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西省大同市白登山” 相关资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四十五卷目录

 吕梁山部汇考
  图
  考
 吕梁山部纪事
 吕梁山部杂录
 吕梁山部外编
 白登山部汇考
  图
  考
 白登山部纪事
 雁门山部汇考
  图
  考
 雁门山部艺文一
  雁门山记        明乔宇
 雁门山部艺文二〈诗〉
  雁门         金元好问
  玉泉秋声        明武文
  雁门耸秀         前人
 雁门山部纪事
 雁门山部杂录
 雁门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四十五卷

吕梁山部汇考

《禹贡》之梁山
吕梁山,在今山西汾州府永宁州东北一百里,与交城县接壤,即大禹治水所经处也。其山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荡,震动天地。
吕梁山图吕梁山图

考考

《书经·夏书·禹贡》:治梁及岐。《蔡传》梁冀州山,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尔雅》云:梁山,晋望即冀州吕梁也。吕不韦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又《春秋》:梁山崩。《左氏》《谷梁》皆以为晋山,则亦指吕梁矣。郦道元谓:吕梁之石崇竦,河流激荡,震动天地。此禹既事壶口,乃即治梁也。
《诗经·大雅·荡之什》: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朱注〉奕奕大也。梁山,韩之镇也。今在同州韩城县。
《尔雅·释山》:梁山,晋望也。〈注〉晋国所望祭者,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临河上。〈疏〉言梁山在晋国境内,晋以岁时望祭之,故云晋望也。《公羊传》云: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夏阳,〈注〉故少梁。《禹贡》:梁山在西北。
《后汉书·郡国志》:左冯翊,夏阳有梁山。〈注〉《诗》云:奕奕梁山。在县西北,《公羊传》曰:河阳之山也。杜预曰:古梁国。《史记》曰:本少梁。《尔雅》:梁山,晋望也。
《水经·河水注》:湳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东流入于湳水,左合一水,出善无县,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历于吕梁之山,而为吕梁洪,其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渀云泄,震天动地。昔吕梁未辟,河出孟门之上,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司马彪曰:吕梁在离石县西,今于县西历山寻河,乃无过峘,至是乃为巨崄,即吕梁矣。在离石北以东,可二百有馀里。按《隋书·地理志》:彭城郡彭城,〈注〉有吕梁山。
《潜确类书·区宇部》:吕梁山,在永宁州治东。《禹贡》:治梁及岐。《春秋·成五年》:梁山崩。皆谓此也。俗名谷积山。按《图书编山·西山考》:太原府山,曰吕梁,在石州。《禹贡》:治梁及岐。《春秋》:梁山,即此。
《山西通志·山川》:吕梁山,一名骨脊山,在汾州府永宁州东北一百里,与交城县接壤。禹治水经于此。《禹贡》:治梁及岐。《尔雅》:吕梁,晋望。吕不韦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水经注》曰: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渀云泄,震天动地。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
又在太原府交城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骨集山。又名谷积山,与永宁吕梁山相连。
《汾州府志·山川》:吕梁山,在永宁州治东北一百里,与交城县接壤。禹治水经于此。郦道元谓:吕梁之石崇竦,河流迅荡,震动天地。此禹既事壶口,乃治梁及岐也。其名骨脊,以太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嵩山为抱,衡山为朝。此山穹窿居中,为天地之骨脊,山半有寸厚蛤壳,揽舟大铁绳。
《永宁州志·山川》:吕梁山,在州治东北一百里,与交城县接壤。
《太原府志·山川》:谷积山,一名骨集山。在交城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按《交城县志》语同。

吕梁山部纪事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问其所。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其如此而已。虽伯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不可,遂以告而从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吕梁山部杂录

《玉笑零音》:梁山壅河,三日不逝。晋景公素缟哭之而水流。海潮击岸,百里为墟。吴越王强弩射之而潮息。是伯鲧之智不及于辇夫之言,而神禹之功,仅等乎。铁箭之力,鲍鱼小鲜,吕涓不登于太子邪。蒿恶菜邢峙不进于储君。为傅者贵谨其几微,养德者在慎其饮食。

