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六卷目录

 元江府部汇考
  元江府建置沿革考
  元江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元江府星野考
  元江府山川考〈水利附〉
  元江府城池考
  元江府关梁考
  元江府公署考
  元江府学校考
  元江府户口考
  元江府田赋考
  元江府风俗考
  元江府祠庙考〈寺观附〉
  元江府驿递考
  元江府兵制考
  元江府物产考
  元江府古迹考
  元江府土司考
 元江府部艺文一
  重修玉台寺记       明杨慎
 元江府部艺文二〈诗〉
  来青轩         明李东阳
  北极宫           前人
  元江杂纪〈五首〉      杨慎
 元江府部纪事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六卷

元江府部汇考

元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古西南极边之地,名惠笼甸,又号因远部。汉以前,不通声教。唐时,蒙氏以属银生节度,徙白蛮苏张周段等十姓戍之。又开威远等处,置威远𧸘,后和泥蛮据其地。宋侬智高之党,窜于此,寻为么些徒蛮阿僰诸部所有。元宪宗时,内附。至元中,置元江万户府,后于威远更置元江路。领罗槃马笼等十二部,属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改元江府。永乐四年,改元江军民府,领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后改因远罗必甸为奉化州,改他郎寨为恭顺州。皇清平滇,那嵩负固讨平之。顺治十八年,改土设流,
后为元江府,领车里宣慰司。

元江府疆域考

         《通志》元江府疆域图

东至临安府石屏州界一百里。
西至车里界一千六百里。
南至临安府亏容司界三百五十里。
北至临安府新平县界三百五十里。
由府至省七百九十里。
东西广一千七百里,南北袤七百里。

形胜附

《明一统志》:东枕礼社江,西瞰澜沧水,北据自乐
山,南距交阯界。
《旧志》:兰沧礼社,险据江流,栖霞玉台,雄称山峙。虽有车里为蔽,可无是郡为关。
三江合绕,诸缅遥牵,峨崀为河,险矣。天开巨壑,马笼列嶂,壮哉,地辟重藩。

元江府星野考

《通志》滇省分野,在井、鬼之间,《旧志》载之详矣。而元江一郡,在滇之西南,与猛缅诸部相接壤,是元江分野,在井天狼弧矢星下,此象之彰彰可据者也。难天道渺茫,非可臆测,而以从前历法合之。今之历度,则星野之占,应在狼矢之间,无疑矣。

元江府山川考

    《通志》《府志》
合载自乐山 在城东北十里,一名栖霞山。凡二十峰,悬岩峭壁状若崆峒。
奇山 在城北二十里,旧名龙爪山。上有涵春台仙人洞,奇怪万状。
玉台山 在城东五里,矗列如台,蒸而为云,倏忽弥漫,一望尽白。按《明一统志》:旧名罗盘山,凡二十五峰,悬崖绝壁,险阨难登,苍翠如玉,望之若台。
天马山 在城东南十五里,其南为嵯峨山。路通山 在城东二十里,旧名马笼山,青入天际,一线羊肠,临安路由此。按《明一统志》:在府城东二十五里,北瞰礼社江,高耸千仞,蔽亏日月。宝山 在城西三十里,圆如螺旋,尖峰簪插。旧传,有蛮长藏宝其上,因名。
因远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泉流瀑布,下多村落。
莽支山   茶山 二山,皆在城西北普洱界,俱产普茶。
驾部山 在城西南九百馀里,普洱界,山产普茶。
观音山 在城南七十里,一名住云峰。高入云表,惟攀藤可上。山南有岩洞,石如螭盘,虎跳鹤立,鸾翔之状,登峰远望,临安石屏,山川历历在目。岁旱,祷之多应。
飞虹山 在玉台山腰,两岩层叠其上,天窗宝盖,不可形模。中通一洞,内有石床、丹灶,上下可容数百人。长江潆洄环抱。俗传陈羽士炼丹其中云。
纪特山 在城南三百里外,鸟道千重,多产奇花异卉,苍松翠竹。鹿豕数十为群,时有异人跨鹿戴笠,出入山巅,迹之不见。
金鳌山 在城北七十里,石螺盘曲,前凸后凹,状若鳌伏。中有石洞,云景飞绕,如黔南飞云岩。月光道人修炼其中,后升仙去。
青龙山 在城北六十里,出矿产铜。
礼社江 一名元江,源自白崖,合兰沧,绕府城,东南经纳楼蒙,自南达于海。
温玉泉 在城西北八里,石罅迸出,如汤。三江 在城西南三百里,上流之东,曰阿墨江。发源无量山东之西,曰:把边江,即阿墨分流。又西,曰九龙江,即兰沧江。从景东来者,凡三江,总会于府界之西南旧角,从此南注入海,以其三流合一,故名三江。
清水河 在城南三百里,发源于列播山,与南河同源,分流绕府城南,流入于江。南淇河 在城北十五里,发源于无量山,及南北中寨诸山流,入于江。
甘庄河 在城东五十里,发源于黄茅岭山右。南麻河 在城西北一百里流入江。
漫线河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发源于弥陀山,流入江。
峨崀河 在城西四十里。

