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十四卷目录

 沁水部汇考
  考
 沁水部艺文一
  重修沁河堤记       明何瑭
 沁水部艺文二〈诗〉
  渡沁水          明徐贲
  沁水秋声         汪士鹏
 沁水部选句
 沁水部纪事

山川典第二百十四卷

沁水部汇考

山海经之沁水

沁水,源出今山西沁州沁源县北之绵山东谷,南流,合湱河、水峪、西川、狼尾诸河,径平阳府岳阳县东北,又合蔺河及八十里川河,东流径沁水县东,又合后泉、马跑泉、清水河、秦河诸水,南流,径泽州阳城县东北,合泽河、桑林河、百眼泉、芦河诸水,穿太行山,东径河南怀庆府济源县东北,又东径怀庆府城北,合邗水、尧池水、丹水,东流绕武陟县北,复由东而南入于黄河。明时,沁河屡决,或由武陟而下,入胙城及汲县;或至卫辉之新乡,合卫河,泛滥于大名曹县;又或至归德之考城,达徐州。今俱涸。其故道犹有存焉。


《山海经·北山经》: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注〉至荥阳县入河。
泰戏之山,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海内东经》: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注〉怀县属河内,河内北有井陉山。
《汉书·地理志》:上党郡泫氏〈注〉杨谷绝水,所出南至壄王入沁。谷远〈注〉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按《后汉书·郡国志》:河内郡沁水〈注〉《山海经》曰:沁水出井陉东。
上党郡涅有阏与聚〈注〉《史记》曰:赵奢破秦兵阏与。《山海经》曰:谒戾之山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郭璞曰:在涅。
《水经》:沁水出上党沮县谒戾山。〈沮当作涅,宋本作洹,《后汉·郡国志》:上党郡涅县注,引《山海经》云: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郭云:在涅  注〉沁水即洎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径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洛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南过榖远县东,又南过猗氏县东〈注〉榖远县,王莽之谷近也。沁水又南径猗氏县,故城东刘聪以詹事鲁繇为冀州,治此也。沁水又南历猗氏关,又南与骉骉水合水,出东北巨峻山,〈峻,《御览》作骏〉乘高泻浪,触石流响。世人因声以纳,称西南流,注于沁水。沁水又南与秦川水合水,出巨峻山东,带引众溪积以成川,又西南径端氏县故城东。昔韩赵魏分晋,迁晋君于端氏县,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于沁水。
又南过阳阿县东〈注〉沁水南径阳阿县故城西。《魏土地记》曰:建兴郡治阳阿县,郡西四十里有沁水南流。沁水又南与濩泽水合水,出泽城西白涧岭下,东径濩泽。《墨子》曰:舜渔濩泽。应劭曰:泽在县西北,又东径濩泽县,故城南盖以泽氏县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晋取元武濩泽者也。其水际城东注,又东合清渊水,水出其城北,东南经泽城东,又南入于泽水。泽水又东得阳泉水口。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径阳陵城南,即阳阿县之故城也。汉高帝七年,封下诉为侯国。〈按谢木作卞诉,考之《史记·汉表》,并无其人,唯琴操云:卞和献玉于楚王,封为陵阳侯,辞不受,退而作歌〉水历焦,〈宋本作燋〉烧山东,下与黑岭水合水,出西北黑岭下,即开蹬也。其水东南流径北卿亭下,又东南径阳陵城,东南径阳泉水。阳泉水又南注濩泽水,又东南,又有上涧水注之。水导源西北辅山,东径铜于崖,南历析城山北。山在濩泽南,《禹贡》所谓砥柱析城,至于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东浊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数十步外多细竹,其水自山阴,东入濩泽水。濩泽水又东南注于沁水。沁水又东南,阳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阳阿川,南流径建兴郡,而其水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而南入山,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西南流入于沁水,又南五十馀里,沿上下步径裁通,小竹细笋被于山渚,蒙笼拔密奇,为翳荟也。〈宋本拔作茂奇作最〉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注〉沁水南径石门也,谓之沁口。《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径〈旧本作径在〉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石门,是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为魏野王典农中郎将之所造也。按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诏兴河内水利。