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防御索虏议 南朝宋 · 袁淑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四
臣闻函车之兽离山必毙;
绝波之鳞,宕流则枯。
羯冠遗丑,趋致畿甸,蚁萃螽集,闻已崩殪。
天险岩旷,地限深遐,故全魏戢其图,盛晋辍其议,情屈力殚,气挫勇竭,谅不虞于来临,本无怵于能济矣。
乃者燮定携远,阻违授律,由将有弛拙,故士少斗志。
围溃之众,匪寇倾沦,攻制之师,空自班散,济西劲骑,急战蹙旅,淮上训卒,简备靡旗。
是由绥整寡衷,戎昭多昧,遂使潞子入患,伊川来扰,纷殄姬风,泯毒,腾书有渭阴之迫,悬烽均咸阳之警。
然而切揣虚实,伏匿先彰,校索伎能,谲诡既显。
绵地千里,弥行阻深,表里踬碍,后先介逼。
舍陵衍之习,竞湍沙之利。
今虹见萍生,土膏泉动,津陆陷溢,┲祸荐兴,刍稿已单,米粟莫系,水宇衿带,进必倾霣,河溢扁固,退亦堕灭。
所谓栖鸟于烈火之上,养鱼于丛棘之中。
或谓损缓江右,宽缮淮内。
窃谓拯扼闽城,旧史为允,弃远凉土,前言称非。
限此要荒,犹弗委割。
况联被京国,咫尺神甸,数州摧扫,列邑歼痍,山渊反覆,草木涂地。
今丘赋千乘,井算万集,肩摩倍于长安,缔袂百于临淄,什一而籍,实慊氓愿,履亩以税,既协农和。
户竞战心,人含锐志,皆欲赢粮请奋,释纬乘城。
谓宜悬金铸印,要壮果之士,重币甘辞,招摧决之将,举荐板筑之下,抽登台皂之间,赏之以焚书,报之以相爵,俄而昭才贺阙,异能间至。
戎贪而无谋,肆而不整,迷乎向背之次,谬于合散之宜,犯军志之极害,触兵家之甚讳。
咸蓄愤矣,佥策战矣,称愿影从,谣言缗命。
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桧稽而起,晨压未阵,旌噪乱举,火鼓四临,使景不暇移,尘不及起,无不禽铩兽慑,冰解雾散,扫洗噍类,漂卤浮山
如有决罦漏网,逡窠逗穴,命淮、汝戈船,遏其还径,兖部劲卒,梗其归途。
必剪元雄,悬首麾下,乃将只轮不反,战槥无旋矣。
于是信臣腾威,武士缮力,缇组接阴,鞞析联响。
若其伪遁瀛涨,出没无际,楚言汉旆,显默如神,固已日月蔽亏,川谷荡贸。
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汴、泗秀士,星流电烛,徐、阜严兵,雨凑云集,蹶乱桑溪之北,摇溃瀚海以南,绝其心根,勿使能植,衔索之枯,几何不蠹。
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若浚风之舞轻箨,杲日之拂浮霜。
既而尉洽掠之馀,望吊纲悲之鬼。
然后天行枢运,猋举烟升,青盖西巡,翠华东幸,经启州野,举无遗策,俾高阙再勒,燕然后铭。
方乃奠山沉河,创礼辑策,阐耀炎昊之遗则,贯轶商夏之旧文。
今众贾拳勇,而将术疏怯,意者稔泰日积,承平岁久,邑无惊赴之急,家缓馈战之勤,阙阅训之礼,简参属之饰,且亦荐采之法,庸未蔇欤。
若乃邦造里选,攉论深切,躬擐尽幽,斩带寻远,设有沉明能照,俊伟自宣,诚感泉雨,流通金石,气慑飞、贲,知穷苴、起,审邪正顺逆之数,达昏明益损之宜,能睽合民心,愚睿物性,登丹墀而敷策,蹑青蒲而扬谋,上说辰鉴,下弭素言,足以安民纾国,救灾恤患。
则宜拔过宠贵之上,褒升戚旧之右,别其旂章,荣其班禄,出得专誉,使不禀命,降席折节,同广武之请,设坛致礼,均淮阴之授。
必有要盟之功,窃符之捷。
夷裔暴很,内外侮弃,始附之众,分茷无序,蛊以威利,势必携离,首顺之徒,靡然自及。
今涞绎故典,瀍土缨緌,剪焉幽播,折首凶狡。
是犹眇者愿明,痿之思步,动商遄会,功终易感。
