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契嵩北宋 1007 — 1072
禅师名契嵩
字仲灵
自号潜子
藤州镡津李氏。
七岁。
母钟施以事东山沙门某。
十三得度受具。
十九游方。
宁风有异女子姚。
精严而住
时年百馀岁。
面如处子。
造焉。
女子留之信宿。
中夜闻池中有如戛铜器声。
以问女子。
女子曰。
噫此龙吟也。
闻者瑞徵。
子当有大名于世行矣。
无滞于是。
下沅湘。
衡岳
神鼎諲禅师
与语奇之。
然无所契悟。
游袁筠间。
受记莂于洞山聪公
夜则顶戴观世音菩萨之像。
而诵其号。
必满十万。
乃𥨊以为常。
自是世间。
经书章句。
不学而能。
是时天下之士。
学古文。
韩愈拒我。
以遵孔子
东南有章表民
黄聱隅
太伯
尤雄杰者。
学者宗之。
作原教论十馀万言。
明儒释之道一贯。
以抗其说。
读之者畏服。
未几复游衡岳
罢归著禅宗定祖图。
传法正宗记。
其志盖悯道法陵迟。
博考经典。
以佛后摩诃迦叶。
独得大法眼藏。
为初祖。
推之下至于达磨多罗。
为二十八祖。
密相付嘱。
不立文字。
谓之教外别传。
书成游京师
知开封府龙图王公素
奏之仁宗皇帝
览之加叹。
传法院
编次入藏。
下诏褒宠。
赐紫方袍。
号明教
再奏辞让。
不许。
宰相韩琦大参。
欧阳脩
皆延见而尊礼之。
留居闵贤寺。
不受。
再请东还。
于是律学者憎疾。
相与造说以非之。
益著书。
援引古今。
左證甚明。
几数万言。
禅者增气。
而天下公议。
翕然归之。
熙宁五年六月四日晨兴。
写偈曰。
后夜月初明。
吾今独自行。
不学大梅老
贪闻鼯鼠声。
至中夜而化。
阇维敛六根之不坏者三。
顶骨出舍利。
红白晶洁。
状如大菽。
常所持数珠。
亦不坏。
道俗合诸不坏。
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
阅世六十有六。
坐五十有三夏
有文集总百馀卷。
六十万言。
其甥法澄
克奉藏之。
以信后世。
钱塘佛日禅院(或云惠日禅师)。
密学蔡公襄所请也。
东坡曰。
吾入吴尚及见
其为人常瞋。
以瞋为佛事云。
赞曰。
是身聚沫耳。
特苦业所持。
寔本一念。
首楞严曰。
由汝念虑。
使汝色身。
身非念伦。
汝身何因。
随念所使。
然但名为融通妄想。
念常清净。
正信坚固。
则名善根功德之力。
嵩生而多闻。
好辩而常瞋。
死而火之。
目舌耳毫为不坏。
非正信坚固功德力乎。
余尝论人之精诚不可见。
及其化也。
多雨舍利。
譬如太平无象
而烝枯朽。
菌芝
其尤著闻者。
聪公可谓有子矣。
师名契嵩
字仲灵
藤州镡津人
姓李氏
七岁出家。
既受具。
常戴观音圣像。
诵其名号。
日十万声。
经传杂书靡不博记。
得法于洞山聪公
庆历中钱塘
乐湖山之胜。
遂税驾焉。
自号潜子
一室翛然。
闭户著书。
作辅教论十馀万言。
明儒释一贯。
又著定祖图正宗记。
抱其书入京师
府尹龙图王公素以书献。
仁庙嘉叹。
诏付传法院编次。
旌以明教之号。
赐其书入藏。
韩忠献公欧阳文忠公皆称道之。
由是名振海内。
已而东还。
属蔡公襄为守。
延置佛日山
居数年。
退老于灵隐永安精舍。
熙宁五年示寂。
阇维。
六根不坏者三。
曰眼曰舌曰童真
并顶骨数珠五物存焉。
所出舍利。
红白精洁。
状如大菽。
葬于永安院之左。
门人编其书曰镡津集。
赞曰。
闭户著书  引古连今  披诚帝阙  气森森 名驰海宇  道振禅林  百炼不耗  斯表精金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契嵩字仲灵亦号潜子
姓李氏镡津人
年十三落发受具。
弱冠出游,往还江湘衡岳间。
首常戴观世音像,而诵其洪号,日十万声。
由是澄心妙想,理啼文言,慧悟俱彻。
世间典籍,一览便通。
初参洞山聪,豁尔省朗。
当是时,有慕韩昌黎排佛者,其言寖炽。
深忧之,作《原教论》,明儒释一贯,以抗其说,闻者惊服,法会复昌。
复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诸篇,以闳厥旨。
观察李公谨,以其名闻,诏赐紫衣。
府尹王仲仪,复以所著《图》、《记》上之,仁宗嘉叹。
宣付传法院编次入藏,仍赐“明教”之号。
当世名公巨子,如韩忠献琦欧阳文忠修,莫不钦企。
交相延誉,声望日隆。
南屏最久,有《游南屏记》及题咏诸什。
后为蔡君谟请主佛日。
未几,遂谢去,隐于灵隐大桐坞永安精舍。
宋熙宁五年六月四日,书偈而化。
偈曰:“此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
不学大梅老,贪闻鼷鼠声。
”荼毗得不坏者五,净慈北涧居简,以五不坏赞之。
所著有《辅教编》、《定祖论》、《正宗记》及《镡津》三十卷。
耿符北宋
全宋文·卷一五一九
耿符彭州(治今四川彭县)人。
仁宗至和嘉祐间慧净大师保聪发起,于彭州堋口镇修建舍利塔
王素彭州堋口镇新修塔记》(载《金石苑》)。
王靖北宋 1036 — 10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081 【介绍】: 大名莘县人字詹叔
王素从子,王雍子。
早孤,自力于学,好讲切天下利害。
以祖荫历通判阆州,知滁州,主管北京御史台,请复明经科,加试贡士以策。
