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六百八卷目录

 督学部汇考
  宋〈徽宗崇宁二则 宣和一则 高宗绍兴二则〉
  元〈总一则 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三则 仁宗皇庆一则 延祐二则〉
  明〈总一则 英宗正统一则 代宗景泰一则 英宗天顺一则 武宗正德一则 世宗嘉靖一则 神宗万历二则〉
皇清〈总一则 顺治三则 康熙五则〉
 督学部名臣列传
  明
  王钰       陈璲
  庄观       彭琉
  黄闰玉      孙鼎
  张和       戴珊
  金贲亨      张庸
  陈文烛      谢少南
  孙成名      刘垓
  萧雍       尹嘉宾
  魏浣初      徐人龙
 督学部艺文一
  督学袁公去思碑记    明张慎言
  与杨玉泉提学书      王维桢
 督学部艺文二〈诗〉
  柳博士自太常出提举江西儒学来访宿山中 元吴莱
  庆黄晋卿任江浙儒学提举  薛元曦
  寄应宁提学用留别韵   明李东阳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     何景明
  送冯汝言学宪之浙江    李攀龙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陆容
  赠王督学         侯一元
  送莫祠部督学贵州     梁有誉
 督学部纪事
 督学部杂录

官常典第六百八卷

督学部汇考

徽宗崇宁二年,设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
《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崇宁二年置,宣和三年罢。崇宁四年,十一月丙辰,置诸路提举学事官。
《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四年,二月乙酉,罢诸路提举学事官。
《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高宗绍兴十三年,命监司提举学事,又诏州守县令佐之。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三年,八月丁亥,命诸路有出身监司一员提举学事。九月癸酉,诏诸州守、贰提举学事,县令、佐主管学事。
绍兴十六年,五月壬申,命诸路漕臣兼提举学事。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元置儒学提举司,掌行省所署学校教养钱粮之事,及呈进著述文字。
《元史·百官志》:儒学提举司,秩从五品。各处行省所署之地,皆置一司,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钱粮之事,及考校呈进著述文字。每司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吏目一人,司吏二人。
世祖中统二年,立诸路提举学校官。
《元史·世祖本纪》:中统二年,九月癸未,王鹗请于各路选委博学老儒一人,提举本路学校,特诏立诸路提举学校官,以王万庆、敬铉等三十人充之。
至元十八年,立蒙古提举学校官。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八年,十月壬子,置蒙古提举学校官各二员。按《百官志》:蒙古提举学校官,秩从五品。提举一员,从五品;同提举一员,从七品。至元十八年置。惟浙江、湖广、江西三省有之,馀省不置。至元二十四年,二月乙丑,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六年,九月己卯,置高丽国儒学提举司,从五品。
《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仁宗皇庆二年春,正月己未,置辽阳行省儒学提举司。
《元史·仁宗本纪》云云。
延祐元年,六月戊子,置云南行省儒学提举司。
《元史·仁宗本纪》云云。
延祐三年,五月庚午,置甘肃儒学提举司,秩从五品。按《元史·仁宗本纪》云云。

明设提学官隶按察司。
《明会典》:提学官,每省各一员,或副使,或佥事,无定衔。
英宗正统元年,始请敕专一提督学校。
《明会典》:正统元年,奏准各处添设按察司副使,或佥事一员。南北直隶监察御史各一员,请敕专一提督学校。
《大政纪》:正统二年,始设提学宪臣。南京户部尚书黄福建白,人才出学校,必设监司提督巡视,下部议,南北直隶御史各一员,各省按察副使,或佥事各一员,专敕责成,不许巡按御史侵越。〈按《明会典》作元年此作三年,未知孰
讹,姑附于此
〉代宗景泰元年,罢提学官。
《明会典》:景泰元年,革罢提学风宪官,听巡按御史、各司府州县官提督考察。又令按察司分巡各道副使、佥事,照依提学官,先奉敕书事理提督。两直隶,御史提督。
英宗天顺六年,敕谕天下提督学校等官。
《名山藏》:天顺六年,敕谕天下提督学校监察御史等官,陈政等。朕惟自古帝王,率以兴贤育才为首务。学校废兴,人才之盛衰,治道之隆替系焉。曩嗣位之初,爰简学行老成之士,授以宪职,俾专学政。行之十馀年,厥有成效。景泰中罢去,而废坏日甚。今复行旧典,命尔等往,尔其钦哉。夫是一方表率也。率人必先正己,其务端轨范,严条约,公劝惩,俾崇于正,学迪于道。
武宗正德十年,给提督学政关防。又都司卫所令分巡官,考校行提学官知会。
《明会典》:正德十年,给各按察司提督学校官关防。又令口外卫学并都司卫所土官学,离本布政司窎远提督官,不能岁历者,许各道分巡官,岁加考校,行提学官知会。
世宗嘉靖二十九年,令简择督学官。
《大政纪》:嘉靖二十九年闰六月,简督学官给事中杨允绳上言:祖宗取士以经术为重,匪徒以绘句饰章校长一日也。迩来士子但逞浮靡之辞,不修实行下者,狙狯恣睢,干谒假托,皆缘督学官尚文艺,而轻行检也。乞敕铨曹慎,选督学官,用端士习。帝曰:督学官实士子表率。今后慎选行谊端方者,以充其任,勿得徒尚艺文,循资滥擢。
神宗万历二年,令各省提学官缺,吏礼二部会同选择。
《明会典》:凡两直隶提学御史缺,吏部会同礼部、都察院推补。其各省提学副使、佥事,吏部题补。万历二年,令今后各省提学官缺,吏部会同礼部务选年力精壮,学行著闻者,久任责成。若未经岁考科举,事完不许辄便升转。其才力不称者,即调处罢黜。
万历十一年,令各省直提学官,照旧全管考校,惟甘肃、宣大、辽东仍属各巡按,广东琼州仍属兵备兼管。按《明会典》云云。

