(萧回/理撰)稠禅师传一卷 宝林传十卷(唐僧智/矩传)高僧 (第 39b 页)
纵横家
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先生楚人/也生于周世隐居鬼谷)又三卷(乐台/注)又
三卷(唐尹知/章注)又三卷 (梁陶弘/景 注)补阙子十卷(梁元/帝撰)纵横集
二十卷(李纬撰采六国至/东汉辨说之词) …… (第 2b 页)
五行候气占灾一卷 乾坤气法一卷 杂匈奴占
一卷(汉王/朔撰)对敌占一卷 黄石公阴阳乘斗魁罡行军
秘法一卷 葛洪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一卷 真人
水鉴十卷 (陶弘/景 撰)握镜方三卷 握镜图一卷 李靖六
军镜三卷 李淳风悬镜十卷 太白阴经十卷(李筌/撰)
青囊括一卷( …… (第 13a 页)
灵宪图一卷(张衡/撰)浑天仪一卷(张衡/撰)浑天象注一卷
(吴散骑常/侍王蕃注)石氏浑天图一卷 浑天图记一卷 昕天
论一卷(梁姚/信撰)安天论一卷(虞喜/撰)定天论三卷 天仪说
要一卷 (陶弘/景 撰)元图一卷 石氏星簿经赞一卷 星经
五 (第 15a 页)
(陶弘/景 撰)甘氏四七法一卷 录轨象以颂其章一卷
(内有/图)天文要集四卷 天文集要钞二卷 天文书二
卷 天文 …… (第 15a 页)
五行一
周易林十六卷(汉焦/赣撰)又二卷(费直/撰)又三卷(鲁洪/度撰)又四卷
(管辂/撰)又五卷(郭璞/撰)又七卷(张满/撰)又一卷 (陶弘/景 撰)周易守林
三卷(京房/撰)周易集林十二卷(京房/撰)又十二卷(伏曼/容撰)又一
卷(伏氏/撰)易 (第 28a 页)
林变占十六卷(焦赣/撰)易新林一卷(后汉方士/许峻撰)
又四卷(郭璞/撰)又九卷 周易洞林三卷(郭璞/撰)又三卷(梁/元)
(帝/)周易集林律历一卷(虞翻/撰)易赞林二卷 易立成林
二卷(郭氏/撰)易立成四卷 易立成占三卷(颜氏/撰)易林体
三卷 (陶弘/景 撰)周易经林杂纂一卷 周易纥骨林一卷
易法一卷 易林要诀一卷 易要诀二卷 周易卦
林一卷 周易占十二 …… (第 28b 页)
少府丞/管辂撰)周易通灵要诀一卷(管/辂)
(撰/)周易错卦八卷(隋志/七卷)郭氏易脑一卷 易髓三卷 (陶/隐)
(居/ 撰)周易卜法易髓三卷 周易髓脑二卷 周易元品
二卷 周易通真释例一卷 神农重卦经二卷 文
王幡音一卷 …… (第 29a 页)
五行三
孝经元辰决九卷 孝经元辰二卷 又四卷 元辰
本属经一卷 推元辰厄会一卷 元辰事一卷 元
辰救生削死法一卷 元辰要秘次序一卷 元辰章
用二卷 杂推元辰要秘立成六卷 元辰立成谱一
卷 元辰五罗算一卷 五行元辰厄会十三卷 孝
经元辰会九卷 元辰历一卷 杂元辰禄命二卷
湴河禄命三卷
右元辰(一十七部/五十九卷)
玉铃三命秘术一卷 三命韬铃秘术三卷(刘进/平撰)三命
抄略二卷 (陶隐/居 撰)七杀三命歌一卷(凝神/子撰)三命通元历一 (第 43b 页)
卷 三命金书五行一卷 三命立成算经一卷 (陶隐/居 撰)
三命神历一卷 (第 44a 页)
(陶隐/居 撰)三命九中歌一卷(李燕/撰)二十八家
三命总要三卷(公孙/琥撰)河上公宿命要诀一卷 天立三
命诀一 (第 44a 页)
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先生楚人/也生于周世隐居鬼谷)又三卷(乐台/注)又
三卷(唐尹知/章注)又三卷 (梁陶弘/景 注)补阙子十卷(梁元/帝撰)纵横集
二十卷(李纬撰采六国至/东汉辨说之词) …… (第 2b 页)
五行候气占灾一卷 乾坤气法一卷 杂匈奴占
一卷(汉王/朔撰)对敌占一卷 黄石公阴阳乘斗魁罡行军
秘法一卷 葛洪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一卷 真人
水鉴十卷 (陶弘/景 撰)握镜方三卷 握镜图一卷 李靖六
军镜三卷 李淳风悬镜十卷 太白阴经十卷(李筌/撰)
青囊括一卷( …… (第 13a 页)
灵宪图一卷(张衡/撰)浑天仪一卷(张衡/撰)浑天象注一卷
(吴散骑常/侍王蕃注)石氏浑天图一卷 浑天图记一卷 昕天
论一卷(梁姚/信撰)安天论一卷(虞喜/撰)定天论三卷 天仪说
要一卷 (陶弘/景 撰)元图一卷 石氏星簿经赞一卷 星经
五 (第 15a 页)
(陶弘/景 撰)甘氏四七法一卷 录轨象以颂其章一卷
(内有/图)天文要集四卷 天文集要钞二卷 天文书二
卷 天文 …… (第 15a 页)
五行一
周易林十六卷(汉焦/赣撰)又二卷(费直/撰)又三卷(鲁洪/度撰)又四卷
(管辂/撰)又五卷(郭璞/撰)又七卷(张满/撰)又一卷 (陶弘/景 撰)周易守林
