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鄱阳寺阁864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寺阁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终敩于陵子吴山绿薇
常州学记 北宋 · 王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八、道光《武进阳湖合志》卷三四、民国《江苏通志稿》金石卷九
为治不能心服于民者,不足以为先王之治。
服民必自修身,而不能格物者,不足以尽修身之道。
故致诚以格物,则内极于神,而外之为王者之事。
教天下之性以己,而德有馀于行,养天下之欲以人,而利不胜于义。
虽然,不寓之政则无以致其教,此学之所以作也。
先王之学,以智仁圣义,中和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考其德行道艺,而纠之以五刑,防之以五礼、六乐。
士之得于心者虽有异,而行于身者未尝不同。
诸侯鼓舞天子之命,而为于其国者,无毫末悖此,而海隅万里,粲然如出一家之习。
制其田里,人毕以受,而使之相赒相宾,士有以尊于民而外之司徒者,不征于乡,既不怵于养,而学尽得其时。
上之人諰諰然致誉于下,虽豪杰不诱于誉,而所以驭世之意不得不然。
君师亲友于臣而王世子入必以齿,士之未命,献焉曰馈,所以见贵贱之势不设于道德,而进退之节宜得于燕闲。
一日宾于朝则宠利不足以屑其意,而能必其守于位。
百工得以其技谏,而人主衽席玩好,一之以法度。
于是元元俯仰以听君臣謦咳之馀,以夫役于德者有命,贵贱无所乱,受而教之,合否为其荣辱。
于是消觖望之志于冥冥,而刑赏能信于不可见之际,熏蒸其俗。
至于小子以土物爱牛羊,不忍践履乎草木,其效岂不美欤?
而《卷阿》之诗戒以求贤用吉士,夫治于成王之时,可以无为矣,而犹不忘此,盖先王所以遗天下之法。
而人不能深通其意,则法绌于后世,宜乎应物之变不一,而思其法至于无穷。
《诗》曰「载见辟王,曰求厥章」,以是而知治不可以无法而有其人,则法不可以无思。
譬车之设也,而御非其人与人存而志不役,则孰能无覆辙之患哉!
此先王所以仁后世之子孙,而不敢一日忽于求贤。
陵夷乎乱世之民,而犹能刺学校之不修,则知先王之泽入人之久,而所以制天下之变者,何其微也。
孟子曰:「不信人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盖礼义、政事待仁贤而出,宜乎以学校之废而为天下之忧。
嗟夫!
道散于世而人不能原老氏绝圣弃智之意,而其流入于督责之术,彼徒以为圣智之蔽而有誇夺以相胜,一人之聪明无有绐四海之视听,故不用圣智,而惩天下以法。
安知夫法能使人恐畏于外,而不能驯其无欲于内,所以民失性于桁杨斧钺,而车服玉帛之不能为之劝,则刑赏何恃而有于己哉!
汉未能易其俗,而董仲舒欲折一年之异道异师,而诱之以学,其论似是也。
而以武帝之德、仲舒之智,其能服民如先王之治哉!
然则先王之治其终不可以见乎?
盖地不改辟,民不改聚,圣人以为行政之易。
而自唐裂四海于广明之后,中国五易而正朔始一于宋。
民沐浴祖宗六圣之德于里闾畎亩,百年之中,可谓极盛之时,而吏能体朝廷尚文之意而以学养士者,不其贤乎!
嘉祐六年长乐陈侯襄以尚书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来治常州
既居数月,一新其学,而得从事丹阳邵君奇者果为之谋。
盖陈君好古,德望于世,而邵君有济剧之才,故成之以不劳。
而祠有殿,讲有堂,斋庐庖溜列以其序,而又为藏书之阁、议道之堂。
于东南为绝美之观,而州人愿刻陈侯之绩久矣。
治平四年尚书职方员外郎知州河南陆侯与其佐尚书驾部员外郎鄱阳黄侯本始以诿安国
安国乃谓之言曰:《诗》云「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何古人举德之易,而后之励于德者,奚犹难邪?