水利附

仲彝渠 在府西四十里,分溉田亩,东流入礼社江。
双沟渠 源出马笼山,一清一浊。土人筑堰,江东田亩赖之。
漫林沟 在府东十五里。
呼遮沟 在府东十五里。
河湾沟 在府东十三里。
万喇沟 在府南十里。
都峨沟 在府南十五里。
万钟沟 在府南十七里。
们岛沟 在府南十五里。
都郎沟 在府南二十里。
小燕沟 在府南二十里。
上乾谋沟 在府南十五里。
下乾谋沟 在府南十五里。
纳整沟 在府南十二里。
新沟 在府西十五里。
龙洞沟 在府西十二里。
们涌沟 在府西十一里。
达摩沟 在府西五里。
漫漾沟 在府西十五里。
你叠沟 在府西十五里。们线沟 在府西十四里。
们果沟 在府西十三里。
漫费沟 在府西北十三里。
红土坡沟 在府西北十八里。
达深沟 在府西北十五里。
琳琅沟 在府西北一十五里。
安乐沟 在府北二十里。
拔乐沟 在府城北一百二十里。
麻沐树沟 在府西北二十八里。
大茶庵沟 在府东二十里。康熙九年,僧净依具呈,开挖,知府潘士秀捐俸修。给照邵得贵,免路通铺三家塘夫。
三家沟 在府东三十里。康熙三十九年,知府段志熙新开劝民垦荒。

元江府城池考

        《通志》
元江府城池 元大德中,那中建。三面濒河,高二丈周九里。皇清顺治十六年,大兵收复元江,焚燬。元江协与知府重修。康熙五十一年,知府章履成、副将林国贤重修,东城楼扁曰承恩门,西城楼扁曰康阜门,南城楼扁曰沐薰门,北城楼扁曰拱辰门。城垛二千七百馀口,外无月城。

元江府关梁考

    《通志》《府志》
合载猛甸关   瓦阨关   杉木关
定南关
青龙关 在府城北六十里。
界牌关 在府城西南三百里,元江镇沅者乐三交界。
广德桥 在府南城外,康熙九年,知府潘士秀副将王起龙建。康熙五十年,知府章履成捐俸重修。
万寿桥 在府南城外,蜀人厉士龙,于康熙三十年建,随圯。知府单世重建。
青溪桥 在府南城外,康熙五十一年,守备赵国柄重建。
大石桥 在普洱城南五里许,康熙四十五年,义民萧世寅、子习章习诏重建。
漫利桥 在城西北七十里,康熙四十五年,经历钟吕、进士萧勃同建。
混龙桥 在府西四十里阿南村,跨峨崀河,长三丈,阔一丈许。
康济桥 在府北门外。
南安桥 在府南门外。
石桥 在德化乡。
西城桥 在府西十五里。
藤桥 在府西一百里。
义兴桥 在三台坡下,康熙十年,知府潘士秀、副将王起龙,暨阖郡人等同建。
三板桥 在府城南六十馀里,康熙四十九年,知府章履成、副将林国贤、守备赵国柄,捐俸同建。
安乐桥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康熙五十年,教授张凤鸣、经历刘接武、训导陈囧伯同建。大南麻桥 在府城北一百三十里,康熙四十九年,知府章履成、副将林国贤、守备赵国柄捐俸同建。
太平桥 在府城南一百二十里,因远乡,明崇祯五年,土舍那崙建。皇清康熙三十年,知府单世重修。
迎恩桥 在府城南一百三十里湑霖乡,明万历三十年,里民胥尚禄建。皇清康熙四十年,知府罗鋐重修。
他郎大桥 在府城南三百里,康熙五十年,知府章履成重修。

