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宋故蕲州使君正节李侯墓表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正德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三
嘉定十四年,女真谋寇边,边报至蕲,蕲守李公戒将吏僚属豫修战守备。二月甲子,虏绝淮而南,陷六关,围黄州,蹂蕲水县。公命出兵迎敌,遇于横槎桥,破之。居数日,虏拥众临沙河,经营欲渡,又破之。明日,虏兵大至,决隍水,焚战楼,皆为我师拒遏以退。又明日,移兵要冲,为必渡计。我师直前奋击,杀其渠帅一人,馀鸟兽散。虏虽屡挫,然自是谋益巧,攻益力,未几遂傅城下,围之数重。虏燔吾所立栅,我师争之,杀将卒数十人,夺所佩印。三月丙戌朔,虏攻西门,射却之。有据胡床督众者,毙以一矢。虏造望楼以窥我,我为疑兵以视之。既又使人持书来,胁降吾守者,公命戮之,而还其书。越二日,虏以攻具进,我亦设械禦之。长斧巨石,当者糜碎,烟焰所及,荡为飞埃。夜则壮士捣其营,每辄克获。居数日,虏攻北门锐甚,我师缒而下,剿其人,毁其梯冲。既又迭攻吾四墉,皆败走。前后踰再旬,卒不能得志于我。会黄州失守,复鸠其丑类以来,我之将士军民殊死斗,亡一毫退沮意。虏技穷垂遁矣,不幸援师迁延莫至,我之叛将复导贼以登。辛丑城陷,公与其子士允犹率众力战,不克,死之。呜呼!公藐然一儒生尔,使其雍容朝著,论说古今,不过以德人庄士目之,一旦凭危堞,婴敌锋,奇变捷出,若老于战陈者,援路既穷,竟以身殉,其堂堂大节,视晋之卞侍中、唐之张睢阳无不及焉。议者徒知公仓猝所立之绝人,而不知其积之有素也。开禧中,某与公为僚于闽帅幕府,居相邻,游相乐也。公尝慨然见语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此吾辈八字箴,特患立志非坚尔」。某敬佩其言。一日,有诒书庙堂以糜捐自誓者,公毅然正色曰:「士大夫此身独当为君父死尔,可轻以许人乎」!此公伏节死义之心,已定于平昔讲学之素矣。及是喟然谓其僚曰:「吾以书生,再任边垒,行年七十,亦又何求,独欠一死尔。寇至,当与同僚戮力以守,不济则以死继之」。吁!公之素心坚定如此,其视事穷势迫不得已而死者,可同日语乎!昔者子路问成人,孔子既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告之矣,至其门人子张,又以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与祭思敬、丧思哀并言之。圣贤平日讲论,必先以危难自处,他皆言思而此独不言思者,岂非死生之际,惟义是徇,有不待思而决乎!此公所以自断而弗疑也。公之学主于力行,而充以涵养,平居接物,容色睟穆,饮人以和,见者意消。至其论是非,辨邪正,则凛焉不可回夺。某久从公游,觇之熟矣。尝窃以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者,公实有焉。使其见用于朝,居扶颠持危之地,则若汲长孺之不可招麾,萧望之之折而不挠,皆公所优为。惜也!巨木百围,不得以栋楹九庙,暴风疾雨,仆之于穷山荒谷之中。自公而言,固得其所以死,而为世道人材计者,可胜痛哉!世皆言公守蕲以捍贼,有蔽遮舒、巢之功,某独谓公之一死足以激昂天下臣子之心,使知幸生不足荣,而义死不足畏。帅是以往,人人皆金城也,保全二郡,直其细尔。还观一时边鄙之臣,盖有惜死而逃者矣,鼠窜偷生,迄亦不免,含愧入地,犹有馀辜。公虽殁而义烈昭然,与天地日月相为亡极,是岂不深可贵邪!始,公之议城守也,通判州事秦侯钜、教授阮君希甫,实与公协同一心;其参与筹画,则军事判官赵汝标、知蕲春县林棨、主簿宁时凤;其分任守禦,则统领孙中、江士旺、监辖严刚中。是数人者,职守不同,人品亦异,然皆生尽力,死尽节,无一首鼠自全者。