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东京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三、文选卷三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
由余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
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
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
征税尽,人力殚。
然后收以太半之赋,威以参夷之刑。
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
惵惵黔首,岂徒跼高天、蹐厚地而已哉?
乃救死于其颈!
驱以就役,唯力是视,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高祖膺箓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
所推必亡,所存必固。
扫项军于垓下,绁子婴轵涂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是以西匠营宫目玩阿房。
规摹踰溢,不度不臧。
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
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
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区夏矣。
文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武有大启土宇,纪禅肃然之功。
宣重威以抚和戎狄,呼韩来享。
咸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铭勋彝器,历世弥光。
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
必以肆奢为贤,则是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固不如夏癸之瑶台,殷辛之琼室也。
汤武谁革而用师哉?
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
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民志不谅,何云岩险襟带
负阻二关,卒开项而受沛。
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
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隩,靡地不营
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瀍。
西阻九阿东门于旋。
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
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
大室作镇,揭以熊耳。
底柱辍流,镡以大岯。
温液汤泉,黑丹石缁。
王鲔岫居,能鳖三趾。
宓妃攸馆,神用挺纪。
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周公初基,其绳则直。
苌弘魏舒,是廓是极。
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度堂以筵,度室以几。
京邑翼翼,四方所视。
汉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
巨猾间舋,窃弄神器。
历载三六,偷安天位
于时蒸民,罔敢或贰。
其取威也重矣!
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
授钺四七共工是除。
欃枪旬始,群凶靡馀。
区宇乂宁,思和求中。
睿哲玄览,都兹洛宫。
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既光厥武,仁洽道丰。
登岱勒封,与黄比崇。
逮至显宗,六合殷昌
乃新崇德,遂作德阳
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
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
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
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
温饬迎春,寿安永宁。
飞阁神行,莫我能形。
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渚戏跃鱼,渊游龟𧓈。
永安离宫,脩竹冬青
阴池幽流,玄泉洌清
鹎鶋秋栖,鹘鸼春鸣。
鴡鸠丽黄,关关嘤嘤。
于南则前殿灵台,敕和安福。
謻门曲榭,邪阻城洫。
奇树珍果,钩盾所职。
西登少华,亭候修敕
九龙之内,寔曰嘉德。
西南其户,匪雕匪刻。
我后好约,乃宴斯息。
于东则洪池清篽渌水澹澹。
内阜川禽,外丰葭菼
献鳖蜃与龟鱼,供蜗螷与菱芡
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
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瑰异谲诡,灿烂炳焕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于是观礼,礼举仪具。
经始勿亟,成之不日。
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
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规天矩地授时顺乡。
造舟清池,惟水泱泱。
左制辟雍,右立灵台。
因进距衰表贤简能。
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
百僚师师,于斯胥洎。
藩国奉聘,要荒来质。
具惟帝臣,献琛执贽。
当觐乎殿下者,盖数万以二。
尔乃九宾重,胪人列。
崇牙张,镛鼓设。
郎将司阶,虎戟交铩。
龙辂充庭,云旗拂霓。
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磕隐訇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于东厢。
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
负斧扆,次席纷纯,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
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贽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
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将将焉,信天下之壮观也。
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
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
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
发京仓,散禁财
皇寮,逮舆台。
膳夫以大飨,饔饩浃乎家陪
春醴惟醇,燔炙芬芬。
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千品万官,已事而踆。
