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十九卷目录

 礼记部总论一
  后汉班固白虎通德论〈爵 号 谥 五祀 社稷 礼乐 封公侯 京师 五行 三军 谏诤 乡射 致仕 辟雍 耕桑 巡狩 考黜 文质 三正 三纲六纪 姓名 嫁娶 绋冕〉
  王充论衡〈祸虚篇 雷虚篇 儒增篇 论死篇 诘术篇 祀义篇 祭意篇 知实篇 书解篇〉
  蔡邕独断〈玺 三老五更 宗庙 社稷 祭祀 籍田 学校 乐 冠〉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 省事篇〉

经籍典第二百十九卷

礼记部总论一

《后汉班固白虎通德论》《爵》
爵有五等,以法五行也。《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此周制也。
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伯者,百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男者,任也。人皆五十里,差次功德。小者不满为附庸,附庸者,附大国以名通也。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礼曰:四十强而仕,至五十爵为大夫。
诸侯所以无公爵者,下天子也。故《王制》曰:上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此谓诸侯,臣也。
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礼经》曰:士见大夫,诸侯之士。《王制》曰:王者,八十一。元士、
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是以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夫尊于朝,妻荣于室,随夫之行,故《礼·郊特牲》曰:妇人无爵,坐以夫之齿。礼曰:生无爵,死无谥。
爵人于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封诸侯于庙者,示不自专也。明法度,皆祖之制也。举事必告焉。《王制》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也。《祭统》曰:古者,明君爵,有德必于太祖。君降立于阼阶南,南向所命,北向史,由君右执策命之。
大夫功成未封而死,不得追爵赐之者,以其未当股肱也。《春秋谷梁传》曰:追赐死者,非礼也。《王制》曰:葬从死者,祭从生者,所以追孝继养也。
葬从死者,何子无爵?父之义也。《礼·中庸》记曰: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子为大夫,父为士,祭以大夫,葬以士也。

《号》

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也。
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
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也。

《谥》

谥者,何也?谥之为言引也。引列,行之迹也。所以进劝成德,使上务节也。故《礼·郊特牲》曰:古者,生无爵,死无谥。此言生有爵,死当有谥也。
所以谥之为尧,何谥有七十二品?《礼记·谥法》曰:翼善傅圣谥曰尧,仁圣盛明谥曰舜,慈惠爱民谥曰文,强理劲直谥曰武。
天子崩,臣下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大其君,掩恶扬善者也。故之南郊,明不得欺天也。故曾子问孔子曰:天子,崩臣下之南郊,告谥之诸侯薨,世子赴告天子,天子遣大夫会其葬而谥之,何幼不诔长,贱不诔贵?诸侯相诔,非礼也。臣当受谥于君也。
附庸所以无谥,何卑小无爵也?《王制》曰:爵禄,凡五等。附庸非爵也。

《五祀》

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何以知五祀谓门户井灶中霤也?《月令》曰:其祀户又曰其祀灶、其祀中霤、其祀门、其祀井。
独大夫已上得祭之,何士者位卑禄薄?但祭其先祖耳。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士祭其祖。《曲礼》曰:天地、四时、山川,五祀,岁遍,诸侯方祀,山川,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先,非所当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祭五祀所以岁一遍,何顺五行也?故春即祭户。户者,人所出入,亦春万物始触户而出也。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秋祭门,门以闭藏自固也。秋亦万物成熟,内备自守也。冬祭井,井者,水之深藏任地中。冬亦水王万物伏藏。六月祭中霤。中霤者,象土在中央也。六月亦土王也。故《月令》春言其祀户祭先脾,夏言其祀灶祭先肺,秋言其祀门祭先肝,冬言其祀井祭先肾,中央言其祀中霤祭先心。春祀户祭所以时先脾者。何脾者?土也。春木主煞土,故以所胜祭之也。是冬肾,六月心,非所胜者以祭。何以为土位在中央至尊?故祭以心。心者,藏之。尊者,水最卑,不得食其所胜。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因四时牲也。一说户以羊,灶以雉,中霤以豚,门以犬,井以豕。或曰中霤用牛,馀不得用豚。井以鱼。

