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遗谶 其二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四
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论衡·实知》:「孔子将死,遗谶书。」又《古微书》引《春秋演孔图》云:「驱除名政,颠倒吾衣裳,坐吾曲床,滥长九州灭六王,至于沙丘亡。」)。
为齐上书说赵王 战国东周 · 苏秦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臣闻古之贤君,德行非施于海内也,教顺慈爱非布于万民也,祭祀时享,非当于鬼神也。甘露降,风雨时至,农夫登,年谷丰盈,众人喜之,而贤主恶之。今足下功力,非数痛加于秦国,而怨毒积恶,非曾深淩于韩也。臣窃外闻大臣及下吏之议,皆言主前专据,以秦为爱赵而憎韩。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得爱赵而憎韩哉?欲亡韩吞两周之地,故以韩为饵,先出声于天下,欲邻国闻而观之也。恐其事不成,故出兵以佯示赵、魏。恐天下之惊觉,故微韩而贰之。恐天下疑已,故出质以为信。声德于与国,而实伐空韩。臣窃观其图之也,议秦以谋,计必出于是。且夫说士之计,皆曰韩亡三川,魏灭晋国,恃韩未穷,而祸及于赵。且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又有势同而患异者。昔者楚人久伐而中山亡。今燕尽韩之河南,距沙丘,而至钜鹿之界三百里;钜于捍关,至于榆中千五百里。秦尽韩、魏之上党,则地与国都邦属而挈者七百里。秦以三军强弩坐羊唐之上,即地去邯郸二十里。且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今鲁句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燕之唐、曲吾,此代马胡驹不东,而昆山之玉不出也。此三宝者,又非王之有也。今从于强秦国之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是矣。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赵,参分赵国壤地,著之盘盂,属之雠作,五国之兵有日矣,韩乃西师以禁秦国,使秦发令素服而听,反温、枳、高平于魏,反三公、什清于赵,此王之明知也。夫韩事赵宜正为上交,今乃以抵罪取伐,臣恐其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今王收天下,必以王为得,韩危社稷以事王,天下必重王。然则韩义王以天下就之,下至韩慕王以天下收之,是一世之命,制于王已。臣愿大王深与左右群臣卒计而重谋,先事成虑而熟图之也(《战国策》十八,又见《史记。赵世家》作苏厉为齐遗赵王书,小同大异,今别载于后。)。
为齐遗赵三书 战国东周 · 苏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熟,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徵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啖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已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徵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而实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说士之计曰:「韩亡三川,魏亡晋国,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间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羊肠之西,句注之南,非王有已。逾句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强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熟虑之。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徐广曰:「根柔,一作芸柔,一作平柔)。于魏,反巠分、(徐广曰一作王公。)先俞于赵。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义。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王也(《史记。赵世家》:「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菑。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于是赵乃辍秦不击齐。」案《战国策》十八作苏秦,彼篇多误,当以《史记》为正)。
秦世谣 秦 · 无名氏
押阳韵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四
《异苑》曰:秦世有谣曰云云。始皇既坑儒焚典。乃发孔子墓。欲取诸经传。圹既启。于是悉如谣者之言。又言谣言刊在石壁。政甚恶之。乃远沙丘而循别路。见一群小儿辇沙为阜。问。云沙丘。从此得病。
秦始皇,何彊梁。
开吾户,据吾床。
饮吾酒,唾吾浆。
飧吾饭,以为粮。
张吾弓,射东墙。
前至沙丘当灭亡(○《异苑》四。)。
沙丘城下寄杜甫 盛唐 · 李白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送薛九被谗去鲁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
引用典故:侯生 巢梧 饭王孙 春申刎首 东家丘 笑躄 三窟 宋人不辨玉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
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
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
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
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
借问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尔去且勿諠,桃李竟何言。
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引用典故:驾小车 吴牛喘月 倚门 趋庭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一作歊)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诗三百三首 其二百七十二 唐 · 寒山
押阳韵
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
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祖龙行 中唐 · 韦楚老
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
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
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砀起。
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龙蛇撩乱入咸阳,少帝空随汉家马。
秦纪 唐末 · 罗隐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长策东鞭及海隅,鼋鼍奔起鬼神趋。
怜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间有死无。
鼓吹曲辞 芳树(一作芳树) 唐末 · 罗隐
细蕊(集作萼)慢逐风,暖香闲破鼻。
青帝固有心,时时动人(集作漏天)意。
去年高枝犹压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
春夏作头,秋冬为尾。
循环反覆无穷已,今(集作人)生长短同一轨。
若使威可以制,力可以止,秦皇不肯敛手下沙丘,孟贲不合低头入蒿里。
伊人彊猛犹如此,顾我劳生何足恃?