三卷(京房/撰)周易集林十二卷(京房/撰)又十二卷(伏曼/容撰)又一
卷(伏氏/撰)易 (第 28a 页)
林变占十六卷(焦赣/撰)易新林一卷(后汉方士/许峻撰)
又四卷(郭璞/撰)又九卷 周易洞林三卷(郭璞/撰)又三卷(梁/元)
(帝/)周易集林律历一卷(虞翻/撰)易赞林二卷 易立成林
二卷(郭氏/撰)易立成四卷 易立成占三卷(颜氏/撰)易林体
三卷 (陶弘/景 撰)周易经林杂纂一卷 周易纥骨林一卷
易法一卷 易林要诀一卷 易要诀二卷 周易卦
林一卷 周易占十二 …… (第 28b 页)
少府丞/管辂撰)周易通灵要诀一卷(管/辂)
(撰/)周易错卦八卷(隋志/七卷)郭氏易脑一卷 易髓三卷 (陶/隐)
(居/ 撰)周易卜法易髓三卷 周易髓脑二卷 周易元品
二卷 周易通真释例一卷 神农重卦经二卷 文
王幡音一卷 …… (第 29a 页)
五行三
孝经元辰决九卷 孝经元辰二卷 又四卷 元辰
本属经一卷 推元辰厄会一卷 元辰事一卷 元
辰救生削死法一卷 元辰要秘次序一卷 元辰章
用二卷 杂推元辰要秘立成六卷 元辰立成谱一
卷 元辰五罗算一卷 五行元辰厄会十三卷 孝
经元辰会九卷 元辰历一卷 杂元辰禄命二卷
湴河禄命三卷
右元辰(一十七部/五十九卷)
玉铃三命秘术一卷 三命韬铃秘术三卷(刘进/平撰)三命
抄略二卷 (陶隐/居 撰)七杀三命歌一卷(凝神/子撰)三命通元历一 (第 43b 页)
卷 三命金书五行一卷 三命立成算经一卷 (陶隐/居 撰)
三命神历一卷 (第 44a 页)
(陶隐/居 撰)三命九中歌一卷(李燕/撰)二十八家
三命总要三卷(公孙/琥撰)河上公宿命要诀一卷 天立三
命诀一 (第 44a 页)
孙思邈针经一卷 针经钞三卷 针方一卷 徐
叔向针灸要钞一卷 黄帝针灸虾蟆忌一卷 针灸
图经十一卷 十二人图一卷 扁鹊偃侧针灸图三
卷 针灸经一卷 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 释僧康
针灸经一卷 黄帝针灸经十二卷 黄帝岐伯论针
灸要诀一卷 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三卷(宋朝翰林医/官王惟一编)
(修天圣中诏以针灸/之法铸为铜人式)山兆针灸经一卷 公孙克针灸
经一卷 灸经五卷(见隋/志)曹氏灸经一卷 曹氏灸方
七卷 岐伯灸经一卷 雷氏灸经一卷 杨齐颜灸
经十卷 新集明堂灸法三卷 崔知悌灸劳法一卷
右明堂针灸(六十部一百/九十三卷)
神农本草八卷 (陶隐居/ 集注)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神农本草
经三卷 蔡邕本草七卷 吴普本草六卷 本草经
四卷(蔡英/撰 (第 11b 页)
)本草二卷(徐大/山巽)本草经略一卷 秦承祖本
草六卷 李氏本草三卷 王季璞本草经三卷 随
费本草九卷 唐本草二十卷(李绩/等修)新本草四十一卷
(王方/庆撰)开宝重定神农本草二十一卷(李昉/等撰)新详定本草
二十卷(宋朝卢/多逊定)嘉祐补注本草二十卷(掌禹/锡撰)蜀本草二
十卷(伪蜀韩保/升等撰)證类本草三十二卷(唐慎/微撰)名医别录三
卷 (陶隐/居 集)本草集录二卷 本草钞四卷 本草药性三
卷(甄权/撰)诸药要性二卷 本草性类一卷(杜善/方篆)药性 …… (第 12a 页)
本草用药要妙九卷 药对二卷(北齐徐/之才撰)疗痈疽耳
眼本草要钞九卷(甘浚/之撰)新广药对三卷(宗令/祺撰)方书药类
三卷 药总诀一卷 文潞公药准一卷 医门指要
用药立成诀(叶傅/古撰) 陶隐居 集药诀一卷 药林一卷 (第 13a 页)
药證一卷 药證病源歌五卷(蒋淮/撰)象法语论一卷
删繁药咏三卷(江承/宗撰)药录二卷 太清草木方集要三
卷 (陶隐/居 撰)本草病源合药节度五卷 本草病源合药要
钞五卷(徐叔/向撰)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十卷(徐叔向等/四家撰 …… (第 13b 页)
右炮炙(四部十/三卷)
张仲景方十五卷 华佗方十卷(华佗弟子/吴普撰)秦承祖方
四十卷 黄素方二十五卷(谢泰/撰)耿奉方六卷 葛洪
肘后救卒方六卷 梁武帝坐右方十卷 如意方十
卷 陶隐居 效验方十卷 补肘后救卒备急方六卷 (第 14a 页)
(陶隐/居 撰)阮河南方十六卷(阮炳/撰)范东阳杂药方百七十卷
(尹穆/纂)集略杂方十卷 杂散方八卷 解散方十三 …… (第 14b 页)
谢绰集十一卷 中军府咨议王僧孺集三十卷
尚书左丞范缜集十一卷 护军将军周舍集二十卷
秘书张炽金河集六十卷 刘㪣集八卷 元贞处
士刘吁集一卷 萧洽集二卷 隐居先生 陶弘景 集
三十卷 又 (第 55a 页)
陶弘景 内集十五卷 处士魏道微集三
