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卷目录

 云南府部汇考一
  云南府建置沿革考
  云南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云南府星野考
  云南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五十七卷

云南府部汇考一

云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唐虞为南交、昧谷之交。夏商为梁州域。周合梁于雍国,曰鄯阐。战国属楚,号滇国。汉武帝置益州郡。东汉仍之。蜀汉改建宁郡。晋分益州,置宁州。李特据蜀,属汉州。后晋灭蜀,复有其地。隆安初,又立晋宁郡。宋仍为宁州。齐为宁州镇。梁陈均为宁州。隋置昆州。唐武德初,置南宁州,寻改置云南郡。麟德初,置姚州都督府。开元末,皮逻阁并六诏为一,遂称南诏。后置十赕,以云南为云南赕。贞元中,寻内附。太和中,复叛。改为善阐府。至宋为段氏窃据。元初,置善阐万户府。至元中,改中庆路。明改为云南府,领州四县九。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县入呈贡县,裁三泊县入昆阳州,领州四县七。
昆明县〈附郭〉
汉滇池县地。隋昆州地。唐晋宁县地。元初置二千户所,改置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废州。寻又并官渡总为一县。明昆明县。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五卫及广南卫,分境屯赋并县。
富民县
唐初为西宁州地。贞观中,改西宁曰梨州,号梨灢甸。元至元初,立千户所,后改富民县。明富民县。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卫,分境屯赋并县。
宜良县
唐为啰褒笼。贞观中置匡州,领匡川等县。元初,立宜良及大池千户所。至元中,改置宜良州,领大池、大赤二县。后改州为县,并二县入焉。明宜良县。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宜良所。二十六年,又裁左前中后四卫,分境屯赋并县。
嵩明州
战国楚滇国地,为乌蛮车氏等所居。后为枳氏所夺,故名枳硙。汉立长州,建金城、阿葛二城,因筑台与蛮盟,故曰嵩盟。唐蒙氏置长州郡。宋段氏改嵩盟郡。元初,立嵩明万户府。至元中,改为长州,寻升为嵩明府。后改为州,领杨林、邵甸二县。明洪武中,省邵甸县,成化中,省杨林县,俱并入州,更盟为明。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广六卫,杨林、木密、凤梧三所,分境屯赋并州。
晋宁州
汉滇池县地。晋隆安初,置晋宁州。唐武德初,置晋宁县。后蒙氏、段氏皆为阳城堡部。元初,立阳城堡万户府。至元中,复置晋宁州。明以归化、呈贡二县隶焉。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并入呈贡。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广六卫,分境屯赋并州。呈贡县汉有故城,曰晟贡。世为乌白、些门、些莫、徒阿、荼僰五种蛮所居。元初立呈贡千户所,至元中,改为晟贡县。明改为呈贡县。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县入焉。康熙二十六年,
裁左前广中四卫,分境屯赋并县。
安宁州
战国楚滇国螳螂川地。汉益州郡之连然县。晋属建宁郡。隋属昆州。唐武德初,置安宁县,隶昆州。宋段氏以高氏守之。元初,隶阳城堡万户府。至元初,立安宁千户所,后改为安宁州。明安宁州。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安宁所。康熙二十六年,又裁左前右三卫,分境屯赋并州。