但愿开素袍,倾绿蚁,陶陶兀兀大醉于青冥(集作宵)白昼间。
任他上是天,下是地。
咏史诗 沙丘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
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
喻道 唐末 · 李咸用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三山 沙丘
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奚屿知大名府馆陶县王祜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于继徵知临清县制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二
河朔右地,魏为大名,分治剧邑,当用能吏。近多旷败之政,殊昧抚绥之方,致逋吾民,以失常赋。思慎釐于县务,特选士于朝行,断自朕心,以重其事。其以大理正奚屿知大名府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祜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徵知临清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二五。第四册第三四六八页)。
三山移文 唐末宋初 · 宋白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皇朝文鉴》卷一二八
三山之英,十洲之灵,排烟拂雾,勒移山庭。夫以逍遥玄俗之姿,缥缈飞仙之状,控白鹤于云末,骖青鸾于天上,吾方知之矣。若其冥冥帝先,杳杳象外,厌浮世而龙摅,曳天倪而蝉蜕,聆《白雪》于太虚,挹流霞于上界,固亦有焉。岂其侈靡轻浮,猖狂迅速,习夏癸之奢,用商辛之酷?将大道以为戏,剿万民而逞欲?何其谬哉!呜呼,龙驭不存,鼎湖长往,万古千秋,英灵肸蚃。世有秦皇,爰及汉帝,既崇既高,益骄益炽。然而貌学希夷,情忘橐籥,窃祀神山,滥封乔岳,污吾真风,轻吾上药,虽笃志于仙材,竟无心于天爵。其始至也,将拍洪崖,挹浮丘,捐百揆,弃诸侯。鼋梁架日,剑气凌秋。或思玉皇可接,或忆金仙共游。废元元以不治,仰苍苍而是求。燕昭何足比,子晋不能俦。及其妄说斯行,贪诚弥勇;智刃挥霍,灵台飞动。乃阅意海隅,穷奢世上。泛楼船而济重溟,建祈年而侔大壮。兰桡馥其天风,桂栋凌乎辰象。望仙阙而何极,顾人寰而如丧。至其俨霞冠,垂珠绶,履风云之舄,列蛟龙之绣,焚百和于筵上,辉九华于坐右。羽旆争耸,瑶坛竞开,丹台紫府在何处,白凤青鸾犹未来。大宝非贵,三清是属。耻万机之琐屑,隘六合之局促。将纪号于真图,任销声于帝箓。希风七十君,委政三十毂。使我徒费步虚,尝轻举,徐福不归,安期谁侣?文成、五利并虚词,太一、上玄徒延伫。至于柏梁灰烬,承露飘○,甲帐空兮暮烟怨,羽人去兮秋风惊。昔求长生跻寿域,今见委骨在穷尘。是知碧海汪洋,瀛洲浩渺,方丈争奇,蓬莱竦峭。慨沙丘之云云,悲茂陵而谁吊!故其露惨长寒,风啼自咽;秋草凄凉,春花愁绝。嗟罗绮之皆空,叹池台之已灭。且夫奄有神器,化育群生;将天地以合德,与日月而齐明。岂可使凤扆寂寥,龙图销毁,帝道荒芜,天潢泥滓,游心于幻路,教臣民而以诡?宜扃玉洞,掩天关,扬大雾,涌惊湍,隔妖风于海上,杜妄魄于云端。于是瞋波如山,怒云寡色,斥二主之讹谬,警后王之道德。请为治世君,无俟宾天客。
马 北宋 · 丁谓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蹀躞追风足,权奇汗血躯。
沙丘逢骏骨,浣(疑当作瀚)海得名驹。
天骥千金直,龙媒万里途。
王良如在衔,下驷敢前驱(以上同上书页二七一八)。
