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二十九卷目录

 宗藩部汇考二十一
  周四
  鲁一

官常典第二十九卷

宗藩部汇考二十一

周四

鲁一

周武王十三年,克商,有天下,封周公旦于鲁。
《史记·周本纪》: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纣发兵距武王。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自燔于火而死。武王至商国,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䍐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于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武王已克殷,后二年,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了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注〉徐广曰:谯周云史记武王十一年东观兵,十三年克纣。鲁天子之命:尚书序云旅天子之命。应劭曰: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正义曰帝王世纪云: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又为大庭氏之故国,又是商奄之地。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居轩辕之丘,于山海经云此地穷桑之际,西射之南是也。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周公旦子伯禽所筑古鲁城也。

《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氏。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训周公。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匑匑如畏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欢,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周公卒后,秋未穫,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白以为躬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穆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匑音穷〉
〈注〉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曰异母,《尚书》作亩,并通。〈按《书·泰誓》云: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则武王得天下,在嗣位之十有三年。而《通鉴》亦纪封建诸侯于十三年则封鲁。以十三年为正。〉

成王元年,命周公元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左传》:定公四年,卫子鱼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说苑》: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
《通鉴前编》:成王元年,命周公元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成王三年,鲁侯帅师伐淮夷、徐戎。
《书经》: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谷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阱,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牛其风,臣妾逋逃,毋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馀刑,非杀,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史记·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冑,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踰墙垣。鲁人三郊三隧,峙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按《通鉴前编》:成王三年,鲁侯伯禽帅师伐淮夷、徐戎。成王八年,命鲁侯禽父、齐侯伋迁庶殷于鲁。
《竹书纪年》云云。
康王十六年,鲁公伯禽薨,子酋嗣。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
〈注〉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竹书纪年》:康王十九年,鲁侯禽父薨。
《通鉴前编目》、按《世家》:伯禽无年。而徐广注云:封四十六年。若以四十六年为正,则伯禽之卒当在康王九年;若卒于康王十六年,则当云五十三年。未详孰是。 南轩,按《世家》云:考公四年卒。《金熑会编》乃书考公立于康王九年,卒于康王二十年,则与《世家》不合矣。今仍依《前编》书子酋嗣于康王十六年,以俟后之君子订焉。〈按《竹书纪年》书鲁公薨于康王十九年。与诸家俱异,宜从《世家》为正。〉康王二十年,鲁侯酋薨,弟熙立。
《史记·鲁周公世家》: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为炀公。康王二十一年,鲁筑茅阙门。
《史记·鲁周公世家》:炀公筑茅阙门。
〈注〉世本曰炀公徙鲁。

《通鉴前编》:康王二十一年,鲁侯筑茅阙门。
康王二十六年,鲁侯熙薨,子宰立。
《史记·鲁周公世家》:炀公六年卒,子幽公宰立。
〈注〉索隐曰世本名圉。

《通鉴前编》:康王二十六年,鲁炀公薨,子宰嗣。昭王十四年,鲁侯弟㵒弑幽公而自立。按《史记·鲁周公世家》:幽公十四年。弟㵒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
〈注〉徐广曰:世本作微公。

《通鉴前编》:昭王十四年,鲁侯弟㵒弑其君幽公而自立。
穆王四十五年,鲁侯㵒薨,子擢立。按《史记·鲁周公世家》: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按《竹书纪年》:穆王四十五年,鲁侯㵒薨。〈按:昭王在位五十一年,穆
王在位五十五年。《通鉴》魏公立在昭王十四年,《世家》言在位五十年,则薨在穆王十二年。《竹书》疑误。

懿王  年,鲁侯擢薨,弟具立。
《史记·鲁周公世家》: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按《竹书》厉公立在穆王四十五年,在位三十七年则薨。当懿王十五年以下条
二公年代多舛,姑阙,所疑。

