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九十三卷目录

 太原府部汇考一
  太原府建置沿革考
  太原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太原府星野考
  太原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二百九十三卷

太原府部汇考一

太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阳曲县附郭〉
古为金天氏子台骀所居,尧始封曰唐国虞,分为并州。夏商入冀,周成王封弟叔虞亦曰唐,其子燮更号晋,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并六国始置晋阳郡,寻改郡为太原,西汉兼置并州,东汉省并入冀,分恒山、西河二郡,魏复置并州,改郡为太原国,晋因之。后为刘渊所据,又没于石勒元、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后周置并州总管府。隋初废郡置并州,寻改为太原郡,领县十五。唐初复为并州,置北都及大都督府。开元中改并州为太原府,属河东道。天宝初加号北京,又为河东节度领县十三。五代唐为西京,寻改北京。宋太平兴国,初以榆,次县置并州,后徙治阳曲县唐明镇,即今治。嘉祐中复为太原府,兼河东军节度,领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大观初升为大都督领县十金为武勇军,后复为河东军。元置太原路,后改冀宁路。明洪武初改为太原府,领州六县二十二,置太原左右前三卫。至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为府,割永宁、宁乡、临县分属,始领州五县二十。
阳曲县
尧为唐国。舜为并州。夏商俱为冀。周为唐,后为晋。秦属太原郡狼孟县地。汉置阳曲县,在今县东北八十里忻州定襄县境,后汉末移治太原县北四十五里,属并州刺史。三国魏徙阳曲县民于太原北狼孟南境,筑城居之,而狼孟县至晋亦废。南北朝魏以阳曲县,属永安郡,又移其南八十里,今之石城。隋初以阳字音同杨,恶其曲,改名阳直,又徙治汾阳故城,改曰汾阳。大业初复曰阳直县,移治东木井城。唐于故阳曲城分治汾阳县,寻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又分置罗阴县。后省罗阴,复置阳曲。宋初徙州治于县南唐明村,移县治于西郭外金天会中移置郭下。大定间,割榆次之西北乡属焉。元因之。明为太原府附郭。皇清因之编户,旧八十六里,今六十三里。
太原县
周叔虞始封之地。春秋战国皆为晋阳。秦置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汉晋因之。南北朝北齐移晋阳于汾水东,而于城中置龙山县。隋省龙山县,复徙晋阳县于城中,又于汾水东置太原县。大业中迁入府城。唐贞观中复徙县治于汾水东。宋初以县为平晋军,寻罢军为县,后又移治永利监,属太原府。元属太原路。明移治汾水西。洪武八年改为太原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五十五里,今五十里。
榆次县
周春秋时晋涂水邑,战国时属赵。秦庄襄王二年蒙骜取赵榆次地,即此。汉置榆次县,属太原郡。晋属太原国,分馀地为寿阳县。南北朝魏大武时省入晋阳,寻复置。北齐省入中都。隋开皇初复旧名,移治汉故城东北隅。唐五代因之。宋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毁并州城徙治此。金大定中以地广民众,割其东三百户入寿阳西,四千五百户入平晋南,三千七百五十户入太谷西南,六百户入徐沟西北,八百户入阳曲。元属太原路。明为榆次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一百八里,今七十六里。
太谷县
周春秋晋大夫阳处父封邑。秦属太原郡。汉为阳邑县,王莽改曰繁穰。晋属太原国。南北朝魏属太原郡。太平真君九年省,寻复置。后周建德四年,徙西四十里,即今治。隋开皇三年,废郡以县,属并州。后改为太谷县,因西南有太谷云。唐武德三年,置太州,寻废为县,隶并州。五代宋因之。金大定中,割榆次、修文仁义二乡来属。兴定四年,清源置晋州,以太谷县隶焉。元废州,仍隶太原府。明为太谷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八十三里,今四十二里。
祁县
周春秋晋大夫祁奚之邑,因以祁名贾,封贾辛为祁大夫,即其地。秦汉皆属太原郡。武帝封李善为祁侯,徙筑于西北,在今祁城村。南北朝魏并州别驾分瓒,又徙西北筑城,即今治。北齐省。隋复置,属并州。唐初属太州,开元中仍属太原府。五代宋因之。金置碛州,因东南有碛山云。寻废州为县,后割属晋州。元属冀宁路。明为祁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五里,今三十一里。
徐沟县
金本清源县之徐沟镇。至大定中因耆民言,东析平晋县断金乡一十三村,西析清源县梗阳乡一十一村,南析榆次县西管乡四村置为县,隶太原路。兴定四年,改清源县为晋州县属焉。元州废,仍隶太原路。明为徐沟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九里,今一十二里。
清源县
周春秋晋地名清源,又名梗阳。汉晋皆为榆次县之西境。南北朝魏省榆次县,属晋阳。隋开皇中即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并州,以西北有清源水云。大业初省入晋阳。唐武德初复置。五代宋因之。金兴定中改置晋州,以徐沟太谷祁县隶焉。元复如隋制。明为清源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二十八里,今二十八里。
交城县
汉晋阳县之西境。南北朝北齐于此置牧官。隋开皇中析置交城县,属并州。其地西北当汾孔二水交流之际有古交口城,故名。唐天授初移置山南却波村,即今治。先天二年,分置卢川县于故县地。开元二年复并入焉。宋建大通监于此,割沁州、绵上县属焉。宝元间以监,属太原府。金废监,县仍旧属。元因之。明为交城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三里,今二十五里。
文水县
