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禁寄褐道士开宝五年闰二月戊午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七、《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三、《宋朝事实》卷七
玄妙之门,清净为本,迨于末俗,颇玷真风。
或窃服冠裳,号为寄褐
或杂居宫观,曾不舍家。
有黩宪章,所宜釐革。
应两京及诸道州府士庶称寄褐者,一切禁断;
道士无得于宫观内蓄养妻妾,已有家者,速遣出外居止。
仍自今不许私度人,如愿入道者,须本师与本观知事同诣长吏陈牒,请给公据,然后听习教法,度为道士
违者捕系抵罪。
参寥1090年2月2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梦粱录》卷二、《咸淳临安志》卷三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二、万历《杭州府志》卷二二、乾隆《浙江通志》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孤山;智果院
仆在黄州参寥吴中来访,馆之东坡
一日,梦见参寥所作诗,觉而记其两句云:「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后七年,仆出守钱塘,而参寥始卜居西湖智果院。
院有泉出石缝间,甘冷宜茶。
寒食明日,仆与客泛湖,自孤山来谒参寥,汲泉钻火,烹黄檗,忽悟所梦诗,兆于七年之前。
众客皆惊叹,知传记所载,非虚语也。
元祐五年二月二十七日眉山苏轼书并题。
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王炎乞罢机政解使权除在外宫观不允诏乾道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卿以廊庙之资,置行台于蜀,二年于兹矣。
农田有秋,边鄙不耸。
朕固宽西顾之忧,而亦怀卿赋东征之归也。
特以宣威任重,谋帅才难,烦我近弼,良非获已。
且民心既服,卿岂不欲图其宁?
军政方修,卿岂不欲底其绩?
其可如一介之臣,轻议去就乎?
益壮尔猷,行受吉甫之多祉。
利州观察使韩彦直辞免除鄂州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不允诏乾道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古文渊鉴》卷五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唐之雅曰:惟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将门择将,自昔然矣。
惟乃先著勋,列于王室,世选尔劳,庶其在兹。
矧卿智略声猷见于总赋之日,统拜大将,一军何惊焉?
勉图功名,安用辞避?
书上清词后1087年2月2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二、《金石萃编》卷一、《陕西金石志》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嘉祐八年冬,轼佐凤翔幕,以事□上清太平宫,屡谒真君,敬撰此词。
仍邀家弟辙同赋。
其后廿四年,承事郎薛君绍彭为监宫,请书此二篇,将刻之石。
元祐二年二月廿八日记。
建炎笔录 其二 建炎四年庚戌岁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二
正月初一日,车驾在海道
初二日,御舟早发,过石佛洋。
初三日,御舟入台州港口章安镇
初四日,同户部侍郎叶份、中书舍人李正民、綦崇礼、太常少卿陈戬及谏议大夫富直柔同对舟中,问圣体。
是时,扈从泛海者,执政之外,止此六人而已。
吏部侍郎郑望之、给事中汪藻皆未到。
初六日台州报敌犯四明
初七日张俊人至,云:十二月二十日,敌至明州十五里桥,发兵拒之,战不利,正月初二日遂至城下。
大开城门,遣精兵用长鎗突出血战,杀近千人,得带镮首领二级。
是夜,敌焚寨而遁。
恐敌济师,乞退归行在,且以二级来献。
初十日,闻已引军趋台州
是日,闻越守李邺投拜。
又闻韩世忠奏乞留青龙镇,以待邀击。
十三日,有旨,以知明州刘宏道充浙东安抚使张思正招抚使,欲其缓急得以自如也。
是日,闻周望劾奏秀州太守程俱擅离任所。
先是某上言,文士,恐不可当繁剧,遂易处州,既而有佑之者,其事遂寝。
至敌犯馀杭,朝廷乃令押米纲,离州。
望劾之云:「朝廷私此一人,遂失亿兆之心」。
士论是之。
十五日张俊至,于是扈卫军稍振。
先是,同宰执会食金鳌山寺,宗尹私谓某曰:「近日诸将姚端等进见太数,锡赉极厚,国用窘甚,见上幸一言也」。
某归草奏,徐思之,恐亦有说。
后乃闻上以明州卫士纷扰,尽废禁卫,独中军辛永宗有兵数千。
姚端御营使颐浩之亲兵将,其众独盛,所以优其礼遇,以明受为戒也。
十六日报,敌以十三日入四明
又见茶司备到仲山公文,称金人已于十二月二十间离洪州,杀城中老小七万馀人,由袁之潭矣。
十七日报,吉州太和县村民收得嘉国惠徽朱夫人
先是刘珏、滕康有奏待罪云:「除太后贤妃夫人、莫夫人外,其馀舟船并未到」。
十九日,御舟发章安,夜泊松门。
二十一日,御舟入温州港。
二十二日,御舟泊管市。
二十三日,御舟在管头。
中书舍人李正民充隆祐太后问安使兼两浙等路抚谕。
洪州御史台备申,使臣尹希申:初,黄州关报金人侵犯,从卫三省移赴虔州
吉州太和县,统制杨惟忠后军作乱。
次日前军作乱,一行老小并内人被敌杀害者甚众。
台吏蓝衍等十馀人皆未到。
来人云,兵乱时太后贤妃用村夫轿,更无一人扈卫者。
及录到虔州三省关牒:探报,抚州王仲山投拜,用天会年号,下属邑取金银牛马等。
二十五日对,乞收海舟,及谕韩世忠分兵应援。
因论及洪州之扰,上曰:「太后仅以身免,乘舆服御之物一皆弃尽。
宫人遗失一百六十馀人」。
又曰:「已退黜滕康、刘,差李回、卢益替此二人矣」。
奏事毕将退,上乃曰:「今日方欲召卿相见。
即今天下事有二:敌退后如何?
万一不退,如何措置?
卿可条具奏来」。
是日,闻金人明州杀戮甚酷,台州一空,守臣遁入罗汉洞
是日,御舟移泊乐湾,避管头台州之路。
二十六日,驾幸水陆寺
至是侍从省官稍集,班列差盛。
二月,车驾在温州港。
初一日,御舟移泊温州江心寺下,因赐名龙翔寺
有小轩东向,赐名「浴日」,皆御书题额。
是日,押米纲使臣苏童至,云过李邺已拜金人,以其家属先过钱塘矣。
初五日,对于江心寺
初六日,闻敌犯昌国,敌舟欲相袭,为张公裕以大舶冲散,复回明州矣。
公裕提领海舟者也。
初九日昭怀忌,行香罢,游天庆宫,登融成洞天福地
天庆即道士林灵素受业之地。
初十日吕颐浩在假,以荧惑犯紫微垣,侵相位,奏乞解机务。
十二日,宣押颐浩入,奏事如故。
是日闻明州兵退。
十七日,车驾幸温州城,驻跸州治。
某迁入州中陈氏之居。
二十一日对,再荐吴表臣
初至温,对江心寺,即荐温人吴表臣、林季仲以补察官之阙。
季仲奉其母避地山中未至,表臣先对。
至是再言之。
上极喜,曰:「自渡江,阅三吴士大夫多矣,未尝见此人物,如素宦于朝者,卿可谓知人矣」。
是日批出,除监察御史,日下供职。
前此,知真州向子忞言:「昨离真州,尽载本州金帛过江,遂为韩世忠兵所劫」。
且言:「杜充已降金人而去,麾下官员多有走者」。
至是,上谓某曰:「自闻杜充之报,不食者累日,非朝廷美事也」。
上又曰:「非晚颁赦回銮」。
某因论数赦之弊,上曰:「以四方号令不通,不得不尔」。
二十四日,同直柔对,弹杜充,且奏陈乞先罢相,后得投降的耗,当别议罪。
是日降德音,返都吴会
赦文之前题印标目云「返都吴会之诏」,议者皆为太遽,以未知吴中消息也。
三月,车驾在温州
初四日,有旨,以初十日车驾进发,某力言其未可。
初六日,有旨未行,展至月半。
初九日对,论诸所获生口,内契丹燕蓟及诸路签军皆不可杀,上曰:「正与吾意合」。
十二日,浙西人皆至,云平江失守。
使臣即周望之部曲也,言敌骑二月二十四日至城下,周望、汤东野即日引众遁去。
二十五日,金人突入,更无一人拒捍者,焚烧杀戮殆尽。
初,苏人恃宣司以为安,敌至欲遁,而舟船悉为军兵掳去,故无一人得脱。
又闻敌以十二月十六日破杭,始入城杀人,少顷而止。
子女玉帛取尽。
乃以二月初七日下令洗城,自州门杀人,而四隅发火。
十四日始离,火十馀日方罢。
是日,又闻知秀州程俱宣司所囚。
初,杭州既破,敌使人移檄俱降,不能决,曰:「小邦不敢专」。
辄即解赴宣司,又虑见袭,即遁出州外村落间。
一职官权州,遣吏追,复回,托以押米趋阙。
寻为宣司勾捉而去,几为所斩,已而放出之,乃劾于朝也。
十四日,降旨移跸越州
十八日,车驾诣天庆宫朝拜九庙,执政从官扈从。
自渡江至是,始有此礼。
驾回登舟。
十九日御舟发温州,著浅,行数里而止。
二十日,御舟至管头。
二十一日,御舟至海门。
二十二日,海雾四合,少进不行。
二十三日,风顺,诸船直抵章安,舟行前后不相见。
是夜御舟不至,执政船入港复回,而馀官皆不知,但闻喝探人歌唱之声,谓御舟在前,然喝探人亦复不知御舟之未至也。
翌日率台谏仓皇回舟,至港口,迎见御舟之至,即二十四日也。
云至松门著浅,舟侧,几覆。
章安三日。
二十七日,御舟发章安
二十八日,御舟泊慈济院下。
二十九日,御舟入明州定海县
四月初一日,车驾在定海县
初二日,御舟至明州
晚同直柔对舟中。
以台谏在章安,入奏乞同对,问圣体,至是指挥始下。
殿中沈与求、司谏黎确寻舟不见。
初四日,御舟至馀姚,海舶不能进,遂易小舟,仍许侍从百司从便先发。
自入定海,所过焚烧殆尽,死尸相枕藉,某至明论奏,宜有以优恤之。
上览奏恻然动念,故有免商税及租役之诏,仍支钱数万以贫民。
馀姚一日,以诸司易舟也。
十一日,车驾至越。
是月,左仆射吕颐浩罢。
后一月,某蒙恩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是年十月初,以议辛企宗建节不合,眷意稍替,由是间言得入。
初,降出企宗论功劄子,皆无实状,余谓诸公曰:「企宗正承宣,不知何以酬之,意在节旄乎」?
