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寄子 宋 · 洪浩父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太学何蕃且一归,十年甘旨误庭闱。
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
腰下虽无苏子,箧中幸有老莱
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
宋曾慥《类说》卷一八引《云斋广录》 《类说》:馀杭进士洪浩,熙宁中游太学十年不归,其父垂白,作诗寄浩云云。又一本作洪刍诗。鲍校云:此诗应删除,《尧山堂外纪》是洪皓诗,见《鄱阳集》附录。然四库本《鄱阳集》未收此诗,待考
卢使君870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引用典故:信陵君
杜宇声声急,行行楚水濆。
道无裨政化,行处傲孤云。
幸到膺门下,频蒙俸分。
诗虽曾引玉,棋数中埋军。
山好还寻去,恩深岂易云。
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
晴雾和花气,危樯鼓浪文。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苏符行状 南宋 · 苏山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二
先公姓苏氏字仲虎讳符,世家眉山
曾王父讳洵,王父讳轼,父讳迈,母石氏,故中书舍人昌言之孙。
先公幼力学,负大志,逮事东坡公凡十五年,特器之。
尝侍行岭表,畀以微言。
党事再起,摈元祐公卿之世不用。
益闭户读书,守家学自珍。
自叔祖黄门公殁,始以遗恩授假将仕郎,调随州司刑曹事,丞蔡州确山县,为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
建炎初,以审察召。
上以为能世其家,特改宣教郎,擢国子丞
司农丞,迁仓部、职方外郎,知蜀州
绍兴初,再召,宣抚使张公浚以便宜留之。
夔州路提点刑狱,未赴。
又召,既对,赐进士出身,除司勋、司封外郎,兼资善堂赞读
秘书少监,兼修《哲宗实录》,赐五品服。
太常少卿起居郎,拜中书舍人,进兼翊善,赐三品服。
充国计议使,除给事中,复充贺正旦使,拜礼部侍郎,进尚书,已而兼侍读
以议礼不合,免所居官。
久之,得提举江州太平观,除知遂宁府
言者谓不即行道,夺两官。
后二年,复所夺官,除敷文阁待制,移知鼎州
请祠,得提举台州崇道观
饶州,不赴,除敷文阁直学士
越明年,除知邛州
命下,未拜而薨,实二十六年七月丁未,享年七十。
积官至左朝议郎致仕,迁左朝奉大夫
讣闻,特赠左中奉大夫
封眉山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先夫人王氏,故枢使鬷之曾孙适子立之女。
方先公在秦亭,家留颍昌,遇靖康兵祸,先夫人与七子俱没虏中。
山独后死,得忍死以奉薨葬。
一女工部侍郎刘公观之次子右承事郎安牧。
以三十一年十二月己酉葬于眉山县修文乡顺化里。
先君问学,深于六经,盖其说独得于传注之先。
奏事殿中,非经不言,上深知之。
故自郎官七迁至常伯,皆兼赞读翊善之职。
经幄论议,倾听称善,进用皆出上意。
及去国,上意盖未衰,时宰惎扼。
其迹半天下,与郡与职相属也,先公益恬退。
及上慨然思先公之言,卒用其所议礼,而先公顾已下世,天下悲之。
平居以经学自娱,为门人子弟日讲说,衎衎不倦。
经指教者,皆为名士。
好施与,不治生产。
族葬婚,必待以具资,甚者待以承。
奏补必先宗族。
凡五遇郊恩,然后乞官山。
间从方士得养生之秘,自守武陵,有所遇,即导引不食谷,且得浮丘故址,因自号白鹤翁
晚归蜀,父老皆欢呼前道。
西山以居,幅巾杖屦,日与田父野僧游。
玩《易》爻象,达生死之变,属纩之际,言如平生。
及薨,远近涕泣相吊,承学者痛微言不复闻,皆哭之恸。
制诰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
呜呼,山忍言之!
