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十六卷目录

 汾水部汇考
  考
 汾水部艺文一
  汾河义桥记       唐崔祐甫
 汾水部艺文二〈诗〉
  汾上警秋         唐苏颋
  过汾上关          张祜
  登汾上阁         郑中丞
  汾水秋风        金段成己
  游汾河          元陆宣
  过汾河         明李梦阳
  汾河晚渡          张颐
  晓渡汾水将赴晋祠告成    苏祜
  汾河晚渡集古        夏宏
  汾河晚渡         王新环
 汾水部选句
 汾水部纪事
 汾水部杂录
 汾水部外编

山川典第二百十六卷

汾水部汇考

山西之汾水

汾水源委,俱在山西境内,源出太原府静乐县管涔、林溪二山中,下至支锅石,始合流,至宁化所,则定河水注之。至本县城南,则碾河诸水注之。至楼烦镇,则监河诸水注之。东南至太原府城西门外,则南社河诸水,自北来注之。又西南至太原县城东南,则洞涡、沙河二水,自北来注之。又西南至清源县城南,则白石、清源二水,自北来注之。又西至交城县城南,则孔河诸水,自西来注之,塔莎水自北来注之。又西至文水县南,则回马河诸水,自西北来注之。而其南岸,则汾州府之平遥、介休,及平阳府之灵石数县界也。又有源祠诸水,自平遥注之。三道河诸水,自介休注之。监河诸水,自灵石注之。转而西,又有孝河、义河,自孝义注之。水潺涧水,亦自汾西注之。过此而西南,其左岸为霍州,则彘水、圆泉诸水注之。又东南,为赵城县,则诸涧水注之。又南为洪洞县,则涧河水注之。又南,则平阳府城矣。而临汾之原公诸水亦注之。而更有浮山县之南河诸水亦注之。又南为曲沃县,则合水注之。其右岸为襄陵县,则高石河、巢溪水注之。又南为太平县,至绛州,则浍水、王泽水注之。转而西北岸,为稷山县,则有葫芦水注之。又西为河津县,南岸为荥河县,由此而西,乃归于黄河。其源委及所受之水,大概如此。而至于随地凿渠,引以灌田,其利又有不可胜言者。