臣既到,检行沁水源出铜堤山屈曲周回水,道九百,〈御览引此作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口漂迸,〈宋本作小石〉木门朽败,稻田汎滥,岁功不成。臣辄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馀枚。臣以为方石为门。若天亢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石断水。《御览》引此注作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圣王所许愿。陛下特出臣表敕,大司农府给人工,勿使稽延以赞时要。臣孚言。诏书听许,于是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伐水门〈御览引此注作用代木门〉枋,故石门旧有枋口之称矣。溉田顷亩之数间二,〈玉海引此亦作间二似叠一字当作閒关〉岁月之功事,见门侧石铭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开,穴内石上有车辙牛迹。《耆旧传》云:自然成者,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为二水,一水南出为朱沟水,沁水又径沁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晋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东径沁水亭北,世谓之小沁城。沁水东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渟渊,南流为台渟水南,东入沁水。沁水又东倍涧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水。
又东过野王县北,〈注〉沁水又东邗水注之,出太行之阜山,则〈宋本作即〉五行之异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崄固,德能覆也。内贡回矣。使吾暴乱,则伐我难矣。君子以为能持满。高诱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西北。上党关也,诗所谓徒殆野王道倾盖,上党关即此山矣。其水南流径邗城西故邗关〈宋本作邗国〉也。城南有邗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伐郑。富辰谏曰:邗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邗城,邗台是也。今故城当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汉武帝封李寿为侯国。邗水又东南径孔子庙东。庙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灵度等以旧宇毁落,上求修复。野王令范众爱、河中〈宋本作河内〉太守、元真刺史、咸阳公高允表闻,立碑于庙。治中刘明驾〈宋本作别驾〉吕次父主簿向班虎荀灵龟以宣:尼大圣,非碑颂所称,宜立记焉。云:仲尼伤道不行,欲北从赵鞅,闻杀鸣犊,遂旋车而反。及其后也,晋人思之,于太行岭南为之立庙,盖往时回辕处也。余按诸子书及史籍之文,并言仲尼临河而叹,曰:丘之不济,命也夫。是非太行回辕之言也。碑云:鲁国孔氏,官于洛阳。因居庙下以奉蒸,尝斯言至矣。盖孔因迁山下,追思圣祖,故立庙存飨耳。其犹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矣,非谓回辕于此也。邗水东南径邗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在桥〈一作台〉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邗城东南七八里,盖京氏之所谬耳。或更有之,余所不详。其水又南流注于沁。沁水东径野王县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绝。而韩之野王降始皇,拔魏东地置东郡。卫元君自汉〈当作濮〉阳徙野王,即此县也。汉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为河内王莽之后。队县曰:平野矣,魏怀州刺史。治皇都,迁治省州,复郡水。北有华岳庙,庙侧有攒柏数百根,对郭临川,负冈荫渚,青青弥望,奇可玩也。怀州刺史顿丘、李洪之之所经构也,庙有碑焉,是河内郡功曹山阳荀灵龟,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立。沁水又东朱沟枝津入焉,又东与丹水合水,出上党高都县故城东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东,北流又屈而东注左会绝水。《地理志》曰:高都县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是也。绝水出泫氏县西北阳谷。故《地理志》曰:阳谷绝水,所出东南,流左会。〈旧本无会字〉长平水,水出长平县西北小山,东南流径其县故城泫氏之长平亭也。《史记》曰: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使廉颇为将,后遣马服君〈旧本无君字,有之字。吴本以之字改作君字〉子,赵括代之。秦密使武安君白起攻之,括四十万众降起,起坑之于此。