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四月初八 南宋 · 释居简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只么随流去,如何庆佛生。
飘零嗟劫浊,湔洗俟河清。
托讽知无益,谗谀又不情。
韶阳奉尘刹,不荐一杯羹。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天监元年四月丙寅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六
门下:神牧、帝乡(《艺文类聚》作「神州帝城」。)
冠冕列岳;
渚宫、樊邓,形胜是归。
居中作卫,翌宣戎勋(《艺文类聚》作「戎重」。)
隆兹宠号,实允旧章。
并非亲勿居,惟贤斯授。
西中郎将护军宏,朕之介弟,早宣德誉,董一藩政,缉是嘉庸,国礼家情,瞻寄隆重。
使持节、督南徐、兖二州诸军、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秀,风颖隽迈,识业标简,任居藩翰,政以化成。
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伟,体韵淹穆,神寓凝正,经纶夷雅(《艺文类聚》作「夷险」。)
参赞王业。
冠军右卫将军恢,神检外洽,渊量内湛,奉职钩陈,周卫以穆。
使持节、督、荆、湘、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怛,秀识冲情,允文允武,经启王业,实有厥勤。
并契阔绸缪,分形并气,处家尽其匪躬。
朕承运迭兴,光宅四海,藩维广树,经朔攸属,出纳之宜,望实惟允。
宏可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南徐州诸军事、后将军扬州刺史封临川郡王
秀可进号征虏将军,馀官如故,封安成郡王
伟可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梁、荆、宁、南北秦六州、郢州竟陵司州随郡诸军事、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将军如故,封建安郡王
恢可侍中前将军、领石头戍事、领兵景佐,封鄱阳郡王
怛可使持节都督荆、湘、益、宁四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封始兴郡王食邑二千户(《文艺英华》四百四十四,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一,以为任昉作。)
卢直院新荷 南宋 · 释居简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爱此青钱小,移舟傍浅湄。
团青迎浴佛,脆绿未巢龟。
翠幄钿孤镜,瑶田四维。
微风翻嫩紫,半捲欲开时。
庐陵蘅塘陈氏族谱序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五
我宋自权奸诱致黠虏,以腥秽江淮
太皇太后诏余出使军前,再讲和好。
将作监丞庐陵陈骧独力止余行。
余以太后懿旨,义不得避。
及至虏营,骁首见余辞气慷慨,执义不屈,果被拘留,遂悔不用骧言之晚。
赖先帝威灵,以计得遁,历间关于海道,脱万死以还朝。
时德祐二年四月八日也。
因上书阙下,备陈恢复大计。
诏除余右揆,余力辞,得请督师,专征海隅
不意垂集一蹶,收拾散亡,直趋南剑
回视门生故吏,阒然涣逝。
寻一谪戍诣辕门而请谒,礼而进之,乃故将作监丞陈骧也。
为人涉猎于孙吴,智巧而机辩,遂留参决军事。
一日,告余曰:「骧本江州义门陈氏。
十四世祖拊始徙隆兴樟树下
五传至渝,刺史于闽而调官于吉。
庐陵忠孝之邦,文物之盛,以建中靖国元年退老交坑,后徙居蘅塘,距今百七十五年。
骧虽生长蘅塘,然江州祖墓未尝绝岁时之祭扫。
不自意解官谪此,获侍麾下。
谱牒幸存,请公一言以识之。
庶几庐陵隆兴江州,后来继今,子孙不致相视如途之人。
是维持我宗族恩爱不忘于百世者,公也」。
呜呼!
由京舆南渡而来,诏书叠下,募义勤王,今百四十五六年矣,竟俾羯尘益炽者,天下其无义民乎?
实由权奸格沮,使卒不果一伸其义焉尔。
江州陈氏,自京及褒,同居十世,而南唐旌表其门。
自褒至炳龙又三世,而有宋优奖其义。
陈褒宗族当干戈之剧,尚克保和其义聚;
南唐君臣婴国家睽□之馀,犹知旌异其义民
于时上下之间,相尚以义。
及我太祖皇帝一举合义,而中外翕然以爱戴归往者,天下虽乱,而仁义不绝故也。
太宗皇帝深究其然,诏锡行义钱于炳龙。
迨使覆载之中,举知州为义邦,陈氏为义族,宁非升祥符二诏,赫赫照人耳目者存乎?
