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三十七卷目录

 河南府部汇考十一
  河南府古迹考二

职方典第四百三十七卷

河南府部汇考十一

河南府古迹考二

《府志》未载古迹
《洛阳县志上》
甘城 在县西南,甘国城,世谓周之监城,在甘水东十里,按《左传》:昭公八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田,又昭公二十四年,南宫嚚以甘桓公见王子朝观此,则甘氏世为王卿士此,则其釆邑耳监城非。
圆璧城 在县舍嘉城,西有圆璧门,门西有圆璧城。
金城 在县,即隋故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武后曰金城周二万五千五十步。见《唐六典》
曜仪城 在县东都城东,见《唐六典》
中潬城 在县古河南县,李光弼自将屯兵处,按中潬尝为河水,所坏当在邙山之北。
避暑城 在县西北翠云山,唐武后避暑之所,今上清宫之东,有地忽起忽伏、即此。
悬瓠城 在县西,刘义隆置司州时,所筑。河南县 原在府城,唐苑内秦置,后废,隋在水南,宋因之。
永昌县 在县,垂拱五年,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国泰表称获之洛水,则天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改洛阳,为永昌县,开元五年,左补阙卢履冰奏,毁其所,立碑,复名洛阳县。
禾廷县 在县,从善坊。见朝市图。
周苌弘宅 在县,孔子就而问乐。
汉贾谊宅 在县。
鲍永宅 在县,上店里更始时赐。
苏逢吉宅 在县。
董贤宅 在县,汉哀帝建董贤宅,衣以绨锦。梁冀宅 在县。《汉纪》曰:梁冀,洛阳城内,起甲第。晋石崇宅 在县,金谷涧中,冠绝当时。
张华宅 在县。
杜康宅 在县城西,今名杜村堡。
后魏邢峦宅 在县,魏帝遣使谓峦曰朝行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峦对曰陛下移构中原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于魏,不务永年之宅,帝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志不小。
隋齐王晖宅 燕王宅 陈王宅 代王宅越王宅 俱在县太阳门外。
元寿宅 在县道光坊。
永昌公主宅 在县敦化坊。
长孙炽宅 在县赐富坊。
宇文述宅 在县立行坊。
元文郁宅 在县修善坊。
冯慈明宅 王邵宅 俱在县。
蔡王智积宅 在县修善坊。
辛公义宅 在县进德坊。
李元通宅 薛道衡宅 魏文鼎宅。
杨文思宅 俱在县宣风坊。
宇文仲宅 蜀王秀宅 周佐尚宅 俱在县。
唐褚亮宅 贾曾宅 定安公主宅 俱在县道化坊。
魏徵宅 在县劝善坊。
霍王元轨宅 在县。
李怀远宅 在县安业坊。
苏味道宅 在县。
宗楚客宅 在县,楚客造宅,皆是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门,则香气蓬勃,磨文,石为阶砌,及地著吉莫,靴者,行则仰,仆楚客被逮,配流。太平公主就其宅,看叹曰观其行坐处,我等虚生浪,死后为节慈。太子宅后升储,立为崇因尼寺,景云中,改名。以僧居之。
崔日知宅 在县宣政坊。
崔日用宅 在县积善坊,日用,则天时为洛阳令,元宗微时,尝至其宅。日用为设馔未熟。元宗因寝庭前,藤花初开,日用,忽见一巨黄蛇,食藤
花。惊,不敢近,逡巡不见。元宗觉,曰大奇,我饥甚,梦中食藤花,滋味分明,记得己,得馀饱日用乃知,后日,启圣之验也。
韦安石宅 在县道化坊。
张易之宅 在县,张易之初造一大堂,甚壮丽。计用数百万,红粉泥壁,文柏帖柱琉璃,沉香为饰,夜有鬼,书其壁曰能得几时,令削去明日复书。前后六七,易乃题其下曰一月即足,自是不复更书,经半年,籍没入官,后为奉国寺。