卷 黄门郎张率集三十八卷 南徐州治中王囧集
三卷 都官尚书江革集六卷 奉 (第 55a 页)
叔向针灸要钞一卷 黄帝针灸虾蟆忌一卷 针灸
图经十一卷 十二人图一卷 扁鹊偃侧针灸图三
卷 针灸经一卷 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 释僧康
针灸经一卷 黄帝针灸经十二卷 黄帝岐伯论针
灸要诀一卷 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三卷(宋朝翰林医/官王惟一编)
(修天圣中诏以针灸/之法铸为铜人式)山兆针灸经一卷 公孙克针灸
经一卷 灸经五卷(见隋/志)曹氏灸经一卷 曹氏灸方
七卷 岐伯灸经一卷 雷氏灸经一卷 杨齐颜灸
经十卷 新集明堂灸法三卷 崔知悌灸劳法一卷
右明堂针灸(六十部一百/九十三卷)
神农本草八卷 (陶隐居/ 集注)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神农本草
经三卷 蔡邕本草七卷 吴普本草六卷 本草经
四卷(蔡英/撰 (第 11b 页)
)本草二卷(徐大/山巽)本草经略一卷 秦承祖本
草六卷 李氏本草三卷 王季璞本草经三卷 随
费本草九卷 唐本草二十卷(李绩/等修)新本草四十一卷
(王方/庆撰)开宝重定神农本草二十一卷(李昉/等撰)新详定本草
二十卷(宋朝卢/多逊定)嘉祐补注本草二十卷(掌禹/锡撰)蜀本草二
十卷(伪蜀韩保/升等撰)證类本草三十二卷(唐慎/微撰)名医别录三
卷 (陶隐/居 集)本草集录二卷 本草钞四卷 本草药性三
卷(甄权/撰)诸药要性二卷 本草性类一卷(杜善/方篆)药性 …… (第 12a 页)
本草用药要妙九卷 药对二卷(北齐徐/之才撰)疗痈疽耳
眼本草要钞九卷(甘浚/之撰)新广药对三卷(宗令/祺撰)方书药类
三卷 药总诀一卷 文潞公药准一卷 医门指要
用药立成诀(叶傅/古撰) 陶隐居 集药诀一卷 药林一卷 (第 13a 页)
药證一卷 药證病源歌五卷(蒋淮/撰)象法语论一卷
删繁药咏三卷(江承/宗撰)药录二卷 太清草木方集要三
卷 (陶隐/居 撰)本草病源合药节度五卷 本草病源合药要
钞五卷(徐叔/向撰)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十卷(徐叔向等/四家撰 …… (第 13b 页)
右炮炙(四部十/三卷)
张仲景方十五卷 华佗方十卷(华佗弟子/吴普撰)秦承祖方
四十卷 黄素方二十五卷(谢泰/撰)耿奉方六卷 葛洪
肘后救卒方六卷 梁武帝坐右方十卷 如意方十
卷 陶隐居 效验方十卷 补肘后救卒备急方六卷 (第 14a 页)
(陶隐/居 撰)阮河南方十六卷(阮炳/撰)范东阳杂药方百七十卷
(尹穆/纂)集略杂方十卷 杂散方八卷 解散方十三 …… (第 14b 页)
谢绰集十一卷 中军府咨议王僧孺集三十卷
尚书左丞范缜集十一卷 护军将军周舍集二十卷
秘书张炽金河集六十卷 刘㪣集八卷 元贞处
士刘吁集一卷 萧洽集二卷 隐居先生 陶弘景 集
三十卷 又 (第 55a 页)
陶弘景 内集十五卷 处士魏道微集三
卷 黄门郎张率集三十八卷 南徐州治中王囧集
三卷 都官尚书江革集六卷 奉 (第 55a 页)
右晋
宋武帝受禅坛记(永康元年陆/综分书寿州)宋武帝檄谯纵文(义熙/九年)
(未/详)宋文帝神道碑(润/州)宋宗悫母刘夫人墓志(谢眺文大/明二年江)
(宁/府)罗含碑(衡/州)江淹碑(越/州)齐海陵王照文墓志(谢眺文/江宁府)齐
桐柏山金庭观碑(沈约文倪圭书齐/永元二年越州)梁关内侯盛绍远
碑(门人立/杭州)梁茅君碑(孙文韬书或云张泽正/书普通三年江陵府)梁贞白先
生 陶弘景 碑(萧纶文分/书江陵府)梁上元真人司命茅君九钖文
碑(普通三年/江陵府)梁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碑(普 (第 14b 页)
通三年 陶弘景 文)
(并书有碑/阴江陵府)萧梁二帝碑(江陵/府)梁重立羊祜碑(大同/十年)瘗鹤
铭(华阳贞逸文世傅 (第 14b 页)
即 陶弘/景 也润州焦山或云顾况)梁改堕泪碑(刘灵/正书)梁开善
寺大法师碑(萧挹书普通/三年建康府)梁招隐寺刹下 (第 14b 页)
宋武帝受禅坛记(永康元年陆/综分书寿州)宋武帝檄谯纵文(义熙/九年)
(未/详)宋文帝神道碑(润/州)宋宗悫母刘夫人墓志(谢眺文大/明二年江)
(宁/府)罗含碑(衡/州)江淹碑(越/州)齐海陵王照文墓志(谢眺文/江宁府)齐
桐柏山金庭观碑(沈约文倪圭书齐/永元二年越州)梁关内侯盛绍远
碑(门人立/杭州)梁茅君碑(孙文韬书或云张泽正/书普通三年江陵府)梁贞白先
生 陶弘景 碑(萧纶文分/书江陵府)梁上元真人司命茅君九钖文