夷王  年,鲁侯具薨,子濞立。
《史记·鲁周公世家》: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按:慎公在位三十二年则薨,当夷王七年。以纪元考之,自懿王十五年,历孝、夷、属三王,至宣王二年,尚距九十馀年。《世家》言真公在位三十年卒,在宣王二年,通真公三十二年,仅六十二年,姑阙所疑。
}}
宣王二年,鲁侯濞卒,弟敖立。
《史记·鲁周公世家》: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按《史记注》:真音慎。《通鉴前编》宣王三年为武公元年,与《世家》正合。〉宣王十二年,鲁侯朝周,王立其少子戏为鲁太子。夏,鲁侯敖卒,子戏立。
《史记·周本纪》: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来朝。按《鲁周公世家》: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宣王二十一年,鲁伯御弑其君戏而自立。按《史记·鲁周公世家》: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
宣王三十二年,宣王伐鲁诛伯御而立,懿公弟称。按《史记·鲁周公世家》: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
〈注〉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固实,故事之是者。

平王二年,鲁侯称薨,子弗湟立。
《史记·鲁周公世家》:孝公二十七年,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注〉索隐曰系本作弗皇。年表作孝公子弗生。

平王四十八年,鲁侯弗湟薨,子息姑摄当国。
《左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史记·鲁周公世家》:惠公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平王四十九年,春,正月,鲁侯息姑即位。三月,鲁侯邾仪父盟于蔑。夏,四月,鲁城郎。秋,七月,王使宰咺归鲁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宋公鲁侯盟于宿。冬,十月,鲁改葬惠公,卫侯会葬鲁公子豫,邾人,郑人,盟于翼。鲁作南门。十二月,祭伯至于鲁。鲁公子益师卒。
《春秋》:隐公元年,即位城郎,改葬,会葬。盟邾、郑。作南门,不书。 按《左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三月,公及邾仪父盟子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君命也。秋,七月,天王使宰晅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平王五十年,春,鲁侯会戎于潜。夏,五月,鲁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鲁侯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逆女于鲁。冬十月,鲁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二月,乙卯。鲁夫人子氏薨。
《春秋》隐公二年。按《左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司空无骇入极,费父胜之。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平王五十一年,夏,四月,辛卯,鲁君氏卒。秋,武氏子求赙于鲁。
《春秋》隐公三年。按《左传》:三年,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秋,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按《公羊传》: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
〈注〉时天王崩,鲁隐往奔丧,尹氏主傧赞,诸侯与隐交接而卒恩隆于王者,则加礼录之,故为隐恩录。痛之日者,恩录之明,当有恩礼。

桓王元年,夏,宋公鲁侯遇于清。秋,宋公,陈侯,鲁公子翚,蔡人,卫人,伐郑。
《春秋》隐公四年。按《左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桓王二年,春,鲁侯矢鱼于棠。秋,九月,鲁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郑以王师伐宋,宋请救于鲁。冬十二月,辛巳,鲁公子彄卒。
《春秋》:隐公五年,宋请救。不书。按《左传》: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桓王三年,春,郑人渝平于鲁。夏,五月,辛酉,齐侯鲁侯盟于艾。冬,京师如鲁告饥。
《春秋》:隐公六年,如鲁告饥。不书。按《左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更,盟于艾,始平于齐也。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桓王四年春三月,鲁叔姬归于纪。夏,鲁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聘于鲁。秋,鲁侯伐邾。冬,王使凡伯聘于鲁。按《春秋》隐公七年。按《左传》:七年,夏,城中丘,书不时也。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桓王五年,春,三月,郑伯使宛归祊于鲁。秋,九月,辛卯,鲁侯莒人盟于浮来。冬,齐侯使告平宋卫郑于鲁。十二月,鲁大夫无骇卒。
《春秋》:隐公八年,齐告平。不书。按《左传》:八年,春,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齐人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八月,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祊,必彭反。〉
〈注〉祊,郑祀泰山之邑,许田鲁朝宿之邑。