吕梁山部外编

《列子·黄帝篇》: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承〈读如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棠行。孔子从而问之,曰: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所不能游。向见吾子道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将承子。子出而被发行歌,吾以子为鬼也。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无通〉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舆赍俱入,与汨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道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白登山部汇考

《史记》之白登山
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府城东一百四十里。《史记》:冒顿围汉高祖,即此地也。今其山上有白登台。
白登山图白登山图

考考

《水经》:湿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注一水,南径白登山西。服虔曰:白登,台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傍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对罡阜,即白登山也。故《汉书》称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为匈奴所围处,孙畅之述画曰:汉高祖被围七日,陈平使能画作美女,送与冒顿。阏氏恐冒顿胜汉,其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
《隋书·地理志》:马邑郡,〈注〉有白登山。
《太平御览》:河北诸山白登山。《冀州图经》曰:在定襄县东北,汉高所困之处,上有台,因山为名。
《明一统志·山西山川》:白登山,在大同府城东七里。上有白登台,即匈奴冒顿单于围汉高帝处。梁元帝横吹曲云:朝跋青陂道,暮上白登台。谓此。
《三才图会·白登图考》:白登在阳和城南三十里。坡陀漫衍,沙草荒蘙,有废垒焉。居人数十家,如蜂房蚁垤。《史记》:汉高帝自将讨韩王信,居晋阳,闻冒顿单于居代谷,悉兵三十万北逐之。至平城,兵未齐,冒顿纵精兵四十万围帝于白登,七日。用陈平秘计,乃得解围去。即此地也。
《山西通志·山川》:白登山在大同府城东一百四十里,上有白登台,即冒顿围汉高帝处。梁元帝横吹曲云:朝跋青陂道,暮上白登台。谓此。又有丰稔山,在府城东一百七十里。
《云中郡志·山川》:白登山,因汉高之被围,汉武之自将待边,后世遂皆名白登。其山有二,一在府城东七里,一在府城北一百馀里。属阳和大都城北者,汉高帝之古迹也。阳和县八景之一,白登遗迹,即高祖被围处也。
古迹:白登村,在阳和县治南二十里外旧县,治在村之逼侧,每于阴晦时隐见。

白登山部纪事

《汉书·娄敬传》: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易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
《魏书·高帝本纪》:太和元年夏四月丁卯,幸白登山。太和四年四月辛巳,幸白登山。

雁门山部汇考

《山海经》之雁门山
雁门山,在今山西太原府代州北三十五里,东北与大同府之应州马邑县相邻,一名雁门塞。其山上有关,历代备边,皆严于此。凡山西之关数十处,类多险固。而耸拔雄壮,当未有过于雁门矣。
雁门山图雁门山图