勤屡省,懋乾乾。
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招有道于侧陋,开敢谏之直言。
聘丘园之耿絜,旅束帛之戋戋。
上下通情,式宴且盘。
及将祀天郊,报地功,祈福乎上玄,思所以为虔。
肃肃之仪尽,穆穆之礼殚。
然后以献精诚,奉禋祀,曰:允矣,天子者也。
乃整法服,正冕带。
珩紞纮綖玉笄綦会。
火龙黼黻,藻繂鞶厉
结飞云之袷辂,树翠羽之高盖
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
六玄虬之弈弈,齐腾骧而沛艾。
龙辀华轙,金錽镂锡。
方釳左纛,钩膺玉镶。
銮声哕哕,和铃鉠鉠。
重轮贰辖,疏毂飞軨。
羽盖威蕤,葩瑵曲茎。
顺时服而设副,咸龙旂而繁缨。
立戈迤戛,农舆辂木。
属车九九,乘轩并毂
𨌥弩重旃,朱旄青屋。
奉引既毕,先辂乃发。
鸾旗皮轩,通帛綪旆。
云罕九斿闟戟轇轕。
髶髦被绣,虎夫戴鹖。
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
总轻武于后陈,奏严鼓之嘈囐。
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钲而建黄钺。
清道案列,天行星陈
肃肃习习,隐隐辚辚。
殿未出乎城阙,旆已反乎郊畛。
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明神。
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雷鼓鼘鼘,六变既毕。
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元祀惟称,群望咸秩。
飏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
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
然后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尊赤氏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
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蒸蒸之心,感物曾思
躬追养于朝祧,奉蒸尝与礿祠。
物牲辩省,设其楅衡
毛炰豚胉,亦有和羹。
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万舞奕奕,钟鼓喤喤
灵祖皇考,来顾来飨。
神具醉止,降福穰穰。
及至农祥晨正,土膏脉起。
銮辂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
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供禘郊之粢盛,必致思乎勤己。
兆民劝于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春日载阳,合射辟雍
设业设虡,宫悬金镛。
鼖鼓路鼗,树羽幢幢。
于是备物,物有其容。
伯夷起而相仪,后夔坐而为工。
张大侯,制五正
三乏,厞司旌
并夹既设,储乎广庭。
于是皇舆夙驾,𨌅于东阶,以须消启明。
扫朝霞,登天光于扶桑。
天子乃抚玉辂,时乘六龙。
鲸鱼,铿华钟。
大丙弭节,风后陪乘。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礼事展,乐物具。
王夏阕,驺虞奏。
决拾既次,彫弓斯彀。
达馀萌于暮春,昭诚心以远喻。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
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
日月会于龙狵,恤民事之劳疚。
因休力以息勤,致欢忻于春酒。
銮刀以袒割,奉觞豆于国叟。
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敬慎威仪,示民不偷我有嘉宾,其乐愉愉。
声教布濩,盈溢天区。
文德既昭,武节是宣。
三农之隙,曜威中原。
岁惟仲冬大阅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悉率百禽,鸠诸灵囿。
兽之所同,是谓告备。
乃御小戎,抚轻轩
中畋四牡,既佶且闲。
戈矛若林,牙旗缤纷。
迄上林,结徒营。
次和树表,司铎授钲。
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陈师鞠旅,教达禁成。
火列具举,武士星敷。
鹅鹳鱼丽,箕张翼舒。
轨尘掩迒,匪疾匪徐。
驭不诡遇,射不剪毛。
升献六禽,时膳四膏。
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成礼三殴,解罘放麟。
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
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怀民
仪姬伯之渭阳,失熊罴而获人。
泽浸昆虫,威振八宇。
好乐无荒,允文允武。
薄狩于敖,既璅璅焉。
岐阳之蒐,又何足数。
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方相秉钺,巫觋操茢。
侲子万童,丹首玄制。
桃弧棘矢,所发无臬。
飞砾雨散,刚瘅必毙。
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然后凌天池,绝飞梁。
捎魑魅,斮獝狂。
斩蜲蛇,脑方良。
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
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八灵为之震慑,况鬾蜮与毕方。
度朔作梗,守以郁垒。
神荼副焉,对操索苇
目察区陬,司执遗鬼
京室密清,罔有不韪。
于是阴阳交和,庶物时育。
卜征考祥,终然允淑。
乘舆巡乎岱岳,劝稼穑于原陆
同衡律而壹轨量,齐急舒于寒燠。
省幽明以黜陟,乃反旆回复
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怀古
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
秋豫收成,观丰年之多
嘉田畯之匪懈,行致赉于九扈
左瞰旸谷,右睨玄圃。
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且归来以释劳,膺多福以安悆。
总集瑞命,备致嘉祥。
林氏驺虞,扰泽马腾黄
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皇。
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惠风广被,泽洎幽荒。
北燮丁令,南谐越裳。
西包大秦,东过乐浪
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
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
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登封降禅,则齐德乎黄轩
为无为,事无事,永有民,以孔安。
遵节俭,尚素朴
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常足
将使心不乱其所在,目不见其可欲。
贱犀象,简珠玉。
藏金于山,扺璧于谷。
翡翠不裂,玳瑁不蔟。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
民去末而反本,咸怀忠而抱悫。
于斯之时,海内同悦,曰:『吁!
汉帝之德,侯其祎而』!
盖蓂荚为难莳也,故旷世而不觌。
惟我后能殖之,以至和平,方将数诸朝阶。
然则道胡不怀,化胡不柔?