范觉民叹曰:「此则不可,当优与军职耳」。
二月二十八日程公归乡中走送不及泫然作 民国初 · 王浩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一旌西下叩春冥,雨泣烟霏倘可云。
有子亭亭紫云盖,斯人黯黯暮山雯。
多闻治乱今谁在,迸入歌呼梦亦纷。
大局仓皇天地隔,不宜此去更相闻。
三月癸丑上亲祭历代帝王庙陪祀恭纪甲申 清 · 钱载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七
章皇礼初秩,仁庙典加隆。
先帝銮临屡,兹辰爵献同顺治十四年正月定亲祭历代帝王仪二月丁酉世祖章皇帝始亲祭。康熙六十年诏,增定历代帝王祀典,六十一年十二月始增定。雍正二年三月丁丑世宗宪皇帝亲祭,暨三年九月丙午四年二月辛卯五年三月丁酉七年二月壬午,凡五行。上乾隆三年九月乙卯九年二月己巳,皆亲行。)
巍峨方饰宇,肃穆遂承躬。
鉴古心惟贯,乘乾德愈充。
匡平聆晓奏,神具悦东风。
东坡张文定公上书1185年2月28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七、《省斋文稿》卷一八、《益公题跋》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东坡张文定公上书,盖熙宁十年也。
其后为公墓碑,明载「老臣死见先帝有以藉口」之语,然则书虽成于坡手,而意旨必出于公。
不然,何其危言至是耶!
神庙时,可谓邦有道矣。
此稿比集本减数句,改数字,当以集为正。
真迹今藏会稽薛氏,而同郡石氏安摹刻之。
淳熙十二年二月清明节
韩忠献王帖1191年2月28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八、《省斋文稿》卷一九、《益公题跋》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治平四年九月,魏忠献王罢政,判乡郡
会经度西事,十一月改判长安
前守天章阁待制王举元先一月徙陕西都转运使,以龙图阁直学士吴中复代之。
度未至而忠献实来,俄又徙举元庆州,改命天章待制孙永陕西
前一帖与都运待制,得非举元乎?
其云欲到驿亭攀违,承在朱宅,疑彼不敢受谒,故避于他所。
王俟暮夜方遣此简,宾主之敬然后两尽。
后一帖与参政尚书,即赵公叔平也。
末题正月七日,而纸背乃邠兵张祐诉牒,犹称治平五年者,是岁正旦改熙宁元年,诏书未到耳。
赵公是月二十三日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出守徐州,通问时尚在朝也。
始予幼年犹见士大夫简尺多起草,盖幅少辞寡,初不为劳。
稍长,颇藏名公亲帖,以比集本所载,类经删润,如六一先生书稿尤多。
王晚年名位德业盛矣,其于尺牍尚毋不敬,今之后生肯如是乎?
绍熙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四世孙新全州使君来恳求考證,因为及近事,且以成亡友刘子澄之志云。
亲征录(起辛巳十月庚子,止壬午六月丁丑。)1162年6月1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三十一年岁在辛巳十月朔庚子,阴。
手诏金虏叛盟,将亲征。
其文洪景卢所草,前一月,人已能诵之。
癸卯,雨,除三招讨使
吴璘报:九月十八日,遣将彭清劫金人大寨于宝鸡桥。
均州武钜奏:招到北界杜海、昝朝等二万馀人,老小数万口,获首生擒二百馀人。
池州都统李显忠奏:与金人三战于正阳西,败之。
此月三日也,时虏骑已缚桥踰淮。
吴璘奏:九月二十七日秦州
戊午,晴。
张真甫供职,叶义问督视江淮荆襄军马,虞允文参谋军事
义问洪迈、冯方同行。
时虏骑大入,诸将多败奔也。
庚申,阴晴相半。
王权与金人战于和州境,人情大汹。
辛酉午后出北关送叶枢,矜气大言,识者忧之。
行府犒军金帛络绎于道。
邵宏渊黄旂走报,与金人战于六合。
先是诸将每遇敌辄以捷告,都人望旗呼舞。
尚书省揭黄榜于通衢,不移刻摹印遍都下,验其地则皆自北而南,实未尝有所获也。
壬戌,闻虏陷真州邵宏渊虽力战于六合,兵少不能禦故也。
甲子,阴。
闻虏陷扬州,百官宅迁徙一空。
十一月朔己巳,霜晴,人情稍舒。
刘锜皂角林大捷。
先是提军驻淮东清河口,与虏兵相持,而完颜亮亲率大军别从淮西入寇,李显忠遇之即遁,遂与王权战于庐、于和,退舍屡败。
自滁入真,邵宏渊又不能当。
兵将绕出后,知不敌,即舍清河维扬,焚庐舍刍粮南归,虏遂两道入矣。
皂角林与战,败之。
捷书闻,上大喜,遣中使赐予甚厚。
丙子,闻此月五日李横败绩于瓜州
初,刘锜捷,即卧病舆归京口,虏遂临江。
叶义问进战,不可,亦以病实不能行。
义问乃命将兵过江,方交锋,虏分兵为左右翼,潜出后,夹攻我师。
大败,诸军赴江死者甚众。
凡犒军金帛尽为虏得,亡失都统印,匿草间获免。
或云是日中军将刘汜临陈先遁,故败。
汜,之侄也。
庚辰,采石捷书闻。
初,虏兵虽胜,视瓜州江阔难渡,而采石浅狭,且朝廷方以李显忠王权金陵之师。
亮意其号令未定也,以此月八日九日执旗鼓督细军临江,而聚所掠之舟密载甲士南渡。
会渔人谍知其期,走白显忠虞允文,亟命舟师逆之。
虏舟杂以木筏,又其人不习水。
我以战舰乘风冲击,贼兵皆溺死,亦有数百人已登南岸者,允文激励士卒殊死斗,尽数杀之,不然几殆。
辛巳,闻采石北师稍稍引去。
乙酉,闻北师聚于淮东真、扬间。
甲午武钜报克邓州外城,王彦报师次长安外邑。
大抵诸军时时以小捷闻,而淮上益急。
十二月己亥朔,同舍皆至政府,自午至酉方出堂。
先是边报稍缓,宰执皆早归,一遇警急,往往晚出。
张真父戏云:「欲知敌情但视堂」。
又军兴已来阴雨连绵,天气愁沮,閒值晴霁,必传捷音,同舍又戏云:「欲占吉凶请视日」。
庚子,晴。
镇江诸帅报完颜亮为其下所戕。
亮之将败盟也,得浙匠教之航海,于是大兴工役,造巨舟于胶西,刷河北丁壮,杂以金人,谓之大汉军,命苏尚书者为之帅。
其谋谓:「我以大兵踰淮逼江,中国必悉师来拒。
钱塘禁卫空虚,则楼船可捣腹心。
腹心震骇,虽抽江上援兵亦已无及,然后可以得志」。
其部分计画皆有成说,乃命张忠彦坚壁凤翔以敝吴璘,又命刘萼攻扰襄汉,而自率精锐及签军号数十万由淮东、西两道入。
既未能渡江,则驻师维扬,日望海道如约。
无何,朝廷遣李宝或云刘锜预谋。
率防海之舟先过山东,将次胶西,祷神祠遇顺风,又得谍者,用其言冲虏舟。
舟既大,而签军及女真不习战棹,束手败降。
纵火焚数十艘而归。
闻大怒,暴戾益甚,杀戮无常,人人惴恐。
王者知其可图也,遣亲信结帐下兵杀
亲兵别攻泰州,左右无助,乃以冬至夜作乱。
惊起,为攒箭所杀。
食罢,同舍相率庆二揆杨参、黄枢,首揆有还白沟之语。
夜锁学士院何通远痰眩在假,刘共甫时暂摄直。
辛丑文德殿宣麻:李宝右武大夫宣州观察使提督海船拜靖海军节度使、充浙东西路通泰海州沿海制置使京东路招讨使,赏胶西之功也。
圣旨已降指挥,巡幸视师可用十二月十日进发。
黄枢云:今早得报,十一月晦虏兵陷泰州,刳剔老幼,俘掠少壮,极其惨酷,即所遣亲兵也。
或谓左右与王通谋,故说遣之。
壬寅,金国大都督府牒:「国朝太宗皇帝创业开基有天下,迄今四十馀年,其间讲信修睦,兵革寝息,百姓安业
不意正隆失德,师出无名,使两国生灵皆被涂炭。
奉新天子命诏,已从废殒,大臣将帅方议班师赴国,各宜戢兵,以敦旧好。
须议移牒,牒具如前。
宋国三省、枢密院照验。
大定元年十一月三十日」。
丁未王彦报收复华州
戊申,大雨,□时上披毡裘,乘马出北关门,宰执建王以下皆紫衫从驾至税亭。
御船进发,留司百官班辞于东仓,以泥泞免拜,随驾官宰执皆行。
后省金安节、刘珙,谏院梁仲敏宰属徐度六部长贰凌景夏、张运,御史台吴芾、陈良祐,卿监王普、史浩,郎官曾汪、余时言、薛良朋、马骐、姚宽,一官率兼数职,馀不书。
己酉,雨不止。
留守相公视事于都堂,徙居于执政府,职事官皆上谒。
庚戌午后雨稍止。
王彦收复陕州
甲寅,闻车驾十四日次平江,十五日歇泊,今日进发。
丙辰,阴。
枢密行府限五日结局。
虏兵万馀尚留和州李显忠禦之。
辛酉,雨。
闻车驾二十日次镇江,未有进发之日。
初,虏之残兵屯和州鸡笼山李显忠攻之不克,亡失两将,虏兵缓辔徐归。
显忠蹑其后而不敢逼,久之方出境。
丙寅,闻赦新复州军。
绍兴三十二年岁在壬午正月戊辰朔,车驾在镇江
史局奏:未时太阳交蚀,甚于申,复于酉。
雨不止,无所见。
守局如式。
庚午,晴。
岁旦镇江日蚀五分,又闻德音赦淮南京西残破州军。
壬申,阴。
陈宗卿置酒省中。
闻车驾此月三日发镇江
丁丑,吴珙等报十二月十二日收复汝州武钜报十四日复嵩州
己卯武钜十二月九日义兵复西京,又闻王师复寿春府,其实入空城而已,虏兵至则又弃之。
丙戌,闻有旨班进讨之师,粮运不继,且疫疠大作也。
戊子,闻有旨二月六日回跸。
癸巳,闻北虏遣使告即位。
二十三日,圣旨差洪迈、张抡充接伴使、副。
左朝议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
二月癸卯,驾离金陵
丙午,发镇江
丁未太尉刘锜薨。
乙卯五更馀杭门五里迎御舟。
丙辰丁巳戊午,歇泊假。
己未,文武百僚诣后殿问圣体。
乙丑干办诸军审计司严致明云:常岁除川陕外,诸军支春衣二十四万馀疋,今春止二十一万馀疋,盖自去冬用师开落三万,而隐冒不与焉。
著作佐郎张震权仓部郎官,云:行在百司及内人月支米十四万馀石,内外诸军岁支米四百馀万石。
三月庚子,圣旨:扈从及随逐一行官吏军兵依绍兴四年扈从至平江府例,并特与转一官资,馀人犒设一次。
枢密行府官吏军兵诸色人依此推赏。
癸卯吴璘报逐金人至宝鸡,尽得关险。
枢密院编修官郑樵卒。
字渔仲兴化军人,力学著书,不为文章,不事科举,屡至阙下,游诸公间。
二十八年讲筵官王纶等荐对,特补右迪功郎,主管架阁库
御史叶义问论其过失,改监南岳庙,给札归抄所撰《通志》。
三十一年携其书来,得枢密院编修官,请修北虏《正隆官制》,比附中国秩序,因求入秘书省翻阅书籍。
未几,又坐言者寝其事。
至是欲进《通志》而病,病数日而卒,年五十九。
好为考證伦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而寡要。
平生甘枯淡,乐施予,独切切于仕进,识者以是少之。
壬子,北使高忠建、张景山入见。
前此三节人乘马入丽正门,至是令就门外下马,喧争甚久。
既而使者捧国书上殿,知閤门事赵述以祖宗旧例跪受之,使者守近例不与。
述老矣,相持移时,仆于地。
上目二相,陈康伯进曰:「臣等位宰相,不当受其书,请用他日行礼」。
又呼馆伴责曰:「前日已议定用在京礼例,今乃紊烦圣听,何也」?