碑(普通三年/江陵府)梁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碑(普 (第 14b 页)
通三年 陶弘景 文)
(并书有碑/阴江陵府)萧梁二帝碑(江陵/府)梁重立羊祜碑(大同/十年)瘗鹤
铭(华阳贞逸文世傅 (第 14b 页)
即 陶弘/景 也润州焦山或云顾况)梁改堕泪碑(刘灵/正书)梁开善
寺大法师碑(萧挹书普通/三年建康府)梁招隐寺刹下 (第 14b 页)
鸟兽草木之学不传惟本草一家人命
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神农本
经有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 陶弘景 隐者也得此一
家之学故益以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而两之臣少
好读书无涉世意又好泉石有慕 (第 4b 页)
弘景 心结茅夹漈山 …… (第 4b 页)
中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
皆欲究其情性于是取 陶隐居 之书复益以三百六十
以应周天之数而三之已得鸟兽草木之真然后传诗
已得诗人之兴然后释尔雅今作昆虫草木略 …… (第 5a 页)
凡此之类易得浑殽又有石帆之于水松亦能相乱故 陶弘景 云石帆如柏疗石淋水松如松疗溪毒吴都赋
所谓石帆水松是也又有海带似带昆布似布尔雅云
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 …… (第 9b 页)
黄精曰重楼曰兔竹曰鸡格曰救穷曰鹿竹曰龙衔曰
萎蕤曰狗格(本草作/苟格)曰垂珠曰马箭曰白及 陶弘景 谓
似钩吻非也似蘘荷
苄曰芑地黄也
□曰屋菼曰起实交州曰□珠薏苡也
芣苢曰当道曰虾蟆衣曰牛遗曰胜舄曰 …… (第 12b 页)
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
牵牛子曰草金铃曰盆甑草 陶弘景 云以疗水肿有功
田野人牵牛以易之故得名
猪膏莓曰虎膏曰狗膏亦曰狶莶能乱天名精
葎曰来莓草曰葛□蔓叶似 …… (第 30b 页)
槩
似菘而有头南人取而种之初年相类至二三岁则变
为菘矣惟河朔最多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此即葑也
蓼有三种按 陶弘景 云一种紫蓼一种青蓼一种香蓼 …… (第 39a 页)
者为胜入药用蓼实有一种马蓼
亦可入药其最大者谓之荭草亦谓之茏荭尔雅云红
茏古其大者蘬
蘘荷有白赤二种 陶弘景 云今人赤者为蘘荷白者为
覆菹食用赤者药用白者其性好阴在木下者尤美故
潘岳闲居赋云蘘荷依阴时藿向阳也搜 …… (第 39b 页)
稻粱类
稷苗穗似芦而米可食为五榖之长五榖不可遍祭故
祀其长以配社今人谓之穄关西谓之糜冀州谓之䵖
粢粱也尔雅云以粢为稷误也
胡麻曰巨胜曰狗虱曰方茎曰鸿藏曰方金曰藤苰其
叶曰青蘘今之油麻也亦曰脂麻本出大宛张骞传来
故名胡麻沈活灵苑方中论之矣今医家认黄麻子作
胡麻用其子极苦能杀人毒鼠此岂可服食哉 陶弘景
云八榖之中惟此为良而纯黑者名巨胜是为大胜此
断榖长生充饥之药故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
君不归
麻子 (第 41a 页)
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神农本
经有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 陶弘景 隐者也得此一
家之学故益以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而两之臣少
好读书无涉世意又好泉石有慕 (第 4b 页)
弘景 心结茅夹漈山 …… (第 4b 页)
中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
皆欲究其情性于是取 陶隐居 之书复益以三百六十
以应周天之数而三之已得鸟兽草木之真然后传诗
已得诗人之兴然后释尔雅今作昆虫草木略 …… (第 5a 页)
凡此之类易得浑殽又有石帆之于水松亦能相乱故 陶弘景 云石帆如柏疗石淋水松如松疗溪毒吴都赋
所谓石帆水松是也又有海带似带昆布似布尔雅云
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 …… (第 9b 页)
黄精曰重楼曰兔竹曰鸡格曰救穷曰鹿竹曰龙衔曰
