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姓元” 相关资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四十卷目录

 元姓部汇考
  魏书〈高祖本纪〉
  唐书〈宰相世系表 元载传 元结传〉
  宋史〈元绛传〉
  郑樵通志〈以邑为氏〉
  王圻续文献通考〈同姓异派〉
  廖用贤尚友录〈元姓〉
 元姓部列传一
  周
  元咺
  汉
  元贺       元宾
  晋
  元慇
  梁
  元树       元愿达
  元法僧      元贞
  元景隆      元景仲
  北魏一
  元六修      元孤
  元谓       元寔君
  元翰       元窟咄
  元仪       元烈
  元觚       元遵
  元顗       元虔
  元顺       元意烈
  元勃       元纥罗
  元因       元颓
  元素延      元比干
  元吕       元斤
  元度       元敦
  元乌真      元泥
  元绍       元熙
  元曜       元修
  元处文      元连
  元黎

氏族典第一百四十卷

元姓部汇考

《魏书》《高祖本纪》

太和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为元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

元氏出自拓拔氏。黄帝生昌意,昌意少子悃,居北,土世为鲜卑君长。平文皇帝郁律二子:什翼犍、乌孤。什翼犍,昭成皇帝也,始号代王,至道武皇帝改号魏,至孝文帝更为元氏。
什翼犍七子:一曰实君,二曰翰,三曰阏婆,四曰寿鸠,五曰纥根,六曰力真,七曰窟咄,实君生道武皇帝圭,圭生明元皇帝嗣,嗣生太武皇帝焘,焘生景穆皇帝晃。景穆诸子唯浚、新成、子推、天锡、云、祯、胡儿、休八房子孙闻于唐。浚,文成皇帝也。文成诸子唯弘、长乐二房子孙闻于唐。弘,献文皇帝也。献文诸子唯宏、干、羽、协四房子孙闻于唐。宏,孝文帝也。七子:恂、恪、怀、愉、怿、悦。恪,宣武皇帝也。怀,广平文穆王,生广平文懿王悌,悌生侍中、骠骑大将军、广平王赞,赞生谦。什翼犍第六子力真,力真二子:意烈、意劲。意劲,彭城公,五世孙敷州刺史祯,祯二子:岩、成。

《元载传》

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父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赐田在扶风,升主其租入,有劳,请于妃,冒为元氏。

《元结传》

河南,元氏望也。世业载国史,世系在家谍。

《宋史》《元绛传》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

《郑樵·通志》以邑为氏

元氏,《左传》卫大夫元咺之后也,咺食邑于元,今大名府元城是其地,子孙以邑为氏。又拓拔氏云黄帝子昌意之后,昌意少子悃居北土,世为鲜卑君长。《宋书》云:李陵之后自昌意二十九世,至昭成皇帝什翼犍,始号代王,都云中。至道武皇帝,始改号魏。至孝文帝,更为元氏,都洛阳。又有纥骨氏,改为元氏。又有是云氏,改为元氏。又有景氏,改为元氏。

《王圻·续文献通考》同姓异派

元氏有五:元咺之后,食邑于元,以邑氏;又拓拔氏、纥骨氏、是云氏、景氏俱改为元氏。

《廖用贤·尚友录》元姓

元,河南商音,又望出太原。

元姓部列传一

元咺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六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卫侯先期入,宁子先,长牂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乘而入,公子歂犬,华仲,前驱,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歂犬走出,公使杀之,元咺出奔晋。冬,会于温。卫侯与元咺讼,卫侯不胜,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三十年,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珏,王许之,秋,乃释卫侯。卫侯使赂周歂,冶廑。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咺。

元贺

《万姓统谱》:贺,宕渠人。尝为九江沛郡太守。所在著德,吏民涕泣送之。迁大司农,为名卿。

元宾

《万姓统谱》:宾以孝廉入署,除苍龙司马卫尉,迁吴令。视事二稔,民用康宁。辟州从事,召拜议郎。

元慇

《万姓统谱》:慇著《乐略》四卷。

元树

《梁书·元树传》:树,字君立,魏之近属也。祖献文帝。父僖,咸阳王。树仕魏为宗正卿,属尔朱荣乱,以天监八年归国,封为邺王,邑二千户,拜散骑常侍。普通六年,应接元法僧还朝,迁使持节、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云麾将军、郢州刺史,增封并前为三千户。讨南蛮贼,平之,加散骑常侍、安西将军,又增邑五百户。中大通二年,徵侍中、镇右将军。四年,为使持节,镇北将军,都督北讨诸军事,攻魏谯城,拔之。会魏将独孤如愿来援,遂围树,城陷被执,发愤卒于魏,时年四十八。