周春秋为晋平陵大夫之邑,后属赵,名大陵。秦为大陵县,属太原郡。汉因之,故城在今县东二十里。王莽改为大宁,后汉复为大陵。晋属太原国。南北朝魏徙寿阳民三千户居大陵城西南十里,置寿阳西县。隋开皇中改曰文水,以县西有文谷水云,属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属汾州。天授初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旧。宋元丰间因水患徙置南漳沱村高阜处。金元仍旧。明为文水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七十九里,今七十里。
寿阳县
周、春秋时晋马首邑。汉为榆次之东境。晋始置受阳县,属乐平郡。晋末省。隋开皇间复置,属并州。唐初置受州,以县属焉。贞观中州废,县仍属并州。宋仍旧。金大定中置晋州于此,割榆次东三百户属焉。寻移州治清源县,属平定州。元仍置县,属太原路。明为寿阳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里,今二十四里。
盂县
周春秋时仇犹国,晋灭之,为大夫盂丙邑,名曰盂。战国时属赵,为源仇城。汉置盂县,属太原郡。南北朝魏省入石艾县。隋开皇中分石艾,置源仇县,属辽州。源仇故城,即今治。大业初改盂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割榆次、寿阳二县,置受州,以县属焉。六年迁州治于赛鱼城,以并州乌河县省入。八年废受州,复隶并州。五代宋仍旧。金贞祐中升为盂州。元因之。明复为盂县,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二十三里,今二十三里。
静乐县
汉汾阳县地,属太原郡。东汉末废入九原县。隋为岢岚县,寻改汾源县。大业间改静乐县,属楼烦郡。唐于县置管州,后废以县,属岚州。宋咸平中置静乐军,寻废军,徙宪州治于此。熙宁三年省州为县,十年复为宪州。金改静乐郡,后仍改为管州。元初于此置河北路都元帅府,至元初以管州省属岚州,寻复为管州。三年又并入岚州,后复为管州,隶冀宁路。明省州为静乐县,隶太原府,北置宁化守禦千户所守焉。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里,今十里。
河曲县
宋以旧岚州雄勇镇立火山军,属代州。后置火山县,寻废。金改为火山州,后改曰隩州。贞元初,增置河曲县,取河千里一曲之义。元至元初州县俱省入保德州。明洪武二年仍置河曲县,六
年革,十四年复置,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七里,今五里。
平定州
周春秋晋地。秦属太原、上党二郡。汉为上艾县地太原东境。东汉属恒山国。晋属乐平郡。南北朝魏为西阳郡,后复为乐平郡,改上艾曰石艾县。隋初郡废,属辽州。后州废,属太原郡,又以石艾县属受州。唐初属辽州,后复属并州,又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八十里有广阳故城云。宋初以镇州广阳县建为平定军,盖太祖征太原先克此县,遂因,隶镇州。及太宗平河东,因改广阳为平定县。后废辽州,省平城、和顺二县入辽山,隶平定军。寻复隶辽州,二县复旧。金改为军,平定州为太原支郡,仍领平定、乐平二县。元省平定、乐平二县入焉,寻复乐平县。明为平定州,隶太原府,领县一。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三里,今二十一里。
乐平县
周春秋为山东皋落氏之国,晋伐之,遂得其地后入于赵。秦属上党郡。汉为沾县。三国魏因之。晋析置乐平郡治、乐平县、沾县属焉。南北朝魏太武初,郡县皆省。至明帝孝昌二年,于辽州和顺县置乐平郡及县。北齐移治沾城,即今治。隋初郡废以县,属辽州,又分置东山县。大业初,省辽州及东山县以乐平,属并州。唐初置辽州于乐平,后徙州治辽山。五代皆因之。宋为平晋军,寻复为乐平县,属平定军。金为皋州,寻废以县,属平定州。元为乐平县,寻省入平定州。后复置,属平定州。明为乐平县,隶太原府平定州。皇清因之编户,旧十里,今七里。
忻州
周春秋时属晋,后属赵。秦属太原郡。汉为太原之阳曲县地。东汉末于此置新兴郡治九原,晋改为晋昌郡。南北朝魏置肆州治于秀容城,后周徙肆州治于雁门郡。隋初复立新兴郡及云州,后改郡为忻州,取界内忻水为名。大业初废云州及忻州,以其地入楼烦郡。唐复置新兴郡,领秀容县,复为忻州。又置定襄县。天宝初改定襄郡,乾元初复为忻州,属河东路。五代宋仍旧,置团练使于此。金置刺史为太原府支郡,属河东北路。元为九原府,寻复为州,领秀容、定襄二县。明为忻州,隶太原府,领县一。皇清因之编户,旧五十三里,今四十七里。
定襄县
汉阳曲地。东汉末,既移其民于太原近界,置定襄县以处塞下遗民,入新兴郡。三国魏因之。晋惠帝时,迁弘农人杨钊等三千户于此,改曰晋昌县。南北朝魏复为定襄县。隋省入秀容县。唐初复置定襄,属忻州。宋省。元祐初复置。金元仍旧。明为定襄县,隶太原府、忻州。皇清因之编户,旧二十五里,今一十三里。
代州
周春秋时晋地,后属赵。秦为雁门郡。汉汾阴馆即此。三国魏徙雁门郡,南度句注治广武城,即今州西故城。晋因之。南北朝魏置梁城、繁峙二郡于此,寻废,移治广武东上馆城即今治。后周移肆州治此。隋初郡废,置代州,改广武曰雁门县。大业中改州为雁门郡。唐置代州总管。天宝初改雁门郡。乾元初复为代州,属河东道。宋因之置防禦。金置代州振武军,隶河东北路。元罢军,仍为代州,以雁门县省入,隶太原路。明洪武二年改县。八年复为州,隶太原府,领县三。置振武卫,又置守禦所于雁门,隶本卫。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一里,今仍旧。
五台县
汉为虑虒县,属太原郡,以界内有虑虒水云。晋省。南北朝魏复置新兴郡。北齐改属雁门郡。隋改为五台县,因山为名。唐属代州。五代宋皆因之。金升为台州,隶太原府。元因之。明改为五台县,隶太原府、代州。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五里,今九里。
繁峙县
汉旧县属雁门郡,晋因之。南北朝魏置繁峙郡,东魏复置武州于此,北齐改为北灵州,寻废。后周郡县并废。隋开皇中复置武州及吐京、新安三郡,徙治城中。大业中移县置武州城,属雁门郡。唐复移今治,宋属代州。金为坚州,隶太原府。元因之。明改为繁峙县,隶太原府、代州。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九里,今九里。
崞县
汉旧县,属雁门郡。汉末废,晋复置。南北朝魏改