罗次县
唐乌蛮罗部所居,宋大理高白连庆治其地。元至元中,置罗次州,隶中庆路。后改为县,属安宁州。明弘治十二年,改属云南府。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后二卫,分境屯赋并县。
禄丰县
汉古禄、琫甸、乌蛮杂居。初江有石如甑,俗名禄琫,讹为禄丰。宋时大理高智升子义胜治其地,名禄丰。元初隶安宁千户所。至元中,置禄丰县,属安宁州。明禄丰县。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后二卫,分境屯赋并县。
昆阳州
汉属益州郡地。晋属宁州,梁爨瓒据。隋南宁彝爨玩降,拜昆明刺史。唐开元前,置河东等二十二州,隶巂州,改隶黎州都督,后没于南诏。宋段氏以高氏守之,名巨桥城。元立巨桥万户府。至元中,改为昆阳州。明昆阳州。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三泊入焉。康熙二十六年,裁前广右中后五卫,分境屯赋并州。
易门县
汉乌蛮所居。宋时大理高福守其地。元至元间,立洟门千户所,隶巨桥万户府,寻改为易门县。明易门县。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易门,所屯赋并县。

云南府疆域考

    《通志》《府志》合载云南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曲靖府旧本密所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楚雄府广通县界二百四十五里。
南至澄江府河阳县界五十里。
北至曲靖府寻甸州界七十五里。
东西广三百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昆明县〈附郭〉
东至嵩明州界六十里。
西至安宁州界四十里。
南至呈贡县界三十里。
北至富民县界五十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八十里。
富民县
东至嵩明州界三十里。
西至罗次县界三十里。
南至昆明县界三十里。
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四十里。
东北四十里,至阿那宰交寻甸州界。
西北四十里,至核桃箐青山交罗次县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宜良县
东至澄江府路南州界二十里。
西至呈贡县界四十里。
南至澄江府河阳县界三十里。
北至嵩明州界三十里。
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嵩明州
东至曲靖府旧木密所界五十里。
西至富民县界七十里。
南至旧杨林所界三十里。
北至曲靖府寻甸州界一十五里。
《县志》:东抵易隆驿七十里,自界至州五十里。南抵宜良县九十里,自界至州六十里。
西抵昆明县一百二十里,至州六十里。
北抵寻甸州七十里,自界至州二十里。
东南抵曲靖府二百里,自界至州五十里。西南抵呈贡县一百一十里,自界至州六十里。西北抵武定府二百五十里,自界至州一百里。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四十五里。
晋宁州
东至河阳县界五里。
西至昆阳州界八里,又水路至昆明县界八十里。
南至河阳县界十里。
北至呈贡县界五十里。
《州志》:东至澄江府五十里。
西至昆阳州四十里。
南至江川县九十里。
北至呈贡县六十里。
东北至嵩明州一百八十里。