秦论(下)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武溪集》卷四、《圣宋文选》卷一二、《广东文徵》卷二五
世言秦所以亡者,赵高谗邪,胡亥蔽愚,毒痛齐民,四海瓦解而宗社墟矣。愚尝以为亡秦而贼天下者,李斯也。秦人据形便之国,气凌山东,穆公任由余,孝公用商鞅,而霸业基矣。蚕食虎视,累世横骛,有起、剪、括、骜握其兵,穰、魏、雎、泽执其政,斥地灭敌,日加其强。李斯始以儒学西游于秦,乃进一六合、兼诸侯之说,秦人除逐客之令,以从其计,破纵擅横,卒并天下,以斯为相。且斯以布衣徒步游说,数年而取宰相,不为不遇也。海内既一,属心于斯。六国厌战争之苦,兵待我乎偃;秦人困庐井之废,土待我乎辟;父子薄耰锄之异,民待我乎教。斯学帝王之术,居辅弼之地,脱或戴其君于成康之列,跻其民于仁寿之域,如反掌耳。而乃背戾古始,拔本塞源,燔弃《诗》、《书》,愚弄黔首,绝尺寸之封以孤其势,侈封禅之制以骄其心,筑宫弥山川,勒铭遍海内,戮诽谤,禁偶语,刑繁令淫,国纪隳矣。纪纲既隳,四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世子者,所以接统而著代,君行则守,有守则从,古之制也。故曰太子,天下之本,本根一摇,天下必荡。安有著名储贰,而握兵边徼,废弦诵之大业,习鼓旗之末节?衣裳颠倒,莫甚于兹。默而不言,焉用彼相?及沙丘之变,赵高以亵近之资,启亡国之言,丞相当于此时正人臣无将之诛,以视天下,召扶苏而立之,从先帝之约。扶苏仁明,备尝险阻,辅以治道,可致太平。若刬去严刑,罢遣谪戍,民无怨讟,则秦之社稷未可量也。斯惑赵高之词,越录而拔胡亥。小人在位,兵徭并起,使四海之人,血膏边城,骨填骊山,比屋嗷嗷,半为盗贼,尚乃建言督责,以固恩宠,岂不愚哉!贼屠三川,卒被高谮,黄犬之叹,得无晚乎!使胡亥得位、赵高得权,皆斯之由也。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斯之谓乎。故曰:亡秦而贼天下者,斯之罪也,卒被五刑,非不幸矣。
登永济驿楼 北宋 · 韩琦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远烟芳草媚斜阳,萧索邮亭一望长。
尽日倚栏还独下,绿杨风软杏花香。
故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工部尚书崔公行状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曾祖光表,右补阙、直史馆。
祖周度,兖州节度判官、赠秘书少监。
父汝砺,左班殿直、赠尚书兵部侍郎。
本贯开封府鄢陵县仪凤乡凤凰里,名立,字本之,年七十五。
崔出姜姓。始,齐丁公之嫡曰季子,以其国推叔乙而食采于崔,因而命氏。十六世孙业,为汉东莱侯,居清河之东武城。至后魏殿中尚书休,始与其弟寅分大小房,休号大房。自元魏历周、隋间,世居显仕,而至唐尤甚,与卢、李、郑三姓,遂为诸侯之望,而崔为之首。曾祖讳光表,清河大房休之后十二世孙也。后唐同光初举进士,为天下第一,终右补阙、直史馆。祖讳周度,性忠鲠敢言,周初为兖州节度判官,其帅慕容彦超叛,即以大义譬责之,复引近世逆顺祸福以为监。不听,卒为其所害。周祖闻而伤之,赠秘书少监。父讳汝砺,以父死节尚幼,朝廷欲优其廪给,乃以为左班殿直。后以家世儒者,耻从武弁之列,遂弃官归鄢陵,安处先庐,不以荣利为意。以公贵,累赠尚书兵部侍郎。公讳立,字本之,侍郎之次子也。少警悟博学,而尤长于古文。时柳公仲涂为世大儒,学者师仰,一见公文而奇之,于公卿间比比延誉。咸平二年秋举进士于开封府,试入高等。明年春及第,补果州团练推官。郡有役卒辇官物于他州,苦其道路之险,乃率众钱雇便舟而下。其守姜从革者发其事,法官张升引率歛条,坐始谋与率钱卒三人皆当斩。公曰:「醵钱私己,与本意于公殊科,罪当杖」。