为石城县。东魏置崞州。北齐改北显州。后周州废。隋改为平寇县。大业初改崞县。唐属代州。五代梁析置白鹿县。宋省入崞县。金末升为州,隶太原府。元因之。明复改为崞县,隶太原府、代州。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五里,今二十里。
岢岚州
周春秋时晋地,后为楼烦所据。赵灭楼烦,以为邑。秦置县,属太原郡。汉为汾阳县。三国魏属新兴郡。南北朝魏置岚州,因山名。隋为岢岚镇,属楼烦郡。唐置岢岚军及岚谷县。宋仍为军。金改为州。元省入岚州,后省入营州。明洪武七年改为岢岚县,九年新置为州,隶太原府,领县二。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一里,今仍旧。
岚县
汉汾阳县,属太原郡。汉末地空。三国魏为新兴郡地。南北朝魏为岚州地。隋置楼烦郡。唐置东会州,寻改岚州。天宝初改楼烦郡,乾元初复为岚州治宜芳县。宋立岚州节度使于此。金升为镇西军节度使。元复为岚州,隶太原路。明改为岚县,隶太原府、岢岚州。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二里,今一十里。
兴县
汉汾阳县地。南北朝魏置蔚汾县,东有蔚汾水云,属神武郡。隋罢郡改为临泉县,属楼烦郡。唐改临津县,属东会州。贞观初改合河县,属岚州。宋元丰中徙治蔚汾水北,即今治。金升为兴州,取新兴郡为名,属太原府。元复为合河县,寻改兴州。明改为兴县,隶太原府、岢岚州。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四里,今四里。
保德州
禹贡为荒服。周为藩服。春秋属晋,三分后属楼烦,名儋林。秦属太原。汉属雁门郡。唐属岚州。宋析置定羌军,属岚州。景德初改保德军,寻立为州,管五里与西河、麟府丰三州,相为表里,以控制夏人,属河东道。金置附郭保德县。元隶府州,即陕西府谷县。至元初省并隩芭二州入焉,属太原府。明初亦为州。洪武七年改为县,九年复改为州,隶太原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五里,今仍旧。
偏关
周属燕为儋林郡。秦并燕赵地,筑长城于紫塞,其地废。汉改置阴山郡。南北朝东魏属武州。唐因之。宋隶火山军。金置武宁郡。元置武节将军枢密院判镇守之。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守备,专敕守关。宣德四年更置总兵官。嘉靖二十一年移驻宁武,更置参将。成化十一年立守禦千户所。皇清因之编户,旧二里,今仍旧。

太原府疆域考

        《府志》太原府疆域图

本府〈阳曲县附郭〉
东至直隶、真定府、井陉县界三百七十五里。西至陕西延安府、吴堡县界五百五里。
南至沁州武乡县界二百一十里。
北至大同府马邑县界三百五十五里。
东西广〈原阙〉里,南北袤〈原阙〉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阳曲县
东至寿阳县王胡庄六十里。
西至交城县故交庄九十里。
南至太原县马村十五里。
北至忻州关城子一百一十里。
东西广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太原县
东至榆次县东贾二十五里。
西至阳曲县界御道川四十里。
南至清源县故驿镇三十里。
北至阳曲县北屯四十里。
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县东北至省城四十五里,至
京师一千里。
榆次县
东至寿阳县界六十里。
西至太原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太谷县界三十五里。
北至阳曲县界八十里。
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自县治西北至省城六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一百里。
太谷县
东至和顺县界焦红色一百一十五里。
西至祁县界白圭村一十五里。
南至祁县界口子头村三十里。
北至徐沟县界楚王村二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自县治西北至省城一百二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祁县
东至太谷县界三十里。
西至文水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平遥县界十三里。
北至清源县界三十里。
东西广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县治东北至省城一百四十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徐沟县
东至榆次县田村一十二里。
西至清源县西谷村一十八里。
南至太谷县登丰铺一十八里。
北至太原县南格村一十三里。
东西广〈原阙〉里,南北袤〈原阙〉里。自县治北至省城八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清源县
东至徐沟黑石营界十五里。
西至交城义望铺界十五里。
南至祁县北枣村界三十里。
北至太原县故驿镇界八里。
东西广四十里,南北袤三十八里,自县治东北至省城八十里,至
京师一千一百七十里。
交城县
东至清源县高白村一十五里。
西至永宁州刘王山一百八十里。南至文水县石堠村一十里。
北至静乐县天成川界一百五十里。
东西广二百馀里,南北袤二百馀里。自县治东北至省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文水县
东至祁县界五十里。
西至永宁州界八十里。
南至汾州界三十里。
北至交城县界三十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自县治东北至省城一百六十里,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寿阳县
东至平定州界四十五里。
西至阳曲县界一百里。
南至和顺县界一百里。
北至盂县界六十里。
东西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县治西至省城一百七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里。
盂县
东至直隶、平山县界七十里。
南至寿阳县界七十里。
西至阳曲县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五台县界一百二十里。