元江府公署考

        《通志》
元江府治 在府城内德化坊,明洪武十五年建。皇清顺治十六年,剿灭那酋改土设流,复加增修。康熙四年,知府潘士秀重修。康熙三十七年,知府段志熙改建城北。后知府姚谐相继增修,仪门临汝坊。
通判署 在普洱,顺治十七年,通判马天来建。康熙五十一年,通判张景伟复加增重修。经历司署 在府内,康熙五年,经历周忠建。康熙四十四年,经历钟吕重修。康熙五十二年,经历刘接武相继重修。
开封仓 在城内。

元江府学校考

        《通志》
元江府儒学 在府治东北。明洪武二十六年建,永乐七年重修。嘉靖四十年,迁于府治北。万历二十五年,土舍那天祐重修,彝中向学者鲜,诸生多以临安府属人充之,教官亦侨寓临城。天启三年,始建元庠署于建水州学左,以为师生讲习之所。皇清顺治十六年,改土设流,学署迁于府城内,岁久多毁。康熙九年,知府潘士秀建大成门。二十六年,副将毛来凤、知府纪振乾、通判陈大受、教授丁炽、南相继重修,两庑、名宦、乡贤祠、明伦堂、启圣宫。二十九年,知府单世、教授李发甲,修围墙,及殿前月台,开凿泮池。三十四年,知府段自熙、教授徐自昌重修棂星门、增广殿前月台。三十九年,知府姚谐重修大成门,凿广泮池,复修墙垣一百丈。四十一年,知府李育德、教授蒲易藩、经历刘俊,捐俸修尊经阁。四十三年,知府罗鋐、教授杨廷杰、训导杨复元、经历倪正礼捐俸重修启圣祠。五十年,知府章履成,因日久倾圮,重修大殿五楹,东西两庑十四楹。五十二年,教授张凤鸣、训导陈囧伯,捐俸修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居仁由义二坊。
北池书院 在府治后,明嘉靖间建,今废。文昌书院 在府治右,康熙五十一年,知府章履成新建。
义学 二:一在府城内,一在他郎。康熙二十九年,知府单世捐俸,延师训课。
育才义学 康熙五十二年,知府张履成建,延明师训迪,至今应童子试者二百馀人。
普洱义学 在普城内,康熙二十九年,通判陈大受捐俸,延师训课。

元江府户口考

《通志》本府设居彝方,原未编审人丁。
者乐甸长官司,亦系彝方,并无人丁。

元江府田赋考

《通志》地亩原系彝方,并无夏税地亩。
田亩原系彝方,免丈照纳。
原额秋粮本折米一千九百三十石二斗一升五合,又新增元江普洱秋粮本色米,五千一百五十四石二斗一升五合,内有临安府慢车寨年纳秋米六十石,因地近临安,改归临安管辖徵解外,
元江府止该实徵秋粮米五千九十四石二斗一升五合。
实徵地亩银二百二十两二钱四釐七毫一丝七忽八微四纤五尘。
附额徵
花斑竹银八十五两耗银六钱八分,全徵。差发并易,共银五百三十五两四钱九分五釐二毫三丝五忽,全徵。商税银三十五两二钱全徵。
新增田钱地讲银五千五十三两二钱三分六
釐,全徵。内有临安府慢车寨年纳银六十两,改归临安管辖徵解外,
元江府,止该银四千九百九十三两二钱三分六釐,浪妈等六寨地租银,二百八十五两,全徵。查田钱地讲浪妈等银据,该府详称系新增之项,彝民重困,请减一半,已造入《全书》,未蒙除减。普洱元江二处商税银,一千六十四两八钱,全徵。
以上额徵,共银七千二百一十九两六钱一分五釐九毫五丝二忽八微四纤五尘。
起运
布政司项下,起运银六千三百七十七两五钱七分五釐九毫五丝二忽八微四纤五尘。存留
俸工项下,官役俸食,共银七百九十六两四分。支给项下,祭祀银四十六两。
本色
额徵秋粮本折米,七千二十四石四斗三升,听粮储道支用报销。
者乐甸长官司
原系彝方,亦无田地。
额徵秋粮折色米七十石三斗五升,听粮储道支用报销。
实徵地亩银,八两二分五釐七毫三丝九忽五纤,起解布政司。

