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竺法义晋 ? — 380
竺法义
未详何许人。
年十三遇深公便问。
仁利是君子所行。
孔丘何故罕言。
深曰。
物鲜能行是故罕言。
深见其幼而颖悟。
劝令出家。
于是栖志法门从深受学。
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后辞深出京。
复大开讲席。
王导孔敷并承风敬友。
至晋兴宁中
更还江左憩于始宁保山
受业弟子常有百馀。
至咸安二年
忽感心气疾病。
常存念观音。
乃梦见一人破腹洗肠。
觉便病愈。
傅亮每云。
吾先君与义公游处。
每闻说观音神异莫不大小肃然。
晋宁康三年孝武皇帝遣使徵请出都讲说。
晋太元五年卒于都。
春秋七十有四矣。
帝以钱十万买新亭岗为墓。
起塔三级。
义弟子昙爽。
于墓所立寺。
因名新亭精舍。
宋孝武南下伐凶。
銮旆至止式宫此寺。
及登禅复幸禅堂。
因为开拓。
改曰中兴。
元嘉末童谣云。
钱唐出天子。
乃禅堂之谓。
故中兴禅房犹有龙飞殿焉。
今之天安是也。
范泰南朝宋 355 — 4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5—428 【介绍】: 南朝宋顺阳郡山阴(今河南内乡县)人,字伯伦
范宁子。
初为东晋太学博士
曾任卫将军谢安会稽王司马道子二府参军
后从刘裕,助平卢循
刘裕甚赏爱之,迁护军将军
入宋,为国子祭酒,上表陈奖进之道。
宋少帝在位多过失,上书极谏。
徐羡之傅亮等素不和。
文帝立,诛除徐、傅,复得重用。
进位侍中左光禄大夫
博览篇籍,好为文章。
暮年信佛,撰有《古今善言》。
今存辑本。
刘裕南朝宋 363年3月17日 — 4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裕 高祖 武帝 420年—422年
永初 420年六月—422年 三年五月刘义符即位沿用
全宋文·卷一
姓刘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隆安中刘牢之参军,累迁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元兴初桓修参军,加彭城内史,以平桓玄功进使持节都督、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寻领青州刺史
义熙初,进侍中车骑将军,改授都督、司、、益、凉七州并前十六州诸军事,解青州,加领兖州刺史
寻授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加北青冀二州刺史
以平慕容超功进太尉中书监,固让。
寻假黄钺,授大将军扬州,固让。
改授太尉中书监,寻领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又领荆州刺史,加领南蛮校尉,授太傅中外大都督
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史,加北雍州刺史
十二年策命为宋公,加九锡。
十三年,以平姚泓进爵宋王,固让。
十四年相国恭帝即位,仍进爵宋王
元熙二年六月受禅,改元永初,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有集二十卷。
(案:《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
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辞也。
然帝既有集,难尽分别。
今除《文选》、《艺文类聚》确指为王诞傅亮作外,仍编入《武帝集》中。)
徐羡之南朝宋 364 — 4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4—426 【介绍】: 南朝宋东海郯人字宗文
东晋末官至吏部尚书丹阳尹。
刘裕心腹,及代晋称帝,封南昌县公扬州刺史
武帝死,与傅亮谢晦等同受顾命,辅立少帝
后因少帝游戏无度,废杀少帝庐陵王刘义真
庐陵王刘义隆即位,是为文帝
改封南平郡公
元嘉三年追讨其弑逆罪,自刭死。
全宋文·卷十六
羡之字宗文小字干木东海郯人
晋太元中为王邪少傅主簿,后为刘牢之镇北功曹
元兴初为桓脩抚军中兵参军
武帝举义,版为镇军参军尚书库部郎、领军司马,补琅邪王大司马参军司徒左西属徐州别驾从事史、太尉咨议参军,除鹰扬将军琅邪内史,转太尉左司马寻为吏部尚书、建威将军丹阳尹,转尚书仆射
