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到仪真沙河阻风三首 其二 宋 · 吴芾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求退那知却冒迁,天心人意古难全。
今朝行役还堪笑,下水船为上水船。
到仪真沙河阻风三首 其三 宋 · 吴芾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连日狂风已作难,今朝浊浪更如山。
江神坚我归田志,故示危机一水间。
初到临安二首 其一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风际管弦朝病酒,云中楼阁夜闻香。
十年一梦沙河路,独步春泥觉燕忙。
一萼红 宋 · 詹玉
押歌韵
泊沙河。
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
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
钓船在、绿杨阴下,蓦听得、扇底有吴歌。
一段风情,西湖和靖,赤壁东坡。
往事水流云去,叹山川良是,富贵人多。
老树高低,疏星明淡,只有今古销磨。
是几度、潮生潮落,甚人海、空只恁风波。
闲著江湖尽宽,谁有渔蓑。
送王国器归宣城 南宋 · 吴儆
押阳韵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妆,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蹄疾,都人争看绿衣郎(以上《吴文肃公文集》卷一七)。
庆元庚申华隐楼成其下明农堂新接牡丹亦盛开敬邀伯威德源二兄小集用旧韵(闰二月一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花接门园记洛川,明农堂畔识丰年。
自量拾级身犹健,共约楼居意欲仙。
倚槛聊舒千里目,举头应侧万人肩。
那知宾主非刘石,枉作沙河酒席传(自注:伯威止酒累年,德源与仆不饮。)。
蔡子亨墓志铭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三、《省斋文稿》卷三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伯父沅陵公好贤喜士,其规模宁与时利相反。一时巨室,众方慕向,有来请交,多舍去不顾;即故家若寒士人所蹈藉者,往往察其贤延誉之。仕以故弗甚显,然世言善择交者,人人推周使君。绍兴丙寅春,道袁州,问州之士大夫孰可与游,皆曰:「蔡君子亨,故相家也。筑室炮沙河上,葺废圃为园,日延邦人过客,饮酒赋诗、鼓琴弹棋于其中,盖二十年未尝见过失,是何如」?伯父曰:「可也」。立命过蔡君。蔡君出迎,貌温而恭,论辨而无邪,视其家庭萧然,阅其子弟翼翼怡怡,争读书学文。伯父喜曰:「人言果可信」。时方求介妇,会蔡君亦择婿,一言而两家通婚姻如东阡北陌也。归道所以然,予年尚少,窃记之。自是从事四方,绝不与子亨相闻。隆兴改元秋七月归庐陵,客有斩衰偕谒入者,视之乃子亨之子岳也。予惊问来故,则哭曰:「今年先人弃诸孤,虽葬而墓碣未刻,犹不葬也。岳为是不敢顾几筵,扶服亟来,惟执事哀许」。予辞谢累月,岳泣请益虔,予兄又提笔迫曰:「趣为我具稿」!乃取左从政郎、吉州司法参军魏吉甫所状世阀行事而比次于下。君名衢,子亨字也,兴化军仙游人。曾祖准,赠太师、秦楚国公。祖京,太师、鲁国公。父鯈,赠少保,谥文简。母永宁郡夫人强氏。幼以门功补承奉郎,转承事郎,尝赠金紫,除太府丞,改直秘阁。君父母皆早世,能自立,不为贵骄气习。在政、宣间,公私事一无预知,故官以例迁,未尝超拜。