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三十卷:水总载

水总载

  • 《春秋元命苞》曰:「水之为言演也,阴化淖淖,濡流施潜行也。故其立字,两人交一,以中出者为水,一者数之始,两人譬男女,言阴阳交物以一起也。」
  • 《易说卦》曰:「坎为水,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
  • 《毛诗》曰:「扬之水,不流束薪。」 
  • 《尚书》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又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 《礼记》曰:「水曰清涤。」 又曰:「令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 《左传》曰:「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 《谷梁传》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 《论语》曰:「智者乐水。」 又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孟子》曰:「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又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尔雅》曰:「水中可居者曰洲,(亦曰潬,音达旱反。)小洲曰渚,小渚曰沚。(亦曰小沚、曰坻,又小沚曰碛。)凡水边皆曰垂,曰涯,曰畔,曰干,曰渍,曰滨涘,上下坦曰漘。(一曰隒。)重涯曰岸,岸上地曰浒,曲涯曰澳。(一曰隈。)水草交曰湄裨。
  • 水边土人所止曰噬水,取曰汭水,出山石间曰潾,(音□。)石绝水曰梁,筑土遏水曰塘,(一曰堤,又曰防。)大防曰坟,广泽曰衍,泽曲曰皋,障曰坡,水本曰源,深水曰潭,急水曰流,沙石上曰濑。(亦曰湍滩,曰碛。)水别流曰泒,风吹水涌曰波。(亦曰浪。)小波曰沦,平波曰澜,直波曰径,水朝夕而至曰潮,风行水成文曰涟,水波如锦文曰猗,水行曰涉,逆流而上曰溯回,顺流而下曰溯游。(亦曰沿流。)绝流而渡曰乱,以衣涉水曰厉,繇膝以下曰揭,繇膝以上曰涉,渡水处曰津。(亦曰济。)潜行水下曰泳。(自水中可居以下,并出《尔雅》《释名》《说文》三书。)水神曰天吴,(《山海经》云:「天吴八首十八尾,亦曰水伯。」)大波之神曰阳侯,(《博物志》曰;「昔阳国侯溺水,因为大海之神。」)涛之神曰灵胥,(《博物志》云:「昔吴相伍子胥为吴王夫差所杀,浮之于江,其神为涛。」) 《尚书大传》曰:「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非水无以通远道之重任也。」 
  • 《韩诗外传》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鄣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是以平。此智者所以乐于水。」 又曰:「夏不数浴,非爱水也。冬不数炀,非爱火也。」
  • 《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永具材。」 又曰:「水者,万物之准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及于诸生,故曰水神。」 又曰:「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曰谷水。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 又曰:「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晋之水枯旱而运,□墆而杂,其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简易而好正。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治于世也,其枢在水。」
  • 《晏子》曰:『景公问:「廉政何如?」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其浊无不涂,其清无不洒。」』 
  •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庄子》曰:「水静则明,浊则混,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之心静乎!」 又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涯涘之间,不辨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又曰:「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墨子》曰:『古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
  • 《吕氏春秋》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