《社稷》

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稷者,得阴阳中和之气,而用尤多,故为长也。岁再祭,何春求谷之义也?故《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人社。
《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宗庙俱大牢,社稷独少牢,何宗庙大牢?所以广孝道也。社稷为报功,诸侯一国所报者少,故也。
王者、诸侯俱两社,何俱有土之君?《礼记·三正》曰:王者二社为天下立社曰太社,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自为立社曰侯社。太社为天下报功,王社为京师报功,太社尊于王社,土地久故而报之。
王者诸侯必有诫社,何示有存亡也?明为善者得之,恶者失之。《郊特牲》曰:丧国之社,屋之言,与天地绝也。礼曰:亡国之社稷,必以为宗庙之屏,示贱之也。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亵渎也。《祭义》曰:右社稷,左宗庙。大夫有民,其有社稷者,亦为报功也。《礼·祭法》曰:大夫成群立社,曰置。在《月令》曰:择元日,命人社。社无屋,何达天地气?故《郊特牲》曰:太社稷,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

《礼乐》

乐者,所以象德表功殊名。《礼记》曰黄帝,《乐》曰咸池,《颛顼乐》曰六茎,《帝喾乐》曰五英,《尧乐》曰大章,《舜乐》曰箫韶,《禹乐》曰大夏,《汤乐》曰大濩,《周乐》曰大武象,《周公之乐》曰勺合。曰大武黄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颛顼曰六茎者,言和律历以调阴阳。茎者,著万物也。帝喾曰五英者,言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调其英华也。尧曰大章,大明天地人之道也。舜曰箫韶者,舜能继尧之道也。禹曰大夏者,言禹能顺二圣之道而行之,故曰大夏也。汤曰大濩者,言汤承尧能护民之急也。周公曰勺合者,言周公辅成王,能斟酌文武之道而成之也。武王曰象者,象太平而作乐示已太平也。合曰大武者,天下始乐,周之征伐行武,故诗人歌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当此之时,天下乐文王之怒以定天下,故乐其武也。
歌者,在堂上舞,在堂下何?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上德而下功。《郊特牲》曰:歌者在上。
五声者,何谓也?宫商角徵羽。土谓宫,金谓商,木谓角,火谓徵,水谓羽。《月令》曰:盛德在木,其音角。又曰:盛德在火,其音徵;盛德在金,其音商;盛德在水,其音羽。所以名之为角者,跃也。阳气动跃徵者,止也。阳气止商者,张也。阴气开张,阳气始,降也。羽者,纡也。阴气在上,阳气在下。宫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时者也。八音者,何谓也?《乐记》曰:土曰埙,竹曰管,皮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敔此谓八音也。
声五、音八,何声为本?出于五行,音为末,象八风,故《乐记》曰:声成文,谓之音,知音而乐之,谓之乐也。

《封公侯》

州伯,何谓也?伯长也。选择贤良,使长一州,故谓之伯也。《王制》曰: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率。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
王者所以有二伯者,分职而授政,欲其亟成也。《王制》
曰: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曰二伯。
诸侯有三卿者,分三事也。《王制》曰: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大夫悉同。《礼王度记》曰:子男三卿,一卿命于天子。诸侯封不过百里,象雷震百里,所润雨同也。雷者,阴中之阳也,诸侯象也。诸侯比王者为阴,南面赏罚为阴,法雷也。七十里,五十里,差德功也。故《王制》曰: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建百里之国二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閒田。天子所治方千里,此平土三千,并数邑居山川,至五十里名山大泽不以封者,与百姓共之,不使一国得专也。山木之饶,水泉之利,千里相通,所均有无赡其不足。
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人之急也。故列土为疆,非为诸侯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易曰:利建侯。此言因所利,故立之。《乐记》曰:武王克殷反商,下车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殷人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
封诸侯以夏,何阳气盛养?故封诸侯,盛养贤也。封立人君,阳德之盛者。《月令》曰:孟夏之月,行赏封诸侯庆赐,无不欣悦。

《京师》

京大也,师众也,天子所居。故大众言之明诸侯法日月之经千里。《王制》曰:天子之田方千里。或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师。《王制》曰:天子三公之田视公、侯,卿视伯,大夫视子男,士视附庸。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以是为差也。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上大夫禄,君十卿禄。天子之县内,有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一,五十里之国六十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禄士,以为閒田。诸侯入为公卿大夫,得食两家菜,不日有能,然后居其位,德加于人,然后食其禄,所以尊贤重有德也。今以盛德人辅佐两食之,何《王制》曰天子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天子太子食菜者,储君嗣主也,当有土以尊之也。太子食百里,与诸侯封同,故礼曰:公士大夫子子也无爵而在大夫上,故百里也。公卿大夫,皆食菜者,示与民同有无也。