皇清

国朝外官

《大清会典》:提学道,每省各一员,或副使,或佥事,无定
衔。其直隶、江南、浙江提督学政,详见翰林院。
顺治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八年,题准学臣岁科两试,俱周礼部
考覈,称职御史,咨都察院回,道管事、道员,咨吏部,照常升转。其公明尤著者,特请优升。京堂徇私溺职者,参处。 又题准学臣旧官,考毕,新官未补中间,易致旷废学政。除御史报代,自有台规外,凡学道两考完日,先期报礼部,即咨吏部铨补,新官依限赴任面相交代,以杜署道诸弊。其旧官听候考覈,升转处分。
顺治九年

《大清会典》:顺治九年,题准提学官,须正己洁操,矢公
矢慎,务得真才,不许曲徇情面。考试生员,必严加校阅。如有荒疏庸耄者,即行黜退,不许姑息。有捏造流言,思逞报复者,访实,照例问遣。童生入学,遵题定名数考取。或遇人才偶乏,宁缺额,毋滥收。发案后,不许再试一人,再发一案,亦不许别立寄学名色。若乡官势豪干托不遂,暗行中伤者,许径自奏闻处治。 又题准提学,奉

敕专督学政,各抚按二司官,不许侵伊职掌行事。提
学巡历所属,除教官生员,干犯行止,合行严惩外,不许泛受民词。其生员犯罪,或事须对理,听该衙门提问,亦不许护短曲庇,致令有所倚恃,抗拒公法。 又题准岁科两考,定以三年内报
完,方许升转。仍候新官面代,不许竟离地方。考试之日,务须亲临遍涖,不许移文代委,及于隔别府分调取生儒,以致跋涉为害。亦不许令师生送迎。考毕,即于本地方发落,明示赏罚。不许携带文卷于别处发案,致吏书乘閒作弊。士子无所劝惩,违者题参。
顺治十五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五年,题准各提学,有能将上官势
要封函揭送者,于考覈时并为叙录。
康熙元年
《大清会典》:康熙元年,题准学道任满考覈,改隶吏部。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年,题准直省现任提学,于乡试前,
接考小半及一半者,所属未考地方,尚多不便。报满,应通行考试,以完下三年考试一周之数,其接考大半者,准其报满。 又题准提学一经领

敕,即行赴任。如有逗留都门者,科道指名参处。考试
已竣,俱于十一月报满到部。如违定限,即以恋缺题参议处。
康熙十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二年,题准提学考试,迟延限内,不
能完结者,降一级调用。
康熙十八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八年,议准提学,有积习十弊,嗣后
学道考核时,俱注剔除十弊。若不能剔除十弊,该督抚指参。内有贪赃之弊,照例革职提问。如无贪赃等事,照才力不及例,降二级调用。其考核册内,不注剔除十弊字样,及未曾剔除,而注剔除者。或吏部查出,或科道纠参,督抚照不报,劣员例降三级调用。督抚有需索陋规者,亦照贪例处分。至上司、同僚、京官、乡宦私书,及亲戚朋友随住地方讨情抽丰,及州县官传递私书,乡绅投刺请席者,系官,革职。系常人,交刑部从重治罪。至顺天学院任满时,亦开明剔除十弊,具题考核,方准回院。若不能剔除,或有贪赃等弊,亦照学道例处分。童生未经府考,册内无名,钻求学道,径取入学,巧图捷便,一弊也。考试各府州县卫所,童生额外滥取拨发,别学明收,冒籍以佔本学正额,二弊也。弥封编号印簿,及场内坐号红簿,不发该府州县封贮,私存道署,查对字号贿卖,三弊也。考完一府,不将红案速行发学,任意迟延,徇私通贿,更改等第,拔下作上,四弊也。每考一处,令书办承差快手人等,出入过付,暗访生员稍有家资者,先开六等草单,吓诈保等银两,五弊也。文童额少,武童额多,将文童充为武童,入学之后,夤缘改文,倡优奴隶,滥行收取,真骑射者摈而不录,六弊也。各府地方,设有考棚,惮于亲临,将生童远调考试,各州县告病生员扛抬验病,困苦难堪,七弊也。纵容无赖教官,包揽生童,私通线索,效劳分润,名曰作兴,大坏风教,八弊也。曲徇上司同僚情面,并京官乡宦私书,及亲戚朋友随住地方讨情抽丰,孤寒之士弃而不录,九弊也。开报学册,将额外滥取入学童生,未经科岁两考,预附三等,其姓名不入新案,造衣顶下,以赵甲顶钱乙,混作实在之数,朦胧礼部,十弊也。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一年,议准提学按临,地方量拨
别县书吏供事,其掌案长接名色,严行禁革,所考各府,仍令府官提调外,其属员概不许迎接,执事人员不许于退堂时,传递关节。遇考校日,一概封筒,不许传入。閒有公事,俟试竣日,方许开缄投进。其生员交卷,照例将浮票揭去,带回府州县,于正试卷外,不许多备一卷。违者,听该督抚据实题参。督抚徇隐者,一并议处。

督学部名臣列传

王钰

《明外史·彭琉传》:钰,诸暨人,永乐十年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进修撰,以佥事督江西学校。钰淹贯经史,言行有矩矱,每以古谊训厉,诸生皆翕然向信。杨士奇深器之。五年,考满,入都谒都御史陈智,长揖不拜。智怒叱之。钰遂抗章引疾去。