考考

《山海经·北山经》:碣石之山,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注〉雁门山即北陵西隃雁之所出,因以名。《释义》今三晋代州,亦有雁门山,遂以是名关岂即此与。然其上草木多生,此曰无草木,而又曰水行五百里,恐当别为一山矣。
《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门。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释义》今晋地代州有雁门关,岂即是乎。
《后汉书·郡国志》:雁门郡,阴馆。〈注〉《史记》曰:汉苏意军。句注应劭曰:山,险名也。在县。《尔雅·八陵》:西隃雁门是也。郭璞曰:即雁门山。《山海经》曰:雁门山者,雁飞出于其间。
《水经·河水注》:雁门,雁之所育是也。
又湿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注〉又东南于〈宋本作流〉大宁郡北,右注雁门水。《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峦叠巘,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辽塞。按《地理通释·七国形势考》:雁门,《匈奴传》:赵武灵王置雁门郡。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山海经》:雁门之山,无草木。注云:即北陵西隃,雁之所出。因以名云。在高柳北。〈注〉《地理志》:秦置今云应朔州,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高柳在代北,故城在云州定襄县,后改云中县。《正义》:山在代燕西门。《水经注》: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峦叠巘,东出辽塞,雁门水东南流径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尔雅》:西隃雁门。注云即雁门山。按《明一统志·山西山川》:雁门山,在太原府代州北三十三里,雁出其门,故名一名雁门塞。
《潜确类书·区宇部》:雁门山在代州,上有回雁峰。按《图书编·山西山考》:太原府山曰雁门,雁出其门,故名。山西之关四十馀,而耸拔雄壮,则雁门为最。地险易守。
《山西通志·山川》:雁门山在太原府代州北三十五里,一名雁塞。双阙斗绝,雁度其间。东有回雁峰,巍然特高。北与应州龙首山相望,山下有水,东南流经城外东关,名东关水,合入滹沱。
又在大同府应州西南山,北与龙首山相望,故州以应名。
《太原府志·山川》:雁门山在代州北三十五里。语同《通志》
《代州志·山川》:雁门山在州北三十五里。
《云中郡志·山川》:雁门山在应州城西南。
《应州志·山川》:雁门山在州城西南。
《马邑县志·山川》:雁门关山关在南山上,两山壁立,中通一路。父老传:杨将军曾扼险于此。按关属太原府之代州,关下至广武,即马邑界也。
古迹:下关城,在邑南三十五里,有土堡,邑民赵氏之旧居也。后浸于水,乃徙而稍东,今名赵家新庄者,是。旧传,堡东一里,另有城,周围八里,基址犹存,而创建世代莫考。第想其命名之意,盖在雁门关之下,故应以下关名城云。
名景:玉泉秋声,在雁门山西隅,一泓澄澈,清冷之趣,可涤尘襟。每至秋高,天朗气爽,山色泉声,令人动潘岳宋玉之思焉。
雁门耸秀,在县东南,峰峦层翠,虽茂林修竹,边寒不产,而一带岚光隐隐,望之如列画屏。

雁门山部艺文一

《雁门山记》明·乔宇

雁门山,在代州北三十五里。《通志》云:以雁出其门,故名。一名雁门塞。关因山以立,凡山西之关,四十有馀。皆踞隘保固,而耸拔雄壮,则雁门为最。故赵之李牧,汉之郅都,备边于此,匈奴不敢近。塞固,皆一时良将,而不可谓非地险有以成之也。迨我皇朝,则特设武臣守禦,熊罴之士,云屯于此,而又专属宪台以提督之,地亦可谓要而重矣。余出代州,北行,皆磴陡盘绕之路,溪水潺潺流,其民皆依山居,高下置屋,图不可尽。午上关,折西,蹑高岭绝顶,四望,则繁峙五台耸其东,宁武诸山带其西,正阳石鼓挺其南,朔州马邑临边之地在其北。长坡峻阪,茫然无际。又见巍旌高旗,飘飘雉堞之上,寒林古塞,依依斜阳之下。颇动黄沙紫塞之思。因赋诗三首,笔于关之城楼。

