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45或前135—?
【介紹】: 西漢左馮翊夏陽人,字子長。司馬談子。早年游歷遍及南北。初任郎中。曾奉使巴、蜀、邛、筰、昆明等地,并隨武帝巡游諸名山大川,重要都邑。元封三年,繼父任為太史令,得博覽皇室秘書。太初元年,參與歷法改革,與唐都、落下閎等制訂《太初歷》。又繼父遺志,開始撰史。天漢二年,李陵降匈奴,遷為之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憤輯理金匱石室之文獻,寫成《太史公書》(即《史記》),是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對后世史學、文學均有深遠影響。
【介紹】: 西漢左馮翊夏陽人,字子長。司馬談子。早年游歷遍及南北。初任郎中。曾奉使巴、蜀、邛、筰、昆明等地,并隨武帝巡游諸名山大川,重要都邑。元封三年,繼父任為太史令,得博覽皇室秘書。太初元年,參與歷法改革,與唐都、落下閎等制訂《太初歷》。又繼父遺志,開始撰史。天漢二年,李陵降匈奴,遷為之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憤輯理金匱石室之文獻,寫成《太史公書》(即《史記》),是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對后世史學、文學均有深遠影響。
全汉文·卷二十六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31
【介紹】: 三國蜀建寧俞元人,字德昂。初仕郡督郵,坐事免官。歸劉備,為功曹書佐主簿。章武元年,自薦任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備卒,南土諸郡叛,從諸葛亮南征,出建寧,被圍于昆明,以計破之。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以功封漢興亭侯,加漢安將軍。官至建寧太守。
【介紹】: 三國蜀建寧俞元人,字德昂。初仕郡督郵,坐事免官。歸劉備,為功曹書佐主簿。章武元年,自薦任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備卒,南土諸郡叛,從諸葛亮南征,出建寧,被圍于昆明,以計破之。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以功封漢興亭侯,加漢安將軍。官至建寧太守。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益州昆明人。章帝元和時入中原學習五經。歸以經學教授于本郡。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云中人。以校尉從衛青出擊匈奴。武帝元封四年,以太中大夫為拔胡將軍,屯朔方。還擊昆明,無功,奪印。
維基
張凱嵩(1820年—1886年),字雲卿、粵卿、月卿、鉞卿,室名賜閒樓、金碧小瓊廬、復園,湖北江夏人。清朝政治人物。張凱嵩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分配至廣西以知縣即用,歷宣化、懷集、臨桂知縣。李星沅、勞崇光均推薦其才能,於咸豐五年(1855年)升任慶遠知府。任內剿平土匪王得勝等,升左江道,改代理右江道。不久慶遠失守,革職留任。咸豐八年(1858年),連同按察使蔣益澧重新攻克慶遠,官復原職,代理按察使,不久正式任職,又遷布政使。同治元年(1862年),巡撫劉長佑赴潯州籌劃剿撫,張凱嵩率兵配合,克復陽朔,因功接替劉長佑任巡撫。同治二年(1863年),徵召布政使劉坤一圍剿大成國餘黨黃鼎鳳等部。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天平寨,生擒黃鼎鳳。貴縣平定,朝廷賞頭品頂戴。疏陳左右江積匪未清,議三路進兵,以劉坤一統七營留防潯州,易元泰統十一營由賓州、遷江達思恩,李士恩統水陸八營由橫州達南寧,節節進剿。八月, 失泗城與竄匪廖萬福之泗城知府吳其逵被撤職,張凱嵩徵召鄧雲襄為泗城知府,進攻廖軍。廖部將軍李老使、游標韋晚等被擒。廖軍退於富州的那良。張凱嵩會同滇、黔兩省清軍圍剿。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廖軍令公楊通潮被俘。過3日,廖萬福被俘斬首。