陈渝刺吉而竟家于吉,宁非见吉为忠节大邦,欲其后之人耳濡目染于其间,建忠效节于其后,以配江州之义而具美乎?
今宗社不竞,皇舆迁播,正臣子仗义报君之时也。
勖哉陈骧!
尔尚协心以相余,奋厥义气,剪彼旃裘,致我宋玉历重延于万世,则昔日为江州之义族,今日为庐陵之忠臣。
忠义两全,将见宗族恩爱,可以仪刑于天下矣,岂惟三郡而已哉!
按:《文信国公集》卷八,四忠遗集本。
陶隐居难《均圣论》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九
难云:释迦之现,近在庄王
唐虞、夏殷,何必已有。
周公不言,恐由未出;
非门宜隐,育王造塔。
始警王之世,阎浮有四,则东国不容都无?
答曰:释迦出世年月,不可得知。
佛经既无年历注记,此法又未东流,何以得知是周、庄之时?
不过以《春秋》鲁庄七年四月辛卯恒星不见为据,三代年既不同,不知外国用何历法,何因知鲁庄之四月,是外国之四月乎?
若外国用《周正》邪?
四月辛卯,长历推是五日,了非八日
若用殷正邪?
周之四月,殷之三月
用夏正邪?
周之四月,夏之二月
都不与佛家四月八日同也。
若以鲁之四月为证,则日月参差,不可为定。
若不以此为证,则佛生年月,无证可寻。
释迦初诞,唯空中自明,不云星辰不见也。
瑞相又有日月星辰,停住不行。
又云:明星出时,堕地,行七步,初无星辰不见之语,与《春秋》恒星不见,意趣永乖。
若育王造塔,是敬王之世,阎浮有四,此道已流东国者。
敬王以来,至于六国,记注繁密,曾无一概。
育王立塔,非敬王之时,又分明也。
以此而推,则释迦之兴,不容在近周世;
公旦之情,何得未有?
难云:夫子自以华礼兴教,何宜乃说夷法?
故叹中国失礼,求之四夷,亦良有别意。
答曰:弘教次第,前论已详,不复重辩。
难云:四夷之乐,裁出要荒之际;
投诸四裔,亦密迩危羽之野。
禹迹所至,不及河源
越裳白雉,尚称重译。
天竺罽宾,久与上国殊绝,衰周已后,时或有闻。
故邹子以为赤县于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
汉初,长安乃有浮图,而经像眇昧。
张骞虽将命大夏甘英远届安息,犹弗能宣译风教,必其发梦帝庭,乃稍兴显。
此则似时有通碍,非关运有起伏也。
答曰:本以西域路近,而大法不被。
此盖由缘应未发,非谓其途为远也。
其路既近,而此法永不东流。
若非缘应未至,何以致此?
及后东被,皆由缘应,宜发通碍,各有其时,前论已尽也。
难曰:若必以缘应有会,则昔之淳厚,群生何辜,今之浇薄,群生何幸!
假使斯法本以救浇者,夫为罪莫过于杀。
肉食之时,杀孰甚焉!
而方俟火粒,甫为教萌,于大慈神力,不有所踬乎?
若粳粮未播,发事难息,未审前时过去诸佛,复以何法为教?
此教之萌,起在何佛?
兼四戒犯人,为报乍轻;
一杀害兽,受对更重。
首轻末重,亦为未达。
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周、孔所云闻声不食,斩伐以时者,盖欲大明仁义之道。
于鸟兽草木,尚曰其然;
况在乎人,而可悖虐!
非谓内惕寡方,意在缘报,睹迹或似,论情顾乖。
不审于内外两圣,其事可得是均以不?
此中参差,难用顿悟。
请备以咨洗,愿具启诸蔽。
答曰:民资肉食,而火粒未启。
便令不肉,教岂得行?
前论言之已具,不复重释。
众生缘果所遭,各有期会。
当昔佛教未被,是其恶业盛时;
后之闻法,是其善业萌时。
善恶各有其时,何关淳厚之与浇薄?