东南至路南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新兴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安宁州一百六十里,至会城九十里。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
呈贡县
东至宜良县界五十里。
西至昆池本县界三里,又水路至昆明界四十里。
南至晋宁州界五十里。
北至昆明县界十里。
《县志》:东南抵澄江府界七十里。
东北抵板桥界四十里。
东西广五十三里,南北袤六十里。
安宁州
东至昆明县界二十里。
西至禄丰县界六十里。
南至昆阳州界十五里。
北至富民县界六十里。
《州志》:东至桥头村二十五里,至省城七十里。西至禄膘六十里,至禄丰一百二十里。南至黄塘村十里,至昆阳州八十里。
北至双梅界牌七十里,至罗次一百四十里。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罗次县
东至富民县界三十里。
西至禄丰县界三十里。
南至安宁州界六十里。
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三十里。
《县志》:东三十五里,至响地哨交富民县界。西二十里,至大河交禄丰县界。
南六十里,至界牌村交安宁州界。
北三十里,至白花山交和曲州界。
东南四十里,至吉家哨交昆明县界。
西南三十里,至得庄铺交禄丰县界。
西北四十里,至梅子箐交和曲州界。
东北三十里,至核桃箐交富民县界。
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禄丰县
东至罗次县界三十里。
西至楚雄府广通县界三十五里。
南至易门县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武定府和曲州界四十里。
《县志》:东距安宁一百四十里,由南门十馀里,接罗次楝树铺三十五里,经炼象堡,抵杨老人哨,白寒厂四十五里,方属县境。中间属有罗次之清水沟,越七十里至老鸦关,寻安宁禄膘之西门,交界盖八十里也。西距广通一百三十里。
南接易门一百二十里。
北接武定一百五十里。
东北至罗次八十里,皆山岖险境,羊肠鸟道。汉少彝多地,广村稀云。属州县之辽阔,莫过于此。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
昆阳州
东至晋宁州二十里,又水路至昆明县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易门县界九十里。
南至澄江府新兴州界三十五里。
北至昆明县界四十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易门县
东至昆阳州界三十五里。
西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一百里。
南至临安府嶍峨县界六十里。
北至禄丰县界三十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胜附本府
十二城为城,滇池为池。东眺则诸峰罗列,限以俞元曲州,拄笏妙高。逶迤而西,直连罗婺之境。十一城保障环会,治以成屏五百里。昆池汇金沙而入海。左带曲临,右襟楚武,为各郡之元首,实全滇之腹心。
昆明县〈附郭〉
左环金马,右拥碧鸡。列昆海以为池,枕螺峰而带郭。山明水秀,南土要区。
群山四拱,秀耸郊原。一水南潆,光浮市郭。形势之佳,以斯为首。
富民县
高山如环,平河若带,为省郡之藩蔽,扼武定之咽喉。
山环洞口,水接滇池。地属辅车,邑称屏障。
宜良县
屏障南山,截拦西岭。北水为之襟带,重关为之锁钥。
北乐为枕,盘江作带。会城锁钥澄曲咽喉。
嵩明州
前横利泽,后屏嵩山。川源沃衍,东北雄镇。嵩峰插云,带群山而护郭。嘉湖汇泽,积众水以膏田。四野平畴,一方重地。
晋宁州