元江府风俗考

《通志》《府志》合载《旧志》:地方瘴疠,四时多热,一岁再收,境内彝居多性懦气柔,惟酋长所使。
《图说》:蛮种繁处,强弱惇悍不同,皆缘箐而居,信鬼尚巫,葬用火化。设流之后,风化渐开。但庠序虽兴,皆属外郡寄学,而少土著。
《明一统志》:男女混淆,槟榔致礼,家重积藏。六月念五日,为星回节,燃松炬于街衢,醵饮,村落照田,占岁。相传,汉时,有彝妇阿南夫为人所杀,誓不从贼,以是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一云:南诏皮罗阁欲并五诏,将诱会于松明楼,焚杀之。邓赕诏妻慈善测其谋,劝夫勿赴,夫不从,以铁钏约夫臂,既而果被焚。慈善认钏得夫尸,归葬。皮罗阁闻其贤,欲娶之,慈善闭城死节。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一云:孔明以是日擒孟获,侵夜入城,父老设燎以迎。后遂相沿成俗。未知孰是。

元江府祠庙考

    《通志》《府志》
合载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治东。
社稷坛 在府治西。
郡厉坛 在府治北。
城隍庙 在府治北。
武安王庙 在礼社江上。
文昌宫 在府治北。
土主庙 在府治北。
东岳庙 在府治东。
三元庙 在府治西南。
关帝庙 在府城东南二百里木龙乡。
马王庙 在府城内,副将李毓枚、守备黄贤合协兵丁仝建。
娘娘庙 在礼社江上。

寺观附

万寿寺 在府治北。
兴佛寺 在府城内。
甘露寺 在玉台山。皇清康熙九年建。
妙莲寺 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里,元时建。金鳌观 康熙九年,知府潘士秀、副将王起龙重建。
大名庵 在城南五里,康熙十三年建。
息行庵 在城南三十里峨崀山。
圆照寺 在普洱城南门外三里村,元时建。迎恩寺 在城东十里,康熙五十二年,知府章履成、副将林国贤、守备赵国柄、教授张凤鸣、训导陈囧伯,经历刘接武,合郡绅士军民仝建。广德寺 在城西南三百七十五里、鱼岛乡山麓,明崇祯七年,郡人刁大勋重建。
碧莲台寺 在普洱城北一里许。明万历四十年,土舍那天福仝孙那崙那昆建。皇清康熙五十年,通判张景伟、监生区成千重建。
准提阁 在城中康熙三十年,蜀女朱氏建。毗卢阁 康熙四年,知府潘士秀、副将王起龙建。康熙四十五年,副将林国贤重修。
大魁阁 距城九十里笔硕村。康熙四十九年,生员杨廷桢、杨之林合村民仝建。
玉皇阁 在城西南三十里鱼岛村。
文星阁 在他郎乡,康熙五十年,李有科、杨从先、车应祖,合乡仝建。
太和宫 在府西四十里老武山。
北极宫 在城东三家村,元至正年间建。老君殿 在宝山麓大名庵右,明崇祯十一年,隐逸邓魁春建。皇清康熙四十年,重修。

元江府驿递考

        《府志》
因远驿 按《明通志》:在府治东,本府岁办,因远驿、站马铺,陈俱系土舍那怒应付。

元江府兵制考

        《通志》
皇清开滇兵制元江协 顺治十七年,设驻元江府。
副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马战兵一百名   步战兵四百名
守兵五百名。皇清复滇兵制元江协副将仍旧制驻元江府。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马战兵一百名   步战兵四百名
守兵五百名。

元江府物产考

        《通志》
抹猛果 树高丈馀,叶大如掌,熟于夏月,味甘。槟榔 一名仁频树,高数丈,旁无附枝,正月作房,从叶中出,一房百馀实,大如核桃,剖乾和芦子石灰,嚼之色红,味香。按《明一统志》:土人呼为马金囊。
荔枝 仅数本味酸,肉薄。
普洱茶 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降真香
麒麟竭 木高数丈,叶类樱桃,脂流树中,凝红如血,为木血竭,又有白竭。
苏木
鳞蛇胆 有黄黑二种,长丈馀,具四足,能食鹿。春夏在山,秋冬在水。土人取食之,其胆治牙痛,解诸毒。黄为上,黑次之。