声与风翔,泽从云游。
万物我赖,亦又何求?
德宇天覆,辉烈光烛。
狭三王之趢趗,轶五帝之长驱。
踵二皇之遐武,谁谓驾迟而不能属?
东京之懿未罄,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若乃流遁忘反,放心不觉,乐而无节,后离其戚,一言几于丧国,我未之学也。
且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翘翘以危惧,若乘奔而无辔
白龙鱼服,见豫且
虽万乘之无惧,犹怵惕于一夫。
终日不离其辎重,独微行其焉如?
夫君人者,黈纩塞耳。
车中不内顾
佩以制容,銮以节涂。
行不变玉,驾不乱步。
却走马以粪车,何惜騕袅与飞兔。
方其用财取物,常畏生类之殄也。
赋政任役,常畏人力之尽也。
取之以道,用之以时。
山无槎蘖,畋不䴠胎。
草木蕃庑,鸟兽阜滋。
民忘其劳,乐输其财。
百姓同于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洪恩素蓄,民心固结
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忿奸慝之干命,怨皇统之见替,玄谋设而阴行,合二九而成谲。
登圣皇于天阶,章汉祚之有秩
若此,故王业可乐焉。
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
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
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檗栽。
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况初制于甚泰,服者焉能改裁,故相如壮上林之观,杨雄骋羽猎之辞。
虽系以隤墙填堑,乱以收罝解罘。
卒无补于风规,只以昭其愆尤。
臣济奓以陵君,忘经国之长基
函谷击柝于东,西朝颠覆而莫持。
凡人心是所学,体安所习。
鲍肆不知其臭,玩其所以先入。
咸池不齐度于䵷咬,而众听或疑。
能不惑者,其唯子野乎?
客既醉于大道,饱于文义。
劝德畏戒,喜惧交争
罔然若酲,朝罢夕倦,夺气禠魄之为者,忘其所以为谈,失其所以为夸。
良久乃言曰:鄙哉予乎!
习非而遂迷也,幸见指南于吾子。
若仆所闻,华而不实;
先生之言,信而有徵。
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于此。
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得闻先生之馀论,则大庭氏何以尚兹?
走虽不敏,庶斯达矣」。
京陵(二十六年三月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四
朕违北京二十馀载,虽云密迩,瞻途莫从。
今因四表无尘,时和岁稔。
复获拜奉旧茔,展罔极之思,飨宴故老,申追远之怀。
固以义兼于桑梓,情加于过沛,永言慷慨,感慰实深。
宜聿宣仁惠,覃被率土。
其大赦天下。
丹徒县侨旧今岁租布之半。
行所经县,蠲田租之半;
二千石官长,并勤劳王务,宜有沾锡。
登城三战,及大将战亡坠没之家,老病单弱者,普加赡恤。
遣使巡行百姓,问所疾苦,孤老鳏寡六疾不能自存者,人赐谷五斛(《宋书·文帝纪》。)
奏请采京南山青碧石柱 北魏 · 邓宗庆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乡郡民李飞、太原王显前列称:诣京南山采药,到游越谷南岭下,见青碧石柱数百枚。
被诏案检,称所见青碧柱,长者一匹,相接而上,或方一尺二寸,或方一寸,方楞悉就。
其数既多,不可具数,请付作曹采用(《魏书·灵徵志》下。太和元年十月南部尚书安定侯邓宗庆奏。)
兰陵恩诏(十年三月壬寅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朕自违桑梓,五十馀载,乃眷东顾,靡日不思。