萎蕤曰狗格(本草作/苟格)曰垂珠曰马箭曰白及 陶弘景 谓
似钩吻非也似蘘荷
苄曰芑地黄也
□曰屋菼曰起实交州曰□珠薏苡也
芣苢曰当道曰虾蟆衣曰牛遗曰胜舄曰 …… (第 12b 页)
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
牵牛子曰草金铃曰盆甑草 陶弘景 云以疗水肿有功
田野人牵牛以易之故得名
猪膏莓曰虎膏曰狗膏亦曰狶莶能乱天名精
葎曰来莓草曰葛□蔓叶似 …… (第 30b 页)
槩
似菘而有头南人取而种之初年相类至二三岁则变
为菘矣惟河朔最多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此即葑也
蓼有三种按 陶弘景 云一种紫蓼一种青蓼一种香蓼 …… (第 39a 页)
者为胜入药用蓼实有一种马蓼
亦可入药其最大者谓之荭草亦谓之茏荭尔雅云红
茏古其大者蘬
蘘荷有白赤二种 陶弘景 云今人赤者为蘘荷白者为
覆菹食用赤者药用白者其性好阴在木下者尤美故
潘岳闲居赋云蘘荷依阴时藿向阳也搜 …… (第 39b 页)
稻粱类
稷苗穗似芦而米可食为五榖之长五榖不可遍祭故
祀其长以配社今人谓之穄关西谓之糜冀州谓之䵖
粢粱也尔雅云以粢为稷误也
胡麻曰巨胜曰狗虱曰方茎曰鸿藏曰方金曰藤苰其
叶曰青蘘今之油麻也亦曰脂麻本出大宛张骞传来
故名胡麻沈活灵苑方中论之矣今医家认黄麻子作
胡麻用其子极苦能杀人毒鼠此岂可服食哉 陶弘景
云八榖之中惟此为良而纯黑者名巨胜是为大胜此
断榖长生充饥之药故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
君不归
麻子 (第 41a 页)
皆生
其花谓之絮随风如飞雪落地如铺毡故骚人之所取
兴也杞柳亦曰泽柳可为杯捲者尔雅曰旄泽柳
桐之类亦多 陶隐居 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而无
子梧桐色白叶似青桐有子其子亦可食白桐与冈桐 …… (第 10b 页)
人本此而作桃符
李之类多尔雅曰休无实李一名赵李又曰痤接虑李
今之麦李即青李也又曰驳赤李此赤李著粉者也 陶
隐居
云李以姑熟所出南居李解核如杏子者为佳
庵罗果若林檎而极大佛书多言之
石榴本草谓之安石榴尔雅云刘刘杙刘 …… (第 21b 页)
虫鱼类
蝉之类多尔雅及他书多谬悠惟 陶弘景 之注近之本
草蚱蝉注云哑蝉也哑蝉雌蝉也不能鸣者蝉类甚多
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则是今四月五月小紫青色者 …… (第 22b 页)
梿泥入于屋
壁间及器物旁作房或双或只亦入竹管中以泥封其
口其类不一也凡蜂蚁皆不能生子只取他物咒成而 陶隐居 乃谓此生子如粟米大在房内仍取他虫置其
中以拟其子大为粮也以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为 …… (第 28a 页)
貙尔雅曰貙䝢似狸貙䝢音枢万林云貙似狸而大一
名䝢郭云今山民呼貙虎之大者为貙豻
羚羊尔雅曰羚大羊音灵 陶隐居 云其角多节蹙蹙员
绕者为真惟一边有节节疏大者为山羊按此二角俱 (第 47b 页)
其花谓之絮随风如飞雪落地如铺毡故骚人之所取
兴也杞柳亦曰泽柳可为杯捲者尔雅曰旄泽柳
桐之类亦多 陶隐居 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而无
子梧桐色白叶似青桐有子其子亦可食白桐与冈桐 …… (第 10b 页)
人本此而作桃符
李之类多尔雅曰休无实李一名赵李又曰痤接虑李
今之麦李即青李也又曰驳赤李此赤李著粉者也 陶
隐居
庵罗果若林檎而极大佛书多言之
石榴本草谓之安石榴尔雅云刘刘杙刘 …… (第 21b 页)
虫鱼类
蝉之类多尔雅及他书多谬悠惟 陶弘景 之注近之本
草蚱蝉注云哑蝉也哑蝉雌蝉也不能鸣者蝉类甚多
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则是今四月五月小紫青色者 …… (第 22b 页)
梿泥入于屋
壁间及器物旁作房或双或只亦入竹管中以泥封其
口其类不一也凡蜂蚁皆不能生子只取他物咒成而 陶隐居 乃谓此生子如粟米大在房内仍取他虫置其
中以拟其子大为粮也以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为 …… (第 28a 页)
貙尔雅曰貙䝢似狸貙䝢音枢万林云貙似狸而大一
名䝢郭云今山民呼貙虎之大者为貙豻
羚羊尔雅曰羚大羊音灵 陶隐居 云其角多节蹙蹙员
绕者为真惟一边有节节疏大者为山羊按此二角俱 (第 47b 页)
(嗣/之)徐伯珍(娄幼/瑜)沈麟士 庾易 刘虬 沈顗