固执不断。姜怒,乃以具狱闻,请下有司详谳,卒如公议。姜与法官俱得罪。满岁,用是改大理寺丞、知大名府临清县事。丁侍郎忧去职。服除,知寿州安丰县事。属岁大水,坏期斯塘,民失灌溉之利者殆千馀家,公亟募工徒补塞堤障,日暴露于塘下,踰月而塘完,民以安业。转殿中丞,徙通判广州事,改太常博士。岭南舶商所凑,珍货丛委,至者一为利所动,则隳其故节。公素以清约自守,凡彼之所有,不市一钱,官满但舟贮俸缗所馀而还。时文懿张公为本道转运使,常叹服之曰:「古之所谓廉吏者,恐无以过此」。俄丁母延安郡太君李氏忧,去官。服阕,通判许州事,改屯田员外郎、知江阴军事。仁宗即位,以恩增秩都官。邑有利港者,旧溉民田数千顷,岁久湮废,公谕其民开浚之,曰:「初虽少劳,而其利无穷」。民皆乐然献力。逮成,官无少费,而民利如故。又开横河六十里以通漕运舟楫之便,天子嘉之,两赐诏书褒美。代还,会东都塞决河,命公提举受纳梢草。是时所费既广,旁逮数路之民,皆被科扰。公度兴功过半,薪楗山积,而所逋之数尚数百万,皆单细之户,力不能堪者。公独抗奏,愿一切蠲放,保无所乏,朝廷从之,众大蒙惠。迁职方员外郎、知棣州事。城中池素舄卤,民苦水泉不给。公择衢巷要便之地,为浚百井,而间有甘洌者。众谓公至诚之感,阖郡歌乐之。累迁都官郎中,历知汉、相、潞三州事,以明道恭谢天地恩迁职方,俄转太常少卿、知兖州事。值岁大蝗旱,民罹凶歉,公度荒政之急而为常法所拘者,一皆济以权宜,唯上所罪。又募里豪出粟数十万斛以哺饥者,所活甚众,而施浃旁境。继徙郓、泾二州,就拜右谏议大夫,改知耀州事。耀民气豪喜讼,号难治。始至,系囚满狱,公为区判善恶,劝沮明白。未几民服公化,境内以清。代归,民走漆、沮二水之次,邀公呼曰:「吾之父母,今焉往」?至群卧滩石上,使公马不得前,公为回驾,翌日繇间道乃得去。至阙,以年渐高,筋力不强,愿补闲僻之郡。乃出知濠州事,转给事中。年甫七十,即上书曰:「臣老矣,于国家之事力不能勉,幸乞臣骸骨,以归田里」。上怜之,进秩工部侍郎致仕。公既归许之私第,遂谢绝人事,治家圃,罗植松竹,中起小亭曰葆光,自号葆光子,终日怡然隐几于其间。每良辰美节,则召亲族以觞咏为娱乐,心休休然,自谓处羲皇之世。如是者凡五年。一日,体中不佳,召诸子而谓曰:「人生得七十者为少,而吾寿已过之。又官为丞郎,汝辈皆为京寺之官,女配吉士,吾自顾无一不足者。夫生而死,物理之常也,汝辈但师吾忠孝,无甚悲也」!诸子与家人皆环侍号泣不能胜,而公神色不少变而终,君子以为达性命,时庆历三年十一月三日也。公方重沉敏,不妄喜怒,外虽严庄,而内极仁恕。平居裣衽危坐,凛然如在官府中,家人辈皆悚戢自饬,无敢遽步于前者。天性至孝,二亲之亡,水浆不入口者累日,蔬食柴毁,见者嗟恻之。事其兄中舍君尤谨顺。诸侄少孤,皆奏以官,义均己子。历治十郡,所至务以约制烦,以静胜扰,而政一出于仁惠。凡议罪有不合法意,或所诛不当其情者,则类从轻比,故民感而易化,所去殊思之。又性本恬晦,不自夸耀,以道平进,志不可屈。文静吕公,乃公之同年生也;文懿张公,乃向为监司,知公之深者也,而公足未尝一妄及其门。常曰:「人茍公而待物,当自知我;必欲求而后知,则吾岂为此」?当东郡之督薪刍也,内臣阎文应方为小官,与公共事,文应举或不如法,公必极言规正之。后为入内都知,权倾中外,感公畴昔诲勖之恩,百计欲一见公而不能得,其自重如此。前后上封言时政利害得失,凡四十事,多见施用。能文之外,复长于篇咏。文正范公尝谓某曰:「余向在江阴,多见崔公诗,格清而意远,诗人之作也」。有集二十卷,自名《巴歈集》,兹又见其谦德之高也。夫人冉氏,故职方员外郎宗闵之女。淑行纯德,宗族师法,门内之助,肃然以和。封仁寿郡君,先公而亡,年六十六。以其年十二月十三日,葬公与夫人于郑州之新郑县临洧乡先侍郎之墓次。男三人:长勉,天圣五年擢进士第,强敏能政,终大理寺丞;次公孺,性浑厚,有高识,多闻博览,尤高名理之论,今为国子博士、签书忠武军节度判官事;次长孺,和雅善属文,终大理寺丞。