  • 《淮南子》云:「积阴之气为水。」 又曰:「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
  • 又曰:「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璧,赤水宜丹,黄水宜金,清水宜龟。汾水濛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中水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
  •  又曰:「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
  • 《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清水有黄金。」(《淮南子》亦云,详珠玉。) 
  • 《文子》云:「水之道,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江河。」 又曰:「混混之水浊,可以濯我足;青青之水清,可以濯我缨」(事具《离骚》云沧浪之水。) 又曰:「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 
  • 《汉书》云:「书称水曰润下,坎为水位,在北方,终藏万物者也。为政令顺,时阴阳调和,终始相成,十二月咸得其气,则水得其性,此之谓润下。若政令逆时,雾水暴出,百川流溢,坏乡邑,溺居人,及淫雨伤稼,是为水不润下。」
  • 《国史补》云:「凡造物由水土,故江东宜绫纱纸者,镜水故也。蜀人织锦初成,必濯于江水,然后文采焕发。郑人荥水酿酒,近邑水重斤两,与远郊数倍。」 
  • 《南部新书》曰:「天下贡赋,惟长安县贡土,万年县贡水。」
  • 《元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焉,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
  • 《物论》云:「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者,天地之本也。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九州之外皆水也。」 
  • 《述异记》曰:『汉沔会流处,岸上有石铭,云:「下至水府三十一里。」皆传李斯刻石于此,天下水府一十八处。』 柳子厚〈袁家渴记〉曰:「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 
  • 《梦溪笔谈》曰:「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举数处,赵晋之间有清漳、浊漳,当阳有漳水,赣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毫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此概举一二耳,其详不能具载。予考其义,漳谓两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别也。」 
  • 《续述征记》曰:「睢、涣二水,波若五色有文章。」 
  • 《华阳实录》:「高安鸣水,碧涧飞流,空谷振响,绝顶有石高数丈,以物扣之,其声如鼓,因以名之。」 
  • 《方舆记》曰:「蜀青城常道观其南有六时,以水代漏刻,于阳时即洒然而下,阴时即无昼夜,凡六时洒水,故名。」 又曰:「葛瑰化宫之西,巨石之下,有丁东水出于崖腹,滴洼石窍中,人或污之,立涸。」 
  • 《水经》注曰:「桂阳郴县万岁山上,悉生灵寿木,下即千秋水也。水侧民居号万岁村。」 又曰:「郴县南湘波村有圆水,广圆可二百步,一边煖,一边冷,冷处极清绿,煖处水白且浊。厥名除泉,其犹江乘之半汤泉也。」 
  • 《西征记》曰:『伊水上源经新城、陆浑两县,男女无少长,皆病瘿。俗云:「水土所致,伊水不可饮也。」』 
  • 《博物记》云:「酒泉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膝。」 
  • 《笔谈杂志》云:「鄜延脂,即延安石油也。生于水际,沙石土人以雉尾□之入缶中,颇似淳膝。燃之如麻,以为烟墨松脂不及。」 埤史
  • 《帝王世纪》云:「沁水南历猗氏,又南与骉骉水合,因以声称之。(骉音彪。)」 
  • 《秦州纪》曰:「成纪县有臼,中水深数尺,水旱无增减,故名其地为天水郡。」 
  • 《郡国志》云:「湓水,昔有人此处洗铜盆,水暴涨失盆,乃投水取盆,见一龙衔盆,夺之而去,故曰湓水。」 
  • 《杜阳编》曰:「沧州山下出澄绿水,其水流一百步,亦谓之流绿渠。投之金石,终不沉没。」 
  • 《陇右记》曰:「武都紫水有泥,其色紫而黏,贡之用封玺书,故诏诰有紫泥之说。」 
  • 《述征记》曰:『临淄牛山下有女水,齐人谚曰:「世治则女水流,世乱则女水竭。」』 又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曰:北汶、瀛汶、牟汶、柴汶、浯汶,皆源别而流同。汶阳有田,即春秋齐人归鲁以谢过者。」 
  • 《寰宇记》曰:「丰水在县西南,亦名穷水。」 
  • 《汉地理志》曰:「呼蚕水出南羌中。」
  • 《湘中记》曰:「湘水至清,深五六丈下见底,了了然。石子如樗蒲大,五色鲜明,白沙如雪霜,赤岸如朝霞。」
  • 《潜确类书》曰:「婿水在汉中府城固县南。相传唐公房城固人,学仙得道,入云台山合丹服之,白日升天,升仙之日,婿行未还,约以此川为居,言无繁霜蛟虎之患,其俗因号为婿乡。故水亦即名焉。」
