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远古时人。帝喾火正重黎之弟。重黎诛共工氏乱未尽,为帝所杀。帝乃命吴回继黎之后,居火正。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彭祖姓彭名剪,一云名篯铿,一云姓篯名铿,陆终第三子,祝融之孙,颛顼之玄孙。历事唐虞夏,至商为守藏史,年七百馀岁,一云八百岁。有《养性经》一卷。(《淮南子。说林训》:「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矣。」高诱注:「一说彭祖盖黄帝时学仙者。」葛洪《神仙传》:「彭祖讳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年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寿终也。」谨案经传无神仙之说。《论语》「窃比于我老彭。」包曰:「老彭,殷贤大夫。」《释文》引郑曰:「老,老聃。彭,彭祖。」皇侃《疏》曰:「老彭,彭祖也。年八百岁,故曰老彭也。老彭亦有德无位。」皇习见神仙家言,故以八百岁释「老」,非经意也。《郑语》史伯曰:「祝融后八姓,大彭、豕韦为商伯,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商灭之。」韦昭曰:「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篯,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又曰:「彭祖,大彭也。」《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一曰昆吾,三曰彭祖。」《集解》引虞翻曰:「名剪,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索隐》引《世本》:「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周书。尝麦解》:「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竹书纪年》:「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合而断之,知彭祖国名即大彭,夏商为方伯,古五霸之一,唐虞封国,传数十世八百岁而灭于商,此其实事也。《论语》之老彭,未知何人。即如郑说,或是彭祖国之支族,入仕商,因以国名名之,后世传会,乃谓彭祖以房中术寿八百岁,此不经之谈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夏代人。传说为陶唐氏之后裔。从豢龙氏学驯龙,以事夏后孔甲,赐氏曰御龙,以代祝融后裔豕韦之后。一雌龙死,刘累潜以龙肉给夏后食,食而味美,使再求之。刘累不能致龙,惧迁鲁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周人,名休父。重黎之裔。周时诸侯,封于程。宣王尝命为大司马,率师伐徐。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勾践 | 前496年—前464年 | 国君姓名:勾践别名鸠浅。 |
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勾践,祝融之后,姓芈,(《郑语》又《吴语》注,允常子,一云夏少康庶子之后。《史记。越世家》《吴越春秋》。)在位三十二年,号为霸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馀杭人。时法济大师。行化径山。玼即求以剃落。后于衡岳结草庵进道。木食涧饮。无所待于人。耐寒暑。以槲叶自蔽。更伏腊未尝易。客有赠玼诗者曰。巢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法印真。昨日祝融上下见。草衣便是雪山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字巨徵。姓徐氏。佩觿之岁。辞父母入道。具戒已。还勤于习律。后得心要于归宗。然风雅之情。出于天性。广明中。避巢寇于庐山。花朝月夕。未尝不见之吟咏。其嘉联妙句。往往脍灸湖海齿颊。与贯休处默脩睦游。若沈颜曹松张凝陈昌符。又其次也。及寇平。放旷荆楚。每陟祝融。为留恋不能去。光化三年。南抵番禺。受知放太尉徐彦若。同光二年。邂逅钜鹿魏仲甫于洪井。遂缔文字交。天成中卒。诗之精粹者。计百馀首。号桂峰集而丐序于仲甫。弟子应之寔记纲焉。