惟先公出处大节,自为一代史臣所论著,而铭章之托,则将求之天下宜书先公者云。
山泣血书。
侄婿蜀郡范仲芑书讳。
按:《四川历代碑刻》第一八四页。又见《三苏祠志》第二六页(三苏祠油印本)。
卢使君(第二十四句缺一字) 五代 · 贯休
 押词韵第三部
夔龙在庙堂,虽然有佥议。
苍生得父母,自是天之意。
鄱阳气候正,文物皆鲜媚。
金镜有馀光,春风少闲地。
膺门倚寒碧,到者宁容易。
宾从皆凤毛,爪牙悉猿臂
楼台千万户,锦绣龙歌沸。
大惠虫鸟全,至严龙虎畏。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诗搜日月华,道咽神仙味。
嘉树白雀来,祥烟甘露坠。
中川一带香,□开幽邃地。
逸少情有馀,东山境不啻。
恭闻圣天子,廊庙犹虚位。
应知黎庶心,只恐徵书至。
漫兴十九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王冕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草木何摇撼,工商已破家。
饶州沈白器,勾漏伏丹砂。
吴下难移江西(一作南)不运
朝廷政宽大,应笑井中蛙
婺源县建学记熙宁四年八月1071年8月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五、《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二一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
三代之所以治天下,损益有所不同。
至于学校以养士,乡党以兴贤能,千数百载之间,未之有改也。
先王之迹熄,下更汉、唐,仁君义主欲有为于天下,未尝不以得士为先急。
然养之不以其素,求之不以其道,虽欲因时以就功名,而俊伟杰出,有纪于当世,考之以先王之法,观之以大学之序,则彼焉能胜其任哉。
宋兴百年,仁宗皇帝始诏天下立学,盖有意于礼乐教化之事矣。
今上即位,患学者弊精神于无用之诗赋,不足以应治官临民之实,三年,始御集英殿试礼部贡士,策以致治之极;
明年,遂下诏黜诗赋之科,使士明一经而求义理之所在,盖将遍得天下明经之士,以官使焉。
夫诗赋之文,能言者知其无用。
然自庆历以来三十馀年之间,朝廷以古文相尚,州县推行诏书,往往建庠序,教诸生,朝夕从事于六艺之文,虽隐约穷陋,多能喻上意,厌于雕篆淫浮之辞矣。
故登科第,立朝廷,号多经术之士
上因人情之所愿,欲顺其势而利导之,反之所本,故天下翕然驰而赴之,莫有参差不齐之论。
朝廷方兴学校,推三代选举之法,庶几于古治。
呜呼,其盛矣哉!
当是之时,秘书丞刘君定为县于歙之婺源,治成事简,邑之子弟从之学者,率常百有馀人。
学者患其庙学庳也,相与请于州,易地而新之。
盖经始于庚戌九月,越明年六月以成,凡为屋百有二十楹,而庙学之所宜有者皆具。
材力不出于凡民,故无扰;
簿领不关于胥吏,故无弊。
因其时之閒暇,而无事于督责,故其成也迟久而壮大。
刘君之为县,知其所先后缓急,邑人信而服之。
又遭其时,得推所闻于学者,故能成此而不劳。
然予闻之,学不患乎难知,患乎莫能行;
不患乎难至,患乎莫能返。
学者皆知宗孔氏矣,乃或得其粗而遗其精,或见其高而忽其下,或彷佛其一端,而不量其力之称否。
故问农圃者有所不言,问鬼神者有所不答,问为政对之不同,而终其力之所至,岂苟相为异也哉!
所以教之者各当其分,达之各尽其材而已。
故其徒有可以治千乘之赋、任南面之责者,至于朝诸侯、有天下,则颜子一人而已矣。
以彼诸子之材,有圣人为之师,日闻其所未闻,见其所未见,卒所以成就之者若此。
呜呼,学其不既难矣哉!
若夫后世之士,去圣人既已久远,得其书读之,不尽其意,又不谨其所习,则其入于杨、墨、申、韩之学也,将孰禦之哉?