《五行》

《月令》曰:东方其臭膻,南方其臭焦,中央其臭香,西方其臭腥,北方其臭朽。所以名之为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南方者,任养之方,万物怀任也。西方者,迁方也,万物迁落也。北方者,伏方也,万物伏藏也。少阳见寅。寅者,演也。律中太簇律之言率所以率气令生也。卯者,茂也。律中夹钟衰于辰。辰,震也。律中姑洗其日甲乙者万物孚甲也。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时为春,春之为言偆。偆,动也。位在东方,其色青,其音角。角者,气动耀也。其帝太皞皞者,大起万物,扰也。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阴中阳,故太阳见于巳。巳者,物必起。律中仲吕壮盛于午,午物满长。律中蕤宾衰于未。未,味也。律中林钟其日丙丁者其物炳明。丁者,强也。时为夏,夏之言大也。位在南方,其色赤,其音徵。徵,止也。阳度极也。其帝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属续其精为鸟离为鸾。故少阴见于申。申者,身也。律中夷则壮于酉。酉者,老物收敛。律中南吕衰于戌。戌者,灭也。律中无射。无射者,无声也。其日庚辛庚者,物更也。辛者,阴始成。时为秋,秋之为言愁,亡也。其位西方,其色白,其音商。商者,强也。其帝少皞。少皞者,少敛也。其神蓐收。蓐收者,缩也。其精白虎,虎之为言搏讨也。故太阴见于亥。亥者,仰也。律中应钟壮于子。子者,孳也。律中黄钟衰于丑。丑者,纽也。律中大吕其日壬癸壬者,阴始。任癸者,揆度也。时为冬,冬之为言终也。其位在北方,其音羽,羽之为言舒言万物始孳。其帝颛顼,颛顼者,寒缩也。其神元冥,元冥者,入冥也。其精元武掩起离体泉龟蛟珠蛤土为中宫。其日戊己。戊者,茂也。己抑屈起,其音宫。宫者,中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月令》云:十一月,律谓之黄钟。何中和之色?钟者,动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十二月,律谓之大吕大大也。吕者,拒也。言阳气欲出,阴不许也。吕之为言拒者,旅抑拒难之也。正月,律谓之太簇。何太亦大也?簇者,凑也。言万物始大,凑地而出也。二月,律谓之夹钟。何夹者?孚甲也。言万物孚甲,种类分也。三月,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四月,谓之仲吕。何言阳气极将彼故复中难之也。五月,谓之蕤宾。蕤者,下也。宾者,敬也。言阳气上极,阴气始宾,敬之也。六月,谓之林钟。何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七月,谓之夷。则何夷?伤则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八月,谓之南吕。何南者?任也。言阳气尚有,任生荠麦也。故阴拒之也。九月,谓之无射。何射者?终也。言万物随阳而终也。当复随阴起无有终已。十月,谓之应钟。何钟?动也。言万物应阳而动下藏也。

《三军》

王者将出,辞于祢还格祖祢者,言子辞面之礼,尊亲
之义也。《王制》曰:王者将出,类于上帝,宜于社,造于祢。天子遣将,军必于庙。何示?不敢自专也。独于祖庙,何制?法度者,祖也。《王制》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此言于祖庙,命遣之也。
年六十,归兵者,何不忍?并斗人父子也。《王制》曰:六十不预戎服。又曰:八十,一子不从政,九十,家不从政。父子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三月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

《谏诤》

明王所以立谏诤者,皆为重民而求己失也。《礼保傅》曰:于是立进善之旌,悬诽谤之木,建招谏之鼓。王法立史记事者,以为臣下之仪,表人之所取法则也。动则当应礼,是以必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礼·玉藻》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保傅》曰:王失度则史书之、士诵之、三公进读之。宰夫彻其膳,是以天子不得为,非故史之义,不书则死。宰不彻膳亦死。

《乡射》

王者所以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者,何欲陈孝悌之德?以示天下也。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天子临辟雍,亲袒割牲,尊三老,父象也。竭忠奉几杖授安车濡轮恭执绥授兄事五更宠接礼交加客谦敬,顺貌也。《礼记·祭义》曰:祀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享三老五更于太学者,所以教诸侯悌也。