今四方款关,海外有截,狱讼稍简,国务小闲,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故乡老少,接踵远至,情貌孜孜,若归于父,宜有以慰其此心,并可锡位一阶,并加颁赉,所经县邑,无出今年租赋,监所责民蠲复二年,并普赉内外从官军主左右钱米各有差(《梁书·武帝纪》下)
安定侯 北魏 · 温子升
 押歌韵
封疆在上地,钟鼓自相和。
美人当窗舞,妖姬掩扇歌(○《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百九。)
徐陵 北周 · 李昶
 出处:全后周文卷六
繁霜应管,能响丰山之钟;
玄云触石,又动流泉之奏,矧伊物候,且或冥符,况乃衿期,相忘道术。
楚齐风马,吴会浮云,行李无因,音尘不嗣。
殷御正衔命来归,嘉言累札。
江南茂,蓟北桑枯,阴惨阳舒,行止多福。
足下泰山竹箭,浙水明珠,海内风流,江南独步。
扶风计吏,议折祥禽;
平陵李廉,办酬文约
况复丽藻星铺,雕文锦缛。
风云景物,义尽缘情,经纶宪章,辞殚表奏。
久已京师纸贵,天下家藏,调移齐右之音,韵改河西之俗。
岂直杨云藻翰,独留千金,嗣宗文雅,唯传好事。
仆世传经术,才谢刘歆,家有赐书,学匪班嗣
弱年有意,频爱雕虫;
岁月三余,无忘肄业。
户牖之间,时安笔砚,颦眉难巧,学步非工,恒孺之讥,屡被陈思之诮。
羞逢仲子,类居山之鼓琴;
屡觅子将,同本初之车服。
不谓殷侯,虚谈成价,遂同布鼓,轻向雷门。
燕石空雕,终惭比德,楚军虽拂,实愧栖桐。
岂若邯郸举袖,唯闻变曲,协律飞尘,必应不顾。
是以日南宝贝,遥望归秦;
合浦文犀,更希还汉。
芳春行献,莺其鸣矣。
豫章之床,置长安之驿,厚筑墙垣,思逢郑侨之聘,工歌周颂,伫奏延陵之乐。
书缯有复,道意无伸。
李那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九)
申禁滞狱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七
六卿分设。诸郡咸理。
在于下人。合免冤滞。
如闻越局侵务。背公向私。
其伤则多。为政必紊。
宜令天下州县。百司寮寀。
俱守乃曹。各勤所职。
或有身名尚屈。刑罚不平。
职役未均。徵差无次。
爰及侵夺。亦兼违负。
凡人所诉。大略如斯。
若县不为申。州必须理。
州不能理。省必为裁。
上下相持。冤讼可息。
自今巳后。诉事人等。
经县及州并尚书省披理。若所繇延滞。
不为断决。委御史采访奏闻。
长官巳下。节级量贬。
求因果息争十首 其七 唐 · 敦煌曲子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无理有钱多破用,官典相原纵。
有理无钱吃棒人。
自损自家身。
根本两家全是可,只是争人我。
村戆终当不肯休。
经县经州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三六)
福岩禅院读法华经姓名记 唐 · 僧道振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郡城东南三十馀里。
丹流湾曲。
山罨翠屏。
云霞生双髻之峰。
碧霞吐香炉之石。
谷深景邃。
地近山幽。
藏阴南连。
礼浮北接。
硖石之名。
本非寺号。
径通人行。
时共称焉。
初有昙始禅师
大齐起义之首。
奏藏阴寺讲涅槃经。
感野雉来听。
藏神遗绢。
狝猴奉果。
山神献飧。
时之异人乎。
其难识矣。
周朝惠远法师
晋城霍秀人也。
制涅槃疏。
掷笔升空。
精义入神。
以验其旨。
名振古今。
号掷笔台
已现存焉。
唐代宗之运。
神墨禅师
唐之贵叶。
学究典坟。
善闲庄老。
舍荣慕道。
晦迹忘名。
藏阴宴坐。
林薮行节。
孤迅人难可俦。
真元之时。
智通法师
近朝供奉。
聪惠天假其灵。
善谈涅槃。
真□制六波罗蜜疏。
流于世也。
今有惠愔禅师
业善儒门。
博通子史。
高道不事。
弃笔从缁。
究禅理而真心自闲。
习心观而定惠双运。
居无定所。
云林是家。
寻灵迹。
来届此山。
时有智岑。
善讲天台教门。
深远妙源。
精义尤博。
誓为佛使。
行化人间。
来亦于此。
知山灵秀。
景胜处幽。
名僧继踵。