  • 《博物志》曰:「有八流水出名山,渭出鸟鼠,漾出嶓冢,洛出熊耳,颖出少室,汝出燕泉,泗出陪尾,溜出月台,沂出泰山。」 
  • 《永嘉郡记》曰:「有柘林泉,(出建安吴兴县。)有梧桐水,(有两源,一出松阳。)有桃枝水。(出东阳长山县桃林之下。)」
  • 《集仙传》曰:「九疑之峰各有一水,九江分流其下,以注六合。周而复始,沂上以灌天河,上下流注,周于四海。九水者,一曰银花水,二曰复淑水,三曰巢水,四曰许泉水,五曰归水,六曰沙水,七曰金花水,八曰永安水,九曰晋水。」 
  • 《元史》云:「水至彭湖渐低,近琉球谓之落际,际者,水趋下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彭湖遇飓风作,漂流洛际,回者,百无一二。」
  • 《山海经》曰:「□山有兽焉,名曰合窳。见则天下大水,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水也。」
  • 又曰:「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寒暑之水。」 又曰:「空桑之山,有兽曰軨,軨其壮如牛而虎文。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又曰:「崇吾之山有鸟,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其名蛮。蛮见则天下大水,玉山有鸟,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见则其国大水。」 
  • 《路史》云:「西海岛间,水如脂而黑,他物盛之皆滴漏,惟牛角可置。南海以媒野象,涂少许于树叶间,象拂著身,必迟回不去。昆崙奴亦涂身,便乘之而归,若家畜焉。」

水总载二

  • 《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水浩瀚而不息。于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 
  • 《左传》曰:「共工氏以水纪官,故为水师而水名。」(注:「共工受命于水。」) 
  • 《穆天子传》曰:「天子饮于溽水之上。」
  • 《瑞应图》云:「蒙水,瑞水也。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蒙水出于山焉。」 
  • 《琅嬛记》曰:「西施举体有异香,每沐浴,竟宫人争取其水,积之罂瓮,用松洒于惟幄,满室俱香。罂瓮中积久,下有浊滓凝结如膏,宫人取以晒乾,香踰于水,谓之沉水,制锦囊盛之。」 
  • 《水经》注曰:「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而溷崖山脉漂疾,故害舟船。历代为患,蜀郡太守李冰发卒凿平崖,河神赑怒,冰乃操刀入水与神斗,遂平溷崖。」 又曰:『赵人有琴高者,善鼓琴,为康王舍人。游砀郡,入砀水取龙子,谓弟子曰:「待我于水傍,果乘赤鲤而出。」』 又曰:「蜀有回复水,江神尝溺杀人。文翁为守祠之,劝酒不尽,拔剑击之,遂不为害。」 
  • 《洞冥》曰:「甜水去虞渊八十里,有甜溪,水味如蜜,东方朔得数斛以献帝,投水于井,水尝甜而寒,洗浴则肌理柔滑。」 
  • 《独异志》云:「前汉刘子光西征过山,渴无水。子光在山南,见一石人,问何处有水?石人不答,乃拔剑斩石人。须臾穷山水出。」 
  • 《汝南先贤传》曰:『阳安令赵规与朗陵太守黄明争水,规割指诅曰:「随血所流入阳安界。」』 
  • 《荆州记》曰:「南阳菊水,其源傍悉芳菊,水极甘馨。居民饮此水者,上寿百二十三,中寿百馀,汉司空王畅,太傅袁隗为南阳令,县月送三十馀石,太尉胡广父患风嬴,饮此水,疾遂瘳。」 谢承
  • 《汉书》云:『沛国陈宣字子兴,建武十年雒水出造津城门,校尉欲奏塞之,宣谏曰:「昔王尊正身,金堤水退,况圣主耶?」言未绝而水去。』
  • 《续述征记》曰:「梁邹城西有笼水,云齐孝妇诚感神明,涌泉发于室内,潜以绩笼覆之,繇是无负汲之劳。及家人疑之,时其出而搜其室,试发此笼,而泉遂濆涌,流漂居宇,故曰笼水。」 
  • 《抱朴子》曰:「左慈以气禁水,水为逆流一二丈,禁水著中庭露之,大寒不冰。」 
  • 《华阳国志》曰:「朱仓少受学于蜀郡,屑豆饮水以讽诵。同业等怜其贫,给米肉,仓终不受。」 
  • 《搜神记》曰:「汉末零陵太守有女悦门下书佐,使婢取盥手水饮之,而有娠。既而生子,至能行,太守抱儿使求其父,儿直上书佐膝,书佐推之,儿仆地为水。」
  • 又曰:「汉时永仓郡不韦县有禁水,水有毒气,唯十一月、十二月差可渡。自正月至十月径之,无不害人,不见其形,其作有声,中木则折,中人则害,土俗号为鬼弹。故郡有罪人徙之,禁防不过,十日皆死也。」 
  • 《蒲元传》云:「诸葛孔明时有蒲元者,术鉴同欧冶、风胡,常为孔明铸刀剑,蜀惟江水爽烈,是天分其野,大金之元精也。汉水钝,若及涪水皆不任淬,或以涪水杂江水,辄能辨之。」 
  • 《南史》曰:『范柏年,汉中人。尝谒宋明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中复有此水不?」答曰:「臣州中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在何处?」曰:「廉让之间。」帝善其对。』 
  • 《南齐书》曰:「荆州城内有沙池,常漏水。萧颖冑为长史,水乃不漏。」 