文王之多士,而迄宣王之时,维仲山甫一人,而患乎其莫助,卒能恻怛以新天下之士,而《采芑》之诗作。
然则材不乏于时,而在乎上能以笃好之心为之长育而已。
常故多贤士大夫,称于世,而余得其人于学之中,与夫四方之游者,有俊杰之才。
而其议论蔼蔼乎有闻矣。
方极盛之时而君臣相与以讲先王之教,则奚患乎无助于上而士不兴于下哉!
陈侯作之于始,而二侯欲告来者,使不废以为之助,二侯于是有恺悌君子之风,而予故乐为之书。
卢使君二首 其一 870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引用典故:张绪风流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
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不如(当作怨卑)
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
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
卢使君二首 其二 870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
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
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
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里人。
卢使君东阳二首 其一 871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引用典故:式微
雨气濛濛草满庭,式微吟剧更谁听。
诗逢匠化唯贪住,日觉恩深不易铭。
心苦祗应消鬓黑,梦游频入倚天青。
从兹还似归回首,唯祝台星与福星。
清溪亭 北宋 · 王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七
清溪亭池州之溪上,隶军府判官之府。
京兆杜君之为判官也,筑于治平三年某月某甲子,而成于某月某甲子。
于是州之士乐之而相与语曰:夫吴楚荆蜀闽越之徒,出入于是,而离离洞庭鄱阳之水,浮于日月之无穷。
四方万里之人,飞帆鼓楫,上下于波涛之中,犯不测之险于朝暮之际。
而吾等乃于数楹之地,得伟丽之观于寝食坐作之间,是可喜也。
若夫峙阛阓之万家于千峰之缭绕,朝旸曈曚,破氛雾于巑岏缥渺之石,而水摇山动于玲珑窈窕之林,烟云之灭没,风雨之晦冥,天之所变随于人之动息者也。
阳辟而阴阖,草萌而木芽,霏红缥紫,映烛而低昂,与夫美荫交而鸟兽嬉,野潦收而洲渚出,冰崖雪壑,桑落之墟,景象之盛衰,见于四时之始终,而隐显不匿乎一席之俯仰。
然后知呼吸于天地之气,而驰骛偃伏,出有入无者,孰使然哉?
览于是者,宜有以自得,而人不吾知也。
君曰:「夫惫其形于事者,宜有以佚其劳。
餍其视听之喧嚣,则必之乎空旷之所,然后能无患于晦明,吾是以知之,间隙携其好于此,而徜徉以毕景飞禽之啁啾,怒浪之汹涌,渔篷樵屩啸于前而歌于后,孰与夫讼诉篣笞之声交于吾耳也?
岸帻穿屦弦歌而诗书,投壶饮酒谈古今而忘宾主,孰与夫擎跽折旋之容接于吾目也?
凡所以好其意者如此。
而又以为夫居者厌于扃束,行者甘于憩休,人情之所同,而吏者多以为我不能久于处也,室庐有忽不治者,又况宴游之设乎!
俗陷于不恕,而万事之陵夷往往以此,吾疾之久矣,而亭之所以作也」。
噫!
推君之意可谓贤矣。
吾为之记曰:夫智足以穷天下之理,则未始玩心于物,而仁足以尽己之性,则与时而不遗。
然则君之意有不充于是欤?