裴宽宅 在县,宽兄弟八人擢明经,在台省刺史于东都,治第八院相对。
裴邻宅 在县仁和坊。
许钦明宅 韦承庆宅 刘子元宅
卢言宅 俱在县,归仁坊言宅,本马周旧宅。宁王宪宅 安乐公主宅 俱在县旌善坊。武三思宅 薛王业宅 太平公主宅。
明皇旧宅 高士廉宅 丘神绩宅 俱在县旌善坊。
杜子美宅 在县,见京洛朝市图。
张匡赞宅 高力士宅 崔群宅 俱在县。王仁皎宅 在县博化坊。
杨弘宅 在县淳化坊。
武嗣宗宅 在县淳化坊。
申王撝宅 在县,后市为王廷宅。
陆馀庆宅 刘知柔宅 俱在洛阳县。
张说宅 在县,浮屠泓,与:张说市宅,戒无凿东北隅,他日,怪宅气,索然视隅,有三坎,丈馀。惊曰公富贵一世而已,说将平之。泓曰客土无气,与地脉不连譬如,身疮补他肉,无益也。
裴休宅 在县康俗坊。
李杰宅 在县从政坊。
姚辩宅 在县通济坊。
崇国夫人宅 在县教义坊,武后母宅,后立为太原寺。
张六安宅 李多祚宅 俱在洛阳县尚贤坊。张锡宅 在县尚贤坊,时号万石张家。
武攸宜宅武平一宅 郇王杨庆宅 俱在县。
苏禹圭宅 在县从善坊。
裴度宅 在县集贤坊,裴治第,东都集贤,里作别墅,风亭水榭,燠馆凉台,号绿野堂出本传。卢均宅 在县集贤坊。
薛元超宅 在县丰财坊,见朝市图。
徐彦伯宅 程杭宅 俱在县。
魏元忠宅 在县仁风坊。见朝市图。
李师晦宅 在县温柔坊。
崔祐甫宅 在县。
李景让宅 在县乐和坊。
崔融宅 在县明教坊,融任国子司业,为则天哀策、用思,精苦下,直马过其门,不之觉,文就而卒。
张弘靖宅 在县。思顺里,盛丽甲当时,靖延赏子在东都,聚书画齐于秘府时,号三相张家史谓器有所穷,嘉贞穷于俗,延赏穷于忮,弘靖穷于权。惜哉。
宋璟宅 在县,《东京记》曰明教坊龙兴观西南隅,有开府宋璟宅,璟造宅。悉东西相对,不为斜曲,以避恶名。
长宁公主宅 在县,下嫁杨谨交,造第东都,第成府财几竭。
贾敦颐宅 在县敦化坊,后为郯王府。
元稹宅 在县履信坊。
杨再思宅 在县。
张仁愿宅 在县择善坊。
娄师德宅 在县择善坊。
卢从愿宅 在县,见京洛朝市图。
霍王元祥宅 在县履信坊。
牛僧孺宅 在县,归仁里,僧孺治第,穷土木之侈,各置嘉石美木。见《翰墨全书》
卢杞宅 在县时泰坊,后为兴福尼院。
唐高祖旧宅 在县劝善坊,《通考》曰高祖故地,有柿,天授中,枯死。景龙二年,复生。
李绩宅 在县择善坊。
白文珂宅 在县福善坊。
姚崇宅 在县慈惠坊。
张嘉贞宅 在县。
乔处士宅 在县城南三十里,后李德裕居之。见《平泉记》
裴矩宅 在县崇业坊。
后梁太祖宅 在县时泰坊,唐为水北仓。见洛京朝市图。
张策宅 在县福善坊。
后唐李绍威宅 在县福善坊。
赵延寿宅 在县修善坊。
宋欧阳史那恐罗宅 在县敦化坊。
李叔宅 在县履道坊。
吕端宅 在县延福坊。
张观宅 在县永泰坊,旧本吕学士宅观市居之,真宗两幸其第。
高行周宅 在县福善坊,为护国王院。
李琪宅 在县福善坊。
安审琦宅 在县洛水南。
李谷宅 在县正俗坊。程颐宅 在县履道坊,后居龙门之南。
范雍宅 在县安福坊。
石守信宅 在县惠政坊。
寇莱公宅 在县延福坊。
张知白宅 在县福善坊。
司马光宅 在县洛水南新第城,初迁入,步行、见墙外埋竹,签将以防盗也,公曰吾箧中所有几何,盗亦人也。何可以此为,防命亟去之。张士华宅 在县永泰坊。
郭从义宅 在县从义镇河阳,于洛中造大第,皆以香柏为柱、文梓为梁花石甃池,引水筑山,厩库亭阁,无不备具。第成,约费金五千锭。次年,被诏还,都暮抵其第,秉烛周览时,朝会有期,侵星而出,行至东都而卒。
梁萧斋 在县杜阳杂编,梁武帝造寺。萧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后李约自江淮,竭产买归,东洛,建一小室玩之。号萧斋斋之名始于此。宋六有斋 在县,尹焞晚岁手书圣贤所言治心养气之要,粘之屋壁,以自警,名曰六有斋取张横渠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焉之意。
汉鸿德苑 在县。