桓王六年,春,王使南季聘于鲁。三月,癸酉,鲁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鲁大夫挟卒。夏,鲁城郎。冬,齐侯,鲁侯会于防。
《春秋》隐公九年。按《左传》: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夏城郎书不时也。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桓王七年,春,正月,齐侯,鲁侯,郑伯,会于中丘。夏,鲁公子翚,齐人,郑人,伐宋。六月,壬戌,鲁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春秋》隐公十年。按《左传》: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
桓王八年,春,滕侯,薛侯,朝于鲁。夏,鲁侯,郑伯,会于时来。秋,七月,壬午,齐侯,鲁侯,郑伯,入许。冬,十一月,壬辰,鲁侯息姑薨。
《春秋》隐公十一年。按《左传》: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冬,十月,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杀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桓王九年,春,正月,鲁侯轨即位。三月,鲁侯郑伯会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鲁侯郑伯盟于越。秋,鲁大水。
《春秋》桓公元年。按《左传》: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桓王十年,春,正月,滕子朝于鲁。三月,齐侯,鲁侯,陈侯,郑伯,会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鲁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秋,七月,杞侯朝于鲁。九月,鲁入杞。鲁侯及戎盟于唐。
《春秋》桓公二年。按《左传》: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太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弦,綖,昭其度也。藻率,鞞,琫,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太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太庙,其若之何,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九月,入杞,讨不敬也。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冬,公至自唐,告于庙也。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特相会,往来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则往称地,来称会,成事也。
桓王十一年,春,正月,齐侯,鲁侯,会于嬴。夏,六月,鲁侯杞侯会于郕。秋,七月,鲁公子翚如齐逆女,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齐侯鲁侯会于欢。夫人姜氏归于鲁。冬,齐侯使其弟年聘于鲁。鲁,有年。
《春秋》桓公三年。按《左传》:三年,春,会于嬴,成昏于齐也。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秋,公子翚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齐侯送姜氏,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侯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冬,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
桓王十二年,春,正月,鲁侯狩于郎。夏,王使宰渠伯纠聘于鲁。
《春秋》桓公四年。按《左传》: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夏,周宰渠伯纠来聘,父在故名。
桓王十三年,夏,王使仍叔之子聘于鲁。鲁城祝丘。秋,鲁大雩。鲁螽。
《春秋》桓公五年。按《左传》:五年,仍叔之子,弱也。秋,大雩,书不时也。
桓王十四年,春,正月,州公朝于鲁。夏,四月,鲁侯,纪侯,会于成。秋,八月,壬午,鲁大阅。九月,丁卯,鲁子同生。冬,纪侯朝于鲁。
《春秋》桓公六年。按《左传》:六年,春,淳于公自曹来朝。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秋,大阅,简车马也。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桓王十五年,春,二月,己亥,鲁焚咸丘。夏,谷伯绥,邓侯吾离朝于鲁。
《春秋》桓公七年。按《左传》:七年,春,榖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
桓王十六年,春,正月,己卯,鲁烝王使家父聘于鲁。夏,五月,丁丑,鲁烝。秋,鲁伐邾。冬,十月,鲁雨雪。祭公如鲁。按《春秋》桓公八年。按《左传》:八年,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
桓王十七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朝于鲁。
《春秋》桓公九年。按《左传》:九年,冬,曹太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太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太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十年,春,曹桓公卒。
桓王十八年,秋,鲁侯,卫侯,会于桃丘,弗遇。冬,十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伐鲁,战于郎。
《春秋》桓公十年。按《左传》:十年,冬,齐卫郑来战于郎,我有辞也。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先书齐,卫王爵也。
桓王十九年,秋,九月,宋公,陈侯,鲁大夫柔,蔡叔,盟于折。宋公,鲁侯,会于夫钟,冬,十二月,宋公鲁侯会于阚。按《春秋》桓公十一年。