陈璲

《明外史·彭琉传》:璲,临海人。永乐六年,乡试。明年,会试,皆第一。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乞假归,杜门诵读。越十五年,始应聘仝考,会试事竣,复乞归。执政不许,以为广西提学佥事。居五月,遭母丧,哀毁骨立,庐于墓侧。丧除,代钰视江西学政。其造士一如钰,士并称之。满三载,谢病归。璲家贫,而急于行义,尝诫子弟随力周急,曰:若施惠,必待富而后为,吾儒终无济人之期矣。县令孙振,以璲屋敝,欲葺之,且时继以肉,皆峻却之。

庄观

《明外史·彭琉传》:观,歙人,举于乡,历义乌训导,辰溪教谕,国子学正,皆以善教称。因荐为陕西提学佥事,视诸生若子弟。文艺之外,勉以实行。由是士尚廉耻,文教以兴。所造士若杨鼎、黄谏、刘俊相继取上第,前后未有也。满九载,师生相率乞留,诏进副使,还任。又三载,归。

彭琉

《明外史本传》:琉,字毓敬,安福人。幼勤学,有志操。举永乐十六年进士。时营建方急,大臣以琉才,命董应天诸府。民夫吏受赇,立置于法,夫多道亡。琉以诚感之,令曰:能自首,勿罪。于是首者十九。寻以山东夫运木缓,复委督之期甚迫,琉如期而返。已,授政和知县。御史李寀巡银场,其家人为奸利疏禁之,寀乃摭劾琉枉道还家,谪徙沛中。洪熙时,用荐,授临清教谕。造士有程法,远近闻其名。聘考乡试者三,杨士奇荐为翰林编修。预修《五伦书》《宣庙实录》。正统初,简儒臣十三人督天下学校,琉以按察佥事涖广东,乃峻规条,杜请谒,考课先德行,后文艺,增修黉舍,士风为振。尝陈崇节气,厚俸禄,举祀典,均盐利,储载籍五事,帝多议行。寻兼督农桑,黜陟官吏。秩满,进山西副使,仍理学事。景泰初,罢提学官,改任湖广赞理广西军务。踰年,引疾归。琉生平寡嗜欲,甘劳苦,动以古人自期。广名直节,表著一时。

黄闰玉

《广西通志》:闰玉,字孟清,鄞县人。由乡荐为御史。正统初,以佥事督学广西。玉自岁试外,身为讲解,规诸生以行谊。不如约者,廉得其实,小则记过,大则治以法。诸学行有闻者,延入坐,欢论移时,与子弟不殊。时兵兴,吴都指挥妄掠子女万馀口,闰玉为辨理籍而归之,部民万口称快。以母丧,解去。

孙鼎

《明外史本传》:鼎,字宜铉,庐陵人。永乐间由乡学。历松江教授。正统八年,杨溥荐为监察御史,代彭勖董南畿学政。教士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每学。署本源录,录诸生善行。以身为率不事讥防。行部不令人知,单舆猝至。诸生入谒,辄闭门试之,即日定其甲乙。诸生试毕甫归,榜已揭于通衢,请托者无所措手。则相惊以为神。通州旱饥,奏蠲粮三千四百馀石。民赖以苏。英宗北狩,未还,鼎试罢,谓诸生曰:诸生从有司试当簪花宴饯,今乃臣子枕戈之秋也,吾不敢陷诸君以不义。为设茗饮,步而送诸门。既而诣阙上书,请随所用效死。不报。未几,以亲老致仕。知府张瑄疏言:鼎孝追曾、闵,学继朱、程,宜起居论思之职。不果。天顺元年卒。

张和

《列朝诗集》:和,字节之,昆山人。正统己未进士,廷试拟第一。上侦其眇一目,易置二甲第一。遂谢病归。久之,授南京刑部主事。景泰中,召纂修秘阁。天顺初,还南京,出为副使,提学浙江,仪范肃然,待诸生有恩义。殁后,浙士数百人赙哭哀之如父节。之读书数行俱下,为文立就。既仕,犹苦学,读《汉书》必三十遍,有《筱庵集》行于世。弟穆,同年进士,有吏材,终浙江参政。

