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目录

 荡水部汇考
  考
 淇水部汇考
  考
 淇水部艺文一
  淇澳辩          明张宜
 淇水部艺文二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高适
  自淇涉河途中作三首     前人
  题淇河          明王璜
 淇水部纪事
 淇水部杂录

山川典第二百四十一卷

荡水部汇考

《水经》之荡水
荡水,今名汤水,源出河南彰德府汤阴县之西牟山,下流过本县城北二里,又西流,径直隶大名府内黄县,受羑水、防水、宜师沟诸水,入于卫河,东达于海。


《汉书·地理志》:河内郡荡阴,〈注〉荡水,东至内黄泽西山,羑水所出,亦至内黄入荡。
《水经》: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注〉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径其县,故城南县因水以取名也。晋伐成都,王颖败帝于是水之南。卢林四王起事,曰惠帝,征成都,王颖战败。时举辇司马八人,辇犹在肩上,军人竞就杀举辇者。乘舆顿地,帝伤三夫,〈一作矢〉百僚奔散。唯侍中嵇绍扶帝。士将兵之,帝曰:吾吏也,勿害之。众曰:受太弟命,唯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斩之,血污帝袂,将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此则嵇延祖殒命之所。
又东北至内黄县入于黄泽,〈注〉羑水出荡阴西北韩大牛泉。《地理志》曰:县之西山羑水所出也,羑水又东径韩附壁北,又东流径羑城北,故羑里也。《史记音义》曰:牖里在荡阴县,广稚称狱捍也。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皆圜土。昔殷纣纳崇侯虎之言,囚西伯于此。散宜生南宫适见文王,乃演易,用明否泰始终之义焉。羑城北水积成渊,方一十馀步,深一丈馀。东至内黄,与防水会。水出西山马头涧,东径防城北,卢谌征艰赋所为。〈当作谓〉越防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羑水,又东历黄泽入荡水。《地理志》曰:羑水至内黄入荡者也。荡水又东与长沙沟水合,其水导源里山北谷。东流径晋鄙故垒北,谓之晋鄙。城名之为魏将城,昔魏公子无忌矫夺晋鄙,军于是处。故班叔皮游居赋曰:过荡阴而吊晋鄙,责公子之不臣者也。淇水又东,谓之宜师沟。又东径荡阴县,南又东径柱人山,〈柱当作枉〉东北至内黄泽,右入荡水,亦谓之黄雀沟。是水秋夏则泛,春冬则耗,水又径内黄,城南陈留有外黄,故称内也。东注白沟。
《金史·地理志》:彰德府汤阴,〈注〉有牟山羑水、荡水,通漕羑里。
《续文献通考》:河南彰德府汤水源出汤阴县治西。元泉旧名荡水,流经县东五十里,过内黄县界入卫河。
羑水源出汤阴县西北鹤山,流至羑城北,东会防水入汤水。
大名府汤水在内黄县。水经云汤水又东北至于内黄即此。
《河南通志》:汤水在彰德府汤阴县城北二里,东流入直隶大名府内黄县界。
《彰德府志》:汤阴县西四十里有牟山,汤河发源于此。
荡水,在汤阴县北二里。《水经注》曰:荡水出县西石尚山,东流径县城北,县因水名。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又改名汤。《魏都赋》所谓温泉毖涌者也。今出牟山下石尚或其别名。东流至高暵,与宜师沟水合。《水经注》曰:荡水东与长沙沟水合。二水既合,下流河隘难容,而洹水亦时泛溢。万历初,屡溃邑东,苦之。知府常存仁田大坡青冢高城,改入卫河,安澜者数十年。岁久壅淤,屡决屡修然,下流未浚。每遇夏秋,水发,河身不能容,势必溃。亦荡邑东,偏之大利害也。今知府宋可发檄,县令康引叔疏河二十里,刻石纪焉。
防水,源出西山马头涧东,流径安阳县西南,入于汤水。
《畿辅通志》:荡水,出河南汤阴县西山,东北流至内黄县,入于黄泽。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改曰汤水。按《大名府志》:荡水自汤阴县,来至内黄县,北入卫河,东北流。合淇漳滹沱诸水,东至直沽入海。
羑水,出汤阴县西北韩大牛泉,至内黄入于荡水。防水,径防城北,东南流,注于羑水,又东历黄泽,入于荡水。
宜师沟,《水经注》云:淇水自晋鄙城,又东谓之宜师沟。东北至内黄黄泽,右入荡水。