桓王二十年,夏,六月,壬寅,鲁侯,杞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宋公,鲁侯,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宋公,鲁侯,会于虚。冬,十一月,宋公,鲁侯,会于龟。丙戌,鲁侯,郑伯,盟于武父。十二月,鲁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按《春秋》桓公十二年。按《左传》: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公欲平宋郑,秋,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会于虚,冬,又会于龟,宋公辞平,故与郑伯盟于武父,遂帅师而伐宋,战焉。
桓王二十一年,春,二月,鲁侯会纪侯,郑伯,己巳,鲁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按《春秋》桓公十三年。按《左传》:十三年,春,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
桓王二十二年,春,正月,鲁侯,郑伯,会于曹。夏,郑伯使其弟语与鲁盟。秋,八月,壬申,鲁御廪灾,乙亥,鲁尝。按《春秋》桓公十四年。按《左传》: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夏,郑子人来寻盟,且修曹之会。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书不害也。
桓王二十三年,春,二月,王使家父求车于鲁。夏,六月,齐侯,鲁侯,会于艾。邾人,牟人,葛人,朝于鲁。冬,十一月,宋公,鲁侯,卫侯,陈侯,会于袲,伐郑。
《春秋》桓公十五年。按《左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夏,六月,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庄王元年,春,正月,宋公,鲁侯,蔡侯,卫侯,会于曹。夏,四月,宋公,鲁侯,卫侯,陈侯,蔡侯,伐郑。秋,七月,鲁侯自伐郑归。冬,鲁城向。
《春秋》桓公十六年。按《左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夏,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冬,城向,书时也。
庄王二年,春,正月,丙辰,齐侯,鲁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鲁侯邾仪父盟于趡。夏,五月,丙午,鲁及齐师战于奚。秋,八月,宋人,鲁人,卫人,伐邾。
《春秋》桓公十七年。按《左传》:十七年,春,盟于黄,平齐纪,且谋卫故也。及邾仪父盟于趡,寻蔑之盟也。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秋,伐邾,宋志也。
庄王三年,春,正月,齐侯鲁侯会于泺。鲁侯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四月,丙子,鲁侯轨薨于齐,丁酉,鲁侯之丧自齐归。冬,十二月,己丑,葬鲁桓公。
《春秋》桓公十八年。按《左传》: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按《公羊传》: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搚,路合反,折声也。〉
庄王四年,春,正月,鲁侯同即位。三月,鲁夫人孙于齐。秋,鲁筑王姬之馆于外。冬,王使荣叔锡鲁桓公命。按《春秋》庄公元年。按《左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为外,礼也。
庄王五年,夏,鲁公子庆父帅师伐于馀丘。冬,十二月。鲁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按《春秋·庄公二年》,按《左传》: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
庄王六年,春,正月,鲁大夫溺会齐师伐卫。冬,鲁侯次于滑。
《春秋》庄公三年。按《左传》:三年,春,溺会齐师伐卫,疾之也。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庄王七年,春,二月,鲁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冬,鲁侯齐人狩于禚。
《春秋》庄公四年。
庄王八年,夏,鲁夫人姜氏如齐师。秋郳犁来朝于鲁。冬,鲁侯,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春秋》庄公五年。按《左传》:五年,秋,郳犁来来朝,名,未王命也。冬伐卫,纳惠公也。
庄王九年,冬,齐人归卫俘于鲁。
《春秋》庄公六年。按《左传》:六年,冬,齐人来归卫宝,文姜请之也。
庄王十年,春,鲁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秋,鲁大水。无麦苗。冬,鲁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春秋》庄公七年。按《左传》: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
庄王十一年,春,正月,鲁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甲午,鲁治兵。夏,齐师鲁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鲁师还。按《春秋》庄公八年。按《左传》: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
庄王十二年,春,鲁侯齐大夫盟于蔇。夏,鲁侯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秋,八月,庚申,鲁及齐师战于乾时,鲁师败绩。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冬,鲁浚洙。按《春秋》庄公九年。按《左传》: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九年,春,雍廪杀无知。公及齐大夫盟于蔇,齐无君也。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庄王十三年,春,正月,鲁侯败齐师于长勺。二月,鲁侯侵宋。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鲁侯败宋师于乘丘。按《春秋》庄公十年。按《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庄王十四年,夏,五月,戊寅,鲁侯败宋师于鄑。秋,宋大水,鲁使如宋吊。冬,王姬自鲁归于齐。
《春秋》:庄公十一年,吊宋。不书。 按《左传》: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禦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也。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冬,齐侯来逆共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