及举族落南,有司独刊去君名,则其始末可概见矣。始虏之入大梁也,士民挺身避难,君能冒死走父母殡宫,取柩南奔。其后群从有困穷死亡者,君悉为赒给盖藏之,平生孝友类此。死时年五十八,时正月己酉也。葬以四月壬申,墓在州之西平田。娶洛阳王氏,惠献公化基之曾孙。生四男:、岳、冈、𡶇。、𡶇前死。四女:长婿右文林郎、武安军节度推官王注;次则予兄,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必端;次进士张伯虎;其一既嫁复归。孙男三人:垓、圯、埴;女三人,尚幼。铭曰:
家鼎盛,或端靖,名必振。废而居,谁尔谀,乃有誉。铭君墓,是之取,尚无斁。
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御柳梢头晚不风,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阊阖新春夜,顿有芙蕖满眼红。
十里沙河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
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鳌山不入宫。
骑骡(留城镇无马,羌骡相送) 南宋 · 李洪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留城北去去分骡,冷笑亲朋驷马多。
赖得劲蹄无可碍,一鞭安稳过沙河。
游西湖五首 其一 南宋 · 滕岑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白浪吹船投跨浦,黄尘扑帽走沙河。
若无西湖一慰眼,奈此客中劳悴何。
北行日录(下)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四、《攻愧集》卷一一二
乾道六年庚寅正月一日壬子,晴。使副率三节官从望拜两宫,交贺礼毕,上马与馆伴同入贺。由应天东门步入东廊幕次,中大安殿门九间,两傍行廊三间,为日华、月华门各三间,又行廊七间,两厢各三十间。中起左右翔龙门,皆垂红缘帘。庭中小井亭二,幕次与高丽使相邻,西夏使相对。客省茶酒罢,巳初,锦衣卫士又益以青锦袍五十馀人,列立大安门庭下,百官排班朝日。太子为班首,四拜,约近三百馀人。既罢,客省引使副由月华门随百官班入贺。太子锦褥四,镇以银猊,出众班中立。次宰执亲王,次有十馀人,皆金带紫袍。使副立西偏,肃与子澄亦在此列,意是以馆伴之故,不然郎官卿监不应如是之少也。其后又有二百馀人。预宴者,除亲王宰执四十馀人,馀皆贺毕先退。讫事凡五十七拜,五次舞蹈,二十五拜。初入班并三次上御酒,各再拜上寿罢,喝「与卿等同庆」。又四拜。劝寿酒两次,共四拜。初登殿就坐致语。宴罢,各两拜。酒七行,第一行宣劝在坐,两拜。第二第四第六行独劝使副,各两拜。每宣劝必先离位而立,搢笏,受盏赴坐。宴罢谢恩,拜于殿上,又拜舞于丹墀而退。进御酒时却不起立,馀皆如本朝之仪。卫士甲卒如入见时,殿下砌䃈两道,鎗子郎君紫衫幞头,执柱斧,佩弓矢刀剑,面殿分立,凡五十人。闻柱斧中藏鎗刃,皆军官子弟也。大安殿十一间,朵殿各五间,行廊各四间,东西廊各六十间。中起二楼,各五间,左曰「广祐」,后对东宫门,右曰「弘福」。后有数殿,以黄琉璃瓦结盖,号为金殿。闻是中宫,殿上铺大花毡,中一间又加以佛狸毯。主座并茶床皆七宝为之,卓帏以珍珠结网,或云皆本朝故物。卓前设青玉花六朵,看果用金垒子,高叠七层,皆梨瓜之属。其次皆低钉细果,傍设玉壶以贮馀酒。未至时,覆以真红绣衣。既坐,八人皆公裳舁以前,分两翼却行以退。榻前服玉带者八人,太子许王对坐,次二丞相,馀不知何人。其后各金带者六人,使副与左右丞相对,在玉带之南,稍后。自金带以下,皆用银器。