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刘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保定府清苑人字至善
天资颖悟,好学,善诗文。
贡生教职杨继盛等受业其门。
有《检斋集》。
严嵩明 1480 — 1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7 【介绍】: 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
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
还朝,进侍讲
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
嘉靖二十一年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
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
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
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
后帝渐厌其横。
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因而罢官。
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
有《钤山堂集》。
皇甫冲明 1490 — 1558
字子浚长洲人
嘉靖戊子举人
有《华阳》六十卷。
(《艺苑卮言》:太原兄弟俱擅菁华,吴中一时之秀,海内寡俦。
皇甫涍少玄集》:吾兄《因是子乐府》:其劣于古者盖鲜。
观其意,真欲极诣以求乎至当,而不俯仰于世俗之谈者。
《司动集》:吾兄诗兼综诸体之妙,而不能种之以一长;尽臻名家之奥,而不能拟之以一子。
此二陆辞藻,独秀于平原;三谢声华,莫先于康乐也。
乐府雄深,古《选》雅澹,歌行纵逸,五言近体典丽,绝句清婉,差弱者,其七言近体乎。
《国雅》:吴中四持甫盛种才藻,宜嗣冉、曾。
列朝诗集》:子浚游虞山,有《纪游诗》,自为之序,词致甚美。
其全集不傅。
金陵张文寺曰:「四甫之才,子浚为冠。
」亦阐幽之论也。
静志居诗话》:四皇甫诗,源出中唐,兼取材于潘、左、江、鲍,清音亮节,净扫垢氛。
高苏门华鸿山杨梦山而外,无有及者。
《明诗别裁》:吴中诗品,自高秀迪、笔昌毂后,应推皇甫兄弟,以造诣古澹,无一点农织之习。
时二黄、三张,空存名目耳。
田按:子浚诗五言与诸弟合辙,歌行独得变《风》变《雅》遗意。
子浚《舟中读杨兵部疏》诗云:「谁读杨公疏,闻之感慨生。
无从得借剑,空使欲沾缨。
填狱人谁惜?
投沙已独清。
须知直臣志,九死一毛轻。
」吊椒山之死,义愤勃发。
乃弟《司动集》中《寿介溪序》、《谢严相公分惠大官攒品》、《谒公解相远豫章追送淞陵》诸诗,过于放翁之赋《南园》。
在山出山之咏,能不于兹三欢!)
张经明 1492 — 1555
维基
张经(1492年—1555年)字廷彝号半洲福建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洪塘乡人,明朝中期政治人物,正德丁丑进士嘉靖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因得罪严嵩赵文华胡宗宪等,遭明世宗以“抗倭不力”处死。
著有《半洲诗集》传世。
穆宗时追谥襄悯
张经出身贫寒,其高祖父曾随母改蔡姓,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福建乡试位列第十九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七名,三甲六十四名进士,任浙江嘉兴县知县
丁继母谢氏忧去职。
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入京任吏科给事中,曾上疏劾罢纳贿的兵部尚书金献民、匿灾不报的河南巡抚潘埙,并请裁撤为害百姓的锦衣卫,为嘉靖帝所采纳。
六年五月升礼科右,七年四月升吏科左,六月户科都给事中
十一年三月太仆寺少卿十二月大理寺右少卿十四年三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十五年十一月以原职协理院事,十六年(1537年)五月右副都御史,数日后升兵部右侍郎左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令立即赴任,主持征讨侵边的安南莫登庸政权,大获全胜。
十八年闰七月,率军平定广西断藤峡弩滩诸巢贼,以功升左侍郎右副都御史,仍加俸一级。
二十一年五月,再以剿平琼州府黎贼军功,升兵部尚书衔,二十三年父丧守制离任。
嘉靖二十五年三月,起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不久被论劾而罢。