劫晋在于善觇,全郑实寄良谍,多纵反间,汩惑心耳,发险易之前,抵兴丧之术,冲其猜伏,拂其嫌嗜,汩以连率之贵,饵以析壤之资,罄笔端之用,展辞锋之锐,振辩则坚围可解,驰羽而岩邑易倾。
必府鬲土崩,枝干瓦裂,故燕、乐相悔,项、范交疑矣。
或乃言约功深,事迩应广,齐圉反驾,赵养还君,尽舆诵之道,毕能事之效。
臣幸得出内层禁,游心明代,泽与身泰,恩随年行,无以逢迎昌运,润饰鸿法。
今途有遗镞,虿未息蜂,敢思凉识,少酬闳施。
但坐幕既乏昭文,免胄不能致果,窃观都护边论,属国之兵谟,终、晁之抗辞,杜、耿之言事,咸云及经之棘,犹阙上算,烛郛之敬,裁收下策。
自耻懦木,智不综微,敢露昧见,无会昭采(《宋书·袁淑传》。)
阳亭 南梁 · 江淹
 押庚韵
揽泪访亭候,兹地乃闽城
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兵。
瑶涧夐崭崒铜山郁纵横。
方水埋金雘,圆岸伏丹琼。
下视雄虹照,俯看彩霞明。
桂枝空命折,烟气坐自惊。
剑径羞前检,岷山惭旧名。
伊我从霜露,仆御复孤征。
楚客心命绝,一愿闻越声(○本集三。《诗纪》七十五。)
洪孺卿梁州回途中经骆谷见野果有闽中悬壶子即同采摘因呈之洪亦闽人 中唐 · 欧阳詹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青苞朱实忽离离,摘得盈筐泪更垂。
上德同之岂无意,故园山路一枝枝。
漳州图经序 唐 · 吴与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三、全宋文卷二六三八、万历《漳州府志》卷首、康熙《漳浦县志》卷七、乾隆《龙溪县志》卷二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七四、光绪《漳州府志》卷首、民国《福建通志》艺文二八、民国《云霄县志》卷一七
谨按本州在《禹贡》为扬州之南境,周为七闽之地,秦汉为东南二粤之地。
武平粤,为会稽冶县,并南海揭阳之地。
晋、宋以来,为晋安、义安二郡之地。
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元光潮州寇,奏置州县,敕割福州西南地置漳州
初在漳浦水北,因水为名,寻以地多瘴疠,吏民苦之,耆寿余恭讷等乞迁他所。
开元四年,敕移就李澳川置郡,故废绥安县地也。
自初置州,隶福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敕割隶广州二十八年敕复隶福州
州本二县,一曰漳浦,即州治也;
二曰怀恩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敕以户口逃亡,废之,并入漳浦
又割泉州龙溪县隶本州。
大历十一年福建观察使皇甫政奏割汀州龙岩县来属,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敕从之。
天宝元年,改为漳浦郡乾元元年复为漳州
兴元二年刺史少安请徙治龙溪福建观察使卢惎录奏,贞元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敕从之。
遂以龙溪城为州,定管龙溪、漳浦、龙岩三县。
山川清秀,原野坦平。
梁山记董奉之游,九侯传夏后之祀。
赵佗故垒,越王古城。
营头之雉堞依然,岭下之遗基可识。
陈将军忠贞冠代,王使君勋烈标时。
先辈之奇才,潘侍郎之重德。
大同有九虬之瑞,开元出祥云之符。
灵迹应祈,筋山屏盗。
遗芳未泯,胜概可寻,蔚为江外之名邦,不特闽中之要地而已。
闽城新池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六
闽城吻海而派江。辅山以居。
先时无安沼平池。为游舟娱席之地。
而娉花媚。散生掷华。