雁门山部艺文二〈诗〉

《雁门》元好问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车马,人牛一何苦。

《玉泉秋声》明·武文

直上波涛三尺高,飞来点点落琼瑶。清风带雨思萧飒,白电连山影动摇。鳞屋龙楼惊霹雳,贝宫朱管间笙箫。翻思往昔朝真者,羽佩琳琅飏玉飙。

《雁门耸秀》前人

少昊行秋紫塞凉,雨馀顿改雁山光。虎帜旌旗浓墨染,石壁楼台淡粉装。红叶饱霜浑觉醉,黄花笑日欲飘香。此时边将凭栏日,五色云飞绕帝乡。

雁门山部纪事

《穆天子传》: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邓。〈注〉邓阪也。疑北谓北陵,西隃西己亥,隃雁门山也。
《代州志》:汉高帝六年,匈奴由雁门围韩王信于太原。文帝六年,匈奴入雁门,杀掠甚众。
景帝五年,匈奴寇雁门。
武帝元朔三年,匈奴寇雁门。遣卫青等,出定襄,败之。后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匈奴寇雁门。遣太仆祭彤等,伐之。
十六年,匈奴大举入寇雁门,云中太守范廉以计败之,斩首数百级。
桓帝延熹二年春二月,鲜卑寇雁门。
晋升平三年,虏将张平以雁门来降。
魏正光四年,柔然阿那坏寇雁门。遣尚书令李崇等追之,不及而还。
隋初,有魏先生者,宋人也,逸其名。时太常议乐,欲荐而官之。先生不可,受帛二百段,而归。归,寓雁门,以帛市酒。旦夕欢饮。时李密败黎阳,亡命,匿雁门。先生一见而戏之曰:子气沮而目乱,心摇而语偷。方今捕蒲山党,得非长者乎。密惊起曰:既知我,能免我否。先生曰:子非帝王规模,又非将帅材略。吾观气,晋汾有圣人出,能往事之,当不失富贵。密不能用而败,而先生亦不知所往。
隋开皇二十年夏四月,突厥达头可汗犯雁门,遣晋王广及史万岁等,分道追击,大破之。
唐武德五年秋八月,突厥颉利可汗,将十万骑寇雁门。
永隆元年,突厥寇雁门。以裴行俭为大将,讨之。《梦溪笔谈》:太原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亲领步骑五十万,问罪幽陵,回师,自飞狐路即归雁门。
《宋史·杨业传》:业本太原降将。太宗以业老于边事,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京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代州志》:宋太平兴国五年,契丹十万众寇雁门,代州刺史杨业以数百骑大破之。

雁门山部杂录

《史记·高帝本纪》: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注〉《括地志》云:朔州城,汉雁门,即马邑县城也。攻韩信于马邑,即此城。
盛弘之《荆州记》:雁塞北接阳州汶阳郡,其间东西属天无际,雁飞翥至此即回翼。唯一处稍下,每雁飞达,则矫翼裁度下处而过,故名雁塞。
刘澄之《梁州记》:梁州县界,有雁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雁栖集之。故因名曰雁塞。苏祐《𨔟旃璅言》:黄花岭上,有始皇旧长城,岢岚州有古城墩。赵之李牧守雁门,则上谷云中,或开拓在后,抑依险以为城,如今之内边也。
《日知录》:介之推隐于绵山,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汉魏以来,传有焚山之事。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之民,至寒食,不敢举火。石勒禁之,而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前史载之,无异辞也。
《名山记》、顾起元《雁塞考语》云:雁门紫塞,地皆在北。今人称北为雁塞,非也。《荆州记》:雁塞北接梁州汶阳郡,其间东西岭,属天无际,雁飞翥至此即回翼。唯一处稍下,每雁飞达,则矫翮裁度下处而过,故名雁塞。地在蜀汉间也。
《云中郡志》:包拯曰:契丹改云州为西京,集兵马,意叵测。且云州至并代地近,形势坦平,此汉与北古今出入之路。自失山后,五镇控扼尤难。按宋与契丹跨忻代应等州为界,此虑其下甲雁门,以窥中原,为今茹越北楼云。
应州形胜,茹越屏其南,桑乾带其北,龙首雄峙于左,雁门拱嶂于右。
朔州形胜,东距马邑,西达鄯阳,南接元池,北连洪涛。桑乾绕其后,雁门峙其前。
马邑县形胜,东近云中,西接朔州,涛山峙后,雁塞居前,桑乾灰河,襟带左右。
明总督余子俊曰:大同中路,西至偏头关六百馀里,地势平坦,无险可据,不可忽之。偏头相去六百馀里而中,犹有雁门、宁武二关。总之,仰重于大同。

雁门山部外编

《太平广记》: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客人出入朗多。赍乾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遍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馀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