梁
何点(兄求/弟允)阮孝绪 刘歊(王敬允讦/歊族弟)邓郁 陶弘
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子曼/倩)张
孝秀 庾承先 …… (第 1b 页)
求之甚劳得之甚逸近青鸟既来
期会至矣少日无病而终山内唯闻香气世未尝有武
帝后令周舍为邓元传具序其事 陶弘景 字 (第 51b 页)
通明 丹阳秣陵人也祖隆王府参军父贞孝
昌令初 (第 51b 页)
弘景 母郝氏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
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以宋孝建三年丙申岁
夏至日生 (第 51b 页)
弘景 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 …… (第 51b 页)
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
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父为妾所害 弘
景 终身不娶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细形长额耸耳耳孔有十馀毛出外二寸许左膝有数
十黑子作七星文 …… (第 52a 页)
是第八洞宫名曰
金陵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 陶
隐居 人间书礼即以隐居代名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
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水每经 …… (第 52b 页)
求禄得辄差舛若
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乎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
然也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操累书要之不至 弘
景 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
烦舛有言随觉齐宜都王鉴为明帝所害其夜梦鉴告 (第 53a 页)
弘景 别云三年当生某 (第 53a 页)
弘景 因访其幽冥中事多说 …… (第 53a 页)
用是深慕张良为人云古
贤无与为比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及武帝兵至
新林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闻议禅代 弘景 乃援
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既早与之游
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 (第 54a 页)
弘景 既得神 …… (第 54a 页)
为 山中宰相 二宫及王公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绝
时多不纳受纵留者即作功德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
涧 (第 55a 页)
弘景 得辟榖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逾八十而
有壮容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第 55a 页)
弘景 末年一眼有时而
方曾梦佛授其菩提记云名为胜力菩萨乃诣鄮县阿
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后简文临南徐州钦其风素 …… (第 55a 页)
胜一名成胜并为佳宝 弘景 无疾自知应逝逆尅亡日
仍为告逝诗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伸
如常香气累日氤氲满山遗令既没不须沐 …… (第 55b 页)
贞白先生弘景 妙解术数逆知梁祚将覆预制诗云夷
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诗藏