东西广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里。自县治南路至会城二百四十里,东路至
京师九百里。
静乐县
东至小店镇阳曲县界九十里。
西至马房镇西闹泥村岚县界四十五里。南至顺道村交城县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永安镇北宁化界四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自县治至会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师一千里。
河曲县
东至旧武州下庄村八十里。
西至黄河岸陕西府谷县界七里。
南至保德州界朱家村六十里。
北至沙漠界一百二十里。
东西广〈原阙〉里,南北袤〈原阙〉里。自县治东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平定州
东至直隶井陉县界一百里。
西至寿阳县界七十五里。
南至乐平县界三十五里。
北至盂县界六十里。
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州治西北至省城二百六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里。
乐平县
东至直隶赞皇县黄沙岭一百二十里。
西至寿阳县堡底村一百一十里。
南至和顺县松子岭界四十五里。
北至平定州风火岭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县治北至本州五十里,西北至省城三百二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一百里。
忻州
东至定襄县二十五里。
西至静乐县界一百一十里。
南至阳曲县界四十里。
北至崞县界六十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五里,南北长一百里。自州治南至省城一百四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定襄县
东至五台县边家庄界七十里。
西至忻州北霍村界十五里。
南至阳曲县岔口界二十五里。
北至崞县横道镇界三十五里。
东西广〈原阙〉里,南北袤〈原阙〉里。自县治西北至本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省城一百八十里,东北至
京师九百里。
代州
东至繁峙县杨兴堡五十里。
西至崞县班聂村三十里。
南至五台县杨休岭七十里。
北至马邑县北岭下四十五里。
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自州治西南至省城三百二十里,东北至
京师三百七十里。
五台县
东至直隶阜平县龙泉关一百二十里。
西至崞县榆车岭八十里。
南至盂县牛道岭八十里。
北至代州杨林岭四十里。
东西广二百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县治西北至本州一百里,西至省城二百七十里,北至
京师九百里。
繁峙县〈志阙〉
崞县〈志阙〉
岢岚州
东至卫界三十里。
西至保德州界六十里。
南至岚县界直道村五十里。
北至界牌六十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九十里。自州治东南至省城三百五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五百里。
岚县〈志阙〉
兴县
东至岚县上会村七十里。
西至黄河五十里。
南至临县界堠坞八十里。
北至保德州寺河塔七十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县治东南至本州一百五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保德州
东至河曲县界三十里。
西至韩家川河畔四十里。
南至岢岚州界七十里。
北至河畔一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州治东南至省城五百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四百里。
宁武关
东至马家湾阳方口界八里。
西至头马营宁化界八十里。
南至五里铺崞县界二十里。
北至黄花岭神池界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所治东南至省城四百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五百里。
形胜附本府〈阳曲县附郭〉
李白序天王三京,北都居一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博物策左有太行,右有大河,南有霍镇之固,北有云中之塞。昔人谓之雄藩剧镇。
和鼎碑记鸦鸣,实参墟通析津之大关版泉,有轩辕战炎帝之古迹亭,峨隐桃花之三洞,石岭连系舟之孤岩。
陈棐拱辰楼赋汾流左绕而拖带,晋山西倚以长屏,烈石巉岩,寒泉呜咽。
《图书编》:恒山之险,大河之固,句注险阻灵山角立。
舆图备考左恒山,右大河。襟四塞,控五原。南石岭孟门,北方山灵内。勾注险阻,山明水秀,古晋要地。
太原以云中上谷为之屏,河东上党为之蔽。临谷为堑,因山为障。带二水之双流,据百岭之重阻,尤险之最焉。试横览远眺而复关,四塞逶迤崔嵬,诚所谓一人荷戟万夫沬趄者,非晋中名郡欤。
阳曲县 唐文粹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太原县 山环水绕,原隰宽平。
榆次县 罕山北峙,涂水南潆,左枕太行之麓,右跨汾水之滨。重以深沟巨涧,极其险阻,而曲寨悬窑又足为避兵之所。
太谷县 凤山耸其前,象水环其后,左枕太行,右跨汾水,东南有八赋之重冈,西北连盘跎之天堑。依凭险固,敌难驰骋,诚三晋之岩邑也。祁县 麓台峙于前,昌源萦于后,左翼凤山,右跨汾浒,而通光五马诸河经络其间,故《旧志》谓:群山遥障东南,清汾旋绕西北。
徐沟县 北望晋藩,南跨谷,东倚太行,西临汾水。
清源县 左挹清汾,右枕白石。地势平夷,土性泻卤。
交城县 东近却波之村,南向汾河之阳,西邻文水,北背卦山。
文水县 左带汾文,右襟龙虎。
寿阳县 枕连恒岳,联络太行奇峰,东列为畿甸之右襟层峦,西峙为晋藩之左辅。