故酒笑酣视之晨。而佳思莫极矣。
高平公牧察之馀。乃经度隙空之所。
因卑污堑而岸之。浦屿环回之势。
所造必胜。偫山左右泻影。
浮秀者辏空而入。十一月辛卯
新池成。明日
军副者亚之疾閒。公延护军从事
弦工吹师。裾袖之曹。
游池而酒。既坐。
谓军副亚之曰。吾疏污隙以就此。
而海波朝夕盈来之候。递轮足给。
必为我状而石之。以期乎不朽。
军副亚之不敢让。遂执卮俯船。
祭清于其流。因祝且词曰。
水能浊酒。首冠五行。
波流已大。有神为宰。
环塘萦萦。为公藻镜
新池泱泱。与地兴祥。
嘉鲤鲐鲂。于水息昌。
嚵鲕嘘虺。即水与死。
翡翠鵁鶄。浴涘眠晴。
新蒲剪剪。扇擎擎。
时未云来。劳思乃馨。
柘槿绀。渗缩酝沃。
延荣接姿。以水为禄。
辅佑堙隍。吐孕百福。
惟我公之明之通。之智之忠。
保寿考兮。与池之无穷。
军副者亚之词既复。再拜跪卮奉寿于公前。
公大喜。还列就坐。
以酒以歌。日入而起。
唐侍御福建省 唐 · 李群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大笔 池塘春草 棣萼 洛阳人
桂枝攀尽贾家(一作贤)才,霄汉春风棣萼开。
世掌(一作事)纶言传大笔,官分鸿序压霜台
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
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一作阿)来。
沈侍郎855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引用典故:荐弥衡
从知无远近,木落去闽城
地入无诸俗,冠峨甲乙精。
山多高兴乱,江直好风生。
清无事,唯应祢衡
升山寺 唐末 · 周朴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
气色虽然离,峰峦犹自接天台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退居882年 晚唐 · 黄滔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
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
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
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
书事882年 晚唐 · 黄滔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
望岁心空切,耕夫尽把弓。
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
没阵风沙黑,烧城水陆红。
飞章奏西蜀,明诏与殊功。
蒋先辈(在苏州882年 晚唐 · 黄滔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
夫差宫苑悉苍苔,携客朝游夜未回。
冢上题诗苏小见(许殿切),江头酹酒伍员来。
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
千载三吴有高迹,虎丘山翠益崔嵬。
陈侍御 晚唐 · 黄滔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千年二相未全誇(故刘相、赵相曾从事闽中,犹阙闽城降麻
何必锦衣须太守,别无莲幕胜王家。
醴泉涌处休论水,黄菊开时独是花。
九级燕金满尊酒,却愁随诏谒承华