其时怀公至此。
欲过嵩岳
志求法华道场之处。
土地时运。
宿缘所追。
乃感邦伯邀留。
及有清信长老
结邑请住。
太和二年
上方创造僧院。
兼置普贤道场。
为山寺荒废岁久。
杜绝人来。
道者难居。
盖为差税。
太守王公。
以善理人。
慈爱育物。
敬崇三宝。
荷护伽蓝。
自至山门。
殷勤留请。
兼舍禄粟。
及劝官僚资助。
并咸降差科。
时有清信之士。
以议助济差科。
时有廿八入□经□年间人即论散出。
邑今有六七人。
同为竭力。
崇供山寺科□并造阁一所。
兼素画弥勒。
兼诸方信施者。
并邑外持念经人
具历此石。
法华之应。
事亦具载矣。
邑人司徒映等。
宿植深厚。
菩提种成。
法雨润根。
善□开发。
又能晦迹藏名。
隐遁州城
縓肆和光混俗。
乐道安贫。
共结良缘。
同修福利。
心贞志固。
刻石记文。
感集陈情。
命余题述。
祭陈先辈(鼎)901年1月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维光化四年岁次辛酉正月二十七日
祭于东君之灵。
闽山秀气。
鲁国清尘。
天之授受。
钟我仁人。
卓矣生世。
学而立身。
卫玠则旁辉其舅。
曾参则大孝于亲。
始者随计归越。
上书入秦。
擅价而侯门倾动。
呈功而凤藻精新
咸通之年。
九霄也鹢路
乾符之际。
万仞也龙津
既而瓯岭兵。
蜀川迎帝。
匪无随驾之恳。
实切问安之计。
肩负燋饭
志销丹桂
虽深藏豹之诚。
难遏化鲲之势。
都堂昔日。
困一千辈之交锋。
大国中兴。
作第二人之登第。
杏园醉后。
华表归时。
往岁井邑。
兹辰羽仪。
旋属姑苏积衅。
勾践兴师。
于是板舆避地。
草檄从知。
百越之江光汹涌。
四明之山翠参差。
长鲸既剔。
逸足难羁。
东别朱门。
南还故里。
一朝而奄至泣血。
三载而蔑闻见齿
仲由此后。
千钟之禄悠哉。
毛义终身。
一檄之荣已矣。
修程不顾。
盛德逾馨。
田园草绿。
户牖山青。
而抗迹。
而忘形。
且期齐鹤算。
寿陟龟龄。
是何修短之期莫测。
吉凶之阈难扃。
明神罔佑。
大祸斯丁。
士林惨怛。
词苑伶俜。
滔始自童年。
至于壮岁。
江乡为竹马之友。
京辇作谷莺之会。
三朝被刖。
栖迟泣荆璞之艰。
十上遭时。
次第到瑶蟾之内。
谁言倏忽。
遽叹存亡。
痛人琴之俱绝。
缅胶漆以空伤。
呜呼用新。
平生德行。
曩昔文章。
近则孟浩然
虽人间不仕。
远则卜子夏
地下为郎。
诚以高科而贞退。
固从阴骘以舒张。
逝水东流。
踆乌西匿。
昨辰而献酬。
今日而藻滴沥。
彭祖延永寿
亦至销磨
巨卿之哭故人
得无悽恻。
况乎东西多故。
南北遥程。
不得亲随薤露。
送别茔。
既阙殷勤而执绋。
空将呜咽以沾缨。
谨以依稀蔬果。
一二精诚。
愿冥符于肸蚃。
申永诀于幽明。
请助修孔子 晚唐 · 孔纬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
文宣王祠庙兵火焚毁。
有司释奠无所。请内外文臣各于本官料钱上。
每一缗抽十文。助修国学。
送人赴官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
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
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重修开元天宝观记 前蜀 · 吴崇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原夫混茫无象。
生元气以发扬。
太极成形。
建两仪而交感。
是故一升一降。
既惨既舒。
深知要妙之门。
默起自然之理。
万化皆归于橐籥。
八风寻运于璿玑。
虽开阖紫宸
实分官于九府。
而主张玉籍。
俱命职于偫真。
周朝则教演五千。
流唐室则宗分前后。
所以法天取则。
王崇至静之源。
秉一成功。
冠褐慕至和之境。
得之者寿。
失之者亡。
羲轩冀表于前芳。
茅许将传于故事。
上则云官月殿。
荧煌高锁于三清。
下则琼室珠房。
重謺旁分于五岳。
权福罪则皆同影响。
叩希夷则莫睹枢机。
然后九有延祈。
宫庙。
三元礼醮。
遍列坛场。
苟邦国以长兴