戴珊

《明外史本传》:珊,字廷珍,浮梁人。父哻,由乡举官嘉兴教授,有学行。富人数辈遣其奴子入学,哻不可。则赂上官彊之哻,执愈坚遂,见忤,坐他事去。珊幼嗜学,天顺末,与刘大夏同举进士。久之,擢御史,督南畿学政。成化十四年迁陕西副使,仍督学政。珊正身率教,敦实抑浮修古圣贤祠墓,增秩祀典旌节孝为风俗,劝士皆爱慕之。历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终任不携一土物。弘治二年,王恕荐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豪右多纳亡命为奸利,珊刻期令自首,简练卒伍,自制营阵法授之。蜀盗野王刚流劫竹山、平利诸县。珊合川、陕兵,檄副使朱汉等分道进讨之,禽其魁释胁从者千馀人。入历刑部左、右侍郎,与尚书何乔新、彭韶先后协心共事。晋府宁化王钟鈵淫虐不孝,遣官往勘不得实,再遣珊等勘之,钟鈵遂夺爵禁锢。进南京刑部尚书。久之,召为左都御史。十七年,考察京官,给事中吴蕣、王盖自疑见黜,连疏诋吏部尚书马文升,并言珊纵妻子纳贿。珊等乞罢,帝慰留之。御史冯允中等言:文升、珊历事累朝,清德素著,不可因浮词废计典。乃下蕣、盖诏狱,命文升、珊即举察事。珊等言:两人逆计当黜,故先劾臣等。今黜之,彼必曰是挟私也。苟避不黜,则负委任,而使诈缓者得志。惟陛下处分。帝命上两人事迹,皆黜之。已,刘健等因召对,言盖罪轻,宜调用。帝方向用文升、珊,卒不纳。帝晚年时召对大臣,珊与大夏造膝晏见尤数。一日,与大夏侍坐。帝曰:时当述职,诸大臣皆杜门。如二卿者,虽日见客何害。袖出白金赉之,曰:少佐而廉。且属勿廷谢,曰:恐为他人忌也。珊以老疾数求退,辄优诏勉留,遣医赐食,慰谕有加。珊感激泣下,一日,私语大夏曰:珊老病子幼,恐一旦先朝露托,公同年好友,何惜为一言乎。大夏:唯唯。后大夏晏对毕,帝问珊病状,大夏具言珊实病,乞赐闵怜听其归。帝曰:彼属卿言耶。主人留客坚,客则强留。珊独不能为朕留耶。且朕以天下事付卿辈,犹家人父子。今太平未兆,何忍言归。大夏出以告珊,珊泣曰:臣死是官矣。帝既崩,珊以新君嗣位不忍言去,力疾视事。疾作,遂卒。于位陕人之官于京及为国子生者数十人,颂珊教育功请褒赠。乃赠太子太保,谥恭简。珊德性和粹,洞达,无城府。顾耿耿不苟合,奉职矫然不可夺。然意常近厚。通籍四十馀年,家无长物。珊卒,而张敷华继之,与珊齐名。

金贲亨

《明外史本传》:贲亨,字汝白,临海人。先世冒高姓,贲亨通籍,始复故。举正德九年进士,请改学官,乃除扬州教授。举行四礼,修释奠仪新乐舞,黜乡贤冒祀,及援例入监者,上下严惮。历南京刑部员外郎,谒告归。起江西佥事。嘉靖六年,改贵州,历福建、江西副使,皆督学校。所至崇奖实行,表章先贤,一以厚风俗,正人伦,兴教化为本。在福建,以朱熹之学递,本之李侗、罗从彦、杨时,以上接于程颢,乃立道南书院,祀五人而请从祀从彦侗于文庙。又择诸生有志者,聚之养正书院,相与推明洛闽微旨。江西故有白鹿书院,亦聚多士其中,亲为训诱。因以成就甚众。性至孝,丁继母忧,终丧,不入私室。年未老,即乞身归。入仕三十年,仅守遗产数十亩,未尝一受赠遗。对妻孥如宾客,终身无惰容。贲亨少知学,即屏绝外慕,继而得程子整齐严肃语,奉之为学的,刻意践修。久之,觉功力过苦,乃一意涵养,得之心而身体之邃如也。学者因其自号,称为一所先生。年八十六而卒。子立爱、立敬、立相,俱进士。立爱仕至按察副使,立相南京兵部郎中,立敬亦为福建提学副使。善教士,能继其父。万历初,屡迁顺天府尹,汰冗费至万金。终工部左侍郎,以行义称于乡。

张庸

《江宁府志》:庸,字子登,光山人。嘉靖己未进士。为人坦彝而介,授扬州推官,有定远令致饩,匿金于瓿。庸曰:余性不喜饮,将去,然竟不以是语人也。擢刑部主事,恤谳江西,多所平反,得疑狱百八十人,疏请矜释。大豪吴姓者,欲以贿脱,介千金,抵其里,沬趄未投,已闻其生平行谊,遂夜遁去。里人为之语曰:定远怀金令,江干抱璧囚。一时廉平之声,播于中外。历本部郎中。丁丑,升延安兵备副使。时方有边警,单骑之任,练兵固守,得解围去。明年,迁陕西行太仆寺卿。为念母老,乞致仕归。母年九十终,时庸已六十有二。不胜毁瘠,亦卧病卒。

陈文烛

《安陆府志》:文烛,字玉叔,沔阳人。少负异质。弱冠,攻古文诗歌。嘉靖乙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时七子有时名,意不可一世。文烛雁行其间,不少让出。为淮安守,古文诗歌益工。以治行,迁四川学使,品骘精当,得士为多。转参漕事,迁大理卿致政归。建五岳山,日率诸公饮酒赋诗其中。六十,病卒。所撰有《二酉园全集》行于世。

谢少南

《广西通志》:少南,字应午,上元人。嘉靖间,为春坊司直。谪外久。后以佥事督学政。少南经学,多妙悟,语诸诸生曰:观书须将自心,求取立言者之旨,无泥成说,妨吾自得。见诸生文互尚祖袭,每诋诃以不学,令取诸经传读之,毋寄人篱下。闻者耸然。少南与杨按察本仁、顾尚书璘、姑苏文徵明、钱塘许应元相友善,行部试诸生奇柳、张翀,后有气节,名人称其藻鉴云。

孙成名

《宁波府志》:成名,字登甫。四岁能诵诗,丱角占对,中声律。登隆庆五年进士,考选庶吉士,奉命归娶,在馆中,侃侃有大节。授监察御史,经理屯田印马诸政,有勋贵侵屯田若干顷,抗疏尽复之。官再按广西,未报命,以母丧去。寻迁应安等处兵备。当事者以耿介忌之,遂被谪,补青阳令。升礼部主事,典试山东,升湖广提学佥事。楚地延袤,虑其难遍触暑,首事于黄考,以三百为率,榜以三日为期。有天地公,日月明,沧海量,父母心之谣。逮劳极病疽,犹阅卷不置。逝之日,惟以国事未报,父母在殡为念。楚人至今思之。