《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其浸汾、潞。《订义》黄氏曰:汾水出宪州静乐县,南流,至河中府荥河县入河。易氏曰:《汉志》:太原郡汾阳县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阳入河。考唐岚州静乐县,今属泽州,即汉汾阳县之地。汾水东南流入太原府之交城、阳曲、太原、清源、文水五县,又东南流,至汾州温城、介休、灵石、汾西四县。又东南流入晋州之霍邑、赵城、洪洞、临汾四县。又东南流至绛州之正平、稷山、龙门三县,又南流至河中府宝鼎县,北入于河。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注〉枕汾临汾水上也。
《海内东经》: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注〉今汾水出太原晋阳,故汾阳县。
《战国策》:秦汾水利,以灌安邑,〈注〉汾水出汾阳,属河东。
《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汾阳〈注〉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
《水经》: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注〉《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旧本作层〉有草无木,泉源道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居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荫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径一城东,凭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代城,城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于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汾水又南径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故。《地理志》: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彊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咨乘〈据御览作资承〉呼沱之水,转山东之费。〈李云疑作漕〉自都卢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二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憙邓后之立,叔父以为训积善所致也。羊肠即此仓也。《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沿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又西径盂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为大夫之邑,以孟丙为盂大夫。水又西径狼孟县故城南,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闉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径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径阳曲,城西南注也。
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东南流注之。〈注〉太原郡治晋阳城,秦昭襄王三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广延曰:〈延当作疋古雅字〉大卤,太原也。《释名》曰:地不生物,曰卤卢。《释名》曰:卤,垆也,如垆火处也〉《榖梁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太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水上旧有梁清洴,殒于梁下,豫让死于津侧,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吕氏春秋》云: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进,使青荓进视,则豫让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吾且有事。青荓退而自杀。《史记索隐》引古本赵策云:襄子使持衣与豫让,让拔剑三睢而击之,衣尽出血〉汾水西径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前有碑,庙宇倾颓,唯单碑独存矣。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又南,洞涡水从东来注之。〈注〉汾水又南,径梗阳县故城东,故榆次之梗阳县也。魏献子以邑大夫魏戊也。京相璠曰:梗阳晋邑也。今太原晋阳县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阳地。汾水又南,即洞涡水会者也。
又南过大陵县东,〈注〉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史记》载其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吴广进孟姚焉,即于此县也。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一十馀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俗谓之邬城。《吕氏春秋》: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囿田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大昭。《周礼》云:正北并州,其川虖池呕夷。注云:呕夷,祁夷也〉许慎《说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会婴侯之水,《山海经》称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汜水,右出汜山,共水殊源,其合注于婴侯之水,乱流,径中都县南,俗又谓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发原平县胡甲山,有长坂,谓之胡甲岭,即刘歆遂初赋所谓越侯甲而长驱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县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径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径祁县,故城南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即《尔雅》所谓昭余祁矣。贾辛邑也,辛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双中之,则笑也。《左传》:贾辛为祁大夫,将适县,魏献子举叔向言:昔贾大夫事,则貌丑者,指贾大夫非贾辛也〉王莽之示县也,又西径京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于春秋为九原之地也。故《国语》曰: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智不足称。吾其随会乎纳谏,不忘其师矣。