《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里许,东西二十馀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疑作犹〉存焉。汉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将军卫青为侯。其东南流注绝水,绝水又东南流径泫氏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绝水东南与泫水会水,导源县西北元谷。东流径一故城,南俗谓之都乡城,又东南径泫氏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万普为侯国,而东会绝水乱,流东南入高都县,右入丹水。《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长平北山,南流秦坑赵众,流血丹川,由是俗名为丹水,斯为不经矣。丹水又东南流注于丹谷,即刘越。《石扶风歌》所谓丹水者也。《晋书·地道记》曰:县有太行关,丹溪为关之,东谷途自此,去不复由关矣。丹水又径二石入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东南,历西岩下,岩下有大泉涌发,洪源巨轮,〈宋本作洪流巨轮,疑当作洪流巨输〉渊深不测,蘋藻冬〈冬字疑误〉芹竟川含绿,虽严辰肃月燕麦暄萋。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东南流历天井关。《地理志》曰:高都县有天井关。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关在井北,遂因名焉。故刘歆遂初赋,曰:驰太行之崄峻,入天井之高关。太元十五年,晋征虏。将军朱序破慕容永于太行,遣军至白水,去长子一百六十里。白水又东,天井溪水会焉。水出天井关,北流注白水,世谓之北流泉。白水又东南流入丹水,谓之白水交丹。水又东南出山,径鄈城西,城在山际,俗谓之期城,非也。司马彪《郡国志》曰:山阳有鄈城。京相璠曰:河内山阳西北六十里有鄈城。《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转,光沟水出焉。丹水又西径苑乡城北,南屈东转径其城南,东南流注于沁,谓之丹口。《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绝,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击,即此水也。沁水又东,光沟水注之也。水首受丹水,东南流界沟水,出焉。又南入沁水,又东南流径成乡城北,又东径中都亭南。又合界沟水,水上承光沟,东南流长明,沟水出焉。又南径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水也。
又东过周县北。〈注〉县故周也。《春秋左传》:隐公十有一年,周以赐郑公孙段六国,时韩宣子徙居之,有白马沟水注之。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径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流于沁也。
又东过邢丘,〈一曰怀县之北 注〉《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到邢丘,更名邢丘曰怀。〈据今韩诗作怀宁〉春秋时,赤翟伐晋围怀,是也。王莽以为河内,故河内郡治也,旧三河之地矣。韦昭曰:河南、河东、河内,为三河也。县北有沁阳城,沁水径其南而东注也。
又东过武德县南,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注〉沁水于县南,水积为陂,通结数湖,有朱沟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于沁水县西北,自方口东南流,奉沟水右出焉。又东南流,右泄为沙沟水也。其水又东南于野王城西枝渠,左水焉。以周城溉,东径野王城南,又屈径其城东,而北注沁水。朱沟自枝渠,东南径州城南,又东径怀城南,又东径殷城北郭,《缘生述征记》曰:河之北岸,河内怀县有殷城,或谓楚汉之际,殷王邛治之非也。余按《竹书纪年》云:秦师伐郑,次于怀城殷,殷即是城也。然殷之为名久矣,知非从邛始。昔刘聪以郭默为殷州,刺史都督缘河,诸军事治此。朱沟又东南注于湖,湖水又右纳沙沟水,水分朱沟南派。东南径安昌城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张禹为侯国,今城之东南有古冢,时人谓之张禹墓。余按《汉书》:禹,河内轵人,徙家莲芍。鸿嘉元年,禹以老乞骸,自治冢茔、起祠堂于平陵,平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请之,诏为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于彼,此则非也。沙沟又东径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怀县西南又径殷城西,东南流入于陂。陂水又值东南流入于河。先儒亦咸谓是沟为泲渠,故班固及阚骃,并言泲水至武德入河,盖泲水枝渎条分所在,布称亦兼丹水之目矣。按《魏书·地形志》:河内郡沁水。〈注〉二汉晋属治沁城有沁水。