劉坤一攻克大廟、江口、平菼,斬賊首梁安邦,南寧河道始通。易元泰剿上林,平之。劉坤一擢江西巡撫去,以同知劉培一代領其軍,將親赴南寧督戰,會偽康王汪海洋竄粵,將入廣西,詔凱嵩駐防潯州。同治五年(1866年),凱嵩至南寧,進攻山澤,督諸軍穴地轟城,奪山入,擒偽平章蘇仲熙等。孫仁廣單騎走旺隴,追斬之。山澤為賊所踞十餘年,至此悉平。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雲貴總督。當時雲南形勢混亂,張凱嵩在赴任途中,行至巴東,即三次上疏稱病,結果因規避被褫職。光緒六年(1880年),以五品京堂重新起用,授通政使參議,遷內閣侍讀學士,代理順天府尹,授貴州巡撫。光緒十年(1884年),調任雲南,請求在省城設立開採五金總局,發展礦業,與內閣學士周德潤勘測中越邊界。光緒十二年(1886年),卒於任上。《清史稿》有傳。著《奏疏》28卷,《退廬詩存》及《退廬文牘》10卷、《撫滇奏疏(四卷)》等。
简介
字芝轩,号实斋,清麻城县人,陕西平利籍 。幼年家贫,敏而好学,师王端夫喜其才华,资他深造。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迁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历放广西、山西、云南、甘肃考官,得士最盛,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身居高位后,对恩师尊为父母,俸禄所入必分给兄弟。
简介
字秔塘(秔堂),锦县东乡(今辽宁锦州市)人。嘉庆丁卯进士。奉诏自云南运铜入都遇风洞庭湖,舟覆其一,罪当死。因货另两舟铜,委人以遇难闻于官。己则变易姓名,漫游天下名山大川,数十年不返里。诗文书法亦益进。晚隐于家。宣宗素重其人,大婚时,派宫监征之;自以「永赞之兄」为对,朝廷乃明诏赦之,遂入都,凡大婚一切楹联均出其手。有《知不足草堂诗集》,未刊。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4—808
【介紹】: 唐時南詔國王。閣羅鳳孫。幼從漢人鄭回習漢文典籍。代宗大歷十四年嗣位。頗知書,有才智,善撫其眾。改國號大蒙為大理。曾與吐蕃并力攻唐,吐蕃封為日東王。后聽鄭回言,于貞元十年歸唐,德宗冊為南詔王。尋攻吐蕃,復取昆明城以食鹽池。乃連年獻方物,并遣子弟至成都習詩、書、算。
【介紹】: 唐時南詔國王。閣羅鳳孫。幼從漢人鄭回習漢文典籍。代宗大歷十四年嗣位。頗知書,有才智,善撫其眾。改國號大蒙為大理。曾與吐蕃并力攻唐,吐蕃封為日東王。后聽鄭回言,于貞元十年歸唐,德宗冊為南詔王。尋攻吐蕃,復取昆明城以食鹽池。乃連年獻方物,并遣子弟至成都習詩、書、算。
简介
黄炳焜(1838-1919)字少霖,号云轩。长沙人。20岁中秀才。此后科场潦倒,投笔走甘肃。因叔祖黄冕。关系,谒见左宗棠...居军幕中。新疆收复后,奉派处理喀库善后事宜。历迂吐鲁番厅同知、伊犁府知府、阿克苏道,并尝摄伊塔道、镇迪道,署按察使。在任治复吐鲁番坎儿井,修筑宁远冰岭山道,调解伊犁地区民族纠纷,处理边境事件。调云南迤西道、四川成绵龙茂道及建昌道。曾主持修筑建昌清溪大象岭栈道。1911年(宣统三年)任四川雅安知府,聚兵抗拒人民起义。辛亥革命后去官返湖南故里,业医为生。后病逝于北京。(杨慎之《湖南历代人名词典》1993)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時云南東蠻兩林部首領。初以兄子烏星幼,攝其爵,領其部,后請歸爵。曾約勿鄧、豐琶部斷瀘水橋攻吐蕃,請劍南節度使韋皋濟師。皋遣精卒二千,與其共破吐蕃于臺登,殺吐蕃青海、獵城二節度。詔以那時為順政王。德宗貞元末,韋皋又令諸將與那時等攻昆明、諾濟,大破吐蕃。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8
【介紹】: 唐時昆明東牂柯部苗裔。玄宗天寶中,以軍功累遷黔府都督,屢敗南詔。護五溪十余年,天下方亂,其部獨寧。代宗時拜工部尚書。以疾終。
【介紹】: 唐時昆明東牂柯部苗裔。玄宗天寶中,以軍功累遷黔府都督,屢敗南詔。護五溪十余年,天下方亂,其部獨寧。代宗時拜工部尚書。以疾終。
简介