《致仕》

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故《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王制》曰:七十致政乡。大夫老有盛德者,留赐之几杖。不备之,以筋力之礼。在家者,三分其禄,以一与之所以厚贤也。人年七十卧非人不温,适四方乘安车与妇人,俱自称曰老夫。《曲礼》曰:大夫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王记》曰:臣致仕于君者,养之以其禄之半,几杖所以扶助衰也。故《王制》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臣老归,年九十,君欲有问,则就其室,以珍从明,尊贤也。故《礼·祭义》曰:八十不俟朝。君问则就之大夫老归,死以大夫礼葬,车马衣服如之。何曰尽?如故也。

《辟雍》

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太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太学,学经术。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故礼曰:十年曰幼学。
天子、太子、诸侯世子,皆就师于外,尊师重先生之道也。礼曰:有来学者,无往教者也。《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太学在郊。又曰:天子太子群后之世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皆造焉。
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辟之为言,积也。积天下之道,德也。雍之为言,壅也。壅天下之残贼,故谓之辟,雍也。《王制》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外圆者,欲使观之,平均也。又欲言外圆,内方,明德当圆,行当方也。不言圆辟,何又圆于辟?何以知其圆也?以其言辟也。

《耕桑》

王者所以亲耕后亲桑。何以率天下?农蚕也。天子亲耕以供郊庙之祭,后之亲桑以供祭服。《祭仪》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大夫士,七推耕于东郊。何东方少阳?农事始起,桑于西郊,西方少阴,女功所成。故《曾子问》曰: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祭仪》曰: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外水为之筑周棘墙,而外闭之者也。

《巡狩》

王者出,必告庙。何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曾子问》曰:王者诸侯出,称告祖祢。使祝遍告五庙,尊亲也。王者将出,告天者,示不专也。故《王制》曰:类于上帝,宜乎社,造于祢。
王者诸侯出,必将主,何示有所尊?故曾子曰:王者将出,必以迁庙,主行载于斋车,示有尊也。
王者巡狩,诸侯待于境者,何诸侯以守蕃为职也?《礼·祭义》曰:天子巡狩,诸侯待于境也。
王者巡狩,必舍诸侯祖庙,何明尊?无二上也。故《礼·坊记》曰:君适,其臣升自阼阶,示不敢有其室也。礼曰: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

《考黜》

喜怒有节,诛罚有刑。赐以鈇钺,使得专杀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孝道之美,百行之本也。故赐以玉瓒,得专为畅也。故《王制》曰:赐之弓矢,然后专杀。又曰:赐圭瓒,然后为畅。未赐者,资畅于天子。《王度记》曰:天子鬯诸侯,薰大夫,𦬊兰士,蒹庶人,艾车马、衣服、乐三等者,赐与其物礼。天子赐诸侯民服、车路,先设路下四〈阙〉之。又曰:诸公奉选服。《王制》曰: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

《文质》

何谓五瑞?圭、璧、琮、璜、璋也。礼曰:天子圭尺二寸。又曰:博三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圭为璋,方中圆外曰璧。半璧曰璜。圆中牙身元外曰琮。《礼记·王度》曰:王者,有象君之德,燥不轻,湿不重,薄不浇,廉不伤,疵不掩,是以人君宝之。天子之纯玉,尺有二寸,公侯九寸,四玉一石也,伯子男俱三玉二石也。
士以雉为贽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守节死义,不当移转也。《曲礼》曰:卿羔,大夫以雁,士以雉为贽,庶人之贽疋,童子委贽而退野外,军中无贽,以缨拾矢,可也。言必有贽也,疋谓鹜也。

《三正》

王者受命,必改朔。何明易姓?示不相袭也。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也。故《丧服传》曰:王始起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也。是以舜禹虽继太平,犹宜改以应天。

《三纲六纪》

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者,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姓名》

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时,物有变,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故《礼服传》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于祖庙者,谓子之亲庙也。明当为宗祖主也。一说名之于燕寝。名者幼少,卑贱之称也。寡略故于燕寝。《礼·内则》曰:子生,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立于阼阶,西南,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命之士,适子执其右手,庶子抚其首,君曰钦有帅,夫人曰记有成,告于四境。四境者,所以遏绝萌芽,禁备未然。故《曾子问》曰:世子生,三月以名,告于祖祢。《内则》记曰:以名告于山川、社穆、四境,
不以日月、山川为名者,少贱卑己之称也。臣子当讳为物示通,故避之也。《曲礼》曰: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也。君前,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郊庙,中不讳。又曰:君前臣名,父前子名,谓大夫名卿,弟名兄也。明,不敢讳于尊者前也,
所以五十乃称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虑定也,能顺四时长幼之序,故以伯仲号之礼。《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称伯仲。