宋受禅,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封南昌县公,迁尚书令扬州刺史,进司空录尚书事。
少帝即位,与傅亮谢晦等总朝政,寻行废立。
文帝即位,进司徒改封南平郡公元嘉三年伏诛。
傅隆南朝宋 369 — 4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9—451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伯祚
傅亮族兄。
少孤贫,有学行。
累迁尚书左丞
宋文帝元嘉初,为御史中丞,甚得司直之体。
后出为义兴太守,有能名。
征拜太常,致仕归。
博学多通,尤精《三礼》。
何承天南朝宋 370 — 4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0—447 【介绍】: 南朝宋东海郯人
徐广甥。
五岁丧父,承母教,儒史百家,莫不该览。
太学博士
入宋,为尚书祠部郎,与傅亮共撰朝仪。
性刚愎,颇以所长侮同列,出为衡阳内史,不能公清,被收系狱,赦免。
文帝元嘉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国史。
国子学立,领博士
官至御史中丞
善弈棋,能弹筝,精历算,改定《元嘉历》,计算冬至时日更为准确。
奉命纂修宋书》,未成而卒。
另撰有《春秋前传》等。
王诞晋末 375 — 413
全晋文·卷十九
字茂世,恬孙,袭父混爵雉乡侯
秘书郎琅邪王文学中军功曹,又补元显后军府功曹,除尚书吏部郎,仍为后军长史,领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转龙骧将军琅邪内史,随府转骠骑长史
桓玄辅政,徙广州,为庐循平南府长史,还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
太尉刘裕请为咨议参军,转长史,从征南燕,领齐郡太守,迁吴国内史,母忧去职。
义熙九年卒,追赠作唐县
(案:《宋书·傅亮》:高祖文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又案:王诞宋书》有传,《艺文类聚》亦以为宋人,今以卒年为断编入晋文。)
蔡廓南朝宋 379 — 4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25 【介绍】: 南朝宋济阳考城人字子度
博涉群书,东晋末,起家著作佐郎
以方正耿直为刘裕所知。
刘裕兖州,引为别驾从事史。
刘裕代晋,侍中,累迁御史中丞
多所纠奏,百僚震肃。
以与中书令傅亮不合,出为豫章太守
累征为吏部尚书,官终祠部尚书
谢晦南朝宋 390 — 426
全宋文·卷三十三
字宣明,瞻弟,仕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武帝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
宋台建,为右卫将军,加侍中
宋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
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寻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元嘉三年,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
(案,《何承天传》云,将见讨,使承天造立表檄,则传所载之二表及檄,当编入《承天集》中。)
刘义符南朝宋 406 — 42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义符 少帝 422年—424年
景平 423年—424年八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6—424 【介绍】: 即宋少帝
南朝宋武帝刘裕长子,小字车兵
有膂力,善骑射,解音律。
武帝死,继立。
旧臣徐羡之谢晦傅亮辅政。
羡之等以皇太后令责其游戏无度,居丧无礼。
废为营阳,幽于吴郡
寻被杀。
在位二年,年号景平。