壬癸岁书情883年8月 晚唐 · 黄滔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
故园招隐客,应便笑无成。
谒帝逢移国,投文值用兵。
孤松怜鹤在,疏柳恶蝉鸣。
匹马迷归处,青云失曩情。
江头寒夜宿,垄上歉年耕。
冠盖新人物,渔樵旧弟兄。
易生唯白发,难立是浮名。
惆怅灞桥路,秋风谁入行。
周朴诗集序 唐 · 林嵩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颜子圣声。
与日月而不尽。
黔娄誉。
等江河而共存。
于戏。
先贫俱足。
亦颜黔之流。
而能于诗。
惜哉。
不雍容金马门
踧踖宣尼户。
乾符七年
闽城殒贼。
悲夫。
先生名朴
字见素
生于钓台
而长于瓯闽。
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
一篇一咏。
脍炙人口。
鸑鷟屈轶
祥瑞皇家。
迂僻而贫。
聋瞽不重。
高傲纵逸。
林观宇宙。
富贵如浮云
蔑圭璋如草芥。
山僧钓叟。
相与往还。
蓬门芦户。
不庇风雨。
稔不粳。
歉不变。
晏如也。
诗人张为尝贻先生诗曰。
到处只闭户。
逢君便展眉。
闽之廉问杨公发李公诲。
中朝重德。
羽翼词人。
奇君之诗。
召而不往。
或曰。
达寮怜才。
而子避之何也。
先生曰。
二公怜才。
吾固不往。
苟或见之。
以吾之贫。
恐以摄假之牒见黦耳。
接舆于陵未能加也。
蟠鹤翅。
泥曳龟尾。
一邱一壑
宽于天地。
先生为诗思迟。
盈月方得一联一句。
得必惊人。
未暇全篇。
已布人口。
有僧楼浩。
高人也。
先生善。
捃拾先生遗文。
得诗一百首。
中和二年冬十月
携来访余。
且惊且喜。
余欲先生之文与方干齐。
集毕遂为之序。
小子以词赋博挂投。
文非所业。
但直举其美。
文腼作者。
疏山白云禅院 唐 · 僧澄玉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且夫疏山者。贯造化之工。
为而有矣。分地镜而插天心。
用之则圆盖方舆。共为覆载。
摄之则横河石阜。饶借其形。
嶷峙堞而吹浮云。列澎流而走洪浪。
龙涡凤翼。万象含虚。
牛首蛇冈。千峰簇翠。
昔是周迪王分霸之场。畚锸基垒。
尚在连漪。巴徼控截郡城。
襟带七闽。奇分五岭。
大中之初。有儒士何仙舟。
弃爵藏名。隐乎此地。
钓台书榭。基址筼筜。
有猛兽时来。樵人惧矣。
荒榛之后。立为道观。
观将圯坠。延至僧居。
僧则未详其字也。道孤性静。
茅室草庵。独而住矣。
时遇白丁攘辟。鲸鳄相吞。
四海沸腾。诸藩蚁聚。
郡无苛政。民绝憀生。
至中和之初。搀抢方定。
随土所立。为主帅矣。
掌领郡印。贵在安民。
上贡不停。乃有敕下封官。
宠优其爵。令知郡矣。
汝南危公也(曰讽)。公乃宽而得众。
强而有谋。一镇临川
三十馀载。销剑戟而为短耜。
化箭镞而作长炉。赋税薄施。
俗无饥色。至大顺元年
大师领徒而至。太守危公见而深加敬仰。
乃令都押衙江州刺史曾公(曰徒)。于阜郭山林佥居。
曾公遂骤驷而巡。到兹山回。
对曰。去此六十里有山曰书山
周迪王匡霸之地。古儒读书之场。
因而俗号也。极而胜概。
堪作禅居。汝南危公坚请而住。
大师允而居焉。后改为疏山也。
师则庐陵郡淦阳人也。俗陇西李氏。
其父在仕。师自诞生之时。
紫胞异瑞。龙章凤质。
颇峻灵仪。凡是俗茹。
不惬其情。年至八岁。
乃于一日而告亲曰。且夫云罗雾縠。
痴爱著身。银箭金壶。
生死之本。安能解脱矣。
乃往投于政禅师出家。禅师薯山大师上足弟子也。
师为立号匡仁。自剃度给侍。
三五年间。凡是教文。
深达其理。后年登□品至于东都塔院
集毗尼藏三年。观其文义。
洞达指归。乃叹曰。
吾闻先德云。离文字学。
吾今何滞乎。遂以布毳芒鞋。
巡游请益。乃闻高安之西有山曰洞。