《隋书·地理志》:西河郡绵上〈注〉开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太原郡文水。〈注〉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沁水。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沁水,出沁州沁源县〈汉谷远县,后魏改,今属威胜军〉羊头山世靡谷,至怀州武陟县入河。泽州有沁水县。《山海经》:谒戾之山,〈在上党涅县〉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注云:至荥阳东北入河〉又云: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怀县今武陟〉
《金史·地理志》:泽州〈注〉有沁水。
沁州沁源〈注〉有沁水。
绵上〈注〉有沁水。
怀州河内〈注〉有沁水。
武陟〈注〉有沁水。
孟州济源〈注〉有沁水。
《埤史》:沁水南历猗氏,又南与骉骉水合。
《续文献通考》:山西沁州沁河,在沁源县城东,源出绵山东谷,流入平阳府岳阳县界。
平阳府沁河源,出沁州沁源县南,流经岳阳县,又南流入泽州界。
泽州沁河,在沁水县东五十里,源出沁州沁源县,经岳阳县东流,至本县,南流,经怀庆府界,入黄河。又有杏谷水、梅谷水,俱入沁河。
河南怀庆府沁河,在府城北二里,源出沁州绵山,穿太行,达济源,经武陟,入黄河。
归德府沁河,在府城北三十五里,源出绵山,自武陟经本府合流于徐。
《山西通志》:沁水,源出沁源县北一百二十里绵山,流经岳阳县,东入沁水县界,西南流至河南怀庆府界,入黄河。
《沁源县志》:县北一百二十里,有绵山,盘踞百里,涧壑深杳,沁水出焉。
县东六十里有,琴泉山,山上有琴高真人庙,庙前有泉一泓,名曰灵泉,入沁河。
县北五十里郭道镇之东,有仁雾山,其山自绵山分脉,绵亘六七十里,高峰蟠结,上有慈云寺,旁分两臂,弯环回抱,前起尖峰,如双阙状,中通一路,沁河潆绕于外。
沁河,在县东关之东,其源有四:一在滑凤村东北沟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一在崖头村北山麓,有泉一泓旱涝如常,俱由琴峪而南至阳城村转东;一在车家岭底,水从地下二孔中涌出,势甚雄,由绵上镇至阳城合流;一在白狐窑马圈沟至交口村相合,自是以南复受诸水,其流浸大,经岳阳县,转沁水县,穿太行山,至河南怀庆府达济源,由武陟县入黄河。隋大业四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入于御河,灌田二千馀顷。
湱河,在县西北八十里,源出灵石县界太平头石岩下,三穴出水甚急,至郭道镇,入沁河。
水峪河,在县北七十五里,源出水峪村,至绵上镇东入沁河。
西川河,在县西三十里,其源出自卫村东沟,至龙头村入沁河。
狼尾河,在县北十里,源出马蓝沟并朱鹤岭下二处,至河西村,入沁河。
《岳阳县志》:沁河在县东北九十里,一出沁源县西北绵山,一出沁源县东北马圈沟,合流县境内百馀里,东南入黄河。
蔺河,在县北八十里,南流入沁水。
八十里川,在县东一百六十里,源出长子县发鸠山,西南流与沁水合,长八十里,故名。
《沁水县志》:沁河,在县东五十里,源出沁源县绵山,经岳阳县东,自大匠村入沁水县界,西南流至河南怀庆武陟县,入黄河。
《沁州志》:后泉在州南五十里,有八角井,流绕州城,西合沁水。
马跑泉,在县东十五里白土岩下,南流有义村入沁河。
清水河,在县东北八里,水极清洁,西流入沁河。按《长子县志》:秦河源出方山,南流至端氏镇,入于沁河。
《阳城县志》:沁河即洎水,由沁水县郭壁镇入县,径润城沁渡,迤𨓦而南,濩泽水入焉,又东南流径午壁亭至公娥涧,出山口,即枋口也,建瓴下注至覃怀,会丹水入黄河。
泽河,在县南郭外,其源出嶕峣山下,即濩泽,径城南折而东,由石门东南流入于沁河。
桑林河,在县南四十里,出麻楼诸山,历西冶合龙洞川水东北入于沁河。
栖龙潭,阳阿水入沁之尽境也,在章训里南。
百眼泉,在县东三十里,沁水之滨有泉百眼,沸涌跳珠溅沫,汇流于芦河。
芦河,古阳泉水也,出鹿台山,自沁水县楼子坡,经县西北芹池刘村、蒿谷、美泉、孔寨,入于沁滨河,可引灌田。
《高平县志》:丹水在县西北出发,鸠山之阳旧号泫水流绕县城,自西北而东入泽州,合白水下太行山,泻于沁河。
《河南通志》:沁水自山西泽州阳城县流入怀庆府济源县境下,流至武陟县入黄河。
《济源县志》:沁河在县东北三十里,自山西泽州径本县流入河内县界。
枋口,即沁水所径处,秦以枋木为门,故名晋司马,孚垒石为之,又名沁口,人多题咏。
蒙泉在枋口内。
《怀庆府志》:邗水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出太行之阜南,流经邗城西,又东南径孔子庙东,东南径邗亭西,又南流注于沁水。
尧池水,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太行山麓,泉畔有尧庙,庙前到处有泉,掬手可饮,汇而东南流,苇荷交映,灌田二十里,入于沁水。
《武陟县志》:沁河,源出沁州绵山,穿太行,达济源,合丹水,绕武陟县城北,由东而南入于黄河。然性善变,迁往由詹家店,东入河后徙由本店西南入河。去县四十馀里。明万历十八年,水涨,由南贾直入黄河,去县仅数里。
上清河,在县西北十七里,旧自白马沟南流入沁,后沁水涨,淤塞,自河内金城村,历武陟游村李村,亦达修武城南三桥坡,东流入卫。
《胙城县志》:沁河故道,一名孟姜女河,自武陟县流经胙城境北,行与汲县相接,在汉堤西今塞。
《卫辉府志》:新乡县沁河故道,在县西南武陟县入黄河。嘉靖二十三年,河决入卫,渰没田舍民畜甚众,下至大名、曹县咸被冲没。
《归德府志》:考城县沁河故道,在县南二里。正统间,知县刘鹏修。
《徐州志》:沁河,一名小黄河,一名汴河,《一统志》云:汴,源出河南荥阳县大周山,东流至中牟县,入黄河。沁河出山西沁源县,经山东流至河南怀庆府,入黄河。河居中,汴居南,沁居北,河南徙则与汴合,北徙则与沁合,故此河之名有三。今沁水久不达,惟河合于汴尔。