事方急时,或说宁君出城以逭难,宁曰:「平时辱太守深知,贼至之日,握手丁宁,勉以忠义,今可负之邪」?观宁君此言,则公之以诚与义感人,使至死不忍背者,其必有道矣。公既阖门蹈难,兄之子士宏适来省觐,亦与焉。某时忧居故山,有以其事告者,悲恸久之,顾谓家人曰:天必不绝忠臣之后!已乃闻其长子士昭以先返舍获全,噫,天道之可凭若是哉!初公为惠民仓,属某书其事于石。变乱之馀,公私庐舍俱荡灭,而此仓岿然独存,遗民来归,赖以有济。公虽死,其惠犹足以救饥殍,活生灵,可不谓仁矣乎!世降俗靡,士大夫以全身保家为贤,闻公之死,相与訾议者不可称数。赖天子仁圣,悯书恤典,所以褒扬者甚宠,然后人知忠义之获报,而公之道始大光明于时。故龙图阁学士四明袁公既铭其藏,士昭复谒某表其墓。某惟袁公之贤,其言足以信万世,不待表而见也,独念平生与公交踰金石,其可默亡一词?辄叙所闻与志铭所未及者,以俟后之君子。呜呼!公今已矣,士大夫闻风兴起,岂必危难而后见哉!立朝事主,以尽忠竭节自期,涖官临人,去苟且自营之念,则是亦公之心也。《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夫高山则仰之,光明正大之行则必行之,非可以徒仰而已也。有志之士,其亦勉诸!
送方清孙参(砚本作太)学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仆负轻装主倚辕,交游握手若为言。
须求沂水风雩乐,勿爱沙河夜市繁。
曩日士曾宗郭太,它时我欲传何蕃。
殷勤待折津亭柳,老怕春寒不出村。
感皇恩 送饶溪台游浙 南宋 · 黄升
押词韵第七部
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
拈起诗人旧公案。
看山看水,此去胜游须遍。
烦君收拾取,归吟卷。
少日风流,暮年萧散。
佳处何妨小留款。
沙河塘上,落日绣帘争捲。
也须拂拭起,看花眼。
醉桃源 其二 赠卢长笛 南宋 · 吴文英
押词韵第三部
沙河塘上旧游嬉。
卢郎年少时。
一声长笛月中吹。
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
相看两鬓丝。
断肠吴苑草凄凄。
倚楼人未归。
临川章府君墓志铭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七、《黄氏日钞》卷九七
咸淳七年,余叨守抚州,适岁大祲,首举饶止翁平粜齐民、子孙鼎贵之事以劝有粟者。乡长老或言,岂惟止翁,如朝奉章公,庚寅岁祲,积雪中扫雪炽火以延籴者,民欢如雷;今其子教授君蹑高科,亦骎骎乎贵显矣,独不足为劝乎?余问教授君为谁,正余同年进士,为余劝分于乡,乡民所赖以全活者也,已心悦之,欲纪其事,未暇尔。明年春,教授君之官,访余言别,忽出显文阁学士赵公汝暨所为朝奉公圹记,属余为墓铭。余谓墓铭本非余敢僭,若举积德之报以劝,则正长民者责,此不容不书也。因取赵公所记阅之。朝奉公性至孝,尝刲股以瘉母疾。尝卜居得地,改以葬其父,曰:「宁吾无家,毋宁吾父无吉兆」。乡邻有讼者,以理谕之即止。有遇祟踬于路者,提耳呼之即苏。是孝弟之行,不惟人所敬,亦鬼神所敬,岂不尤足以劝?亦不容不书也。公远祖名瞻,初与晏元献公之祖皆今之瑞州高安人,善地理之学,同游临川,各寻葬地。晏之祖葬沙河,公之远祖葬横岭,故老相传,谓于葬法晏之后当显,章之后当蕃,已皆果然。地理之学虽非余所能知,如天之报施善人,则昭昭可考。元献晏公勋在社稷,子孙至今犹未艾;公之家传且十世,而德益修,子孙今方兴。是又足为世德之劝,皆不容不书也。公之曾祖从吉。从吉生成绩。成绩生贤。贤生公,讳文焕,字明叔。娶饶氏。子二:长名节,早世;次又新,即余同年,今从政郎、教授建昌军。孙曰廉孙。公之卒葬岁月,已见圹记者不再书。铭曰:
天之生人,心均此仁。视人之饥,举切吾身。何斯不仁,秦越相视。扩而充之,盖由亲始。温温章公,孝于而亲。闾里化之,至通明神。遇饥发廪,克广厥施。自仁而推,盖其馀事。仁者必兴,天道则然。有子高科,遂彰厥先。惟公先世,媲美晏氏。各求吉兆,以开后嗣。晏有元献,又铭鼎彝。公继之兴,乃昉于兹。有德则昌,孰先孰后?作此铭诗,以劝永久。沙河之晏,横岭之章,于万斯年,永永相当。