盂县 峰峦错落乎东北,冈阜罗列于西南,两岭藏山峙乎内,高峰石艾绕乎外。芹水环流,滹沱汹涌,且左跨越霄,右翼慈氏,面峙双鹤,背枕仇犹。
静乐县 重山四拱,汾水中流。芦芽荷叶镇其北,龙和周洪揖其南。左环两岭,右控鹿径。故《旧志》谓:全晋咽喉,偏都襟袂。
河曲县 北枕高冈,南临大涧。土坡斗峻,十里九沟。西北有黄河之险,以阻隔群边;东北有偏关之塞,以保障全晋。
平定州 当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石楼壮其襟,桃江绕其背,左倚故关之险,右拥冠山之雄,巍然并州之上游也。
乐平县 群山起伏,若断若连,有浮波之形,实太行之中境也。
忻州 景望维山,城浸维水,东山表鲁,易水壮燕,禹别九州,高山是奠。且南有石岭之关,北有云内之塞。
定襄县 丛蒙障其南,滹沱环其北。
代州 雁门障其西北,滹沱经于东南,外绕群山,中开平壤,诚险固之地,战守之区。
五台县 东跨五台,南襟滹沱,西带泉岩,北枕杨岭。二峨拥腋,四峪盘腹,两关把隘,三险防虞。弹丸一邑,岿然中藏。《旧志》云:而蹙峪,而背杨林,左台山,而右滹沱溪壑岩堑川谷重复。
繁峙县 左据憨山,右连峨浪。净明雄峙于前,铁脚峥嵘于后。
崞县 群峰西障,滹川东绕。天涯壮其,南雁门枕其北。
岢岚州 四面皆山,屹然高耸。西则河水荡然浩流,形势雄固。
岚县 桃崄镇其南,双松障其北。东带高平之坡,西据白龙之险。山川斗峻,道路崎岖。
兴县 左襟大万,右带黄河。合查紫金拱其南,岚漪湫水经其北。
保德州 群山屹乎东南,黄河绕于西北。宁武关 依山傍河,背高面下。东则禅房耸峻望台山之胜,西则芦芽魏峰含汾水之源。六盘踞其前,鸟道纡回;黄花枕其后,怪石重叠。虽不比通都大邑,然而环列万山之中,盖所称雄关云。

太原府星野考

        《府志》府属总
太原所属在参井之间,然观井次之,入陕其丽,参者较多。
太原府山川考一       《府志》本府〈阳曲县附郭〉
罕山 在府城东北五十里。其山自太行连络而下,层峦起伏。视诸山,独为壮丽,《图经》谓之看山。
亭子山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下有桃花三洞,乃白翱读书处。
山 在府城西北四十五里。上有寺,林木茂密,霜后叶红如丹。
冽石山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山罅出泉,其味甘美。旁有龙井,所谓冽石寒泉,有窦鸣犊。庙内十五里有二洞,相传范张二郎采薪于此,遇仙人奕棋,观之久而斧柯已烂,及回家,家人已亡越三世矣。二人复入山,俱坐化于洞,即形塑像,因名其里曰斧柯里。
系舟山 在府城北九十里。《灵记》云:五台山有四埵,各去百二十里。其南系舟山,号南埵,上有铜环铁轴。
昔尧遭洪水系舟于此,或谓禹治水系舟其上,故名。其石如环轴,曰系舟。金元好问父德明读书其下,赵秉文改曰读书山,五代时薛云居此,又名薛云谷。
狼虎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
梁鸿山 在府城东北九十里。
方山 在府城东北六十里,以方顶为名。汉栅山 在府城东北六十里。
阪泉山 在府城东北八十里。山西北有白龙、黑虎二池,黄帝战于阪泉,即此山,上有黄帝庙。织笄山 在府城东北九十里,一名凤凰山。其形如鸟舒翼,东卧虎山,西南接头山,诸峰罗列,又名五峰山,俗呼小五台山,又名为梁鸿山。乾烛峪 即天门关,其东北崖名杨广道,隋鲁王围广所。
石尖峰 在府城西北六十里。有石孤立汾水侧,高十馀丈。
汾河 在府城西,其源出静乐县北,有二:一在
县北管岑山天池,一出林溪山龙眼泉,至支锅石村合流,至宁化所五里,禹之孙昌宁公所定名定河,至县城西南,流水经楼烦、故交阳曲、太原、文水、祁汾、介休、孝义、霍州、灵石、汾西、赵城、洪洞、临汾、襄陵、太平、绛州、稷山、河津、荣河诸州县界合入黄河,其所经州县多引渠灌田。
饮马河 在府城内西阜城门里,明初封晋王,有护卫军饮马于此,故名。
南社河 在府城北十里,西流入汾。
洛阴水 在府城北五十里,源出新兴郡,南流经洛阴城,又西经盂县东北故城,南又有石桥,河水俱西流,经阳曲湾流入汾。
扫谷水 源出府城西一百二十里,南流经天门谷入汾。
真谷水 源出府城东七十里,南流过狼孟城,西合洛阴水。
阳曲川 在府城东北四十里,又名阳曲湾。涧河水 源出府城东北五里,西南流入汾。柳溪 在府城西一里、汾湜之东。宋天禧中,陈尧佐知并州,因汾水屡涨为筑堤,周围五里,引汾水注之。四旁柳万株,中有杕华堂,堂后通芙蓉洲,堤上有彤霞阁,每岁上巳太守泛舟郡人游观焉。久,圮于水,有新碑尚存。
龙泉 有四:一在城西二里,南流入太原县界,一在百五十里静乐县界;一在太原县西北开化山;一在崞县西北龙泉郡。
烈石泉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山下发源,与汾水合流溉田,又名烈石谷。
南寨河 在府城北二十五里,西流入汾。因淤泥渡涉不便,宗人朱知黔等建桥一座。
太原县
婴山 县西北三里,《图经》云:婴山为并州之主,即今五龙廛。
石室山 在县西北七里,记云太原群山有石室,方丈四尺。旁有古字,人莫之识。今无。
悬瓮山 县西十里,一名结绌山,山海经云悬瓮之山,晋水所出。山腹有巨石,如瓮,因以为名。宋仁宗时地震,山拆,巨石摧坏,今无瓮形矣。风谷山 在县西十里,唐北都西门之驿路也。石穴 相传神至则石有声,去则否。上有泰山寺。
蒙山 在县西五里,汉刘聪寇刘琨,不克,掠晋阳之民踰蒙山西归。上有周将杨忠碑,忠即隋文帝父。
尖山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出矾炭。
龙山 县西八里,北齐取以名县,唐裴休退隐之所。其北有童子寺,其南道中有泉,尝出白鱼,因名白鱼泉。《汉地志》云:晋阳有龙山。
苇谷山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上有仙岩禅寺。巉石山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有槐子谷入天龙寺。
驼山 在县东南五十五里,其形如驼峰,故名。又曰黑驼山,出煤炭故也。上有补恩寺。
卧虎山 在县西南,以形似卧虎,故名。
柳子谷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井谷 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晋水 源出县西南十里,悬瓮山下二泉:北曰善利,南曰难老。疏为二池:南曰大池,流经奉圣寺,前名流杯池;北曰八角池,分为三河,其北城者名为智伯渠,至唐贞观中长史李绩架汾水东引,令民汲饮,后名晋渠。今废。