荜圭苑 灵昆苑 俱在县,光和四年,作此二苑,荜圭有二东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鱼梁台;西苑周,三千二百步,并在宣平门外。《汉书·灵帝纪》:帝欲作此二苑,杨赐谏曰先王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顺四节也,宜维夏禹卑宫太宗露台之,意以慰下民。书奏帝,问左右或以文,王之囿百里,对卒,令筑苑。
高望苑 芳林苑 长利苑 阳德苑
汉平苑 万岁苑 始昌苑 显阳苑
濯龙苑 平乐苑 俱在县。
兔苑 在县,梁冀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绵亘数十里,有杀苑兔者,迭相寻,逐死者十三人,冀诛散其园囿,以业贫民。
魏鹿子苑 在县。
隋芳华苑 在县,隋大业间置。
唐东都苑 在县,皇都西,北距北邙,西至孝水,伊洛支渠会于其间,中有一宫。《两京记》东都苑隋曰会通苑改名神都苑周围一百十六里,东七里,南三十九里,西五十里,北二十四里。汉逍遥园 在县,乃后汉时园。
濯龙园 在县西北,初名芳林园东汉时制,明宗幸,濯龙诸才人请呼皇后,帝笑,曰是家不好乐,虽来游,无欢娱之事奚从焉,时后蚕于濯龙中。见《马后传》
晋春王园 在县,文选陆士衡,逍遥春王园,即此。晋宫阁,名曰洛阳宫有春王园。
元圃园 在县东宫之北。
苜蓿园 在县华,既废,武帝登,凌云台,望见苜蓿园,阡陌甚整。感旧,赦之得袭封。见《晋书》。灵芝园 琼圃园 石祠园 俱在县,见晋宫阙名。
葡萄园 在县。
后魏西林园 在县,后魏主朝,太后于此,文武俱赐坐,酒酣迭舞。
隋平乐园 在县,即汉魏平乐观地,汉魏平乐观,在洛城西,隋既营新都,则平乐园当在都城东。今去城二十里,有地名平落盖落即乐之误也。
唐药园 在县宜仁坊,唐有太常药园。
榆柳园 在县,亦名曰西御园。
狮子园 在县,亦名曰东御园在修行坊。宋永芳园 仁浦园 俱在县,宋景德中,曾幸此。
竹园 在县,唐苏通建,在崇让坊,宋司农、司丞袁思茂建康俗坊。
董氏西园 在县,亭、台、花、木,不为行列,入门有
台相望者,三稍西,一堂在大池间,逾小桥,有高台一,又西一堂,环竹之中,有石、芙蓉,水自其花间涌出。开轩窗,四面甚厂,盛夏,燠暑。清风忽来,此山林之景,而城市得之于此。小路抵池,池南有堂,虽不宏大,而屈曲甚邃。游者至此,往往相失岂。前世所谓迷楼类者耶。元祐中,留守喜宴集于此。
董氏东园 在县北,向入门栝可十围子,小如松实,而甘过之,有堂,可居。董氏盛时,载歌舞游之醉,不可归,则宿此数日。南有流杯、寸碧二亭,后有大池,中为堂。榜曰含碧水四面泻,池中而阴出之,故朝夕如飞瀑,而池不溢。洛阳人当盛醉,走登其堂,辄醒,故俗号池曰醒酒池。
环溪园 在县王开府宅园洁华亭。南临池,池左右翼,而北过凉榭,复汇为大池,周围如环,故云然榭南有多景楼,南望,则嵩高、少室、龙门、太谷、层峰翠巘,毕效奇于前榭。北有风月台,北望,则隋唐宫阙楼、殿千门万、户岧峣璀璨亘千馀里,可瞥目而尽也。其西有锦亭、秀野台。园中,松桧、花、木,皆品别种列,植除其中,为岛坞,更可张幄凉榭。锦亭宏大、壮丽,洛中无逾者。
刘氏园 在县,刘给事园凉,台高卑制度,适宜方十许丈地,而楼横台,列廊庑回,绕阑楯,周接水映、花承,无不妍秀。洛人目刘氏园为小景。丛春园 在县门下,侍郎安公园,乔木森然,桐梓,桧、柏皆就行列,北可望洛水穷。冬月夜,登是亭,听洛水声,觉清洌侵人肌骨。
天王院花园 在县洛中,花甚多,而牡丹尤佳。此地无他池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至花时,张幕幄列市肆,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
紫金台张氏园 在县,自东园并城、而北亦绕水、富、竹、木。有亭四。
会隐园 在县,唐白乐天园也,乐天云吾有第,在履道坊,五亩之宅,十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是也今张氏得其半,为会隐园水竹尚甲洛阳园中。乐天石刻,存者尚多。