修承浩(1875~1953),字翰青,湖南沅陵人。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曾任广西省抚台内收发并负责机要,并任宜山、富川知事和广东省阳江厅同知等职。在此期间,结识蔡锷并秘密参加同盟会,两人意气相投,结为金兰。辛亥革命后,蔡锷将军任云南省都督,承浩公任都督府秘书长,力助蔡锷创办云南讲武堂。之后,任四川省永宁、川东道道尹,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要职。民国五年,当蔡锷率部护国讨袁进入四川时,承浩公正在四川任永宁道尹,立即因势利导,力促四川军务陈宦宣布四川独立。蔡锷病故,四川军政各派明争暗斗,官场腐暗,民生涂炭,其深感厌恶,于民国六年乞假回乡,筑庐隐居。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多次邀请出任省府要职,均谢绝。民国十五年,贺龙元帅北伐途经沅陵,仰慕承浩公高义,曾专程登门拜访。民国十八年,沅陵修纂县志,县长罗亨衢聘为修纂。解放后,任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希澹園詩集·提要
臣等謹案希澹園詩集三巻明虞堪撰堪字克用一字勝伯長洲人至正中隠居不仕故其題趙孟頫畫絶句有曰王孫今代玉堂仙自畫苕溪似輞川如此青山紅樹裏可無十畆種瓜田深諷其出事二姓然堪至洪武中竟起為雲南府學教授卒於官葢與仇逺入元事同一例原本題曰元虞堪非其實也堪隷籍長洲而集中巖居髙士圖歌有我亦本是青城人句畫山曲有家山萬里隔蜀道正難行句朱仲叔山水引有西蜀書生句而西蜀二絶句三峽謡旅懐詩憶錦官詩送張士臯歸閩中詩次韻陸髙士見寄詩皆於蜀有故鄉之思而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詩則併作於蜀考宋史虞允文本蜀人而虞集亦毎自署西蜀堪於允文為七世孫於集為従孫意其流寓長洲而於蜀仍徃来未絶歟此集後有自跋稱丁未嵗冬至前一日案丁未為元至正二十七年則皆元時所作而入明以後篇什遂不復見相傳堪歿後所遺翰墨尚數篋其子孫不讀書漫置屋中乆而亡之則其散佚者固亦多矣詩多題畫之作又丁元末造時有憂時感事之言古體氣格頗髙近體亦音節諧婉惟七言律詩刻意欲效黄庭堅而才力淺簿終不相近然大致婉約秀逸頗饒情韻無當時穠艷之習亦可謂娟娟獨立矣世又有堪詩别本題曰鼓枻稿者與此集互相檢勘其詩篇數多寡並同惟前後編次稍異或即堪之原本或後人别題以行均未可定今附存其目於此不複錄焉
希澹園詩集·原序
吳中虞先生名堪字勝伯其先蜀郡人宋丞相雍國忠肅公七世孫文獻故家也從叔祖侍講文靖公元至治天厯間職居館閣其為文也圭齋歐陽公實稱其粹然自成一家左右逢源各識其職有道園學古録類槀行於世先生以叔祖之文散逸者多迺復博訪遺槀凡二十巻名曰道園學古録類槀遺編甞請吾鄉先生黄文獻公晉卿及臨川危公太樸為之序今已鋟梓大傳先生好學於先世遺文莫不習熟成誦攷其家學盖有素矣誠偉人也經瞿唐過余示予所著希澹園舊槀希澹用邵子語名讀書所也屬余序余惟詩之道有三一曰性情二曰裁度三曰音節夫存乎心者本其中發乎言者得其和篇章句法適其長短大小之制聲韻諧叶鏘鏘然琅琅然縱如金石之鳴𠟭為詩文之善鳴者也余舊讀文靖公之文法度整肅每不能釋手恨不生同公時而親炙之今而幸見公之從孫能毋景慕而愛敬之乎其詩數百篇出語皆中節動有三尺澹若玄酒音韻希古感慨懐思順天樂性寓意深逺而未甞肯蹈陳迹盖由其所存者大也嗟乎是詩文克傳其家而善鳴者焉余也魯鈍金華之晚生也竊慕東萊勉齋之學而私淑栁黄諸先生年開四秩不得其緒辭陋意淺何足以序為雖然得附雲立名施於後世則所願也於是乎序金華桑以時書
希澹園詩集·跋
予十年前自江右還吳下罹時艱阻不得遂逺道遊觀之志竟棲跡林泉間與山人野士處頗放意詩酒以銷鎔凡滓耳而留連光景之歎多寓於咏歌然即事寄情罔校工拙片言隻字無可成編者今年過海上而從遊襄陽丘晉氏迺裒拾予詩得三百三十三首劙為三巻以請識予自歎曰詩本性情關時命生不逢偶濩落偃蹇故發窮愁悲謌之辭以自攄遣奚足以形容而稱禆制作之雅邪是為丁未嵗冬至前一日玉屏山小樵虞堪識
姑蘇志·卷五十四
虞堪字克用宋丞相允文裔孫家長洲隠居不仕家藏書甚富手自編輯工詩兼善寫山水洪武中為雲南教授卒官呉中世儒家虞氏與南園俞氏為最
吳江虞堪勝伯一字克用宋相忠肅公之八世孫也貧而好古藏書甚富所與往還皆四方名士一時以詩文簡牘相贈遺者動盈篋笥勝伯既以雲南府學敎授沒於官其子鏞且能讀父書授徒里中至其孫湜始去儒業先世故物時賣以供衣食費湜有子權家益貧物益賣不已崑山葉文莊公嘗作書止之力加提挈竟得一官未幾而卒自是家愈落初虞氏所藏詞翰無慮數篋權卒後妻子僅以一魚罾裹置屋梁今則倂其罾亡矣予每見其家遺墨未嘗不把玩興歎葢物聚而散此其常理無足怪然未有不聚於賢而散於愚者此可以歎虞氏之世也友人陳玉汝之子鎡得此數幅乞予題之虞與陳婣家也且居隔一水鎡之藏此其為鑒亦何逺之有此則盈丈之紙出於蠧傷鼠嚙之餘所以助吾之徳者固在不然玩物喪志適足為徳之累吾何取於鎡耶
檇李詩繫·卷三十八
字勝伯有鼓枻集