《嫁娶》

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礼保傅》记曰:谨为子嫁娶必择世有仁义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阳数奇,阴数偶,男长女幼者,阳舒,阴促,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生万物也。故《礼·内则》曰:男三十壮,有室,女二十壮,而嫁。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有相偶之志。故《礼记》曰:女子十五许嫁笄,而字礼之,称字阴,系于阳,所以专一之节也。
礼曰:嫁女之家,不绝火三日,相思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感亲年衰老代至也。礼曰:婚礼不贺,人之序也。授绥姆辞曰:未教,未乞,与为礼也。大夫功成封得备。八妾者,重国广继嗣也。不更聘大国者,不忘本适也。故礼曰:纳女于诸侯,曰备扫洒。不娶同姓者,重人伦,防淫泆,耻与禽兽同也。《曲礼》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礼·内则》曰:妾事夫人如事舅姑,尊嫡绝妒嫉之原。《礼服传》曰:妾事女君,与事舅姑同也。妇事夫,有四礼焉。鸡初鸣咸盥漱栉笄总而朝,君臣之道也。恻隐之恩,父子之道也。会计有无,兄弟之道也。闺阃之内衽席之上,朋友之道也。闻见异辞,故设此也。

《绋冕》

男子,阳也,成于阴,故二十而冠。《曲礼》曰:二十弱冠,皮弁者。何谓也?所以法古至质,冠名也。弁之言,樊也。所以樊持其发也。上古之时,质先加服,皮以鹿皮者,取其文章也。礼曰:三王共皮,弁素积裳也。腰中辟积至质不易之服,反古不忘本也。战伐田猎,此皆服之麻。冕者何?周宗庙之冠也。礼曰:周冕而祭。又曰:殷𠳲,夏收而祭,此三代宗庙之冠也。
垂旒者,示不现邪纩,塞耳示不听谗也。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明不尚,极知下。故《礼·玉藻》曰:十有二旒,前后遂延。《礼器》曰:天子麻冕,朱绿藻垂,十有二旒者,法四时十二月也。诸侯九旒,大夫七旒,士爵弁无旒。
王充《论衡》《祸虚篇》
传曰: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异闻,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汝何无罪欤。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夫子夏丧其明,曾子责以罪,子夏投杖拜曾子之言,盖以天实罚过,故目失其明,已实有之,故拜受其过。始闻暂见,皆以为然;熟考论之,虚妄言也。夫失明犹失听也。失明则盲,失听则聋。病聋不谓之有过,失明谓之有罪,惑也。盖耳目之病,犹心腹之有病也。耳目失明听,谓之有罪,心腹有病,可谓有过乎。伯牛有疾,孔子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原孔子言,谓伯牛不幸,故伤之也。如伯牛以过致疾,天报以恶与子夏同,孔子宜陈其过,若曾子谓子夏之状。今乃言命,命非过也。且天之罪人,犹人君罪下也。所罚服罪,人君赦之。子夏服过,拜以自悔,天德至明,宜愈其盲。如非天罪,子夏失明,亦无三罪。且丧明之病,孰与被厉之病。丧明有三罪,被厉有十过乎。颜渊早夭,子路菹醢。早死、菹醢,极祸也。以丧明言之,颜渊、子路有百罪也。由此言之,曾子之言误矣。然子夏之丧明,丧其子也。子者人情所通,爱亲者人所力报也。丧亲民无闻,丧子失其明,此恩损于亲而爱增于子也。增则哭泣无数,数哭中风,目失明矣。曾子因俗之议,以著子夏三罪。子夏亦缘俗议,因以失明,故拜受其过。曾子、子夏未离于俗,故孔子门叙行,未在上第也。