新丰是也。有大善知识众五六百。
而可往之。师以言险路峻。
凡有问者。失其机矣。
大师此时遂扣之。故知道合符契。
一闻十悟。得大总持。
譬如两镜对明。终无异照。
锋铓相㰌。彼亦何亏。
乃驻泊法筵。累经炎燠。
至咸通十有一载。方乃出山。
南造大沩。又成淹泊。
至乾符岁属庚子。闻庐陵有山号严田。
遂往开辟。时禅侣相依。
乃告檀越李公曰。众既聚而山又薄。
居必难乎。吾闻巴山耸峻。
贯属临川。可往而游乎。
至中和三年。方开巴山白云禅院
檀越朱公为遏边使。师又告曰。
山深地冷。时植不收。
僧众渐多。难为供馈。
遂出山见太守危公。公乃延请而住兹山矣。
师退而让之。公曰。
佛尚不违众生之愿。师何得让乎。
乃允而住焉遂以芟薙蒿。基平峙渎。
剪擎云之梓。斫嶰谷之琅玕。
重檐将凤翅而齐飞謺石与龙头而并举。峥嵘宝殿。
疑从兜率飞来。精粹金容。
真似天宫降下。窗连碧岫。
时跨虹蜺。门枕邮亭
日明螮蝀。宵扃户牖。
闻疏磬之三声。晓卷帘栊。
见长江之一带。奇分阆苑。
壮若蓬壶。麻姑之仙鹤时来。
乳洞之灵香不散。名花异草。
四季长存。高节禅流。
五湖并集。汲用既广。
事有阙缘。水磨山泉。
久销人力。众议取备。
乃就其工。鹅管流通。
走归皂栈。灵材筑险。
势截秋江。铿輷而斗转轮飞。
岌嶪而雷奔电卷。桄榔□色不异苏山
诸缘且置。饘馈尚微。
师曰。秋稼如云。
自乏东皋之分。故知水月相映。
啐啄同时。乾宁甲寅岁春
乃有上饶郡太守汝南危公(曰昌)。公即临川刺史之季子也。
隼旟□笔尽掌虎符。乃心舍禄下水田庄一所。
并火幕牛犊等。永充常住。
为供众僧之斋粥矣。师曰。
如来出世。道盖恒沙。
吾今资生。未闻帝耳。
时有京堂后官虞公武夷人也。
自闽回归京朝觐。因假道歇驾。
而来礼敬师焉。公寻便结驷而辞曰。
师之所住。院额何无。
师曰。茅屋草庵
逐时难拟。公曰。
到京之日。专为奏置焉。
后乃有敕下赐。为疏山白云禅院额。
并隶僧一七人。住持贵在焚修。
宝刹转正法轮。沐浴皇风。
永延国祚。师曰。
人无心于物。万物未尝无符契之缘。
自然而已。时有袁州钟公(曰时)
洪州廉使之子也。公以怀善心在。
求因于佛。乃舍洪钟一口入院。
莫不鏦铮簨簴。振海上之清音。
蹻躩蛟龙。□天边之落月。
浔阳太守颍川陈公(曰卓)。公以身居王务。
无暇礼延。乃素幅写师真。
用饰瞻敬。并舍俸禄之财。
于江之西南隅。去院各十里。
置庄两所。一曰西庄。
南号佐俄是也。后以风俗所谭。
闻而益敬。乃有军事押衙李勋
常来请问师曰。凡俗进修。
且以福智二严。得为释梵报矣。
后忽言。弟子有小庄。
近院之北。愿舍入常住。
师乃受矣。无何。
否泰不时。星临郡壁。
秣马利兵之众。强敌而来。
师尝欲游山。果悏行止。
此时遂往福船。南连岭界。
渐远旧址。声彻闽城
廉使琅琊王公(曰知)。望风而敬。
乃以差僧三人。赍持笺疏虔请。
众欲就而师曰。临川太守危公。
特遣军将。随行侍卫
又安能就请矣。天祐五年春
师却返故山。绿萝青霭。
早拂檐楹。禅径苔阴。
欲平履迹至天祐六年
淮海统兵收复当郡。危公公既陷而军将散矣。
师端居丈室。不欲离云。
左右侍众。坚舁而去。
师曰。且释迦遇金锵马麦之难。
复何往乎。乃悯众而出曰。
数半旬便回归院矣。自郡城部属淮南
除替官资不停。周至孙。
孙至刘。刘至陇西李公。
尽申虔敬。并为外护檀主。
李公曰德诚。舍俸禄之财。
于山之东。置庄一所。
永充常住之斋粥矣。师其年七十有三。
化缘将盛。僧匡七百众矣。
其有扣敌者如攘投锋。承机者若澄油泻铤。
其有所主张院事。尽是挺持之人。
前替后来。无非强干。
众多德行。不可一一标名。
时有僧可圭。杖锡离云。
循环梁苑。旋之东洛
谒见前建州刺史陇西李公(曰肃)。公乃建安人也。
以文华居身。进士及第
累迁官品。敕与郡符
公不副任。后转为检校司空
知租庸发运使矣。公闻师道化。
如蜂聚王。乃问僧可圭曰。
山门事力。有何阙乎。