徐哲惧不能对。
时北使方秉笏寘书两臂间,从旁掣以进。
国书略曰:「十二月日,大金皇帝致书于宋帝。
粤自皇统以来,修好不绝;
不意正隆之末,师出无名」。
且有「归两淮,敦旧好」之语。
癸丑,蜀中报,闰月二十五日姚仲、吴挺败虏师。
乙卯洪迈借翰苑、经筵,同张抡充贺大金登宝位国信使、副。
丁巳,北使辞,答书略曰:「淮甸侵疆,幸先期而克复;
祖宗故地,方遣使以请求」。
戊午,北使出门,太常少卿王普带御器械王谦、送伴成闵淮东来朝。
之留荆襄也,虏正窥采石、瓜州,朝廷屡以金字牌解围。
闵声言捣陈、蔡,其实畏避。
既而驰百馀里,士卒冻馁而死者十二三,至有自经于树者。
虏退,方进攻宿、亳,亦复无功。
至是归阙,惧人之议己,凡郎官而上皆有苞苴,冀以自解云。
己未洪景卢出《接伴杂录》云:「淮泗间弥望无寸木,鹊巢平地」。
又云:「道逢泰州民自虏中逃归,言初被驱迫至京畿,百姓争舍匿之,调护甚至,仍为治装,告以归路,有舍其马使代步者。
惟过河则不可回」。
四月戊辰皇孙永嘉郡薨,年十四。
初本疮疹,而医者误投药,有旨送棘寺
庚午,释众医,朱邸奏请也。
辛未,上为永嘉郡辍视朝。
闻泛使礼物例用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合十具(脑子、龙涎、心字香、丁香各二合之类。),匹物二千(绵撚、金葺背,以上各二百;线罗、摴线、紧丝蒲绫、清丝绫,以上各四百。)
朝士言:三月十七日得旨,许高丽遣使来贺恢复疆土。
盖纲首徐德荣为乡导,而明守韩仲通为请于朝,众论不以为然。
会浙东提刑樊光远画七不可之说,其议遂阁。
洪州言:三月二十七日,资正殿学士魏良臣卒。
良臣字道弼金陵人,登进士第,调丹徒,移遂昌,召为敕令所删定官,擢尚书郎
北虏遣二太子将兵薄淮,韩世忠战不利,吕颐浩良臣往使。
时方与同舍郎观潮,得檄纳笥中,卒饮乃起。
人颇危其行,良臣亦作遗令付其家,脱不幸,持以白父母。
行至楚州,见世忠道使指。
世忠下令断浮桥,命无得以一骑踰淮。
良臣驰扣虏营,其副将聂耳孛堇有和意,敕吏授馆待使者
无何,世忠谍知虏已弛备,轻兵渡水击其后军,杀伤甚众。
聂耳大怒,谓良臣卖己,麾众捽斩之。
良臣大呼曰:「某亲老,妻子幼弱,诚知边将不恤国计,侥倖一旦功,何苦蹈万死来见将军哉」?
聂耳稍悟,命韬剑,驱良臣行数十里,抵主帅帐前,卒许和,遣良臣归报。
颐浩罢相,赵鼎主战。
良臣请祠去。
久之,召拜左司员外郎,进检正,擢吏部侍郎
兀术寇边邀结好,诏良臣王公亮议之。
虏欲斥地尽江,岁遣匹两皆五十万。
良臣曰:「被命以淮为界,非江也」。
兀术阳诺而签书云:「使者许我江北矣」。
良臣私发其封,大惊。
明日携入诘兀术背约,兀术辞穷,为取玺纸易书,和议自此始定。
俄坐台劾与近习昵,出知庐州,徙池州
敷文阁待制,进直学士
秦桧用事久,士大夫异己者死徙相望。
良臣书曰:「天有雷霆,尚随之以雨露,欲胜天乎?
愿为子孙计,毋贻后悔也」。
死,御批召陈诚之良臣等四人。
良臣先至,遂拜参知政事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也。
良臣既骤当大任,锐意更庶事,稍裁诸将回易之弊,发三省堂厨官贾瑜罪流之,人颇畏慑。
然学术空疏,举措多轻脱,内外喧诮,不三月罢为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
内侍邓友护攒官,干扰府县,良臣摘其盗伐禁地林木,械送行在,诏贷死决配。
人颇服其果。
未几提举洞霄宫,起知宣州,徙潭州洪州、所至治盗甚刻,洪州之政尤暴率。
卒年六十九。
五月丁未梁仲敏、蔡寺丞子平相访。
蔡乃君谟曾孙,陈亚尝有「蔡襄无口便成衰」之戏,自是子孙立名多连口字,惟子平从水
壬子五更至漏舍,平明丽正门宰执亲王使相侍从、台谏、两省官、礼官并诣射殿立班。
辰时八刻,皇帝自御幄出,再拜升殿,奠酹显仁皇后神御前,沾洒久之,在廷泫然。
神御出丽正门,皇帝奉辞,宰执礼官皆骑导赴景灵宫,文武百官奉迎于宫门,骑导官步导赴后殿
未时八刻,再立班行奉安礼,左仆射陈康伯礼仪使
是日天气甚凉,初出丽正门,细仗布列,鼓吹振作,众马惊跳。
户部侍郎方跨鞍而坠,腰臂皆损。
癸丑,歇泊假。
钦宗小祥,前辅臣至权侍郎以上赴几筵殿行奠酹礼,以明日枢密院罢散天申节道场,故前期入奠。
甲寅,有旨张浚专一措置两淮事务,兼节制淮东西、建康镇江府池州军马。
丙辰张子盖、李宝连报海州围解,虏兵败走。
国信使、副以十六日到虹县,金国接伴使、工部侍郎庞,副使秘书少监□已先在,遣人致问云:「不须傅衔,便请过界」。
丁巳,天申节,故事当拜表贺,有旨免。
百官晨赴明庆寺,望阙立班再拜赐香口宣,再拜讫,又再拜,首相以谢表授中使回奏。
顷之,再追班满散祝圣寿道场,台史引予立香案侧,谓之监香。
甲子,未后御笔手诏:「朕以不德,躬履艰难,天地祖宗垂祐之休,获安大位三十有六年。
忧劳万几,宵旰靡懈,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寿康。
今边鄙粗宁,可遂如志。
皇子玮毓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几焉。
可立为皇太子,仍改名(初用烨字,或谓近唐昭宗名,有旨别拟定。)
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其宫室官属仪物制度等,疾速讨论典故以闻」。
诏自内出,外廷不知也。
自去岁修秦桧旧府,贵近密语人云:「上欲行唐尧故事」。
寻以边事而止。
今春工役甚急,外议藉藉。
四月末,新除侍御史吕广问陈康伯姻嫌改除礼侍
康伯因求去,上始露倦勤之意,云:「朕年老多病,皇子将四十,可付社稷」。
径欲行内禅礼。
他日近臣奏云:「事当有渐,无令四方或致惊骇」。
上曰:「朕未思此也」。
故先下立储之诏,而意指已见。
或谓此即初制传位诏云。
六月戊辰殿院张真甫上殿击朱揆,仍纳副本。
倬自拜相即地震,且立朝专务迎合,中外杂然讥讪,台谏欲论列,而上眷至厚,非其有大恶,势不能去。
五月间,倬闻内禅有定议,语其子端厚,端厚遽令干办府以状申太府寺云:「某本国学生去秋误作白身奏补承事郎,乞批料钱历为證」。
会有密告台谏者,以为国学生与白身初不系入官利害,盖臆料将来覃恩,国学职事及得解人或可免省,而倬在相位可主此议。
又惧人之知也,故不于吏、礼部而言之太府,但欲取官文书照使尔。
弹文专指此事,并面奏:大臣怀奸,觊幸非常,不可恕。
上闻之变色。
辛未,御营宿卫使杨存中保明扈卫统制将佐使臣、军兵等四万三百五十二人。
四月六日,奉旨诸班直等三百三十四人并诸军扈卫官兵二万九千七百三十二人各特与转一官资,出戍暴露并扈卫官兵二万九千七百三十二人各特与转两官资。
今日报台见之。
癸酉侍从、台谏、礼官御史台集议故宗室子称并妻加封事。
初,朝士有以子称恩数白宰相者,宰相难之。
既而冒昧进呈,上遽曰:「他日诚难处置,今了却甚善」。
寻有旨皇太子所生父子称赠秀王追谥安僖
中书舍人唐文若既书黄,疑其未安,急白宰相别取旨,改称皇太子本生之亲。
俄又收回制书而降旨云:「故宗室子称并妻合行加封,令礼部官、侍从、台谏检照典故讨论闻奏」。
于是诸公仿濮王之议,请极其官爵,使后无以加,且服属虽绝,当从权冠以皇兄二字,庶免著姓。
徐敦立、汪圣锡、吕仁甫坚欲称宗室,予与辨论久之,乃肯书奏
是日奉旨子称赠太师中书令追封秀王谥安僖(元系左朝奉大夫秘阁修撰。),妻加封秀王夫人,而制中加「皇兄」二字。
甲戌皇太子赐字元永宰臣率百官诣文德殿拜表贺立储。
翰林学士洪遵等十六人以皇太子正位东宫告庙礼毕,同班上殿称贺,实欲致恋轩之意。
上曰:「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
真父、仲诚同对,促罢朱揆。
上曰:「即有处分,卿等皆公论也」。
乙亥,旬假。
宣麻:「朱倬罢右仆射」。
时内禅日逼,宰执请止降告,上不欲废故事,就假日。
殿院张真甫之具稿也,察官周元特未知,一日云:「某昨夜梦朱相衰服还乡,且以棺自随,此何祥也」?