五支之戒,各有轻重。
非杀戒偏重,四支并轻,且五业虽异,而互相发起。
犯人之戒,人重故先出;
犯兽之戒,兽轻故后被。
训戒之道,次第宜然。
周公、孔子,渐弘仁恻。
前论已详,请息重辩。
若必以释教乖方,域之理外,此自一家之学,所不敢言(《广弘明集》五。)
正二教论道士有为夷夏论者,故作此以正之) 南齐 · 明僧绍
 出处:全齐文卷十四
及闻殊论,锐言置家,有惧诬圣,将明其归,故先详正所证二经之句,庶可两悟幽津。
论称道经云:老子入关之于天竺卫国
王夫人,名曰清妙。
老子因其昼寝,乘日之精,入清妙口中。
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右腋而生。
堕地,即行七步,举手指天曰:「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
于是佛道兴焉(事在《玄妙内篇》,是汉中真典,非穿览之书。)
正曰:「道家之旨,具在老氏二经;
敷玄之妙,备乎庄生七章。
而得一尽灵,无闻形变之奇;
彭殇均寿,未睹无死之唱。
故恬其天和者,不务变常,安时处顺。
夫何取长生?
若乘日之精,入口剖腋,年事不符,托异合说,称非其有。
诞议神化,秦汉之妄,妖延魏晋,言不经圣,何云真典乎?
论称佛经云:释迦成佛,已有尘劫之数。
或为儒林之宗,国师道士(此皆《成实正经》,非方便之说也。)
正曰:佛经之宗,根明极教,而三世无得,俗证觉道,非可事显。
然精深所会,定慧有征于内;
缘感所应,因果无妄于外。
释迦发穷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之所通也。
故其练精研照,非养正之功;
微善阶极,异殆庶自崖。
道济在忘形,而所贵非全生,生生不贵,存存何功?
忘功而功著,寂来而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
论曰:二经之旨,若合符契。
正曰:夫佛开三世,故圆应无穷,老止生形,则教极浇淳。
所以在形之教,不议殊生,圆应之化,爰尽物类。
是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而非前说之证。
既关塞异教,又违符合之验矣。
论曰:道则佛也,佛则道也。
正曰:既教有方圆,岂睹其同。
夫由佛者固可以权老,学老者安取同佛?
苟挟竞慕高,撰会杂妄,欲因其同,树邪去正,是所乃学非所学,自漏道蠹,只多不量,见耻守器矣。
论曰:其入不同,其为必异。
各成其性,不易其事。
又曰:或昭五典,或布三乘。
教在华而华言,化夷而夷语。
又曰:佛道齐乎达化,而有夷夏之别,正曰:寂感遂通,在物必畅,佛以一音,随类受悟。
在夷之化,岂必三乘?
教化之道,何拘五教?
冲用因感,既夷华未殊,而俗之所异,孰乖圣则,虽其入不同。
然其教自均也。
论曰:端委搢绅,诸华之容也;
剪发缁衣,群夷之服也。
正曰:将求理之所贵,宜无本礼俗,沿袭异道,唯其时物。
君子豹变,民文先革,颛孙膺训,丧志学殷,夫致德韶武,则禅代异典,后圣有作,岂限夷华?
况由之极教,必拘国服哉。
是以系其恒方,而迷深动踬矣。
水陆既变,致远有节,舟车之譬,得无翩乎?
而刻船守株,固以两见所归。
论曰:下弃妻孥,上废宗祀,嗜欲之物,咸以礼伸,孝敬三典,独以法屈,悖德犯顺,曾莫之觉。
又曰:全形守祀,继善之教也;
毁貌易性,绝恶之学也。
理之可贵者道,事之可贱者俗。
正曰:今以废宗祀为犯顺,存嗜欲以申礼,则是孝敬三典,在我为得,俗无必贱矣。
毁貌绝恶,自彼为鄙,道无必贵矣。
爱俗拘旧,崇华尚礼,贵贱迭置,义成独说,徒欲蠹溺于凡观,岂期本理于圣言邪?