《雷虚篇》

《论语》云:迅雷风烈必变。《礼记》曰: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惧天怒,畏罚及己也。如雷不为天怒,其击不为罚过,则君子何为为雷变动、朝服而正坐。子曰:天之与人犹父子,有父为之变,子安能忽。故天变,己亦宜变,顺天时,示己不违也。人闻犬声于外,莫不惊骇,竦身侧耳以审听之。况闻天变异常之声,轩迅疾之音乎。《论语》所指,《礼记》所谓,皆君子也。君子重慎,自知无过,如日月之蚀,无阴闇食人以不洁净之事,内省不惧,何畏于雷。审如不畏雷,则其变动不足以效天怒。何则。不为己也。如审畏雷,亦不足以效罚阴过。何则。雷之所击,多无过之人。君子恐偶遇之,故恐惧变动。夫如是,君子变动,不能明雷为天怒,而反著雷之妄击也。妄击不罚过,故人畏之。如审罚,有过小人乃当惧耳,君子之人无为恐也。

《儒增篇》

传记言:高子羔之丧亲,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难为故也。夫不以为非实而以为难,君子之言误矣。高子泣血,殆必有之。何则。荆和献宝于楚,楚刖其足,痛宝不进,己情不达,泣涕,涕尽因续以血。今高子痛亲,哀极涕竭血随而出,实也。而云三年未尝见齿,是增之也。言未尝见齿,欲言其不言、不笑也。孝子丧亲不笑,可也,安得不言。言安得不见齿。孔子曰:言不文。或时不言,传则言其不见齿;或时传则言其不见齿三年矣。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尊为天子,不言,而其文言不言,犹疑于增,况高子位贱,而曰未尝见齿,是必增益之也。

《论死篇》

孔子葬母于防,既而雨甚至,防墓崩。孔子闻之,泫然流涕曰:古者不修墓。遂不复修。使死有知,必恚人不修也。孔子知之,宜辄修墓,以喜魂神。然而不修,圣人明审,晓其无知也。

《诘术篇》

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不知者,不知本姓也。夫妾必有父母家姓,然而必卜之者,父母姓转易失实,礼重取同姓,故必卜之。姓徒用口调谐姓族,则礼买妾何故卜之。

《祀义篇》

《礼》曰:人死也,斯恶之矣。与人异类,故恶之也。为尸不动,朽败灭亡,其身不与生人同,则知不与生人通矣。身不同,知不通,其饮食不与人钧矣。胡、越异类,饮食殊味。死之与生,非直胡之与越也。由此言之,死人不歆,三也。

《祭意篇》

《礼》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大坛,祭天也;瘗埋于大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大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亡其地则不祭。此皆法度之祀,礼之常制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推人事父母之事,故亦有祭天地之祀。山川以下,报功之义也。缘生人有功得赏,鬼神有功亦祀之。山出云雨润万物,六宗居六合之间,助天地变化,王者尊而祭之。故曰六宗。社稷报生万物之功:社报万物,稷报五谷。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霤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周弃曰:少昊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大木反〈疑〉。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脩及熙为元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曰: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传或曰: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禹劳力天下,水死而为社。《礼》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社稷五祀之祭,未有所定,皆为思其德,不忘其功也。中心爱之,故饮食之。爱鬼神者祭祀之。自禹兴脩社稷,祀后,稷其后绝废。高皇帝四年诏天下祭灵星,七年,使天下祭社稷。灵星之祭,祭水旱也,于礼旧名曰雩。雩之礼,为民祈谷雨,祈谷实也。春求实,一岁再祀,盖重谷也。春以二月,秋以八月。故《论语》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四月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二月之时,龙星始出,故传曰:龙见而雩。龙星见时,岁已启蛰,而雩。春雩之礼废,秋雩之礼存,故世常修灵星之祀,到今不绝。名变于旧,故世人不识;礼废不具,故儒者不知。世儒案礼,不知灵星何祀,其难晓而不识,说县官名曰明星。缘明星之名,说曰岁星,岁星东方也。东方主春,春主生物,故祭岁星求春之福也。四时皆有力于物,独求春者,重本尊始也。审如儒者之说,求春之福,及以秋祭,非求春也。《月令》祭户以春,祭门以秋,各宜其时。如或祭门以秋,谓之祭户,论者肯然之乎。不然,明星非岁星也,乃龙星也。龙星二月见,则春雩祈谷雨。龙星八月将入,则秋雩祈谷实。儒者或见其义,语不空生。春雩废,秋雩兴,故秋雩之名,自若为明星也,实曰灵星。灵星者,神也;神者,谓龙星也。群神谓风伯雨师雷公之属。风以摇之,雨以润之,雷以动之,四时生成,寒暑变化。日月星辰,人所瞻仰。水旱,人所忌恶。四方,气所由来。山林川谷,民所取材用。此鬼神之功也。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是故圣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禦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帝喾能序星辰以著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民事而野死,鲧勤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凡此功烈,施布于民,民赖其力,故祭报之。宗庙先祖,己之亲也,生时有养亲之道,死亡义不可背,故修祭祀,示如生存。推人事鬼神,缘生事死,人有赏功供养之道,故有报恩祀祖之义。孔子之畜狗死,使子赣埋之,曰:吾闻之也,弊帷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与之席,毋使其首陷焉。延陵季子过徐,徐君好其剑。季子当使于上国,未之许与。季子使还,徐君已死,季子解剑带其冢树。御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为乎。季子曰:前已心许之矣。可以徐君死故负吾心乎。遂带剑于冢树而去。祀为报功者,其用意犹孔子之埋畜狗也。祭为不背先者,其恩犹季之带剑于冢树也。圣人知其若此,祭犹斋戒鬼敬,若有鬼神,修兴弗绝,若有祸福。重恩尊功,慇勤厚恩,未必有鬼而享之者。何以明之。以饮食祭地也。人将饮食,谦退,示当有所先。孔子曰: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礼》曰侍食于君,君使之祭,然后饮食之。祭,犹礼之诸祀也。饮食亦可毋祭,礼之诸神,亦可毋祀也。祭祀之实一也,用物之费同也。知祭地无神,犹谓诸祀有鬼,不知类也。经传所载,贤者所纪,尚无鬼神,况不著篇籍,世间淫祀非鬼之祭,信其有神为祸福矣。好道学仙者,绝谷不食,与人异食,欲为清洁也。鬼神清洁于仙人,如何与人同食乎。论之以为人死无知,其精不能为鬼。假使有之,与人异食。异食则不肯食人之食,不肯食人之食,则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不能为人祸福矣。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喜则施恩而为福,怒则发怒而为祸。鬼神无喜怒,则虽常祭而不绝,久废而不修,其何祸福于人哉。

