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密教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时任运。便有双泯双存之面目。双泯双存同时无碍。
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圆融第一义谛。即
是当人 本源 心性之异名。是知佛说种种般若门。无
非显示此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亦无非显示
此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从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流出种种般若净土法门。
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所谓无
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昔有人问云栖
大师云。参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师答云 …… (第 0343a 页)
噫。旨哉言乎。夫禅者。净土之禅。
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用融通作么。然则般若
净土两门。既唯一 本源 心性。不唯分无可分。亦且合
无可合。分合尚著不得。况可更论其相成相碍也哉。
** 西有解
西有者 (第 0343b 页)
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圆融第一义谛。即
是当人 本源 心性之异名。是知佛说种种般若门。无
非显示此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亦无非显示
此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从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流出种种般若净土法门。
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 (第 0343a 页)
本源 心性。所谓无
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昔有人问云栖
大师云。参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师答云 …… (第 0343a 页)
噫。旨哉言乎。夫禅者。净土之禅。
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用融通作么。然则般若
净土两门。既唯一 本源 心性。不唯分无可分。亦且合
无可合。分合尚著不得。况可更论其相成相碍也哉。
** 西有解
西有者 (第 0343b 页)
周克复净土晨钟曰。如来出世。大法总是利生。菩萨
修行。纤毫不为自巳。后人以佛之心为心。切宜究净
业 本源。 传宗正印。一一理会明白。顾有正则有邪。正
能觉世。而邪能惑世。正法难行。邪风易染。楞严十种
魔民。皆 (第 0384c 页)
修行。纤毫不为自巳。后人以佛之心为心。切宜究净
业 本源。 传宗正印。一一理会明白。顾有正则有邪。正
能觉世。而邪能惑世。正法难行。邪风易染。楞严十种
魔民。皆 (第 0384c 页)
得生净
土者惟此未来学道者惟此如来出世大法总是利
生菩萨修行纤毫不为自巳后人以佛之心为心切
宜究净业 本源 传宗正印一一理会明白自信此法
门亦教人信此法门自行此道亦教人行此道自发
愿往生亦教人发愿往生自见本性 (第 0083b 页)
土者惟此未来学道者惟此如来出世大法总是利
生菩萨修行纤毫不为自巳后人以佛之心为心切
宜究净业 本源 传宗正印一一理会明白自信此法
门亦教人信此法门自行此道亦教人行此道自发
愿往生亦教人发愿往生自见本性 (第 0083b 页)
。然则。度生法门不知。则不可。既众生与烦恼。二
俱无量。吾所学法门。亦应无量。故四弘誓愿。乃入
道之 本源 也。所以又云。不要三千大千世界。满中
珍宝。惟愿乐闻。一句未闻佛法。故有善财南询。如
是为法心切之行 (第 0565c 页)
俱无量。吾所学法门。亦应无量。故四弘誓愿。乃入
道之 本源 也。所以又云。不要三千大千世界。满中
珍宝。惟愿乐闻。一句未闻佛法。故有善财南询。如
是为法心切之行 (第 0565c 页)
百误迷盲。却比
笼中之鸟。何如极乐莲邦。逍遥自在。无寒无暑。四季
阳春。宝地经行。金阶趺坐。速宜醒悟 本源。 忏悔多生
业障。直下承当。莫教此生空过。正法住世。如电光石
火。由众生因缘巳熟。劝则信从。西方乃有菩 (第 0693a 页)
笼中之鸟。何如极乐莲邦。逍遥自在。无寒无暑。四季
阳春。宝地经行。金阶趺坐。速宜醒悟 本源。 忏悔多生
业障。直下承当。莫教此生空过。正法住世。如电光石
火。由众生因缘巳熟。劝则信从。西方乃有菩 (第 0693a 页)
。故并拟忏愿偈一章附后。
* 戒杀忏愿偈
稽首本师释迦佛。西方阿弥陀世尊。稽首净土修多
罗。诸佛 本源 毗尼藏。稽首清净海会众。愿同摄受我
今愿。我闻无量寿经言。诸欲往生极乐者。虽不能大
精进戒。要当作善 …… (第 0765b 页)
。生大庆幸。兢兢焉惟真俗二谛不圆之