女四人:长适比部员外郎杜昉,次适司封员外郎、集贤校理、知陕府事赵宗道,次适大理寺丞张汝士,次即某之配也。故于公治官治家之迹,知之为最详。而辞患鄙讷,不能发扬公之清芬盛烈,使纤悉而明著之,姑举其大概,以资名德钜贤笔削之公,用垂信于后世。谨状(《安阳集》卷五○。又见《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嘉靖《鄢陵志》卷八,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民国《鄢陵县志》卷二七。)。
度:原脱,据郭本补。
咸阳宫赋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古灵先生文集》卷二、《历代赋汇》卷一○八
周失王绪,秦受天数。始皇崛起,狼心奋怒。六国并吞,黑旗森布。分诸侯而立郡县,销五兵而造钟鐻。混车书,一法度。陆詟水慄之所来向,航琛辇赆之所屯聚。于是迁豪徙富,离邦易土。择徒(缺)然,隆隆然,制是宫也,盖莫得而殚言。始其择吉日,申旧章,坦隆基于四隅,郁华构于中央。分左宗右社之规矱,正面朝后市之纪纲。顺阴阳之开阖,放太紫之圆方。由是入九贡之资,诏六工之良,度材用之经费,旅珍产之非常。离娄督绳以分其曲直,公输削墨以形于短长。运雄风于斧斤,架文虹于栋梁。藻井灿兮群葩竞芳,觚棱耸兮金爵交翔。罗玉阶兮彤庭,俨峻宇兮雕墙。朱紫炳焕,下以被其土;金璧峥嵘,上以饰其珰。其高也,侔列宿于紫宫;其大也,出冠山之朱堂。颙颙昂昂,复道还相。上截乎渭川,直走于阿房。是何蠖濩相经,连绵不止!映朱阙之双立,压金城之百雉。被卿霭以上覆,馥天香而特起。巍巍乎,若高浪之奔,架蓬莱而直上;盘盘乎,若巨鳌之出,戴灵山而遐峙。则有千庐传呼,洞门方轨。披广路之三条,列金人之十二。上下端直,左右环卫。执玉帛者来朝,绾银黄者近侍。如云台之上,缥组而摩肩;临淄之间,成帷而举袂。闻之者倏尔而叹,望之者俨然而畏。其间祲威盛容,殊形诡制。钟鼓喤喤,有二四之列;衣裳楚楚,有三千之丽。珠金玉翠衒其珍,组织文章逞其贵。而又植苑囿,开沼沚。草木繁芜,蔽朱实之离离;鱼鸟遨翔,漾清流之亹亹。朝夕之所娱乐,而不知其晦明;寒暑之所隔阂,而不知其启闭。既而穷侈德,尽浇风。目倦五色,耳亡四聪。将欲慕神仙之峨峨,脱天下之汹汹。谓上游之迹,可以拍肩于洪崖;谓积学之致,可以问道于崆峒。由是拟丹台之壮丽,造秘宇之穹崇。飞甍舛互,连阁交通。冥冥乎二百馀里,杳不知其所终。然后巡于陇西,封于岱宗。纪德琅琊之台,列爵大夫之松。伐湘山于既仆,破胡城于已攻。故乃俨彩仗,坐琼宫。建灵旗之五丈,排法驾于六龙。文武肃仪而在下,嫔嫱肆乐乎其中。韵乎钧天之乐,翼乎妙舞之容。左殽右胾兮百品,椒浆桂酒兮千钟。喜气交盛,欢声一同。而皆罄山呼而浃洽,祝天寿以庞鸿。自以为子孙帝王之业,垂万世而无穷。洎乎时运更迭,基扃一空。弋林钓渚榛芜外,玉殿珍台煨烬中。项羽西归,二三世之秦风已荡;高皇东起,四百年之汉德弥隆。士有闻而叹曰:夫圣皇之有天下也,握乾符,御璇极。纳百姓于醇粹,乐群生于休息。故宫室之作,无伤民之利;兴作之所,不劳民之力。轩辕合宫而昭俭,唐尧采椽而示质。总章合制,重华乃建于宏基;卑室兴居,夏禹遂隆于圣德。若乃商受丧乎瑶台,夏桀陨于琼室。夫差一去,游姑苏之鹿麋;晋武既亡,生铜驼之荆棘。斯皆圣人以节用而兴邦,愚者以宣骄而亡国。且强秦虎视蒸民,宸居华域,如建瓴之地,无以极其险隘;若秋荼之网,无以加其苛刻。收太半之赋敛,焚诗书之典则。而复开宫禁之宏址,驱生民于重役。农者失其耕耨,女工废其纴织。上天为之震怒,四方为之沮色。又安得延茂其邦家,而兴隆乎社稷?嗟乎,源之澄兮流必清,本非固兮枝必倾。始皇去兮沙丘既平,子婴灭兮咸阳已并。归赫赫之汉祚兮,为帝畿之三成。又何必指东门之界兮,柱立石于沧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