洞祸水 源出乐平县,经榆次县永康镇,五代时汴人攻太原,营于洞涡。《水经注》云:出晋水下口者注云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渊引兵邀击之,战于洞涡。即此水也。
沙河水 在县西七里风峪中,经晋阳故城东流入汾。遇夏暴水,每坏城郭居民,筑堤障之。旱则涸。
台骀泽 在县西十里,一名晋泽。晋水下流汇而为泽,中产蒲鱼,民人利之。泽广二十里,今为汾水所没,尽为民田。其旁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也。
白龙池 县西南三十里天龙寺内,深丈许。遇旱,浚之则雨。
莲池 县南五里,晋水聚处,人间种之。
蟾酥池 县西南五里贤辅乡,元时采办,今为民田。
白鱼泉 在县西南十五里龙山明仙寺北谷,泉出白鱼,因以名之。
龙泉 县西北开化山南,谷内有八角水池,泉从石罅喷出。
滴沥泉 县西南十里王索村古晋祠下。烈女井 在县北十里,元武氏女管婴投死其中,后人因以为名。
九龙井 在县北三里,金皇统八年有碑云人有疾,饮之即愈,洗目即明。
御井 县西南十里,近晋祠,相传宋太祖下河东时尝饮马于此,故名。
榆次县
罕山 县北五十里,详见阳曲县。
卧虎山 在罕山南,状若卧虎,故名。
宝峰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马栏村,蜿蜒奇秀,山之阳有溪谷可憩。
鹰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峰峦耸翠,如鹰状,小涂水出焉,或云曾有神鹰止此。故名。
麓台山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高数十仞,顶平衍,因谓之台,又云鹿蹄。山上建智伯祠。
小五台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旁列林峦,下瞰泉石,为居人胜游之地。
神林岭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地阴寒,深夏有雪,与前宝峰山相峙,居人以为盛观。
冀家山 在县北四十里,其势绵延环向为罕山之翼。
盘肠岭 在县东南五十里,危峻,多产巨木,其势盘曲如肠。
榆城坂 在县东南三十里,壁立数千仞,上有土寨,下有悬窑,俱可避兵。每商旅经行,轮摧蹄蹶,相顾愕然。
马喊坡 在县北十五里谷头村,俗传庞涓行兵经此,马喊。因名。
庞涓洞 在县北二十五里苏村南涧河涯上,世传庞涓微时尝寓此操习兵法,洞深人莫入。白龙河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西入涧河。清水河 在县北二十里鸣谦驿,源出孟家井黄煤窑,西南入于涧河。
涂水 有二:大涂水发源本县,东南一百里八缚岭,西北流入洞涡水,小涂水发源县东南八十里鹰山,西流入大涂水,经太原、清源二县界入于汾河,《水经注》曰:涂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径罗磬亭,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魏《土地记》曰:阳邑城东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
源涡水 在县东八里源涡村,其泉涌出,隆寒不冻,泉旁之草甲经冬常荣,故又谓之温泉。上有龙祠。唐贞观二年县令孙湛引以溉田甚利,南流半里许,会洞涡入汾。《水经注》为原过水云西阜上有原涡祠,水取名焉。
涧河水 在县北十五里,源出寿阳县李家山,西南会蒜谷、赤坑、白龙诸水,流经太原县界,注于汾。宋绍圣三年,县令桑世安开渠溉田数十馀顷,民受其利。
木瓜水 在县东南六十里,其源出辽州旧平城县木瓜岭,合八缚水西流入洞涡水。
八缚水 出八缚岭下西,潆回而来,下流至倾城西,会木瓜水。
牛坑水 出县东南三十里牛坑村悬泉谷西,流入于洞涡水,居民引渠溉田。
蒜谷水 在县北四十里蒜谷,西流入涧河水。苏河水 发源县北四十里高壁沟,西入涧河。芹谷水 出县东北五十里芹谷,西流入涧河。龙池 有四:一在小五台山下,一在罕山南,一在孟家井东,一在中社村西。其水皆光瀯夺目,冬夏不竭。上有龙祠,祷雨辄应。
黄龙港 在县东北半里许,本汉唐故道,岁久霖潦毕会,因疏为港。
寒泉 在县东十里井谷村,上有龙祠,祠有土泉一窍,其味甘冽。旱不涸,涝不溢,清澄见底。土人疏之溉田,西注洞涡水。
捍水井 有三:一在怀仁村,一在西长寿村,一在王郝村,俱万历年间建。
太谷县
凤凰山 在县南一十里,山巅形势如凤,故名。春夏之交,峰峦秀丽,色如抹靛,士庶登眺不绝。灰泉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山上有谷德将军庙,庙下有泉潴为池。
药伯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上有药伯庙。凤景山 在县南十八里,山有石佛,建三层阁,贮之。山巅有浮屠一座,四月八日,民登眺不绝。凤翼山 在县东南二十三里,即凤凰山之右。翼高三里,盘踞二十里。山有佛阁,因山凿佛,北向坐,身丈馀,号二佛。元宋阁燬于兵,金复重建。白壁岭 县南七十里。
奄谷 在县东南十里,崖壁有佛像,世号千佛崖,谷中出水。
咸阳谷 县南十三里,石壁有佛像,秦伐赵筑城近谷口,以咸阳兵戍之,故名。
回马谷 县东南三十里,谷中有马陵关,通古邢州路。谷中出葡萄,味甚美。有水,即回马河。五代时梁伐太原刺史张归厚,军自马陵关入,即此。一名四卦谷。
象谷 在县东北五十二里。阔三百步,长四十六里。谷中有水,即象谷河。
回马河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象谷河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河水澄彻,可鉴毛发。
奄谷河 在县东南一十里,谷中有泉,北流入惠安村,灌溉田园,民多获利。
金水河 源出县东北大塔山下,至石母祠众泉合流,经清源县罗白村入于汾。
胡谷河 在县西南,流入祁县界。
祁县
麓台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形如台,故名。下有龙洞,祷雨辄应。其南跨平遥县界,亦名蒙山,又名竭方山。迤逦接武乡沁源灵石县界。
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巍峨奇秀,上有五龙堂,今废,一作帻。