论曰:泥洹仙化,各是一术,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
正曰,侯王得一而天下贞,莫议仙化,死而不亡者寿,不论无死。
臆说诬滥,辞非而泽,大道既隐,小成互起,诚哉是言。
其诸诬诡谤慢,欲以苟济其违,求之圣言,固不容讥矣。
今之道家所教,唯以长生为宗,不死为主,其练映金丹,餐霞饵玉,灵升羽蜕,尸解形化,是其托术,验之而竟无睹其然也。
又称其不登仙,死则为鬼,或召补天曹,随其本福。
虽大乖老庄立言本理,然犹可无违世教,损欲趣善,乘化任往,忘生生存存之旨。
实理归于妄,而未为乱常也。
至若张之徒,又皆离以神变化俗,怪诞惑世,符咒章劾,咸托老君所传,而随稍增广,遂复远引佛教,证成其伪,立言舛杂,师学无依,考之典义,不然可知。
将令真妄浑流,希悟者永惑,莫之能辩,诬乱已甚矣。
客既悉于佛老之正,犹未值其津,今将更粗言其隅,而使自反焉。
夫理照研心,二教两得,乃可动静兼尽,所遇斯乘也。
老子之教,盖修身治国,绝弃贵尚,事止其分,虚无为本,柔弱为用,内视反听,深根宁极,浑思天元,恬高人世,浩气养和,失得无变,穷不谋通,致命而俟,达不谋己,以公为度。
此学者之所以询仰馀流,而其道若存者也。
安取乎神化无方,济世不死哉?
其在调霞羽蜕,精变穷灵,此自缮积前成,生甄异气,故虽记奇之者有之,而言理者弗由矣。
稽之神功,爰及物类,大若麟凤怪瑞,小则雀雉之化。
夫既一受其形,而希学可致乎?
至乃颜孔道邻,亲赀纳之极,固将仰灵尘而止,欲从末由,则分命之不妄有,推之可明矣。
仲尼贵知命,而必有所不言,伯阳去奇尚,而固守以无为,皆将以抑其诞妄之所自来也。
然则穷神尽教,固由之有宗矣,道成事得,各会之有元矣。
夫行业著于前生,而强学以求致其功;
积习成于素孱,而横暴以妄易其为。
首燕求越,其希至何由哉。
故学得所学,而学以成也;
为其可为,而为可致也。
则夫学镜生灵,中天设教,观象测变,存而不论,经世之深,孔老之极也。
为于未有,尽照穷缘,殊生共理,练伪归真,神功之正,佛教之弘也。
是乃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
然静止大方,乃虽蔽而非妄;
动由其宗,则理通而照极。
故必德贵天全,自求其道,崇本赀通,功归四大,不谋非然,守教保常,孔老之纯,得所学也。
超宗极览,寻流讨源,以有生为尘毒,故息敬于君亲,不惊议其化异,不执方而骇奇,妙寂观以拓思,功积见而要来,则佛教之粹,明于为也。
故夫学得所学,则可以赀全生灵,而教尊域中矣;
明为于为,将乃灭习反流,而邈天人矣。
过此已往,未之或知,洗虑之得,其将在兹(《弘明集》六,又略见《齐书·顾欢传》,《南史·顾欢传》)
谢雨祝文绍圣四年四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一、《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维绍圣四年岁次丁丑四月甲申朔初八日辛卯,具位韦某谨以清酌之奠敬告于威烈侯之神:夫神之于人也,有享必有以惠;
人之事神也,有祈必有以报。
某前日以时雨之愆而乞侯之灵,而霶霈之泽不旋踵以应,则侯之享所祈也,可谓无愧矣。
今日洁诚奠爵以谢侯之惠,又敢缓其报乎?