淇水部汇考

《卫风》之淇水
淇水,源出今河南彰德府林县城西大号山,东北流,径汤阴县南,至淇县,合清水,入卫河。东北过直隶,抵天津,入海。


《诗经·邶风·泉水章》: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注〉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而东南来注之。《大全》相州林虑县,今河南彰德府林县。
《卫风·竹竿章》: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注〉泉源即百泉也。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故曰在左。淇在卫之西南,而东流与泉源合,故曰在右。〈大全〉新安胡氏曰:以北为左,南为右。
《山海经·北山经》: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注〉今淇水出汲郡隆虑县大号山东。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壶关,〈注〉有羊肠坂,沽水东至朝歌入淇。
河内郡共,〈注〉故国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河。按《淮南子·地形训》:淇出大号。
《后汉书·郡国志》:河内郡共本国,淇水出。〈注〉前志注曰:水出北山。《博物记》曰:有奥水流入淇水。
《水经》: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注〉《山海经》曰:淇水出沮如山,水出山侧,颓波漰注冲激横山,山上合下,开可减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积隍涧,倾澜渀荡,《御览》引此作偊澜莽荡〉势同雷转激。水散氛暧若雾,合又东北活水注之。水出壶关县东,玷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隐天泉。流发于西北隅,与金谷水合。金谷即玷台之西溪也。东北会水,又东流注淇水。又径南罗川,又历之罗城北。东北与女台水会合。水发西北三女台下,东北流注于淇。淇水又东北径淇阳川,径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淇水又东北,西流水注之。水出东大岭下,西流径石楼南。在北陵石上,练垂桀立,亭亭极峻。其水西流水也。又东径冯都垒南,世谓之淇。阳城在西北三十里,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沟,左为宛,〈旧本作菀〉水右则淇,水自元甫城东南径朝歌县北。《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即此也。淇水又东屈,而西转径顿丘北,故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又屈径顿丘西。《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顿丘。《释名》为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出军,诸胡置五军于丘侧,故其名亦曰五军也。太和泉源水,〈此下自水有二源至更相通注河清止九百一十五字吴本误入于十三卷湿水注中今移接于此〉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老人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暑寒也。〈谢云:宋本作晨,寒当作畏寒〉纣乃于此斮胫而视髓也。其水南流,东屈径朝歌城南。《晋书·地道记》曰:本沬邑也。《诗》云:爰采唐矣,沬之乡矣。殷王武丁始迁居之为殷都也。《禹贡》:纣都在冀州大陆之野,即此矣。有糟丘酒池之事焉。有新声靡乐号邑朝歌。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径其邑。《论撰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独顾由蹶堕车。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顾视凶地,故以足蹶之,使堕车也。今城内有殷鹿台,纣昔自投于火处也。《竹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卒〈当作辛,《史记》名辛,天下谓之纣,《竹书》亦名受,而沈约注一曰受辛,《吕氏春秋》云:纣名受德,残义损善曰:纣盖死后人谥之也〉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武王以殷之遗民封纣子武庚于兹邑,分其地为三,曰邶鄘卫,使管叔、蔡叔、霍叔辅之。为三监叛周讨平以封康叔为卫。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径其墟,父母之邦也。不胜悲,作麦秀歌,地居河淇之间。战国时,皆属于赵。男女淫纵有纣之遗风,后乃属晋山崄,〈山宋本作土〉多寇汉以虞诩为令。朋友以难治致吊诩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水出朝歌城北,东流,南屈至其城东,又东流与美沟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更出径骆驼谷于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沟之目矣。历十二崿,崿流相承,泉响不断,返水捍注倦后。〈二字误〉深隍隍间积石下,通水穴为变。〈古本作积石千通,宋本作水穴万变〉观者若思不周赏情之〈疑作乏〉图状矣。其水更径朝歌城北,又东南流注马沟水,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注》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曰:归异出同曰肥。《释名》曰: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博物志》谓之澳水。《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云:菉王刍也,竹编竹也。