刘垓

《安陆府志》:垓,字达可,刑部主政勋子。隆庆辛未进士。以春秋抡魁,初任司理,严肃有风裁。历官云南学宪,能以文教兴起士风。归田,一意讲学,群翕然宗之。置义田、义冢,以赡贫者,葬死者。乡人至今称焉。

萧雍

《泾县志》:雍,号慕渠,都御史彦之弟也。生平志于圣学,每从诸先儒语录,殚精寻绎,务窥其不言之奥。其视世间荣利,若委尘耳。万历癸未进士,工部主事,升员外郎中。虽壮岁升华,常有归田之志。出参议江西,转浙江副使,督视学政,精心品鉴,不爽锱铢,而尤以敦名行重实学为先。两浙称公明焉。寻致政而归。久之,两台疏荐,复补广东副使,晋按察使。累疏乞休,盖夙抱硕宽之乐,而淡情簪组之荣者也。

尹嘉宾

《江阴县志》:嘉宾,字孔昭,家世善人。至嘉宾,奋迹为儒,落笔染翰,势如云烟顿生。宪使蔡献臣首拔之。己酉,举应天第一。庚戌,成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兵部职方员外郎。东事亟,受命募兵,山东多精锐可用。辛酉,升湖广佥事,督湖南八郡学政,逼试期,昼夜搜讨,务得真士。黜夤缘,杜请托,即权要,无所徇。是年,湖南入彀者倍往额,传为仅事。积劳成瘵。壬戌春,竟卒于长沙官舍。宦游十年,家产不及中人。襟期落落,生平不多谈书。如昔人所谓不甚求解者。诗不经思,潦草捉笔,伸纸疾书,皆有新意。字画瘦劲,晚更杂篆隶出之。疾革,命其子悉焚所为诗,曰:人不识吾诗,吾亦不愿人识也。其傲睨如此。弟嘉礼,好读书,亦能诗。

魏浣初

《苏州府志》:浣初,字仲雪,万历丙辰进士。谒选,当作县,自念为诸生时,苦志文艺,欲秉铎课士,以发其胸之所储。遂改嘉兴府教授。执经者恒满,浣初悉为讲论德艺,一如家塾之课子弟者。署海盐、桐乡二县,有惠政。迁南京户部主事,差榷芜湖。商民有清水之颂。迁礼部员外,晋吏部郎中,革弊兴利,不以南为冷曹自委。升广东佥事,分巡岭南,擒巨盗李魁奇、钟国让等,升参政,提学广东,公慎明允,柄无旁假。文有未善,每召诸生面为指授,衡文之官,罕有其比。盖生平醉心于文,故不自知其劳瘁也。卒于官。为人清隘自好,喜为诗,得元白意。所著诗文集十二卷。弟冲,字叔子,崇祯庚午举人,与兄齐名一时,名士多从之游。诗亦仿元白体。

徐人龙

《宝庆府志》:人龙,字亮生,上虞人。天启二年,督八郡学政,美须髯,目炯炯如电,浃岁,周两试,皆手自评骘,一日尽三百卷,得佳者欣赏,逾格疵者,临唱名,辄能举其瑕,无不厌服。人以为冰鉴。前试抑者,后试胜则亟拔之,或附大力以请,则坚谢曰:某己且不徇,况徇人耶。士习文章,翕然一变。后历官兵部侍郎。

督学部艺文一

《督学袁公去思碑记》明·张慎言

国家既置太学于京师,郡邑皆置学,特遣学使者督其事,故十五国与太学,皆国师也。任重而道尊,气运文章,人心风俗,皆于是关焉。风移俗敝,国家之法度纪纲,皆非其故。独有选乡举之法,竞竞焉毖饬,不至于坏。至今日,稍陵迟衰微矣。途径百出,上下相罔。夫士以气为主,造士者在作士之气。文章者,士之生气也。廉耻者,生气之本也。简牍苞苴,廉耻殆尽,浸寻而至。丙寅丁卯之间,士气尽矣。造士之流弊,乃至于此,上下四十年升降之际,盖欷歔感慨不自禁云。甲戌秋,袁州袁公,奉玺书,临晋之鄙,干旌至止,士习翕然往学。使者一至,奉例陈款,科条毕具,试事未半,而邑已惓矣。士与主者,志气不相往来,姑苟且故事,冀一日之幸,无论不肖者走百径如鹜,而士有苟且侥倖之意,此其心何如哉。顷,诸生试后,远者未尝见,但见吾党二三子,虚往实归,气静而志恬,若有所得而不可名。试后,先未尝闻有正文体釐士习,涂饰功令如昔者,纷纷颁布,公与多士渊穆静专,而文体士习已潜移矣。古者,有胎教,士大夫为博士弟子,时正当胎息学使者,固为之母,是忆日者比肩连袂,共侍棨戟之下,彬彬皆君子。曾几何时,率失足陷身不可问。吾党比年已来,风俗靡敝,识者心忧之。公未尝一烦声色,多士丕变,善恶转移之机,何神速至于斯也。岂不以人哉。尝窃论之,父兄之于子弟,情笃而法不严,不笃则溺,不严则玩,使者奉简书饬三尺从事,较尺牍于风檐寸晷,法虽严而谊不洽帖,括非小道也。刿肝擢肾如累黍,而合尺度焉。针芥不投,无以服才士之心。若舍尺牍而他问,以名器假人,将无以塞嚣陵诟谇之口,况身实脂润恇怯,錞处猥绳,人以孝廉方正,刚大侃直之概,则己自觉其不情,而人亦不信。噫,谈何容易。公已奉命督晋中学,乃上疏极言诸监督使者当罢状,甚切直。圣主未即报可,业心俞之。后卒如公言。二三子中之津津然,瞻云望日,岂在条教号令哉。记先是檄才下,郡县皆腆膴奔走,议为地不遑启处。比公至,父兄子弟知交亲,故各寂然,敛己约束,而听试焉。此何以故,试已无贤不肖如获所欲,得媸者顾影自憎,无盐嫫姆,乃有怨鉴者乎。争自琢磨,耻借齿牙,况买刺且以货取也。握三才之玺,进退人才,凛然罔敢干以私,二千石而下,无得关一语,以延诸生堂下,字栉句比,冲粹恬夷,上下各相喻于无言。使者虽贵倨,居然广文,耳所入几何,悉括以饩。诸生授馆致餐临视诸生,病谨致药饵,诸生感且泣数行下。己即屏逐诸骑,造诸生,诸生无一刻荒于嬉者。诸生入室问字,萧然两苍头供餰粥,图书襆被,外无长物。相视而骇,退而相语,皆太息。岂必在执经问难哉。公奉朝廷之法,洽以父兄子弟之情,提圣贤之精神,通帖括之志气。三年两课之制,期人以百年名世之业。侃直廉静之躬,悚革后先,愧耻奔竞之习,教之所系,固不重欤。余尝谓学使者,在作士,又在养士。作直风草之机,今者殆可谓养士矣。昔胡安定湖州之学,最善。宋庆历始建太学,有司请下湖州,请安定之法,以为太学法。至著为令。余谓不然。即取湖州之法,然非安定,则其法亦如往者,奉例承款而已。得如侍安定左右邪。后嘉祐年,用有司言,迁先生太学中允,居太学,然此非卿大夫责也。诸生因感慨,后先升降之际,请记其事书院庑下,以致教化转移之机。原无难易,如逸少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将无有感于斯文。公讳继咸,字临侯,乙丑进士。甲戌,督晋中学江西袁州府。宜春县人记。