尚飨。
永寿县君史氏墓志铭元符三年十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夫人姓史氏,世家于
曾大父行諲,隐居不仕。
大父延鼎,赠殿中丞
父纶,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处州,累赠刑部侍郎
夫人生而聪慧,父母钟爱,择所宜适,为中大夫石公讳衍之之配,实朝散大夫待举之冢妇也。
初,夫人先君与中大公之考居邑相邻,雅相友善。
天圣中同登进士第,情诚愈密,而择对如所欲,遂成婚姻焉。
夫人及笄而归,移事亲之孝以奉舅姑,敬长抚幼,避厚处薄,闺门之内,一无间言。
推之妇道,可谓无愧矣。
中大公幼失所恃,暨先大夫公捐馆,而继母德兴君柳氏守志寡居,每以诸女俱幼忧形于色。
夫人先意承颜左右,助其训育,閒则钧备奁橐以俟。
及嫁,虽帉帨縏帙之小,皆躬为营之,其后悉得所归,以安德兴之心。
德兴既殁,服除且久,中大公与仲季义聚,亲族不翅千指,而无斗粟尺布之偏,雍雍者几二十年,夫人之助为多矣。
夫人性识高远,动必中礼。
平居泊如也,人不见其喜愠。
协睦宗族,出于诚心,助祀奉先,莫非身率。
石氏巨族望于东南,外则朱金辉映,内则簪珥华靡,夫人一不介怀,乃独以《诗》《易》典坟为乐。
自其子至于曾孙,方幼学时皆亲自训督。
平居喜白傅文章,读其集,至于简编屡绝。
舍妇人女子之好而专玩圣贤之言,其趋尚过人远甚。
每戒其子孙,必先之以学问,继之以忠孝,故之秀,圭璋之美,诜诜并进,而接迹决科,各名于时,远趾高翔,他日势未易度,在夫人积善之报,何其敏哉!
夫人以子景衡列于朝,因元祐初明堂恩封仁寿县君
自是一纪间凡三遇大礼,进封寿安、寿光、永寿,皆美邑也。
寿光加恩,乃为太君
元符三年四月八日,以疾卒于私第,享年八十有三。
其年十月十六日葬于新昌县岘山,实祔中大公之茔也。
子七人,景仁富术学,恬不进取。
景俭早世。
景衡朝请郎通判常州军州事。
景衎滁州军事推官
景术奉议郎、监越州税。
景衢、景卫俱有志于学。
女二人,长适进士朱匪,次适朝散郎通判汾州广国
孙男十九人,公辅瀛州防禦推官涟水军涟水县,公辑、公弼、公轸、公辟、公辄、公揆、公骐、公骥、公阅、公定、公操、公约、公挺、公骅、公翊、公驿、公绰、公骋皆业儒。
孙女十五人,长适湖州乌程陈天倪,次适进士吕汉,次适进士林安正,次适台州黄岩韦寿卿,次适进士郭胜之,次适进士张垂,馀尚幼。
曾孙三人,令问、淑问、昭问。
将葬,诸孤乞铭于馀杭韦骧,岂以其老于葭莩之末而稔闻夫人之德,且有以取信于后世乎?
某虽不敏,义不得以浅陋辞,敬受而志之。
又为之铭曰:
夫人尽志事舅姑,治家睦族相厥夫。
训子与孙忠孝俱,身为冢妇肯自如。
敬先奉祀常勤劬,以诚率下非虚拘。
鲜华绮靡众所趋,我所乐兮在诗书。
养心以道老不踰,天乎佑善庆有馀。
振振嗣续光门闾,瑚琏之器何多欤!