故其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甲水又西北径中都县故城南,临城际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者也。汉文帝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甲水又西合为婴侯之水,径邬县故城南,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谓之邬水也。俗亦曰虑水。虑邬声相近,故因变焉。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注〉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介休县之绵山,北流径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名斯山为介山。故袁崧《郡国志》曰: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子推庙。王肃《丧服要记》曰:昔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曰:宁设桂树乎。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贾于地,〈贾字疑误当作贸,贸,《檀弓蒙袂辑》:屦贸贸然来,注云:贸贸,目不明貌〉故作桂树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树为。余按夫子尚非玙璠,送葬安能问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證,近于诬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又西南径介休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介美矣。城东有徵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宋冲以有道,司徒徵。林宗,县人也。辟司徒,举太尉,以疾辞。其碑文之〈之字疑衍〉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由之逸轨。翔区外以舒翼,起〈一作超〉天路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宁四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痛,乃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陈留蔡伯喈、范阳卢子干、扶风马日磾等,远来奔丧。朋友服心丧期年者,如韩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馀门人著锡衰者千数。其碑文,故蔡伯喈谓卢子干、马日磾曰: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
又南过寇爵津,〈一作冠御览引此作冠爵津  注〉汾津名也。在介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一丈,或高六丈。《御览》引此偏作编,下作或去,水一尺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又〈一作矣〉亦在今之地崄也。
又南入河东界,又南过永安县西,〈注〉故彘县也,周厉王流于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黄城,汉顺帝阳嘉三年改曰永安县,霍伯之都也。历唐城东瓒,注汉书云: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汾水又东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飞廉墓,飞廉以善走事纣恶来〈疑脱以字〉多力见知。周王伐纣,兼杀恶来。飞廉先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乃坛于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于〈疑作焉〉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事,鼓动则泉流,声绝则水竭。湘东阴山县,有侯昙山,上有灵坛,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居常无水,及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则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径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襄子也。受竹书于王泽,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月〈旧本作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霍太山山阳侯天史也。〈宋本作大使史记同〉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女亦立我于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彘水又西流径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径霍城东故霍国也。昔晋献公灭霍赵夙为御,霍哀公奔齐。晋国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奉祀。晋复穰也。盖霍哀公之故居也。汾水又径赵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径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又南过杨县东〈注〉间水,〈疑作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西南径杨县霍山南,又西径故城北。晋大夫僚公去安之邑也。《郡国志》云:河东郡杨县,有高梁亭,晋羊舌大夫叔向邑也。此云僚公去安,未详〉应劭曰:故杨侯国。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汾水径杨城西,不如东矣。《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西南过高梁邑,西〈注〉黑水出黑。山西径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北径浮山东。又西北流与劳水合乱流。西北径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又南径高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纳公子重耳于晋,害怀公于此。《竹书纪年》:晋出公三十年。〈今竹书作二十年〉智伯瑶城高梁,汉高帝十二年,以为侯国封恭侯郦介于斯邑也。
又南过平阳县东,〈注〉汾水又南径白马城西,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今平阳郡治,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东。晋大夫赵晁之故邑也。应劭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汉昭帝封度辽将军范明友为侯国。王莽之香平也。晋立平阳郡治此矣。水侧有尧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刘渊徙平阳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龙纽其文,曰:有新宝之印,王莽所造也。渊以为天授改,永凤二年为河瑞元年,汾水南与平阳合水,出平阳西壶口山,《尚书》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其水东径狐谷亭北。春秋时,狄侵晋,取狐厨者也。又东径平阳城南东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汾水又南历襄陵县故城西,晋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乡亭矣。县盖即陵以名世也,王莽改名曰干昌也。又南过临汾县东,〈注〉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钘蹬也。《穆天子传》曰:乙酉天子西绝钘蹬,西南至盐是也。《穆天子传》:蹬作邓,钘音邢。郭注云:即井钘之山〉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径尧城南,又西南入汾。