  • 《方舆胜览》曰:「八功德水在江宁,梁天监中有龙为胡僧措水,俄山涌一沼,继有西僧至,云西域八池已失。其一乃知竭彼盈此也。八水者,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乾,六净,七不□,八蠲痾。自梁以前,御用取给焉。」
  • 车颍
  • 《秦书》曰:「王猛攻邺,慕容评距猛而恒卖水与军人,众思为乱,猛因得破之。」
  • 《天中记》曰:「苻坚时,长安有水影,远观若水,视地则见人,至坚晚年而止。」 
  • 《唐书》云:『孔若思尝谓人曰:「仕至郎中足矣。」及迁库部郎,乃置一石止水于座右,示止足之意。』 
  • 《酉阳杂俎》曰:『唐僧一行尝至天台国清寺,门有流水,闻院中僧于庭布算,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来求吾算法。」又谓曰:「门前水合却西流,弟子当至,一行人承言而入,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而门水旧东流,今忽改为西流矣。』 元结〈水乐记〉曰:「元子于山中,尤所耽爱者有水乐,水乐是南磳之悬水,淙淙然,闻之,多美于耳。」 
  • 《唐书》云:『汴宋观察使令狐楚言亳州圣水出,饮者疾辄愈。裴度判曰:「妖由人兴,水不自作,命在所禁塞。」』 
  • 《芝田录》云:『李德裕在中书,喜常州惠山井泉,自毗陵至京置水递,有僧诸谒德裕曰:「为相公通常州水脉,京师一眼井与惠山寺泉脉相通,昊天观常住库后是也。」李乃以惠山一罂,昊天一罂,杂以馀水八瓶遣僧辨析,僧取惠山寺与昊天馀水,乃同味。德裕大奇之,因停其水递。』 
  • 《玉泉子》曰:『宣皇在藩时,常从驾堕马,雪中寒甚,因渴求水于巡警者。曰:「我光王也。」及以水进,举杯悉变为芳醪。』 
  • 《旧唐书》云:『辅公祏据江东反,命河间王孝恭击之,孝恭自荆州趣九江,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者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徐谕之曰:「公祏恶积祸盈,今承庙算,致讨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后徵。」遂尽饮而罢。时人服其识度,而能安众。』 
  • 《续仙传》曰:「张志和酒酣为水戏,铺席于水上,独坐饮酌,啸咏其席,来去迟速,如刺舟声。」 
  • 《河东记》云:『韦浦遇鬼,客归元□云:「早给事冯六郎于河中。」浦曰:「六郎何人?」归曰:「冯六郎名彝,即河伯,轩辕天子之爱子。」浦曰:「冯何得第六,曰冯水官也。」水成数六耳。』 
  • 《梦溪笔谈》曰:『庆历中,河北大水。仁宗忧形于色,有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到阙,即时召对,问:「河北水灾何如?」使臣对曰:「怀山襄陵上。」默然既退,即诏閤门,今后武臣上殿奏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至今閤门有此条,遇有合奏事人,即预先告示。』 
  • 《睽车志》云:『熙宁时,王荆公当国,有人授泗州盱眙令,自陈乞改名雍观,怪问其故云:「梦中神告如此。」后之官没于淮水,事闻朝廷,荆公云:「向疑此人无故改名,及阅《山海经》,乃知其为水官之名。固虑其有水厄。」后县僚或梦雍观驺从甚盛,往来淮岸。』 
  • 《避暑录》曰:「苏子美卜居吴下,前有积水,即吴王僚开以为池者。作亭其上名曰沧浪,虽意取濯缨,然似以沧浪为水渺瀰之状,若以为地名,则失之矣。」 
  • 《闻见后录》曰:『王荆公好言利,有小人謟曰:「决梁山泊八百里为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则可容矣。」荆公笑而止。』

水总载三

  • 【包天】【带地】《春秋元命苞》曰:「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信由生。」王彪之〈水赋〉曰:「水带地而坏润,月流天而霄烱。」陆士衡诗曰「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 
  • 【流湿】【润下】《易》:「水流湿,火就燥。」 
  • 《尚书‧五行》曰:「一曰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 【习坎】【盈科】《易》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 《孟子》曰:「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赵岐曰:「盈,满也。科,坎也。」 
  • 【至清】【滋浊】湘水至清。
  • 曰:『居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浊?」』 
  • 【万顷】【尺波】黄叔度汪汪若万顷之陂,尺波岂徙旋。 
  • 【投石】【浮天】〈运命论〉:「以水投石,莫之受也。」 下见《元中记》。 
  • 【川上】【陇头】上见《论语》。 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 【秋涸】【冬凝】《礼记》:「仲秋之月水始涸。」 
  • 《淮南子》曰:「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 
  • 【原委】【灌浸】《文子》云「原泉所出也,委泉所聚也。」 
  • 《汉书‧沟洫志》云:「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 