左盘龙而右望鹤,前玉案而后滇池。山川之秀,郡属称首。
负山带河,腴田沃壤。会城左臂,临郡上游。
呈贡县
梁山拱秀于东,屼发源于北。平原广野,郡南辅车。
背倚三台,面临昆水。层环远岫,旷衍平原。会城左臂也。
安宁州
玉带潆洄,石宝屹立。握拓东之关锁,界迤西之户庭。
巽水东来,碧绕螳螂之堵。坎山北峙,青垂笔架之云。昆左门庭,滇南秀域。
山对碧鸡,波环碣石。凤冈韫宝,白虎卧于右坤。鸡岭呈珠,青龙飞于左震。石宝屹立,玉带萦回。一方巨镇,诸路要冲。
罗次县
东拥玉龙,西带金水。罗部三城,夙号岩区。高山如砺,平川若带。锁关姚武,羽翼会城。玉龙左峙,金凤西翔。九涌曰花,俨岩邑之障屏。碧水金河,作三城之襟带。
禄丰县
崇山邃谷,曲水重关,滇西十郡之孔道。
背负五台,层崖耸插。天之秀面,环四水川,源流润地之膏,郡属要津也。
禄邑为迤西咽喉,往来辐辏。源分星宿,脉祖九龙,烟霭云联,砺山带水。
昆阳州
东犄晋宁,西控五甸。扼滇池之津要,据螳川之上游。
珊果峰高,奇分四面。洞泉水涌,清合三流。秀拱州城,雄屏郡治。
易门县
龟山以为址,龙泉以为池,险僻称最。
四山罗拱,九渡潆洄。南甸岩疆,昆西重邑。

云南府星野考

        《府志》府总
十一属同天文井鬼分野,在井二十九度,三十度,三十一度。鬼初度。南河下流,狼星之间。云南分野,前人辨各不同。有曰半属觜参,半属井鬼者;有曰迤东为觜参,迤西为井鬼者;又有曰云南在井参之间者。聚讼纷纭,终无确据。自
《通志》出,而其说始定。《通志》盖从。皇清历度推之说,与唐一行略同。但自唐至今,岁差变易,又微有异耳。今考《通志》之言,曰分野之定,起于井鬼。唐一行以山河两戒论星野,谓南河、北河分夹。东井为天之阙门,主关梁,所以界天之南北也。故北河曰北戒,为北戍衡星。南河曰南戒,为南戍权星。两戒之间,七曜之中,道出焉。春分、昏中两河当于午位。就此时之中星观之,井在赤道之北,黄道经其内,恰值嵩高之上。以是知天之高者,惟北辰,而井与北极最近。地之高者,惟昆崙,而秦蜀滇与昆崙为近。故定分野者,必以此为准矣。又天汉经井,自井而向西北。参觜次之,毕昴次之,娄胃奎壁室又次之。此由西北而渐下之大略也。自井而向东南,南河次之,舆鬼弧矢次之,柳星张翼轸又次之。此由东南而渐下之大略也。故天官家以黄河内外水之归东海者,为北河。以长江为内外水之归南海者,为南河。因水势南北分合为星野。南北所主此。又自天汉而断之也。夫南河、北河两星,列于井之南北。于此求之,秦在西北则,黄道所经之井,即秦分野。蜀在秦西南则,近参之井,即蜀分野。滇又在蜀之南则,近鬼之井,即滇分野。是滇在井鬼之间明矣。且天狼、弧矢在井鬼之南,主南彝艮缅诸司之地。占南彝者,必于狼则志。滇分野者,亦必于井鬼。此又象之彰,彰可据者也。其考辨极明,證据极确,固已悉破旧说。但《通志》乃合滇之通省而言也。今止就云南十一属言之,其分野虽与各府县同在井鬼之间,而云南一府地属迤东,而又近于迤西,则其为井末鬼初,南河下流,狼星之间无疑矣。
云南境于野属梁,于五星属太白,于北斗属第二星,于十二宫属鹑火巨蟹,于时属未申之间,于四时属夏秋之交,于卦属坤。滇土不燥不寒,榖木易植,五金咸产。以其得土中气,万物致养,能泄火而生金,故也。观天察地,原无二理益可知云南分野,其为井鬼之间无疑矣。
云南府山川考一   《通志》《府志》合载本府〈昆明县附郭〉
山 俗名蛇山,在城北二十里。丹崖翠巘,蜿蜒而来。势若鸾停鹄立,省会主山也。麓为商山,旧皆桃林。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去风疾。螺峰山 按元碑在北郭外一里许。明初扩城,乃在城内。其岩曰盘坤,曰补陀、罗曲。磴攀跻而上,石色深碧,盘旋如螺。其特立可徙倚而迟月者,为明月石。皇清康熙二十八年,总督范承勋建月石亭于巅,题壁曰衲霞。下有幽谷、潮音二洞。潮音深不可测。五华山 在城内由螺峰叠下,当省会之中,领袖众山,群归仙掌。其下则烟火万家,山郭川原,一顾可尽,郡城胜地也。康熙二十六年,总督范承勋建拜云亭于上,以为地方官朔望习仪之所。