榻后照屏画龙如本朝,顶为大金龙盘其上,馀十间皆结罳,顶小拱,三层,皆以金为小龙,间置其中,曲折皆钉以绣额壁柱衣。绣帏中各有龙,又有金香猊、金龙山各二。露台三层,两傍各为曲水,石级十四,最上层中间又为涩道,亦覆以毡。上寿酒时,太子独至涩道下,捧杯以进者三。山棚起十一峰,号仁寿山,山下栽松柏,并装桃李各十馀株,大狮象各一,背负七宝,又以䌽索系棚之前,为小狮子二以蔽其杙。弘福、广祐之前,又各为䌽楼三间,三节人宴东廊下,高丽使次之,西夏使与对。二国三节人虽预宴,不拜于庭。其馀廊屋皆垂黄沿帘,伏甲其下。殿前都副点检完颜仲、乌古伦元忠二人各执柱斧,率其徒十人立御榻两傍,东西向。榻后近侍八人,各执其物,终席不见宦者。每上国主酒,系宣徽使敬嗣晖等互进,以金托玳瑁碗贮食,却只覆以金扣红木浅子,令承应人率尔持进,其礼文不伦如此。乐人大率学本朝,惟杖鼓色皆幞头,红锦帕首,鹅黄衣,紫裳,装束甚异。乐声焦急,歌曲几如哀挽,应和者尤可怪笑。宴罢归馆。
二日癸丑,晴。张铉赐分食,徒单通赐酒果。分食二盘,一盛大肉山,以生葱枣栗饰之,其中藏一羊头。一盛茶食、糖糯粥、粟饭、麦仁饭,皆以枣栗布其上。晚大风作。
三日甲寅,晴。风益甚。赴花宴于大安殿,大率如元日。加酒二行,五行后四䟆,国主先起,百官出就。簪花剪䌽为之,惟栾枝甚异,或四或二,长二尺许,花为杂色,状如锦带,翘起幞头四角,后垂柳四枝。是日风既暴狂,几不可行,花叶飘坠者往往有之。少顷六䟆,国主复坐。又四行而罢。是早见黄土罢道中,由左翔龙门出应天中门,折而车向,知国主以元日谒原庙云。
四日乙卯,晴,射弓宴。张倬赐生饩,高蕙赐宴,完颜高赐酒果,完颜仲雄押宴。仲雄于进趋酬应一无所能,手有雕青细字,盖以射选借官而来。射虽不能命中,而善于发矢,人多服之。酒七行,各分位换窄衫束带,将出射,宰执遣右司张汝弼传语,问俘掳人事。既退,使副及馆伴射弩,仲雄射弓。射垛设庭下,上画火珠,夹以小飞鹤二,下画一䌽架,以承射帖,夹以大立鹤二。绿竹数竿,帖上初为银碗五,每头二矢,少顷加四花二矢。押宴、馆伴、国信使副、知閤五人以次执一矢,起揖以射,皆坐胡床。庭下分列锦衣金帽卫士五十人,乐人立其左,又卫士一人为押宴执弓矢,二人为馆伴过弩,一人端箭,二人立垛侧喝箭。射每中,则面厅伛立,撒手报覆。乐使喝打著,即乐作,否则以抬捺后手见晓。初中时,先望阙拜赐,卫士以元矢穿所中银楪,引赐物过其前就坐,共饮。胜者酬酢必遍,然后复射。楪子重三两,中角花者随所中而得,中的者举九楪得之,以其一与喝箭者,初中亦如之。使副拜赐之后,但欲成礼即已。伴使志在于得,抵暮不肯休,屡谢止之,方已。两厅过弩者各以二楪酬其劳,易衣就座,又二行而罢。倬口宣云:「远将庆币,来会春朝。方休徒御之劳,宜有饩牵之赐」。蕙云:「长途远届,使事告成。将观射御之容,宜示宴私之宠」。高云:「已成使事,将向归途。宜有珍颁,以彰宠遇」。
五日丙辰,晴,入辞仁政殿。客省茶酒既罢,引使副欲入,而閤副云:「合自下入辞」。遂复回幕次,乃引三节人拜赐宣明门外,次引高丽、西夏二使及使副至隔门外。夏使已出,丽使方辞。少俟,至丹墀下,面西立,俟通班面殿方拜,喝有敕,两拜,又喝赐衣带鞍马疋段等。叉手左跪受赐,以赐目纳怀中,就一拜舞蹈,五拜,再喝赐酒食,又五拜,升露台。少立,舍人两行,各三人,齐揖以入栏子内。副使躬身,使少前拜,跪受书。却行,与副使齐立,躬身俟传示讫,复退行三步,左下丹墀,再面殿立,躬身听喝好去。由右而出,赐茶酒五行于馆,韩钢押伴。
六日丁巳,晴。先发粗车行,使副率三节人同馆伴出至燕宾馆,赐宴。完颜元赐酒果,完颜宗安押宴,仍差安德德裕送伴。尽借回程,私觌泛送从之。车马欲行,安德方呼其家人以细车般所得还家,如木绵之类,复载至汴京,滞留至晚方行。燕山本召公所封,秦灭燕,以为上谷郡。武王封尧后于蓟,即蓟县也。二世时,韩广自立为燕王。项氏封臧荼,高帝封卢绾,皆都此。太行、燕山、大防山绵亘千里,隐然一都会。金又以宫室侈大之,古所未有也。又改曰「大兴府」,其守为尹。车行六十里,更尽,宿良乡县。