谅焚修而不泯。
其谓乎开元观者。
城东异境。
物外灵踪。
实乾坤秀丽之乡。
乃云鹤盘旋之地。
吴大帝龙骧碧汉。
鹊起金陵
奉元元而旦夕未皇。
执躁静而祷祈不倦。
访鼎湖之旧迹。
寻河上之元风。
傥尚虚无。
必开虔奉。
至宝鼎四载
乃方立为崇真之观。
初标堂宇。
继设住持。
绵星纪以逾深。
存香灯而不阙。
值隋皇革命。
神器移天。
方当在宥之初。
遽布维新之政。
开皇十一年
又换元额为仙之观。
大唐高祖皇帝应天徇物。
捲众临戎。
定山河为一统之宗。
使区宇绝三分之势。
明明表德。
荡荡垂风。
元宗皇帝躬乘大宝。
克显丕图。
复会仙师。
同访桂花宫里。
潜逢圣祖。
还游羊角烟中。
万年以表于殊风。
四海仍新于大号。
开元二十六年又奉更改。
则今之名额也。
崇基宛若。
真像豁如。
以次薰修。
递相严敬。
道士彭法宣等。
各怀道德。
继备精虔。
表方隅归向之场。
显尘世祈求之旨。
及乎咸通已后。
玉关据虎。
金革犯秦。
兵火以延焚。
因毁残而废坠。
暨皇唐复霸。
帝业中兴。
刺史张公承杰。
心悬妙理。
志慕真筌。
洞鉴精虔。
深委功绩。
至保大九年
相次舍置三清尊殿功德宝坛等。
志坚有感。
德迈皆通。
是表良因。
用成其事。
由是散求郢匠
广布楚材。
梁栋云铺。
棼橑鳞次。
殿堂才毕。
巍巍笼绀雾细霞。
廊庑方开。
赫赫布祥光瑞色。
真容圣像。
俨若化来。
玉女仙童。
忽如降下。
黼黻而皆成异境。
清虚而尽似仙乡。
芬芳之琪树祥花。
缭绕之松阴桂影。
疑十洲之风月。
移在人间。
眺万洞之烟霞。
宛如象外。
矧以前临大道。
红尘不惹于元关。
后跨长江
渌浪同含于妙性。
八海之羽人频至。
五山之词客如归。
岂让丹邱。
何殊阆苑。
将期立绩。
冀僝厥功。
上可以裨赞皇图。
下可以休祯庶类。
而崇智乏精通。
才非敏速。
忝承来命。
请纪殊猷。
立言惭褒贬之文。
握笔绝色丝之字。
迁陵谷
用表贞珉。
长为不朽之名。
永作无穷之誉。
时乾德二年岁甲子十月十五日记。
两省台司非统摄疏 北宋 · 李宗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皇朝文鉴》卷四二、《经济类编》卷三四、《四续古文奇赏》卷五
臣按《通典》叙职官,以三师三公,门下、中书两省为先;
而《会要》亦以两省为首。
惟《六典》准《周礼》六官,以尚书省官居上,而两省亦在御史台之前,此不相统摄一也。
唐开成三年御史台奉宣:今后遇延英开拟中谢官,委台司前一日依官班具名衔奏;
其两省官,即令本司前一日奏。
两省得以专达,此不相统摄二也。
《朝会图》门下省典仪,设版位,御史中丞班在丹墀上,两省官后立,此不相统摄三也。
故事,文武百官内殿起居失仪,左右巡使奏:文武班内有官失仪,请付外勘当。
如两省官失仪,即奏云:供奉班内有官失仪,请付所司。
以此言之,惟两省官失仪,左右巡使不敢请付勘当,此不相统摄四也。
御史台止奏南衙文武百官班簿,门下、中书两省各奏本省班榜子,此不相统摄五也。
文武常参官,每遇假告,皆经御史台陈牒,惟两省官左右正言以上假告,直宰相陈牒。
遇正衙见、辞、谢,文武常参官皆于朝堂四方馆陈状两纸,惟两省官止陈状一纸。
既不与百官叙班,亦无台参之礼,此不相统摄六也。
文武常参官幕次并在朝堂,惟两省官中书门内。
每遇殿起居及大朝会、宴集,并设次在御史中丞之上。
盖地望亲近,在宪司之右,此不相统摄七也。
五代开延英,奏事先宰相,次两省,次御史中丞,次三司使,次京尹
又,常朝叙班,御史中丞、群官先入,次东宫保傅,次两省官,次左右仆射
及朝退,仆射先出,两省官,次东宫保傅,次御史中丞、群官。
夫以后入先出为重,不相统摄八也。
伏以中书、门下两省,自正言以上,皆天子侍从之官,立朝叙班,不与外司为比。
故在正衙,则与宰相重行而立;
通衢,则与中丞分路而行;
常参,则师傅入于两省之前;
朝会,则台官次于两省之后。
地望特峻,职业有殊,官局之间,不相统摄。
御史台每牒本省,并不平空,所以本省移报,亦如其仪。
文仲止凭吏人之言,遂有闻奏,且无典章为据。
伏况台宪之职,所宜纠察奸邪,辨明冤枉。
廷臣有不法之事,得以弹奏;
下民有无告之人,得以申理。
而于文牒之内,争平空与不平空,其事琐细,乌足助于风威哉?