提点陕西刑狱,徙河东长子县,为开封府推官,有声绩。
徙广南转运使
神宗熙宁初广人讹言交阯民且至,中外以为忧,神宗曰:“王靖在彼,可无念。
”入为度支副使
官终宝文阁直学士
有《广东会要》。
全宋文·卷一八三三
王靖(一○三六——一○八一)字詹叔大名莘(今河北莘县)人,王素从子。
天圣三年,以祖荫授秘书省校书郎通判阆州,知滁州,主管北京御史台
嘉祐间利州路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
治平二年,改河北提点刑狱权发遣开封府判官,徙广南转运使
熙宁中,拜太常少卿、知广州,入为度支副使
元丰四年卒,年四十六。
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一八九、一九七、二○四、二○六、二一八,《宋史》卷三二○。
句居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人
神宗熙宁间进士
累官至朝请大夫
王素使东蜀,知其贤,请权领怀安军事,卒于怀安
生平著书甚多,从学者众。
王震北宋 1046 — 10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6—1095 【介绍】: 大名莘县人字子发
王素从孙。
以父任试铨优等,赐及第
上诸路学制,神宗称其才。
哲宗元祐初,为给事中,出知蔡州
绍圣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因与章惇不协,徙枢密都承旨,夺职,知岳州
王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大名莘县人字定国自号清虚
王素子。
神宗时历官太常博士,坐与苏轼游,谪监宾州盐酒税。
司马光执政,为宗正寺丞,旋通判扬州
哲宗末,坐事编管全州
徽宗时,列名元祐党籍。
生平练达世务,好臧否人物,议论时政,屡遭贬逐。
诗文为苏轼兄弟所推重。
有《闻见近录》、《甲申杂记》、《随手杂录》。
全宋文·卷一八四○
王巩字定国大名府莘县(今河北莘县)人,王素子,自号清虚先生
熙宁间大理评事
苏轼相友善,得罪,于元丰三年亦贬监宾州酒务。
元祐初宗正寺丞通判扬州,历知海州密州
六年管勾鸿庆宫,以御史言,诏冲替。
元符元年特追毁出身以来告敕文字,送全州编管。
有隽才,著《甲申杂记》一卷、《闻见近录》一卷、《随手杂录》、诗文集。
事见《东都事略》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三○一、三七一、四二四、四二九、四三三、四六七、五○四,《宋史》卷二○六、三二○,《宋元学案》卷九九,《宋诗纪事》卷二八。
王古
全宋文·卷二二一三
王古字敏仲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人,王素族孙。
进士熙宁八年司农主簿提举两浙开封府常平等事。
元丰中太常博士
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淮东刑狱,历工部吏部右司员外郎秘书少监
绍圣初户部侍郎,徙兵部,知广州袁州
徽宗立,复拜户部侍郎,擢尚书
宝文阁待制成都青州
后堕崇宁党籍,贬衡州(一作衢州别驾温州安置。
著有《净土宝珠集》、《直指净土决疑集》、《法宝标目》十卷。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二七五、三二七、三八九、四○九、四七○,《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三六、职官六七之三六、选举三三之二○,《宋史翼》卷五,《居士》卷二二。
宋史》卷三二○《王素传》有附传。
王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大名人,寓三衢字中玉
王素后人。
徽宗政和五年上舍出身。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礼部侍郎右正言兼侍讲
次年使金,汤鹏举劾其谄事秦桧,公然受金罢。
善楷书
梦山堂吕祖谦等皆有题咏。
全宋文·卷三五○六
王珉字中玉,原籍大名(今河北大名),后徙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王素后裔。
政和五年上舍出身。
绍兴十九年吉州
二十四年监察御史行右正言
次年侍讲,试礼部侍郎
为贺大金正旦使,御史汤鹏举劾其谄事秦桧,放罢。
善楷书,作梦山堂吕祖谦等有题咏。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六、职官六之六一、职官七○之四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一六七、一六八、一六九、一七一,《宋史》卷一四八、一六二,嘉庆西安县志》卷三九,《宋诗纪事》卷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