真甫惊异,具言之。
解之者曰:「衰服者,白身也。
端厚正以白身事故为此举,其以棺自随,殆能终保观文乎」。
既造廷,果除观文殿学士提举在外宫观
台谏交章乞褫职,皆不报。
昨日刘共父当直,以尝为倬荐,在假规免。
丙子五更待漏院平明,正殿设仗。
上坐,雨稍止,禁卫閤门三衙文武百官以次起居。
宰执上殿奏事讫,驾兴,班退。
顷之,复追班序立殿门。
上閤门官南乡宣诏曰:「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
皇后太上皇后」。
云云。
百官拜舞讫,入诣殿下立班。
皇太子即位,流涕久之,侧立拱手,群臣拜舞称贺。
内侍固请坐御榻,不许。
礼毕,宰执奏事,皇帝亦立听。
班退,雨复作。
太上皇帝祥曦殿乘逍遥车幸德寿宫,仪卫及从驾臣僚并如常制,百官就幕次起居,太上皇后相继出。
陈德召司业云:「某在宗寺,见玉牒载绍兴初今上皇帝初入宫,宰执赞太上圣德真尧舜用心。
太上曰:『尧舜之事甚不难』。
则脱屣之意盖素定于当日矣」。
丁丑,大雨。
驾诣德寿宫,伞扇皆止宫门外。
百官班迎,泥淖没膝,不能成列。
初定仪注,皇帝率百官谒太上,既而诏百官免入。
俄有旨从驾臣僚亦不入,但就宫中行家人礼。
昨日,上欲从太上过宫,大臣议不同而止。
侍从官赴都堂议赦,初定太学止免职事人文解,御批在籍皆免,非故事也(《杂著述》卷一。)
缺字明抄本、四库本作「巽」。
二月二十八日龚梓材邑宰白云洞东阳城西十里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清 · 许传霈
 押词韵第十七部
平生雅有看山癖,为访名山遍纵迹。
此邦山势倍巍峨,双岘八华(皆山名)翠环积。
甑峰之阴深复深,有洞瓮然云滃白。
我来春雨初霁时,溪水潺潺乱郊陌。
山隈曲径画图开,正奋足力忘休息。
忽惊两岫排碧空,擘破玉龙五千尺。
喷雪霏雾逞奇诡,倒海奔涛自雄特。
白日浑讶风雨来,当头幻作金铁掷。
清盈贮成琼玉盆,玲珑长挂珠玑壁玉女盆珠壁皆洞中景。)
观水须穷水之源,彳亍峰峦奋杖策。
绝顶山势复嶙峋,脚底鸣涛走霹雳。
飞瀑竟接石乳泉,一窍晶莹通地脉(瀑布右有石缝出泉色白味甘名曰石乳。)
偶然松火试石铫,虎跑惠泉不能敌。
我闻有宋多隐逸张冲素辞聘隐居此。),手把渔竿谢徵辟。
又闻明季张太傅(一名太傅岩为张忠国维养母处。),凿半月池藉游适。
遂初洗得此心清,尚志奚为万乘易半月池初堂皆起自忠敏。)
况是先儒读书处,佳话堪镌一片石(洞口一片石相传文懿公读书寻乐处。)
君子所重去故乡,理学文章炳今昔文懿出嗣金华号白云者不忘故也。)
何幸先达竟萃此,景行高山两树得。
客言胜地不虚来,供奉瓣香藉亲炙。
否则雅事续东园,终古名区开讲席(邑人卢东园白云书院。)
桃花半坞蒸霞红,松老千株映岚碧坛桃洞十景之二。)
年年佳气满山林,涵碧翠微见颜色(旧有涵碧亭翠微庄。)
我是金华后世人,已惭名氏食旧德。
襆被来此或夙缘,愿诛衡茅处山侧。
南归录(起乾道壬辰二月丙辰,止是年六月庚申。)1172年6月2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一、《杂著述》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乾道壬辰二月乙卯,予任权礼部侍郎侍讲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坐不草新除签书枢密张说、王之奇不允诏,与在外宫观
丙辰黎明受省劄即登车,道逢周元詹事小语,径出北关,杭一苇疾驰三十里,至赤岸高亭峰。
登岸百馀步,假馆遍福院。
送客无由可至,惟汤朝美主簿相访于此。
晚以小车行数里入崇先院,盖显仁皇后功德院也。
观韦王渊及其二子谦、谠坟。
寺中零落,烂漫,郁李芬芳,城中略不知春色。
寺创于清了禅师,即所谓真歇和尚者,今无主僧。
知事净云共菜饭而归。
大风,曹大亨自城来,云台谏今早上殿,且以副本纳张枢密
午间有旨王希吕小监当,且趣予与莫济日下出门。
丁巳,早,赴主僧饭,晚讲师等颜招饭。
夜,大兄挈孥累自城中来,遂登平江便舟。
李衡改除左史王希吕亦改宫观
风雨大作,雷电。
戊午,社。
早,冒雨行十馀里至桐扣,宋宇彦企知县居此。
同大兄、房仲宝、七四甥及家人辈行四里许,至佛日净慧禅院,为外舅作忌辰。
乃知临平岸崩得石鼓,张华以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响闻数里,即此地也,近世讹为同口,失之矣。
寺不经兵火,面对黄鹤峰有清冷、一击等轩,库堂后有池。
池中有渥洼泉出石罅中,东坡尝题五绝句,所谓「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藏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者是也。
堂上有熙宁七年八月陈述古南京时留题真迹,又轮藏刻「天宫宝藏」四字,相传元祐四年出帅时所书。
长老不在,有僧慧举字举直,姓朱氏,父祖皆仕宦,颇能诗,住庵在数里间,闻予入山,来相伴。
斋罢,复登舟。
房亲、尚甥自此相别,晚宿临平
己未,雨,早行三十里,过长安闸十里宿。
庚申,雨止,早过崇德县
又十八里至石门,登新创东岳庙,颇雄壮,傍有接待院。
道遇安丰张士元直阁入觐来谒,辞以疾。
晚宿永乐铺。
辛酉,早行至本觉寺,登岸观览,即古槜李也,旧号小长芦,今遗基可想。
东坡元祐间,往复过此,为文长老赋诗二首:「旧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前诗也;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后诗也。
癸酉冬来游,见池中大鱼数千,咋咋有声,今亡矣。
寺有草堂,绍兴间士大夫留题颇多。
王仲行正言舟过,不复相闻。
顷之至秀州郡守丘直阁崇卿、通判朱奉议自求、解宣义归正人。
元振教授文林资深、孙从政观德、新平江赵无咎并相候。
柳仲度郎中自白牛来相见,即行。
晚宿界首。
壬戌,风顺,行至八尺而东南风太猛,卷水入湖,河道浅涩。
日午泊舟,乘除之理如此。
夜雨船漏,殊不安枕。
癸亥,早风定,而所至河乾,其行甚艰。
午时吴江县知县邵通直輗、丞钟道直确、尉赵修职不隘相候。
同大兄携家登塔院,相对又有宁境院,遂游臞庵,比旧加葺,桃李海棠正开。
度长桥,徘徊亭上久之。
王仲贤昆山来,过行衙候之。
甲子平江向守均及二司遣人致问。
王季海提刑别借舟,就驿中治叠行李,盖去国匆匆,殊无伦理也。
浴院在驿傍,有建隆初吴江两城镇运使徐某《乞置无碍浴院状》,钱镠判「任者」二字,用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印,寺僧宝藏之。
又有治平四年苏州牒。
皆用短少纸,古人不侈费类此。
乙丑仲贤先入城治叠,竟日方毕。
季海大舟至,徙焉。
夜大雷雨。
丙寅,风雨。
赵尉送囤村贡馀酒,盖杨存中郡王坊所造,闻岁贡两宫各万瓶。
食罢行半里而止,风逆水涩也。
丁卯,竟日牵挽,不能行半里,妻孥乘小舫先过昆山
戊辰,遣书表司李公祥厅子张泽民还临安
风捲河水仅存尺馀,米船数百艘占据中道。
赵尉率徒役竭力推荡,彼此舟舷相戛,损者甚多。
自朝至未,方次七里桥
出吴江界河道稍广,而风高不可进,又行数里止。
教授崔从政敦礼仲由携启楫迎,谢举削也,留饮。
闻二十七日曾怀赐出身,除参知政事
三月己巳朔,晴。
风顺,俄顷至尹山。
以小舫入崇福寺,同主僧惟妙访何仔园亭,其子夏卿及侄婿章启心相候。
园地虽狭,种植甚繁,海棠盛开,闻牡丹多佳品。
少休还舟中,绕城抵盘门
提刑王季海敷文、提举李次山奉议太守向经甫徽猷、吴县徐君似道台州人。)相见于津亭。
既退,易舟径赴范至能石湖之招,过横塘(即贺方回所谓波凌不过者。),入般若院。
长老祖康,蜀中仕族也。
风横而逆,薄暮方至。
初,吴王姑苏前后两台,相距半里(俗呼拜郊坛。),为城三重,遗基俨然,夫差西施宴游之地也。
前有溪,越王勾践由此攻吴,今号越来溪。
溪上筑城,与吴人夹溪相持。
至能之园因城基高下而为亭榭,所植多名花。
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山,临石湖,盖太湖之派,范蠡所从之五湖者,望吴江县才二三十里。
饮酒至夜分,留题壁间云:「吴台越垒距盘门才十里,而陆沉于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
紫微舍人始创别墅,登临得要,甲于东南。
鸱夷子成功于此,扁舟去之,天贻绝景,须苗裔之贤者然后享其乐耶?