苍颉颂碑开宝八年十二月 宋初 · 韩从训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四、绩语堂碑录
夫苍公遗教,起自轩皇。
周穆已来,始□人天游。
在洙泗之时,感凤凰来仪,引□□于飞。
会水伴留其踪迹,乃共六□□□□□(缺)章篇,制得五部之经,达于西域
苍颉者,天生德于大圣,四目重光,演圣皇之经书,克度山川□□之数□□□□□(缺)葬之。
大仙讳其颉字。
至熹平六年二月二十二日身薨,班宣御礼,敕置茔丘,以酒脯掩之。
苍颉之初,□□(缺)州十道进贡青凫,石室灵堂,殪在彭衙□地。
东临北徵之水,西接峤山,南望五龙之蒲城,北枕高奴之□□□(缺)周公霸业,明惠典坟,乃于域中取得苍公制作之精,却向洙泗水边再集卷章,流行宇宙。
变□天下□□未能建官,非□(缺)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万国咸宁
乃立太师太傅太保,惟作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仍统六卿,共均天下(缺)
冢宰掌邦治百官,均四海;
司马掌邦教,主其五典;
宗伯掌邦治于神人,和其上下;
司马掌平达邦国;
司寇掌邦(缺)乱,司空掌邦居,和四民时利。
六卿感其灾害不至,祸乱不作。
□典三教,岂自周时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举(缺)天地。
乃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吟咏诗章。
回至书室,知身似于秋露,浮生世不长居,从床而起,拽杖逍遥,倚门歌曰:「(缺)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颜回以听,瞻视俨然,即知□之也。
今遇当金睿化,立政除邪,皇文降下诸州管下,推寻贤士。
宰君安令,就庙检寻石铭留文。
坟茔见在(缺),□迹记号。
苍颉顶带仙冠,凤履双□,四眼八□,名曰苍公。
具事申□,奉宣开奏,诸神庙而毁废,比灵迹□存留。
重建殿堂,覆其石室。
惟神威灵朗□,能贯百王,□□□(缺)如有信。
剋期章卷行于宇,遗文播教庠,文星坠于凡间。
茔内灵安石室,祯祥通变,保佑彭衙,邑宰(缺)皈敬。
今有邑众信士维那司徒稹等,知神明而可托,惠眼遥观,红日处于长天,万像有刑皆照。
是以□投英□□(缺)敢众力以扶持,遂坚心而应顾,召集巧匠,建殊胜事,再葺兴扬,重隽石记。
从训者,儒中末辈,于世懦徒,虔心祷□(缺)神祇,便得忝灵借□,未敢书于碑上。
乃昨经县验呈,便蒙员外勘详,恩明赐许只忝二乎两人一主,其馀更(缺)兼得员外职函随文将至。
愿神恩垂海内,利益群生,一切有情,同沾此福。
后述颂曰:
苍公大圣,除邪立□。
感应君王,得闻天听。
殿宇兴修,再兴石铭。
利益群生,万民皈敬。
鸟迹灵幽,□四(缺)坟前石室,万古千秋。
准宣勘覆,安令申州
诣实闻奏,古庙存留。
时维大宋开宝八年,岁当乙亥,大吕(缺)生十叶,村众恭虔。
兴改备毕,万代流传。
伏惟太师弼谐重职,燮理阴阳,宏帝道于仁成,阐皇王之威化。
□临□□□(缺)作邦国之栋梁,播万年之□□。
伏维员外班宣重职,佐国匡朝。
彭衙为宰,化比唐尧。
驰声与󷝿,剪截喧嚣。
八员之内,靳令名超。
□充小(缺)最上效劳。
恩临万姓,抚恤曹僚。
播彻京辇,转更□高。
维那张初,维那甄行满。
乡贡三《礼》韩从训制文,乡贡三《礼》韩文正书,匠人雷令宝刻思(缺)
儒林郎、守白水县、兼监盐曲商税务勒惟一,登仕郎、守主簿李文通,专知宜□盐务彭□□,押司录事姜怀进,党□□知苗,乡贡三《礼》韩令□,维那(缺)
中书乞免和御制述怀诗表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文庄集》卷一○