同年复张姓。
三十年四月起用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丁忧归。
三十二年八月服阕,起复南京户部尚书十月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大肆袭扰中国东部沿海各州县,明廷以南京兵部尚书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福建山东湖广诸军讨贼;张经以倭寇势众,且勇猛桀黠,未敢轻敌,每日选将练兵,以为万全,并积极徵调广西壮族“狼兵”作为精锐。
倭寇肆虐,东南百姓民怨沸腾,明世宗张经动员缓慢,怒命其限期进兵,并派兵部侍郎赵文华至浙督师,催张出兵。
赵文华大怒,指示党羽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二十日张经指挥总兵俞大猷参将卢镗汤克宽等,率水陆军联合进击。
汤克宽水师于中路突击,俞大猷卢镗等将则前后夹击,多日血战,终在石塘湾、川沙洼(今上海川沙附近)、王江泾(今嘉兴市州里)获大胜,毙倭寇一千九百馀人,俘获五千,史称“王江泾大捷”,为东南抗倭以来的第一场大胜 。
此时,明世宗听信朝中人士的指控,以“抗倭不力”的罪名,遣锦衣卫逮捕张经
明史》记载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张经李天宠拟定死罪,“(严)皆有力焉。
”,十月初一张经汤克宽李天宠杨继盛等同被斩于西市。
时人多为其鸣冤。
王世贞指出,张经之死与徐阶有很大关系。
赵文华将破倭之功据为已有,至于胡宗宪则连升三级,本职由正七品监察御史一跳而成为正四品右佥都御史
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张经之孙张懋爵上疏鸣冤,朝廷复其官职,谥襄悯
王学益明 1495 — 1561
维基
王学益(1495年—1561年)字虞卿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四名,登第二甲第十一名进士
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改刑部主事嘉靖十年户部主事庄一俊主考陕西乡试。
兵部武库司,清理京卫及各省军伍。
职方司员外郎,进郎中
十九年十一月福建按察司副使,不久以陕西军功量升京职,授应天府府丞二十四年七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二十六年闰九月因镇压贵州铜仁湖广镇筸叛苗不力,被巡按御史袁凤鸣弹劾养寇玩兵,诏锦衣卫差官校逮至京师诏狱,后被革职释放。
之后贵州守臣上其平苗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九月起复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二月改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协管院事,三十年五月左副都御史、协管院事,三十一年十月刑部右侍郎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严嵩十条罪状,被下狱,由刑部定罪,王学益严嵩党羽,受其嘱托,判处继盛绞刑。
三十二年六月左侍郎三十三年十月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三十四年九月以疾乞休。
诏许回籍调理。
三十六年三月起复任总理河道右都御史九月南京工部尚书,未赴任,因病请休,十月令以右都御史原职致仕。
嘉靖四十年去世,享年六十七。
史褒善明 1499 — 15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直隶大名府人字文直号沱村
嘉靖十一年进士
监察御史巡按湖广
以论守陵太监骄横忤旨。
旋与杨继盛同官,每以国事相勉。
倭寇猖獗时,条陈江防六事,建瓜洲城。
后倭至,以有城得无患。
有《沱村集》。
维基
史褒善(1499年—1562年)字文直号南渠直隶大名府开州(今河南省濮阳县)人,官至大理寺卿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
监察御史巡按湖广,有平麻阳盗功。
以论守陵珰骄横忤旨,降职为滁州判官
不久,升国子监博士
南京吏部主事,升郎中,期间与杨继盛同官,每日商议国事。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迁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历官浙江参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倭寇猖獗,史褒善以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奏设沿山守备,又条陈江防六事,切中机宜,建瓜州城,倭寇至,生民得以保全。