是惧。而后于五篇之文。六和之义。广学博究。以实證
乎梵网所谓诸佛 本源 菩萨种子者。庶几 佛恩
国恩。可报万分一。而济延和尚之家风。亦可以不沬
巳。尚勉之哉。尚勉之哉。谨 (第 0779b 页)
* 戒杀忏愿偈
稽首本师释迦佛。西方阿弥陀世尊。稽首净土修多
罗。诸佛 本源 毗尼藏。稽首清净海会众。愿同摄受我
今愿。我闻无量寿经言。诸欲往生极乐者。虽不能大
精进戒。要当作善 …… (第 0765b 页)
。生大庆幸。兢兢焉惟真俗二谛不圆之
是惧。而后于五篇之文。六和之义。广学博究。以实證
乎梵网所谓诸佛 本源 菩萨种子者。庶几 佛恩
国恩。可报万分一。而济延和尚之家风。亦可以不沬
巳。尚勉之哉。尚勉之哉。谨 (第 0779b 页)
于中證得。亦是真实知识。如
其沉空为寂。起念而知者。虚妄知识也。所以真见
与妄见。天地悬隔。果能达自 本源。 弹指超净土矣。】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
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 (第 0938c 页)
其沉空为寂。起念而知者。虚妄知识也。所以真见
与妄见。天地悬隔。果能达自 本源。 弹指超净土矣。】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
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 (第 0938c 页)
是心是佛。顿也。佛法界身。入一切众生
心想中。圆也。
次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法义亦五。初
唯一心为 本源。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
世间出世间法。即华严一真法界无障碍心。圆教也。
二依一心开二门。一 (第 0426c 页)
心想中。圆也。
次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法义亦五。初
唯一心为 本源。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
世间出世间法。即华严一真法界无障碍心。圆教也。
二依一心开二门。一 (第 0426c 页)
贼。惑乱身心沈没生死。轮回
六道受诸苦恼。又有江河因少泉源涓流不
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 本源。 则众流皆息。求解脱者除其三毒及以六贼。
自能除一切诸苦 又问。三界六趣广大无
边。若唯观心云何免彼 (第 1270c 页)
六道受诸苦恼。又有江河因少泉源涓流不
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 本源。 则众流皆息。求解脱者除其三毒及以六贼。
自能除一切诸苦 又问。三界六趣广大无
边。若唯观心云何免彼 (第 1270c 页)
昧,不同无情,性自神解。此
是汝空寂虚知、清净心体。而此清净空寂之
心,是三世诸佛胜净明心,亦是众生 本源 觉
性。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
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故云:『迷一心
而往六趣者 (第 1007b 页)
,去也、动也;悟法界而复一心者,来
也、静也。』虽迷悟之有殊,乃 本源 则一也。所以
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而此空寂之心,在圣
而不增,在凡而不减。故云:『在圣智而不 (第 1007b 页)
是汝空寂虚知、清净心体。而此清净空寂之
心,是三世诸佛胜净明心,亦是众生 本源 觉
性。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
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故云:『迷一心
而往六趣者 (第 1007b 页)
,去也、动也;悟法界而复一心者,来
也、静也。』虽迷悟之有殊,乃 本源 则一也。所以
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而此空寂之心,在圣
而不增,在凡而不减。故云:『在圣智而不 (第 1007b 页)
心。沈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
恼。犹如江河。因少泉源。涓流不绝。乃能弥
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 本源。 即众流皆
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
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苦海。 …… (第 0367a 页)
而物非是
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
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为达道。逢物直达
知其 本源。 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