元愿达

《梁书·元愿达传》:愿达,亦魏之支庶也。祖明元帝。父乐平王。愿达仕魏为中书令、司州刺史。普通中,大军北伐,攻义阳,愿达举州献款,诏封乐平公,邑千户,赐甲第女乐。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中大通二年,徵侍中、大中大夫、翊左将军。大同三年,卒,时年五十七。

元法僧

《梁书·元法僧传》:法僧,魏氏之支属也。其始祖道武帝。父钟葵,江阳王。法僧仕魏,历光禄大夫,后为使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普通五年,魏室大乱,法僧遂据镇称帝,诛锄异己,立诸子为王,部署将帅,欲议匡复。既而魏乱稍定,将讨法僧。法僧惧,乃遣使归款,请为附庸,高祖许焉,授侍中、司空,封始安郡公,邑五千户。及魏军既逼,法僧请还朝,高祖遣中书舍人朱异迎之。既至,甚加优宠。大通二年,加冠军将军。中大通元年,转车骑将军。四年,进太尉,领金紫光禄。其年,立为东魏王,不行,仍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郢州刺史。大同二年,徵为侍中、太尉,领军将军,薨,时年八十三。

元贞

《梁书·元树传》:树子贞,大同中,求随魏使崔长谦至邺葬父,还拜太子舍人。太清初,侯景降,请元氏戚属,愿奉为主,诏封贞为咸阳王,以天子之礼遣还北,会景败而返。

元景隆

《梁书·元法僧传》:法僧子景隆,普通中随法僧入朝。封沌阳县公,邑千户,出为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中大通三年,徵侍中、安右将军。四年,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封彭城王,不行,俄除侍中、度支尚书。太清初,又为使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行至雷首,遇疾卒,时年五十八。

元景仲

《梁书·元法僧传》:法僧子景仲,普通中随法僧入朝。封枝江县公,邑千户,拜侍中、右卫将军。大通三年,增封,并前为二千户。出为持节、都督广、越等十三州诸军事、宣惠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大同中,徵侍中、左卫将军。侯景作乱,以景仲元氏之族,遣信诱之,许奉为主。景仲乃举兵,将下应景。会西江督护陈霸先与成州刺史王怀明等起兵攻之,霸先徇其众曰:朝廷以元景仲与贼连从,谋危社稷,今使曲江公勃为刺史,镇抚此州。众闻之,皆弃甲而散,景仲乃自缢而死。

北魏一

元六修〈〉

《魏书·穆帝长子六修传》:穆帝长子六修,少而凶悖。穆帝五年,遣六修为前锋,与辅相卫雄、范班及姬澹等救刘琨。帝躬统大兵为后继。刘粲惧,焚烧辎重,突围遁走。纵骑追之,杀伤甚众。帝因大猎于寿阳山,陈阅皮肉,山为变赤。及晋怀帝为刘聪所执,穆帝遣六修与桓帝子普根率精骑助刘琨。初穆帝少子比延有宠,欲以为后。六修出居新平城,而黜其母。六修有骅骝骏马,日行五百里,穆帝欲取以给比延。后六修来朝,穆帝又命拜比延,六修不从。穆帝乃坐比延于己所乘步辇,使人导从出游。六修望见,以为穆帝,谒伏路左,及至,乃是比延,惭怒而去。召之,不还。穆帝怒,率众伐之。帝军不利,六修杀比延。帝改服微行民间,有贱妇人识帝,遂暴崩。普根先守于外,闻难,率众来赴。攻六修,灭之。

元孤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平文皇帝之第四子也。多才艺,有志略。烈帝之前元年,国有内难,昭成如襄国。后烈帝临崩,顾命:迎昭成立之,社稷可安。及崩,群臣咸以新有大故,内外未安,昭成在南,来未可果,比至之间,恐生变诈,宜立长君以镇众望。次弟屈,刚猛多变,不如孤之宽和柔顺,于是大人梁盖等杀屈,共推孤。孤曰:吾兄居长,自应继位,我安可越次而处大业。乃自诣邺奉迎,请身留为质。石虎义而从之。昭成即位,乃分国半部以与之。薨。