又屈从县南西流,〈注〉汾水又径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武王〈当作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绛中地西绝于汾,汾水西径虒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又西径魏正平郡南,故东州治大和中,皇都徙洛罢州立郡矣。又西径正〈一作王〉桥浍水入焉。
又西过长修县南,〈注〉汾水又西与古水合,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其大若轮西南流,故横沟出焉,东注于汾。今无水。又西南径魏正平郡北,又西径荀城东,古荀国也。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古水又西南入于汾,汾水又西南径长修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一年,以为侯国封庄恬也。有修水出县南,而西南流入汾,汾水又西径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三军处也。汾水又径冀亭南。昔臼季使过冀野,见郤缺耨,其妻馌之,相敬如宾,言之文公。文公命之为卿,复与之冀。京相璠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杜预《释地》曰: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即此亭也。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径一〈一作于〉故城西,俗谓之梗阳城,非也。梗阳在榆次,在此非〈宋本作非在此〉案,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踰殷立周。〈疑作历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蔿斯其裔〈一作冑〉也。食于〈宋本作采〉华阳。今蒲坂北亭地,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汾水又径稷山北,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也。《左传》: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
又西过皮氏县南,〈注〉汾水西径邓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邓丘也。许慎《说文》称:从邑登声,河东临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文颖言:在皮氏县东南侧,可三十里,乃非也。今准此山,可高十馀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谓之子推祠。扬雄《河东赋》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于介山。嗟文公而悯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地道记》《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介休县者,是也。汾水又西径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圯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之,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径皮氏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潘〈旧本作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有,今无水。
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注〉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按《隋书·地理志》:楼烦郡静乐,〈注〉有管涔山天池、汾水。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汾水,职方冀州,浸出宪州静乐县〈汉汾阳县地〉北管涔山,南流至河中府宝鼎县,北入河。〈宝鼎,汉汾阴县〉《说文》:出太原晋阳山,西南入河。《诗》彼汾沮洳。《国语》:宰孔曰:晋景霍以为城,汾河涑浍以为渊。〈注〉《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又云:汾水出上窳北。按《金史·地理志》:太原府阳曲,〈注〉有汾水
清源。〈注〉有汾水。
文水,〈注〉有汾水。
交城,〈注〉有汾水。
汾州西河,〈注〉有汾水。
介休,〈注〉有汾水。
平遥,〈注〉有汾水。
灵石,〈注〉有汾水。
平阳府临汾,〈注〉有汾水。
襄陵,〈注〉有汾水。
洪洞,〈注〉有汾水。
赵城,〈注〉有汾水。
霍邑,〈注〉有汾水。
汾西,〈注〉有汾水。河中府荥河,〈注〉有汾水。
绛州正平,〈注〉有汾水。
曲沃,〈注〉有汾水。
稷山,〈注〉有汾水。
太平,〈注〉有汾水。
《续文献通考》:山西太原府汾河,在府城西二里,西北出静乐县管涔山,经太原、清源、交城、文水、祁县,至平遥、介休,南入平阳府灵石县界。
汾州府汾河,在府城东二十五里,流经介休、平遥二县。
平阳府汾河,源出岢岚州,流经灵石、赵城、洪洞、临汾诸县,南历襄陵、太平、绛州、稷山、河津、荣河诸县,入于黄河。
《山西通志》:汾河,其源出太原府静乐县北,有二:一在县北管涔山天池,一出林溪山龙眼泉,至支锅石村,合流,至宁化所五里。禹之孙昌宁公所定,《县志》作少昊孙〉名定河,至县城西南,流经楼烦,历交城、阳曲、太原、清源、文水、祁县、平遥、介休、孝义、灵石、霍州、汾西、赵城、洪洞、临汾、襄陵、太平,至绛州东稷山、河津、荣河诸州县界,入于黄河。所经州县,多引渠灌田。
《静乐县志》:县城东北一百六十里,有管涔山,一名燕凉山,与林溪山龙眼泉盘曲相连。《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此汾河源也。世传刘渊隐此,得神剑。又为文中子王通教授之地。
汾河源,一自管涔山天池,一自林溪山龙眼泉。二水过支锅石,合流而下,其所经诸州县,多开渠灌田,独静乐水势疾急,多冲决之患。
碾河,源出娘娘山,径县城南,西下,入于汾。
羊儿河,源出自鹿径岭下,东流至县西南一里,入于汾。
社干河,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岚县,至县南王端庄,入于汾。
岚河,即岚州,河源经流古石门,会龙泉川,过静游东北,入于汾。
监河源,在独石河村,流至楼烦南,入于汾。
《岚县志》:大贤河,在县南四十里柳峪村,流至刘庄,合昭济圣母庙前泉,经楼烦镇,入于汾。
《五台县志》:清水河,源出岚县北五十里双松山,经流楼烦镇界,八十里,入于汾。
《阳曲县志》:汾河,在县城西门外,源出静乐,至宁化所合定河,南至诸州县。
南社河,在县城北十里,西流入于汾。
洛阴水,在县城北三十里,源出新昌郡,合石桥河水,又合真谷水,数折流,至阳曲湾,入于汾。
扫谷水,在县城西一百二十里扫谷,南流,经天门谷,入于汾。