元江府古迹考

        《府志》
石烟 在他郎卜左村石坳中,通一窍,最深,有烟袅袅,四时不绝。居民以烟所指卜吉凶。元冈异石 在三江水汇处,周围丈馀大,每月三现奇花,见者以为吉徵。
三色莲 在青龙厂山下莲花塘,周围三百馀丈,池内自产青、白、红三种莲。
古龙洞 在城西十里许,峨崀山洞,蛟龙潜㐲其中。夏秋时,每鼓浪,坏民禾稼。郡人刁代持利刃入洞斩之。洞内怪石玲珑,如云如盖,如缨络,如犀、象、熊、虎、麟、凤、仙、释之状。
上温泉 在城北十五里,水沸如鼎,无硫磺气,人浴其中,色白如玉。上有石亭,林木蓊蘙,峭壁插天,郡内奇观。
栖霞石乳 在山半间,中有石洞,高二丈馀,深三丈,洞内悬两石乳,水蓄乳头,不轻滴。郡中有求嗣者,祷于山,伸掌乳下,以所滴点数,占验子嗣之多寡。若乏嗣者,至终日不滴。
太极池 在府北十里,半石半水,左右有两眼,宛如太极,池中之水,四时不竭。
石岩寺 在普洱城西南二里,悬岩嶙峋,石磴而上,林木幽秀,殿阁参差。春秋之交,百花开放,人入其中,宛如桃源仙境。
祷应泉 在玉台山半,僧道临步祷而出,水清冽,历四时不竭。
龙马迹 按《明一统志》:在府西大石上,相传昔有异人乘龙马过此,留迹焉。
风伯雨师坛 按《明一统志》:在府城西有五小石,土人皆贴以金,遇旱祷雨于此,松柏茂郁若仙境然。