  • 【纪官】【随器】共工氏见前。 夫水不凝滞于物,在器必随其方圆。 
  • 【洗耳】【濯足】许由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竹箭】【桃枝】《慎子》曰:「西河下龙门,其流驶疾于竹箭。」 东阳有桃枝水。 
  • 【荣河】【温落】《尚书‧中侯》曰:「尧即政七十载,修坛河洛。仲月辛日昧礼备荣,光先出河。」郑元注:「荣光五色,从河水中出。」 
  • 《易乾凿度》曰:「帝圣德之应洛水,先温九日乃寒,五日变为五色元黄。」 
  • 【碧海】【绛河】东方朔《十州记》曰:「东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水不咸苦,正作碧色。」 王子年《拾遗记》曰:「绛河去日南十万里,波如绛色,多赤龙,赤色鱼肥美可食,上仙得服之。」 
  • 【粉水】【锦流】盛弘之《荆州记》曰:「筑阳县西有粉水,巴郡亦有此水,取水为粉。」 
  • 《华阳国志》曰:「成都道西城,故锦官也。锦濯江中则鲜明。」 
  • 【八水】【三川】戴延之《西征记》:「关内八水,一泾二渭三灞四浐五涝六潏七沣八滈。」韦昭注:「河洛伊曰三川。」 
  • 【九河】【八海】《尚书》曰:「九河既道。」孔安国注曰:「河水分为九道,平原以北是也。」 
  • 《关令内传》曰:「须弥山东南有山,曰昆崙。在八海内。」 
  • 【三江】【五湖】《尚书》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 《周礼》曰:「扬州之浸曰五湖。」
  • 【六时】【百脉】上见前水一。 出土谷县故城,以百泉俱出,故名百脉水。 
  • 【千秋】【三柳】上见前水一。 松江府城西有圆泖、大泖、长泖。 
  • 【四德】【八谏】顾彝子与子华游于东池,子华曰:「水有四德,仁义勇智。」 赵括之将八谏于军中,而括不从,因自刎水上。其水在潞,安八谏山之下。 
  • 【帝浆】【圣水】上见前水一。 唐传李德裕镇浙西,浮屠诡言圣水惑人。德裕命市中置釜取水煮猪肉曰:「若圣水也,肉当如故。」须臾肉烂,妖寻败露。 
  • 【龙吟】【鸡浴】肇庆府开建县有唐状元莫宣卿读书堂,水流清响,人呼为龙吟水。
  • 廉州府石康县有金鸡水,相传金鸡浴于此。 
  • 【酒渑】【藻涣】《左传》:「有酒如渑。」 陈琳云:「游睢涣者,学藻绩之䌽。」 
  • 【状吉】【象巴】吉水状若吉字。三巴水象巴字。 
  • 【修仁】【旌信】曲江有修仁水,齐范云为太守,酌而赋曰:「且饮修仁水。」 刘孝标〈绝交论〉:「指白水而旌信。」 
  • 【舞渝】【卜篆】渝水出巴县,皆□人善舞,汉高诏乐府习之,世称巴渝舞。 篆水在四川广安州,其年丰,水绞死成篆籀,土人以卜岁。 
  • 【流桑】【承瓠】九江口有桑洛洲,昔江水涨,流一桑树于此。 灞水盛以金铁器皆漏,惟□叶不漏。见《博物志》。 
  • 【止淫】【流恨】上见水二。 杜诗:「第五桥东流恨水。」 
  • 【民狎】【人轻】上见《左传》。 湍水人轻。见前水一。
  • 【利万物】【成百事】上见《老子》。 
  • 《文子》曰:「水之道也,大不可极,深不可测。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 
  • 【君子观】【小人溺】孙卿子曰:『』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浮水偏与朱,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 《礼记》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夫水近于人,而易以溺人。」
  • 【彰五色】【替八珍】《礼记》:「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勿得不彰。」 宋曾拯〈咏钟山八功德水〉曰:「数斛供厨替八珍。」 
  • 【波负娘】【浪妒女】山东鱼台有谷亭水,其波汹涌。昔有孝子负母以渡,名曰负娘河。 山西平定州有泽发水,妇人靓妆过此,必发波浪,故又名妒女。 
  • 【澡孝水】【酌贪泉】潘岳〈西征赋〉:「澡孝水而濯缨,水在河南。」 王勃〈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 
  • 【饮上池】【酿下箬】《史记》:「长桑君出怀中药与扁鹊,饮以上池之水。」 白乐天诗:「劳将下箬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下箬溪水酿酒最美,在湖州。 
  • 【易牙尝】【德裕辨】淄渑之水,易牙尝而知之。 李德裕命取中冷水饮而笑曰:「颇似建业城下水。」
  • 【积成江海】【上为雨露】桓宽〈盐铁论〉曰:「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 下详水一。 
  • 【臭过椒兰】【利穿金石】《列子》曰:「禹治水土,迷之一国,无风雨雾露,不生鸟兽,山名壶岭。顶有口若圆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臭过椒兰,味过醪醴。」 
  • 《淮南子》曰:「水之为物,击之无创,射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利穿金石,功济天下。」 
  • 【浮天载地】【怀山襄陵】并详水一。 
