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三百十九卷:养生

养生一

  •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 ……
  • 又曰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贵要,博见而择善,编修一事,不足必赖也,又患好事之徒。各挟其所长,知元素之术者,则曰惟房中之术,可以度世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惟行气足以延寿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惟导引可以难者矣。知草木立方者,则曰惟奇药可以无病矣。学道之不能成就,由乎偏枯之若此也。
  • 《五符经》曰:「食气者常有少容。」
  • 《妙真经》曰:「志若流水,居若空城。」
  • 《太上三元经》曰:「真人道士,常吐纳以和六液。」
  • 《茅君传》曰:「断谷茹芝。」

养生二

  • 《新论》曰:『曲阳侯王根迎方士西门君惠,从其学养生却老之术。君惠曰:「龟鹤称千岁,以人之才,何乃不如虫鸟邪!」』
  • 《刘根别传》曰:「取七岁男齿女发与巳颈垢,合烧服之。一岁则不如者,常为之,使老有少容也。」
  • 《华佗别传》曰:「佗尝语吴普,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自使竭尔。体常动摇,谷气得清,血脉流通,疾则不生。卿见户枢,虽用易腐之木,朝暮开闭动摇,遂最晚朽,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为导引,盖取于此也。」又曰:「城阳郗俭少时行猎,堕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俭素亦闻龟能导引,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百馀日颇苦极,后人有偶窥冢中,见俭而出,之后竟能咽气断谷。魏王召置土室中闭,试之一年不食,颜色悦泽,气力自若。」
  • 《博物志》曰:『魏武帝问封君达养生之术,君达曰:「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虚。省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屋。春夏施泻,秋冬闭藏,吾常行之有效。」』
  • 《会稽典录》曰:「王充年渐七十,乃作养生之书,凡十六篇,养气自守,闭明塞聪,爱精自辅,服药导引,庶几获道。」

养生三

  • 【守一】【引三】《太平经》曰:「一者,数之始,生之道也。元气所起,天之大纲,故守而思一也。」 
  • 《太乙帝君经》曰:「若能常行九晨,照洞房泥丸之法,检魂魄,制万邪,清净行之,以致灵仙之气,降于寝室。所谓引三光九星以照百神者也。」
  • 【含醇和】【吸光采】嵇康〈琴赋〉云:「含天地之醇和,吸曰月之光采。」 
  • 【元玉水】【华池浆】孙绰〈天台赋〉云:「挹以元玉之水,嗽以华池之浆。」 
  • 【元辟真宅】《柳子厚文集》曰:「叩尔元关,保其真宅。」

养生四

  • 【外身】《太清真经》曰:「长生者,必其外身也,不以身害物。非惟不害而已,乃济物而忘其身,忘其身而身不亡,是为善摄生者。」
  • 【遗物】《黄者经》曰:「士能遗物,乃可议生。生本无邪,为物所婴。」 
  • 【斋戒】《月令》:「仲夏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 【节宣】子产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节宣其气,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 【喻溉稼】一溉立功,亦有益以稼穑,喻养生也。 
  • 【如牧羊】田开之曰:「闻之夫子善养生者如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 【道养和平】血气和平。 
  • 【感伤温厚】魏王朗曰:「少小苦被褥太温,太温则不便柔肤,是以难可防护,易用感伤。被褥不至其温厚,安保金石之性,寿比南山也。」 
  • 【利形实下】王吉书:「休则俛仰屈伸以利形,进退趋少以实下。」 
  • 【定气通无】《太上经》曰:「守一则谛定心源,守静则存神忘形,定气通无,道成真降。」 
  • 【念真存元】太极真人曰:「古人为道也,元寂静清,念真存元。」
  • 【颐神养性】〈众真戒〉曰:「神者,天地之所验也。颐存养性,行生道气,以度难也。此乃上圣真人达识也。夫为道者,当行此以载其身。」
  • 【吞景咽液】《上清列纪》曰:「胎闭静息,内保百神,吞景咽液,饮食自然。身心寿考,可得升仙。」
  • 【成阴生阳】《五符经》曰:「知一者,无一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必欲长生,三一当明。一能成阴生阳,推行寒暑,能暇能豫。一乃不去,存一至勤,一能通神,少饮约食,一乃留息,知一不难,难在于终。知真不为,与不知同,求之不已,登彼玉清。」 
  • 【谷神不死】《老子》。 
  • 【尸毒自去】《太上真经》曰:「生镇三宫,尸毒自去,圣真仙经,随因授之。」 
  • 【清虚】【素朴】【恬淡】【清静】【缄縢六志】【扃鐍百骸】【劳神役智】【啄腐吞腥】【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致心于止水】【纳性于元珠】
  • 【化心养精魄】【隐几习天真】李白诗。
  • 【栖山卧云】【鍊气绝食】
  • 【练冰雪之容】【延金石之寿】【纳沆瀣之精】【率逍遥之性】
  • 【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粮稻】《元微之集》
  • 【味乃腐肠之药】【色为伐性之斧】【禁精气之户牖】【复性命之本源】
  • 【滋味不接于口】【尘埃不染于心】【吐故纳新以鍊藏】【得意积精以适神】

养生五

  • 唐李义山诗曰:「斋心已恬愉,澡身自光明,沈沈帘帏下,蔼蔼灯烛青。四支动用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趣舍,扣齿集神灵。伊予嗜欲寡,居常疴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  皇甫湜诗曰:「精神如太阳,霍然照清都,四支为琅玕,五藏为璠玙。颜如芙蓉,顶为醍醐,天地相终始,浩漫以为娱,下顾人间,溷粪蝇蛆。」
  • 姚少监诗曰:「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
  •  方雄飞诗曰:「讲论参同深到底,停腾奼女立成银。」
  •  道士司马退之诗曰:「不味稻粱食,始觉神骨清。」
  • 宋欧阳修曰:「服饵既久毛骨清,丹颜益少方瞳明。」
  • 苏轼诗曰:「槁死三彭仇,澡换五滑肠,清骨凝绿髓,丹白发幽光。」
  • 苏辙诗曰:「丹鼎一丸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
  • 魏嵇康〈养生论〉曰:『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一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而尽命,上可千馀岁,下可数百年,而世皆不精,故莫能之。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知也。薰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虱处头而黑,麝食相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岂唯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闇而无使明,染之使黄而无使坚哉!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