对曰。知识所居。
山记塔铭。二俱未备。
公曰。愿为置矣。
遂舍帑藏之财。与僧归山而置之矣。
师令余为文。澄玉才非刻鹤。
艺拙雕龙。无瘉头五十纸之书。
乏洗眼一千行之颂。所冀年移代寖。
勒为不朽之工。乌日元霜。
永镇莲宫之界。乃为记矣。
郑褒996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小畜集》卷二○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郑生成之,举进士来辇下,会诏罢去,枉趾滁上
是岁日官置历,孟秋,暑之烦酷,于前一月为甚。
某性不能热,每见生,不表絺绤而出,且虑生怒某之失礼。
生退则卧凉轩,更仆交扇,而流汗不减。
因留生俟而行,生曰:「有母且老。
向之去数千里,别数百日者,欲干名而显亲,故虽远且久,若之在母左右也。
今诏已下,将及闽,及闽则乡人必以告,吾母必算程数日以待也,后一日即贻母之忧,用是不敢闻命矣」。
某曰:「生其纯孝欤。
颍考叔以遗羹之意感郑庄公,丘明美之。
某无怙恃,不足以应生教。
为生泣而赋诗,亦足以警世之为人子者」。
乐良秀才中谏987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小畜外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天下之人,背道义而趋势利者众矣。
是故权门火炎,归之如市;
散地灰冷,过而弗顾。
偷薄苟且,率以为常,非士君子谋道徇义,乌能矫世而行哉!
茂苑乐生,禀江山之气,为英秀之士,读书秉笔,务于立言,游圣人之阃域,修通儒之事业,杰出江外,人无与偕。
自予作吏长洲,言交有日,遗书贽文,颇见其志。
但若涉海而轻百谷,登岳而小群山,又孰知其汪洋峻极之势欤?
居一日,生挂帆舣舟,款户言别。
问其行,则曰:「谒梁公于淮楚也」。
问其故,则曰:「咨学道之消长也,唁谪官之憔悴也」。
噫,梁公与古为徒,与时相戾,守大方而中立,禀上智而不移,颠踬官途三十年矣。
以至自宫僚分司,以贰车左降。
淮水之涘,衡门阒其甑有委尘,突无黔色。
原宪之非病,谅贾生恸哭,声利之辈,轻而笑之。
但见长淮汤汤,东接吴会,使星朝客,鳞鳞其舟,有能过门而一顾,又何人哉!
之往矣,其有旨乎。
携盈编之文,陈函丈之礼,吊摈斥之贤,非谋道者邪?
鄙权豪之门,非徇义者邪?
昔余重生之文,今余知生之行矣。
先是,梁公之牧苏也,抚民之馀,待士尤谨,延誉后学,激劝远人。
于时乐生居客之右,亦犹常衮廉问闽川,引欧阳詹以为上客,人始举进士
今昔相望,曾何愧与!
之是行也,得非士为知己者邪?
武丘草萋,吴苑波渌,行春色态,濛濛著人。
登龙门,再见君子,请益之外,幸道我伏膺之志焉。
记孝98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小畜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占城、大食之民,岁航海而来贾于中国者多矣。
有父子同载至福州而丧其父者,其子擗踊殒咽,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过是始汲泉于江濆,糠籺而食之,庐于墓侧,三年徒跣。
既终丧,行有日矣,又绕坟号慕几绝者数四,然后登舟而去。
呜呼,三年之丧,天下之通制,自天子至于庶人一也。
是以高宗谅闇,三年不言。
又夫子曰:「何必高宗,古之王者皆然也」。
汉代以来,始有以日易月之礼,至于人臣,亦用金革之说,皆非古也。
古者,大臣有丧,三年不呼其门,故闵子腰绖从公,《春秋》谓「君使之,非也」。
素冠》之诗,疾之已甚。
近代以来,丧礼尤废,而蛮陬之人独能尽礼,岂教之也哉?