大理寺卿休致。
有《沱村集》。
郑大同明 1499 — 1566
维基
郑大同(1499年—1566年)字皆吾号于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福建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九十七名,三甲第五名进士
初授行人司行人十六年十二月选授吏科给事中二十四年四月工科右给事中二十五年四月吏科左给事中九月吏科都给事中
二十六年十二月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三十一年十二月南京太仆寺卿,三十二年十月南京太常寺卿三十三年五月升南京大理寺卿三十四年九月官至刑部右侍郎
因平反吏部尚书李默狱,失严嵩意,又因所取进士杨继盛多次弹劾严嵩,最终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严嵩以星变为由罢免。
从其孙郑鸣珂之请,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追赐祭葬。
张时彻明 1500 — 1577
先生字维静
幼时就外傅,俱以常儿畜之。
从子文定公年长,顾独奇先生
先生师事之,遂成名。
先生亦年十七为人师。
弟子数十曹俱年在先生上。
二十举于乡,中进士
历官曹郎
副使督学江西
简才汰不肖甚严,关说无所入。
会宫庙灾,嫉公者遂谓副使诸生所致。
左迁备兵临清。
河南左布政使
都御史巡抚四川
讨白草番平之。
会中蜚语罢归。
冉起抚江西,召为兵部右侍郎
时聂公豹为尚书
杨公继盛劾相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事下兵部覆。
聂公谓诸司曰,功俱实不虚,可具以覆。
诸司俱曰,公今日当为万世持公论,未易覆也。
聂公怫然起。
先生入谓聂公曰:诸司殊藉藉,公激之,则恐事生祸,且复延缙绅。
公何不说严公,使自辞军赏,则部曹可无覆,即公论亦得不废也。
聂公悟,卒如公言。
时谓公善处事也。
大将军仇鸾怗宠焰如火,先生独持不下。
死,疏讼都御史商公大节冤。
上怒,下诏切责,夺二俸。
先生以此名益重
居忧,会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为南京兵部尚书
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将禦之,不克。
相嵩从中批之,遂归老。
时年五十五,尚茂齿。
既不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
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
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数宠荐后辈诸君,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
友义重死生。
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激子扬,快士也。
子扬死,为刻鹤山集
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
陈后冈先生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
家有别墅,在东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庄,时引上客共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俱藉以扬声。
先生殁后数十年,士有郁弗无所见者,尚忾然曰:吾恨不与张大司马同时耳。
盖吾乡士大夫坛墠于斯极盛,自后欲少衰矣。
余尝观诸家论先生诗,当时若沈凤峰谓名家易,大家难,惟先生足当大家。
皇甫百泉谓以苏、李为宗,而综括三唐,体大兼美。
杨升庵谓冲淡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
近时若陈大樽,谓乐府意调古质,近体宛倩丽佚,如层台佚女,意带烟霞。
合诸公之论,可定其诗。
使先生当轴,甄陶风雅,当是李文正一流。
惜乎三黜而中止也。
然吾乡最称东沙先生焉。
徐阶明 1503 — 1583
维基
徐阶(1503年—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及思想家,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徐阶自幼善于读书,少年时期结识阳明学江右学派门人聂豹
他弱冠之年乡试中举,殿试联登探花,受到杨廷和极高的赞赏。
嘉靖早年张璁执掌朝廷时,徐阶直言反对张璁的提议,被贬出京城
当时嘉靖帝因此刻石说「徐阶小人,永不录用」,而徐阶在地方督学十数年后,在夏言的帮助下回到京城