寿虽及耄智不疏,顺化似择良居诸。
飘然无憾于锱铢,岘之山势不孤。
归祔同穴全终初,勒铭万古传龟趺。
议礼局看详追赠之制指挥大观四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九之五(第三册第二五九四页)、《政和五礼新仪》卷首
臣僚之家沾被恩典,泽及祖先,最为荣遇。
其追赠官爵,虽是宠以虚名,缘直下子孙皆得用荫,及本户差科输纳之类,便为官户,故所赠三代愈多,即所庇之子孙愈众,不特虚名而已。
司封格,三公以下至签书枢密院,初除及每遇大礼,并封赠三代,节度使虽封三代,遇大礼方许封赠,尚不在初除封赠之例。
其次官虽至东宫三师,阶虽至特进,职虽至大观文,亦止封二代,有以知祖宗以来慎惜名器之意。
高祖之上,又有一祖,未有称呼,可令议礼局看详。
夷夏论 南齐 · 顾欢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二
夫辩是与非,宜据圣典。
寻二教之源,故两标经句。
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右腋而生,堕地即行七步,举手指天曰:『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
于是佛道兴焉」。
此出《玄妙内篇》。
佛经云:「释迦成佛,有尘劫之数」。
出《法华》、《无量寿》。
或为国师道士,儒林之宗」。
出《瑞应本起》。
欢论之曰:五帝、三皇,不闻有佛,国师道士,无过老、庄,儒林之宗,孰出周、孔。
若孔、老非圣,谁则当之。
然二经所说,如合符契。
道则佛也,佛则道也。
其圣则符,其迹则反。
或和光以明近;
或曜灵以示远。
道济天下,故无方而不入;
智周万物,故无物而不为。
其入不同,其为必异。
各成其性,不易其事。
是以端委搢绅,诸华之容;
剪发缁衣,群夷之服。
擎跽磬折,侯甸之恭;
狐蹲狗踞,荒流之肃。
棺殡椁葬,中夏之制;
火焚水沈,西戎之俗。
全形守礼,继善之教;
毁貌易性,绝恶之学。
岂伊同人,爰及异物。
鸟王兽长,往往是佛,无穷世界,圣人代兴。
或昭五典,或布三乘。
在鸟而鸟鸣,在兽而兽吼,教华而华言,化夷而夷语耳。
虽舟车均于致远,而有川陆之节;
佛道齐乎达化,而有夷夏之别。
若谓其致既均,其法可换者,而车可涉川,舟可行陆乎?
今以中夏之性,效西戎之法,既不全同,又不全异。
下弃妻孥,上废宗祀,嗜欲之物,皆以礼伸;
孝敬之典,独以法屈。
悖德犯顺,曾莫之觉。
弱丧忘归,孰识其旧?
且理之可贵者,道也;
事之可贱者,俗也。
舍华效夷,义将安取?
若以道邪?
道固符合矣。
若以俗邪?
俗则大乖矣。
屡见刻舷沙门,守株道士,交诤大小,互相弹射。
或域道以为两,或混俗以为一。
是牵异以为同,破同以为异。
则乖争之由,淆乱之本也。
寻圣道虽同,而法有左右。
始乎无端,终乎无末。
泥洹仙化,各是一术。
佛号正真,道称正一。
一归无死,真会无生。
在名则反,在实则合。
但无生之教赊,无死之化切。
切法可以进谦弱,赊法可以退夸强,佛教文而博,道教质而精。
精非粗人所信,博非精人所能。
佛言华而引,道言实而抑,抑则明者独进,引则昧者竞前。
佛经繁而显,道经简而幽。
幽则妙门难见,显则正路易遵。
此二法之辨也。
圣匠无心,方圆有体,器既殊用,教亦异施。
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
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
佛迹光大,宜以化物;
道迹密微,利用为己。
优劣之分,大略在兹。
夫蹲夷之仪,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聆解。
犹虫嚾鸟聒,何足述效(《南齐书·顾欢传》,《南史·顾欢传》,《弘明集》七。)
梓夔路曲赦政和三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五、《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九
门下:朕承前烈,光宅丕图,声教所渐,海隅率俾。
汉、唐之旧壤,有溱、播之遐陬,沦于远方,久限正朔。
而顷能向慕,靡俟招徕,吁众志以交孚,举一方而内属。
列之郡县,几五十城;
籍以版图,踰数千里。
矧复服产饶阜,土风俭勤。
边用自充,每不烦于中给;
人情已附,顾无患于它虞。
成武事之脩,庶协字人之指。
然念缮营之久,不无调役之劳,其布湛恩,用安裔俗。
梓夔路(云云。),于戏!