元江府土司考

        《通志》结白土巡检
旧系鲁魁山贼目。至方从化,于康熙二十七年,总督范承勋委黄明马山招抚,从化向化,题授土巡检世职。
土官那氏,明洪武初,那中率众归附,授土知府,寻设流官,兴学校。嘉靖中,那鉴为乱布政使,徐樾率诸路兵讨之,鉴置毒江上流,人马饮之辄死,师少却。纵象马蹂躏官兵,徐公中流矢而卒。那鉴惧,自杀,遂革其官,令临安卫指挥往署之,印犹藏那氏家。每官书移白,指挥屡向取印,必以彝兵蜂拥伺之,署讫,复拥去。自鉴至天福篡兄自立,沿至嵩。皇清平滇,嵩投诚。顺治十八年,与伪总兵高应凤许名臣,叛,讨平之,改设流官。
车里宣慰司。
即古产里,商初,以象齿短狗献。至周,复入贡,周公作指南车导之归,故名车里。元世祖命将兀良吉䚟伐交趾,经其部,悉降之。至元中,置车里路军民总管府,领六甸。后又请置耿冻路,耿冻当孟、弄二州。明洪武十七年,改车里军民府。十九年,改宣慰使司。永乐元年,刁暹答内侵掠官吏,西平侯请讨之。上命以理谕,暹答悔惧,还所掳及地,遣使入谢。至嘉靖间,附于缅。万历十一年,官兵击缅,宣慰刁糯,猛遣使贡象进方物,兄居大车里,应缅使,弟居小车里,应汉使。明末,刁木祷袭。皇清平滇,木祷投诚,题授宣慰世职,其地东至落恐蛮界,南至波勒蛮界,西至八百宣慰司界,北至元江府界,西北通孟琏长官司,由者乐甸,西南行十一日,至其地,山曰猛永,曰光山。江曰沙木,曰九隆。民皆僰彝,性颇淳,额上剌一旗为号,作乐以手拍羊皮,长鼓,杂以铜铙,铜鼓,拍板,其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
种人
僰人 性朴素,勤耕作,语言服色,及婚丧祭礼,多与汉人同。男不衣帛,女不饰金。近日多知向学,延明儒,训子弟。虽单寒之家,亦拮据勉力,望子有成文武。两途中,多有游泮者。
僰彝 性好淫,男女喜笙歌,婚娶不用媒妁,两相悦,始婚媾焉。近城居者,慕汉俗,婚丧葬祭与汉俗同。近日粗知向学,习俗渐易,游泮子弟,亦彬彬可观焉。
猓猡 性梗顽,喜淫杀,多相聚作盗。其婚姻,男女相悦,始通媒妁。朝则持弓弩游于山原,暮则笙歌啸聚,歌舞不休。贪利好财,遇商多劫掳。葬不用棺,悉以火化。
阿泥 秉性俭朴,食茹饮淡,男勤耕,女勤织,不敢为非,路不拾遗。居家男女,事长下气柔声,服食居处,多与汉人同。男将婚,告知族人,女将嫁,亦告族人。两家会亲,然后婚媾。死葬同汉俗。卡惰 性顽钝,喜歌舞,男女多苟合,遇婚娶,通媒妁之日,议聘金八九十两不等。所以娶妻,多有子孙代祖父赔聘者。故娶妻之家,见媳生女,喜不自胜。若连生数子,以为受累异常。葬用火化。
糯比 即阿泥之别种,男环耳跣足,妇衣花布衫,以青布绳辫发数绺,海贝杂珠,盘旋为螺髻,穿黄白珠,垂胸为络。丧无棺,死击锣鼓,摇铃跳舞,名曰洗鬼。忽泣忽饮,三日,采松为架焚之。山苏 居于山巅,无陶瓦,木片覆屋,耕山种荍麦,皮履,布衣,器以木,摆锡为饰,又名曰扯苏。侬人 其种在元江与广南,同是侬智高之党
窜于此者。楼居,无椅凳,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甘犬,嗜鼠。妇人衣短衣长裙,男子首裹青花帨,衣粗布如絺,长技在铳,盖得之交阯者。刀盾鎗甲,寝处不离。日事战𩰚,方杨普李四处猓猡,好称善战,不敢入境窥伺。诸彝中之最强者。沙人 习俗多,同侬人,剽劲过之。惟元江境内,止在惠远,定南二里地。产老杉,生悬崖千丈间。伐之,多无全材。器用木,婚葬以牛为礼。强梁称胜,诸彝畏服。
喇 婚丧与猓猡同,而言语不通,蓬首跣足,衣不浣濯,卧以牛皮,覆以羊革毡衫。在宁州者,强悍,专务摽掠。在元江石屏者,良善畏法,首插鸡羽,男子服红白纬衣,妇女衣白衣,葬用火化。黑铺 其俗与阿泥同,而言语微异。性巧慧,善作宫室。元江器用,竹几、竹床、竹桌、竹凳、竹梯,备极精巧,虽汉人不能过。男多黧黑,女微白。以上接下,皆以礼。畜养山羊,不食羊肉。彝中最善者。苦葱 居无定处,缘箐而居。衣粗食淡,故以苦名。刀耕火种,常食荍麦。男女衣服,多同糯比。

元江府部艺文一

《重修玉台寺记》明·杨慎

由来名都盛郡,皆有奇峰异岳,状一方之伟观。元江东五里许,山名玉台,层峦耸翠,蜒蜿插天。拱栖霞而襟长江,甚胜景也。前郡丞李公壁有诗云:树密云横锁,山高鸟倦飞。争看台似玉,可作上天梯。洵足状玉台之大概矣。自沧桑变而风景移,山堂古刹,半颓倾于蛮烟瘴雨之间。余谴谪滇南,自丙午庚戌间,数数经涉其地。自改土设流,而户口村邑彫敝,蒿目伤心。幸潘公有羔羊素丝之节,招徕安辑,多方绥抚。历经三十馀年,余复游其间,睹人户之繁庶,庐舍之鳞集,廛市之辐辏,田野之垦辟,人文之蔚起,不禁喟然兴感,曰:地方之起色,视乎在上之培养。洵不可诬。适有僧寂證者,诣余,请曰:玉台为元江名景胜,国以前称极胜。兵燹以后,仅存基址。僧因募化修葺。幸郡守乐善好施,修废举坠,力新鼎建,给示垦荒,以供香火,而裕常住。更于山岭,疏凿水道,一渠以济行渴,而溉福田,其功诚不可没也。诚恐事远年湮,为豪强辈侵占有负郡公盛举,用乞一言,以垂不朽。余不敏,亦不敢以不文辞。因思夫昔之良吏,如黄霸之治颍川,龚遂之治渤海,考亭之守漳州,子瞻之抚苏湖。其循声懋绩,历久弥芳,千载心碑,岂易磨灭。宁境随时,会为升沉哉。功德难以思议,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公之功德,不共山高水长耶。何庸记。僧曰:即以是为记。