前岁上元与赵任卿寓临安追逐甚乐今年同在建溪任卿先赴郡席小雪忽作且知早筵遂散独坐无聊因得二诗却寄 其二 南宋 · 家铉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沙河红烛暮争然,花市清箫夜彻天。
客舍风光如昨梦,帝城歌酒又经年。
老僧强作琉璃供,上客先逢玳瑁筵。
不许裴郎同夜饮,新妆月底为谁妍。
消梅 南宋 · 方蒙仲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四部
四月沙河市,青盆雪色盐。
吴儿甘美饫,可是喜酸咸。
刘媪搏虎图诗序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二、《佩韦斋文集》卷一○
己卯夏,有客自北来,持《刘媪搏虎图》及歌诗若干首,谓余曰:媪,渤海滨州人也,姓胡氏,事刘平,生二子。刘戍南阳,媪携子以从,至沙河之浒,日已暮,即道左宿焉。夜半,丛薄中虎𧈑然勃起,遽攫刘以去。媪惊寤,提刀逐虎,踰数十武,及之,虎弃刘,呀呀人立,势欲搏媪,媪直前刺之,虎应刃而毙,遂掖刘以归。阅三日,刘乃死。事闻于官,南阳守义之,请于朝,与蠲其力役,于是好事者图而歌之。余曰:异哉!天下之至猛者虎也,至懦者妇也,以懦妇角猛虎,其与蚍蜉撼树、鷇麛抗岳者何异,而况发于卒然忽然之际,虽武夫悍将,犹将战掉而夺常。兹媪也,乃能毙是虎于尺刃之下,是岂专以力胜哉!义激于中,忿形于外,盖不知虎之为虎,而妇之为妇也。《老子》曰:「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兹媪其哀者与?又曰:「祸莫大于欲得」。兹虎其欲得者与?故尝谓汉宫之媛,能忠其主而无格熊之力;泰山之妇,能哭其夫而无暴虎之勇。如媪者,勇足以济其义,力足以全其躯,其殆妇而夫者与。虽然,夫者,妇之天也;父者,子之天也;君者,臣之天也。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是皆天理民彝之大者。近世之公卿大夫士,平居暇日,苟富贵,徼荣宠,矜能衒智,自以为百夫之特,夫孰肯以妾妇自比?一旦君父有难,观望畏怯,曾不能横一草救之,其视兹媪何如也!甚而甘心焉,又因之以为利,闻媪之风,宜可以愧死矣。客韪余言,因书之,俾缀于诗歌之后。
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 其一 宋 · 董嗣杲
押阳韵
七年交春七日强,濛濛春雨吞江乡。
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
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
逢辰往往思济胜,此际何异栖幽荒。
推窗且畏江风恶,风柔却忆沙河塘。
一竿星点富池庙,随炙随灭无精光。
涌金门城望五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回地转事云轮,湖葑山榛色渐陈。
坠珥遗钿如隔世,攲楼倾榭最愁人。
一钱物变千钱直,十户民惊九户贫。
犹有沙河塘上路,卖花声作旧时春。
二月十七日偕宾旸市饮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误著儒冠玷甲科,休官重到旧沙河。
未妨缓步微行好,犹恐傍观窃议多。
我辈相逢唯酒可,桃花如许奈春何。
雪儿人物今难得,一曲离骚醉自歌。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国杰)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钱塘湖上试经过,便似秦淮玉树歌。