《知实篇》

孔子母死,不知其父墓,殡于五甫之衢。人见之者,以为葬也。盖以无所合葬,殡之谨,故人以为葬也。邻人邹曼甫之母告之,然后得合葬于防。有茔自在防,殡于衢路,圣人不能先知,八也。既得合葬,孔子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曰: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比门人至,宜流涕以俟之。人至乃知之,圣人不能先知,九也。

《书解篇》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华而睆者,大夫之箦,曾子寝疾,命元起易。由此言之,衣服以品贤,贤以文为差。愚杰不别,须文以立折。
《蔡邕独断》《玺》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玺。

《三老五更》

天子父事三老者,适成于天地人也。兄事五更者,训于五品也。更者,长也。更相代,至五也。能以善道改更,己也。又三老,老谓久也,旧也,寿也。皆取首妻,男女完具者。古者天子亲袒割牲,执酱,而馈三公,设几九卿。正履使者,安车软轮送,迎而至其家。天子独拜于屏,其明旦三老诣阙谢,以其礼过厚。故也,又五更或为叟,叟老称与三老同义也。

《宗庙》

天子,诸侯宗庙之别名。左宗庙东曰:左帝牲牢,三月在外牢,一月在中牢,一月在明牢,一月谓近明堂也。三月,一时已足肥矣。徙之三月,示其洁也。右社稷西曰:右宗庙,社稷皆在库门之内,雉门之外。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皆月祭之。诸侯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五,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皆月祭之。
大夫以下庙之别名。大夫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三,三庙一坛,考庙,王庙,四时祭之也。士一庙,降大夫二也。上士二庙一坛,考庙,王考庙,亦四时祭之而已。自立二祀,曰门,曰行。下士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所谓祖称曰庙者也。亦立二祀与上士同。府史以下未有爵命号为庶人,及庶人皆无庙,四时祭于寝也。
周祧文武为祧,四时祭之而已。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坛,谓筑土起,堂墠谓筑土,而无屋者也。
荐考妣于适寝之所,祭春荐韭卵,夏荐麦鱼,秋荐黍豚,冬荐稻雁,制无常牲,取与新物相宜而已。