元江府部艺文二〈诗〉

《来青轩》明·李东阳

离元方半载,又复到来青。山色看常在,江声听不停。豪吟倾白堕,静坐对黄庭。世事真如醉,还欣我独醒。

《北极宫》前人

官衙殊寂寂,随兴到琳宫。入壑人家聚,缘崖草径通。屏开青嶂列,花发紫薇浓。半日消閒梦,归途夕照红。

《元江杂纪》杨慎

荒远元江风土偏,彝民古朴尚依然。居家有米无烦镪,入市需盐不用钱。十树槟榔中户产,两栽粳稻上农田。难堪炎气经年盛,腊月犹如六月天。


冬杪炎蒸尚不停,平生闻见未曾经。黄瓜茄子园中熟,麦穗苗秧野外青。山色枯焦无润泽,人容憔悴甚伶仃。家家平屋重铺土,蔽日藏阴得少宁。


郡城虽热瘴犹平,再入彝方毒不轻。稻穗垂时须谨避,槟榔开处莫频行。感深发哑终难救,蓄浅成灾尚可生。最忌贪花兼爱酒,犹当珍重保长庚。


诸彝交错汉人稀,各种音声举措非。裹布僰民横短鞘,桶裙猓妇没中衣。山苏迁徙无长业,糯比凶顽多杀机。更有窝泥能作贼,保头通例不容违。


九龙江外是穷边,交阯暹罗缅甸连。诸猛历来常犯境,老挝自古不朝天。越裳重译先周贡,车里分符近代传。筹国甚毋勤远略,徒劳动众耗金钱。

元江府部纪事

《府志》:城东南一百里,普漂村脚,礼社江上,夜有火光烛天。土人相传,有犀牛潜伏其中。又云:蛟龙居之。岸上有瀑布百十丈,飞奔入江。元人羡其水利,引以溉田。洞内忽闻金鼓之声,江水腾沸数百丈,山为之动,里民因其怪异,遂止其工。
元江,自明洪武建学后,从未有土著登科第者。忽正月朔日,有瑞鸟自南来,高盈尺,文成五色,飞集圣庙内,翔舞和鸣,踰时乃去。是年,文武中遂有联捷者。清水河,发源于无量山。中有香泉,夏秋时,阴雨连旬,山水泛涨。礼社、阿墨、把边、南淇诸水俱浊,惟此水独清。烹茶浣衣,香味异常。
城南八十里普贤村,有黑龙潭,黑龙伏其中,眇一目,鱼虾皆眇一目。潭四围,林木蓊蘙。叶落潭中,鸟即衔去。人有用钩取鱼,雷雨交作。
府治南因远乡奔扛村,相传段氏时,立石柱于河边,名曰系马桩。每遇水泛,沙岸奔溃,石柱随奔。后石柱自移至原所,经数百年,仍然如故。
飞来树,在城东礼江上,高十馀丈,大数抱,叶如掌,有尾,四时长青。昔相传,自车里飞来,移镇礼社江口,人称奇异,至今尚存。
元江府八百里,有整董井。相传,蒙诏时,有土目叭细里佩剑历川原,忽遇一井,水甚洁细。里偶以所佩剑插井中,度水浅深。后拔剑归,逾数日,视其剑,似白镪所铸者。细里疑之,断以斧斤,剑铁尽变为银。后复迹之,不得其处。历唐、宋、元、明,竞传其事。此井屡见屡验,屡迹屡不见。
府城南八十里,白泽村,右根生树,顶枝叶皆下垂,至杪末,亦有根蟠。土上俗传,段氏由景东略地,至元江,道经此,驻师牧马,用桩系之。桩忽变成树。惠笼诸部皆服之。其树今存。
府城东二十里玉台山巅,有王灵殿。天启中,义民王维新、范金,铸像,高丈馀,貌极威严。凡奸邪,登其庭,竦身股栗,旋日即毙。至今人敬惮之,不敢轻入。庙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