七日戊午,晴。五更,车行八十里,涿州早食。又六十里,宿定兴县。
八日己未,晴。五更,车行六十里,安肃军早食。又四十里,宿保州。
九日庚申,晴。阴风,有雪意。四更,车行七十里,望都县早食。又行五十里。道中看大龙桑、小龙桑,宿中山府。
十日辛酉,晴。四更,车行五十里,新乐县早食。又行七十里,宿真定府。道傍老妪三四辈指曰:「此我大宋人也,我辈只见得这一次,在死也甘心」。因相与泣下。
十一日壬戌,晴。赐宴,张汝说口宣云:「复将使指,少憩中途。宜示宴慈,以光行色」。又云:「使命改辕,价藩弭节。宜颁宠赐,增重皇华」。同知真定尹田钟吉押宴。
十二日癸亥,晴。三更,车行六十里,栾城易驴马。三十里,饭赵州城角。树上有芦席裹一人,云是强寇李住儿,自炀王时作梗,劫人妇女,以要财物。至是以弓弦断,为弓手所捕。挑脊筋挂树上,死矣。直候支到赏给,方取下埋殡。又六十里宿柏乡县,与去伪以马前行,再读光武碑。
十三日甲子,四更,车行六十里,饭内丘县。天明雪作,至晚方止。又四十五里,宿邢州,北门曰「拱德」。
十四日乙丑,霿子下,天明开霁。四更,车行二十五里,至沙河县易驴马。又三十五里,饭临洺镇。食后,与去伪马行四十里,宿邯郸县。雪后尘清,尽见太行山色。邑中沿街作灯洞,颇可观。
十五日丙寅,晴。车行七十里,磁州早食,灯火尤盛。出门粗车有折轴者,随使副乘马过漳河登车。六十里至相州,使副复上马入城。灯洞不如磁州之多,而工巧过之。秦楼街尤繁华,自北门至南门,约七八里所,士女多靓妆拥观。有食店挂一灯,上为胡羊,中横一瓠,下为经一卷。盖河朔人语音以羹为经也。宿城外安阳驿,把车人言去年十二月方差使一番,为年时被蒙子国炒。旧时南畔用兵,尽般军器在南京,今却般向北边去。三月中般用牛三千头,般未尽间,被黄河水涨后且休。问驴马价,云:「驴上等有直四十千者,马更高贵。旧时家家有马,炀王南征尽刷去,不知几万万匹。后来都是行归,而今又殃我等贵价买」。问绢帛价,云:「好绢每疋二贯五百文,丝每两百五十文(并六十陌。)」。又有云越王不平,其弟为储国主,曾以女小底十人赐之,逊谢不受,云:「他日生出孩儿来,亦无用处。蒙古国作梗,太子自去边头议和,半年不决,又且归。今又遣莫都统提兵去」。军子云:「我辈三四口,种少麻豆,足了得吃。旧时见说厮杀都欢喜,而今只怕签起去,彼此休厮杀也好」。又有云:「我见父母说生计人口都被他坏了,我辈只唤他做贼。应河南北钱物都般向里去,更存活不得」。
十六日丁卯,晴。四更,车行三十六里,饭汤阴县。又七十五里,宿浚州。安德暮夜叩门送私觌。
十七日戊辰,晴,风。三更,车行二十五里,三角路上换驴马,一路可入滑州。又四十五里,武城镇早饭。马行至黄河,去程所行李固渡口以冰泮水深,柴路不可行。又稍上三四里,先横过中潬上,入水牵挽数里,抛过南岸,待车船至方行。循河至浮桥边扫岸,又行荒草陂泽中四十五里,宿胙城县。
十八日己巳,晴。三更,行四十五里,饭封丘。短墙为城,人烟牢落,便远不及河北。日未午,又行四十五里,抵东京。北郊青城侧亭子换马具衣冠。所过柔远馆,但有断垣败屋。入顺常、玄武二门,二门之间过五丈河菜市桥。夷门山巷口百王宫,乃炀王毬场,亲从第一指挥,旧日御龙直也。由竹竿巷口斜街入第二门,土市,马行街,皇建院巷,德胜桥。转太庙巷口东行,相国寺。出御街,历廊屋三十间,过榷货务。又廊屋七十间,中有小门,是国子监。前后御廊尚多,不知其数。投西穿门,由旧路入驿。
十九日庚午,晴。收银绢十疋两,赴宴。完颜元赐宴酒果,南京路都运梁銶押宴。宴罢,行四十五里,宿陈留县。
二十日辛未,晴。车行六十里,至雍丘县早饭。临川驿又六十里,渐行汴河中,宿拱州襄陵驿。城外客旅往来,人家颇多。入城旧有桥,河流既断,筑堤以行。子城内旧是州衙,今以屯军。有三个千户,约有千二百人。