乾道壬辰三月上巳东昌周某子充侍家兄子上来游。
紫微方要桂林组,过家,实为东道主云」。
庚午,风雨大作。
饭罢登舟,至木渎已夜,遂宿舟中。
辛未,晴。
早至灵岩山下廨院。
闻是日智积菩萨生日,斋会甚盛,而府倅领客在寺中少留以俟其去,长老善卿来迎。
午后登山,与大兄遍游览焉。
壬申,以寒食节绵蕝祭先。
王节使权自城中携家拜韩世忠郡王坟,置酒相招。
权本世忠部曲,岁来拜扫,而韩氏诸子皆通贵,未尝一来。
癸酉,阴。
早,肩舆二里观金沙塔,其地有金屑杂沙中,丁亥岁所未至也。
隆兴察推周从事夤相候。
张汉卿自天池遣其子见招。
范至能来自天平,置酒。
风雨终夜。
甲戌,清明节
早,浓雾既开,湖山竞秀。
方快心目,俄而大风。
同大兄至延寿堂,再游本禅师塔,过偃松堂,登琴台,望昆山慧聚寺
风动地,几不能立。
至能谈戴子善、子微之弟遇道人朝斗事,甚异。
北峰长老师璨相候。
乙亥,早,至能归城中。
与大兄肩舆数里至天平长老处,欲谒五范画像,而童行持钥匙出。
复行数里过天峰禅院,俗呼南峰,盖支遁道林别庵也。
铁杖重十馀斤,云是当时物。
佛殿前有碧琳泉,寺宇颇佳,多叶少蕴诗刻。
主僧崇坚甫至而为人所讼,因以衰飒。
门外百馀步有道林放鹤亭基,进度石门有马蹄双迹,其傍即石室,尝为孕妇所触,雷震其顶。
相传云道林夏居别峰,冬居石室。
别峰即南峰,石室即此室也。
又有中峰,不暇往。
马迹去石室甚近,为观音院僧限以篱落,纡曲半里乃能至焉。
观音院方修葺,无足观。
由南峰又数里乃至天池庵。
张汉卿携家及蔡元珍皆在,置酒池上观竞渡。
池心有桥,可以徙倚。
晚策杖登月观,下视空阔,盖华山之颠也。
夜与蔡元珍弈,连胜。
丙子,晴和,一春所无。
早至北峰赴璨老饭,遂过元氏庵,距天池十馀里,土木之工,种植之盛,又胜丁亥岁
回至张齐贤净明院庵、张人杰觉庵
二张,汉卿弟侄也。
人杰字唐卿
近开坟穴得石磨铁心及瓶罂之属,隐起花纹甚古。
丁丑,早饭毕,别汉卿,复还灵岩
初过王知县坟庵,次度贺家岭(俗呼饿狗。),遇严学谕,庵僧坚邀饮茶,迂数十步过之。
进至吕益柔侍郎永思庵,戊戌年所创也。
又数里登灵岩后岭,下视𥑔村,乃凿石为器之所。
地本土山,掘之即石云。
远望岭上,积土如冢墓者甚多。
相传吴时伏兵其中,未知信否。
过金沙塔乃至寺(自天池来约十里。),与卿老登水陆堂,临池散饼饵候金银鱼,久之不出。
夜同卿老坐胜集堂,望湖赏月,遂访明月池,乃在柴场中,殊不治。
戊寅,早,巾车游穹窿,约八九里入山口,即行石衢夹。
道多丘墓,卢法原宣抚亦葬此。
富人余佐监簿觉华庵雅洁而阔深,轩窗间海棠盛开,极可人。
又二三里乃至福臻禅院。
古碑云朱买臣舍宅为之,殆不可信。
或曰吴越忠懿王时德韶国师道场也。
因山叠基,砖甓十馀里。
登陟虽劳,而气象淳古,大兄谓甚类南岳诸寺
元丰八年七月米元章和仲殊诗,亲题壁间。
方丈后有法雨泉,叶少蕴为之铭。
又其上有师石室,雷雨作,不果登。
诸僧皆出,匆匆下山,避雨于林奉直白云庵
稍霁,遂归。
中道复雨,衣屦尽湿。
至𥑔村,灵岩遣人来迓,弛担而雨亦止。
己卯,早欲游杭坞,雨大作而止。
晚病头痛,终夜意绪不佳。
庚辰,雨止而寒,终日不食。
晚苏,闻初八日常朝五府受告,前此上以疮疹不坐故也。
辛巳,粥罢,同卿老下山。
行二里观韩王坟毕,欲登舟过宝华,而天气晴和,忽有游杭坞之兴,遂与大兄呼车往焉。
约十里度小岘岭,入唐子明侍郎坟庵,又二三里至白马穹窿禅寺(寺中碑云,南梁天监年取梁于此,因白马之奠而得,唐会昌六年置寺。)
饭讫,行数里至墅皇里。
第宅联属者,豪民夏氏也。
又数里过支坞岭,遂至法华院。
本皆荒山,中官利州观察使致仕李中立造茔于此,捐家资数千万创精舍,十年
四山环抱,宛若化城三门,为阁七间,华丽拟宫阙。
其间栋宇甃砌,种植皆称是。
僧庆深领徒数十,富足无求,亦清福也。
门外数百步即太湖,极目弥天之浸,徘徊不忍去。
饮茶于塔院,登李侯之丘,读孙仲益所为铭。
主僧具饭,投宿客馆。
壬午,早,庆深具饭讫,发杭坞,约十里入宝相寺,无足观。
风雨交作,行近一里至舍,访乡人张氏。
初谒礼部公之子三承务允蹈字德醇。)不在,见其诸侄,盖通判德和之子也。
饮散欲行,雨益甚,无雨具,遂过运属公之子德逊允怀家,置酒留宿。
同坐章提刑汝翼(郇公曾孙。),亦旧相识。
德逊有兄德懋允功,方入城未归。
癸未,晴,德逊留再饮而别。
出门仅半里即太湖,近岸水才三四尺,稍深者丈馀。
闻湖心苦不深,但水聚而渺瀰耳。
登舟,值西风,扬帆极驶,望洞庭诸山,恨不一往。
移刻入胥口,遂至木渎,平生未有如是之快也。
行李船尚在灵岩之下,即往就之。
至圆通庵,而张德醇、德懋自城中来相候,已再约范至能石湖,复挂帆而东。
及园,至能未来。
梨花金林、檎绯、碧桃盛开,与伯氏遍赏,遂游楞伽治平寺
僧房有日观,稍佳。
门外八角大井,视石栏刻字,云隋开皇十年杨素开。
初平陈,徙吴郡于此,近地尚有新郭之名,其后吴人不安之,复还今城云。
薄晚,至能来。
夜,月色如昼,乘小舟入石湖之心,风露浩然。
登岸策杖度行春桥(石桥,极壮大。),次度越来溪桥,新修。
归饮烟波亭,饭农圃堂。
此景此乐未易得也,夜分乃寝。
甲申,大风。
至能具饭讫,同跨马游横山宝积寺
寺亦唐馀,本朝祥符中赐额。
丁谓当国,念其贫,故畀此名。
五代时吴越国碑,称宝大二年,亦足證钱氏尝改元矣。
寺傍乃唐致远先垄,五代以来接续葬一山,平江世家惟此为久云。
次登上方教院,在山之岭,即楞伽塔也。
太湖瀰漫,石湖仅如断港。
隋大业四年碑,字画类虞书。
小酌,禦风而下。
回望姑苏前台周遭城基故在,至能畏风不果登,登后台而归。
二台相距甚近,但隔楞伽治平寺
至能辞还城,复侍大兄绝湖入泾约十五里游宝华寺
未至二里,舍舟而徒,及门已暮,夜遂宿焉,去灵岩止十馀里。
长老慧现。
乙酉,早,周览寺宇,修廊华屋,吴中之名刹。
按碑志本梁天监中西城僧𫗖𫗖和尚卓锡出泉,今在寺左百步,深才数尺,大旱不竭。
寺高泉低,为石槽仰而注之,僧有众寡,视以给用,斋前流多,斋后差少,兹其异也。
旧号智显寺绍圣四年枢密林希请为功德寺,遂加慈严之额。
林氏坟在寺后数十步。
希祖屯田员外郎高及其妻,集贤校理槩及其妻孙侔国撰王安墓表。),三冢鼎立,域才丈馀。
又数十步即叶清臣内翰墓,梦得左丞之母亦葬此。
饭罢,命车登尧峰
中道有半峰亭,蒋堂赋诗,今废。
雍熙二年己酉大理评事知县事罗处约记云:昔在帝唐,以洪水肆暴,吴人族遁于此,俗呼免水顶,苏帅钱傅璙易名尧峰
唐天复以后有僧惠齐,姓朱氏,郡人也,结精舍于此山下,名鲁坞山。
蒋堂所居,既死葬焉。
此寺乃奉其香火,蒋之奇壬子岁留题数百字尚可辨。
寺有清辉轩、碧玉沼。
寺左观音岩(石像佳。)白龙洞(俗云通洞庭。)、多景岩、宝云(寺左,皇祐四年长老显暹所凿。井在山顶,人以为难,蒋堂有诗。)、偃盖(伐。)、二铁塔妙高峰(下视空旷。)东斋(敞甚。)西隐(倒。)
长老了愈遍览毕,由龙洞观音岩而下,盖寺后路也。
望间有古冢数百,整整成列,云钱家坟也。
复至宝华饭。
宝林轩修竹参天,极可人。
饭罢,登车行二里至环谷,乃王珏总领之居,园亭池沼、花竹奇石环绕其屋。
字德全介甫之后,乾道元年年五十三,失明罢归,相者告以某亭某所而已,不见也。
又里馀复登舟,观吴王鱼城。
城在田间,当时养鱼于此,基厚而方,其高二丈,博倍之。
中为田百二十亩,今属练墟赵氏,土极细,故久而不坏。
欲访顾野王墓,不果,遂自石湖少府港,归盘门舟中,已昏暮。
宝华寺至此三十馀里云。
常德太守刘大夫邦翰子宣相候。
丙戌,黎明别大兄过昆山,小舟绕城泊娄门
表兄章茂之司理来迎,同至从母宅,饮至夜分,月色如昼。
从母年八十,精明如初。
丁亥,早饭毕,别从母登舟。
夜抵昆山,外姑及仲宁、仲贤置酒。
戊子右宣教郎知县汪瑈、右宣义郎李稷(谊之子。)右从政郎主簿赵伯󷻿、右文林郎尉颜光道右朝散郎前江东安抚司机宜张杰右奉议郎提领酒库所主管官孙听、右承奉郎淮南运干郑临、右承奉郎郑举、(亿年之孙。)右儒林郎淮东提举司干官郑莘、左迪功郎新金司户陈九德、右宣教郎温州瑞安胡立方右文林郎新监行在北外酒库张端肃、左迪功郎湖州长兴陈茂英、国学进士陆日新、进士边隆并相候。