突兀楼台新佛刹,依稀灯火旧沙河。
士皆戎服骈鞍马,女尚宫妆拂黛蛾。
我欲同君理轻棹,苏堤呼酒酹东坡。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吴百越楚天宽,不厌登临不厌观。
画舫红桥随处有,丹楼碧宇倚空寒。
梅边吟思春光早,雁外归心夕照残。
灯火沙河塘上路,岂无冻屋卧袁安。
题金君重像杂言(九鼎) 宋末元初 · 方回
誉之不喜,诋之不怒。
言无疾声,行无阔步。
青春日月儒冠误,拂袖沙河尘土路。
觅君不见今几年,庐山道士房中住。
不肥不瘦不精神,看尽鸢肩燕颔人。
宅为官屋骨为尘,似我翛然云水身。
春景 风起春灯乱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五言排律 押蒸韵
故是春风起,香尘暖未曾。
暮寒惊翠袖,春影乱华灯。
泠浸朱门月,吹成碧海冰。
沙河三五夜,火树几千层。
金炬开莲岛,银花飐玉绳。
一声清跸远,冷落内前棚。
宝鼎现 春月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红妆春骑。
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
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
滉漾明光连邸第。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神仙才子。
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
暗滴鲛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莺啼序 其一 感怀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押词韵第三部
匆匆何须惊觉,唤草庐人起。
算成败利钝,非臣逆睹,至死后已。
又何似、采桑八百,看蚕夜织小窗里。
漫二升自苦,教人吊卧龙里。
别有佳人,追桃恨李。
拥凝香绣被。
争知道、壮士悲歌,萧萧政度寒水。
问荆卿、田横古墓,更谁载酒为君酹。
过霜桥落月,老人不见遗履。
置之勿道,逝者如斯,甚矣衰久矣。
君其为吾归计,为耕计。
但问某所泉甘,何乡鱼美。
此生不愿多才艺。
功名马上兜鍪出,莫书生、误尽了人间事。
昔年种柳江潭,攀枝折条,噫嘻树犹如此。
登高一笑,把菊东篱,且复聊尔耳。
试回首、龙山路断,走马台荒,渭水秋风,沙河夜市。
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
此时对影成三,呼蛾起舞,为何人喜。
富春方史君万里与之别七年矣离乱之后不意得聚首于此一见道旧有感 其二 宋末元初 · 汪梦斗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少年红烛照银卮,颇忆沙河共客衣。
今说宣威麟可佩,争如华表鹤来归。
秋香歙浦粳先熟,春早祁山笋更肥。
茗饮萧斋客见过,旧游谈麈雪霏霏。
元夕陪须溪野庙观灯 宋末元初 · 赵文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岂能狂落魄,只似醉瞢腾。
媪拜儿看笑,蛮妆鬼见憎。
客中犹有酒,乱后此看灯。
携手沙河路,前身梦里曾。
爱月夜眠迟/爱月夜眠迟慢 宋末元初 · 仇远
小市收镫,渐柝声隐隐,人语沈沈。
月华如水,香街尘冷,阑干琐碎花阴。
罗帏不隔婵娟,多情伴人,孤枕最分明。
见屏山翠叠,遮断行云。
因记款曲西厢,趁凌波步影,笑拾遗簪。
元宵相次近也,沙河箫鼓,恰是如今。
行行舞袖歌裙。
归还不管更深。
黯无言,新愁旧月,空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