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释智诜。字慧成。姓徐。本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少聪敏有志节。在蜀游学务勤律肆。会周陵法。因事入关不果所期。遂隐南岭。终南太白形影相吊。有隋革命光启正法。招贲硕德率先僧首。即于长安敷扬律藏。益州总管蜀王秀。奏请还蜀。王自出迎住法聚寺。道俗归崇。寺设大斋无不来赴。将食捉筋问炫法师曰。此处护净不。答曰。初还未得捡挍。承道不护净乃掷筋而起曰。宁啖屠儿食。此净铜何得啖也。诸僧数千一时都散。其严忌若此。故其在众屏气寂然。性不受施不妄干物。有僧道恢。为人凶险。遥见走避。人曰。卿从来不畏一人。何故畏诜律师耶。答曰。此佛法中王。那得不畏。人曰。以恢公膂力。可敌律师百人耶。答曰。纵敌千人。遥见百脉已沈四支不举。何敌之有乎。后以人请戒禁。行将諠扰。乃辞入龙居山寺。幽栖深阻轨迹不通延出辞疾。意欲登剑阁廓清井络。与诜书令归国化。使略答云。辱使至止并以诚言。披阅循环一言三复。文清渌水理破秋毫。贫道戒行多阙化术无方。宅身荒谷四十馀载。狎鱼鸟以樵歌。习禅那思般若。以此卒岁分填沟壑。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伏惟相王殿下。德隆三古道振百王。公攘臂而归旧里。衣锦而旋本邑。百姓有再生之期。万物起息肩之望。搢绅君子。捧玉帛而来仪。慷慨丈夫。委干戈而伏道。昔长卿返蜀徒擅清文。邓艾前来未能偃武。公华阳甲族未络名家。捧日登朝怀金问道。剑南长幼并俟来苏。岂藉微风自然草靡。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秀得书示军众。先作礼曰。人物争归。律师之力也。以武德元年十月一日平居而逝。年八十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宁王乐妓,美姿色,善讴唱。每宴外客,诸妓女均出见,惟宠姐不以示人。李白至,因白恃醉戏言请求,乃为设七宝花障,令隔障而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口吃,对客不出言。醉后,应答如流。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被人称为饮中八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幼真。肃宗时,自大理司直,迁殿中侍御史。上元中,在浔阳与李白游,白作《庐山谣》相寄。累官左司、吏部员外郎,官至秘书少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岳州临湘人,字逸人。官侍御,挂冠归。居白马矶,鼓琴自娱。与李白相友善,白亦常与唱和宴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原姓是。玄宗开元十五年,任郴州博士。后历秘书省正字、集贤院修撰、直学士,有诗送贺知章归乡。天宝五载,任宣城郡司马,后为宣城郡长史,与李白有过从。官终秘书少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原姓是。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任郴州博士。二十二年任秘书省正字。开元末授集贤院修撰。天宝初为集贤院直学士。五载(746)任宣城郡司马。十四载任宣城郡长史,曾与李白相识。官终秘书少监。事迹见《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六。《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泾县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常酝美酒以待。白赠其诗,有句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新安歙县人。能诗。睿宗景云时隐居莒州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时负薪卖,拄杖醉归。好事者题其诗于壁,李白东游,览诗叹曰:“仙人也!”
作品评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自号丹丘子。慕神仙术,李白与之交友。为作诗歌称颂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744
【介绍】:
唐越州永兴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少以文词知名。武后證圣元年进士。初授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十年,张说奏贺知章及徐坚等入书院,同撰《六典》。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授秘书监。性放旷,好饮酒,与李白友善。工书法,尤擅草隶。天宝初,因病乃上疏度为道士,至乡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744
字季真,排行八,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證圣元年(695)登进士第,因陆象先引荐,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十年(722),因张说荐,入丽正殿修书。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为人旷达不羁,不拘礼法。善谈笑,时人誉为“清淡风流”。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世称贺监。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号为“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传》附《包估传》),又与李白、杜甫等诗人友善。知章能诗,且善草、隶书。玄宗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归隐镜湖,不久病逝。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其诗大多散失,今存诗中颇有情味隽永之作。有《贺秘监集》。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断句1,题1。
唐诗汇评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名。证圣元年(695),棹进士第,又登超拢群类科,授四门博士,累迁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起居郎。开元十年,入丽正殿修《六典》等。十三年,迁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历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天宝三载,因病恍偬,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玄宗许之,返乡不久卒。知章工书能诗,尤善草隶,神龙中与吴越文士包融、张旭、张若虚俱以文词杨名上京,合称“吴中四士”。性放旷,晚年无复拘检,自号“四明狂客”。又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后人辑有《贺秘监集》一卷行世。《全唐诗》存诗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人,字伯高。官左率府长史。工书,精通楷法,以草书知名,世称“草圣”。旭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时称“三绝”。相传旭醉后呼叫狂走而后下笔,故又称“张颠”。颜真卿曾学笔法于旭。怀素继承其草法,人谓“颠张狂素”,“以狂继颠”。旭亦能诗。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工书能诗。神龙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等吴越文士俱以文词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初仕为常孰尉。天宝初,官金吾长史,又曾官左率府长史。旭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又善草书,每大醉,狂叫呼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时称“张颠”。唐文宗时,诏以旭草书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为“三绝”。《全唐诗》存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