祖遍山 在华五之左,上有大德寺,中建双塔,故俗名双塔寺。
碧鸡山 在城西三十里。昔有凤鸣于上,土人呼为碧鸡,故名。《旧志》云:苍崖百仞,绿陂千顷。月印澄波,云横绝顶,省会一大观也。汉宣帝时,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祭而致。乃遣王褒入蜀求之。
高峣山 在碧鸡山右。明嘉靖间,杨庄介慎寓此,旧有祠,燬。皇清总督范承勋建碧峣书院。
太华山 在碧鸡山西南。左环右拥,苍秀端严。其麓为太平山,其左为华亭山,皆称名胜。罗汉山 在太华山之右,卓立海岸。其南峭壁千仞,常抱白云。其北彝险相埒,纚联幽奥。相传为梁王避暑宫。
大鼓浪山
小鼓浪山 在滇池西南,渔者居之。又南五里,为观音山。一峰突起,奔赴滇池。
进耳山 在城西三十里。三峰并立,又曰笔架山。按《明一统志》:在城西二十里许,上有庙,俗传有汉使卒于此。土人祠之,春秋祭祀则丰稔。玉案山 在城西二十里。又名列和蒙山。其巅方平,高出众山。上有石枰,又曰棋盘山。下有菩提泉。按《明一统志》:山北平坡中有三泉,如盆池。郡人春日游赏于此,有玉案兰若。
聚仙山 在城西三十里黑林堡。上有洞,旧名西华。石乳嵌结,形若芙蓉。俯瞰城郭,滇池烟云万状,总督范承勋题曰五色芝房。按《明一统志》:在府城西二十里。北有神魔洞,下有泉,流入鸳鸯池。
三华山 去聚仙山五里。巃嵷回合,盘旋而上。其寺为妙高,其泉为玉峰。
金马山 在城东。山势逶迤,西对碧鸡,中隔滇池。山不甚高,而绵亘数十里。相传有金马隐现,故名。又曰呼马山,谓阿育季子呼马于此,有金马祠。
鸣凤山 距金马山三里,旧名鹦鹉。明巡抚陈用宾易今名。且称其山光灵异,境物葳蕤,九龙
奔朝,双凤翔舞,皆实录也。上有太和宫诸胜。龙泉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又名太极山。山水潆合,仙灵窟宅。上有真人宫,下有黑龙潭,其上曰五老山。
松华山 在龙泉山东五里。联络十二峰,当三川水口,一一深秀。
文殊山 在城北二十里。有寺有泉,皆以文殊名。按《明通志》《明一统志》:在府城北二十五里,一名蒙滞雄山。
银锭山 在城西北三里。
商山 在山之麓。旧皆桃林,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去风疾。
扶葱山 在城东二十里。
乐羊错山 在城北二十里。
华亭山 在太华山左。远望似欹,登临之,则觉迥然独出。
太平山 在太华山下。望滇海如鉴,一目百里。宝珠山 在城西二十里。上有瀑布,自层岩飞下,喷花溅沬,滚缀如珠。观者眩目,因以名山。赤甲壁山 在城西十里。旧称石鼻,讹也。此乡名为石鼻,因误以名山耳。
观音山 在城西五十里。一峰突起,奔赴滇池,有天风海涛之致。
绿水河 在城内祖遍山之左。
西湖 在滇池上流,又名积波池。荇藻长青,兰桡竞泛。中产衣钵莲花,俗曰青草湖。内有近华浦,废址尚存。康熙二十九年,巡抚王继文搆亭其上,题曰涌月。
盘龙江 在城东。源出故邵甸县,凡九十九泉,合流入滇池。
海口 在城西南八十里,泄滇池之水。由安宁、富民汇广翅塘,入金沙江。沿海财赋,岁以万计。利害由其通塞,诚要津也。岁一浚导,在赋役曰海夫。
澄清河 在青草湖内。七八月间,潢潦汎涨。凡水皆浊,斯水独清。
金棱河 一名金汁河,在城东十里。元赛典赤筑堤,分盘龙江水,经金马山麓,绕春登里。东乡灌溉实溥。按《明通志》:蒙段时,堤上多种黄花,名绕道金棱河。
银棱河 一名银汁河,在城北十里。引黑龙潭、白龙潭水,经商山麓,灌溉沙浪里地田。按《明通志》:蒙段时,堤上多种白花,名萦城银棱河。宝潒河 在城南二十里。源出上板桥,分泻至官渡入滇池。
黑龙潭 在城北三十里。其水深黝,有鱼二种,各不相侵,祷雨辄应。
龙淙 在城西二十里,旧名白龙泉。康熙二十八年,总督范承勋易今名。有龙淙石屋、听瀑楼、墨雨庵、一草亭、宛转溪、石香桥、颠丈卧石、小巫峡、小龙湫诸胜。