二十一日壬申,晴。四更,车行六十里,饭宁陵县永宁驿。又六十里,宿南京。甲士数十,甲马百夹道而陈。城门去驿稍远,马如来时之数,而行甚疏,意屯军亦不甚多也。是日日有四背气,又白虹贯日,日在壬癸,荆生言其应在北。
二十二日癸酉,晴。四更,车行四十里,饭谷熟县。又三十五里,沙冈换驴。又四十五里,宿下邑县会亭镇。
二十三日甲戌,晴。四更,车行七十里,饭亳州永城县。又六十里,宿柳子镇。闻有天使往山东签兵,人不肯从执,天使杀之。
二十四日乙亥,晴。车行四十五里,饭宿州临涣县蕲泽镇早顿。又四十五里宿宿州。汴河底多种麦。
二十五日丙子,阴晴。车行六十里,饭蕲县静安镇。又六十里,宿灵壁。夜微雨,作即止。
二十六日丁丑,阴晴。三更,车行八十里,饭虹县。又八十里,宿青阳镇驿。
二十七日戊寅,晴。四更,车行八十里,饭临淮县。过县即见龟山塔及淮山,一行已不胜喜跃矣。又六十里,宿泗州。自临淮,即依淮西行。
二十八日己卯,晴。先发递担粗车,即上马出城,使副入草馆。同去伪先乘马至河岸,舟至,首见季舅、洪子度、唐季润及吕葵、张吉来,收家问,喜极涕下。顷之,俟行李装船了,却具衣冠入草馆,俟使副茶酒毕,辞送伴即行。是日大风拍岸,良久方到盱眙。谒胡漕、龚守不值,见王御干,取所买物。谯提辖、司马尚书伋、姜叔永、司马季闻、张伯淳皆往来交谒,后纲官属也。宿淮岸。
二十九日庚辰,微雪。早离盱眙,过龟山,以新制行淮。大风不可进,宿淮岸,约去龟山数里。
三十日辛巳,微雪。天明欲舟行,风又大作,力行而前。过渎头数里,风正北,驾浪益急,又止宿。
二月一日壬午,午后风力稍平,众舟齐行。迫暮,仅能入洪泽,舟人交口相贺。昔蒋鲁公开运河六十里以避长淮之险,所活不知几人。中间欧家渡最浅,使人往还,非借潮于神不可行。官司惮开河剥载之扰,创议行淮,使舟才四往返,无不惊虞。此行至三宿淮上,波涛舂撞,有鱼腹之忧。鲁公,今丞相曾祖,为发运使,将入奏计,自洪泽至龟山,率一二里辄凿一井,以测地之土石。既得请,遂开运河。前辈用心至矣,可轻改乎?
二日癸未,晴。过淮阴。夜过楚州。
三日甲申,晴。过宝应。
四日乙酉,晴。过高邮。
五日丙戌,雨。以沿路水涩,寸进甚艰,夜宿木铺坝里。季润过仪真,俞县尉(茂先)相见甚款。
六日丁亥,雨,晚晴。昨晚以礼物船与前船舳舻相触,毙一篙人,至召伯埭,使副捐金使瘗之。晚过扬州,是夜礼物船为暗桩所败,漏发而人不觉,同行杨、刘、罗三人蒙被登岸,舟已沈矣。抵瓜洲宿。
七日戊子,晴。渡扬子,宿丹阳馆下。侍季舅同去伪见陈待制及魏子智。其内子展参贺,执礼甚恭。金山印老相见渡船中。
八日己丑,晴。城中水涩,良久方出门。夜过丹阳县,及吕城闸。
九日庚寅,晴。天明过奔牛闸。午后过毗陵。
十日辛卯,晴。天明抵无锡。使副谒蒋丞相罢,即行。喻郎中访及。任富来,知诸舅来迓,夜宿枫桥。
十一日壬辰,晴。过平江城外。午后过吴江。久苦浅涩,至是大风驾太湖水入港,张帆而行。陈表兄、张子家、丁表兄、胡子渊相见。
十二日癸巳,晴。天未明,到秀州。同去伪寻见王江阴。值送女陈宅未归,见直甫于卧内。谒郑景元判官同年,不遇。已闻仲兄见次,到廨宇一观。出门,李同年主簿相见于邮亭,王表弟泽同行数里而归。读江阴奏状,无不击节称叹。夜过崇德,抵长河闸。
十三日甲午,晴。天明,起见诸亲。午后过临平赤岸,晚泊闸头。使副入仁和馆,受传宣,赐银合茶药,因出所撰还醮青词。宿税务下,发家书附递。
十四日乙未,晴。使副上马赴朝参,船入北关,以小舟般载归舅家。一见至亲,喜气自倍,而归兴益勇矣。是夜与诸亲剧饮,醉甚。仲舅有词,走笔次韵二阕。
十五日丙申,晴。侍季舅同去伪谢曾知閤不遇,又谒范丈,甚款。
十六日丁酉,晴。士颖弟摄萧山尉,别去。胡春自婺女来。收景山兄书。饭后出谒吴太博、胡给事、陆寺丞、陈大谏、薛国正、芮司业、张少卿、林编修、尤宗丞,始闻铜坑之议。
