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库 ������
俞儿舞歌四首 其一 矛俞新福歌 东汉末 · 王粲
〖《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汉高帝所作也。高帝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宾人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基俗善歌舞。曰:武王伐纣歌也。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辞。《宋书》乐志曰:魏渝儿舞歌四篇。魏国初建所用。使王粲改创其辞。为矛俞、弩俞、安台、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德魏。后于太祖庙并歌之。〗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
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备武乐修。宴我宾师。
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
烝庶德。莫不咸欢柔(○《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三。《诗纪》十五。)。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诗纪》云。外编云广陵观兵。) 曹魏 · 曹丕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御览》五百九十一。广《文选》十。《诗纪》十二。又《类聚》五十九引汤、光、航、良四韵。)。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一作郊庙歌辞 武后崇先庙乐章) 初唐 · 武则天
六言诗 押侵韵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在西国怀王舍城(一三五七九言)。(一作 隋 释慧英 诗) 初唐 · 义净
押尤韵
游,愁。
赤县远,丹思抽。
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年颓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东阳夜怪诗(元和中,彭城秀才成自虚就举东还,路出东陈驿,风雪,夜投佛寺。暗中有一老病僧。俄复有数人至,以自虚举子,各述所作诗,喧论达晓,自虚方欲自誇旧制,一无睹矣。及追寻,始知病僧自称安智高者,是病橐驼。称前河阴转运巡官卢倚马,是驴。称桃林客轻车将军朱中正,是牛。敬去文,是狗。奚锐金,是鸡。苗介立,是猫。胃藏瓠,是一刺猬藏瓠下者。) 其三 唐 · 不详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为有阎浮珍重因,远离西国赴咸秦。
自从无力休行道,且作头陀不系身。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中唐 · 元稹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开元寺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九 胡旋女(李传云:“天宝中,西国来献。”) 中唐 · 元稹
押霰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
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
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
骊珠迸珥逐飞(一作龙)星,虹(音降)晕轻巾掣流电。
潜鲸暗噏笡(残谢反)波海(一作海波),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圜变。
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
柔软依身著(一作看)佩带,裴回绕指同环钏。
佞臣闻此心计回,荧惑(一作惑乱)君心君眼眩。
君言似曲屈为(一作如)钩,君言好直舒为箭。
巧随清影触处行,妙(一作好)学春莺百般啭。
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纬书》曰:“僧一行尝奏明皇曰:‘陛下行幸万里,圣祚无疆。’故天宝中,岁幸洛阳,冀充盈数。及上幸蜀,至万里桥,乃叹谓左右曰:‘一行之奏其是乎?’”)。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
竞渡 中唐 · 元稹
押元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吾观竞舟子,因测大竞源。
天地昔将竞,蓬勃昼夜昏。
龙蛇相嗔薄(嗔薄:忿怒搏击。嗔,通瞋。薄,搏击。),海岱俱崩奔(海岱: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之地区。海,渤海。岱,泰山。崩奔: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仇兆鳌注:“山下堕曰崩,水急流曰奔。”)。
群动皆搅挠,化作流浑浑。
数极斗心息,太(一作大)和蒸混元(大和:一作太和,天地间阴阳会合冲和之气。混元:天地之元气,此指天地。)。
一气忽为二,矗然画乾坤(“一气”二句:大和之气分为阴阳二气,阳清者升而为天,阴浊者沉而为地。)。
日月复照耀,春秋递寒温。
八荒坦以旷(八荒:八方僻远之地。《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万物罗以(一作亦)繁。
圣人中间立,理世了不烦。
延绵复几岁,逮及羲与轩(羲与轩:伏羲氏与轩辕氏(黄帝),均为华夏族之始祖。)。
炎皇炽如炭(炎皇:指传说中之炎帝神农氏。《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蚩尤扇其燔(蚩尤: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方九黎族之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黄帝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有熊竞心起(有熊:黄帝之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此借指黄帝。),驱兽出林樊。
一战波委燄,再战火燎原。
战讫天下定,号之为轩辕。
自是岂无竞,琐细不复言。