海源 在城西二十里聚仙山下,流入青草湖。一名鸳鸯池。
龙湫 在城东板桥驿。山皆奇石,石窦中两湫叠出,又名观音塘。
滇池 在城西南,一名昆明池。周五百馀里,汇盘龙江、黄龙溪诸水。望之,一碧万顷。《史记》:滇水源广末狭,有似倒流,故曰滇。一说凡水皆东,此独阻西而下也。按《明一统志》:中产衣钵莲,花盘千叶,蕊分三色。下流为螳螂川,中有大小卧纳二山。
九龙池 在城内。清迥秀澈,蔬圃居其半。又曰菜海,稻田、莲池又半之。沿五华,右贯城西,南陬达滇池。昔为沐氏别业,名柳营。
放生池 在府城西南,西湖近华浦。康熙三十五年,总督王继文、巡抚石文晟捐赀,倡各司道及府县公建池。周二里许,浚凿深广,堤岸坚厚。为一桥以通活水,其路水陆皆可达。听官民置放生物于其中,禁人捕捉。上有观音庵、涌月亭、各房宇诸胜,置田住僧,以护永久。
龙泉 三:一出商山下,一出城西勒甸村,一出罗汉山下。其罗汉洞产金线鱼,又名金鱼泉。文殊泉 在府城北文殊山下。历松华坝,自西湖入滇池。
涌泉 出涌泉寺山腹。一泓清洁,泻入曲池。瀑布泉 在城西玉案山。流至宝珠寺后,崖高数丈,泉自崖顶注于溪涧,喷沫溅珠,声彻里许。寒泉 有二:一在城北上庄村,一在城西高峣里碧峣书院。泉水寒冽,浴之可愈风疾。
吴井 在城东三里菊花村。其水独重,味甚甘冽。汲而贮之,味久不变。
海眼井 在觉照寺大殿内佛座下。相传为滇池水眼,每岁四月朔八日,僧人汲以浴佛。茜红井 在城东北,汲以染红,其色常胜。石井 在旗纛庙中,与吴井埒。按:五华书院前亦有石井,名与诸泉。并著缘在山麓,艰于汲取。胭脂巷井 在南城外,作酒特美。
富民县
灵芝山 在县西南二里,旧名赤晟化山。元初,建寺辟基,得灵芝五本,故名。
洞口山 在县东南三里。山有洞,洞中水由西北倾入安宁河。
九峰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峰峦有九,耸拔幽深。
颠卧山 今名滇和山,在县西北十里。
蒙课卧山 今名无怯和山,在县西十馀里。卧云山 在县西二里。峰列如屏,上有白塔。黄弄山 在县北五十里。
鲁卧山 又名鲁和山,在县西十里。
白云荡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山高千仞,昂然独峙,可望滇池。且沙水包裹,群峰拱向,堪舆家以为佛地。昔年曾建有庵,今遗址犹存。俗呼白垽山,又呼大青山。
洞口山 在县南十里黄土坡西。下有洞水从中出,北流入大河。
法华山 在县北五里,上建真武祠镇水。天马山 在县东三里,旧建县治于其麓。石羊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上有石羊二只,一立一卧,故名。
飞翠崖 在县西五里。康熙四十年,县令张錀建醒心亭于上。
大河 在县南门外。由滇池海口发源,过安宁,名螳螂川。入县境,亦名螳川。达普渡河,至广翅塘入金沙江。
鹿溪 在县九峰山后,秀甲群峰,花果芬芳,清泉乱石,沁人心脾,九峰之别院也。
彝扎郎水 在县东北十里,西入大溪。
农纳水 在县北五十里。源出武定府界,北流入大溪。
红莲沼 在县东南五里。泉水涌出,旧有莲花,故名。上建龙神祠,今改觉海寺,号龙池。亢旱祷雨,辄应。
宜良县
雉山 在城南隅。一名南山,又名凤翅山,县之枕山也。
云泉山 在县南二十里。峭壁流泓,林木青翠。三台山 在县东五里,容山之前。
龙山 在三台山左。
客争容山 古名黎摩挹山。在县东十里,为邑镇山。
水井山 在县西北十里,旧名观音。其南山曰岩泉。
北乐山 在县北二十里。一曰播雄,又曰宝洪。笮箐山 在县西四十里。
象鼻山 俗名老大坡,在县西北十里。峰岚高险,为赴省要路。每遇阴雨,路多泥泞,行者苦之。蓬莱山 一名晒袍山,在县北十里。明万历三十三年,知县罗任建文峰塔于上。
涌金山 在汤池之前,上有火龙祠。
火燄山 在汤池关外。
七孔坡 在县西四十里。峭壁嵯峨,山高乏水。达省大道,行者苦渴。康熙二十七年,杭人魏文岐捐金修置石缸,注水以饮行客。