十七日戊戌,晴。谒闾丘监丞,欲问坑冶之详,不值。同去伪、智叟侍叔舅、陈表兄以小舟见陆子山,留饭而归。赴景孟舅晚饭,被酒先归。
十八日己亥,晴。饭罢,赴梁参政呼召。客次遇蜀士郭倅(甲、)冯太丞/(仲夷。)十九日庚子,晴。吴太博、卢监簿连日招饭,皆力辞之。治叠行李。雨作,买船。
二十日辛丑,小雨即晴。诸亲作醵,泛湖五十馀分,以水浅不可傍岸。盘旋湖中,抵暮醉归。
二十一日壬寅,雨。赴范丈晚饭。
二十二日癸卯,雨。侍仲舅往延祥观醮筵。同上中节两焚香致敬。斋罢,各散。与去伪小舟自涌金门归。先遣承局吴盖行,发家书。
二十三日甲辰,雨。先发行李下船,两返方毕。使吕葵、张吉宿舟中,期以来早启行。以舅家挽留,又展一日。
二十四日乙巳,晴。去伪生朝,仲舅与诸亲同作庆,偷閒谒李恩州,授般运法。是夜大醉中拜辞诸亲。
二十五日丙午,晴。早作襆被,辞舅家。轿行七十里,出暗门,由赤山出六和塔下,至庙山登舟,宿富阳。雨作。
二十六日丁未,晴。雨作复止。风逆,寸进。至三江口。东风微动,方理帆,忽西风再起,甚劲。力挽至桐庐,凡行九十里,过青溪。
二十七日戊申,晴。东风,张帆过鸬鹚原、钓台,下伴伯原。风止,过乌石、大浪滩,十五郎滩。大浪最可畏,虽以水涨不见滩碛,而岐头水怒,良久方上。居民以小舟来助剌船,什伍为群,以舟轻止用一人。方当湍流,忽随篙坠水,观者胆落,而少年善泅,如履平地,复登舟助力,犒以百钱而去。宿东馆,凡行九十里,去严州二里。
二十八日己酉,雨大作,午间加以西风,水又盛长。舟人疲于牵挽,屡止复行。晚,雨止风静,行至乌岐滩下,宿小港中,才行三十馀里。
二十九日庚戌,晴,风亦止。但以水涨寸进,遇一岐,辄移时方能冒险以进。悬崖飞瀑,所在见之。虽快览胜处,至凌犯怒涛,亦可骇也。所过白雁二岐尤暴怒,又过横流数处。夜同众舟宿桑林间,隔岸望乡头,终日惊险劳动,止行三十馀里。夜水益长,至五更方少退。
三十日辛亥,晴。舟子早起候望,前路黄泥岐,不可上。复回数里,寻路避之。溯流行乱林间,半日方出大溪。晚至兰溪,先以劄子与李尉(由)恳雇五夫。李以庚辰登科,其子遂夫又癸未同年,便访逆旅,继往见之,宿客舍。
三月一日壬子,风雨。早起束装,饭后李尉来访,即行。又饭竹马馆。晚到婺州,首见赵金华(子涛)不值。径入郡学直舍,省景山兄,周教授(汝能、)雍无锡(希稷)相访。周与景山兄同官,雍同舍也。借周直舍安泊,少选侍景山兄过周之五柳堂。堂本萧侍御振所建,诗牌尚多,尽得双溪之胜。王察推(楠)亦来访,同饮剧谈,至二鼓方归。
二日癸丑,雨。侍景山兄见李使君(衡,)留来日一饭。客次遇解节推(延运。)是日,景山兄、周、赵、雍、王醵就五柳相招,早饭,又坐养原堂,无尽藏。台人陈文学(愿,)周之故人也,同坐。解推又约晚饭,六人径自五柳赴之。李知录、张义乌同集于酉退轩,琴棋投壶,坐客皆醉。李纠又约来日早饭。
三日甲寅,雨。侍景山兄同周教授谢李使君。客次遇唐正字(仲友,)遂复还无尽藏。同出梅花门,过浮桥数里,迓苏仓峤,归见唐正字。归学,发五担付张吉先归。侍景山兄赴李纠饭,坐清远楼,景物尤胜。同会七人,解、张、雍、王。酒三行,李守速客,即往赴之。刘判院(藻、)陈子厚同集。小候,自公堂坐半政堂,劝酒移忠堂。酒罢,刘先归,余四人复过五柳手谈清饮,夜分乃散。
四日乙卯,阴晴。微雨间作。早别景山兄,即行三十五里,饭摩诃样。又行数里,遇丽水林丞良过婺鞫狱,相见逆旅。宿杨公桥,永康界首,行八十里。
五日丙辰,晴,过永康数里,饭。至李溪,遇承局持家书来接,晚过黄壁。
六日丁巳,雨。过缙云,邑官相迓,皆谢之。独见李同年,又送过大溪而别。县得四夫,又荆山寺四夫,轮番舁轿。冒雨登冯公岭,至天宁寺已昏黑。仲兄、器之、仁甫、不愚、元声、淳、张子质相接。先行还家,拜二亲灯下。上下无恙,欢声相闻,喜可知也。