士美临安来,留饭。
己丑观音堂照大师若钦及其徒良规、良矩,东寺长老普璇及寺僧梵宗、了清,法安山寺僧蕴贤、师鼎、德安,真圣堂道士丁从炜并相候。
庚寅,士人王修第四十八(老妇叔祖。)、李五十将仕乔年、马少伊教授、王六一教授、沈焕彦章老妇表叔。)、陈晞之(王仲吉婿。沈资深、焕之子。)、陈遵李彦平婿。)、胡臣王德温婿。)、顾澈王德华婿。)并相候。
辛卯李彦平左史除旧职知台州来。
归,夜与诸亲博达旦。
乙未,留昆山已八日,困于夜饮,不胜其疲。
丙申,早饭毕,挈家登舟,随潮宿怡亭
丁酉,早过阊门
太守及二司相迓于高丽亭,力欲移具,固辞之。
崔仲由教授、王知录康彦、似道继至,与大兄同游虎丘
乡人张德醇、德懋、德逊及其侄元礼德和之子。)并相候,置酒待之。
夜宿寺中,长老希范
戊戌,登观音殿,几案四壁皆石也。
试剑石憨泉、点头石。
张汉卿携家置酒相饯,外姑仲贤夫妇、唐致远夫妇毕集,范至能亦来,汤士美复自金坛来。
晚移舟过枫桥常平司送七兄被召之报。
四月己亥朔,早,就寺具饭待张德懋叔侄,闾丘叔永参议继至。
左奉议郎浙西检法皇甫自闻、左奉议郎监分差镇江粮料院陆楠右奉议郎宁国府签判胡誩、右宣教郎新知山阴县张澈崔仲由教授并相候。
皇甫暨陆皆同年也。
外姑、仲贤置酒为饯,夜相别。
庚子,雨作风顺,扬帆才二十里,风忽转北,牵挽不能寸进,距望亭数里遂止。
辛丑,风逆如故,过望亭,游蒋丞相功德院。
长老来迎,乃故人文拱也。
晚距无锡数里止。
壬寅,早次无锡县,丞赵宣义善仁、簿赵修职不伪、喻子才郎中、镇江总司药局监官陈承直长源、新通州教授陈从政纪并相候。
刘义深诊脉,大兄独游惠山
饭罢解维,风色微顺,约行二十里宿。
癸卯,风顺,午时常州
太守右朝散大夫晁子健通判左朝散郎葛郯教授左迪功郎陈德明、知晋陵县右通直郎范公武推官左文林郎朱绎之、监比较务右迪功郎叶南杞、新两浙运司主管文字右通直郎李耆俊、监行在和剂局催督纲运右从事郎黄直中并相候。
公武文正公之后,今岁有子登科
范氏自忠宣公皇祐中登科后,今方有人。
州学学正陟明学录周干臣燕说、直学唐定之及宾贤、致道、懋德、登俊四斋生凡数十人,以予在礼部,还本州流寓一名,皆来谢。
访周德友运干,其子煇示近作一卷。
晚宿西门外巡检司前。
甲辰,终日风雨,进棹甚艰,仅行三十馀里。
乙巳,晴。
午后过沙子,距港口仅半里遇浅,推荡甚久,竟不能动,别以小舟挈家径趋宜兴,至溪南大宅已二鼓
丙午知县左朝奉郎詹仪之相候,同年也。
邑人以是日为周孝侯生日,迎会颇甚。
丁未,晚赴庄德迈会。
戊申仲贤挟鲁可复主簿来议如晦墓铭事,具饭待之。
己酉,早,同大兄至台庄祭外氏坟,过庄氏资福庵,回饭庄德固坟庵。
晚赴庄德全通判会。
庚戌,早,就显亲寺具素饭饯鲁主簿
当湖乘舟至吴墟赴周敦义大资政饭。
闻初九日萧殿院上殿击虞相。
辛亥,早遣李、邹七部押辎重往镇江府,附纲舟溯江。
午时赴邵至卿会于天远堂。
晚风雨作,仲贤同铁将仕昆山
癸丑,赴显亲长老饭。
别周敦义参政,年七十五矣,临分黯然。
甲寅,早挈家登舟,巳时方能行。
风色初逆旋顺,扬帆湖渰中,其行甚速。
晚过溧阳县三里宿,新江阴李宰愿送别于此。
乙卯,风犹顺,弥望皆湖田,行七十里至三塔院。
院在水中,有元丰中刘谊所作记。
三塔者,相传僧伽过江造塔,至此为第三耳。
主僧宗净等二人。
寺宇敝甚,后有寒光亭,可望湖,二三年来亦废,张安国舍人有诗词。
天气骤热,微雨作,方以为忧,已而复止。
又行三十里至邓步,有数十家及税场。
又十里至东坝,亦数十家,宿焉。
丙辰,早,雨意甚浓,时时洒尘。
程泰之运使先谕溧水宰备车乘相待,治叠移时乃登陆。
天气稍霁,行十五里至银树(亦有一二百家,若水泛则自此便通舟。)
又六七里至双港口。
复登舟约十馀里至固城湖,日犹未晡,盖数百家之聚也。
是日西风动地而雨不作,幸甚。
过湖登妙智庵,观范同甫参政坟。
晚与庵僧散步固城之上,父老谓之楚王城,其周数里,地势甚高,但馀城基。
庵中石碑、龟趺乃去岁掘地得之,乃唐天宝中弥勒寺碑也。
丁巳五更同大兄肩舆五六里,至禅林山惠照院开启天申节。
寺僧云相去二十里有游子山儒童院,盖夫子游学之地。
然图志所不载,未可尽信也。
急登舟解维,度湖水才数尺,然亦弥漫,其中多茭葑。
凡三十里至石桥头,入溪港(地名石桥而无桥。),约五十里至太平州河口。
两岸多民居,溪流不甚阔,烟树如画,稍前即永丰圩(八十四圩共之。)
夜泊黄池镇,距固城湖已百一十里。
商贾辐凑,市井繁盛。
俗谚有三不:如谓太平州不如芜湖芜湖不如黄池也。
戊午,早,大兄与纶登岸游观,午时方解去。
西南风猛,牵挽三十馀里,至张宗元少卿易泰庄少休。
晚又行十馀里,至行春圩丁秀才庄宿。
己未,早,行数十里至小淮,登岸入栖隐寺,敝陋无足观。
又十馀里至郭城登普化寺,遣人先往隐静借人轿,遂至入别港。
行二十里泊新林,小商数十,皆以船为家。
登岸三里至市,有民居酒坊韦察院,守者云兴于后唐同光中
庚申,早,隐静人至,挈家行十里至寺。
五峰不高而形势环抱,本梁朝杯渡禅师道场。
禅师谥慧严寺名普惠
邃廊杰阁,江东之巨刹,隶太平州繁昌县。
寺后三百步碧霄峰下有泉出石中,流入寺,㶁㶁有声,且给烹煮灌溉。
长老行机台州人,颇为僧徒所推,有众三百。
饭罢,瀹茗泉上,闻登山则见岩洞之胜,初暑不果往。
归寺登单传阁,遍历寮舍。
再饭讫,出寺观卓锡泉
夹道林中,王孙累累然。
行近里许至梦堂前,上蓝长老彦岑在焉。
又半里登杯渡塔,乃升车由南陵路行十里,落路过赵家步已见星矣。
早间先移舟于此。
欧明自临安归,闻萧果卿殿院虞左相不效而去。
辛酉,舟中行十馀里近南陵县,诘曲数十折,几不可转舟。
知县右通直郎叶谷、丞右文林郎叶岳、主簿右迪功郎边友闻、尉左从政郎余宰相候。
午时挈家入行衙,为遵陆计。
壬戌,黑云暴风,遂作雨,雇夫亦未齐,为留一日。
县西二十里有土山,远望颇秀拔,神号冲真广惠显贶侯。
县南六十里有吕山,图经云孔圣曾游,置书堂于此,见有石室(去县三十五里曰孔村,落路五里至石室。)
其山南石缝内泉水涌出,流于漳淮。
癸亥,晴。
昨日雨昼夜不止,而今遽霁,天赞我也。
县官送别于五里外。
新至者米丞恁,盖元章之孙、友仁侍郎之子。
早饭敬亭山(去县三十里。)
山在宣城而名在此,当考。
过孔村(土人无孔姓,闻专以夫子得名。),晚宿隔口何氏酒坊(去县六十里。)
夜冷,头岑岑。
甲子,早行十五里,路傍有泉,甚清,寻伏流而去。
吴说刻「鲍公泉」三字而书「鲍延祖立」。
次燕儿垄,上山数十步有石洞,刻云「刘公岩」。
又二十里,饭木瓜徐家店
又十五里,见游人来者憧憧,问之,云:半月来樵夫新得一洞,深数十丈,其大如数间屋,有石钟等,而近时人皆不知。
惜乎行李已过,不及一游。
晚至青阳,望九华如见故人。
知县右宣教郎曾楷赣州诸曾。)都巡检高武节靖、县钱敦之并相候。
叶节推自铁券来,饮之。
馆于妙音禅院,轮藏极佳,大兄独游。
乙丑,早发青阳,二十里至长桥,回望九华甚奇。
路傍复有泉自山石中出,吴说又题曰「鲍公泉」,为谄耳。
饭叶氏新店,即铁券路口,去县已三十五里。
齐山,从者告疲,携家入寺登览。
提举常平张寺丞郯知彦、知州胡承议宣叔通判右朝请大夫程端义、添差通判右承义郎孙懋教授右迪功郎申锡、添差教授左从仕郎万钟、判官右文林郎刘绍祖推官右从事郎宜翁录参右从政郎胡震、司法右迪功郎知微司理右修职郎曼倩贵池知县右宣教郎慕容绍、丞左从政郎卢大中、主簿右迪功郎光祖总干左儒林郎仲坚、添差江东提举司干官左宣教郎叶宗咏、右文林郎朱希右文林郎孔璪、监大军仓右迪功郎耿弇、路分赵善谞并相候。
投宿寺中,主僧智瑺。
丙寅,早入城,馆于司户厅中。
报谒陈倅,同登拱翠亭望溪山。
李庚子长改其名曰如郯,盖用李太白秋浦歌》云「江山如郯县,风日似长沙」也。
又登九华楼盖城东门也。
士人汤三聘、过客李淙并相候。
是日时有雨,招徐解元倬案脉。
丁卯,张知彦、胡宣叔共置酒于常平司,劝酬终日。
