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东汉沛郡龙亢人,字公雅。桓焉孙。少习《尚书》,举孝廉为郎。灵帝时拜侍御史。宦官秉权,典无所回避。后与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不遂。献帝建安中,拜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迁光禄勋卒。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东汉末山阳高平人,字景升。皇族远支。献帝初平元年为荆州刺史,得当地豪族支持,据今湖北、湖南地方。李傕、郭汜入长安,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不参与混战,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及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求助于表,表许而不至,亦不援曹操,欲观时变。操败绍后征表,未至,表病卒。子刘琮降曹。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东汉鲁国人,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性好学,有异才。初辟司徒杨赐府,大将军何进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掾,拜北军中候,迁虎贲中郎将。以忤董卓,转议郎。献帝时为北海相,立学校,表儒术,荐贤良。历少府、太中大夫,名重天下。自负才气,对曹操多侮慢之辞,曾被免官,终与操积怨,构陷成罪,为操所杀。文辞有名于世,为“建安七子”之一。有《孔北海集》。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汉末襄阳人,字士元。与诸葛亮齐名,号为“凤雏”。起家郡功曹。刘备得荆州,以为谋士。使守耒阳令,不治,免官。诸葛亮因称其才,擢治中从事,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从备入蜀,陈计斩刘璋部将,还攻成都,所过辄克。围雒城,中流矢卒。追赐关内侯,谥靖。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西晋高平人,字正宗。王粲从孙。魏时辟公府,累迁尚书郎。入晋,为汲郡太守,耕桑树艺,躬自教示,开荒五千余顷。比年普饥,人食不足,而汲郡独无匮乏,有政声。迁卫尉、河南尹、大司农。无复能名,为政苛碎,坐免官,时人以为暮年谬妄。后起为尚书。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唐颍川人,祖籍南兰陵,字茂挺。萧晶孙。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天宝初补秘书正字,名闻天下,号萧夫子。史官韦述荐其自代,召诣史馆待制,因忤李林甫,罢。林甫死,调河南参军事。安禄山反,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不用,因走山南,节度使源洧辟为掌书记。后授扬州功曹参军,到任两夜即去。客死于汝南旅舍。门人谥为文元先生。擅古文,与李华齐名。有集。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字端己。韦应物四世孙。少孤,家贫力学,能诗善词,为“花间派”词人。僖宗广明元年,应举长安,适值黄巢攻占长安,兵火交作,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一时著名,人称“秦妇吟秀才”。昭宗乾宁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旋以左补阙宣谕两川,遂留蜀事王建。及建建前蜀称帝,开国制度,皆庄所定,累官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庄在成都,访得杜甫草堂旧址,乃建屋其上以居。有《浣花集》、《浣花词》。
字端己,谥文靖,后人因称韦端己、韦文靖。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远祖韦待价,相武后,四世祖韦应物(夏承焘说)。幼居樊川,侨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后移居虢州与洛北乡间。晚年居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遗址,后人又称“韦浣花”。孤贫力学,才敏过人。曾长期流落江南。应试多次,昭宗乾宁元年(894)始中进士。释褐为校书郎。三年后,谏议大夫李询奉诏使蜀,聘为判官随行。光化三年(900),除左补阙,曾奏请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追赠进士及第或赠官。天复元年(901)为西蜀王建掌书记,三年以蜀使朝贡京师。天祐三年(906)任西蜀安抚副使,劝王建称帝,以功拜相。武成三年(910)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晚年崇佛,家供维摩居士。