论火备书 南宋 · 彭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止堂集》卷一一
窃闻使州时有火警,大治水备,先生处之固必有法。然顷时见先生令家蓄水备,虽甚整,然罂釜之器,所积几何?其器之口,止可容一小桶,取一小桶之馀,必以他器取之,桶不能及也。如此则缓急虽千罂何益!况仓卒取水,人岂复顾蓄水之器?一家被火,千家毁罂,琐琐细民,徒有所费,此所扰大而所益细。以某观之,不必行也。如先生所治清水池、判官厅池、古义井,乃大有益。今仓前尚有灵泉池,州前尚有南园池,可治之。南门泡沙河,亦当差官相其取水之路顺否,其馀无水处多置大桶(罂恐不如桶。),如此乃善。仍有一法,向来某亦尝救火,苦于无水,遂以东门外所辖百姓部为队伍。其中有木行两人,则告示一家要袋子一条,一家备棒头两个(以备折屋。);有匠人,则告示家要锯一张,斧一张(救火之锯缓急不可使。)。队长各备梯一张,麻搭一个;隅长备扛水桶一对,洒水杂物之类。凡前项备物者,皆不预取水之数,其馀则专一取水。都官置取水竹牌子数十枚,当救火之时,水一桶至,则与牌子一枚,明日来纳。凡无牌子者,即是未尝取水,择其队下取水最少之人,治一队长。其馀无牌子者,并写名字作阄,十取一人决之(尽行遣则难。)。有牌子多者赏之,不独赏行伍,且赏队长。如此则队长专一督人之取水,而人之取水者亦自力矣。某虽未尝试之,亦疑其便也。某谓当以城中百姓分隶三都监,河北隶之都巡,东西门外厢隶之尉司。如有火,且使两处救,不灭,复差两处救。如前者不能灭,后者能灭,则治其不能灭者,赏其能灭者(此赏罚止谓自家救火之人,不谓百姓。盖百姓自有取水赏罚矣。)。如此则火为易灭,亦免缓急中淆杂,别生事端。不审是否?
钱塘迎酒歌 南宋 · 杨炎正
钱塘妓女颜如玉,一一红妆新结束。
问渠结束何所为,八月皇都酒新熟。
酒新熟,浮蛆香,十三库中谁最强。
临安大尹索酒尝,旧有故事须迎将。
翠翘金凤乌云髻,雕鞍玉勒三千骑。
金鞭争道万人看,香尘冉冉沙河市。
琉璃杯深琥珀浓,新翻曲调声摩空。
使君一笑赐金帛,今年酒赛真珠红。
画楼突兀临官道,处处绣旗誇酒好。
五陵年少事豪华,一斗十千谁复校。
黄公垆下谩徜徉,何曾见此大堤倡。
惜无颜公三十万,往醉金钗十二行(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九七)。
宿建康府沙河夹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晚风横起沙河夹,落日正明瓜步山。
夹里人家似苕霅,稻田荷荡水云间。
灯词四首(见武林旧事) 其三 南宋 · 姜夔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沙河云合无行处,惆怅来游路已迷。
却入静坊灯火空,门门相似列蛾眉。
鹧鸪天 其四 正月十一日观灯 南宋 · 姜夔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书虞雍公守唐邓事 南宋 · 任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二五、《南宋文录录》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六