  • 【清济浊河】【元灞素浐】袁宏〈北征赋〉曰:「于是截文波,汎清济。」 刘劭〈赵都赋〉曰:「其南也,则有洪川巨渎,黄水浊河。」 潘岳〈西征赋〉曰:「北有清渭浊泾,西有元灞素浐。」 
  • 【窃壤以堙】【积灰而止】《山海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堙洪水。」 下详水二。 
  • 【亲而不尊】【狎而不玩】《礼记》曰:「水之于人也,亲而不尊。」 
  • 《左传》:『郑子产谓子太叔曰:「水懦弱而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 【至柔之性】【善利之功】
  • 【方玉圆珠】【浮金沈舟】上见前水一。 
  • 《杜阳编》云:「沧州山下有澄绿水,投金石不没。」 
  • 《广志》:「弱水在夫馀北,其流不能胜一毛羽。」 
  • 【秘省极佳】【濠梁最乐】《茶录》:「唐秘省中有水极佳,号秘水。」 凤阳临淮县有石绝水,名濠梁。是庄子观鱼乐处。 
  • 【汀南阗西】【贡东章北】水皆东流,惟汀水南流入海。南丁位也,以水合丁于文为汀。 汉张骞言于阗水皆西流注西海。 贡水在郡城东北,章水在西北,此二水合为赣水。
  • 【谁把相思】【可怜无定】鄜州东有相思水,唐令狐楚题璧曰:「谁把相思号此河,塞桓车马往来多。」 圁水在安塞县,一名无定河。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 【梅鋗封侯】【龙澄获印】封侯水源在南康,以梅鋗列营水滨封侯,故名。 蜀人龙澄尝于瀼中,探得玉印,有神曰:「上帝授禹治水,水治后藏大川,可亟投元处。」澄如其言,后登上第。 
  • 【尊请身填】【慈能气禁】《汉书》:「王尊为河东守,河水泛溢,尊祭水请以身填金堤,水势稍退。」 魏左慈能以气禁水,详水二。 
  • 【画扇投席】【出臼覆笼】吴猛遇至人授神方,以羽扇画水而渡,投席事见前水二。
  • 伊尹母梦神告曰:「臼出水而东走。」明日果然覆笼。事见前水二。 
  • 【李冰压怪】【王商止讹】秦李冰为蜀守,以岷江为四渎之首,水时为患,乃作三十牛以压水怪。 汉建始中讹言大水,至王商独不信。 
  • 【子瞻符取】【鸿斩杓扬】苏轼爱玉女洞水,破竹为符,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谓之调水符。 唐李季卿遇陆鸿渐取南泠水试茶,陆以杓扬水曰:「江则江矣,非南泠者。」 
  • 【时平乃清】【风起辄动】吴俶〈水赋〉:「新丰则时平乃清,临淄则世乱而竭。」 吴孙权至湓城,自标井地。掘得汉颖阳侯灌婴故井,遇江中风浪起,此井水辄动。
  • 【冠五行之始】【居六府之先】《洪范‧五行》:「一曰水,六府水火金木土谷。」
  • 【融而为川渎】【流而为江海】【通为川塞为渊】【气之导水之钟】李萧远云:「水通之斯为川,塞之斯为渊。」 
  • 《国语》云:「古之长民者不防川,不窦泽,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

水总载四

  • 【象罔得珠】黄帝游于赤水,北登昆崙之丘,遗其元珠。使督索之而勿得,离朱索之而勿得,洁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得之,黄帝曰:「象罔乃可以得珠乎哉!」
  • 【朝宗】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 【行险】《易》曰:「行险而不失其信。」 
  • 【澹】《礼记》:「君子之交澹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澹以成,小人甘以坏。」 
  • 【明水】司烜氏取明水于月。 
  • 【禁川游】《周礼》:「禁川游,备溺也。」 
  • 【禁沈泽】雍氏禁沈泽,谓毒水蛊也。 
  • 【饮】《论语》:「饭疏食,饮水。」
  • 【楚望】《左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 【台骀障泽】《左传》:「金天氏有裔子昧为元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世其官,宣汾洮障大泽,帝用嘉之,封诸汾川。」
  • 【流恶】《左传》:「有汾浍以流其恶。」
  • 【沈气】《国语》:「水无沈气。」 
  • 【止水】《庄子》:「人莫监于流水,当监于止水。」 
  • 【急】《庄子》曰:「吕梁之险,悬水三千仞,流沫三千里,鱼鳖不能进,急之甚也。」
  • 【万折必东】《荀子》:「夫水其万折也必东。」
  • 【成渊】《孙卿子》曰:「积水成渊,吞舟之鱼生焉。」
  • 【康浪白石】宁戚歌康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 
  • 【解裘涉淄者】《战国策》曰:「田单为齐相,遇淄水有老人涉淄,不能行,坐沙中。单乃解裘于淄水之上。」 
  • 【悬釜】韩、魏围晋阳,决晋水以灌之,城中巢居,悬釜而炊。 
  • 【巢树】《后汉书》注:「光武六年,大雨连月,苗稼更生,鼠巢树上。」 
  • 【原感】姜诗至孝,有泉化出,味如江水,以养其母。 
  • 【绿波】《文选》:「春水绿波。」
  • 【横塘查下】晋都建业,汾秦淮筑堤,谓之横塘。〈吴都赋〉所谓「横塘查下,楼台之盛,天下莫比。」 
  • 【地镜】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青州城南远望,见地中如水有影,谓之地镜。 
  • 【水牒】谢庄诗:「山经亟旋揽,水牒倦敷寻。」 
  • 【绢一疋水二石】慕容评距王猛卖水与军人,因此众乱。见水二。 
