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智诜北周至隋 539 — 618年10月1日
释智诜
字慧成
姓徐
徐州人
炫法师之弟也。
少聪敏有志节。
在蜀游学务勤律肆。
周陵法。
因事入关不果所期。
遂隐南岭
终南太白形影相吊。
有隋革命光启正法。
招贲硕德率先僧首。
即于长安敷扬律藏。
益州总管蜀王秀
奏请还蜀。
王自出迎住法聚寺。
道俗归
寺设大斋无不来赴。
将食捉筋问炫法师曰。
此处护净不。
答曰。
初还未得捡挍。
承道不护净乃掷筋而起曰。
宁啖屠儿食。
此净铜何得啖也。
诸僧数千一时都散。
严忌若此。
故其在众屏气寂然。
性不受施不妄干物。
有僧道恢。
为人凶险。
遥见走避。
人曰。
卿从来不畏一人。
何故畏律师耶。
答曰。
此佛法中王。
那得不畏。
人曰。
以恢公膂力。
可敌律师百人耶。
答曰。
纵敌千人。
遥见百脉已沈四支不举。
何敌之有乎。
后以人请戒禁。
行将諠扰。
乃辞入龙居山寺。
幽栖深阻轨迹不通延出辞疾。
意欲登剑阁廓清井络。
书令归国化。
使略答云。
辱使至止并以诚言。
披阅循环一言三复。
文清渌水理破秋毫。
贫道戒行多阙化术无方。
宅身荒谷四十馀载。
狎鱼鸟以樵歌。
习禅那思般若。
以此卒岁分填沟壑
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
伏惟相王殿下
德隆三古道振百王。
公攘臂而归旧里。
衣锦而旋本邑。
百姓有再生之期。
万物起息肩之望。
搢绅君子。
捧玉帛而来仪。
慷慨丈夫。
委干戈而伏道。
长卿返蜀徒擅清文。
邓艾前来未能偃武
华阳甲族未络名家。
捧日登朝怀金问道。
剑南长幼并俟来苏。
岂藉微风自然草靡。
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
秀得书示军众。
先作礼曰。
人物争归。
律师之力也。
武德元年十月一日平居而逝。
年八十矣。
宠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宁王乐妓,美姿色,善讴唱。
每宴外客,诸妓女均出见,惟宠姐不以示人。
李白至,因恃醉戏言请求,乃为设七宝花障,令隔障而歌。
韩蕴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时太白山隐士,好道术。
生卒年、世次皆不详。
《道藏》所收元阳子还丹歌诀》卷上录其所作《火记歌》1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事迹据后蜀无名氏所编《大还丹照鉴》考知。
焦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口吃,对客不出言。
醉后,应答如流。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人称为饮中八仙
李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号少室山达观子
官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
后入山寻道。
有将略,著有《太白阴经》,主张任贤使能。
又有《孙子注》、《阴符经注》。
一说《阴符经》为其托黄帝之名而著。
卢虚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幽州范阳人字幼真
肃宗时,自大理司直,迁殿中侍御史
上元中,在浔阳李白游,作《庐山谣》相寄。
累官左司吏部员外郎,官至秘书少监
裴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岳州临湘人字逸人
侍御,挂冠归。
居白马矶,鼓琴自娱。
李白相友善,亦常与唱和宴游。
齐光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原姓是。
玄宗开元十五年,任郴州博士
后历秘书省正字集贤院修撰直学士,有诗送贺知章归乡。
天宝五载,任宣城郡司马,后为宣城郡长史,与李白有过从。
官终秘书少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原姓是。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郴州博士
二十二年秘书省正字
开元末集贤院修撰
天宝初集贤院直学士
五载(746)任宣城郡司马
十四载宣城郡长史,曾与李白相识。
官终秘书少监
事迹见《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六。
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陶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汪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泾县人
李白泾县桃花潭,常酝美酒以待。
赠其诗,有句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许宣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新安歙县人
能诗。
睿宗景云时隐居莒州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时负薪卖,拄杖醉归。
好事者题其诗于壁,李白东游,览诗叹曰:“仙人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新安歙县(今安徽歙县)人。
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而居,年约四十余。
常负薪以卖,醉归则吟诗。
长安洛阳一带传舍中多题其诗。
相传玄宗天宝间李白见其诗后,至新安访之,不得,遂题诗于庵壁。
据云百余年后,懿宗咸通七年(866),有人于山中见之。
事迹见《续仙传》卷中、《唐诗纪事》卷七五。
全唐诗》存诗3首,其中《见李白诗又吟》为后人依托。
薛奇章
作品评论
国秀集》有太子司仪薛奇童,似是人名。
然唐又有蒋奇童,岂亦人名耶?