其次有龙竞,竞渡龙之门(龙之门:即龙门,在今陕西省韩城与山西省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云。)。
龙门浚如泻,漴射不可援。
赤鳞化时至(赤鳞:鳞片呈赤色之鱼,即鲤鱼。),唐突鳍鬣掀。
乘风瞥然去,万里黄河翻。
接瞬电烻出(接瞬:眨眼之间。电烻:闪电。烻,闪光貌。《集韵·仙韵》:“烻,光也。”),微吟霹雳喧。
傍瞻旷宇宙,俯瞰卑昆崙(昆崙:古代神话传说中之仙山,上有瑶池、阆苑等。)。
庶类咸在下,九霄行易扪。
倏辞蛙黾穴(蛙黾:即蛙。古人认为蛙与鱼同穴),遽(一作递)排天帝阍(天帝阍:天宫之门。阍,门。)。
回悲曝鳃者(曝鳃者:指未登上龙门而化龙之鱼。《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鱼,故云曝鳃龙门。”《后汉书·郡国志五》:“(交趾郡)封溪,建武十九年置。”刘昭注引晋刘欣期《交州记》:“有堤防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为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未免鲸鲵吞(鲸鲵:见卷1《赛神》注。)。
帝命泽诸夏(诸夏:诸夏所住之地,指中原。《尚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孔传:“始为政于我区域诸夏。”诸夏,周代分封之中原各诸侯国。),不弃虫与昆。
随时布膏露,称物施厚恩(称物:根据众物之个体特点,做到施与得当。)。
草木沾我润,豚鱼望我蕃。
向来同竞辈,岂料由我存。
壮哉龙竞渡,一竞身独尊。
舍此皆蚁斗,竞舟何足论。
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中唐 · 元稹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蓬州: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南。《通典·州郡五》:“蓬州,古巴国之地……后周置蓬州(原注:因山以为名),隋初郡废……大唐复置蓬州,或为咸安郡。”)。
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芳溪:馆驿名,故阯在今四川省仪陇县南。)。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一作馀日),肌体顾若刲(刲:割。《广韵·齐韵》:“刲,割。”形容肌肤如刀割般疼痛。)。
气填暮不食,早早掩窦圭(窦圭:即圭窦,形状如圭之墙洞。《左传·襄公十年》:“荜门圭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杜预注:“圭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阴寒筋骨病,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宛见颜如圭(颜如圭:犹颜如玉。圭,圭之古字,玉之一种。)。
似叹久离别,嗟嗟复悽悽。
问我何病痛,又叹何栖栖。
答云痰滞久,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药固易(一作宜)挤(易:原作“宜”,据蜀本、卢本、杨本、董本、全诗改。)。
前时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岂独头有风(予顷患痰,头风踰月不差,裴公教服橘皮朴硝丸,数月而愈。今梦中复徵前说,故尽记往复之词)。
殷勤平生事,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
言罢相与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不识谁氏子。
逡巡急吏来,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再拜复再起。
启云吏有奉,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闲,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献言,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阳(冬月阳:《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阳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铜镜:古代照面之用具,铜制,一面磨光发亮以照面,另面多铸花纹。直至近代,玻璃镜出现后,才逐渐被取代。),万物自可照。
愿君许苍生,勿复高体调(高体调:谓以高格调相标榜。体调,犹格调。)。
相君不我言,顾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户,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一作握我手),命我从此归。
不省别时语,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坐卧心骨悲。
闪闪灯背壁,胶胶鸡去埘(胶胶:鸡鸣声。《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埘:在墙壁上凿洞以成之鸡窝。《尔雅·释宫》:“鸡栖于弋为桀,凿垣而栖为埘。”)。
倦童颠倒寝,我泪纵横垂。
泪垂啼不止,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僮仆撩乱惊。
问我何所苦,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惨惨即路岐。
前经新政县(新政县:属阆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南部县东南新政镇。《旧唐书·地理四·剑南道》(卷四一):“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两县置。”),今夕复明辰。
窴窴满心气(窴窴:同填,充满。《玉篇·穴部》:“窴,今作填。”《广韵·先韵》:“填,满也。”),不得说向人。
奇哉赵明府(赵明府:名未详,当是新政县县令。明府,指县令。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唐人则以明府称县令……既称令为明府,尉遂曰少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住此月与旬。
自言辨贵骨(贵骨:主富贵之骨相。古人认为,人之骨骼、形体、相貌等与人之富贵休咎密切相关,察看其骨相,可预知其未来。),谓若识天真(天真:事物之天然性质或本来面目。)。
谈游费闷(一作閟)景(闷:原作“閟”,据蜀本、杨本、董本、马本改。),何不与逡巡?