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层峦叠翠,隐逸之士多居之,上有幽仙寺。
高峰壑山 亦名云伏脑,在上山东十馀里。山顶高寒,盛暑山雪不化。山分二支:转折东北者为绵岭,自麓十八盘,方至顶转正;北者为龙山,以首有龙嘴也。
四县脑山 在山东南三十五里,其形高大,登之望见本县、太谷、榆社、平遥四县,故名。牛心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周围有水泉,峰峦特秀,山顶光圆似牛心。
紫荆山 去县一百馀里,极高,在牛心山南。长约十里,山石皆五色,有泉水大池。东岩有银洞,今塞。西北山梁又有风洞口,面三角,风恒出其中,深不可量。
双泉山 在子洪镇南,以山有双泉,故名。温风岭 在县东南一百里紫荆山北岭,上有张果老窑,下有天井仙峰、槽蹄诸遗迹。
南原 在县东南。
双台山 在县东南梁村,东西台对峙,若相拱揖然,故名。
黄羊坡 在县东南窑上村,俗传杨延昭引兵至此迷失道路,黄羊引之。故名。
龙洞 在麓台山龙王庙中,洞口有风声,如吼。深三四丈,内有四穴。
龙王洞 在龙洞正北有水池,上横三木,过此有石乳下垂滴水。
润齐侯洞 俱在龙洞南,皆有垂石滴水。以上四洞遇旱取水祷雨辄应,惟东南一洞则去远不可测,人无敢深入者。
石夫子洞 在子洪镇双泉山石崖下,内有夫子像,乃明嘉靖中所凿。
石佛河 源出县东南四十里,柏园村南坡下。胡甲水 在县境即龙州,水源出武乡县胡甲山,故名。北流经龙舟谷,名龙舟水,亦名昌源水。引渠溉六支等都至贾令镇南诸乡村田。伏罴水 源出县东南三十里,伏罴岭,故名。通光水 源出东南山北,合昌源河入汾,溉田甚多。
迥马谷水 一名五马河,源出太谷县东南回马谷,西合昌源河入汾。
五龙池 在上山五龙堂,旧址前东西各一。子洪池 在镇南山麓,周围石砌,水甚甘,镇人利之。
照馀池 在县东南七里祁城村,周礼所云照馀祈即此,世远涸卤。元至元十一年浚得细水,为照馀池。岁溉民田及隍下树木,旁建成汤庙。后池水复涸,皇清顺治九年复溢。
双泉 有二:一在子洪镇南双泉山,流入沟溉田;一在高峰壑山,流入通光水。
马跑泉 有三:其二在麓台神祠南北,俗传皆麓台神马所跑,或谓宋太宗取河东时路此地,御马所跑;一在上山东,俗传康皇后曾沐发于此,今其水不堪饮,山人惟沤麻。
砖拔突泉 有二,俱在南梁上庄东南沟中,二泉相去不远,通光水之上流也。
义井 在县治东南察院巷,相传为元义门温
义之井,故名。
满井 在县东南十五里,井泉涌出,冬夏长流,土人编渠轮溉田亩。
大井 在县治东北隅,凿于建城之后,味极甘。徐沟县〈无山〉
峪河 在县南十里,源出榆社县恤张岭下,相距一百八十里,西南流入清源县界,又名象谷。万历年间挑渠灌田,秋深涨发,多坏禾稼。
清源县
中隐山 在县西北八里,四围高峰,其山中隐,故名。
仁山 在县西北十里。
白石山 在县西五里,下有白石谷,水从谷中出,合平泉入汾。
马名山 在县西十五里,旧传汉文帝牧马于此,有印驹城,故名。
屠各谷 在县西十五里。
凤山 在县西七里,中峰高起,两翼如抱若翔凤然,故名。
马鞍山 在县西南五里,多蔬果。
方山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四面平坦,故名。象谷水 在县东南三十里。
白石水 在县西五里,源出白石谷,曲流十里,南入汾。夏秋遇雨泛涨,甚为城害,因修石堰障之,岁加补筑。
清源水 在县西北五里,源出赵简子祠前,平地引以溉田,又名平泉,一名不涝池,溢则东南注于汾,又名不老池。
屠沟水 在县西南十五里,旧名屠谷口。两山陡峻如峡,夏多泛涨,冬则涸。
交城县
万卦山 在县北五里,六峰峙立,断续开合,如万卦然,题曰卦岳爻峰,一名卦山。
锦屏山 在县西北五里,红崖绿树若锦屏,然春景尤佳,题曰锦屏春色。
石壁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叠巘,周围环抱,南有石崖峭削千仞,列障俨然如壁,古柏苍松,四季若长秋。题曰石壁秋容。
王山 在县东十二里,古名虎头山。金皇统四年赐今名,或云有空王,佛寺故也。冈有古砖塔,题曰王山宝塔,按《通志》:近视则灰色,远视则色愈白。上有第一山碑,宋米芾书一本是玉山。卧牛山 县东北七里,形似卧牛。
白鹿山 在县东北十里,山下有白鹿泉,昔有白鹿跑地得泉,故名。
高离山 县西北四十里,独立高耸,远离众山。少阳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山海经云少阳之山,酸水出焉。流合文谷水,古产银精石。今不出水,尚微酸。
马鞍山 县西北五十里,乃县之镇山也。山畔两峰连接,形如马鞍。上有晋大夫狐突及子毛偃坟庙,一名狐突山,俗谓之放马坪。庙前有井水,极甘冽,遇旱祷雨辄应。古产青铁,今亦无。文山 县西北九十里文水之侧,故名。
四棱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以上四脊为名。宝珍山 在县西一百里,古有僧宝珍坐化于此,人异之,故名,亦名宝珠峰。
羊肠山 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郡国志》云:万根谷石磴萦委若羊肠。后魏于此立羊肠寨。水经注曰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彊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故仓坂取名矣。龙须山 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山顶有寨,即名龙须寨。北有黑龙洞,南有龙堂山,岩下滴水成石,因名馀粮石。崖内建龙王堂。
交城山 城北一百二十五里,旧交城在此,故名。今改为故交村。
大阿苏山 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其南数里有小阿苏山,其山石崖中有洞穴,世传张果老乘白驴在此,以铁箠指石为穴,并驴入焉。穴尚在,深约十数步。
黑石楼山 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上有黑石如楼,故名。其洞穴中有两石如盆,泉水出焉,亦名独泉山。
破罗汉山 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山下有古石罗汉,破碎不全,以此故名。
谷积山 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骨集山。欢悦山 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山势耸立,昔有隐者常登此山,东观并州,西视黄河,右盼左顾,怀抱豁然。故又名豁然山。