元谓

《魏书·武卫将军谓传》:武卫将军谓,烈帝之第四子也。宽雅有将略,常从太祖征讨有功,除武卫将军。后谢老归家,显祖善礼遇之,赐几杖服物,致膳于第。卒,赐秘器。

元寔君

《魏书·寔君传》:寔君者,昭成皇帝之庶长子也。性愚戆,安忍不仁。昭成季年,苻坚遣其行唐公苻洛等来寇南境,昭成遣刘库仁逆战于石子岭。昭成时不胜,不能亲勒众军,乃率诸部避难阴山,度漠北。高车四面寇抄,复度漠南。苻洛军退,乃还云中。初,昭成以弟孤让国,乃以半部授孤。孤卒,子斤失职怀怨,欲伺隙为乱。是时,献明皇帝及秦明王翰皆先终,太祖年六岁,昭成不豫,慕容后子阏婆等虽长,而国统未定。斤因是说寔君曰:帝将立慕容所生,而惧汝为变,欲先杀汝,是以顷日以来,诸子戎服,夜持兵仗,绕汝庐舍,伺便将发。吾悯而相告。时苻洛等军犹在君子津,夜常警备,诸皇子挟仗徬徨庐舍之间。寔君视察,以斤言为信,乃率其属尽害诸皇子,昭成亦暴崩。其夜,诸皇子妇及宫人奔告苻洛军。坚将李柔、张蚝勒兵内逼,部众离散。苻坚闻之,召燕凤问其故,以状对。坚曰:天下之恶一也。乃执寔君及斤,轘之于长安西市。孙勿期,位定州刺史,赐爵林虑侯。卒。子六状,真定侯。

元翰

《魏书·秦明王传》:秦明王翰,昭成皇帝第三子。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率骑征讨。帝壮之,使领二千骑。及长统兵,号令严信,周旋征讨,多有剋捷。建国十年卒。太祖即位,追赠秦王,谥曰明。

元窟咄

《魏书·窟咄传》:昭成子窟咄。昭成崩后,苻洛以其年长,逼徙长安,苻坚礼之,教以书学。因乱随慕容永东迁,永以为新兴太守。刘显之败,遣弟亢泥等迎窟咄,遂逼南界。于是诸部骚动。太祖左右于桓等谋应之,同谋人单乌干以告。太祖虑骇人心,沉吟未发。后三日,桓以谋白其舅穆崇,崇又告之。太祖乃诛桓等五人,馀莫题等七姓,悉原不问。太祖虑内难,乃北踰阴山,幸贺兰部,遣安同及长孙贺徵兵于慕容垂。贺亡奔窟咄,安同间行遂达中山。慕容垂遣子贺驎步骑六千以随之。安同与垂使人兰纥俱还,达牛川,窟咄兄子意烈捍之。安同乃隐藏于商贾囊中,至暮乃入空井,得免,仍奔贺驎。军既不至,而稍前逼。贺染干染干阴怀异端,乃为窟咄来侵北部。人皆惊骇,莫有固志。于是北部大人叔孙普洛节及诸乌丸亡奔卫辰。贺驎闻之,遽遣安同、朱谭等来。既知贺驎军近,众乃少定。太祖自弩山幸牛川。窟咄进屯高柳。太祖复使安同诣贺驎,因剋会期。安同还,太祖踰参合,出代北与贺驎会于高柳。窟咄困迫,望旗奔走,遂为卫辰杀之,帝悉收其众。贺驎别帝,归于中山。

元仪

《魏书·秦明王传》:秦明王翰子仪,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登国初,赐爵九原公。从破诸部,有谋战功。及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还,报曰:垂死乃可图,今则未可。太祖作色问之。仪曰:垂年已暮,其子宝弱而无威,谋不能决。慕容德自负才气,非弱主之臣。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后改封平原公。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传首行宫。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阳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蹑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从围中山。慕容德之败也,太祖以普驎妻周氏赐仪,并其僮仆财物。寻迁都督中外诸军事、左丞相,进封卫王。中山平,复遣仪讨邺,平之。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徵仪以丞相入辅。又从征高车。仪别从西北破其别部。又从讨姚平,有功,赐以绢布绵牛马羊等。仪膂力过人,弓力将十石;陈留公虔,槊大称异。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遂留在伏士中,太祖召之,将有所使。遂留闻召,恐发,踰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仪十五子。