《与杨玉泉提学书》王维桢

使至辱及华翰,因悉节旄入关。秦士子望风抃蹈,若将丕变。更益岁年,其绩效可睹。已,秦中先辈名家,务敦本实,已乃衍而为词。故各皆有就。近世学者,迂视前哲,颛趋捷径,掇摭六经细碎之语,点缀凑泊,眩观竞进,此习且十年,不有中兴君子振刷之,弗可改也。夫六经为议道之祖,乃学者不求观理,而务剿词,所谓截华而亡实者也。流而靡止,将害道蠹政,不直为文之弊,而仆窃惧焉。违侍渐远,式申卑恋,并附夙慨如此。伏惟鉴教,春尽,闻有榆塞之行,塞上气候,与内地殊。幸节慎为国,不胜惓惓。

督学部艺文二〈诗〉

《柳博士自太常出提举江西儒学来访宿山中》元吴莱


一扫空山鹿豕踪,车如流水马如龙。黄麾法仗知宸辇,青史勋名问景钟。宣室受釐端有召,曲台传礼尚为容。少年作赋将投献,东北孤云是岱宗。

《庆黄晋卿任江浙儒学提举》薛元曦

忆昨追随到上台,鳌头先夺锦标回。道人独宝笼鹅帖,天子曾惊倚马才。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

《寄应宁提学用留别韵》明·李东阳

天上词垣近省闱,十年毛羽爱追飞。南池水暖鶤重化,西华风高雁未归。绝足风尘须独步,初心道德肯相违。网罗剩有求才意,未放山林老布衣。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何景明

洞庭云梦眼中宽,襄国荆门掌上看。三楚楼台皆壮丽,万年江汉自波澜。烟花白日空愁暮,鸿雁青春尚避寒。莫道秦川归未得,人间今日路行难。

《送冯汝言学宪之浙江》李攀龙

儒臣奉诏外台居,况复扬波海晏如。门下美材收竹箭,卧中高士羡挏庐。山川半入吴都赋,风俗兼传越绝书。始信工文官自达,主恩垂老不曾疏。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陆容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好士一生心耿耿,阅人多中目耽耽。芹宫会讲晨留榻,柏府程书晚驻骖。道路漫从泷,吏问姓名,先得峒民谙。蛮音啁哳初难辨,海味珍奇素所甘。画鼓发船驯巨鳄,青衿拥座听春蚕。文身俗在能无教,可语僧来不放参。龙墨污唇闲吮笔,廌冠笼发老胜簪。敷文圣代今同契,典礼仪夙陋聃。逢石只应呼丈拜,歃泉宁复侣渠贪。花明蕉荔供行色,味杂槟蒌当酒酣。故国乾坤惟欠雪,莫年山水定工岚。清风入诵炎蒸散,化雨随车槁瘁覃。骏骨收时忘牝牡,色丝成后看青蓝。赠行已乏金兼百,饯饮何妨爵过三。往事莫言温室树,殊恩还忆上林柑。鸾墀宝玉留情献,蜃窟遗珠借手探。转眼又期归报最,坐移邹鲁到琼儋。