初食䱋鱼。
二鼓后归,雨作。
是日大兄独游云光,又江祖石。
戊辰,早发池阳,饭十八里店
又十二里过紫岩,民居稍众,即产纸之地,有紫岩大王庙
又十五里至柯村,亦有数十家。
日甚早,或云前村为取马军兵所占,遂宿焉。
柯村东流县境也,凡三十里乃入建德县界。
五月己巳朔,姚媪忌。
早,行二十里过白面渡,又十馀里饭乌枫潭。
道遇提刑司干官汪宣教德翰忠定公之孙也。
又四十里宿蓝桥张氏。
庚午,早,行二十里,饭石潭
稍前有仙女井,抚掌则觱沸,俗云仙女喜也。
按图经,去县三十五里届山顶有仙坛,相传真人炼丹得道,今丹井尚存。
有好事者因有蓝桥,遂传云英事。
石潭四十里至建德县
知县右从事郎程渭老、丞右从政郎苏泌、尉左迪功郎薛黼、都巡武德郎王智监税承信郎朱坦并相候,馆于行衙。
其前石山苍翠,谓之后山,以县治正倚此山故也。
山顶有朝峰亭,梅圣俞作宰时常赋诗,今废。
又有蜕龙岩
晚同大兄散步山下,有青山、文殊、东庵三僧院相连接,皆无足观。
石间有岩,匹夫匹妇栖其下。
夫饿欲死,劳以数百钱,不旋踵死矣。
去岁大旱,起湖湘、止建德,今蚕麦稍熟,人粗有生意,而三月二十七日四月七日池、饶数百里间连遭风雹,拔木坏麦云。
辛未,早,行三里过尧城渡。
《方舆记》云尧南巡至此。
又县北二十里栎山下有舜城,古老云舜南巡至此。
又县北六里断岩石壁之上有印文,圆如马蹄,两两相对,图经云许旌阳逐蛟至此所留也。
邑官送别二十里外,饭三十里之枫门岭。
晚宿尧山,去县已七十五里,未至建德四五十里,邸店稀少。
既过县,民居颇盛,但逃移未归,其存者皆枯瘁无人色,盖去岁煮蕨根而食故也。
壬申,早,泥雨艰阻,俄而晴霁。
行二十五里饭,晡时石门市
市井甚盛,适连年水旱疾疫,逃移纷然。
今岁蚕麦稍熟,而去者犹棘其门,居者率皆菜色,亦有老弱坐待馁死者。
终日道途更无鹊鸟,气象如此。
市为鄱阳西尉治所。
右承务郎新知东莞县董南老摄其事。
士人林瑑相候。
本欲权寓尉廨,而傍无居民,遂徙林生之家。
癸酉端午节,雨。
林生致酒果,具五杯邀之。
甲戌,雨霁,以夫脚未齐少留。
乙亥,早发石门,游道傍南台院,破敝无足观。
又二十里饭车陂
又三十里过童子渡,相望有小山,俗号童子冢,其说谓九女溺死,甚不经。
又二十里宿观冈。
丙子,早,行二十里饭山口。
又二十里有居民百馀家,谓之四十里店。
又二十五里落路过荐福禅寺,避入城人事之劳也。
太守王嘉叟待制提刑右武俊彦、通判冯朝散摅、曹朝奉岠、教授方从事玠、李修职翔、判官叶从事有秩推官赵从事善宝、司户赵修职师尹录参崔从政惟孝、司法丘迪功畴、知鄱阳王宣教子渊、丞赵从事师孟主簿吴迪功荐、尉陈迪功祖永、江东路分温武经允文提刑司干官陈从事贾、检法赵从政绛、东司主管文字高朝请槱之、新知金华县王宣教、前均倅程承事禧、新知吉州龙泉县梁奉议大方、新江陵察推文林德懋、新知建昌县石宣教士志、星子周迪功康年、右承务郎张曼仪、免解进士张安礼并相候。
寺盖古刹,所谓轰碑者,其前即东湖
方丈后大竹中有青青亭,甚佳。
丁丑,王守移具来。
晚登舟,诸公来别。
自离南陵,凡小留辄雨,行乃霁。
戊寅,雨作风顺。
以仆人入城贸易,饭后方能行。
溯流过永平监(即铸钱处。),行仅二十里,以水涨无牵路而止。
己卯,雨不止。
虽风顺,而溪曲帆破不可用,终日仅行二三十里。
庚辰,风雨如昨。
溪益曲,水益涨,行益缓。
感冷头痛,竟日酣寝。
辛巳,如庚辰
壬午,晴。
辰时馀干江口,距邑尚十五里。
赵子直著作谒告在家,拿舟相访。
自此顺流而下,溪水弥漫,田野皆为陂池。
夜泊树红,乘月登洪福院。
闻去鄡子止数里,欲乘月行,而舟师不知港道,遂止。
癸未四鼓解缆,舟师果误,行近湖始悟,急呼鱼艇前道,复溯流而上,黎明乃至鄡子寨。
谒庙毕,令寨兵前导入湖,巨浸稽天,非丙戌岁经从之比。
未后将入港,湍流不可溯,复行石磉湖,约二十里穿小窦达于港。
系舟芦间,四无人烟,弥望皆水。
是日过湖,略无风涛,有小蛇昂首引舟抵岸乃回,戏作小诗云:「万顷湖光似镜平,蜿蜒得得导舟行。
从来仕路风波恶,却是江神不世情」。
甲申,大风不能行。
乙酉,风雨不止,水益涨,无岸可泊,且舟夫乏粮,去赵家步尚十五里,遣小舟往市米。
午后风稍缓,夤缘苇间,移时仅行二三里。
已而赵氏子名良平者携十馀丁来,云正港深且湍急,人力不可施,请入池口十五里趋寂照院,从之。
其地皆民田,赵氏数池在焉,漫为大湖,秧苗尽在深渊。
此邦去岁旱乾异常,今复大水。
晚至寂照,破敝卑湿,水亦及门。
僧言院兴于天祐十五年戊寅,旧名资福仁王,治平中改今名。
自过湖入港达于江,绝无民居,惟赵氏擅陂湖之利,为乡之豪,渔户数百悉其部曲。
往来之舟无不从其家假人以济。
闻第宅甚壮,去水里馀。
丙戌,稍霁,北风未止。
舟人云不可行,再遣人市米。
水益涨。
鄱阳而上甚阙雨,既登舟乃值积潦,闻赣、吉大水。
丁亥巳时风稍定,解舟行数里,望度门院在水中。
棹小舟往游,至则破敝将倾,一僧出门,隔浅水遥语而回。
稍前涉高矶湖,菰芦之场皆为水没。
野鼠无数,被浸灌依聚沫而立。
晚泊徐汊,水涨未已,民居皆没。
龚帅差小舟来。
戊子,舍鄱阳之舟,以小艇乘顺风而行。
晚泊龙沙章江禅院,挈家投宿,新添差吉倅鹿宣义何同至。
己丑,天申节。
早就章江院设供祝圣寿。
周簿为可同其妇六妹来。
饭罢,挈家游秋屏,酌浅沙泉,遂过列岫亭,入报恩禅院
长老晓林,眉山人
藏后有铁文殊像,甚大。
归入景德禅院观铜佛,钟传所铸也。
登阁閒望。
庚寅,早,龚帅实之殿撰、漕芮国瑞郎中、时总管俊、安抚司参议刘朝奉如愚、机宜魏奉议钦承、权抚干谢宣教谔、权提点司属官何迪功份、转运司主管文字郑通直益、干办公事文林汝楫、王迪功思恭准备差遣林迪功颖秀、监造船场王迪功抡、隆兴符朝奉悊、李通直宗质、钤辖苏左武绅、签判郑承事侨、节推薛儒林裴、教授吴从政焕、右司理文林康嗣、司法何迪功洵、司户洪迪功待聘、监税陈迪功修、南昌主簿欧阳迪功世美、新湖北参议黄大夫𡑀、主管崇道观王大夫濩、新兴国守陈朝请寅、耿通判虎若、蔡承事嶒、刘登仕恜、阁门祗候时忠翊政、新建安黄宣教炎及其弟󶷩、上蓝长老了乘并相候。
庐陵士人余允武、欧阳兴宗投诗。
移舟滕王阁下,挈家寓阁上,如迁乔木也。
辛卯,南风动地,招何应通诊脉。
壬辰黄州进士昌图以长书携苏黄帖求跋。
癸巳,南风益高,飞沙鼓浪,下视柴舟覆焉。
甲午,再招何医。
翁子功机宜相候,初参告也。
江州瑞安宰镗继至。
吴教授饭。
乙未,新南康刘奉直坦相候。
丙申,早,留宋晋裕监税饭。
大兄先乘舟归庐陵
丁酉,赴府会,于民安堂中坐,游南园。
六月戊戌朔,赴芮漕会于观风堂
后圃颇宽旷,荷花已开,欲泛小舟,会微雨止。
己亥,舟行三十里泊蒋家湾
庚子,早,行三十里过生米镇,又二十馀里泊曲尺湖。
辛丑,早,以舟人亡失脚船,移时方能行,二十里至市汊,又十里泊秆堆步。
相对即龙雾洲,登岸与村民黄氏语,皆云政和戊戌后方有。
今岁之水自三月至今屡退屡溢,沿江人家寺院多浸损,而树木皆荡去,不然亦浸死。
壬寅,炎热。
终日行数十里,将至曲江而止。
癸卯巳时丰城县
右从政郎马光誉、丞左从政郎赵不阈、主簿右修职郎杨迪巡检秉义郎王全、监税承信郎周仁监赡军酒库马永之、右朝散郎新知浔州王同老左文林郎吉州推官孙琳进士朱祺并相候。
杨簿,中书舍人邦弼之子,其五世祖伉,盖文公亲弟也。
晚,马君寿移具来宝气亭。
甲辰,早行,县官送别李家坪,距樟镇十馀里宿。
乙巳甲夜临江军,馆于贡院,即行衙也,其侧有翠微亭
太守左朝请郎江溥通判右宣教郎赵不比相候。
丙午,早赴军会。
丁未,晚赴任子严会。
十四弟自新淦来。
戊申,早,移舟慧力寺下,具饭待教授随同年。
罗子行自白沙来。
携家少休江月亭午后方解去。
晚宿永泰寺
己酉,南风甚高。
晚宿青泥,梦七兄至,既寤而持书者扣船扉,云已在数里间。
庚戌,早至神头之龙安寺会七兄。
新淦县右通直郎王延年、丞左宣教郎赵邠之、主簿右修职郎彭周老、新主簿右迪功郎侯迨、监赡军酒库成忠郎丁密、监本县税右从事郎王需、水陆巡检秉义郎金允、新知通州海门县右宣教郎赵师炳、新广德丞董世龙及其弟世仪赣州排岸承节郎赵善教、右宣教郎致仕杨扶右迪功郎吉州司理张棫并相候。