  • 【投金濑】唐孟郊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郊日坐水傍,徘徊赋诗。 
  • 【东西瀼】杜诗:「瀼东瀼西一万家。」 
  • 【七种水说】陆龟蒙、张又新为〈水说〉七种,如其二惠山泉、三虎丘井云云。 
  • 【洪州瀑第八】宋欧阳修论水以洪州瀑布为第八。 
  • 【清衣江畔】青衣水在眉州青神县。苏轼诗:「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 【清湘欸乃声】《长沙志》:『涉千里闻渔父吟如相和,其声清远,所谓「汲清湘,燃楚竹,欸乃一声,山川动色。」』 
  • 【辰酉二水】俱在辰州府沅陵县。
  • 《图经》云:「以方位而名也。」 
  • 【源涌】潜□洞出。 
  • 【竭】谷无以盈将恐竭。
  • 【神水】《金门岁节记》:「午日午时有雨,则急斫一竿竹,竹节中必有神水,沥取以獭肝为丸,治疾。」 
  • 【敕水长水石】《闻见后录》曰:「鸂鶒能敕水,故水宿物莫能害。鹳有长水石,故能巢中畜鱼,水不涸也。」

水总载五

  • 梁孝帝〈登堤望水〉诗曰:「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怀山殊未巳,徒然劳九愁。旅泊一村树,江槎拥戍楼,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愿假宣尼术,泗水却横流。」
  • 梁刘孝绰〈太子洑落日望水〉诗曰:「川平落日迥,落照满川张,复在沦波地,泒别引沮漳。耿耿流长脉,熠熠动轻光,寒鸟逐槎汎,惊鹈拂浪翔。临流自多美,况此还故乡,榜人夜理楫,棹女闇成装。欲待春江曙,争涂向洛阳。」
  • 后梁沈君攸〈赋得临水〉诗曰:「开筵临桂水,携手望桃源,花落圆文出,风急细流翻。光浮动岸影,浪息累沙痕,沧波自可悦,濯缨何用论。」
  •  陈释慧标〈咏水〉诗曰:「曾添疏勒井,经涌贰师营,玉津花色亮,银溪锦碛明。舟如空里汎,人似镜中行,持将符上善,利得动高情。」
  • 祖孙登〈咏水〉诗曰:「骊泉紫阙映,珠浦碧沙沈,岸阔莲香远,池清云影深。风潭如拂镜,山溜似调琴,请君看皓洁,知有澹然心。」
  •  又〈莲调〉诗曰:「长川照落日,深浦漾清风,弱柳垂江翠,新莲夹岸红。船行凝泛迥,月映似沈空,愿逐琴高戏,乘鱼入浪中。」
  • 隋李巨仁〈赋得方塘含白水〉诗曰:「白水溢方塘,淼淼素波扬,叠浪摇凫影,涟漪写雁行。长提柳色翠,夹岸荇花黄,观鱼自有乐,何必在濠梁。」
  • 孔德绍〈王泽岭遭洪水〉诗曰:「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悠然百川满,俄尔万顷浮。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候,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 张文琮〈咏水〉诗曰:「标名资上善,流泒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含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诗曰:「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唐储光羲〈咏山泉〉诗曰:「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 唐杜甫〈春水〉诗曰:「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岸,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便相喧。」
  • 唐司空曙〈望水〉诗曰:「高原晴见水,楚色蔼相和,野极空如雪,天遥不辨波。永无人迹到,独有鸟声过,况在苍茫外,残阳照更多。」
  • 唐薛逢〈大水〉诗曰:「暴雨随惊雷,从风忽骤来,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冥心问元化,天眼几十回。」
  • 唐马戴〈远水〉诗曰:「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势引长云断,波凝片雪连,汀洲杳难到,万古覆苍烟。」
  • 唐郑谷〈西蜀净众寺题水〉诗曰:「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批亦逶迤,落花相逐向何处,幽鸟独来无限时。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克卷纶迟,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旧有期。」
  • 唐罗邺〈流水〉诗曰:「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含芳草,玉洞飘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忽愁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东渡长淮日又曛。」
  •  宋谢翱〈观水〉诗曰:「积阴生壑雨,野水学江流,对屋见灯火,相望南渡头。浮槎到高树,白鼋起沧洲,变怪若不测,神功安能尤。稍退见涯涘,及来痕沫收,崩涛出白石,隐隐如博投。水杨洗荒根,素发生古愁,见此倏若化,故流还胶舟。荒源不可诘,欲尽山云求。」