《毛传》作篇竹,《尔雅》作篇篇〉汉武帝塞决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馀万以溢军资。〈溢当作益,《御览》引此作输,《后汉书·寇恂传》作以给军士〉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唯王刍编草不异。《毛注》又言:澳,隈也,郑亦不以为津源,而张司空专以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诗》所谓源泉之水也。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水所入为左右也。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南东流径黎阳县界,南入河。《地理志》曰:淇水出其东,至黎阳入河。《沟洫志》曰:在遮害亭西一十八里至淇水口,是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征艰赋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杨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堰。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其故渎,南径枋城西,又南分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东流径枋城南,东与宛口合,宛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东注宛城。西屈径其城南,又东南流历五军东北,得旧石沮,故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惟通井〈宋本作并〉为二。一水西注淇水,谓之天井沟。一水径五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祠陂,〈宋本作白杞,旧本作白祀〉又南分东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馀顷。二陂所结,即台阴野矣。宛水东南入淇水,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今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故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径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城者也。淇水径其城东,东北径同山东,又北径其城东,东北径帝喾冢,西世谓之顿丘,台非也。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又北径白祠山,东历广阳里,径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淇水又北径顿丘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矣。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观者也。《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皇览》曰:顿丘者,城门名。顿丘道世谓之殷,皆非也。盖因丘而为名,故曰顿丘矣。淇水东北径柱人山东〈柱当作枉,《隋图经》曰:枉人,山谷名,山阳三山,或云纣杀比干于此山,因得名。古凡伯国地也,《隋书·地志》云:汲郡黎阳有大伾山,枉人山〉牵城西。春秋《左传》:定公十三年,《春秋》作十四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者也。杜预曰:黎阳东北有牵城,即此城矣。淇水又东北径石柱冈东北注矣。
又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注〉淇水又东北径并阳城西,世谓之辟阳城,非也,即《郡国志》所谓内黄县有并阳聚者也。白沟又北左合阳水,又东北流径内黄县故城南县右对黄泽。《郡国志》曰:县有黄泽者。《地理风俗记》曰:陈留有外黄,故加内。《史记》曰:赵廉颇伐魏取黄,即此县。
屈从县东北与洹水合,〈注〉白沟自县北径戏阳城东,世谓之义阳郭。春秋昭公十年,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卒戏阳是也。白沟又北径高城亭东,又洹水从西南来注之,又北径问亭东,即魏界也。应劭曰:县故城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与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沟又东北径铜马城西,盖光武征铜马所筑也,故城得其名矣。白沟又东北径罗勒城东,又东北漳水注之,谓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沟淇河咸得通称也。
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又东北过清渊县西。〈注〉白沟水又东北径赵城西,又北阿难河出焉。盖魏将阿难所导以利衡,渎首有阿难之称矣。白沟又东北径空陵城西,又北径乔亭城西,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县,即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其水又屈径其县北,又东北径平恩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馆陶之别乡也。汉宣帝元康三年,置以封后父许伯为侯国。《地理志》:王莽之延平县矣。淇水又东过清渊县故城西,又历县之西北,为清渊。故县有清渊之名矣。世谓之鱼池城,非也。淇水又东北径榆阳城北,汉昭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文颖曰:邑在魏郡。清渊,世谓之清渊城,非也。