释栖隐。字巨徵。姓徐氏。少而端厉神解天然。佩觿之岁酷好出尘。父母不可坏其意。削䰂之后纳法已还。其间服勤于学深入毗尼壸奥焉。又于风雅之情非彫刻而得成自天姿。广明中避巢寇入庐山折桂峰。实嘉遁也。然多于华朝月夕晚照高秋练句成联。合篇为集。往往酋健浏亮散在人口。身拥零破麻纳。不识者谓之山叟野人殊无能者。得归宗禅旨。与同举扬。且无吝法。平常与贯休处默脩睦为诗道之游。沈颜曹松张凝陈昌符皆处士也。为唱詶之友。隐为群士响臻淡然若水。后寇盗稍平。入荆楚登祝融踪迹啸傲。光化三年游番禺。受知于太尉徐彦若。同光二年于洪井钜鹿魏仲甫邂逅。以文道相善。后唐天成中卒。诗弟子应之携隐之诗计百许首。投仲甫为集序。今所行者号桂峰集是也。次嘉禾灵光寺释宝安。俗姓夏。姑苏常熟人也。风神爽拔性行淑均。壮年家务所婴。誓思脱屣。及进具之后。专习定门洞达真诀。而不衣丝缕惟专分卫。寝则刍靺。安昔游五台嗟南人之不识。遂率道俗同模筑五台之制于灵光寺。今且存焉。事毕无疾而终。受生一百有十八岁。法腊七十八。由身不坏。门徒布漆之别院供养。至会昌毁寺遂焚之。
禅师讳善果。信州铅山余氏子。依七宝院元浃。得度具戒。梵相奇古。广颡隆准。少慕祖道。初至鹅湖。宴坐禅堂。闻二童子戏争蒲团。其一举起云。你道不见遮个。是什么。师恍然有省。及游云居。偶禅者自黄龙来。因问死心老。每以何等语接人。禅者曰。常举云门问僧光明寂照遍河沙。岂不是张拙秀才语。僧云。是。门云。话堕也。何者是话堕处。师闻之豁然大悟。即趋黄龙。门可属死心。谢事。指见开福宁道者。师至开福。师资契会。宁深奇之。延入藏于时开福衲子五千指。宁垂入灭。独以麈尾授师。语在宁传。师膺最后付托。隐迹道林。会圜悟禅师来主席。颇闻师名。一夕分半座俾说法。师举乾峰法身话。剖判绝出意表。圜悟嗟赏久之。自是道价益著。宣和初。潭师曾孝序命出世上封。开宁公法要。时龙牙才禅师法席颇盛。每答话多称苏噜。一日同诸老会于府帅曾公之席。公曰。龙牙答话。每称苏噜。意旨如何。诸老相视。莫有对者。师越席而前曰。某适有语。公叩之。师曰。龙牙答话。只苏噜为问。诸人会也无。昨夜虚空开口笑祝融。吞却洞庭湖。曾公大悦。一座尽倾。迁道林道吾。福严宗风鼎盛。法席常冠诸方。室中妙于接人。每举云门张拙秀才话。勘验学者。临机与夺。莫测端倪。天下共高之。自号月庵湘中士大夫多从之问道。绍兴九年。枢密张公德远抚七闽。请住鼓山。未至。改黄檗。迁东西二禅。阅十年。颇厌闽俗。雅意江外。多衲子会。台之万年。婺之双林。潭之大沩。皆虚席。三郡争致请。而长沙尤力。师曰。潭吾旧游也。吾乐之。遂赴命大沩。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出衣盂。卑执事者。制五百应真像。明日沐浴更衣。集众告别。手书伽陀曰。要行便行。要去便去。撞破天关。掀翻地轴。停笔而化。阅世七十四。坐五十一夏。塔全身于沩源之西峰。师性刚直。处己简约。律众严明。凡迁巨刹。皆当世贤公卿。屈礼致请。丛林服其得人之盛。
赞曰。草堂得死心作用而不忘晦堂。月庵闻死心语发明。而造宁公之室。死心宗胤遂不续。惜哉。然草堂初出龙山。迁白云。遭世多艰。未有成绩。及晚居泐潭。道大盛而去世。遂振宗风于天下。则晦堂弘道之嘱验矣。月庵出世。逾三十年。八迁巨刹。未尝一日退居。搥拂之下。围绕常数千指。则开福麈尾之授。何其效欤。易曰。视履考祥。予于二老父子授受之际。得之矣。
维基
孙鹏初,本名羽侯,号湘山,湖南华容人,晚明文学家。鹏初少就读于家塾,十五岁至县城儒学门读书,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焦竑榜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礼、兵二科给事中,万历二十三年冬,明神宗因“兵部考选军政,中有副千户者不宜擅署四品职”,被贬逐。后里居著书,曾提议修《儒藏》。汤显祖称:“公之所以为文也,盖江汉洞庭为水,渊钜足以滋演文貌;而鹑首祝融为火,雄精足以显发神明。然则公之文为必传,传而必久。李(梦阳)、何(景明)七子之间,有以处公矣。”著有《遂初堂集》十卷。
字百药,万历中诗人,隐居不仕。余初见甬东诗括,载百药诗九首,风华高绮,自然可爱,为录存八首,意中欿然,思得尽百药诗,遍觅久之,复从友人闻惢泉所得其四言诗一卷,奇文奥义,识学兼造,当是焦延寿一流,为后来词人所绝无者。读之惊赏弥日,其思得尽百药诗文益甚,既而知百药死久矣。有子曰传,字麟翼,亦能诗。周贞靖先生束茅山中,麟翼常往来其间,佛灯鱼鼓时与共之。麟翼来则负一橐,中藏百药遗草及所辑三百年典章。四方文献凡二十馀帙。麟翼时与人诵其父诗及它所著作,欲去,即负其橐去,山中人无为录存副本者。今麟翼亦死矣。求其橐中书,绝不可得。余每属人入山觅百药遗草,至跪请之。近乃知麟翼有女嫁为农家妇,在山中,往问其家,云前四五年,尚有残藁数本在织筐中,今澌裂尽矣,惟钞得麟翼诗数首。嗟夫,百药竟巳矣。夫以百药之才,格义理,通古今,使尽出其一生所作。当有可观。而奄然散佚。使名氏亦并不传。能无惋惜。虽然自数十年以来,斯文板荡,海内著述家盈篇巨策。固有为天吴所沈,为祝融所虐,为长恩所不守,为铁胫铜马人所蔑。其刀血遂巳过如列缺,弃如野烬,飘如飞廉苍狗,无复落在人间,此正不知多少。今百药犹得存此一卷诗,使后世与焦赣易辞并读。人风仿佛,忾想其馀,斯犹百药之幸也,且余于百药力亦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