晚与七兄小酌。
辛亥,早,移舟入邑,借邹氏江亭舣泊。
新淦右从事郎廷硕将仕郎前权乐平舜臣及其弟舜举、亲戚韩竦胄、丁忧刘主簿昌仪及其弟人杰并相候。
陈宅德夫,晚赴董伯亮子羽会。
壬子,早,过江送七兄还宜春
罗子行归白沙。
韩十五霦自株墓来,令纶具饭待之。
晚赴杨图南会,园亭亦可观。
夜月蚀。
癸丑,早发新淦,南风甚高,仅行三十馀里宿卢洲
甲寅右从政郎武陵丞萧许、将仕郎齐贤及其堂弟汝贤、士人萧如埙并自白沙来迎。
萧惠十四诗,甚佳。
晚宿硖江滩下。
乙卯丁忧人前丰城赡军酒官曾敏学、左从政郎隆兴府教授曾三聘自污泥坑来迎。
靖州及新衡阳簿易迪功嘉猷并自城中来迎。
晚宿敖山
丙辰,青原宇老率其徒祖机、法超、妙智来迎。
晚至元潭登观,观古剑,其长尺馀。
顷之,抛江复行数里。
丁巳,早,郭景闻奉议自东来。
巳时抵白沙,罗子行邀至其家,留连终日。
久无雨,禾有损者。
晚雨方作,风散之。
萧必巨及岳英之孙必中、必得、罗氏馆客郑大明并相候。
戊午,早发白沙,未后至吉水县
知县左宣教郎赵不遏、丞右修职郎张作楫并相候。
晡后解去,北风微作,又移时方能上滑石滩,宿墨潭。
小一侄吕甥来迎。
己未,早,微有北风,舟人方击鼓挂帆,得未曾有。
仅行两箭地,已转南薰矣。
未后将至梅林胡邦衡及知识皆来迎。
寻舣舟候春亭下。
太守仲应、姨夫通判左承议郎赵善待、右宣义郎鹿何、釐务通判右宣义郎赵永年及郡官并相候。
晚入城,略至所居,遂往谒太守,拜从母。
归船中宿。
庚申,早,挈家入宅。
韩文公云:「辛勤二十年,始有此屋庐」。
客至纷然,不暇记。
微雨二月廿八日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七
雨弗为(去声)云拖,气和真是和。
润郊又及寸,泽物岂辞多。
所虑三时远,翻愁一往过。
祈年终始意,自不解应何。
陕州三门观砥柱,夜宿禹庙,壁间有诗,吏部冯主政鱼山乾隆丙午二月二十八日作也。持烛读之,不胜慨然,作七律二章 其一 清 · 刘大观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古殿阴森压怒波,中条对面复峨峨。
凿经千古石犹悍,危到百分舟自过。
竹箭夜驰惊鬼魅,桃花春涨走鼋鼍。
神功一锁狂澜势,不尔人间竟若何。
陕州三门观砥柱,夜宿禹庙,壁间有诗,吏部冯主政鱼山乾隆丙午二月二十八日作也。持烛读之,不胜慨然,作七律二章 其二 清 · 刘大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六
铁鹤蹁跹留晋制,皮羊混沌学吴舟。
摇空院已春尽,诗出故人还壁头。
共借绳床栖冷地,谁传书信到炎州
法源花下题襟处,绮岁匆匆逐水流。
蔡确改知安州告词1087年2月28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栾城集》卷二八、《皇朝文鉴》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朕体貌大臣,务全终始。
有善则藩饰褒显,以风励天下;
有过则迁就讳避,以曲全旧恩。
至于用法,盖不得已。
具官某,早以才力,奋于下寮。
旋蒙器使,致位元宰
弟硕不类,贪冒有素。
而溺于私爱,以废公议。
曲从举吏之请,遂成黩货之辜。
其骄奢淫纵之状,理无不知;
而涵养蒙蔽之甚,殆非体国。
致烦言之并作,虽欲宥而不能。
黜守小邦,仍褫旧职。
往自修省,尚体至恩。
可。
吕公孺秦州告词1087年2月28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栾城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秦故重镇,统制西戎
乃者肇复河湟,边候浸远。
虽复号称近地,而实据其本根。
用人之难,与昔无异。
具官某,故相之后,风流未亡。
旧德之重,出入见纪。
临民有宽厚之美,治兵知节制之方。
偃然长城,可托西顾。
朕方包裹兵甲,以怀予异类;
厉将帅,以完整边防。
盖非靖重无以为安;
非缮治无以持久。
祗率朕意,勉成厥功。
可。
乞更支役钱雇人一年候修完差役法状元祐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伏见二月九日三省枢密院劄子节文:「应天下免役钱一切并罢,其诸色役人并依熙宁元年以前旧法人数定差,更乞指挥县官吏看详。
若依今来指挥别无妨碍,即便依此施行;
若有妨碍,致施行未得,限敕到五日内具利害擘划申本州,本州限一季闻奏。
奏到各随宜修改,奉圣旨依奏」。
臣看详上件指挥,大纲已得允当,其间节目颇有疏略差误,未易一一具言,全在有司节次修完。
近见开封府奏,开、祥两县于数日之内,依旧役法人数差到役人。
臣窃惟自罢差役至今,仅二十年,乍此施行,吏民皆未习惯。
兼差役之法关涉众事,根牙盘错,行之徐缓,乃得详审。
若不穷究首尾,匆遽便行,但恐既行之后,别生诸弊。
臣窃见州县役钱,所在例有积年馀剩。
今年夏料虽已放罢,旧馀剩钱犹足支数年。
欲乞朝廷指挥,将见在役钱且依旧雇役,尽今年而止。
却于今年之内,催督诸处审议差役,令的确可行,更无弊害,然后于今迤逦差拨起自来年役使乡户。
一则差役条贯既得审详,既行之后,无复人言;
二则将已纳役钱,一年雇役,民力纾缓,进退皆便。
臣深恐诸道以为朝廷已行之命,降到即行,虽有妨碍,更不陈述,致差役之条未尽其利。
若朝廷以臣此言可用,欲乞下三省疾速施行。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新法已来减定役人,皆是的确数目。
行之十馀年,并无阙事。
则旧法人数决为冗长,天下共知。
况近降指挥,明使州县相度有无妨碍。
至于揭簿定差,亦无日限。
今来开封官吏更不相度申请,于数日之间一依旧法人数差拨了绝。
如坛子之类,近年以剩员充者,一例差拨役人监勒。
开、祥两县迅若兵火,显是故欲扰民,以害成法。
尚赖百姓久苦役钱,乍获复旧,更无词说。
不尔,必须争讼纷纭,为害不小。
乞下所司取问开封官吏,明知有上件妨碍,更不相度申请,及似此火急催督,是何情意?
特赐行遣,以戒天下挟邪坏法之人。
按:《栾城集》卷三六。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一四(第六册第五○二六页)、食货六五之四○(第七册第七一七六页)。
乞罢安焘知枢密院元祐元年闰二月1086年闰2月28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栾城集》卷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近奏论诸执政才力长短,以谓张璪、李清臣、安焘皆斗筲之人,持禄固位,安能为有,安能为无。
陛下新临天下,人才衰少,此数人者,未可一朝尽去,故且存而勿论。
若陛下必欲镇抚夷夏,弹压将帅,如彼三人皆不足用。
臣窃见近日李清臣尚书右丞左丞,虽号稍迁而职位相近,未至超擢,臣是以不敢复言。
今者安焘同知枢密院知院,度越四人,直出其上,中外惊怪,不知陛下何以取之而遽至此?
臣观之为人,才气凡近,学术空虚,不迨中人,仅免过失。
先帝特以万里涉海,故酬其劳,置之侍从
谨默自守,遂至枢府
既忝重任,略无建明,与张诚一同事则随诚一,与章惇同事则随,高下俯仰,惟强有力者是从。
奈何举天下兵革之重全以付之?
若陛下怜,未忍罢去,臣愿令且守旧职,与范纯仁共事。
如此则枢密院与三省俱无长官,亦无阙于事。
至于躐等用人,非众人共称其贤,于义不可。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