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胡义周魏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夏安定临泾人
习经史,善为文。
初仕后秦姚泓,为黄门侍郎
后秦被灭,投夏赫连勃勃秘书监
勃勃作统万城,义周为作铭立石,颂其功德。
淳于岐后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东平人
通儒术,有德行,教授长安,门徒数百人。
后秦姚兴姚泓父子,尝从之学,累官太学博士
戴祚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江东人字延之
西戎主簿
东晋末,尝从刘裕西征姚泓
撰有《西征记》、《甄异传》。
僧䂮晋 346 — 415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出傅氏。
浔阳人也。
晋河间郎中令遐之元子也。
少师事弘觉法师
长安大寺
游青司樊沔间。
通六经。
究三藏。
持律严甚。
姚苌姚兴所敬。
罗什入关。
僧尼多过愆。
患之。
议置僧主
以领之。
下书曰。
大法东迁
于今为盛。
僧尼浸多。
宜设纲领。
宣授远规。
以济颓绪。
䂮法师早有学誉。
晚以德称。
可为国僧主
僧迁为悦众。
法钦慧斌为僧录
给车舆吏力。
侍中秩。
传诏羊车各二人。
迁等颁赐有差。
大允时望。
弘始七年
敕加亲信。
仗白身从。
各三十人。
僧正之职自始也。
持身甚俭。
而说法无怠。
殁于大寺
寿七十。
僧䂮
姓傅氏
北地泥阳人
晋河间郎中令遐之元子也。
少出家止长安大寺为弘觉法师弟子。
觉亦一时法匠。
初从受业。
后游青司樊沔之间。
通六经及三藏。
律行清谨能匡振佛法。
姚苌姚兴早挹风名素所知重。
及僭有关中深相顶敬。
既崇信三宝盛弘大化。
建会设斋烟盖重叠。
使夫慕道舍俗者十室其半。
童寿入关。
远僧复集僧尼既多。
或有愆漏。
曰。
凡未学僧未阶。
苦忍安得无过。
过而不劾过遂多矣。
宜立僧主以清大望。
因下书曰。
大法东迁于今为盛僧尼已多。
应须纲领宣授远规以济颓绪。
僧䂮法师学优早年德芳暮齿。
可为国内僧主
僧迁法师禅慧兼修。
即为悦众。
法钦慧斌共掌僧录
给车舆吏力。
侍中秩传诏羊车各二人。
等并有厚给。
共事纯俭允惬时望。
五众肃清六时无怠。
至弘始七年敕加亲信伏身白从各三十人。
僧正之始也。
躬自步行。
车舆以给老疾。
所获供恤常充众用。
虽年在秋方。
而讲说经律勖众无倦。
弘始之末卒于长安大寺
春秋七十矣。
吕超后凉 ? — 4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6 【介绍】: 十六国时后凉略阳人,氐族,小字胡奴
吕纂从弟。
尝劝兄吕绍,以杜后患。
不听,果为所杀。
后刺杀,让位于兄吕隆
后秦姚兴姚兴安定太守
姚泓所杀。
司马休之东晋 ? — 4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7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季豫
司马尚之弟。
东晋安帝时,为晋荆州刺史,为桓玄逼逐,奔慕容德
刘宋立,还建康,复为荆州刺史
刘裕疑其有异志,攻之,休之不敌。
道武帝长孙嵩河东,将为之援。
休之姚兴刘裕姚泓,遂降魏,未几,卒于长孙司马军中。
全晋文·卷十五
休之字季预,尚之弟,以讨王恭功拜龙骧将军襄城太守,镇历阳
桓玄所败,奔于慕容超闻义兵起南归。
武陵王遵承制以为荆州刺史,镇江陵,复为桓振所败。
徵拜后将军会稽内史。
卢循入寇,加督浙江东五郡军事,坐事免。
刘毅诛,复为都督荆雍梁陈宁益六州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与雍州刺史鲁宗之谋讨刘裕,为所败,奔于姚兴
死,依姚泓
灭,将奔于魏,未至道死。
寇赞北魏 363 — 4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3—448 【介绍】: 北魏上谷人字奉国
少以清素知名。
后秦时襄邑
明元帝泰常二年姚泓灭,率秦、雍人千有余家归,为魏郡太守
后除南雍州刺史,安抚流民,至者数倍于前。
封河南公,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
在州十七年,有声誉。
卒谥宣穆
刘裕南朝宋 363年3月17日 — 4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裕 高祖 武帝 420年—422年
永初 420年六月—422年 三年五月刘义符即位沿用
全宋文·卷一
姓刘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隆安中刘牢之参军,累迁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元兴初桓修参军,加彭城内史,以平桓玄功进使持节都督、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寻领青州刺史
义熙初,进侍中车骑将军,改授都督、司、、益、凉七州并前十六州诸军事,解青州,加领兖州刺史
寻授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加北青冀二州刺史
以平慕容超功进太尉中书监,固让。
寻假黄钺,授大将军扬州,固让。
改授太尉中书监,寻领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又领荆州刺史,加领南蛮校尉,授太傅中外大都督
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史,加北雍州刺史
十二年策命为宋公,加九锡。
十三年,以平姚泓进爵宋王,固让。
十四年相国恭帝即位,仍进爵宋王
元熙二年六月受禅,改元永初,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有集二十卷。
(案:《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