红石岩 在县南四十里。两岸壁立,峰高千仞,中间水道仅宽丈馀,为一县水口。三江众流从此汇而南入澄江。
大龙洞 在县南十五里。水出山腰石孔中。其下半里,为小龙洞,较大龙洞稍狭。玉龙一带田亩咸赖之。
大池江 源自沾益州花山东南,流入县境,会达河入粤西右江。一名盘江,一名大河,从澄江府北入宜良县境六十里,出县界。
大城江 源自阳宗县东,注盘江。
大赤江 在县北五里。发源杨林之花鱼潭,流入本境,仍东注大池江。
三道水 在城东十里,往来要津。
三叠水 俗名三滩,在城东三十里。
黑泥河 在竹山下,去县五十里,旧道淤塞。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李煜开浚,复通。田畴利赖。九龙池 在县西五里岩泉寺山后,溉城西田亩甚广。然水势漂急,夏秋之间,每有冲决。修筑堤防最为要务。
白龙潭 在县城南黄保村山下。潭仅尺馀,水涌如沸,灌溉一方田亩。
汤池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如沸汤。
大河口 在县东北十五里。
小河口 在县东北七里。
温泉 在县西五里,旧无房垣。千总谢大章汛县始营。搆之其后,知县高士朗重修。
嵩明州
蛇山 在州北。一名黄龙山,山小而奇,形如盘蛇。
罗锦山 在州东北十五里。岩石峭立,文若罗锦。按《明一统志》:山下有泉,亦名罗锦,有灌溉之利。
秀嵩山 在州东。顶如偃月,环州之山皆出其下,俗呼摇铃山。昔孟获立寨于此。明吴云死难处。南一峰曰小秀嵩。
弥雄山 在州北二十里。苍崖叠出,望之蔚然。土壤肥饶,蔬果繁夥。山下有泉,南流入罗波泽,一名弥秀。
登花山 在州西五十里,野花如绣。土人名为聚八仙。
东葛勒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故邵甸县,高三十里,为南中名山。
杨林山 在旧杨林县东。群峰错列,山麓有石如人立。
乌纳山 在旧杨林县西南,广百馀里。东西相望,介呈贡、宜良间,绝顶有石如马首,远近祷祀,以毡毳裹之。土人呼马首为乌纳,故名。
敕雺山 在州东四十里。相传蒙氏龙伐乌蒙,掠其四女至此。遥望故乡,俯仰叹息,忽山巅雾结三峰。蛮谓三为敕,注为雺,故名。其山崷崒独峻。南眺滇土,诸山悉归指顾,又名峻葱。
凤溪山 在州南十里,形势秀丽。山下有泉,灌溉田亩。
魁山 又名石羊山,在州南四十里。山形印水清澈。
观音山 在州北五里。峭石壁立如普陀崖,河水潆洄其下。
灵应山 在州西门外。竹木郁葱,峰峦爽秀。灵云山 在州西五里。林木森阴,双泉泻碧。山顶有云即雨。
金银山 在州西十五里。二山并峙,下有三泉,日映泉水,荡漾如金银色,故名。
竹雄山 在州南三十里。横亘如屏,上有凤凰五峰,冈峦秀起,如凤舒翼。
天马山 在州南五十里,形如天马。南来有龙湫五泻出。松阴石壁间,建真武祠于上。虽盛夏游之,亦冷然善也。
土主山 在杨林东十里,顶峙白塔,上建土主庙,颇灵应。旧敕杨林所致祭,今驿丞主之。大鼎山 在州东三十五里。《古滇志纪》:山产百合香,嘉利泽适当其下,为北上大道,行人如在明镜中,过客往往游憩焉。
福祐河 在州北三里。流入嘉利泽,发源白草龙潭。
弥良河 在州西五里,流入嘉利泽。
宽郎河 在州南三十里,日足、效古等村,田亩藉以灌溉。流入嘉利泽。
玉龙河 源出屼山坂壁箐,至天生桥。桥横山谷,石岩叠出,迤𨓦六十里,分中、东、西河。其馀支为黑蚂沟,为地河,为船沟。年久沙壅,田亩渰没。康熙五十四年,知州吴宝林委驿丞孙师灏悉力修治,民受其利。
小坝河 在官渡东村,沙壅成陆,居民隐占。康熙五十四年,知州吴宝林委驿丞孙师灏往勘开挖,民资灌溉之利。
罗良村河 受山泉之水,沙石冲埋。康熙五十四年,知州吴宝林委驿丞孙师灏开挖,民享其利。
白草龙潭 在州西三里,每遇天旱,祈祷必应。火龙潭 在州南杨林界,周可十丈,而渊深莫测。
罗锦泉 在州东月丰里。
石洞泉 在州西赀善乡。
弥雄泉 在州西北,源出弥雄山。