予既爱刘君之治,又嘉其邑人服从其令,以相勉于学,悉力以营新宫。
思所以传示永久,则相与千里而丐文于予,因为原本朝兴学之次序,告以学者之所难,以相其邑人,使之归镵诸贞石,立之庑下,以俟朝廷教化之成,而婺源之士多成材也。
刘君字子先鄱阳人,好学而有文章,盖其志将有为,以见于世云。
熙宁四年八月十五日承奉郎、守右正言、直集贤院、知广德军管内劝农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孙觉记。
按: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六五,民国十四年刻本。
韩团练870年 五代 · 贯休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一作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南昌竹枝 其一 清 · 姚鼐
 押齐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六
南昌南去尽山溪,白石清沙不见泥。
一到鄱阳风浪黑,行人那更出江西
风俗通义佚文卷一 其五十二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六
光武中兴以来,五曹诏书题乡亭壁,岁补正,多有阙误。
永建中兖州刺史过翔,笺撰卷别,改著板上,一劳而久逸(《御览》五百九十三)
唐拓武梁祠画像册止十四幅旧藏泲宁李氏今至京师梁子恭同年携示因题己酉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三
鲁灵光殿蜀石室,画像垂训无忘愆。
后来墓阙亦刻此,敬恭祖旧型后昆。
朱李遗䡮杳难问,邠卿寿藏空四贤。
武梁祠阙画五卷,德甫存目文不传。
鄱阳箸录始详说,记年实在元嘉元。
石无斑黄取妙好,摅骋技巧良工镌。
竭家所有子孙孝(据洪氏所引武梁碑语,覃溪诗云「作缋恐是元嘉不」,仅据赵录,未细检《隶释》也。),孝而近愚何讥焉。
六朝以还古意远,雕镂佛象穷厓巅。
庄严奇古亦可喜,顾于圣教初何关。
任城自古翠珉聚,我昔南行系船(余于壬午癸未间知有此册,后知在济宁一旧家。庚子南行,泊舟访之,迄未得见。)
为觅唐代古毡蜡,雨路枉把芒鞋穿。
今晨虹光忽照眼,㝱痕一醒三十年。
證之隶释字源字,打本果出洪娄前。
惜乎止此像十四,其馀珠璧从何捐。
伏戏画卦祝诵作,神农因宜始教田。
黄帝垂衣至顼俈,尧仁舜孝禹脉泉。
桀始乘人作殷鉴,曾闵质孝先莱
意者取精不尚博,又或玑羽收零残。
宋元藏鉴竟无考,贤哉耆古唐荆川
阳羡山中月堕户,三沙海上涛掀天。
读书杀贼想挟此,圣神灵气相扶缠。
襄文家学太常继,凿楹珍庋同六编。
不著一字过矜慎,两世名篆芝泥妍。
流转花山复邗上,国初诸老共墨缘。
雪礓到手秘不出,亦解郑重贉锦鲜。
黄子得之岁辛亥,春月初向秋盦圆。
遂使苏斋学士,题诗写记喜欲颠。
其先六年岁丙午,搜奇蚤破荒山烟。
铁桥(李。)己酉续有获,佐以梅村(李。)(刘。)
迄今全本四十石,卖向街头才十千。
水墨漓滩拓手拙,随意割置无爱怜。
多则非珍䍐乃贵,儿童所见堪𣢑叹。
紫云山色虽好在,陵谷安保无移迁。
愿将精楮并佳墨,急往规取形神全。
韬藏爱护此册等,留与后世长摩研。
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唐 · 张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县西南一十三里。溪名阊门
有山对耸而近。因以名焉。
水自叠嶂积石而下。通于鄱阳
合于大江。其济人利物。
不为不至矣。其奔流激注。
巨石硉矹。腾沸汹涌。
瀺灂圆折。凡六七十里。
舟航胜载。不计轻重。
篙工楫师。不计勇弱。
其或济者。若星驰矢逝。
脱或蹉趺。必溺湾旋中。
俄顷没迹矣。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馀户。
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
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
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
业于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
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
色黄而香。贾客咸议。
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
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
摩肩接迹而至。虽然。
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
或乘负。或肩荷。
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
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
就其巨艎。盖是阊门之险。
元和初县令路君常患之。
闻于太守光禄大夫范卿。因修作斯处。
其后商旅知不履阊门。果竟至籍户。
繇是为之泰。其来巳五十五载矣。
元和咸通。伏腊相远。
阊门始废之时。功未甚至。
犹利于人且久。长庆中
县令王迅曾略见旧址。盖务委州县。
贵暂邀商贾而巳。今则颍川陈甘节为祁门
一年而政成。孜孜求闾里之患。
果得阊门溪焉。乃速诣。
目击险状。吁可畏也。
必期改险阻为安流。回激湍为澄碧。