生平事迹散见《十国春秋》本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一〇及《北梦琐言》、《蜀梼杌》等书,诗中亦有自叙。今人有年谱数种,以夏承焘《韦庄年谱》为翔实。韦庄为晚唐五代重要词人与诗人。其词今存50余首,清艳绝伦,被称为“初日芙蓉春日柳”(周济《止庵论词杂著》),与温庭筠齐名,史称温韦,为花间派之代表词人。其诗今存300余首,主要写诗人流离飘泊之经历与离别思乡之情绪,对黄巢起义前后之战乱有较真实之描写。其中以《秦妇吟》最为有名,诗人因之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今人颜廷亮、赵以武辑有《秦妇吟研究汇录》。韦庄诗风清丽飘逸,“体近雅正”(《唐音癸签》卷八),近体诗尤为后人称道。其七律,明胡震亨称曰“条畅”,清贺裳赞曰“秾丽”。七绝造诣尤高,于晚唐诗人中仅次于杜牧、李商隐。但也有人讥韦诗“浅薄”(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义乏闳深”(胡震亨语)。《全唐诗》录存韦庄诗6卷,《全唐诗外编》补收2首。韦庄之作品,生前已由其弟韦蔼编成《浣花集》,今存者已非原编。而经今人向迪琮校订之《韦庄集》最为完备。注本有李谊《韦庄集校注》、聂安福《韦庄集笺注》。又韦庄于光化三年编成《又玄集》3卷,为今存“唐人选唐诗”之重要选本。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金辽阳渤海人,字仲泽。张浩子。海陵贞元二年赐进士,特授左补阙。大定间累官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与太尉徒单克宁等同受顾命,立章宗。通敏习事,凡进言必揣帝微意,故言不忤而似忠。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字宾贤,号野人。独喜吟诗。家甚贫,虽丰岁常乏食。又睹明清易代江淮生灵涂炭之惨,与当地灶户受盐商剥削之苦及河患、军运等害,见闻亦切。其所作诗字字皆血泪,可称诗史。有《陋轩集》。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北垣绣斧直臣也而有冲德之蕴焉一日汪子汝霖谂予曰有奴拖盗邻先生子盗执将殪奴先生宛尔曰挺之情在遁死而又奚殊焉予重叹服之每值性火上腾怨河中决辄庄诵斯言如浇东海之波而沃咸阳之火聚如倾澜渀荡顿植千金之堨也予因而叹情之一字为壤天下者之大端矣朅其情大者族小者诛尚有剩怒若紃循之伯鲧无必死之科相柳有在宥之例浑浑泡泡涵盖于不竞不缗之中而天下少可刑人矣易曰
虎视耽耽其欲逐逐言著外威而曲畅其阴情也焉淂北垣四三辈六连基跱庶几斯民也不匡惧于纤剸接摺之间矣北垣一日剩其文曰子其序之始而哦焉若谋风之解九暑也若羲轮西驭列霓旌霞葆绛节晃耀怡晴也既而绎诸若谷味熏肤泽毛津津乎底于豫矣盖以广大易良之音发人康乐喜爱之气文章末事而巳寓宜民宜人之大经矣非有德孰能扬诩如斯乎𠶎子云致其钩辀格磔之音使人耳眼薾慹心意秋冬情气受其徽槛筋脉为之绞转如此则淂不谓之刻削不仁者哉桓谭一夫之愉也故君子不尊其业也予于北垣淂文章飬民之道焉
眷弟尹氏兴拜手书于苓音幢
人才在天地间有盛衰无先后先者能善乎其为先后者能善乎其为后斯前辈巨公如严冬之日宗庙之器自为其可亲可敬而后辈亦亲不失亲敬不失敬求免于狂躁浅露之讥也 天喉先生为吾乡前辈中早达名流计自壬戌登制科以迄今日凡四十五年山河陵谷朝市沧桑业数易矣而所以为先生者弗易何也其说在易之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文王以之以今观先生前后大著裒然一家言先生之文明也然何以刚而不折高而不危出入于惊风震雨之中而不失其耸壑昂霄之度则先生能以柔顺善藏其文明而不为文明用也甲辰季夏奂一艇游隽水始得登先生堂而拜之一见推诚颇有蔡中郎倒屣王粲谢玄晖折简孔闿之意奂退而语人曰乡之卿大夫如王先生其人可事也先生少年以文章魁海内正色立朝屹然系风采之重施设未既而丘壑旋甘度必如百尺孤桐无枝可附而顾此昵一萍踪寥落如奂者先生亦何爱于奂哉奂以中年遭乱离弃去制举业专精声律意欲以诗见而弗敢信顾海以内传其片羽微屑多有赏贵者而乡之卿大夫反薄而不道甚且忌之诽之以为鬼怪轻薄子大抵如刘豫州诣袁术见孙伯符从东阶下转顾一视足不能前未免英雄忌人而不知奂今巳发种种非伯符英少时矣独王先生见而许之醉之以醇醪飨之以钟鼓诲之以金针玉屑谓当世舍袁子无可□语而且出其凌沧小帙命之序夫两汉来一家之著多不用他人序至左太冲赋三都求序于皇甫而洛阳为之纸贵乃后辈之有求于先达未闻以先达而假重于后辈者也李供奉不云乎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若先生以凌沧名帙而有取于啸傲之义则又先生转柔顺而正用之也能为绕指者自能百炼能为蠖屈者自能天飞先生之人在先生之诗文斯在
康熙乙巳秋白露日襄阳后学袁奂顿首题并书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介绍】: 清广西马平人,初名锡振,以服膺宋包拯,改名拯,字定甫,号少鹤。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通政使。同治时屡疏论军事形势及善后之难。工古文,常与梅曾亮相切磋,所作渊雅古茂,为世所重。有《龙壁山房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