诗话评薛五言律“禁苑春风起”云:“如此丽则,不谓奇章而何?
”则不得为名,审矣。
薛又有《云中行》七言古,在王勃李峤间;《玉阶怨》五咨绝,得太白昌龄调。
盖初、盛之超然者,时名字湮没不传,可为浩叹。
元丹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自号丹丘子
慕神仙术,李白与之交友。
为作诗歌称颂之。
钟离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纪事》卷七〇云为唐时处士,曾题诗于邢州开元寺
宣和书谱》卷一九则称之为神仙,自称天下都散汉,自云生于汉,吕洞宾对之执弟子礼,其问答语及诗编次成集。
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录诗赠王巩
唐才子传》卷一〇谓其字云房,避乱入太白、紫阁。
全唐诗》则云为咸阳(今属陕西)人,号云房先生,遇仙传道,入崆峒山
《道藏》有《钟吕传道集》,记其与吕洞宾修道事,伪题施肩吾撰。
后世以其为八仙之一,称为汉钟离。
有关记载始于北宋,唐五代是否有其人,殊难断定。
全唐诗》存钟离权诗4首,多为依托之作。
贺知章唐 659 — 7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744 【介绍】: 越州永兴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少以文词知名。
武后證圣元年进士
初授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
玄宗开元十年张说贺知章徐坚等入书院,同撰《六典》。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
后迁太子宾客,授秘书监
性放旷,好饮酒,与李白友善。
工书法,尤擅草隶。
天宝初,因病乃上疏度为道士,至乡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744 字季真排行八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后證圣元年(695)进士第,因陆象先引荐,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玄宗开元十年(722),因张说荐,入丽正殿修书。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
为人旷达不羁,不拘礼法。
善谈笑,时人誉为“清淡风流”。
晚年尤放诞,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世称贺监
张旭包融张若虚号为“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附《包估传》),又与李白杜甫等诗人友善。
知章能诗,且善草、隶书。
玄宗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归隐镜湖,不久病逝。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其诗大多散失,今存诗中颇有情味隽永之作。
有《贺秘监集》。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断句1,题1。
唐诗汇评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以文词知名。
证圣元年(695),棹进士第,又登超拢群类科,授四门博士,累迁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起居郎
开元十年,入丽正殿修《六典》等。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历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天宝三载,因病恍偬,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
之,返乡不久卒。
知章工书能诗,尤善草隶,神龙中吴越文士包融张旭张若虚俱以文词杨名上京,合称“吴中四士”。
性放旷,晚年无复拘检,自号“四明狂客”。
又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
后人辑有《贺秘监集》一卷行世。
全唐诗》存诗一卷。
张若虚唐 660 — 720
作品评论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
张旭唐 675 — 7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人字伯高
官左率府长史
工书,精通楷法,以草书知名,世称“草圣”。
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时称“三绝”。
相传醉后呼叫狂走而后下笔,故又称“张颠”。
颜真卿曾学笔法于
怀素继承其草法,人谓“颠张”,“以狂继颠”。
亦能诗。
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5?—750? 字伯高排行九吴(今江苏苏州)人。
曾官常熟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张旭盛唐著名草书家,性嗜酒,常醉后1叫呼狂走,而后挥毫落纸,时称“张颠”,又尊为“草圣”。
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
颜真卿曾两至洛阳,求教于,撰有《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
张旭李颀高适相善,有诗赠答;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中四士”。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张怀瓘书断》卷三、僧适之《金壶记》卷中。
杜甫饮中八仙歌》亦曾咏及。
其诗幽深旷远,别有神韵。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工书能诗。
神龙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吴越文士俱以文词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
初仕为常孰尉。
天宝初,官金吾长史,又曾官左率府长史
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
又善草书,每大醉,狂叫呼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时称“张颠”。
唐文宗时,诏以草书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为“三绝”。
全唐诗》存诗六首。
李适之盛唐 ? — 746
唐诗汇评
李适之(?
-746),名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恒山王承乾之孙。
神龙初,起家拜左卫郎将
开元中,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
二十七年,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知节度事
天宝元年,自刑部尚书牛仙客左相,与右相李林甫不叶。
五载,罢相,守太子少保,坐与韦坚善,眨宜春太守
御史罗希奭奉使韦坚等于贬所,经宜春适之惧,服药自杀。
适之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合称“饮中八仙”。
全唐诗》存诗二首。
王之涣盛唐 688 — 742
作品评论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摩诘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
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町谓拔戟自成一队。
孟浩然盛唐 689 — 740
作品评论
《古欢堂集杂著》
襄阳(五律)佳处亦整亦暇,结构别有生趣,辋川、太白,殆能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