乃录其始制之实。闻于太守清和崔公。
自请以俸钱及羡利充市木石之用。因召土客商人船户接助夫使咸适其愿。
无差役之患。无箕敛之弊。
公悦而从之。自咸通元年夏六月修。
至三年春二月毕。穴盘石为柱础。
叠巨木为横梁。其高一丈六尺。
长四十丈。阔二十尺。
堰之左。俯崇山作派为深渠。
导溢流回注于乾溪。既高且广。
与往制不相侔矣。甃石叠木。
溯流安逝。一带傍去。
滔滔无滞。驯鸥戏鱼。
随波沈浮。不独贾客巨艘。
居民业舟。往复无阻。
自春徂秋。亦足以劝六乡之人业于茗者。
专勤是谋。衣食之源。
不虑不忧。夫如是。
有以见清河公求理诚至。苟非良邑长
不可以佐理。颍川君临事必专。
苟非贤太守。不可以立事。
其作用坚固。永久与山川齐。
途寓于郡下。尝游兹邑。
颇熟本末。因得以记。
咸通三年秋七月十八日歙州司马张途述。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一 协趣亭 宋 · 孙觌
 押支韵
一邱破天巧,万壑回春姿。
使君载酒地,不著鼓吹随。
翛然一幅巾,自与幽人期。
水浅欲平杯,风细不满旗。
疏疏残雨里,独理钓鱼丝。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二 翠屏洞 宋 · 孙觌
 押词韵第一部
千岩紫翠中,缥缈浮画栋。
屏风十二叠,坦坦见空洞。
攒青照坐寒,老翠湿衣重。
度曲挽云留,举杯邀月共。
乐矣殊未央,正作南柯梦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三 绿杨桥 宋 · 孙觌
 押庚韵
津树正青青,水拍两岸平。
千章云外合,一勺烟中横。
叶密翳鸟语,波清见鱼行。
湾埼雨初乾,陂露雪正晴。
谁来听山公,著屐过桥声。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四 艮庵 宋 · 孙觌
 押元韵
高人擅一壑,青山独当门。
拄笏坐终日,似与若人言。
微云抱巘出,细溜触石喧。
绝壁挂夜斗(原作半,据明钞本、四库本改),曾甍上朝暾。
更探东篱,共尽北海
阅古阁 宋 · 孙觌
劝君慎莫学为儒,令君甑釜生虫鱼。
啼饥号寒祇四壁,拄腹撑肠谩五车。
邓侯种德如种木,千金买书书满屋。
缥缈玉京十二楼,纵横牙签三万轴
鄱阳太守笔如椽,雄文大字青瑶镌。
千载风流追岘首,名字永与羊公传(以上同上书卷一五)
芑堂借抄得魏鹤山荆公诗注序志喜二首 其一 戊戌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七
奇哉许魏序,失得恰同之(刻《山谷诗注》者,以不见鄱阳许尹序为憾;刻《荆公诗注》者,不见此序。今予皆得之。)
更补丹陵传,曾充大涤祠。
低回元祐事,恻怆中兴时
朱十题名石,追镵亦未迟(序云:「石林尝预大政,今以洞霄之禄里居。」按朱竹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失载李壁名,以《宋史》本传證之,当在嘉定时也。)
赵成父鄱阳就养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荐福碑前水满湖,芝山携酒看来无。
老閒就养身须逸,岁晚逢时兴不辜。
岸帻以来谁在座,课经而后自开炉。
春稍迤逦梅须好,安得相从一笑呼。
黄龙见白虎仁诏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古者圣王,积行累义,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
朕以不明,何以臻兹?
书》云:「虽休勿休」。
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吴志·大帝传》。赤乌十一年四月云阳言黄黄龙见;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云云。)
昭德观记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三、同治《星子县志》卷四、《庐山纪事》卷八
朝廷之赏莫如爵,天下之祜莫如生。
援穷陋而任公辅,赏之至极也;
释尘界而升神仙,祜之至大也。
立贤无方,故渔耕版筑得以为神仙。
以女子得道于庐山者,蔡寻真、李腾空之谓欤。
腾空本公卿家,初从蔡女游,咸有道术,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三元八节,会于咏真洞天。
江太守柳浑长以状闻于朝,今叠屏下太溪喷激,白云苍崖,物象胜处,即腾空之所居也。
太白诗:「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太白之诗,则腾空所存可知矣。
及解蜕,弟子收簪简而瘗于旧居,乡俗祠祀,岁月不绝。
昭德皇后长施金币以辟土田,因建昭德观,其溪曰昭德源。
世异代变,主者不得其人,庐室隳敝,弗堪其居。
皇祐五年南康军使始命道士道融居之,颓址仅完,遽尔化去。
太守胡田、曹况寻访代者,众以李如海为称,太守从而命之。
如海居二十有二年,手植万馀本,经营栋宇五十间,重门巍殿;
堂奥廊庑,靡不壮丽。
又建真游亭以奉李氏之遗物,翠微堂以究仙山之胜见。
而土木所资,一出于观之地利,未尝以毫末干于人,与夫机心谄辞红惑流俗而自营者,固有异矣。
绍平天子赐名「延真」。
熙宁二年,以文见记,又求篆于鄱阳陈晞,求书于鸾溪陈迪以立之。
吾闻道猷肇开沃洲山与白氏,其有太白之诗。
至如海,而栋宇大备,亦可谓李氏于延真为有功矣。
按:正德《南康府志》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天一阁方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