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柴成务唐末宋初 934 — 10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1004 【介绍】: 曹州济阴人字宝臣
太祖乾德六年进士
峡州军事推官
太宗朝累任监司,有能名。
光禄少卿使高丽高丽人皆信服。
淳化中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
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扬州
官终判尚书刑部
何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峡州夷陵人
博学好义,不求闻达。
欧阳修守夷陵时,常与之游。
后隐居荆门军当阳
姚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普州人字虚舟
进士
益州交子务,发奸隐万缗,主吏皆当死,请于使者,愿不受赏,于是全活者众。
峡州大江涨溢,前戒民徙储积、迁高阜,及城没,无溺者。
因相地形筑子城埽台,为木岸七十丈,缭以长堤,楗以薪石,其后江涨不为害,民德之。
徙知涪州,终光禄卿
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姚涣字虚舟普州(今四川安岳)人。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清乾隆潼川府志》卷六),监益州交子务
历知峡州涪州
光禄寺卿,卒年六十七。
宋史》卷三三三有传。
高若讷北宋 997 — 10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55 【介绍】: 并州榆次人,徙卫州字敏之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
强学善记,精于天文,兼通医书。
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
范仲淹坐言事夺职,余靖尹洙相继贬斥,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若讷忿,奏贬夷陵
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
皇祐五年因事被劾,罢为观文殿学士
卒谥文庄
有文集。
欧阳修北宋 1007 — 10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2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观子。
少贫,从母郑氏学。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
景祐间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
庆历中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
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出知、颍等州。
召为翰林学士
嘉祐二年知贡举,倡古文,排抑“太学体”,文风大变。
五年,擢枢密副使次年参知政事
英宗初,以尊英宗濮王为皇,起濮议之争。
神宗立,请出知蔡三州
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坚请致仕。
能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
亦擅史学,与宋祁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六一词》等。
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
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
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
四年,移乾德
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
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
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
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
五年,拜枢密副使
六年,进参知政事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亳州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
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
谥文忠
有《欧阳文忠公集》。
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
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
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曾校)。
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
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
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三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幼孤力学,天圣八年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
景祐初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
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贬峡州夷陵,移光化军乾德
康定初召还复职,庆历间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为河北都转运使
以支持「庆历新政」,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
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唐书》。
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治平末,出知亳州
神宗立,徙知青州
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再徙蔡州
熙宁四年致仕归明年卒于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
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撰《新唐书》纪、志、表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
吴充撰行状、韩琦撰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丁宝臣北宋 1010 — 1067
全宋诗
丁宝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
峡州判官,迁知剡溪县、端州
皇祐四年(一○五二)侬智高陷城,坐是贬黄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二)。
改知诸暨县
英宗即位,为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通判永州
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四十卷,已佚。
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丁君墓表》、《临川集》卷九一《丁君墓志铭》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丁宝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景祐元年进士及第,为峡州军事判官,历淮南节度掌书记杭州观察判官,迁太子中允、知剡县,再迁太常博士、知端州
英宗即位,以尚书屯田员外郎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再迁司封员外郎
治平四年四月卒,年五十八。
有文集四十卷。
参见王安石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丁君墓志铭》(《临川文集》卷九一),欧阳修集贤校理丁君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嘉泰会稽志》卷三,《咸淳毗陵志》卷一七。
郑雍北宋 1031 — 1098
全宋文·卷一七○○
郑雍(一○三一——一○九八)字公肃襄邑(今河南睢县)人。
嘉祐二年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
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坐事通判峡州,知池州
知太常礼院,历开封府判官
元丰中嘉王、岐王府记室参军
元祐三年四月,擢为起居郎四年五月中书舍人
元祐七年六月,拜尚书右丞,改左丞
绍圣二年十月,以资政殿学士陈州,徙北京留守
三年,坐元祐党夺职知成都府
元符元年卒,年六十八。
见《北海》卷三四《郑公行状》,《宋史》卷三四二本传。
王兢北宋 1032 — 10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95 【介绍】: 邓州穰县人字彦履
仁宗嘉祐间进士
初为峡州司户参军,历知宿州提点京西南路刑狱,京西转运使,终知曹州
居官治民以严称,尤能察盗贼,凡有盗捕而不获,人皆曰非不可。
有《边防议》及文集。
全宋诗
王兢(一○三二~一○九五)字彦履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人。
仁宗嘉祐中进士
峡州参军肤施县
签书节度判官,知宿州
入为仓部郎中
哲宗元祐初,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改京西南路