沁水部艺文一

重修沁河堤记       明何瑭


怀庆府城北二里而远,有河曰沁河。源自山西来,乘高趋下,怒流湍悍可畏。河之南,有堤,盖以防其患也。始筑年月无可考,计其来,盖亦久矣。成化年间,堤渐陵夷,十八年夏秋之交,霖雨大作,河暴涨,决堤毁城,摧房垣,漂人畜,不可胜纪。日照陈公时守,怀庆徵徒役修筑之,堤复高厚,完善迄今。三十馀年矣,复渐陵夷。比年夏秋之交,每霖雨,河水暴涨辄至,城下城外房屋墙垣多致倾塌,居人恒凛凛焉,恐复有十八年之患。太守郯城周公议欲修筑,以劳费重大,乃请于巡抚都御史李公公,曰:修堤防以禦水患,政也,虽劳费,固不得已。况亲王在此,更有不可缓者。其亟图之,乃经画区处计堤之当修筑者,西起回龙庙,东过真武庙,长凡三百一十丈有奇,高约二丈有奇。起工于正德十二年正月,讫工于是年四月。太守公又令沿堤种树千馀株,盖亦为护堤设也。既落成,嘱某请记成绩于石以示久远。窃惟天下之患,备于未然,则力省而功倍,患至而后图之,非惟劳费不赀,往往有不及事之悔。古人于堤防沟渠之类,岁加修治,职此故也。惟兹堤,十八年以前有人修筑,则可以免垫溺之患,奈何其不然也。今太守公及河之未为大患也,先筑堤以备之,其为民之德甚厚,然亦劳且费矣,嗣是而后岁加修筑埤补,使兹堤不致陵夷,则吾人垫溺之患其永免乎。故记其修筑始末,复系之,以此以告后人云。

沁水部艺文二〈诗〉

渡沁水          明徐贲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数里。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沁水秋声         汪士鵩
何处新声豁醉眸,汤汤沁水正当秋。风生绝壑林同啸,月涌惊湍夜更幽。似送哀猿归客枕,疑随逸鹤到高楼。余心雅与清商合,洗耳毋烦择上流。

沁水部选句

唐李适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诗:沁水银河鹦鹉洲,韦嗣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诗: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沁水部纪事