元烈

《魏书·秦明王传》:仪弟烈,刚武有智略。元绍之逆,百寮莫敢有声,唯烈行出外,诈附绍募执太宗。绍信之,自延秋门出,遂迎立太宗。以功进爵阴平王。薨,谥曰熹。子裘袭。

元觚

《魏书·秦明王传》:烈弟觚,勇略有胆气,少与兄仪从太祖,侍卫左右。使于慕容垂。垂末年,政在群下,遂止觚以求赂。太祖绝之。觚率左右数十骑,杀其卫将走归。为慕容宝所执,归中山。垂待之逾厚。觚因留心学业,诵读经书数十万言,垂之国人咸称重之。太祖之讨中山,慕容普驎既自立,遂害觚以固众心。太祖闻之哀恸。及平中山,发普驎柩,斩其尸,收议害觚者傅高霸、程同等,皆夷五族,以大刃剉杀之。乃改葬觚,追谥秦悯王,封子夔为豫章王以绍觚。

元遵

《魏书·常山王传》:常山王遵,昭成子寿鸠之子也。少而壮勇,不拘小节。太祖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慕容宝之败也,别率骑七百邀其归路,由是有参合之捷。及平中山,拜尚书左仆射,加侍中,领渤海之合口。及博陵、渤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遵好酒,天赐四年,坐醉乱失礼于太原公主,赐死,葬以庶人礼。

元顗

《魏书·陈留王传》:陈留王虔兄顗,性严重少言,太祖常敬之。雅有谋策,从平中山,以功赐爵蒲城侯、平卢太守,特见宠厚,给鼓吹羽仪,礼同岳牧。莅政以威信著称。居官七年,乃以元易干代顗为郡。时易干子万言得宠于太祖,易干恃其子,轻忽于顗,不告其状,轻骑卒至,排顗坠床而据顗坐。顗不知代己,谓以罪见捕。既而知之,耻其侮慢,谓易干曰:我更满被代,常也;汝无礼见辱,岂可容哉。遂搏而杀之,以状具闻。太祖壮之。万言累以诉请,乃诏顗输赎。顗乃自请罪,太祖赦之,复免其赎。病卒。

元虔

《魏书·陈留王传》:陈留王虔,昭成子纥根之子也。少以壮勇知名。登国初,赐爵陈留公。与卫王仪破黜弗部。从攻卫辰。慕容宝来寇,虔绝其左翼。宝败,垂恚愤来桑乾。虔勇而轻敌,于陈战没。虔姿貌魁杰,武力绝伦。每以常槊细短,大作之犹患其轻,复缀铃于刃下。其弓力倍加常人。以其殊异于世,代京武库常存而志之。虔常临阵,以槊刺人,遂贯而高举。又尝以一手顿槊于地,驰马伪退,敌人争取,引不能出。虔引弓射之,一箭杀二三人,摇槊之徒亡魂而散。徐乃令人取槊而去。每从征讨,常先登陷陈,勇冠当时,敌无众寡,莫敢抗其前者。及薨,举国悲叹,为之流涕。太祖追惜,伤恸者数焉。追谥陈留桓王,配飨庙庭。

元顺

《魏书·毗陵王传》:毗陵王顺,昭成子地干之子也。性疏很。登国初,赐爵南安公。及太祖讨中山,留顺守京师。柏肆之败,军人有亡归者,言大军奔散,不知太祖所在。顺闻之,欲自立,纳莫题谏,乃止。时贺力眷等聚众作乱于阴馆,顺讨之不剋,乃从留官自白登南入繁畤故城,阻灅水为固,以宁人心。太祖善之,进封为王,位司隶校尉。太祖好黄老,数召诸王及朝臣亲为说之。在坐莫不祗肃,顺独坐寐欠伸,不顾而唾。太祖怒,废之。以王薨于家。

元意烈

《魏书·辽西公传》:辽西公意烈,昭成子力真之子也。先没于慕容垂,太祖征中山,弃妻子迎于井陉。及平中原,有战获勋,赐爵辽西公,除广平太守。时和跋为邺行台,意烈性雄耿,自以帝属,耻居跋下,遂阴结徒党,将袭邺,发觉赐死。

元勃

《魏书·辽西公传》:辽西公意烈弟勃,善射御,以勋赐爵彭城公。卒,陪葬金陵。

元纥罗

《魏书·上谷公传》: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太祖自独孤如贺兰部,招集旧户,得三百家,与弟建议,劝贺讷推太祖为主。及太祖登王位,纥罗常翼卫左右。又从征伐,有大功。纥罗有援立谋,特见优赏。及即帝位,与弟建同日赐爵为公。卒。