僧来为予语,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奇中:意想不到地说准或猜中。),裴相未相时。
读书灵山寺(灵山寺:又名凤凰寺、报忠寺,故阯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
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去声)。
因言前夕梦,无人一相谓。
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白生:指白居易,元稹最亲密之朋友,与元稹俱曾受知于裴垍。),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官学:旧时官府设立之学校。唐代之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皆属官学。此指在官学就读。),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多:重视。《汉书·张耳陈馀传》:“张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颜师古注:“多,犹重也。”),深分从此始(一作治)。(始:原作“治”,据蜀本、卢本、杨本、董本、全诗改)。
吹嘘莫我先(吹嘘:原指言论有所抑扬,后多指为推荐某人而加以称扬。《后汉书·郑太传》(卷七十):“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李贤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掾荆:指被贬江陵士曹参军。掾,见卷2《竹部》注。荆,江陵府属古荆州,故云。),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司马:指任司马官职。司马,见卷3《野节鞭》注。九江:江州之别称,今属江西。《旧唐书·地理三》(卷四十):“江州中:隋九江郡,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天宝元年改为浔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江州。”),无人一言理(理:申辩,辩白。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下邽令笞外按小儿,系御史狱,公上疏理之,诏释下邽令,而以华州刺史为大理卿。”)。
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王将军 唐 · 方干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传纱帐 柳营 青萍
大志无心守章句,终怀上略致殊功。
保宁帝业青萍在,投弃儒书绛帐空。
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将星依旧当文座,应念愚儒命未通。
岳麓道林寺 唐 · 韦蟾
押马韵
引用典故:二妃 苍梧 刘遗民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
广殿崔嵬万壑间,长廊诘曲千岩下。
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幂鸳鸯瓦。
北方部落檀(一作泥)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
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困堪把。
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
他方居士来施斋,彼岸上人投结夏。
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
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汉堤诗 唐 · 卢肇
四言诗
上元年秋,汉水大溢,齧襄堤以入,既沈汉郛,遂灭岘趾,栋榱且流,压溺无算,襄之城仅以门免。三日水去,陷为大涂,馀民栖于楚山,号不敢下,馁踬相挽,其能全者什六七。上大忧曰:「襄惟东南,实脰荆海。若气不息,吾躬曷瘳。」今天下灾于有汉,庭垣尽潴,胔骼在淖。有婴坠井,母实号之。今襄人尽坠,吾号尚及哉。咨乃卿士,畴能振之,以易吾乱,咸以地官范阳公旧理南粤,岛夷率化,甘于民心,俾践于襄,必克底乂,上俞以往。公既至,省汉之溺,由旧防之不固几五十载。又询之,汉水之不犯襄郛,惟是甚灾,既鱼士庶,灾或能嗣,孰以遏之。募民新汉之堤,食敌其功,资三其食。因故堤之址,广倍之,高再倍之,距襄之郊,缭半百里。明年春,堤成。公具以疏,上大欢。复襄之疲民一祀,赈谷十万斛。民既保宁,讴歌怡愉,既而舒苏,不知曩之灾也。昔狄败卫侯于荧泽,齐桓公帅诸侯城缘陵以居之,而卫国忘亡,君子是以称桓公之德。今公之为是堤也,襄有卫人之思焉。而况宣天子之慈以生厥民,曷齐桓之尚哉!噫,五材之生沴也,必极于物。物之既极,天必资明哲以苏之,理之常也。古之人有力保一邑,勇禦一寇,谓之有功,尚以金石载之,况捍大灾,救大患,其美若是,岂得无称焉?是宜以声诗播之,登于乐府。惟汉亦有瓠子之歌,是可类之。谨按正考甫作商诗,公子奚斯命太史克请于周,作鲁诗,皆其国之公族也。肇于公为族孙,幸力于文,所不宜默唯,岘之碑曰羊公,惟堤之诗曰卢公,是古今之相光昭也。其谁曰不然,诗曰: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