孝文山 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昔元魏孝文
避暑于此,上有庙存焉。
福泉山 县西北一百七十里,有泉祷雨辄应。神师山 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古有二仙人隐居于此,下有东西仙洞,相去四十里。
鍊银山 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山之长沟村出银铅矿。
七佛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岩有七佛,故名。又云塑像卧石崖中,俗传睡化,另有黄姑像存焉。又传是楚王修行之地。
刘王山 在县西北一百九十里,上有水泉,旱祷雨即应。昔刘渊都离石时尝居此,因名。有祠存焉,一名刘伶山。童子谷 在县北八十里,北齐天保七年,有数童子牧于此谷,见巨石如人,因作佛像,高一百一十尺。
龙堂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山下有龙王堂。孔河 在县北一百三十里龙须山南,流经板栅马兰城东,注于汶。
西谷水 在县西北,源出刘王山下,合文水。步浑水 在县西北五十里狐突山前步浑谷,经县城东流入汾。明永乐十年泛涨,冲圮城垣,乃筑瓦窑、磁窑沟口二堰以防之。
塔莎水 一名荅沙水,县东北五十里荅莎谷,南流经县城东南入汾。元至正七年知县程元直筑堤障之,今废。
白鹿泉 在王山之麓。
观音泉 在县西北九十里西冶村,泉上有观音堂,故名。堂前以石砌八角池,中置石狮,口出水激涌。
狐突神祠井 在县西北狐突祠内,水极甘冽,旱祷即雨。
元真观井 在县城里西北元真观内。
文水县
龙王山 在县西五里,上建龙王庙,旱祷即雨。四月八日,邑人宴游之地。
狮子山 在县西南十五里,以其状类狮,故名。白虎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昔有白虎穴于此,故名,因立白虎于上。
隐泉山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山壑峭立,有泉隐而不恒流,因以名。一名子夏山,以子夏退老西河之上而名;一名商山,有石窟堂洞,其洞深远不可测,俗传通陕。西有风声如轻雷去地百馀丈,东有马跑泉,又名谒泉山。《水经注》曰:谒泉山,俗云旸雨愆时是谒是祷,其山石岸地险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馀丈。西侧一处得历级升陟,顶上平地一十许顷,沙门释僧光表建二刹泉,发于两寺之间,沥石沿注山,下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按此汉武帝元朔四年始置西河郡,古西河在龙门梁山之间,今河津县也。有子夏室及墓。
双峰山 在县北二十里,其山两峰壁立,故名。俗名大岭,即陶山之分脉也。卓立万仞,云霞飞绕,花木阴浓。
熊耳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以山状熊耳,故名。山多松柏,蒙翳山谷。
光统头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俗传峰高,日初出,其光先见,故名。或云光武统兵于此,故一峰有前峰台之名。上有白云顶寺、真武庙、文昌祠,季春三日,远近四集,号曰西顶。幽深盘曲,松柏丛翠,亦胜境也。
文谷河 在县北二十里,源出交城县狐突山,后经文谷口南流入于汾。通筏溉田,民甚便之。沙河 在县东四十里,源出祁县南丰,北流本县云州村,南下灌溉不时,百姓甚利。
猷水 在县东北二十里,古大陵城东南,周围一十馀里。
沁水 在县北八里山下,东南注文水,《寰宇志》谓之神福泉,一名泌水。
武涝泊 在县南二十里,今涸。
伯鱼泊 在县东南二十里,今涸。
甘泉  在县西南二十里甘泉寺内,味甚甘。
寿阳县
方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上涌龙池,下叠泉石,乔松参天,不植而生。将雨,有云从岩穴中流出。沟壑障满,弥漫天际。远观四面俱方,故名。神福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亦名方山。碧嶂双环,壁立千仞,松岭蔚然,远望青葱如黛。中有长者龛文殊台灵松岩古迹种种绝顶龙池周可数百步。久旱不缩,霖雨不霪,尤为奇胜。唐李通元隐此,著华严经。
涡山 在县南八十里,高峻突出,涡水经其下,
故名。又谓之过山,以其高过群山故也。
燕山 在县西三十里山多蛰燕故名一名燕岩山
紫岩山 在县西八十里,土石皆紫,故名。石岩山 在县西北八里许,乔松怪石,水绕三曲。上有石佛古洞,左有千佛石匮,道经其间。玉泉山 在县北二十里,上有龙神庙,前有清凉泉,又名却略岭。
尖山 在县北十五里,尖圆秀丽,迥出群峦。后有神武村,又名神山。
双凤山 在县北五十里,两峰突起,状如凤立。日出光照其山,因名双凤朝阳。上有五龙圣母祠,岁旱祷雨辄应;下有五龙洞悬石,似有龙头尾形体之状,而文成五色,翠美润泽。有题景者曰山色玻璃,山形屹立,如凤,斯鸣迎旭在东。却略岭 在县西北七十里。
鸦儿谷 在县东南三十里,昔有人迷谷中,见鸦飞鸣得路,又名鸦鸣谷。
虎头崖 在县南二里许,土山戴石,其状如虎头。
黄岭 在县西北五十里,其岭皆黄沙。
狐妖洞 在县西北五十里涌泉之东,其深莫测,风从内出,人不可近。
风洞 在县北六十里阳摩寺中,其深莫测与县山谷相通,洞内风声如吼。
太平河 在县东二十五里,水色赤浊,故老相传此水清则岁歉。
龙门河 在县西二十五里,其源有二:一出西可山谷中,一出西张山谷中。
黑水河 在县西七十里,源出黑水村,三源合一,至冷泉入洞涡水。
童子河 源出曹村,至县西南里许入寿水,故老相传昔有李长者过此,有群儿迎于水边,因名旧有迎仙桥。
寿水 在县南二里。
洞涡水 在县南五十里,俗呼冷泉。旁有龙潭,其水腾沸,又名煎锅。
芹泉 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德水,其源有二:一出鸦儿谷,曰南芹;一出太平谷,曰北芹泉。涌泉 在县西五十里,山顶上有白鹿寺,泉从殿中涌出,俗传有白鹿跑泉,旱祷辄应。
黄龙泉 在县北方山下,俗传李长者初著华严经,有二白鹿驼经引入。山下无水夜有黄龙拔树,水泉涌出。
黑龙泉 在县方山之前,传闻黑龙从此石中起,山石半劈,水泉涌出。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