召为祠郎、金部郎中,迁将作监
左朝请大夫致仕。
绍圣二年卒,年六十四。
有文集十卷,已佚。
事见《西台集》卷一三《左朝请大夫致仕王公墓志铭》。
程颐北宋 1033 — 11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1107 【介绍】: 洛阳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
程颢弟。
年未冠,才能为胡瑗所重,授太学学职。
英宗治平神宗元丰间,大臣屡荐,不仕。
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为崇政殿说书,后出管勾西京国子监
哲宗绍圣中,因政见不合,削籍送涪州编管。
徽宗即位,徙峡州
寻复官。
崇宁中致仕。
曾与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之奠基人,合称二程
学说以“穷理”为主,强调格物致知。
因长期居洛阳讲学,故称“洛学”。
卒谥正
有《易传》、《春秋传》等。
后人编为《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
全宋文·卷一七五○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号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颢弟。
少与兄同受学于周敦颐
年十八,游太学,著《颜子好学论》,胡瑗大惊异之,处以学职。
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召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
管勾西京国子监,久之,加直秘阁,再上表辞,去官。
绍圣中,削籍窜涪州
徽宗即位,徙峡州,俄复其官。
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
于书无所不读,与兄颢同为一代大儒,人称「二程」。
平生诲人不倦,学者出其门最多。
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正淳祐元年封伊阳伯,从祀孔子庭。
与其兄有《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河南程氏经说》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又有文集八卷、《易传》四卷,俱存。
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吴畀北宋
全宋文·卷一七八二
吴畀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
熙宁六年进士第曾教授峡州
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一。
向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沅州麻阳人
神宗熙宁六年峡州军衙指挥使,时蛮叛,身先士卒,前驱力战,被执不屈,遂遇害。
范子渊北宋
全宋文·卷一七六三
范子渊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熙宁三年进士熙宁中都大提举大名府界金堤,开直河。
七年,以开直河及用浚川杷之功,迁同管勾外都水监丞知都水监丞
元丰中,自主客郎中金部郎中,除都水使者
子渊以才干,为神宗、王安石信用,主持水功达十馀年。
哲宗元祐元年,除司农少卿
御史吕陶劾其「修堤开河糜费钜万,护堤压埽之人溺死无数」,出知兖州,寻责知峡州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四七、二五二、二五八、二八四、三○○、三三三、三七一、三七四等卷,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七。
张焘北宋
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张焘元丰六年签书峡州军事判官,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九。
刘安世北宋 1048 — 11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125 【介绍】: 大名人字器之号元城
刘航子。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
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又以吕公著荐,为右正言,论事刚直,历劾章惇蔡确范纯仁
累迁左谏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
章惇用事,累贬英州安置,徙梅州,欲置之死,会徽宗立得赦,历知郓州及镇定府。
蔡京为相,连谪至峡州羁管。
有《尽言集》等。
全宋诗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号读易老人(《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二引《古志》),学者称元城先生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
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
洺州司法参军
哲宗元祐初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三年(一○八八),擢右正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
起居舍人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
五年提举崇福宫(同上书卷四四七)。
六年,召为中书舍人枢密都承旨(同上书卷四五四)。
八年,出知真定府(同上书卷四八四)。
章惇,连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
元符元年(一○九八),移梅州(同上书卷五○○),历衡及鼎。
徽宗即位,知郓州真定府
曾布蔡京所忌,连七谪至峡州羁管。
后定居宋都。
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
有《语录》二卷、《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有《元城尽言集》十三卷传世。
东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四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熙宁六年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
元祐初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三年,擢右正言,迁起居舍人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
六年,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
绍圣初章惇用事,忌恶之,累加贬黜,安置英、等州,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载远恶地,无不历之。
徽宗即位,起知郓州真定府
蔡京既相,又七谪至峡州羁管。
稍复承议郎,卜居宋城
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后谥忠定
著有《尽言集》及《元城语录》等。
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孙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陵人字奇甫
初为静州幕官
访刘安世夷陵谪所,言愿听先生五日话,安世嘉之,与言司马光所以传习者,将所闻录成一卷。
自是身体力行之,每称终身受用只此五日所闻。
后以争和议不胜,不复求用。
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孙伟字奇甫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初为静江幕官宣和中侍郎,官终判监,以朝奉郎致仕。
尝于夷陵受教于刘安世五日,至是终身践履一以安世之学为宗。
晚年游衡山,与胡安国父子游,论学甚契。
有奏议数卷,胡宏称之为「不为一身之谋而为天下之虑」者。
又著《靖康野史》、《小臣孤愤野录》。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三三,《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二○,《宋元学案》卷二○。
李孟坚南宋 1115 — 11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5—1169 【介绍】: 越州上虞人字文通
李光子。
以学行见称乡里。
随父谪琼州,坐诬告私撰国史,贬峡州夷陵
孝宗更化后召用,除知秀州,累迁淮东提举
谢谔南宋 1121 — 1194
全宋诗
谢谔(一一二一~一一九四)字昌国号艮斋晚号桂山老人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调峡州夷陵县主簿,未至,先摄抚州乐安县
三十一年夷陵,移吉州录事参军,知袁州分宜县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领宫祠以便亲。
丁父忧,起授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
国子监主簿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
十四年,除右谏议大夫侍讲
十六年,为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未几奉祠
光宗绍熙五年卒,年七十四。
著作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八存《艮斋》一卷。
事见《周文忠集》卷六八、《诚斋》卷一二一《谢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今录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