柳溪,在县城西一里汾水堤东。宋天禧中,陈尧佐知并州,因汾水屡涨,为筑堤,周围五里,引汾水注之。烈石泉,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山下发源,与汾水合流溉田。
《太原县志》:汾水源出静乐县,经府城西流,入本县南屯等村,由西南马村,流入清源县界。至夏泛涨,多没禾稼。
洞涡水,在县城北格等村,合于汾。
沙河水,在县城西一十里风谷中,经晋阳故城,东流入于汾。
《清源县志》:汾河,在县城东五里。《水经》云:南经梗阳故城,是也。
白石水,在县城西五里,源出白石峪曲,流十里,南入汾。
清源水,在县城北五里,源出西山下,东南入汾水。永济渠,自太原县洛阳村,引汾水灌田。
《交城县志》:汾河水,出静乐县管涔山,经流交城属地故交村,即汾孔交流之处,流至城东南一十五里,过大陵城,合浑峪水,入灵石去。
孔河源,出县北一百三十里青崖寨下,东流,经板栅屯、兰马兰村,东注于汾。
步浑水,在县城西北五十里,源出马鞍山前步浑谷,经县城,东流入于汾。
塔莎水,一名答沙水,出县城东北五十里塔莎谷,南流经县城,东南入于汾。
《文水县志》:汾河,在县城东五十里。
回马河,在县城东五十里,南入于汾。
文谷河,在县城北二十里,源出交城县狐突山,流至县境,入于汾。
《平遥县志》:汾河,其源出自静乐县管涔山,经流本县二十里桥头村,迤西介休义棠镇,西南入雀鼠谷,至荣河县入于汾。夏秋泛溢,历年为民害。万历三十四年,知县胡谧,亲率乡夫,自盐场,至洪相村,相地利,两岸筑堤二十馀里,水就地中行,而民不病湮没之苦。源祠水,在县东南十五里,平地涌泉,灌溉民田。西入于汾。
中都河,源出县城东二十里中都谷横岭下,西流合源祠水,经城南,入于汾。
婴涧水,在县城东三十里,流经县东南,合中都水,入于汾。
长寿河,在县北三十里,出自南山,经祁县入本境,西注汾水。
《介休县志》:汾河在县西北,其源出静乐县管涔山,经流本县西北二十里桥头村,由义棠镇西南,入雀鼠谷,至荣河县,入于河。
三道河,在县东北六里,源出宋村,后又名三河,流至下站村北,入汾。
胡甲水,在县北,源出武乡县,由流至张南村入汾。洪山水,在县城东南三十里,洪山山腰有泉数窍,四时不竭,东北流入于汾。
小桥泊,在县城东北一十八里,西流入于汾河。鸑鷟泉,在县城东南十五里狐岐山下,北入于汾。龙泉,在县城东南二十里,平地涌出,北流入于汾。按《灵石县志》:汾河,在县城西,自静乐县,流径县境冷泉等镇,直逼县城之北,接小水河,环绕县西,复转而东,抵翠峰山下,折而西南,入霍州,至荣河县,入于黄河。
曲美峪河,在县城东四十里,源出绵山、箭藿岩诸沟之水,流经梧桐等村,入于汾。
柏沟峪河,在县北,源出绵山、栾空诸涧水,流张岫等村,与小水河合,入于汾。
新水峪河,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印马峪,而孝义、柏枝峪诸水,复自北流会之,经双白等里,至秦王岭,南入于汾。
河,在县城东一百七十里,源出雀儿山岩,东流入于汾。
怀来峪河,在县西十里,入于汾。
石门峪河,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孝义诸山,流至夏门镇,入于汾。
冷泉,在县北四十里,下与汾河相通,视河消长,以为盈涸。
小水河,在县北门外,源出绵山兴地峪,流经静介等村,至县入于汾。
仁义河,在县南四十里,源出沁源,流经尖阳、石膏诸山之南,过仁义镇,至南关镇入于汾。
石村沟河,在县南五里,会东山之水入于汾。
郭家沟河,在韩侯岭常家山之中,各山水会流,经鲁班缠,入于汾。
景家沟河,在索州镇汾河,西通孝义、郭壁等村诸沟之水,入于汾。
《孝义县志》:孝河,在县城东十五里,入汾河。
义河,在县北十五里,入汾河。
《汾西县志》:汾河,由灵石流绕县东,又过县南关乾河镇,经霍赵等处,入于黄河。
小潺涧,在县东北五里,入于汾。
《霍州志》:汾河,源出静乐县北管涔山,流经城西下赵村。
彘水,源出州南谷中,西流溉田,经城西,入于汾。圆泉,在州东南十五里阴地村,引渠灌田,入于汾。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庄村,引渠灌田,入于汾。古鱼池,在州东八里大张村,引渠灌田,入于汾。罗头泉,在州东北三十五里冯村东沟,南流灌田,入于汾。
碧玉渠,在州西北十里许村崖下,引汾水灌田。白龙渠、寺庄渠,俱在州西,引汾水灌田。
《赵城县志》:汾河,在县西临河,居民多引以灌田。南小涧,在城南五里许,出霍山谷中,故屯南有龙王庙,凡有祈祷辄应,邑人呼为小涧龙王。西入汾河。南大涧,在城南二十里上纪落镇,南出霍山青条谷中,上有大石桥,西入汾河。
通利渠,在城西三里元,县民阎张导汾水为渠,灌赵城、洪洞、临汾三县十八村田,称阎张渠。《通志》曰:汾水所过州县,多引为渠。在洪洞曰通泽、利泽,至临汾县,仍合入汾。通利一,名阎张利泽,今改引霍泉是也。北小涧,在城北二十里益昌铺,出霍山谷中,有利于民,亦有害于民。过跑地桥,西入汾河。
舞羊涧,在城北十里石明里南山,上有一小泉,时遇雨水,遂成大河。东入汾河。
轰轰涧,在城西十里石明里北,水声如雷,故名。源出汾西县,流至本县城东,入于汾。
《洪洞县志》:汾河,在县西北拱汾门外二里许。北来南流,其水浑浊,临河居民,穿渠溉田,赖以为利。夏秋,雨水瀑涨,两岸良田崩没,民甚苦之。旧河身不甚大,今七倍于昔,一望无际。渐徙而东去,城伊迩抱,远虑者,恒忧之。伐石砌长厚大堤于河右,预为捍城计。是在贤有司。
续公渠,在赵城县王村开口,引汾水至本县段村,溉张家庄、宋家庄、贾村,共地四百顷有奇。
通利渠,在县西北三十里金县,民阎张创置自赵城石字村滩内,置堰开渠,导汾水下流,溉赵城石字、马牧二村地。
涧河,在县南安流门外,发源岳阳县,其源有二:一出县北安吉岭,一出县西北金堆里千佛沟。西南流至故岳阳村,二水相合,经洪洞西流入汾。
《临汾县志》:汾河,在城西二里。明嘉靖间,副使赵祖元购江浙善水车者,为水车,引水灌田。知县杨君玺造水车二十一具,疏渠十四道,灌田十八顷。后汾河淤徙不常,尽废。后人相形度势,此利仍可复也。通利渠,在府城西北。金兴定间开。自汾西县师家庄,将汾河水西分一派,历赵城县石明等村,经洪洞县杜戍等村,流至临汾羊黄等村,溉田一百六顷馀。利泽渠,在府城北。元中统间,民段佑开。大德间,临汾尹石林给不花疏通,自赵城县卫店,将汾河水东分一派,历洪洞县皋陶等村,流至临汾韩村等村,溉田三十顷。
原公水,《水经》曰: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又东入于汾。
麻窟水,在城西十里,水从平地涌出,民引溉田,东南入于汾。
平水,出城西南平山下,东流至城西五里,名平湖,为居民上巳游观之所,又名晋水。流至襄陵北门外,入于汾。
涝水,出浮山乌岭下,一名黑水。流至府城北高河,西入于汾。
灰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坛底村东,土沙如炭灰,水亦可灌田,注于汾。
《浮山县志》:南河,在县南一里许,源出中条,自东南环城西北,流至马台,会丞相河,西入于汾。
潏水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壶口山,自西南来,曲流下寨桥,入于汾。
诸葛河,在县北六里,源出中条,经柏村,西流,为丞相河,至马台界,与南河交,会入汾。
金水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源出浮山下,北流至河里庄,入于汾。
杨村河,在县北二十五里,发源中条,流至高梁,入于汾。
《曲沃县志》:汾河,在县西十八里。
合水,在县北二十里,源发太尖山,与温泉诸水合流,西入于汾。
《襄陵县志》:高石河,在县北二里,其源出平水泉,灌本县田数顷,东入于汾。
横渠,在县西南五里,源出平水泉,灌本县田二十三顷,东入于汾。
巢溪,在县东南三十里,即三交水,西注至荆村,入于汾。
李郭渠,在县北二里平水泉,灌田十有馀顷,东入于汾。
中渠,在县西南二里源出平水泉,灌本县田十七顷馀,东入于汾。
兴利渠,在县北半里永安里,引汾水溉本里地二顷馀。今废。
《太平县志》:汾河,在县东二十五里,由北而南,西入绛州。
《绛州志》:汾河,在州南门外。
浍水,在州南五里,出翼城县浍高山,过绛县,与绛水合,又西南至州横桥,入汾。
王泽,在州南五里横桥村,流入汾。
《稷山县志》:汾水,在县南二里,扁舟通济。
鱼儿湾,在县东七里,汾水之湾鱼所聚也。
葫芦泉,在县北三里,灌田,入于汾。
《河津县志》:汾河,在县南八里,东自稷山界来,西南流至荣河汾阴后土祠,下入于河。明隆庆四年,东徙至葫芦滩入河。
《荣河县志》:汾河,在县北后土祠旁,西流于黄河。今移河津葫芦滩,南入于黄河。

