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进伊玛图口平原小猎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
轮岁东西进,由西例不淆。
初教试原野,亦自列旗旓。
鹰撮云飞雉,马惊莽伏麃。
百年前窣堵,突兀见林梢(是日驻布都尔昂阿行营其东北平阜有旧塔二层岿然尚存蒙古呼为阿拜诺颜苏巴尔汗苏巴尔汗者塔阿拜诺颜者围场首领也盖旧时尝为村落今塔亦祗存其半故俗又呼为半截塔
按:广韵有麃字而沈韵未收字汇谓即麃字麃字在肴韵然麃见史记称一角兽而牛尾乃似异兽世不常见师古注谓似獐麃似獐则信然独獐无角而麃之角则小于鹿非一角也盖鹿角八叉而大麃角不过一二叉而小意司马迁本好异又未经亲见遂以一叉为一角而奇其说即师古之注亦不无耳食传讹因用麃字故證其失于后
重九日蒙古王公等宴赉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
罢围应犒赉,况复值良辰。
筵对黄华设,恩颁翠绮均。
宁须拘礼数,实可见情亲。
即命还游牧,役人不欲频。
入崖口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八
溯源九曲水(崖口蒙古伊逊喀卜齐尔伊逊者九数喀卜齐尔者崖口是地水凡九转因以得名),扼要两崖山。
地限神仙境,天开虎豹关。
锦屏围匼匝,琴峡泻潺湲。
小猎宜新霁(是日登程逢阵雨入崖口即晴),诸藩喜动颜。
张三营行宫赐蒙古王公及随围人等宴赉作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八
别馆开佳宴,列茵秩有伦。
(去声)勤例行赐,逮下泽教均。
谁曰瓯曾脱,端知似春。
群欣称世仆,我则道嘉宾。
滦阳别墅乾隆己丑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三
别墅滦江上,轻舟一叶横。
绿窗犹昨日,碧宇正秋晴。
渤海如斯学,浑流不炫清。
二千馀里亘,源委近方明滦河源得于独石口外巴延屯图古尔山曲折西北流经上都河屯折而东南径此地又东南流会热河又东南流潘家口永平府乐亭县入海计二千馀里并考订蒙古名目列图系说纪实)
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十九 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
何处生夏早,夏生毳幕中。
杀牛非礿祭,诈马述先风(北汉三月马始生驹取牝马令驹叩乳少饲之即执驹别系于长绠其名曰遮勒妇人漉马湩为浆其名曰七格四月初成于穹庐中插柳祈福以尝新于是为诈马之宴盖蒙古旧俗最所重也)
插欢心浃,湩成醉面融。
应怜驹未饱,绠系泣枯丛。
入崖口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
崖口今朝入,平原试小围。
天高鹰欲疾,秋仲鹿初肥。
彤矢犹能发,金鞭弗屡挥(驰射之事虽以示众蒙古然近承慈训不似向年策快马耳后生风矣)
择佳盛筥,飞骑进慈闱。
恭奉皇太后回銮驻跸桐柏村即事二律有序 其二 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七
踟蹰缘望泽,优渥喜新晴。
敢曰时逢泰,诚看雨洗兵
诸臣无内外,夹路毕趋迎(是日在京王公大臣官员及蒙古王公等俱至桐柏村接驾)
人豫占天顺,予惟凛捧盈。
过河诣溥仁寺瞻礼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
穹碑一拱读康熙癸巳恭遇刹祝皇祖六旬万寿诸蒙古王公恳搆梵釐皇祖鉴其诚悃遂溥仁允于山庄东建此寺额曰御制文纪其事立碑寺中),犹见众藩诚。
怀畏至今切,河山奕世盟。
伊余守家法,远域奉朝正(自平定准噶尔以后新附诸藩俱以每岁八月间至山庄随内札萨克诸蒙古王公庆祝及土尔扈特全部归顺其汗渥巴锡等复率众朝觐宴赉于此)
陨越庶免议,惕乾益凛情。
安远庙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
东岭琳宫接,题门各有名。
匪尊不二法,缘系众藩情蒙古素奉黄教而伊犁之固尔札庄严特盛尤其所尊礼者仿其制建安远庙于此每岁驻跸山旧藩新附络绎鳞集俾之瞻仰斯庙益增欢喜以示柔怀远人之意非祇阑扬象意非祇阑扬象教也)