绍兴初,秦桧议和,割唐、邓遗虏,以襄阳三十里前为境。三十二年,逆亮败盟,自率大兵渡淮窥江,遣刘萼一军由光化顺流径薄襄阳城下。亮意不在襄汉,但分兵使相牵。亮败死,萼亟撤去,唐、邓民开门纳官军。明年春,高宗视师建康,命中书舍人虞公宣谕川陕。然陕西之师非京西合势,莫可进讨;非京师屯守,莫可牵制。故陕西之势,其重乃在京西。为今日最急之策,宜速以重兵据确山一带之险,以保唐、邓。时王彦取陕西数郡兵,止六千人,屯商州。公奏乞驻兵唐、邓,令吴拱分精兵二万人从邓州路与王彦会商州,以万人守潼关,使河南虏兵不得援长安;以万人与王彦合力取长安,吴璘、姚仲徐拥大兵震关辅,使陕西虏兵无援,可不战遁去。会吴璘破大散关,进兵向西北,与虏相持德顺,而吴拱乃被旨屯郢州。公又奏郢去唐、邓数百里,缓急难以相应。且唐、邓无屯兵,恐京西虏兵无所顾忌,引兵向陕以助合喜,则吴璘未必成功,使或成功,用兵力亦倍。乞且令吴拱、李道于襄阳歇泊,仍更兵戍唐、邓。若京西之虏分兵向陕,则令引兵捣其虚。未报。是岁六月,寿皇受禅,和战议未决。论者多欲弃陕西新复州郡,公亦奏乞归班。而吴璘在德顺事急,约公会议。公至秦州,又具劄子与汪澈同申前议,乞以重兵据唐、邓,分兵二三万人,由内乡出商于,守潼关,焚大庆桥,与王彦合势取长安。因长安之粮,可取河南,因河南之粮,会诸军可取汴。兵力既全,馈运亦省。至于两河,因民之心,可传檄而定。无何,省符以公知夔州,继被旨留吴璘军前议事。又起赴行在,遂诏吴璘班师,尽弃陕西新复州郡。公还,奏事殿上,以笏画地,为陕西形势,论辨甚悉。上怃然有悔意,以公知太平州。襄阳有警,再召公,除兵部尚书、河北京西制置使,节制赵撙、王宣军马。公陛辞,即于上前论今新复州郡,虽陕西已弃,而唐、邓、海、泗尚存。唐、邓为荆襄藩篱,且平原广袤,实为恢复胜势所在,决不可留。既至襄阳,即与诸将议城唐。时虏已遣使议和,必欲求割唐、邓、海、泗四郡。朝廷遣胡昉还聘,虏留之,声言沙河造桥,襄叶置烽燧,必欲取唐、邓。公知虏恐我得唐、邓胜势,则中原人心自归,其忧大矣,故绝欲市和以得唐、邓。于是章凡十馀上,乞不弃唐、邓,其后竟城唐。公之城唐也,或言虏重兵压境。公料虏自逆亮之殒,兵散马多死,契丹渤海益张,两河民日起,必无能为。公乃行,以数百骑出唐城,欲至赭阳陂,以安众心。遣人伺虏,还言虏将萧定远闻官军在唐,以四千骑走汴矣。公遂还唐、邓间,士民争持酒来献,罗拜马前,乞朝廷勿弃二城。公皆劳勉之,欢悦而去。会和议成,将割地。初,公上章剀切,有云:「朝廷必欲割唐、邓,臣即挂冠而去」。至是,遂上丐老之章,有旨赴阙,以户部尚书韩仲通制置荆襄,割唐、邓、海、泗以和。燮尝论诸葛孔明草庐中与昭烈论取天下,先取荆益,待天下有变,则一军出陇右,一军出荆襄,亦欲犄角取雍耳。其后关羽已失襄阳,则孔明右臂已断,天下形势非复草庐中所料。是故魏延尝欲以奇兵取长安,孔明不之从,盖无以为之犄角故也。天若祚汉,关羽尚在襄阳,孔明以大军出陇右,而许、洛之间又有徙都之警,则孔明可以安坐而得长安,何至乘危徼倖,用魏延之策哉。自顷中原有事,忠肃虞公既成采石之功,朝廷付以襄汉上流重任。公知唐、邓胜势可以牵制虏兵,则陇右之师可以平取长安,乃专意保唐、邓。虏亦觉之,请和以求割地益坚。惜乎!和则坚矣,而天下胜势,孔明之所欲而不之得者,一旦在我而未获收其功也。因具著之,以明天下形势之所在,俾后有考焉。绍熙二年上元,眉山任燮述。
高秀才绅十年前有同邸之旧以剑名堂求诗 南宋 · 许及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沙河灯火闇残更,客舍犹闻讽诵声。
科举累人须要了,词章似子岂无成。
勋名合是男儿事,通塞能忘造化情。
莫向斗牛占气采,夜深只愿少微明。
舁石行 南宋 · 许及之
沙河塘路飞晴泥,夹道睨立如凫鹥。
千夫舁石自何所,相以柝节当鼓鼙。
一夫流喝相和答,声与步应如采齐。
观者跼蹐汗通下,彼独閒暇轻如携。
此石非是装玉砌,此石非是筑金堤。
不为文陛仪禁卫,定作润础承榱题。
俨然一柱方峙立,何者偃植为拱枅。
呜呼自昔良工心独苦,大材小用俱难取。
寿程宰 其一 南宋 · 洪咨夔
押纸韵
作县如弄潮,莫吸半呷水。
红旗上岸来,喝采沙河市。
拈取第一筹,细柳天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