臣某言:宸章寡和,继沥于恳诚;
睿听盖高,未颁于俞旨。
载循浅拙,弥积兢惶中谢。)
窃以虞舜股肱之歌,才盈数句;
汉皇日月之唱,止及七言。
士师拜手而乃赓,群后登台而奉诏。
若乃圣辞玉振,睿思渊冲。
溢鸿藻于缣缃,宣大猷于风雅。
盖天资之有素,固臣和之无阶。
伏惟尊位皇帝陛下盛德惟新,多能攸纵。
奉先成裕,仪孝奏于皇穹;
典学宣精,懿文明于圣域。
矧属清閒之宴,诞彰雅正之音。
述帝迹之肇基,叙真游之降统。
祖功宗德,扬混一之英声;
帝箓皇图,迪重熙之景命。
至若合祛鲁岳,巡察魏脽。
延飙驾于中宸,荐令芳于曲里。
丘经邑,昭纪于诒谋;
阳位钦柴,祇严于陟配。
敷宣悉备,包举咸周。
陈王业则《七月》之章,告成功则《清庙》之什。
载行事则二帝之典,记礼容则三代之文。
理绝名言,事超《象》、《系》。
爰私传密,俾预赓飏。
臣等幸会亨嘉,谬尘倚注。
睹流晖于《云汉》,已极殊荣;
继绝倡于《阳春》,岂容轻议?
况惟顽陋,并乏艺能。
披縢而愧汗交流,承命而营魂散越。
爰恳祈于矜免,终未赐于允俞。
若宝句非多,稍知于睿式;
则芜音是竭,仰副于清衷。
盖以缛彩星繁,嘉言天远。
韵金相而累百,画钩婉而且千。
捧窥而涉海无津,祇诵而崇朝未遍。
冠古今而夐出,与造化以相侔。
六乐均和,岂待么弦之嗣响;
三辰宣丽,顾容爝火之沈荧。
庶少息于周章,用曲全于蚩鄙。
扣阍沥恳,得请是期。
乞许无田业贫民请射逃田奏天圣元年六月 北宋 · 朱正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
昨知饶州,据鄱阳县佃户吴智等经县,请射崇德乡逃户田产。
今主人有状经县,不许请射逃田,遂送法司
大中祥符六年敕:江南逃田,如有人请射,先勘会本家旧业,不得过三分之一。
其吴智等无田抵当,更不给付。
以臣愚见,若旧业田有三分方给一分,则是贫民常无田业请射,唯物力户方有抵当。
欲乞特降敕命,应管逃田,不问有无田业,欲并许请射。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七一(第七册第六○七二页)。又见同书食货一之二○(第五册第四八一一页)。
吴彦先刘易张庚并可大理寺丞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文恭集》卷一四
敕:某等或进繇俊等,关掌邸阁;
或任宰理,历试按文;
或积有资名,济以风力。
参军从事之画,居邑大夫之员。
悉奉更书,来集大选。
阅交章之慰荐,视赍伐之著明,咸契陟科,参丞法属。
阶荣涂而伊始,坚素操而勿渝。
升祔庆成 北宋 · 张方平
 押词韵第四部
明诏初发中,奉慈讲升祔。
考典下容台,集议付近署。
双礼稽国章,大义推经据。
参覆宰司,裁定皆宸虑。
献后正壸仪,仍几被遗顾。
拥佑隆帝室,清夷赞王路。
懿主钟景命,禖宫开庆祚
灵长繄发祥,熙洽本垂裕。
蓬阙邈仙軿,柏城拱寒树。
别飨隔昭穆,时思怵霜露。
阳月日上辛,斋居待清曙。
当衙荐宝册,夹道陈卤簿。
玉色俨庄栗,渊衷缅驰慕。
端闱出翟车,黄道回天步。
千官陪祠庭,秘祐宁神御。
盛德配不祧,至孝始如素。
穹厚昭精纯,蕃夷入仪注。
涣汗肆庆宥,需云均膏饫。
广爱形海区,教忠宪侯度。
下臣叨载笔,书法资典故。
民贩生铁器送纳税钱事诏天圣五年七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二一(第六册第五○九四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七六页
自今民贩生铁器上京,所经县镇依诸杂物例关报,上京送纳税钱。
若山于率界县镇货卖,并令本县收纳过税,给付公引;
至所到县镇住卖,别收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