佛日迎薰朗,慧云收雨征。
金川武定安远永销兵。
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 其九 太宗征明燕京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
天聪继天命,创业肇基皆(继太宗文皇帝既嗣位创造规模善太祖之志以七大恨未雪屡议征讨天聪三年十月亲统大军伐明)
筑室恶谋道(师次喀喇沁之青城贝勒代善莽古尔泰晚谒御幄密议班师既退岳托济尔哈朗等众贝勒入见已定太宗默坐意不怿岳托奏请其故匮太宗曰我策而两贝勒不从谓我兵深入粮马乏且恐明兵袭我归路伊等既见及此初何缄默不言耶岳托济尔哈朗等劝太宗决计进取于是会令八固山额真诣两大贝勒所议至夜分议定遂统大军前进),升堂必历阶(大军次老河右太宗命众贝勒分兵前进济尔哈朗等率右四旗及翼蒙古兵进攻大安口阿巴泰等率左四旗及左翼蒙古兵攻龙井关化众太宗亲督大军入边攻克洪山口城十一月至遵贝勒率两翼兵来会因派兵八面攻围树云梯城下正白旗小卒萨木哈图先登大军相继而上遂克其城巡抚王元雅自经命厚殓之顺义亲酌金卮劳萨木哈图并予优录阿巴泰等进击县败明总兵满桂侯世禄顺义知县率众降大军薄燕京城关驻营城北之土)
薄城还弗取,和众以为佳(宗率太诸贝勒护军环阅燕京城招男女之逃窜者纵之入城乃进兵距关厢二里而营时明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等来援营于城东南隅立栅坚守所获太宗往视即还营因授计副将高鸿中等于明两太监前故作耳语云今日撤兵乃袁巡上计顷见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艮久而去意抚有密约事可立就矣杨太监佯卧窃闻其语旋纵之归以所闻告明帝遂磔袁崇焕于市祖大寿大惊卒所部奔锦州我军既围困燕京贝勒大臣俱请攻城将劲太宗曰攻城固可必得倘坚城之下失我一二良卒即得百城亦不足喜遂止弗攻十二月大兵经海子而南且猎三且行遂趋良乡克其城复克固安县房山县有生员人来降陵还赏而遣之令贝勒阿已泰等以文祭金太祖世宗卢沟桥副将沈某率兵六千来御进击尽歼之复营于京城西南隅明总兵满桂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四人领马步兵四万结栅列鎗炮以拒我兵毁栅而入斩满桂孙祖寿副将参游等凡三十馀人生擒黑云龙麻登云我军无一伤者乃遣巴克什达海赍书与明国议和遂旋军)
临得乃旋辔,鸿图有永怀。
恭谒昭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三
一源缅高祖,五叶逮元孙
德胜唐宗远(我适与太宗文皇帝号及惟亲昭陵尊称唐太宗同然唐太宗历战阵尚不能愧开创之业若其事由逆取已远逊我朝得天下之正且衅起家庭致贻惭德虽贞观多善政其失亦不能掩岂若我国家非唐列圣相承比方燕贻裕后家法之美善更太宗所能万一哉),训垂金帝尊(以其太宗尝称金世宗为声名显著之贤君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冠语言悉遵旧制时习骑射以备武功允宜效法因命文臣□金世宗本纪知申谕诸王贝勒大臣俾万世咸法守圣谟垂训实深远矣)
惟怀安万姓(抚者太宗应运而兴爱育群黎辑宁诸国顺之以德逆者威之以兵征服朝鲜混一蒙古群臣再三请上尊号乃万于即皇帝位于沈阳建国号曰大清复破明兵十三松山寻克锦州宁远总初大规模益大然亦惟师薄谕和以安百姓且天宗亲统大军征明燕京唾手可得旅太宗躬莅城边阅视以攻城恐失良将劲卒为虑振而还盖深知天命攸归留以有待大圣人经画诚非众人所能窥测也),不屑取中原。
积悃申瞻拜,继绳心默存
法轮寺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三
圣建四窣堵法轮寺在地载门外永光寺在抚近门外广慈寺在德盛门外延寿寺在外攘门外四寺各建白塔一座相传当时喇嘛有善相地术者曾云四塔全当一统),斯惟城北隅。
欲因示蒙古(寺初建即盛兴黄教以彼时蒙古已有归附者使之瞻奉皈向亦柔远设教之一道也),讵止事浮图。
是日亲瞻相,当年缅创模。
法轮演国语(以国语所译梵经令喇嘛住寺演诵于此地为尤宜云),永佑旧京都
张三营行宫即事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四
夜雨晓来晴,山蹊历坦平。
当秋看纳稼,末午驻行旌。