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辞也。
然帝既有集,难尽分别。
今除《文选》、《艺文类聚》确指为王诞傅亮作外,仍编入《武帝集》中。)
姚和都后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人。
姚兴时太子右卫率,曾率东宫兵平姚弼、姚愔之乱。
姚泓时,仕至给事黄门侍郎
姚泓刘裕所灭,和都乃与其兄匈奴镇将成都投降北魏
尹冲南朝宋 ? — 4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0 【介绍】: 南朝宋天水冀人字子顺
先为后吏部郎,与姚兴子结党,欲倾覆太子姚泓
立,与弟尹宏南奔。
南广平太守
宋文帝元嘉七年司州刺史,随到彦之北伐。
战败不降,投堑死。
王镇恶东晋 373 — 4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3—418 【介绍】: 东晋北海剧人
王猛孙。
前秦亡,随叔父王曜归晋,为天门临澧
刘裕用为将领,从征伐,破卢循
晋安帝义熙八年,击灭刘毅,封汉寿县
十三年,从北伐,战无不捷,率水军从黄河入渭水,破后秦军,后秦姚泓出城投降。
遂定长安,拜征虏将军冯翊太守
留辅裕子刘义真长安,守关中,委以捍御之任。
中兵参军沈田子有隙,相互猜忌,为田子所杀。
昙摩耶舍南朝宋
昙摩耶舍
此云法明
罽宾人
少而好学。
年十四为弗若多罗所知。
长而气干高爽雅有神慧。
该览经律悟出群。
陶思八禅游心七觉。
时人方之浮头婆驮。
孤行山泽不避豺虎。
独处思念动移宵日。
尝于树下每自剋责。
年将三十尚未得果。
何其懈哉。
于是累日不寝不食。
专精苦到以悔先罪。
乃梦见博叉天王
语之曰。
沙门当观方弘化旷济为怀。
何守小节独善而已。
道假众缘复须时熟。
非分强求死而无證。
觉自思惟欲游方授道。
既而踰历名邦履践郡国。
晋隆安中初达广州住白沙寺。
耶舍善诵毗婆沙律。
人咸号为大毗婆沙
时年已八十五。
徒众八十五人。
时有清信女张普明咨受佛法。
耶舍为说佛生缘起。
并为译出差摩经一卷。
至义熙中来入长安
姚兴僣号甚崇佛法。
耶舍既至深加礼异。
会有天竺沙门昙摩掘多来入关中
同气相求宛然若旧。
因共耶舍译舍利弗阿毗昙。
伪秦弘始九年初书梵书文。
至十六年翻译方竟。
凡二十二卷。
太子姚泓亲管理味。
沙门道标为之作序。
耶舍后南游江陵
止于辛寺大弘禅法。
其有味靖之宾披榛而至者三百馀人。
凡士庶造者。
虽先无信心见皆敬悦。
自说有一师一弟子。
修业并得罗汉。
传者失其名。
又尝于外门闭户坐禅。
忽有五六沙门来入其室。
又时见沙门飞来树端者。
往往非一。
常交接神明而俯同矇俗。
虽道迹未彰。
时人咸谓已阶圣果。
至宋元嘉中辞还西域
不知所终。
耶舍有弟子法度。
善梵汉之言常为译语。
度本竺婆勒子。
勒久停广州往来求利。
中途于南康生男。
仍名南康
长名金迦。
入道名法度。
度初为耶舍弟子承受经法。
耶舍既还外国。
度便独执矫异规以摄物。
乃言。
专学小乘禁读方等。
唯礼释迦
无十方佛。
食用铜钵无别应器。
又令诸尼相捉而行悔罪之日但伏地相向。
唯宋故丹阳尹颜瑗女法弘尼。
交州刺史张牧女普明尼。
初受其法。
都下宣业弘光诸尼习其遗风。
东土尼众亦时传其法。
薛辩北魏 379 — 4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22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字允白
薛强子。
后秦姚兴时,袭父职统其所部,后为姚兴尚书郎河北太守
刘裕姚泓举营降,拜为宁朔将军平阳太守
长安奔魏,立功于河际。
明元帝时平西将军雍州刺史,赐爵汾阴侯
卒于位。
沈田子晋末 383 — 4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3—418 【介绍】: 东晋末汝南人字敬光
沈渊子弟。
刘裕征战,身先士卒。
刘裕北伐鲜卑时,领偏师为前锋。
复从征卢循,破后秦姚泓,皆有大功,为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
后与安西司王镇恶出北地共御赫连勃勃
使宗人镇恶,遂为长史王脩收杀。
姚黄眉魏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时人,羌族。
后秦国君姚兴子。
姚泓被灭,黄眉
明元帝厚礼待之,封陇西公,尚阳翟公主。
太武帝即位,迁内都大官,后拜太常卿
为人宽和温厚,希言得失。
张渊北魏
全后魏文·卷二十二
,仕苻坚,官爵未详。
又仕姚兴父子,为灵台
姚泓灭,仕赫连昌,为太史令
武平统万,复为太史令,迁骠骑军谋祭酒
赵温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天水人字思恭
后秦姚泓天水太守
刘裕,遂入氐,为氐王杨难当梁二州刺史
难当向魏称藩,太武帝以温为难当府司马。
刁雍北魏 390 — 484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字淑和渤海饶安人晋尚书协之曾孙。
元兴末,以避刘裕姚兴,为太子中庶子
泰常中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奔魏,假建义将军,又假镇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光侯。
延和中,进平南将军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侯
太延中,徵还。
真君中,授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迁薄骨律镇将。
兴光中,徵还,拜特进
太和八年卒,年九十五,赠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简
(案:《通典》一百九十六有皇兴中征南将军刁雍请筑长城表,与《魏书·高闾》所载全同。
彼在本《传》,当不误也,故此不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