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
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灶登蛟鼍,堂集鳣鲔。
惟恩若雠,母不能子。
洪溃既涸,闬闳其虚。
以隳我堵,以剥我庐。
酸伤顾望,若践丘墟。
帝曰念嗟,朕日南顾。
流灾降慝,天曷台怒。
滔滔襄郊,捽我婴孺。
于惟馀氓,饥伤喘呼。
斯为淫痍,孰往膏傅。
惟汝元寮,佥举明哲。
我公用谐,苴茅杖节。
来视襄人,喔咻提挈。
不日不月,咍乎抃悦。
乃泳故堤,陷于沙泥。
缺落坳圯,由东讫西。
公曰呜呼,汉之有堤。
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
具锸与畚,汉堤其新。
帝廪有粟,帝府有缗。
尔成尔堤,必锡尔勤。
襄人怡怡,听命襄浒。
背襄肩杵,奔走蹈舞。
分之卒伍,令以麾鼓。
寻尺既度,日月可数。
登登嶪嶪,周旋上下。
披岘斲楚,飞石挽土。
举筑殷雷,骇汗霏雨。
疲癃鳏独,奋有筋膂。
呀吁来助,提筐负筥。
不劳其劳,杂沓笑语。
咸曰卢公,来赐我生。
斯堤既成,蜿蜿而平。
确尔山固,屹如云横。
汉流虽狂,坚不可蚀。
代千年亿,与天无极。
惟公之堤,昔在人心。
既筑既城,横之于南。
萌渚不峻,此门不深。
今复在兹,于汉之阴。
斯堤已崇,兹民获祐。
齯童相庆,室以完富。
贻于襄人,愿保厥寿。
繄公之功,赫焉如昼。
捍此巨灾,崒若京阜。
天子赐之,百姓载之。
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荅微之(微之于阆州西寺手题予诗,予又以微之百篇题此屏上,各以绝句相报荅之。) 唐 · 白居易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中唐 · 刘禹锡
押庚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引用典故:玉京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
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
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
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
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中唐 · 羊士谔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充国大田 铭功 营门柳
仙郎佐氏(一本缺)谋,廷议宠元侯。
城郭须来贡,河隍亦顺流。
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
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老莱衣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颂鲜于叔明(题拟) 唐 · 严氏子
押元韵
三院四人簪白笔,一门三镇拥朱幡。
见《舆地纪胜》卷一五四《潼川军》引《潼川旧记》引《鲜于叔明神道碑》载(按:《旧唐书》卷一二二《李叔明传》谓「大历末,有阆州严氏子上疏」云云,因知此二句诗作者,为大历末人。)
送阆州妓人归老 唐 · 何扶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竹翠婵娟草径幽,佳人归老傍汀洲。
玉蟾露冷梁尘暗,金凤花开云鬓秋。
十亩稻香新绿野,一声歌断旧青楼。
芭蕉半卷西池雨,日暮门前双白鸥。
题芭蕉叶上(校书郎张仁宝,素有才学,年少而逝,自成都归葬阆中,权殡东津寺。其家寒食日,闻扣门甚急,出视无人,唯见门上有芭蕉叶题诗。端午日,又闻扣门声,其父于门罅伺之,见其子身长三丈许,足不践地,门上题五月五日天中节。题未毕,其父开门,即失所在。) 唐 · 张仁宝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寒食家家尽禁烟,野棠风坠小花钿。
如今空有孤魂梦,半在嘉陵半锦川。
送僧鸾归蜀宁亲 唐 · 张乔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歌诗精外学,天子是知音。
坐夏宫钟近,宁亲剑阁深。
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
自此栖禅者,因师满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