徐阶回京后先主事国子监数年,在内结识杨继盛等谏臣,随后辗转六部之间。
他先后主事礼部吏部翰林院等重要机构,在翰林院结识了后来的重臣张居正高拱学生
徐阶随后依靠其出众的青词入直无逸殿,冷静处理了危在旦夕的庚戌之变,期间以礼部尚书之职负责北京城防,拖延敌军,成功保护京城不被攻入。
他又改革了吏部礼部太医院所存在的旧弊,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
嘉靖三十一年入阁后徐阶严嵩独断朝政,隐忍多年,最终取代严嵩的首辅之位,尽反严嵩之政,试图以“三语”政纲改良内阁的运作现状。
嘉靖末徐阶成功劝阻皇帝南幸承天府,叫停当地大兴土木;帝弥留之际,徐阶又劝其停服丹药,并将左右方士和相勾结的太监一体斩决。
嘉靖驾崩后徐阶拟写了《嘉靖遗诏》和《隆庆登极诏》,在两张诏书下达后,朝野大臣都举手相贺,将此举和杨廷和所拟《嘉靖登极诏》被统称为正始正终第一政。
但是,明人支大纶却批评徐阶说他只是依靠玄奇的青词入直,在任期间献媚讨好他人,没有做出任何政绩,只有到了隆庆时期才有所改善。
嘉靖死后,由于早年辅佐穆宗有功,隆庆年间徐阶依旧担任首辅,他多次调和穆宗和外廷的矛盾,在两年中多次上疏阻止宦官中官)获得更多的权力,于隆庆二年成功引退致仕。
徐阶共入内阁十七年,元辅七年从政长达四十余年,时人誉为“元臣”、“名相”。
他不但足智多谋,本身度量、器识都是上品,受到冯梦龙等人的推崇;现代学者对其则多有争议,也有一些人对他持有肯定态度,如谭平先生认为徐阶对比与其学生张居正,更加沉稳也更少贪恋权位。
徐阶在任内培养了张居正等政治家,在任期间试图改变内阁在朝廷中的位置,对后期内阁制度做出很大影响;同时又试用新晋官员用他的方法教导宦官,试图依靠义理让他们不成为刘瑾等人的后继者,也可以藉此改变宦官在朝廷的面貌和作用。
另一方面,抗倭寇名将张经被冤杀,以及胡宗宪瘐死狱中,也都是徐阶所一手造就,甚至高拱张居正日后不和,亦与徐阶不无关系。。
徐阶致仕后,由于家中子弟作恶多端,徐阶被牵扯其中,多次与牢狱只有毫厘之差,甚至不得不致书好友求救,高拱等人同时又以旧案诘难徐阶
直到万历十一年徐阶华亭家中逝世,赠太师谥文贞
尹台明 1506 — 15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6—1579 【介绍】: 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
嘉靖十四年进士
编修
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
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
仇鸾,几得罪,会先被杀,乃已。
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
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勿害杨继盛
历官南京礼部尚书
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
有《洞农堂集》。
明世宗明 1507 — 1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1567 【介绍】: 即朱厚熜
明朝皇帝。
宪宗孙,兴献王朱祐□子。
正德十六年,因大臣议,以武宗从弟身份入继帝位。
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后议兴献王尊称。
群臣据礼教,谓当以孝宗为“皇考”,称本生父为叔。
帝怒,谓父母不可更易。
进士张璁迎合帝意,上疏请加兴献尊号,于是“大礼议”起。
元年三年,初则勉从众意,称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后,不加“皇”字;终则尊为皇考。
首辅杨廷和蒋冕毛纪先后因而罢去,廷臣下狱者一百数十人,廷杖致死者十七人。
张璁桂萼等由此进用。
以后余波不息,助长报复奔竞之风,朝政益紊。
帝又欲服药求仙,中叶以后,用事之臣皆以“青词”(醮祀时告神之文)得信用,严嵩嘉靖二十一年入阁,二十三年为首辅,至四十一年始罢,以一人而系二十余年之朝局。
辅臣如夏言敢言者如杨继盛皆遭杀害。
鞑靼俺答兵临京师城下,东南倭患严重。
严氏败后,帝仍深居西苑,专事斋醮,终以服金石药中毒,卒于四十五年十二月
郑真明 1507 — 1584
维基
郑真(1507年—1584年)字惟诚山东济宁卫军籍湖广黄冈县人
山东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
初授太原府推官,擢兵部职方司主事,迁郎中典军政。
杨继盛厚善,又俱为徐阶门人,及继盛弹劾严嵩,疑真参预,出为南康府知府,未任,以忧归。
起补大名府知府,以卓异转本府兵备副使,不拜,以疾致仕归。
年七十八卒,著有《望云堂文集》、《诚斋诗》、《赞记略》。
钦拱极明 1509 — ?
维基
钦拱极(1509年—?