汾水部艺文一

汾河义桥记       唐崔祐甫


绛人有成桥于稷山县南,汾河水上入境,称曰:孝子。询之,三十丧父,母五十,犹衰麻,故其乡党舍氏不名,贵之也。初,兹县有具舟之役,邻邑有官修之梁,自太原西河、上党平阳,至于绛州,达于雍,徭卒迫程,贾人射利,济舟为捷,渡口如肆。孝子川上喟然叹曰:夫来者如斯,其可胜记,欲速不达,式在兹乎。见义不为,非勇也。临难不济,非义也。乃弃家,迄诸他郡,枯槁蓝缕,日恒岁积,自阿关而东,陶唐俭风,食货艰难。闾里褊小,率令远骤驰,迩馈饴者,耋隃美于编户丁男,舍耒而攻水,义声感也。汾流汤汤,河浒牵射,隤沙徙岸,呀呷转腾。畚筑于激射之旁,根注于沸涌之下。是虑是图,功就其十八九矣。其年秋七月,天作霪雨,湍悍襄陵噫,大水不仁,前功荡矣。邑老乡人涕泗吊之,曰:力竭于子,天不恤是而已矣。顾而不应,且有后图。徵诗人之嘉谟,参作者之远虑,曳索辫篾,絷舟戾航,白露下而谋始止,于淩澌杜,春冰解而兴功止,于水潦降。一叹不可夺志。三年,其有成功,广可方轨,平可转毂。去其饰成无丹,雘取其固,势异虹霓,佥义于孝子之功也。故曰义桥。昔周王以懿戚封建吴札,美盛德,遗人西临孟津,北对姑射,山河风土,其肯徒然。所以义表颛门,功烈邻境,难其一善。矧乃兼之。由是县人志之于石。

汾水部艺文二〈诗〉

汾上警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过汾水关          张祜
千里南来背日行,关门无事一侯嬴。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声。

登汾上阁         郑中丞

汾桂秋水阔,宛似到阊门。惆怅江湖思,惟将南客论。

汾水秋风        金段成己

一曲刘郎发棹歌,欢情未已奈悲何。只今回首空陈迹,依旧秋风捲素波。

游汾河          元陆宣

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花下停桡听鹦鹉,竹间把酒引玻璃。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金粟弹筝银甲冷,朱帘度曲翠眉低。锦帆捲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屡舞不妨飞野马,醉归遮莫报邻鸡。梵王台畔空陈迹,鲍氏池亭忆故栖。铁笛吹残山月白,竹枝唱过驷桥西。

过汾河         明李梦阳

太行西半浊汾流,芦荻萧萧八月秋。汉武楼船今不见,雄词歌罢使人愁。

汾河晚渡          张颐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人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晓渡汾水将赴晋祠告成    苏祐
箫鼓渡方舟,旌旗夹岸浮。山明汾曲晓,云白晋祠秋。桐叶飘宫井,蘋花荐酒瓯。愿言崇报祀,不是重遨游。

汾河晚渡集古        夏宏

马蹄空踏几年尘〈胡宿〉,此地还成要路津〈刘禹锡〉。一曲沧浪桃叶渡〈方可竹〉,满湖青草雁声春〈卢允言〉。舟横沙际残阳没〈陶翰〉,剑化江边绿构新〈王初〉。南去北来人自老〈杜牧之〉,水禽沙鸟日相亲〈沈如筠〉

汾河晚渡         王新环

夕浪长风野色昏,烟汀渺渺隔江村。扁舟载月知何处,深夜渔歌断客魂。

汾水部选句

唐武平一奉和幸韦嗣立山庄诗:地若游汾水,畋疑历渭滨。
岑参送李判官诗: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王建田侍郎归镇诗:万里双旌汾水上,玉鞭遥指白云庄。
刘禹锡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诗: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张籍寄别者诗:别君汾水东,望君汾水西。积雪无平冈,空山无人蹊。
白居易送卢郎中赴河东诗: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