堪字克用,一字胜伯,长洲人。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有《希澹园诗》三卷。
(《四库总目》:虞堪诗多题画之作,又丁元末造,时有忧时感事之言。古体气格颇高,近体亦音节谐婉。惟七言律诗刻意欲效黄庭坚,而才力浅薄,终不相近。然大致婉约秀逸,颇饶情韵,无当时秾艳之习,亦可谓娟妍独立矣。
《南濠诗话》:元末吾乡有虞堪胜伯者,善作诗。尝题赵子昂《苕溪图》云:「吴兴公子玉堂仙,写出苕溪似辋川。回首青山红树下,那无十亩种瓜田。」为人脍炙。近沈先生启南《题子昂画马》一绝,寄予评之,诗云:「隅目晶荧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先生又为予诵周方伯良右《题子昂竹枝》云:「中原日暮龙旗远,南国春深水殿寒。留得一枝烟雨里,又随人去报平安。」三诗皆主刺讥,而胜伯之词尤微婉云。
《续吴先贤赞》:虞堪者,宋宰相允文后也。徒家长洲。家富,其所藏书多雍公遗,又行重购,校雠日夜不休,自称癖焉。为诗颇清润,兼好吮朱设色,图画树石,盘礴睥睨,故为赏好所移,尽费其产。从祖伯生尝爱重之,其书乃亦赖之传。
《画史会要》:虞堪宋丞相允文之裔,山水亦思致可爱。
田按:胜伯古诗痕迹未化,七言断句,大有君家伯生风趣。)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云南云南府人,字夢征。嘉靖十六年舉人。為灌口知縣,保民如子,遇大役不使民負擔過重,蜀民頌之。歷官南康知府,有政聲。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1
【介紹】: 明云南昆明人,字仲綸。萬歷三十八年進士。除銅梁知縣。歷遷御史。天啟元年,遼陽失守,募兵請行。安邦彥反,自請討賊。以病不能行。四年,王三善敗死,起宗龍巡按貴州兼監軍。所上方略,皆合機宜。崇禎時累官兵部尚書,初見帝,即言民窮財盡,帝頗然之,而宗龍言之不已,帝遂不悅。以忤旨下獄。后起陝西總督,東進河南,擊李自成軍,敗于汝寧,走至項城,被俘死。謚忠壯。
【介紹】: 明云南昆明人,字仲綸。萬歷三十八年進士。除銅梁知縣。歷遷御史。天啟元年,遼陽失守,募兵請行。安邦彥反,自請討賊。以病不能行。四年,王三善敗死,起宗龍巡按貴州兼監軍。所上方略,皆合機宜。崇禎時累官兵部尚書,初見帝,即言民窮財盡,帝頗然之,而宗龍言之不已,帝遂不悅。以忤旨下獄。后起陝西總督,東進河南,擊李自成軍,敗于汝寧,走至項城,被俘死。謚忠壯。
人物簡介
净伦,昆明人,康氏子。父讳泰,母何氏,宣德丁未诞生。师幼即超卓不凡,正统庚申出家礼太华无极泰和尚,受禅学。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大巍昆明康氏子成化中於都門開建萬福禪寺晚住錫五臺有竹室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云南昆明人。舉人,成化中知隨州,數歲,外戶不閉。卒祀名宦。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20—?
【介紹】: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道卿,別號虛齋。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官至云南知府。有《華陽洞稿》。
【介紹】: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道卿,別號虛齋。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官至云南知府。有《華陽洞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道卿,金壇人。嘉靖己未進士歴户部郎中出為河東運司同知遷知雲南府有華陽洞槀虗菴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云南昆明人,字希賢。成化十七年進士。有智略。累官御史。整頓馬政,清除積弊。升江西按察副使。會農民軍攻郡邑,宗泗出奇設伏,屢以捷聞。勞瘁得疾,卒官。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云南昆明人。黔寧王沐英之太監。著《鐘鼎逸事》,所紀皆沐英行事,內容與史傳互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