无取舍违顺。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
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 (第 0370b 页)
恼。犹如江河。因少泉源。涓流不绝。乃能弥
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 本源。 即众流皆
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
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苦海。 …… (第 0367a 页)
而物非是
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
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为达道。逢物直达
知其 本源。 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
无取舍违顺。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
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 (第 0370b 页)
即在双树下。右
胁而卧。寂然无声。入次第定。顺逆出入。共二十七
反。三回告大众。以大般。若真空实相为 本源。 便般。
涅槃。弟子阿那律。升忉利天。告摩耶夫人。自天而
下。世尊起棺。说法慰母。复语阿难。当知我为后 (第 0394b 页)
胁而卧。寂然无声。入次第定。顺逆出入。共二十七
反。三回告大众。以大般。若真空实相为 本源。 便般。
涅槃。弟子阿那律。升忉利天。告摩耶夫人。自天而
下。世尊起棺。说法慰母。复语阿难。当知我为后 (第 0394b 页)
憎受食净作秽想。则能除爱。憎爱悉除。便成漏尽
假想纯熟。法随念转。出世方便。孰过于此。若能悟
此净秽 本源。 则可以悟大千世界。不在心外。从此
垢尽心净。不知吾身之为法界。法界之为吾身。我
身法界。非一非二。则 (第 0454a 页)
假想纯熟。法随念转。出世方便。孰过于此。若能悟
此净秽 本源。 则可以悟大千世界。不在心外。从此
垢尽心净。不知吾身之为法界。法界之为吾身。我
身法界。非一非二。则 (第 0454a 页)
菩萨亦
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
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 本源
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
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兹所谓护戒也。护戒
有 (第 0479c 页)
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
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 本源
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
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兹所谓护戒也。护戒
有 (第 0479c 页)
不曾生
不曾灭。名不得状不得也。六祖告众云。吾有一物
无名无字。诸人还识否。神会禅师即出曰。诸佛之 本源。 神会之佛性。此所以为六祖之孽子也。怀让
禅师自嵩山来。六祖问曰。什么物。伊么来。师罔措。
至八年方自 …… (第 0737b 页)
将谓无人。赖有一个。】
「教门惟传一心法。禅门惟传见性法。」
【心如镜之体。性如镜之光。性自清净。即时割然还
得本心。此秘重得意一念。 重重山与水。清白旧
家风。
评曰。心有二种。一 本源 心。二无明取相心也。性
有二种。一本法性。二性相相对性也。故禅教者
同迷守名生解。或以浅为深。或以深 (第 0738a 页)
不曾灭。名不得状不得也。六祖告众云。吾有一物
无名无字。诸人还识否。神会禅师即出曰。诸佛之 本源。 神会之佛性。此所以为六祖之孽子也。怀让
禅师自嵩山来。六祖问曰。什么物。伊么来。师罔措。
至八年方自 …… (第 0737b 页)
将谓无人。赖有一个。】
「教门惟传一心法。禅门惟传见性法。」
【心如镜之体。性如镜之光。性自清净。即时割然还
得本心。此秘重得意一念。 重重山与水。清白旧
家风。
评曰。心有二种。一 本源 心。二无明取相心也。性
有二种。一本法性。二性相相对性也。故禅教者
同迷守名生解。或以浅为深。或以深 (第 0738a 页)
宿出其义意。又支
离失旨。适以辱先宗而误后学。近见人天眼目一书
载五家宗旨。而洞宗讹舛滋多。岂非迷此 本源 三昧
之故与。予友旅堂居士胡介见而伤之。属予考正其
义。既而居士谢世。予蕴诸怀者数年。一日偶因禅者 (第 0216b 页)
离失旨。适以辱先宗而误后学。近见人天眼目一书
载五家宗旨。而洞宗讹舛滋多。岂非迷此 本源 三昧
之故与。予友旅堂居士胡介见而伤之。属予考正其
义。既而居士谢世。予蕴诸怀者数年。一日偶因禅者 (第 02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