汾水部纪事

《左传》:僖公十六年,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
《风俗通义》:智伯攻襄子,襄子奔之,保晋阳三国。攻晋阳岁馀,乃以汾水灌其城。城不没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山西通志》:汉武帝元狩二年,汾滨有光如绛。武帝幸汾阴,汾阴男子公孙洋等,见于汾水之旁。
《汉书·武帝本纪》:元鼎元年五月,得鼎于汾水上。四年幸汾阴,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
《史记·河渠书》:河东守番系言,漕后山东西,岁百馀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晋书·刘元海载记》: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迁都平阳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盖王莽时玺也。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为己瑞,大赦境内,改年河瑞。
《刘聪载记》:聪遣刘粲、刘曜等,攻刘琨于晋阳。琨使张乔距之,战于武灌。乔败绩,死之。先是,琨与代王猗卢结为兄弟,乃告败于猗卢,且乞师。猗卢遣子日利孙、宾六须,及将军卫雄、姬澹等,率众数万,攻晋阳。琨收散卒千馀,为之乡导。猗卢率众六万,至于狼猛。曜及宾六须战于汾东,曜坠马,中流矢,身被七创。讨虏傅武以马授曜,曜曰:当今危亡之极,人各思免。吾创已重,自分死此矣。武泣曰:武,小人,蒙大王识拔,以至于是,常思效命,今其时矣。且皇室始基,大难未弭,天下何可一日无大王也。于是扶曜乘马,驱令渡汾,回而战死。
《兖州府志》:由吾道荣,晋琅琊人,少好道法。闻晋阳有人大明法术,乃寻师之。遂得授受符水、禁咒、历数、天文。其师欲归,道荣送至汾水。水涨,师以符投水,水绝流,遂得渡。
《隋书·五行志》:后齐天统三年,并州汾水溢,谶曰:水者,纯阴之精。阴气洋溢者,小人专制。是时和士开元,文遥、赵彦深专任之应也。
《北齐书·任城王湝传》:湝拜太保、并州刺史,别封平正郡公。时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马人,换其新靴,驰而去者,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召城外诸妪,以靴示之,绐曰:有乘马人,在路被贼劫害,遗此靴焉。得无亲属乎。一妪抚膺哭曰:儿昨著此靴向妻家。如其语,捕获之。
《斛律金传》:金子光,为并州刺史,率众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戍,十有三所。周柱国枹罕公普屯、威柱国韦孝宽等,步骑万馀,来逼平陇,与光战于汾水之北。光大破之,俘靳千计。
《魏书·太武帝本纪》:太平真君七年春正月,围薛永宗营垒,永宗出战,大败。六军乘之,永宗众溃。永宗男女无少长,赴汾水死。
《周书·高祖武帝本纪》:诏曰:高氏因时妨命,据有汾漳建德五年十二月,齐攻晋州,恐王师卒,至于城南穿堑,自乔山属于汾水。
《大业杂记》:二年七月,自江南还洛阳,敕于汾州西北四十里,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月,临河盥漱,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
三年六月,敕开永济渠,引汾水入河。又自汾水东北开渠,合渠水至于涿郡,二千馀里,通龙舟。
十年四月,车驾幸汾阳宫,避暑宫地,即汾河之源。上有名山管涔,高可千仞。
《唐书·太宗本纪》: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
《山西通志》:萧顗,武德间汾州刺史,引常渠水过文水南,入汾,溉田数百顷。
李绩,曹州人。太宗时,为并州都督。尝筑东城,引晋水,驾汾水入城,以资民用,人咸便之。
《唐书·韦待价传》:待价曾孙武,为绛州刺史,凿汾水,灌田万三千馀顷,玺书劳勉。