湖园 在县,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乏苍;古水泉多者,艰眺望,兼此六者,惟湖园而已。在唐为裴晋公宅园,园中有湖,湖中有堂,曰百花洲湖北之大堂,曰四并堂其四达,而当东西之蹊者,曰桂堂截然出于湖之右者,曰迎晖亭过横池,披林莽,循曲径,而后得者,曰梅台知止庵自竹径,望之超然者,曰环翠亭眇眇重邃,尤擅花卉之盛,而前据池亭之胜者,曰翠樾轩其大略如此,若夫四时不同,景物更新,则又其不可殚记者也。明水南乐处 在县治洛水之南,即独乐园。故地明时,郡人中丞毕亨修为别墅,名曰水南乐处。
汉上林池 在县,东汉时开。
御龙池 跃龙池 俱在县,皆东汉时开。鸿池 在县,西汉建。初时,诏开至桓帝时,欲广鸿池。赵曲谏曰鸿池泛溉已,且百顷犹复,增而深之,非所以从唐虞之约,己遵孝文之爱人也。帝纳其言,而止。
魏灵芝池 在县,有鸣鹤舟,指南舟。魏黄初元年,鹧鸪集焉。
流杯池 在县,明帝于天渊池,南设流杯池,宴群臣。
石沟池 阴流池 鸣鹤池 俱在县。
晋舍利池 都亭池 潜灵池 俱在县。后魏鸿雁池 流花池 俱在县。
流觞池 在县柰林,西有都堂,有流觞池,堂东有扶桑,海皆有石窦流于地下,西通谷水,东达阳渠,亦与翟泉相连。若旱,魃为害,谷水注之,不竭,离毕滂润阳渠泄之,不盈,至于鳞甲、异品、羽毛殊类。濯波,浮浪如自然也。
咸池 在县宝光寺,园中有一海,号咸池葭菼被岸,菱荷覆水,翠竹青松罗生。其旁。京邑士子,良辰美日休,沐告归。徵友命朋来,游此寺,雷车接轸羽,盖成阴,或置酒,林泉花圃,题诗。折藕浮瓜,以为兴适。
隋凝碧池 芳夏池 九曲池 俱在县。九州池 在县仁智坊之南,归义门之西。其池曲象,东海之洲,居地十顷,水深丈馀,鱼鸟翔泳,花卉罗植,见《东京记》
曲水池 在县。
明杨家池 在县城外东南瀍水之滨,旧有田数十亩,荒芜不治。明邑人杨郡丞萃市而得之,辟为园圃,筑土为堰。今瀍水回顾有情,亦风水
之一助也。
唐铁狮街 在县洛水之南,相传北有铜驼,南有铁狮街,势似与铜驼巷相对,或以地考之,似武后天枢销铄,不尽者,即为铁狮子,意狮子园即此,今不可考。
周上商里 在县,《洛阳记》曰上商里,在县东北,殷顽民所居故名。
晋退酤里 治觞里 俱在县城西张方桥,即汉之夕阳亭也。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中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能酿酒。季夏时,以罂盛酒暴于日中,经二旬饮之,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远相饷馈,号曰鹤觞。
殿民里 在县,出建春门一里馀,石桥北殿民里,有河间刘宣明宅,神龟年,宣明以直忤时,斩于都市,目不瞑,尸行百步,时人皆以为枉。上高里 在县,上高里有冠军、将军郭文远宅,堂宇、园林,匹于邦君,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遇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狞奴嫚骂元谦服婢之能,于是京邑翕然传之。
步广里 在县。《晋书》曰:董养太始初,到洛下,不干禄求荣永嘉中,洛城东北角步广里中,地陷,中有二鹅,苍者飞去,白者不能飞,养闻叹曰昔周时,盟于狄泉,此地也中有二鹅,苍者胡象后当入洛,白者不能飞,此国讳也,可尽言乎。元魏归正里 归德里 慕化里 慕义里俱在县,《伽蓝记》元魏伊洛之间,夹御道作四夷馆,道东有上四里,处金陵馆者三年,赐宅归。正里处燕然馆者三年,赐宅归。德里处扶桑及崦嵫馆者三年,赐宅。慕化、慕义里。
奉终里 在县,奉终里,多卖送终之,具有崔涵者,死而生言作柏棺,莫用桑欀,吾地下,见发鬼、兵一鬼云是柏棺主者曰虽是柏棺,乃桑欀也。晖文里 在县里,内有太傅李延实宅。赵逸曰是蜀主刘禅宅。