余未尝游于兹,而吾弟和甫方为之僚,乃因和甫请记,而为之记者,临川王安国(《皇朝文鉴》卷八一。又见嘉靖《池州府志》卷九,《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一○七。)
石:嘉靖《池州府志》作「区」,疑「区」为是。
卢使君东阳二首 其二 871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家在严陵渚旁,细涟嘉树拂窗凉。
难医林薮烟霞癖,又出芝兰父母乡。
孤帆好风千里煖,深花黄鸟一声长。
终期金鼎调羹日,再近尼丘日月光。
芑堂借抄得魏鹤山荆公诗注序志喜二首 其一 戊戌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七
奇哉许魏序,失得恰同之(刻《山谷诗注》者,以不见鄱阳许尹序为憾;刻《荆公诗注》者,不见此序。今予皆得之。)
更补丹陵传,曾充大涤祠。
低回元祐事,恻怆中兴时
朱十题名石,追镵亦未迟(序云:「石林尝预大政,今以洞霄之禄里居。」按朱竹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失载李壁名,以《宋史》本传證之,当在嘉定时也。)
寄子 宋 · 洪浩父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太学何蕃且一归,十年甘旨误庭闱。
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
腰下虽无苏子箧中幸有老莱
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
宋曾慥《类说》卷一八引《云斋广录》 《类说》:馀杭进士洪浩,熙宁中游太学十年不归,其父垂白,作诗寄浩云云。又一本作洪刍诗。鲍校云:此诗应删除,《尧山堂外纪》是洪皓诗,见《鄱阳集》附录。然四库本《鄱阳集》未收此诗,待考
卢使君870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引用典故:信陵君
杜宇声声急,行行楚水濆。
道无裨政化,行处傲孤云。
幸到膺门下,频蒙俸分。
诗虽曾引玉,棋数中埋军。
山好还寻去,恩深岂易云。
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
晴雾和花气,危樯鼓浪文。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卢使君(第二十四句缺一字) 五代 · 贯休
 押词韵第三部
夔龙在庙堂,虽然有佥议。
苍生得父母,自是天之意。
鄱阳气候正,文物皆鲜媚。
金镜有馀光,春风少闲地。
膺门倚寒碧,到者宁容易。
宾从皆凤毛,爪牙悉猿臂
楼台千万户,锦绣龙歌沸。
大惠虫鸟全,至严龙虎畏。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诗搜日月华,道咽神仙味。
嘉树白雀来,祥烟甘露坠。
中川一带香,□开幽邃地。
逸少情有馀,东山境不啻。
恭闻圣天子,廊庙犹虚位。
应知黎庶心,只恐徵书至。
韩团练870年 五代 · 贯休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一作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请分郡疏 东汉 · 但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六
谨按巴郡图经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馀里,属县十四。
鉴铁五官,各有丞史。
户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
远县去郡千二百至千五百里,乡亭去县或三四百,或及千里。
土界遐远,令不能穷诘奸凶。
时有贼发,督邮追案,十日乃到,贼已远逃,纵迹灭绝。
罪录逮捕证验,文书诘讯,即从春至冬,不能究讫。
绳宪未加,或遇德令。
是以贼盗公行,奸究不绝。
荣等(案龚荣,垫江人。)陇西太守冯含、上谷太守陈弘说,往者至有劫阆中杨殷终、津侯姜昊,伤尉苏鸿、彭亭侯孙鲁、雍亭侯陈已、殷侯乐普。
又有女服贼千有馀人,布散千里,不即发觉,谋成乃诛。
其水陆覆害煞郡掾枳谢盛塞威张御、鱼服令尹寻、主簿胡直,若此非一。
给吏休谒,往还数千,闭囚须报,或有弹劾,动便历年。
吏坐逾科,恐失冬节,侵疑先死。
如当移传,不能待报,辄自刑戮。
长吏忿怒,冤枉弱民,欲赴诉郡官,每惮还往
太守行桑农,不到四县;
刺史行部,不到十县。
郡治江州,时有温风,遥县客吏,多有疾病。
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
又不相容,结舫水居,五百馀家。
二江之会,夏水涨盛,坏散颠溺,死者无数。
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
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上下殊俗,情性不同。
敢欲分为二郡,一治临江,一治安汉,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鉴铁足相供给,两近京师。