箧中化后门人方稍出之大同 (第 56a 页)
末士人竞谈元理不习
武事及侯景篡果在昭阳殿初 弘景 母梦青龙无尾自
己升天 (第 56a 页)
弘景 果不娶无子从兄以子松乔嗣所著学苑
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代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
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像集 (第 56a 页)
梁
何点(兄求/弟允)阮孝绪 刘歊(王敬允讦/歊族弟)邓郁 陶弘
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子曼/倩)张
孝秀 庾承先 …… (第 1b 页)
求之甚劳得之甚逸近青鸟既来
期会至矣少日无病而终山内唯闻香气世未尝有武
帝后令周舍为邓元传具序其事 陶弘景 字 (第 51b 页)
通明 丹阳秣陵人也祖隆王府参军父贞孝
昌令初 (第 51b 页)
弘景 母郝氏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
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以宋孝建三年丙申岁
夏至日生 (第 51b 页)
弘景 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 …… (第 51b 页)
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
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父为妾所害 弘
景 终身不娶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细形长额耸耳耳孔有十馀毛出外二寸许左膝有数
十黑子作七星文 …… (第 52a 页)
是第八洞宫名曰
金陵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 陶
隐居 人间书礼即以隐居代名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
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水每经 …… (第 52b 页)
求禄得辄差舛若
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乎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
然也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操累书要之不至 弘
景 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
烦舛有言随觉齐宜都王鉴为明帝所害其夜梦鉴告 (第 53a 页)
弘景 别云三年当生某 (第 53a 页)
弘景 因访其幽冥中事多说 …… (第 53a 页)
用是深慕张良为人云古
贤无与为比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及武帝兵至
新林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闻议禅代 弘景 乃援
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既早与之游
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 (第 54a 页)
弘景 既得神 …… (第 54a 页)
为 山中宰相 二宫及王公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绝
时多不纳受纵留者即作功德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
涧 (第 55a 页)
弘景 得辟榖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逾八十而
有壮容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第 55a 页)
弘景 末年一眼有时而