《宋书·五行志》:晋武帝泰始六年六月,大雨霖。甲辰,河洛沁水同时并溢,流四千九百馀家,杀二百馀人,没秋稼一千三百六十馀顷。
《晋书·五行志》: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杀二百馀人。
《怀庆府志》:河西刘虎,聚结流民,反于上党,南寇河内。太宗假叔孙建安平公督公孙表等,讨虎,斩首万馀级,馀众奔走,投沁而死,水为不流。《隋书·卢贲传》: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拜郢州刺史,寻转虢州刺史,后又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怀庆府志》:大业元年,帝将巡历淮海,命皇甫仪发丁夫百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复自板渚引河与沁合流入于泗。
《隋书·炀帝本纪》:大业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怀庆府志》:唐李元淳为怀州刺史,决沁渠七十馀里。《宋史·五行志》:神宗元丰七年,怀州黄沁河泛溢大雨,水损稼坏庐,舍城壁磁州诸县镇。
《金史·王竞传》:竞,字无竞,彰德人。历宝胜盐官,转河内令。夏秋之交,沁水泛溢,岁发民筑堤。豪民猾吏,因缘为奸。竞覈实之,减费几半。县民为之谚曰:西山至河岸,县官两人半。盖以前政韩希甫与竞相继治县,皆有干能。绛州正平令张元亦有治绩,而差不及,故云然。
《侯挚传》:挚,初名师尹,字莘卿,东阿人。明昌二年进士。贞祐三年,权参知政事,俄拜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于河北十一月入见,壬申遣祭河神于宜村。十二月,复行省于河北。四年正月,进拜尚书右丞,尝上言宜开沁水,以便馈运。至是诏有司开之。
《路铎传》:铎,字宣叔,为翰林待制兼知登闻鼓院,累除孟州防禦使。贞祐初,城破,投沁水死。
《河渠志》:黄河沿河上下,凡二十五埽,埽设散巡河官一员,怀州、孟津、孟州及城北之四埽,则兼沁水事,设黄沁都巡河官一员,于怀州以临之。
《元史·谭澄传》: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世祖即位,擢怀孟路总管,俄赐金符,换金虎符。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
《世祖本纪》:中统二年六月,怀孟广济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凿沁河,渠成溉田四百六十馀所。《续文献通考》:中统三年八月,中书省臣忽鲁不花等奏,广济渠司言:沁水渠成,今以验工分水,恐久远,权豪侵夺。乃下诏:依本司所定,水分已后,诸人毋得侵夺。
《元史·郭守敬传》: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中统三年,张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其五:怀孟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馀水东与丹河馀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馀顷。
《五行志》:至元三年六月,卫辉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馀,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皆栖于树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头,日给粮饷。月馀,水方退。
二十年六月,太原、怀孟、河南等路,沁河水涌溢,坏民田一千六百七十馀顷。
《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八月,沁水溢害冀氏民田,免其租。
《五行志》:成宗大德七年六月,沁河溢。
《顺帝本纪》:至元三年六月,御河黄河沁河浑河水溢,没人畜庐舍甚众。
《卫辉府志》:明永乐十三年,黄沁二河溢,漂流民居,渰没禾稼,坏卫辉兑军仓粮,遂移仓所于大名小滩镇。成化九年,沁卫河溢,渰城郭,坏民居。
《河南通志》:陈达,山东日照人。成化中,知怀庆府会沁济暴涨,坏古阳堤,乃调属县民夫六千馀人,躬自督工,阅三月而告成。百姓立石纪德。
刘应节,潍县人。进士。由户部郎中擢守怀庆。值沁河决,城外居民受患。节见之,极力济赈,查漂没户,数申请蠲租,集众筑堤,不时告成。
《山西通志》:窦氏,李子实妻。正德间,流贼过,居人逃避。时李子实偶出外,氏负其姑,涉沁水,匿南山岩穴间。贼至,大肆搜索,氏被执。贼首见氏色美,欲犯之。氏大骂不从,贼刺杀,暴尸市巷。已而复苏,顾其姑失所在,见贼,犹骂不绝口。贼以大石碎其首。见之者,无不恸悼。
《广平府志》:张伟,米脂监生。正德中,令邯郸廉勤公慎,百废俱兴。城西沁河岁患,冲激导之,使别流。建楼桥,筑墩台,不踰月事竣。
欧阳调律,合州进士。万历中,令邯郸。有清操,勤抚字。沁河泛溢侵城,筑石堤障之,至今永赖。因号欧堤。《沁州志史》:正春遇母病剧,乃发愿曰:古有王祥因卧冰跃鲤。若母病愈,愿效而行之。于是当冰坚时,正春至沁河内,解衣,久卧冰上。两岸观者如堵。移时气蒸冰释,身几溺水。兄力救,掖之乃出。
《卫辉府志》:嘉靖二十二年,沁河决获嘉新乡。城中水深数尺,滨河禾稼庐舍漂没殆尽。
嘉靖三十七年,沁河水溢伤稼。
《苏州府志》:王天爵,字子修。嘉靖己未进士。知卫辉府时河决病漕,总河大臣议,欲开沁水,由卫河达天津。天爵考典故,测地势,以为开沁必出怀庆,水湍激,卫当其冲,必且鱼吾民,乃抗言不可。且曰:以军国计,不惜一郡,则必移城郭迁人民以避水冲。如人心动摇何。乃罢议。
《开封府志》:万历十五年,夏秋淫雨,瀍洛沁水泛涨,决刘兽医口、铜瓦厢、荆隆口,淮黄合流。上以河臣权分,乃使工谏,常居敬视事,疏塞之。
《卫辉府志》:万历十五年七月,大水。黄沁二河决,渰城郭坏民居及田禾。
丁未年,沁河决,大水渰府城东北二关,城半颓圮。东、西、北三门土塞。舟泊城下,日用米菜等,城上系绳取之。
《怀庆府志》:史东昌,蔚州进士,知怀庆府。会沁水涨溢,齧古阳堤,公辇家金数千两,募夫筑石堤以障之。民标其碣曰史公堤。
《凤阳府志》:徐文炯,字中白,为沁水县令。沁河淤泻不常,例有河夫银请于上,悉为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