《马燧传》: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以功迁尚书左仆射。时天下方骚,北边数有警燧,念晋阳王业所基,宜固险以示敌。乃引晋水,架汾而属之城,潴为东隍省,守陴万人。又酾汾环城,树以固堤。诏兼保宁军节度使
《五行志》:僖宗乾符五年,秋,大霖雨,汾浍及河溢,流害稼。
《宋史·太祖本纪》:开宝二年三月辛丑,幸汾河,作新桥。发太原诸县丁数万,集城下。乙巳,临城南,谓汾水可以灌其城,命筑长堤壅之,决晋祠水注之。遂砦城四面。李继勋军于南,赵赞军于西,曹彬军于北,党进军于东,乃北引汾水灌城。
四月壬戌,幸汾河观造船。
《太宗本纪》:太平兴国三年春正月甲午,浚汾河。五年夏四月癸未,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隳其故城。《五行志》:真宗咸平元年七月庚午,宁化军汾水涨坏。北水门山石摧圮,军士有压死者。
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陕西河清。十二月乙巳,河再清。当汾水合流处,清如汾水。
《王素传》:素,字仲仪,太尉旦季子也。赐进士出身,以学士知太原府。汾河大溢,素曰:若坏平晋,遂灌州城矣。亟命具舟楫,筑堤以捍之。一夕,水骤至,人赖以安。《五行志》:神宗熙宁九年七月,太原府汾河,夏秋霖雨,水大涨。
《金史·太宗本纪》:天会三年十二月戊午,宗翰围太原,耶律余睹,破宋河东陕西援兵,于汾河北。
《宗翰传》:宗翰为左副元帅,自太原路伐宋,宗翰发自河阴,遂降朔州,克代州,围太原府。宋河东陕西军四万,救太原,败于汾河之北,杀万馀人。
《元史·五行志》:泰定帝泰定二年六月丁未,冀宁路汾河溢。
《泰定帝本纪》:泰定三年九月戊辰,汾州平遥县汾水溢。
《顺帝本纪》:至正二年六月,汾水大溢。
《五行志》:至正十年七月,汾州平遥县汾水溢。
十一年七月,冀宁路平晋,文水二县大水汾河汎溢,东西两岸,漂没田禾数百顷。
《顺帝本纪》:至正十九年夏四月癸亥朔,汾水暴涨。《五行志》:至正二十六年七月,汾州介休县汾水溢。《山西通志》:明弘治十四年秋七月,太原汾水涨高四丈许,将临河村落房屋及禾稼,漂没殆尽。是年大饥。《汾州府志》:石宗玺,弘治十四年,任县丞。勤敏有为,受知当道。修筑小水汾河堤堰,开渠引水,贻利惠民。《山西通志》:太原县崇善寺,一名回銮,在县东十里旧寨后。宋太宗平太原,竖碑于此,韩绛撰文,碑制甚大。弘治十四年七月,碑无故吼三日夜。一夕,汾水泛涨,碑入汾水中。父老相传,始立碑时,碑额甚重,众弗能举。遇一老叟,过而问计焉。叟曰:已半身入土矣,何计之有。众悟,以土壅之,额乃得安。
《青州府志》:黄卿,字时庸,益都人。正德间进士,擢守太原,修废决滞,五阅月,而郡大理。汾河决,城将垫,具词祭告,水徙三里。民神之。升浙江右参政。
《山西通志》:嘉靖二十二年,襄陵汾水泛涨,中流舟覆,平阳卫马指挥没其中,同没者众。
《平阳府志》:嘉靖二十三年,灵石汾河水溢,城垣俱倾。《山西通志》:宋应昌,仁和人,隆庆初,任绛州,创建石堤,免汾水齧城之患。
万历十年秋七月,赵城汾水溢,齧城西隅。
《汾州府志》:万历三十二年,城北汾水泛涨,径入沙河。夏秋二禾尽没,农家失望。
《山西通志》:万历三十三年,汾水徙文水东,民多灾。孝义汾溢入城,毁官民房舍无算。
三十五年,汾水环抱省城,汾水涨于城东,形如环抱。堪舆家云:主发科,是科中十人。
王尧钦,阳曲人,万历年,汾水为患,议建桥梁。尧钦捐银一千两,两院表给冠带。
《山西通志》:崇祯十三年,汾漳水竭。
傅氏,王槐三妻。己丑冬,乱,为贼所执。氏绐贼曰:我有珠宝首饰一小箧,埋汾湄,弃之可惜,同尔取之。贼信且喜。至则一踊而入,贼相视愕然。

汾水部杂录

《淮南子·地形训》:汾水濛浊,而宜麻。汾出燕京。
《说苑·敬慎篇》:汾水,可以灌安邑。
《博雅·释水》:水自汾出为泒。

汾水部外编

《搜神记》:晋永嘉之乱,刘元海僭称汉,于此置都,筑平阳城,昼夜兴作,不久旋崩。募能成者,赏之。先有韩媪者,于野田,见巨卵傍有婴儿,收养之,字曰橛儿。时已四岁。乃白媪曰:我能城,母其应募。媪从之。橛儿乃变为蛇,令媪持灰随后,遗志谓媪曰:凭灰筑城,可立矣。竟如所言。元海问其故,橛儿遽化为蛇,投入山穴,露尾数寸。使者斩之,乃掘其穴。忽有泉涌出,激流奔注,与晋水合流,东入于汾。至今近泉出蛇,悉皆无尾,以为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