复兹故土,既成疆理之功;
辑我新民,更厚抚绥之泽。
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重行修展藏书府诏政和五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七(第三册第二七六三页)、《宋朝事实》卷九
延见多士,历览藏书之府,典谟训诰与祖宗遗文皆在,又以馆天下之儒学。
而屋室浅狭,上漏旁穿,若不足以容,甚非称太平右文之盛。
可令书艺局重行修展,仍等第推恩支赐。
何执中罢相太傅致仕加恩制政和六年四月辛未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三、《宋大诏令集》卷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
进则经邦,任宰司之峻;
退而就第,宠升帝傅之崇。
保兹名节之全,寔乃初终之美。
其诞扬于涣号,用褒显于宗工。
具官何执中敦重而有容,直方而不挠。
蕴济务之图,而将以远识;
迪匪躬之操,而持以小心。
学为儒宗,达不闻于离道;
材推王佐,进必务于辅忠。
粤祗事于潜藩,旋登庸于揆路。
宣王之倚方叔,克赖壮猷;
高宗之式甘盘,亦惟旧学。
时若格天之业,蔚然奠枕之勋。
承弼八年,勤劳百度。
比既谐于物药,方虚伫于赞元
有怀知足之规,遽起告归之志。
露章数上,引谕莫回。
祈尽解于政机,获永休于家食。
闵劳以事,思亶乃诚。
特蕃命数之隆,庸示老成之厚。
咸有一德,念克底于成功;
兹惟三公,用载光于得谢。
拓封赋邑,加食爰畴。
拥貂冠赤舄之华,从鸠杖安车之适。
眷言硕望,垂训无穷。
于戏!
下膏泽于民,予敢忘于不绩;
告嘉谋于后,尔毋遂于遐心。
祈服殊荣,永绥备福。
可特授太傅致仕、依前荥国公、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降省齐世王侯封爵诏天监元年四月丙寅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二
兴运升降,前代旧章。
齐世王侯封爵,悉皆降省。
其有效著艰难者,别有后命,惟宋汝阴王不在除例(《梁书·武帝纪》中)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三十九 南宋 · 释居简
 押遇韵
汲井花水,煮蔷薇露,清净法身遭点污。
活戾世界,一年一度浴佛
白水瀑布丙申 清 · 郑珍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三
断岩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
水仙大笑且莫莫,恰好借渠写吾乐。
九龙浴佛雪照天,五剑挂壁霜冰山。
美人乳花玉胸滑,神女佩带珠囊翻。
文章之妙避直露,自半以下成霏烟。
银虹堕影饮谼壑,天马无声下神渊。
沫尘破散汤沸鼎,潭日荡漾金镕盘。
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
世无苏李两谪仙,江月海风谁解说。
春风吹上观瀑亭,高岩深谷恍曾经。
手挹清泠洗凡耳,所不同心如白水
舍道事佛疏文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六
天监三年四月八日梁国皇帝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十方尊法、十方菩萨僧。
伏见经文玄义,理必须诠,云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馀诸善,不得为喻。
能使众生出三界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标空察理,渊玄微妙,就义立谈,因用致显。
故如来漏尽,智凝成觉,至道通机,德圆取圣,发慧炬以照迷,镜法流以澄垢,启瑞迹于天中,烁灵仪于像外,度众生于苦海,引含识于涅槃,登常乐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言乖四句,语绝百非,应迹娑婆,示生净饭,王宫诞相,步三界而为尊,道树成光,普大千而流照。
但以此土根情浅薄,好生厌怠,自期二月,当至双林,亦是湛说圆常,且复潜辉鹤树,阇王灭罪,婆薮除殃,若不逢遇大圣法王,谁能救接?
在迹虽隐,其道无亏。
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返,今舍旧医,归凭正觉,愿使未来世中,童男出家,广弘经教,化度众生,共取成佛。
入诸地狱,普济群萌,宁可在正法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涉大乘心,离二乘念,正愿诸佛菩萨摄受。
萧衍和南(《释藏》陪八《辨正论》八,又驾八,《广弘明集》四。)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九十一 南宋 · 释居简
 押齐韵
一声哇地便吒哩,突出如斯大阐提
此土西天起殃害,堂堂洗土不成泥浴佛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九 南宋 · 释居简
虚空无相身,堕地惹埃尘。
不入红尘里,驴年洗得清四月八日
按:以上辑自《常州显庆禅寺语录》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百十三 南宋 · 释居简
 押词韵第十二部
佛子生来净无垢,今年洗了明年又。
顽赖容他五逆儿,劈面淋头誇毒手浴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