),字子辰直隶苏州府吴县匠籍,太仓州人
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顺天府乡试第十六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会试第五十名,殿试二甲第十二名进士
工部主事,升郎中
因为疏救杨继盛,出知高州府,父丧未任。
知府衔致仕。
俞乾明 1509 — ?
字一清平湖人
嘉靖甲辰进士,授刑部主事
分宜忠悯死西市,监刑,义愤,发中忽仆地,遂乞归。
众厚赆之,不受。
杨忠悯赠诗,有“直道难容君有去,孤忠自许我无生。
”之句。
抵家二日卒。
史朝宾明 1510 — 15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0—1571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应之号观吾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刑部郎中
御史杨继盛因弹劾严嵩,受刑西市,朝宾为之收殓,设灵位哭祭。
降职为泰州通判
隆庆初鸿胪寺卿。
维基
史朝宾(1510年—1571年)字应之号观吾福建晋江平易里(今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人,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进士出身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福建乡试第二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37年)丁未科会试第七名,廷试二甲第四名进士
刑部主事,升任刑部员外郎
当时兵部侍郎杨继盛弹劾严嵩十大罪,严嵩严世蕃,令其党羽李世荣何鳌王学益等,偷偷和史朝宾谈论此事,密谋杀死杨继盛
史朝宾反对,后被降三级,外调泰州判官,改扬州府通判,迁南京户部员外郎,之后担任工部郎中,后严嵩被罢黜,徐阶升任他为南京大理丞,复署应天府,晋升为鸿胪寺卿。
汪宗伊明 1510 — 1587
维基
汪宗伊(1510年—1587年)字子衡号少泉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今湖北省崇阳县)人,军籍,同进士出身
汪文盛之子。
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湖广乡试第一名。
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会试第23名,三甲172名进士
观政后乞归家养亲。
二十八年谒选,授江西浮梁县知县丁父忧归。
服阕,擢授吏部文选司主事,改兵部武选司,历升兵部员外郎郎中
杨继盛弹劾严嵩与其孙严鹄冒功之事,汪宗伊商议并不阻挠,至此得罪严嵩,自己免职归乡。
家居十七年,隆庆三年(1569年),起用为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八月升尚宝司少卿四年十一月升本司卿五年二月南京太常寺少卿
神宗即位万历元年(1573年)十月光禄寺卿二年八月应天府府尹,在任期间裁减供给,减免每年百姓财税。
三年六月升为南京大理寺卿四年二月南京户部右侍郎提督粮储五年十二月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六年六月,三迁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
八年五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赴南京途中上疏以病乞休,归休八年,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卒于家。
天启初年追谥恭惠
薛天华
维基
薛天华字思素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广东右布政使
福建乡试第四十九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进士
授南京刑部主事
杨继盛严嵩害死,薛天华杨豫孙董传策朱天球捐款为其殡殓。
时称“四君子”。
此后,薛天华出任四川重庆知府,升云南提学副使,迁浙江参议,擢广东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
朱笈明 1512 — 15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淮安府桃源人字茂学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南京户部主事
杨继盛以劾严嵩下狱,故旧皆避,独时时馈慰之。
历官大同巡抚,以忤严嵩,谪戍边。
隆庆初,起巡抚宁夏大同
万历初,入为户部侍郎,未任归。
有《龙江文集》。
何琚明 1513 — ?
维基
何琚(1513年—?
),字佩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
福建乡试第三十名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二百零七名进士
授官刑部主事
司职提牢,关心人犯。
同榜进士杨继盛因直谏下狱,何琚周旋慰藉,不顾自身安危。
员外郎,卒于京师
道光晋江县志》有传。
丘秉文明 1513 — 1570
维基
丘秉文(1513年—1570年)字鸣周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福建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四十四名,三甲第三十九名进士
永嘉县知县,以忧归,补长兴县知县,迁刑部主事,会兵部郎中杨继盛严嵩下狱,时时潜为具橐饘及药饵。
吏部尚书李默所知,官至光禄寺丞李默下狱,辞官归乡。
东楼,藏书数百卷,结社西州之顶,日以吟咏为乐,年五十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