  •  宋张耒〈涟水〉诗曰:「孤舟逆水上,野静闻水声,鸥飞不远水,寒浪溅霜翎。夜气岸兼木,夕光潭照星,长吟弄双桨,知有鱼笼惊。」
  •  又〈泊舟候水〉诗曰:「一水悠悠断复连,卸帆终日小滩前,青旂招饮蒿工醉,五两欹风贾客眠。树色远分芳草路,鸟行斜断夕阳天,渔舟惯伴危樯宿,馈我霜鳞不用钱。」
  • 宋王禹偁〈别丹水〉诗曰:「曾经澜漫濯吾缨,忍别潺湲月夜声,便入红尘染诗思,吟魂犹合数年清。」
  •  宋范成大〈渐水〉诗曰:「黄河日夜向南风,道出封丘处处逢,紫盖黄旗在湖海,故应河伯欲朝宗。」
  •  明高启〈陇头水〉诗曰:「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陇坂岐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鸣咽,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乾。」
  • 明李东阳〈横塘春水〉诗曰:「君家住在横塘北,长见洲边春水生,窈窕斜通山涧曲,分明直与钓矶平。比邻鹅鸭应无数,近渚凫鹥亦有情,明日看花到南岸,小舟摇荡不须撑。」
  • 魏文帝〈临涡赋〉曰:「建安八年,经东国,遵涡水,相佯乎树下,驻马舒鞭,做临涡之赋曰: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萍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
  • 晋左九嫔〈涪沤赋〉曰:「览庶类之肇化,何涪沤之独灵,禀阴精以运景,因落雨而结形。不系根于独立,故假物以资生。体珠光之皓皓,若凝霜之初成;色鲜熠以荧荧,似融露之将渟。亡不长消,存不久寄,其成不欲难,其败亦以易也。」
  • 东晋王彪之〈水赋〉曰:「寂闲居以远咏,托上善以寄言,诚有无而大观,鉴希微于清泉。泉清恬以夷澹,体居有而用元,浑无心以动寂,不凝滞于方圆。湛幽邃以纳污,泯虚柔以胜坚,或浤浪于无外,或纤入于无间。故能委输而作,四海决导而流,百川承夜而生,云雨涌凝,而为甘泉。」
  • 唐梁洽〈水德赋〉曰:「大哉乎!兹水独灵,长以利贞,分位象于八卦,得柔谦于五行。混之不浊,流之不盈,蓄恬澹以凝润,含虚无而洞清。其近窥也,若冰鲜而玉洁,映曙空而内澈;其遥视也,如雨罢而日晶,澄远气于初晴。德之深,与上善而均美,让之大,居下流而不争。处地为泉源,江汉朝宗之义立;在天为雾露,阴阳燮理之功成。辨泾渭于九流,虽众不杂;察蚩妍于万象,在隐皆明。」
  • 〈水彰五色赋〉曰:「原夫被物如濡,沾颜载渥,状暮山而翠叠,法朝景而霞駮。远同墨氏,类素丝之屡迁;尚想蜀江,嘉贝锦之斯濯。饰衮衣而焕烂,成绣服之葳蕤,何采章之不昧,由浸润之所资。渐以化成,能令素以为绚;期于敷演,孰谓涅而不缁。不假濯于沧浪,宁同资于碧海,凝瑞霞之炫耀,发庆云之光彩。写补天之绩、鍊石之资必该;图应圣之祥、威凤之仪咸在。」
  • 吕温〈鉴止水赋〉曰:「若乃回塘月皎,高岸环合,泥滓湛而自沈,金沙炯其不杂同,道德以虚而受异,川泽唯污是纳,有斐君子,此焉明徵。气随浪息,心与源澄,端形赴影,如木从绳。其表微也,挂金镜而当画;其索隐也,隔玉壶而见冰。尔其色必洞澈,光无滉瀁,不蒸蓊郁之气,不激潺湲之响。百丈在目,千仞指掌,恶每自乎中见,美实非乎外奖。鉴形之始,方似以身观身;得意之间,乃同求象忘象。观其下列星汉,上披烟云,守其常而性将道合,居其所而物以群分。君鉴之以平心,临下必简;臣鉴之以励节,在邦必闻。妍媸无形兮,惟人所召;物我兼进兮,水无不照。廉士以之洗心,至人以之观妙。」
  • 刘清〈止水赋〉曰:「若乃湖称青草,泽若云梦,浅深溁渟,表里寒洞。当朱阳之夏晚,遇白露之秋仲,紫关之鸿雁飞来,绿浦之莲舟风送。既能止而利物,所以归之者众,亦有凤凰之沼,明月之潭,每澄流于庭院,常下注于东南。蒙寮寀之玩洽,浑琴酌而相参,以游以赏,如夜如涵。若英贤之取则,类贞咸之是湛。届夫玉宇初晴,风飙载寝,笼碧天而似镜,展红霞而若锦,纳众影而不遗,比群情而特甚。用使至人观之而心察,智者乐之而情审,达士爱而欲临,高节闻而愿饮。」
  • 杨烱〈浮沤赋〉曰:「若乃空濛采褰,浩汗浮天,流平旧沼,派溢新泉,分容对出,吐映均鲜。触流萍而欲散,碍浮芥而还连,光陵虚而半动,影倒水而分圆,始参差而别趣,终宛转以同沿。历乱踟蹰,漂沸萦纡。细而察之,若美人临镜开宝靥,大而望也;若冯彝剖蚌列明珠。逐风波而澹泊,乃变化而须臾。迹均显晦,妙合虚无,同至人之体道,亦随时而不拘。」
  • 钱起〈尺波赋〉曰:「潋滟骇水,□沦始波,引分寸之馀;,风从一勺,激寻常之内。无爽盈科,势将坌涌,迹异盘涡,蹙跬步以无数,荡分阴而自多。观其日色遥临,风生朱巳,圆规可验。疑沈璧之旧痕,前后相侔;若浮书而竞起,迹叠相近。萍萦有馀,促涟漪之散漫,拥跳沫以虚徐。流脉中移,颖蠖影求伸之际;浮光上透,若雪华呈瑞之初。」
  • 晋顾恺之〈水赞〉曰:「湛湛若凝,开神以质,乘风擅澜,妙齐得一。」
  • 晋庾肃之〈水赞〉曰:「湛湛涵渌,清澜澄浚,妙质柔明,云深夜润。」
  •  晋殷仲堪〈水赞〉曰:「大象无形,气以分粗,澹澹中津,质有虽虚。清澜可濑,明激弗渝,孰能怀之,汎然靡居。」
  • 晋孔宁子〈水赞〉曰:「澄鉴无虚,积之成川,湍飞莹谷,激石冷然。」
  • 晋郭璞〈释水赞〉曰:「川渎绮错,涣澜流带,潜润旁通,经萦华外,殊出同归,混之东会。」
  • 〈弱水赞〉曰:「弱出昆山,鸿毛是沈,北沦流沙,南映火林。惟水之奇,莫测其深。」
  • 戴逵〈水赞〉曰:「水德淡中,泉元内镜,至柔好卑,和协道性。止鉴标贵,上善兴咏,爰有幽人,拥轮来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