嘉利泽 在州东南一十五里,周广百馀里,水溉民田,鱼供民食。又名杨林泽。
牧羊水 源出嵩明州牧羊山涧。南流为盘龙江,西南入滇池。
龙济溪 源出果马山,经州南入嘉利泽。对龙泉 在州西。两泉对流百馀步,复合入嘉
利泽。
晋宁州
望鹤山 在州西五里。昔有鹤巢其上,故名。盘龙山 在州东五里,万松山之右。
海溪山 在州东三里。传古于此筑堤积水,因名海溪,以资灌溉。即今堰塘。
印山 在海溪山之下。呼之,其应如响。俗又名曰应山。左有唐仙顶,唐时有仙飞升于此。中有灵泉,四时不涸。
玉案山 在州东南二里。其势平,阜端凝如玉皇之香案,郡中贵显佳城多卜其地。
万松山 在州东五里,又曰盘龙山。中有万松、盘龙、罗汉三寺。松阴茂密,盘曲无间,州治倚之。金砂山 在州西五里,产砂石如金色。
五龙山 在州南五里。上多云气,有龙湫五,一名小石屏山。
大幕山 在州东三里。州人多葬于此。或又云大慕,盖取大孝终身慕之义,以励俗云。
仓山 在州西四里。昔蒙氏建仓于山顶积谷,故名。
观音山 在州西南十里。上有硐,宽二丈许。土人就硐中石刻像祀之。有流泉会大堡河入滇池,溉田甚多。
将军山 在州西十里。山有石壁峭立,刻将军像于上,面临昆水,俯瞰华峰,为一州之雄镇,实滇左之重压云。
光长山 在州南十里。北瞰滇池如镜,山腹空洞,扣之,有钟鼓声。
海宝山 在州西三里,下有一窍,泄滇池水入于澄江西浦龙泉。
金线硐 在州西十五里牛恋乡山麓。清流一线,与海水不相混。产鱼长三五寸许,鱼游不与海鱼同群,鳞若散金尤肥。则脊起双线,其味甲滇。
盘龙河 源出州东南山涧,中经海溪山,归大坝河。
大坝河 源出江川县界,经州之石壁村,合大堡河入滇池。
大堡河 源出新兴,经晋宁、永兴乡,分注滇池。
呈贡县
纱帽山 在县东十里。明骠骑将军沐详葬此。万福山 在县北。三山相属,如三台星,又曰三台山。俯瞰滇池,风帆云影,错落目中。
象兔山 在县南十五里,旧有蛮寨。
罗藏山 在县东五十里,巉岩陡绝,蜿蜒百馀里。山有池,名曰饮马池,又有元梁王教场及屯兵寨,故土人又呼为梁王山。
小红山 在县东四十里。
海宝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孤峰特起,下临滇池,中有大石,圆洁光润,故名海宝。
大尖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下接石城,即石阁悬崖处。
龙翔山 在县南一里,即龙街子山也。山有龙翔花坞。
军营山 在县东一里。相传为诸葛武侯驻兵之处。
山 在县北八十里。群峰耸拔,为一邑众山之祖。有社神,颇异。每年六月十三日,人争祝之。
界次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俗名猡猓关。两山对峙,下临深溪,仅容一马。奸人独往窥伺,亦畏途也。
黄土坡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俗名惮泥山,以雨滑难行,故也。
南冲河 在县北三十里。自姚平坝经白云村,与清水河合。夏秋水涨横溃,为害田亩。知县游一清为治去路,田始可耕。
马料河 在县北五里。源从板桥入于昆明池,县北一带赖其灌溉。
白龙潭 在县东十馀里石崖下。潭有金色游鱼,其目如蟹,与凡鱼别,土人不敢食。
黑龙潭 在县东北八里,新册村石崖下。与白龙潭水合流,环绕曲折如龙,至江尾注于滇池。莲花池 在县东三十五里。乱石坟起,俨如村落。一阜之内,孔窍相通,若邃闼幽房,可以列坐。池中旧有莲花,故名。
交七浦 在县东六十里,广二百馀亩,积水灌田。
灵源泉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平地涌出成潭。月角泉 在县东四十二里,从莲花洞泉分来。小晏泉 在县东四十里。
洛龙河 在县北十里。源出黑白二龙潭,灌溉田亩。流入滇池,其上有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