元因

《魏书·武陵侯传》:武陵侯因,章帝之后也。从太祖平中原,以功封曲逆侯。世祖时,改爵武陵。

元颓

《魏书·望都公传》:望都公颓,昭帝之后也。随太祖平中原,赐爵望都侯。世祖以颓美仪容,进止可观,使迎左昭仪于蠕蠕,进爵为公。卒。

元素延

《魏书·曲阳侯传》:曲阳侯素延,桓帝之后也。以小统从太祖征讨诸部,初定并州,为刺史。太祖之惊于柏肆也,并州守将封窦真为逆,素延斩之。时太祖意欲抚悦新附,悔参合之诛,而素延杀戮过多,坐免官。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赐爵曲阳侯。时太祖留心黄老,欲以纯风化俗,虽乘舆服御,皆去彫饰,咸尚质俭,而素延奢侈过度,太祖深衔之。积其过,因徵,坐赐死。

元比干

《魏书·吉阳男传》:吉阳男比干,太祖族弟也。以司卫监讨白涧丁零有功,赐爵吉阳男。后为南道都将,战没。

元吕

《魏书·江夏公传》:江夏公吕,太祖族弟也。从世祖平凉州有功,封江夏公,位外都大官,委以朝政,大见尊重。卒,赠江夏王,陪葬金陵。

元斤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子斤,失职怀怒,构寔君为逆,死于长安。太祖时,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元度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孙度,太祖初赐爵松滋侯,位比部尚书。卒。

元敦

《魏书·西河公传》:西河公敦,平文帝之曾孙也。太祖初,从征,被坚执锐,名冠诸将。后从征中山,所向无前。太宗时,拜中都大官。世祖时,进爵西河公,宠遇弥笃。卒,子拨袭。

元乌真

《魏书·武卫将军谓传》:谓子乌真,膂力绝人。随太祖征伐,屡有战功,官至钜鹿太守。

元泥

《魏书·文安公传》:文安公泥,国之疏族也。性忠直壮烈,有智画。太祖厚遇之,赐爵文安公,拜安东将军。卒。

元绍

《魏书·清河王传》:清河王绍,天兴六年封。凶狠险悖,不遵教训。好轻游里巷,劫剥行人,斫射犬豕,以为戏乐。太祖尝怒之,倒悬井中,垂死乃出。太宗常以义方责之,遂与不协,恒惧其为变。而绍母夫人贺氏有谴,太祖幽之于宫,将杀之。会日暮,未决。贺氏密告绍曰:汝将何以救吾。绍乃夜与帐下及宦者数人,踰宫犯禁。左右侍御呼曰:贼至。太祖惊起,求弓刀不获,遂暴崩。明日,宫门至日中不开,绍称诏召百寮于西宫端门前北面而立,绍从门扇间谓群臣曰:我有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也。王公已下皆惊愕失色,莫有对者。良久,南平公长孙嵩曰:从王。群臣乃知宫车晏驾,而不审登遐之状。唯阴平公元烈哭泣而去。于是朝野凶凶,人怀异志。肥如侯贺护举烽于安阳城北,故贺兰部人皆往赴之,其馀旧部亦率子弟招集族人,往往相聚。绍闻人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赐王公以下,上者数百匹,下者十匹。先是,太宗在外,闻变乃还,潜于山中。使人夜告北新侯安同,众皆响应。太宗至城西,卫士执送绍。于是赐绍母子死,诛帐下阉官、宫人为内应者十数人,其先犯乘舆者,群臣于城南都街生脔割而食之。绍时年十六。

元熙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天兴六年封。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太宗治兵于东部,诏熙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太宗嘉之,赏赐隆厚。后讨西部越勤,有功。泰常六年薨,时年二十三。太宗哀恸不已,赐温明秘器,礼物备焉。

元曜

《魏书·河南王传》:河南王曜,天兴六年封。五岁,尝射雀于太祖前,中之,太祖惊叹焉。及长,武艺绝人,与阳平王熙等并督诸军讲武,众咸服其勇。泰常七年薨,时年二十二。有七子。

元修〈羯儿〉

《魏书·河间王传》:河间王修,天赐四年封。泰常元年薨,无子。世祖继绝世,诏河南王曜之子羯儿袭修爵,改封略阳。后与永昌王健督诸军讨秃发保周于番和,徙张掖民数百家于武威,遂与诸将私自没入。坐贪暴,降爵为公。后统河西诸军袭蠕蠕,至于漠南。仍复王爵,加征西大将军。正平初,有罪赐死,爵除。

元处文

《魏书·长乐王传》:长乐王处文,天赐四年封。聪辩夙成。年十四,泰常元年薨。太宗悼伤之,自小敛至葬,常亲临哀恸。陪葬金陵。无子,爵除。

元连

《魏书·广平王传》:广平王连,天赐四年封。始光四年薨,无子。

元黎

《魏书·京兆王传》:京兆王黎,天赐四年封,神麚元年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