货殖里 在县。《伽蓝记》曰货殖里,民刘胡兄弟四人以屠为业,永安中胡杀猪,猪忽唱,乞命声及四邻,邻人谓胡兄弟,相殴来观,乃猪也,胡即舍宅,为归觉寺,合家,人入道焉。
建阳里 馁民里 宗义里 俱在县。《伽蓝记》曰建阳里,东有馁民里,馁民里东有宗义里。晋永安里 在县,沛国刘弘少家洛阳。与,晋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家,太子门大夫。
宜年里 在县,有石生于京师,宜年里中。宜秋里 在县,文献通考晋武帝太康十年,洛阳宫西,宜秋里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炉形。后如伛人,掘之,不可动。
隋宜范里 在县,《大业杂记》曰河南郡在宜范里,西北去宫城七里许。
政化里 在县,《大业杂记》曰河南县在政化里,去宫城六里,在天津街西。
德茂里 在县,《大业杂记》曰洛阳县,在德茂里宣仁门道北,去宫城六里。
唐集贤里 在县即午桥地也,裴晋公绿野堂在其中。
履道里 在县,内有白太傅杨凭宅。
后周劝学里 在县,内有园,出含消梨。《伽蓝记》曰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前有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开,写春秋、尚书二部,作蝌虬篆隶三种字,汉中郎蔡邕笔也。复有石碑四十八,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魏文帝作典论六碑,元魏主题为劝学里以此。汉平乐馆 在县,明帝永平五年,于长安迎取飞廉,铜马置上西门外,名平乐馆。
裸游馆 在县,灵帝中平三年,西园起。裸游馆十间,采绿苔而被阶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船以游,使宫人行之。见《拾遗记》
魏元武馆 在县,魏氏起元武馆于芒垂,即元武观也。张景阳元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峙岧峣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飙也。见《水经》。渭阳馆 在县,魏明帝为外祖母甄氏筑馆,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名。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恩,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即此。
晋东都馆 在县,东都馆者,东武阳侯之馆也。俄而,迁居谓潘尼曰吾将老焉,盖有终焉之心,而无移易之意,子且为我赋之。见潘尼赋。防秋馆 在县,穿掘多,蔡邕鸿都学所书石经,后洛中人家往,往有之。见书断。
后魏四译馆 在县。元魏伊洛间,夹御道作四夷馆,一曰金陵馆凡吴人归国者,处此。二曰燕然馆凡北方来附者,处此三曰,扶桑馆凡东方慕化者,处此四曰,崦嵫馆凡西方来附者,处此。望德馆 在县,见邢峦宅。
仙人馆 在县,元魏宣武华林园大,海内作蓬莱山,山上有仙人馆。
寒露馆 在县,元魏大海西有景山殿,山有寒露馆。
隋四方馆 在县,隋于建国门,外置四方馆,以待四方,使客各掌其方,国及互市等。隶鸿胪寺,六典注元宗诏姚崇寓四方馆,崇以馆局华大,不敢居,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见《本传》
汉九子坊 在县,汉宫阙名曰洛阳故北宫有九子坊。
晋显昌坊 修成坊 绥福坊 延禄坊俱在县,见晋宫阙名。
休徵坊 承庆坊 桂芬坊 椒房坊
舒兰坊 艺文坊 俱在县。