《赠王督学》侯一元

长江千里白波来,画舫风轻五两催。新雨晓看雷泽涨,冰壶秋映洞庭开。洲前落月闻湘瑟,峡外云飞见楚台。辞赋郢中应一变,汉家方重马卿才。

《送莫祠部督学贵州》梁有誉

献岁星轺出汉京,南中鸟道入云平。遥经迁史浮湘处,肯让文翁化蜀名。恋阙梦悬春署月,登高诗满夜郎城。莫嗟万里风烟迥,揽辔应怜报主情。

督学部纪事

《却扫编》:曾尚书楙,喜理性之学。中年,提举淮西学事,游五祖山,凭栏,恍若有所得者。因为偈曰:四大本空,五阴皆蕴。灵台一点,常现圆明。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八年十一月,袭封衍圣公孔洙入觐,以为国子祭酒,兼提举浙东道学校事。《明外史·陈选传》:选,字士贤,临海人。以御史督学南畿,患士习浮夸,欲范以古礼。先颁冠婚祭射仪于学宫,令岁时肄习,选每按部至诸生,相率行礼于前,周旋磬折,弦管豆豋,洋洋翼翼,数十年未尝有也。作《小学集注》以教诸生。欲令措之践履常止宿学宫,夜巡行两庑,察其诵读。由是诸生竞劝文教大兴。除试牍糊名之陋,曰: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涖职三年夏楚不用而人畏之若神明。成化六年迁河南副使。寻以选善教改督学政,立教一如南畿。学者咸庆得师时。汪直被命出巡,都御史以下皆拜谒,选独徐入长揖。直曰君:何官。选曰:提学副使。直曰:能大于都御史耶。选曰:提学何可比都御史,也业沗人师,不敢先自诎辱。选词气严正,而诸生亦群集署外。直气慑遂,好语遣之。
《张悦传》:悦,字时敏,成化中出为江西佥事,改督浙江学校。力拒请托,校士不糊名,曰:我取自信而已。诸所品第众皆服无后言
《周孟中传》:孟中,字时可。历广西提学副使。孟中两督学政,以正学勖士,士皆向风。
《黄仲昭传》:仲昭,名潜,以字行,除江西提学佥事。严明无所假借,诲士必于正学。士莫不率服其教。久之,再疏乞休,日事著述,学者称为未轩先生。
《丁玑传》:玑,字玉夫。擢广东提学副使。励诸生以正学,不尚文艺,士多感发。岁馀,入贺,至清远峡,水暴涨,舟覆,举家溺焉。惟一子附他舟,获免。
《邵宝传》:宝,字国贤,无锡人。迁江西提学副使。至则率诸生。释菜周元公祠。广白鹿书院学舍以,处来学者。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先行检而后文艺。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亲死数十年不葬者。宝下教亲,未葬不得与试,于是举葬者,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不应。
《岳州府志》:姚文灏,字秀夫,贵溪人。为湖广提学佥事。过洞庭,舟几危,端坐不动。风止,泊舟,登岳阳楼,云:来时行李萧然,去时行李萧然。岳阳楼下径过,此心无愧苍天。
《明外史·夏寅传》: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成化中,迁江西副使,提督学校。其教务先德行。士经激劝者多为闻人
《胡献传》:献,字时臣,扬州兴化人。武宗即位,擢广西提学佥事。重行检,崇实学。试毕辄诣学宫,召诸生讲书史,令人人自言其所得,而从容开谕之。各尽其意而去。
《胡铎传》:铎,字时振,馀姚人。迁提学副使。教士先理学,特严朱陆之辨,诸生化之。时王守仁以良知教学者,其说颇近陆氏。铎与守仁书曰:足下薄宋儒以闻见之知,汨德性之知,知一而已。德性之知,不离闻见。闻见之知,还归德性。怵惕恻隐之心,良知也。必乍见孺子而后动,谁谓德性之离闻见乎。人非形性,无所泊舍,耳目闻见之知,德性亦无所自发也。《大学》论修身而及于致知,则固合德性闻见言之。宋儒居敬穷理之说举其全,足下良知举其偏,且谓良知见成,不费磨砺,爱亲敬长之良知,必要于达之天下不屑,箪豆之良知,必要于万钟不受。谁能良知而见成也者。守仁不答。
《邵锐传》:锐,字思抑,仁和人。擢江西佥事,进福建副使,俱董学政。令诸生诵习白鹿洞学规,凡守身处事立言,悉奉以为则。非是者,即丽于罚。念建文朝忠臣湮没,命分宜祠祀黄子澄,漳州祠祀陈思贤、伍性原、陈应宗、林珏、邹君默、曹廷瑞、吕贤。其他先贤祠墓,悉为修复。
《广东通志》:欧阳铎,字崇道,泰和人。擢广东副使,改督学,承魏校后,明礼教,崇行义,劝督,有程子弟资稍颖,辄收之学文义,疏劣不即黜,再试靡进,乃黜之,并黜其谠荡无行,累教不悛者。文体士习为之一变。所奖拔,多名士。考校毕,归,豫拟经选,如陈思谦、唐穆、岑万等,无不左验。人服其藻鉴。
《见闻录》:徐文贞为浙江督学时,有二生争贡,哗于堂下,徐公阅卷自若。已而,有二生逊贡,哗于堂下,徐公亦阅卷自若。居顷之,召而谓曰:我不欲使人争,但亦不能使人让。诸生未尝读教条乎,连我也在教条里头,作不得主。诸生但照教条行事而已。由是让者、争者皆自息。