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注〉清河东北径广宗县故城南。顺帝永元五年,封皇太子万年为王。国田融言赵立建兴郡于城内,置临清县于水东,自赵石始也。清河之右有李云墓。云字行祖,甘陵人,好学善阴阳,举孝廉,迁白马令,中常侍单超等立掖庭民女亳氏为后。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云上书移列三府曰:孔子云,帝者,谛也,今尺一拜用不经御者,是帝欲不谛乎。帝怒,下狱杀之,后冀州刺史贾瑶〈后汉书作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犹谓之李氏石柱。清河又东北径界城亭东,水上有大梁谓之界。《城桥英雄记》曰: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袁本初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绍将鞠义破瓒于界城桥,斩瓒冀。州刺史严纲又破瓒,殿兵于桥上,即此梁也,世谓之鬲城。桥盖传呼失实矣。清河又东北径信乡西。《地理风俗记》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也。清河又北径信成县故城西。应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县也。赵置水东县于此城,故亦曰水东城。清河又东北径清阳县故城西。汉高祖置清河郡治此。中元二年,景帝封皇子乘为王国,王莽之河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鲜于冀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后守赵高计功用二百万。五官黄秉功曹刘适言四百万钱于是。冀乃鬼见白日,道从入府,与高及秉等对共计校定,为适秉所割匿。冀乃书表自理其略,言高贵不尚节亩垄之夫,而箕踞遗类研密失机。婢妾其性媚世求显,偷窃银艾,鄙辱天官,易讥负乘诚。高之谓臣不胜鬼,言谨因千里驿闻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车马皆灭不复见。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状闻诏下,还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为差代以旌幽中之讼。汉桓帝延熹元年,改清河为甘陵王国以王,妖言徙其年,立甘陵郡治此焉。
又东北过东武城县西,〈注〉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治也。清河又东北径东武城故县城西。《史记》:赵公子胜,号平原君,以解邯郸之功,受封于此。定襄有武城,故加东矣。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世名之曰槛城,非也。清河水又东北流,径枣彊县故城西。《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云: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国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五十里,有枣疆城故县也。
又北过广川县东,〈注〉清水北径广川县故城南。阚骃曰:县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也。水侧有羌垒姚氏之故居也,今广川县治。清河又东北径历县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属县也。王莽更名曰历宁也。应劭曰:广川县西北三十里,有历城亭故县也。今亭在县东,如〈当作而〉此水济尚谓之为历口渡也。
又东过修县南,又东北过东光县西。〈注〉清河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阻深堤高,鄣无复有水矣。又径修县故城,南屈径其城东修音条。王莽更名之曰治修。《郡国志》曰:故属信都,清河又东北,左与黄漳枝津故渎合,又东北径修国故城东。汉文帝封周亚夫为侯国,故世谓之北修城也。清河又东北径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修县治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清河又东至东光县西南,径胡苏亭者,是世谓之羌城,非也。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又径东光县故城西,后汉封耿纯为侯国。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人入北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界,追奔是水,斩首三万,流血丹水,即是水也。
又东北过南皮县西,〈注〉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径南皮县故城南,又东径乐亭北。《地理志》〈疑作云〉临乐县故城也。王莽更名乐亭。《晋书·地道志》《太康地记》乐陵国有新乐县,即此城矣。又东径新乡城北,即《地理志》高乐故城也。王莽更之曰为乡矣。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无棣沟又东径于乐陵郡,北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径宛乡故城南,又东南径高城县故城南,与枝渎合。沟上承无棣沟,南径乐陵郡西,又东南径干童县故城东。《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间献王〈旧本作靖王〉子刘阴为侯国。应劭曰:汉灵帝改曰饶安也。沧州治。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无棣沟又东北径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又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春秋》僖公齐楚之盟于邵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锡命先君太,公履北至于无棣,盖四履之所也。京相璠曰:《旧说》无棣在辽西孤竹县,二说参差,未知所定然。管仲以责楚无棣,在此方之为近。既世传以久,且以闻见书之。清河又东北径南皮县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逆河亭。《史记》:惠景侯者,《年表》云:汉文帝后元年中,封孝文后兄子彭祖为侯国。汉建安中,魏武擒袁谭于此城也。清河又北径皮城东左,会谭地〈宋本作池〉别渎谓之合,故谓之合城也。《地理风俗记》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也。