《社稷》

天子之宗社曰泰社,天子所为群姓立社也。天子之社曰王社,一曰帝社。古者有命,将行师,必于此社授以政。《尚书》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之社曰侯社。
亡国之社,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使为社以自儆戒屋之。掩其上使不通天,柴其下使不通地,自与天地绝也。面北向阴,示灭亡也。
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姓以上,则共一社。今之里社是也。
天子社稷,土坛方广五丈,诸侯半之。
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祭祀》

天子为群姓立七祀,之别名曰司命,曰中霤,曰国行,曰国门,曰泰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之别名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
大夫以下自立三祀,之别名曰族厉,曰门,曰行。五祀之别名门。秋为少阴,其气收成,祀之于门,祀门之礼,北面设主于门左枢户。春为少阳,其气始出,生养祀之于户,祀户之礼,南面设主于门内之西行。冬为太阴,盛寒为水,祀之于行在庙门外之西。拔壤,厚二尺,广五尺,轮四尺。北面设主于拔上灶。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祀灶之礼在庙门外之东。先席于门奥,西东设主于灶陉也。中霤,季夏之月,土气始盛,其祀中霤,霤神在室,祀中霤设主于牖下也。五方正神之别名。东方之神,其帝太昊,其神勾芒;南方之神,其帝神农,其神祝融;西方之神,其帝少昊,其神蓐收;北方之神,其帝颛顼,其神元冥;中央之神,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五祀之别名。法施于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禦大灾则祀,能捍大患则祀。
凡祭宗庙,礼牲之别名。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
凡祭号牲物异于人者,所以尊鬼神也。脯曰尹祭,槁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香萁,稻曰嘉疏,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籍田

《籍田》

王者耕籍田之别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学校》

三代学校之别名。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天子曰辟雍,谓流水四面如璧以节观者。诸侯曰頖宫。頖,言半也。义亦如上。

《乐》

五帝三代乐之别名。黄帝曰云门,颛顼曰六茎,帝喾曰五英,尧曰咸池,舜曰大韶,一曰大招。夏曰大夏,殷曰大濩,周曰大武。天子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八者象八风,所以风化天下也。公之乐六佾象六律也。侯之乐四佾,象四时也。

《冠》

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珠九枚。今以铜为珠,形制似缕。《簏记》曰:知天文者,服之。《左传》曰:郑子臧好聚鹬冠前图,以为此则是也天地五郊。明堂月令舞者服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度。但既残阙,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改变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
礼云: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心眼;若在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也耶。
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盖知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梁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又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笺书,朝夕辐辏,几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物情怨骇,竟以不办而还。此并过事也。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肾肠为肾修也。梁武帝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鍊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或有讳云者,呼纷纭为纷烟;有讳桐者,呼梧桐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儿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禁。至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子,王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北土多有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汉有尹翁归,后汉有郑翁归,梁家亦有孔翁归,又有顾翁宠;晋代有许思妣、孟少孤:如此名字,幸当避之。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名子者,当为孙地。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苦,无僇赖焉。昔司马长卿慕蔺相如,故名相如,顾元歆慕蔡邕,故名雍,而后汉有朱张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世有庾晏婴、祖孙登,连古人姓为名字,亦鄙事也。昔刘文饶不忍骂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傍观,犹欲掩耳,况名之者乎。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齐朝有一两士族文学之人,谓此贵曰: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关中旧意乎。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儿耳。彼此欢笑,不以为嫌。礼间传云:斩缞之哭,若往而不反;齐缞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哭而哀;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也。孝经云:哭不哀。皆论哭有轻重质文之声也。礼以哭有言者为号;然则哭亦有辞也。江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山东重丧,则唯呼苍天,期功以下,则唯呼痛深,便是号而不哭。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为常所讲习,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若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唯当缄保,以留后世耳。思鲁等第四舅母,亲吴郡张建女也,有第五妹,三岁丧母。灵床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湿,出暴晒之,女子一见,伏床流涕。家人怪其不起,乃往抱持;荐席淹渍,精神伤怛,不能饮食。将以问医,医诊脉云:肠断矣。因尔便吐血,数日而亡。中外怜之,莫不悲叹。
礼云:忌日不乐。正以感慕罔极,恻怆无聊,故不接外宾,不理众务耳。必能悲惨自居,何限于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魏世王修母以社日亡;来岁社,修感念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今二亲丧亡,偶值伏腊分至之节,及月小晦后,忌之外,所经此日,犹应感慕,异于馀辰,不预饮宴、闻声乐及行游也。

《省事篇》

谏争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故表记云:事君,远而谏,则谄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