刘义隆南朝宋 407 — 45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义隆 中宗、太祖 文帝 424年—453年
元嘉 424年八月—453年 三十年四月刘骏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53 【介绍】: 即宋文帝
南朝宋武帝第三子。
小字车儿
封宜都郡王
少帝废,徐羡之傅亮等迎立为帝。
即位后,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亲执朝政,集权中央。
又整顿吏治,重视学术,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元嘉之治”。
然对北魏作战,屡失利,江北大受掳掠。
后为太子刘劭所杀。
在位三十年,谥文庙号太祖
释道渊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寇氏
不知何许人。
出家。
京师东安寺。
善经论。
潜光隐德。
世莫知之。
后开讲。
使学者积滞冰释。
移止彭城寺。
宋文帝特师敬焉。
没寿七十有八。
弟子慧琳
通内外典。
诽谐好谈笑。
长于制作。
然诞傲矜伐。
颇为清议所黜。
宋世祖雅重之。
家见常升独榻。
一日傅亮
先在座。
不为礼。
坐自如。
怒见于色。
二十乃已。
著黑白论达性论。
皆诋诃释教。
颜𮞅之宗炳駮之。
各万馀言。
释道渊
姓寇
不知何许人。
出家止京师东安寺。
少持律捡长习义宗。
众经数论靡不通达。
而潜光隐德世莫之知。
后于东安寺开讲。
剖析玄微洞尽幽赜。
使终古积滞涣然冰解。
于是学徒改观翕然附德。
后移止彭城寺。
宋文帝行为物轨。
敕居寺住。
后卒于所住。
春秋七十有八。
弟子慧琳
本姓刘
秦郡人
善诸经及庄老。
排谐好语笑。
长于制作。
故集有十卷。
而为性傲诞颇自矜伐。
尝诣傅亮
先在坐。
不为致礼。
怒之彰色。
遂罚杖二十。
宋世祖雅重
引见常升独榻。
颜延之每以致讥。
帝辄不悦。
后著白黑论乖于佛理。
衡阳太守何承天比狎雅相击扬。
著达性论。
并拘滞一方诋呵释教。
颜延之宗炳
捡驳二论。
各万馀言。
既自毁其法被斥交州
世云渊公见麻星者。
即其人也。
魏孝友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建州瓯宁人字移可
弱冠入太学
应诏论时政得失,凡上十余疏,语皆鲠切。
傅亮檄为幕府从事
高宗即位,授迪功郎,为定远
建炎三年,率兵迎战入境溃卒,战死。
贾益谦金 1147 — 1226
益谦字亨甫本名守谦,避哀宗讳改焉
宣宗朝,参知政事,出知济南,移镇河中。
南渡后,召拜左丞,寻致仕,居郑州
哀宗即位史官乞因宣庙实录,遂及卫绍王
初,虎贼既弑逆,乃立宣宗
宣宗之人至,谓卫王失道,天命绝之。
虎实无罪,且于主上有推戴之功。
张信甫上章,言虎贼大逆不道,当用宋文帝傅亮徐羡之故事。
章奏不报。
尔后举朝以大安崇庆之事为讳。
及是,谓亨甫大安中尝拜御史中丞,宜知卫王事,乃差编修官一人就访之。
亨甫知其旨,谓来者言,知卫王莫如我,然我闻海陵被弑,而世宗皇帝立
大定三十年,禁近能暴海陵蛰恶者得美仕。
史官脩实录,诬其淫毒狠鷔,遗臭无穷。
自今观之,百可一信耶!
卫王勤俭,慎惜名器,较其行事,中材不能及者多矣,吾知此而已。
设欲饰吾言以实其罪,吾亦何惜馀年,朝议伟之。
正大三年,年八十薨。
子贤卿、颐卿、翔卿,皆以门资仕。
今一孙仲明东平
释永光清末民国初 1860 — 1924
碧湖集·溥儒序
东晋之乱。
慧远雁门僧也。
抱道遐游,杖锡南渡,开社东林,阐扬象教。
契元亮之高举,识灵运之不终,君子所谓明哲之士也。
及其玄览物表发为至言,蕴道隐机,孤搴善藏,美哉渊乎。
海印上人慧远之道,游于京师,与余邂逅西山,赋诗相答。
当时公卿,方草禅表、上征车、负物望者皆傅亮颜延之之徒,上人伤之。
乃归长沙,与湘中遗民结碧湖诗社。
衡岳、望苍梧,临三湘之表、揽七泽之胜,屈原贾谊以寄匪风之悲。
其为五言,近辋川、襄阳,高俊及于沈、
自诗教之衰,宇宙雷同,风驰云趋,逶迤凌颓。
上人际遇阳九,迍邅艰瘁,咏兴亡之事,以变风雅。
若出仕于朝,必能尽忠致身,似屈原贾谊之所为者。
晦是懿德,入于浮屠,然能独善自守,不磷于乱者其幸与?
其不幸与?
辛未秋长沙刘隐居腴深,元亮之俦也。
寄上人遗稿四册,属序而行之。
惧其湮没,以负生之言,乃论次卷帙,列叙梗概,庶俾后世罔因文词以盖其忠贞。
壬申暮春之初溥儒书于萃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