又东北径浮阳县西,〈注〉河东北浮水故渎出焉。按史记赵之南界有浮水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阳之称者。盖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渎,河之旧道。浮水故迹又自斯别,是县有浮水之名也。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径高城县之宛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汉文帝后元中,封孝文后弟实广国为侯国。王莽更名桓章。晋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渎又东径箧山北。《魏氏土地记》曰: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长七里。浮渎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齐孝王子刘阳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高城县东北五十里,有柳亭故县也。世谓之辟亭,非也。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浮县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来日再。今沟无复有水也。清河又北分为二渎。枝分东出,又谓之浮渎。清河又北径浮阳故城西,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骑将军平乡侯刘歆为侯国,浮阳郡治。又东北滹沱别渎注焉,谓之合河也。
又东北过濊邑北,〈注〉濊水出焉。
又东北过乡邑南,〈注〉清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东径汉武帝故台。《北魏氏土地记》曰: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又东注于海。清河又东北径纻姑邑南,俗谓之新城非也。
又东北径穷河邑南,〈注〉清河又东北径穷河邑南,俗谓之三女城,非也。东北至泉周县,北入滹沱。水经白笥篝。〈疑作沟〉泉周县东南与清河合者,目下为清河下邑也。又东泉周泉〈当作水〉出焉。
又东北过漂榆邑入于海,〈注〉清河又东径漂榆邑故城南,俗谓之角飞城。赵记云:石勒使王述煮盐于角飞,即城异名矣。《魏土地记》曰:高城县东北一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民咸煮海,水藉盐为业,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
《晋书·地理志》:汲郡共,〈注〉故国北山淇水所出。按《魏书·地理志》:汲郡朝歌,〈注〉二汉属河内,晋属有淇水、白沟水。
《隋书·地理志》:汲郡卫〈注〉旧曰朝歌。大业初,置汲郡,改朝歌县曰卫,废清淇入焉。
《唐书·地理志》,瀛州河间郡河间。〈注〉开元二十五年,刺史卢晖,自东城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溉田五百馀顷。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淇水,出相州林虑县西大号山南,径朝歌县北。《山海经》曰: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郡县志》曰:出卫州共城县西北沮洳山至卫县。〈古朝歌〉入河谓之淇水口。《诗·邶风》曰:亦流于淇。《鄘风》曰:送我淇上。《卫风》曰:瞻彼淇澳。
《金史·地理志》:济南府禹城〈注〉有淇河。
开州濮阳〈注〉有淇河。
《续文献通考》:淇水,源出彰德府林县西大号山,流经淇县西北三十里,合清水入卫河。
《河南通志》:淇水,源出彰德府林县南七十五里东,北径汤阴至淇县北入卫河。
《彰德府志》:淇水,在汤阴县西七十里,东流三十馀里入淇县界,即淇澳也。
三拥水,源出山西壶关县东北,流径林县西三十里,过淇阳城入淇水。
淅水,在林县南三十里,源出泽州陵川县界淅水村,经由本县,合涧村东南流,俗称三阳河。至河头村西南里许,与淇水合。
《卫辉府志》:淇水在淇县,源出林县西南七十五里,阔五步,深二尺,东南流入卫河。《水经注》曰:淇水出河内林虑县西大号山。《山海经》曰:淇水出沮洳山,疑大号沮洳一山异名云。
清水,源出辉县西南七十里山阳镇,东南流经获嘉县界,又东北入淇县界合淇水。
枋头城,在县南八里卫河北,即淇水口也。《魏志》:曹操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城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因名枋头。
淇园,在县西北,里河社淇水之澳。
《畿辅通志》:淇河,在大名府顿丘旧县北五里,源出林县西大号山,绵历太行而东自浚县西北,入界南流至枋头入卫河。《诗》称淇澳菉竹,又《汉书》:武帝伐淇园之竹,据此则地最宜竹,今无。
《大名府志》:河水又东,淇水入焉。水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东口稍至遮害亭西五丈,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焉。
淇水与黎水、卫河合流,至黎阳故城,为黎水,亦曰浚水。
宜师沟,《水经注》云:淇水自晋鄙城,又东谓之宜师沟。东北至内黄泽右入荡水。
卫河,源自卫辉府辉县,经本府浚内黄二县,下流与淇、漳、滹沱等河合,至直沽入海。