所谓中国无礼乐则求之四夷,非虚语也。
进士池文质,闽人也,目睹其事,为予说云。
泉州录事参军太子洗马君墓碣铭994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两汉公卿多补郡吏,由督邮功曹而用者,十有四五,故其治道邻于三代。
盖考行于乡,试才于州,而后登于朝也。
斯得乡举里选之遗制欤。
其道虽废,其人或存,陈府君近之矣。
唐末大乱,天下分裂,东南曰闽,有王审知者据之自立,继以李、留、,凡五帅,七十年,虽附庸于江南,称藩于中原,其属吏皆自署也。
故积善之门,笃行之士,道不行于朝而行于郡,不在乎身而在乎后尔。
君讳仁璧,字象玄,其先颍川大族,今为闽人
曾祖讳晃,隐德不仕。
祖讳枢,广州清远
考讳沆,登进士第时梁开平中也。
从事大名府,睹梁政多僻,知中国必乱,且以清远府君旅榇在岭表,因弃官南走,万里负丧而归。
葬毕,杜门坚拒王氏辟命,终身不为伪官所污,至今乡人以先辈呼其家。
君即先辈府君之子,以文行称于州里。
闽帅重而辟之,君曰:「吾先人策名中夏,遭时不幸,介在伪土,义不受禄者,全其节也。
虽专地悍帅,不敢加害,名高而行著故也。
吾小子负荷世德,未闻于朝,一旦又将拒之,祸且至矣」。
乃屈身应命,凡历官六,历职八。
开宝中,以主帅命入朝,太祖嘉之,制授检校尚书膳部员外郎,赐银章朱绂,始真拜录事参军,厚礼遣之。
相国太师忠顺公籍地入觐,君实预其谋,既而谓人曰:「吾尝被天子命,无辱于先人也。
今时虽可惜,而年已过矣。
吾其乐山水,守而终天年乎」。
乃辞以老,而命次子靖入于朝。
其后令终于家,享年七十。
初,靖之归国也,补许州司法参军,时富春孙何济阳丁谓皆当世之文豪也,靖与之交,用是词格日进。
端拱中,拜疏议边,上奇其节,擢授将作监丞,主利国监,后隶御史府,专以制劾为职,皆非所乐也。
继上章言时事,上益重之,超拜秘书丞直史馆,赐五品服色。
淳化四年郊祀毕,以靖贵,赠府君太子洗马
明年秋,靖得告南归,且将以漏泽贲其墓。
墓有志,孙何为文。
又请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王某书墓表,某因曰:「墓之有表,古也,然近世有德行、无禄位者多表而旌之。
据《礼》,子为大夫,父为士,然则大夫葬则士。
洗马秘书俱为五品官,而欲表之,与无位者同矣,何以示贵?
按《令》,五品已上立碑,七品已上立碣,志其墓宜矣」。
靖乃拜而谢之。
君之行己业官、理家训子暨伪署之官职,卒葬之年月,宅兆之原里,五男三女,男为令子,女得嘉婿,凡是数者,孙之志具焉。
夫人李氏封陇西县太君,亦从子之贵也。
铭曰:
妫姓后,颍川陈。
永嘉乱,徙于闽。
德不坠,世有人。
从事,登王宾
拒伪命,名益振
膳部,行恂恂。
连帅,姑全身。
修觐礼,趋紫宸
握有,佩有银。
督邮,始即真。
秘丞,文彬彬。
遇圣主,为史臣。
漏斯泽,显斯亲。
时孝子,时孝孙。
碣其坟,垂后昆(《小畜集》卷三○。又见《闽中金石略》卷三。)
太子:原无,据本文标题补。
诸暨簿张慈(张慈,闽人,有聚书之癖,事祖母九十馀) 北宋 · 杨亿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新官佐邑近闽禺,令伯欢心就养初。
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更探书。
忘机海国亲鸥鸟,寄信京华托鲤鱼。
回日杀青兼两载,想君清俸亦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