毓财坊 在县,李敬彝宅在内,此坊土地最灵。敬彝家人张行,周事之,有应。未大水前,预告求饮食,至日,率其类遏水,头并不冲圯。
隋宜人坊 在县,东京宜人坊,其半本齐王暕宅,炀帝爱子,欲于坊为宅,问宇文凯,曰里名谓何凯曰里名宜人帝曰既号宜人,奈何无人可以半,为王宅。
殖业坊 在县,《博物志》东都殖业坊,十字街有王戎墓。隋时,卖酒家穿其旁,作窖得铭,曰晋司徒尚书,令安丰侯王君墓。
道光坊 在县、治,旧在成周隋方移入此坊。今洛阳肇端之始也。
唐振德坊 在县振德坊,皆贫民。贺知章因目为糠市。
明教坊 在县,坊内有开府宋璟宅,及司业崔融宅。
碎锦坊 在县,裴晋公午桥庄,有文杏百株,立碎锦坊,曹林异景。
宋尊贤坊 在县,邵氏《闻见录》曰:司马温公判西京,遂居洛滨,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始与,邵康节先生游,尝曰光陕人生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诗曰拜罢归来祗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履道坊 在县,程珦之曾祖羽,当太宗尹开封时,以羽判府赐第,东京卜,葬祖。考伊川为河南,人子希振,生孙。遹,即珦之父也。历官殿中,丞大中大夫致仕。伊洛二子,曰颢曰颐从之,居天门街履道坊。
宾阳洞 在县阙塞山,西岩佛像最高,两岩佛像固多,更无出其右者,人入其中,笑语之声与山相应,若锣鼓之音。一曰锣鼓洞。
石经洞 在县阙塞山,东麓壁间,刻佛经从上,及地无少隙,处不知其,何以书。何以刻也。今全经不存,尚有可考。
丁宗洞 在县邙山上。
大隐洞 在县履信坊馆,陶公主园内。
唐二仙洞 在县三井洞,南洞居半崖,历级而登,中有钟吕二像,旧传钟吕二仙,曾讲道于此。宋竹节洞 在县,《清异录》云洛阳公卿第宅,棋布,而郭从义为冠,巧匠蔡奇起竹节洞,通贯明窈人,以为神然。从义不甚以为佳,终从别所。风仙姑洞 在县东北,有上下二洞,风仙姑居上洞。其下者,即孙仙姑洞也。
孙仙姑洞 在县东北,仙寺姑孙氏马丹阳妻,东海人迁洛,修炼于此,故名。
黄花洞 在县水泉口,沟之东崖,山名田家嘴,洞深不可测,有石勒曰大唐沟黄华洞。
三井洞 在县东北三里长春观中,俗传昔有三仙洞,中修炼用土石塞其门,道成,从洞顶穿三井,飞身仙去时,遗一绝云,志气腾腾,彻碧霄权居,人世受寂寥,时人不识烟霞客,万两黄金懒折腰。见本观碑记。
宋白鹿庄 在县城东北三十里,相传秦王世民,攻伪郑曾于此,射白鹿。故名。
司马庄 在县,相传端明公居洛,尝置庄于此。康家庄 在县,有土地祠像,酷似邵康节像,说者谓即邵康节故庄。
晋旅人桥 在县七里涧,有石梁,即旅人桥,昔孙登知杨氏不克,终思,欲遁迹妄。死,杨骏葬之于此。桥之东、骏后寻亡。《水经注》曰: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以通人,可受大舫过也。作制奇
壮。
长分桥 在县,《伽蓝记》曰:阊阖门外七里,有长分桥,中朝时,以谷水流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居,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
车马桥 在县,《洛阳记》曰:城西车马桥,去城三十里,未悉何代建。
望仙桥 在县通济坊。
永济桥 在县,文献通考神龙元年六月,东都水坏永济天津二桥。
重津桥 黄道桥 谷水桥 俱在县。按《玉海》:宋政和四年八月十日,宋鼎,奏修天津桥,寻又请修重津桥,黄道桥,置分洛堰。
临涧桥 在县,京洛朝市图曰在唐洛阳时雍坊据宋鼎奏,西京端门前。考唐洛阳图籍有四桥:曰谷水桥;曰黄道桥,在天津桥之北;曰重津桥,在南又桥之西十里,有石堰;曰分洛。自唐以来,引水为渠入伊。
镇国桥 在县,文献通考端拱二年七月,洛水溢,坏七里镇国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