淇水部艺文一

淇澳辩          明张宜


淇,古名水也,而邑名以之。实在邑东二十里许,为南北巨河。土人因其出于太行,遂名为山河。因其多石,不能通舟楫,又名为石河。于戏伪者出而真者晦矣。好事者迷其真,乃以北思德河为淇水。盖以思德寓,终不可喧兮之意。且其源出于卫武公之祠之下也。殊不知武公祠创于洪武初年,亦司土者。惟其思德之意而成之实,非古迹也。观石刻曰:此盖其游息处也,可见矣。历正德初,刘侯继祖公雅尚古治,立碑于思德河,谓古淇水,今名为思德河。人皆信其公之有据。后作志者不辨是始,更注石河为淇水矣。辨论未悉,故碑不移。土人惑于先入,且见其言无徵也,不肯轻信。余往岁不第,春闱过而观之,亦信其然。及承乏是邑,始疑之曰:淇古名水,恐此细流不足以当之。及得其志,喟然叹曰:我固谓当有是。仍质诸乡绅及父老,犹以思德河对。余不复信,是以僭考索焉。按《诗》云: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夫泉百泉也,即卫水也。与其会于薛村口。经不足徵,与《一统志》云:淇发源于林虑县即今之林县,尚有临淇集,传不足徵,与北浮山庙。有古碑云西接太行,东连淇水,文不足徵,与其卫相合之浒,古今为淇门镇。地理不足徵,与据是四者,然后以志为是。而以刘公为承讹矣。讹以承讹,上下已千百年。余叨是邑,不忍以承其讹,是故僭移思德河之碑于高村城之东,河之西。更题曰:淇澳。盖不徒正千百年之讹,且欲就正于往来士君子之博古者焉。

淇水部艺文二〈诗〉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自淇涉河途中作三首     前人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其二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閒。长想别离处,独无音信还。
其三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忧来谁得知,且酌樽中酒。

题淇河          明王璜

一派淇源水,清流出白云。直疑天上下,最好石边闻。表里群山胜,东西两邑分。猗猗竹何有,卫武德犹芬。

淇水部纪事

《战国策》:昔者纣为天子,帅天下将百万,左饮于淇谷,右饮于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
《竹书纪年》:周敬王二十六年,淇绝于旧卫。
《汉书·沟洫志》:贾谊奏言:难者曰:河水高于平地,岁增堤防,犹尚决溢不可以开渠。臣窃按视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乃有金堤高一丈。自是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五六岁,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坏黎阳南郭门。入至堤下,水未踰堤二尺,所从堤上,北望河高出民屋,百姓皆走上山。水留十三日,堤溃二所。吏民塞之,臣循堤上行,视水势。南七十馀里至淇口水适至堤半,计出地上五尺,所今可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
《三国·魏志》:武帝建安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册府元龟》:王起太和中镇襄阳,修淇堰以灌田,一境利之。
《河南通志》:王昌龄,字显之,沧州人,世祖时守卫辉路。卫自兵燹以来,民之耕植者多居郡东,而泉水自鄘城而下,东流汇于淇水。每岁值秋潦,辄溢至金堤,田禾为之一空。昌龄乃筑堤黑荡陂以禦之,其患遂息。

淇水部杂录

《述异记》: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是也。
《明一统志》:大名府陈家山在黑山西南,临淇水上,石壁险立,高二十仞,俗传昔陈氏居此。
百门泉源出苏门,山泉通百道,故名。卫风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