方曾梦佛授其菩提记云名为胜力菩萨乃诣鄮县阿
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后简文临南徐州钦其风素 …… (第 55a 页)
胜一名成胜并为佳宝 弘景 无疾自知应逝逆尅亡日
仍为告逝诗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伸
如常香气累日氤氲满山遗令既没不须沐 …… (第 55b 页)
贞白先生弘景 妙解术数逆知梁祚将覆预制诗云夷
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诗藏
箧中化后门人方稍出之大同 (第 56a 页)
末士人竞谈元理不习
武事及侯景篡果在昭阳殿初 弘景 母梦青龙无尾自
己升天 (第 56a 页)
弘景 果不娶无子从兄以子松乔嗣所著学苑
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代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
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像集 (第 56a 页)
大官进樱桃以赤瑛盘赐群臣月下视之与盘同色
今长安含桃始敌晋产耳
甘草 出河西山谷一名蜜草一名国老 陶弘景 曰
此草为众药之主国老即大帅之称能安和草石而 …… (第 40b 页)
下三千馀年颜色如二十许人
苜蓿 出大同天镇应州 史大宛傅马嗜首蓿 汉
张骞使大宛求卜萄苜蓿归因产焉 陶隐居 曰
长安中有苜蓿园今止用之以供畜刍
双离 即榆树也杨述程登恒山记繇紫芝峪山回路
转古榆数千百章葳 …… (第 45b 页)
根似远志味苦辛近医多采叶阴乾以末涂恶疮效
蜡梅 有二种一狗蝇梅一罄口梅以与梅时开香又
相类色似蜜蜡故名蒲州三晋最南疆便作罗浮远
想
楮 一名榖音媾一作构 陶隐居 曰楮即构树也有
雌雄二种雄者皮斑而叶无桠叉三月开花长穗如
柳花不结实雌者皮白而叶有桠叉亦开碎花结 …… (第 56b 页)
皂𨽻茫人呼为夏鸡
登相子 沙地多生一名沙米作羹颇美
旨鹝草 州境出草如绶亦名文章草
自然铜 州天桥崖出
石燕子 州扒楼沟出
木鬲石 州境出细泽可磨砚
解州
荏 出夏县苏属一曰豆名诗大雅荏菽旆旆
盐 详见盐法类
朴硝 生盐卤地朴者本体未化之意出州水池中
相里枣 相里𨽻安邑古河东地也 别录枣生河东
平泽 陶弘景 曰世传河东枣特异与青州江东临沂
金城不同 汉文帝诏群臣曰枣味美者莫若安邑御
枣 汉书安邑千株枣与 (第 68b 页)
今长安含桃始敌晋产耳
甘草 出河西山谷一名蜜草一名国老 陶弘景 曰
此草为众药之主国老即大帅之称能安和草石而 …… (第 40b 页)
下三千馀年颜色如二十许人
苜蓿 出大同天镇应州 史大宛傅马嗜首蓿 汉
张骞使大宛求卜萄苜蓿归因产焉 陶隐居 曰
长安中有苜蓿园今止用之以供畜刍
双离 即榆树也杨述程登恒山记繇紫芝峪山回路
转古榆数千百章葳 …… (第 45b 页)
根似远志味苦辛近医多采叶阴乾以末涂恶疮效
蜡梅 有二种一狗蝇梅一罄口梅以与梅时开香又
相类色似蜜蜡故名蒲州三晋最南疆便作罗浮远
想
楮 一名榖音媾一作构 陶隐居 曰楮即构树也有
雌雄二种雄者皮斑而叶无桠叉三月开花长穗如
柳花不结实雌者皮白而叶有桠叉亦开碎花结 …… (第 56b 页)
皂𨽻茫人呼为夏鸡
登相子 沙地多生一名沙米作羹颇美
旨鹝草 州境出草如绶亦名文章草
自然铜 州天桥崖出
石燕子 州扒楼沟出
木鬲石 州境出细泽可磨砚
解州
荏 出夏县苏属一曰豆名诗大雅荏菽旆旆
盐 详见盐法类
朴硝 生盐卤地朴者本体未化之意出州水池中
相里枣 相里𨽻安邑古河东地也 别录枣生河东
平泽 陶弘景 曰世传河东枣特异与青州江东临沂
金城不同 汉文帝诏群臣曰枣味美者莫若安邑御
枣 汉书安邑千株枣与 (第 68b 页)
(辛/酉)
帝扄号曰高阳二十有一岁子廑嗣(元岁/庚申)
帝廑一曰顿立二十有一岁子孔甲立(元岁/辛酉)
帝孔甲得乘龙于河渚刘累扰之赐之氏曰御龙在位
四十岁后居西河其年子皋立(元岁壬寅夏 陶弘景/ 古今锋曰 孔甲八)
(年九月岁次甲辰采牛首山之铁以铸剑三仁山金/氏前编曰按经世纪年甲辰孔甲即位之 (第 20b 页)
帝扄号曰高阳二十有一岁子廑嗣(元岁/庚申)
帝廑一曰顿立二十有一岁子孔甲立(元岁/辛酉)
帝孔甲得乘龙于河渚刘累扰之赐之氏曰御龙在位
四十岁后居西河其年子皋立(元岁壬寅夏 陶弘景/ 古今锋曰 孔甲八)
(年九月岁次甲辰采牛首山之铁以铸剑三仁山金/氏前编曰按经世纪年甲辰孔甲即位之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