《延休堂漫录》:伍文定初为常州推官,以简伉忤提学御史陈琳,左迁起为嘉兴府同知,琳亦来为郡守,相见握手,道旧欢,若平生,彼此各无芥蒂。时两贤之。《琬琰录》:马溪田理为考功郎中,丙戌例当考察外官。时临颍内阁冢宰,各挟私怨,欲去广东、河南、陕西三省提学。公乃昌言曰:魏校、萧鸣凤、唐龙,即今有数人物,若欲考此三人,请先考理。由是获免。公之保全善类,以扶正气如此。
《明外史·蒋信传》:信,字卿实,常德人。王守仁谪居龙场,信事焉后。迁贵州提学副使。建书院二,廪群髦士其中。龙场故有王守仁祠,为置祀田。坐擅离职守,除名。《何瑭传》:瑭,字粹夫,武陟人。嘉靖初,起山西提学副使,以父忧不赴。服阕,起提学浙江。敦本尚实,士气为之丕变。
《王邦瑞传》:邦瑞,字惟贤,宜阳人。以吏部郎中,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坐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迁固原兵备副使。复提学陕西。
《张邦奇传》:邦奇,字常甫,鄞人。出为湖广提学副使。下教曰:学不孔、颜,行不曾、闵,虽文若雄、褒,吾且斥之。在任三四年,诸生竞劝。时世宗方为兴世子,献王遣之就试。乃特设两案,己居北而使世子居南。文成,送入学。世宗由此知邦奇。嘉靖初起,提学四川,以亲老乞归。久之,桂萼掌吏部,去留天下提学官,起邦奇补福建。
《黄佐传》:佐,字才伯,香山人。改广西督学政佐,乃正士习,毁淫祠,举节孝,立乡社,择土民秀者,为诸生。俾转相谕告,猺獞感悦,寇掠为希。
《潘恩传》:恩,字子仁,上海人。迁广西提学佥事。靖江王禁护卫子弟,毋就试勒贿,乃许恩,移牒。长史将上闻,王惧,乃止。
《万士和传》:士和,字思节,迁贵州提学副使。地杂箐峒,诸生荒鄙,不悦学。士和所至,诲励,习尚渐移。
《屠羲英传》:羲英,字淳卿。出为浙江提学副使,持法严,诸生惕息奉教。部内贵族干渎,无所徇。
《窦之称传》:子称,字可扬。擢湖广提学副使,较阅公明,所甄录悉知名士。士类悦服。悯楚宗人冤,驰疏请雪。忤权相弗避。
《陆深传》:深,字予渊,上海人。擢山西提学副使。时帝颁御制敬一箴,及心箴于天下学校,命提学官建亭勒碑前。副使刘储秀未及举,而深至会阳曲,知县崔廷槐素酷虐,一无辜杖死,其子诸生也愬之御史赵镗,镗反除诸生名。深不平,遂劾廷槐并及镗。镗亦劾深违诏不勒御制碑。解二人任,镗坐谪官,深御史逮问。复职,已,改浙江仍视学政。
《陈凤梧传》:凤梧,字文鸣。出为湖广提学佥事。公严自持,诸生有黜者,巡抚都御史檄复廪膳,而巡按御史送儒生入学者十数人。凤梧皆拒之。中官韦敬守武当,骄甚,监司趋其旁门,且侧坐。凤梧不可独与为钧敌,转山西副使,仍督学政。巡按御史主监乡试,学臣考第入场者,又会二司,覆校更定。凤梧上疏争之。自是,御史无敢侵越。
《唐胄传》:胄,字平侯,琼山人。迁广西提学佥事。训诸生以礼义土官及猺蛮,悉令遣子入学。官军讨古田贼,久无功,胄遣使抚之其魁曰:是前唐使君令吾子入学者。即解甲。
《张岳传》:岳,字维乔,惠安人。出为广西提学佥事。行部柳州军以缺饷故,大哗,城门闭者五日。岳谓知府曰:汝谓我学使者,不关守土事乎。令启门,召之入。厉色诘之,皆顿首言饥困状。岳立命平饷,悉散去。寻以计禽首恶十八人,置之理。一军帖然。
《杨俊民传》:俊民,字伯章,迁河南提学副使。时高拱柄政,其甥刘生得罪,杖而黜之。拱兄佥都御史捷殁,有司请祠于乡俊。民恶捷常手刃其子,弗许。
《江玭传》:玭,字用良,仁和人。擢广西提学佥事。虽瘴乡,必亲诣,不以牒召试。曰:吾不忍逸己以劳人也。力折营竞,品覈公当。属有侵其官者,投劾去。《张玮传》:玮,字席之,出为广东提学佥事。其地富饶,供张舆马饮食之奉甲于他方,象犀珠贝,诸珍异充牣左右,玮一切屏去较阅精明会。大吏建魏忠贤祠,欲玮撰,上梁文遂毅然引去。归橐萧然仍授徒自给。《赵参鲁传》:参鲁,字宗傅,鄞人。擢福建提学佥事。时居正严法,惩学校诸学使者,操士如束湿参,鲁独从宽简。一日,得父书,心动,投牒乞归。抚按坚留之,不得。《安陆府志》:钟惺,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人。以佥事提学福建,性如冰霜,不喜交接世俗人。然待士以诚厚,荐人惟恐其知。因一见而知其人,卒以成名者甚众。考兴化、延平、福州三府。以丁父忧,去职。

督学部杂录

《春明梦馀录》:明初,重督学之选。其盛时未论,迨至正德末,御史萧鸣凤惩恶严,虽才不贷。副使魏校敦行急,受欺不悔。副使李梦阳伸士节,振萎习,士诵义不休。其后督学官稍轻柄,其任者非必有卓行实学,厌士心如异时。高者虚谈沽誉,劣者安禄养交。下者至开倖门,听请托不忌。又巡历或二三岁乃一至,至不过浃旬月,独品所为,校试一日文而止,不复关行能,考察他道艺,即甄考德行,亦独案郡县学官所报,三等簿奖汰之,不复有案质。甚乃惮巡行劳苦,独坐高引,日月至大,比独委府州县类考,而合试之。故士习刓而人骛于奔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