荣等自欲义出财帛,造立府寺,不费县,得百姓欢心。
孝武以来,亦分吴、蜀诸郡,圣德广被,民物滋繁,增置郡土,释民之荣,诚圣主之盛业也。
臣虽贪大郡,以自优暇,不忍小民颙颙蔽隔,谨具以闻(《华阳国志》一)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一 协趣亭 宋 · 孙觌
 押支韵
一邱破天巧,万壑回春姿。
使君载酒地,不著鼓吹随。
翛然一幅巾,自与幽人期。
水浅欲平杯,风细不满旗。
疏疏残雨里,独理钓鱼丝。
赵成父鄱阳就养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荐福碑前水满湖,芝山携酒看来无。
老閒就养身须逸,岁晚逢时兴不辜。
岸帻以来谁在座,课经而后自开炉。
春稍迤逦梅须好,安得相从一笑呼。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二 翠屏洞 宋 · 孙觌
 押词韵第一部
千岩紫翠中,缥缈浮画栋。
屏风十二叠,坦坦见空洞。
攒青照坐寒,老翠湿衣重。
度曲挽云留,举杯邀月共。
乐矣殊未央,正作南柯梦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三 绿杨桥 宋 · 孙觌
 押庚韵
津树正青青,水拍两岸平。
千章云外合,一勺烟中横。
叶密翳鸟语,波清见鱼行。
湾埼雨初乾,陂露雪正晴。
谁来听山公,著屐过桥声。
寄题洪巨济中大鄱阳园亭四咏 其四 艮庵 宋 · 孙觌
 押元韵
高人擅一壑,青山独当门。
拄笏坐终日,似与若人言。
微云抱巘出,细溜触石喧。
绝壁挂夜斗(原作半,据明钞本、四库本改),曾甍上朝暾。
更探东篱,共尽北海
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唐 · 张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县西南一十三里。溪名阊门
有山对耸而近。因以名焉。
水自叠嶂积石而下。通于鄱阳
合于大江。其济人利物。
不为不至矣。其奔流激注。
巨石硉矹。腾沸汹涌。
瀺灂圆折。凡六七十里。
舟航胜载。不计轻重。
篙工楫师。不计勇弱。
其或济者。若星驰矢逝。
脱或蹉趺。必溺湾旋中。
俄顷没迹矣。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馀户。
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
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
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
业于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
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
色黄而香。贾客咸议。
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
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
摩肩接迹而至。虽然。
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
或乘负。或肩荷。
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
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
就其巨艎。盖是阊门之险。
元和初县令路君常患之。
闻于太守光禄大夫范卿。因修作斯处。
其后商旅知不履阊门。果竟至籍户。
繇是为之泰。其来巳五十五载矣。
元和咸通。伏腊相远。
阊门始废之时。功未甚至。
犹利于人且久。长庆中
县令王迅曾略见旧址。盖务委州县。
贵暂邀商贾而巳。今则颍川陈甘节为祁门
一年而政成。孜孜求闾里之患。
果得阊门溪焉。乃速诣。
目击险状。吁可畏也。
必期改险阻为安流。回激湍为澄碧。
乃录其始制之实。闻于太守清和崔公。
自请以俸钱及羡利充市木石之用。因召土客商人船户接助夫使咸适其愿。
无差役之患。无箕敛之弊。
公悦而从之。自咸通元年夏六月修。
至三年春二月毕。穴盘石为柱础。
叠巨木为横梁。其高一丈六尺。
长四十丈。阔二十尺。
堰之左。俯崇山作派为深渠。
导溢流回注于乾溪。既高且广。
与往制不相侔矣。甃石叠木。
溯流安逝。一带傍去。
滔滔无滞。驯鸥戏鱼。
随波沈浮。不独贾客巨艘。
居民业舟。往复无阻。
自春徂秋。亦足以劝六乡之人业于茗者。
专勤是谋。衣食之源。
不虑不忧。夫如是。
有以见清河公求理诚至。苟非良邑长
不可以佐理。颍川君临事必专。
苟非贤太守。不可以立事。
其作用坚固。永久与山川齐。
途寓于郡下。尝游兹邑。
颇熟本末。因得以记。
咸通三年秋七月十八日歙州司马张途述。
阅古阁 宋 · 孙觌
劝君慎莫学为儒,令君甑釜生虫鱼。
啼饥号寒祇四壁,拄腹撑肠谩五车。
邓侯种德如种木,千金买书书满屋。
缥缈玉京十二楼,纵横牙签三万轴
鄱阳太守笔如椽,雄文大字青瑶镌。
千载风流追岘首,名字永与羊公传(以上同上书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