执役迎猎骑(喀尔沁随来之布围蒙古例于此接驾),献新来射生。
不同往年事(向年入崖口之前先遣射生者于围场外捕得麃虎即遣侍卫驰进慈闱以献新味回思往事不禁戚然),戚戚若为情。
上天竺法喜寺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峦谷溯怀抱,行行越入深。
因之上天竺,一礼古观音。
大士无著相,众生有感心。
讹辞订敏政,疑案务求谌。
按:附录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朱彝尊著日下旧闻载玉河乡观音寺所供奉观音大士像谓自杭州天竺寺移来而引程敏政记以实之(程敏政记称近得石刻于土中谓金天会七年王统军至杭谒上天竺礼观音大士像及大藏经异之因徙而北有比丘智院率其徒以从斯寺之所由始也考梁王即乌珠石刻于大定十七年)然咸淳临安志又谓僧道元逢金难时秘大士于井兵退知井所在得像归之(咸淳临安志载靖康初属有金难僧道元大士像于井兵退瓦砾中忽铿然有声始知井所在得像归之院)是疑案也不可以不辨夫大士佛妙观察智竖三际横十方无时无处不在不系乎像也故佛云以色见声求皆属邪道法身化身不可见报身则可见像者报身之偶托者耳既云偶托则假中之真亦不可不求其非中之是既求其非中之是则吾以为仍在天竺者是而玉河乡者非也何也天竺尝四至矣大士相好宛存于心且命工肖斯像二而供奉之于御园之法慧寺玉泉山之清凉禅窟兹观程敏政之记乃若实有其事亦不无生疑遂命奉宸诣玉河乡大士像至观之则长短丰瘠迥然不同天竺者且五色装严非所谓古木本色者也于是憬然悟程敏政之传讹并翻然悟道元之传会而天竺大士本不即不离无来无去谓燕京大士天竺大士是一不可何况云二是则两处之记本出于僧人执像炫俗之见而不明理好奇之文人遂亦信耳食而恣影谈即以彼时事迹论之乌珠南下欲得宋之土地耳其次欲得其货财耳且金与不同元固蒙古信佛金则不然何必迁大士北京乎盖兵燹之馀寺或因乱致燬僧或随而至北在北者欲神其说而创寺在南者欲复其迹而耀人以致两地各有一大士而岂知大士无来无去是一不可何况云二哉虽然余兹笔之篇而订其讹者得毋仍执一二是非彼此之见而违大士如如无我之本愿乎哉
溥仁寺瞻礼作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二
初地真初地(是寺为康熙年间蒙古札萨克恭祝皇祖万寿而建为热河瓶有佛宇),溥仁缅漙仁。
万方贻乐利,百世仰尊亲。
慧树三天古,禅花四季
教维神道设,总为(去声)牖斯民。
宝相寺瞻礼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九
宝相肖殊相,今年忆去年(昔巡幸五台殊像寺见文殊相好因摹图归于香山南建宝相寺肖之今对庄严恍忆昨春五台瞻礼时也)
由来有为法,那识不二禅。
大士本无我,繄予未歇肩。
徒教译梵典(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经载汉经中而番藏中乃无去岁巡幸五台遒中因以国语译出并令经馆译出西番蒙古以金书四体经供奉台顶及此寺),供养座莲前。
云润楼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
玉塞遍沾雨(自今岁至山庄承德府属及蒙古札萨克地方虽屡得雨泽究未沾足至六月望前始得澍雨各属及蒙古地方俱十分深透田禾畅发秋收可期丰稔),山庄正喜旸。
巘原都蔚绿,草木总含芳。
拾级高楼迥,抒怀夏景长。
何非云所润,今日不孤望。
阿穆呼朗图行宫即事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二
猎跸又从西,十年景迅兮。
一区山表见,千骑路傍徯蒙古行围者千二百骑举成数也以今日来迎)
至止成新憩,徘徊读旧题。
虞人呈初获,睹物益增悽丙戌年经此获鹿即驰进慈山庄有射生获新鹿使旅献宁之句今已不可复得祗增悽感)
启跸往盛京之作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
孟月虞涉潦,中秋协旅程(前本拟七月十一日由山庄启行诣盛京因是日始立秋末伏首日恐作雨泥泞因改期于八月十六日启跸)
撰辰指故里,是日启巡旌。
初历千峰逻(今年自八沟一带取道边外经喀拉沁部落皆新路癸亥甲戌所经蒙古地,沿观万宝成
午前微炽热,却已至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