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禅祭皇地祇玉册文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冯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宋朝事实》卷一一、《宋史》卷一○四《礼志》七、《岱览》卷四、《泰山志》卷一二
维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十月戊子朔二十五日壬子,嗣天子臣德昌,敢昭告于皇地祇:无私垂祐,有宋肇基,命惟天启,庆赖坤仪。
太祖神武,威震万宇;
太宗圣文,德绥九土。
臣恭膺宝命,纂承丕绪,穹昊降祥,灵符下付,景祚延鸿,秘文昭著。
八表以宁,五兵不试,九谷丰穰,百姓亲比,方舆所资,凉德是愧。
溥率同词,搢绅协议,因以时巡,亦既肆类,躬陈典礼,祗事厚载,致孝祖宗,洁诚严配。
以伸大报,聿修明祀,本支百世,黎元受祉。
谨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禋祀,式表至诚。
皇伯考太祖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玄功大孝皇帝、皇考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大明广孝皇帝配神作主。
尚飨。
重立十善业道经愿文太平兴国二年十月 北宋 · 沈继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
重立《十善业道经要略》石壁功德。
伏愿君王万岁,永致太平;
臣佐千秋,长扶明盛。
文武品位,中外官寮,将表淄黄,诸军万姓,俱臻富寿,咸遂乐康
□次愿天平地成,河清海晏,风调雨顺,岁稔时丰,祥瑞毕臻,灾害不作。
三涂之罪苦永谢,诸天之福报长崇。
佛道兴行,法轮常转,三界九地,六类四生,尽于虚空,一切含识,乘斯善道,同证真如。
大宋太平兴国二年岁次丁丑十月戊午朔八日乙丑重建。
乡贡进士赵安仁书。
都维那朝散大夫、行尚书水部员外郎柱国沈继宗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顾七七七——三。
翰林志跋淳化二年十月一日 北宋 · 苏易简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丙戌岁易简始自祠曹外郎知制诰,蒙恩诏入院,逮今六载,略无尘露以益山海。
今岁骤自祠曹正郎改授中书舍人,充承旨之职,非才非望,益负愧惕。
因视草之暇,集成此书,以继李公之作。
馀后之制置新规,俟他日别加编纂焉。
时皇宋龙集辛卯淳化号之二年孟冬朔日。
按:《续翰林志》卷下,知不足斋丛书本。
新城松溪庙碑淳化四年十月二十日 北宋 · 杨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
《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传》曰:「明神不谄,惟德是依」。
仰瞻如在之容,常觉不言而信。
雪霜风雨,既罔愆于岁功;
黍稷稻粱,宁有私于阴骘。
其或物生疵疠,民起灾伤,如能露蠲洁之诚,奉馨香之荐,则必阴兵夜走,雷火昼飞,鼓怒搏击,何所不有。
俄顷崇山破,浚流竭,巨石落,大木折。
于斯时也,妖怪鬼魅,潜形匿影之罔暇焉。
暨雾廓天霁,人和气清,樵唱渔歌,于是乎作。
百里之内,四时之中,皞皞嬉嬉,各遂其所。
岂不赖聪明之德致若是耶?
安境通灵,信不谬矣。
侯,晋惠帝时人也,本望义阳
朱家世徐州讳彻字仲通,实昼锦之灵苗,乌台之华胄。
始宰睦州分水县,名震四方。
郭文为友。
及谢世之后,渡溪遗靴,溯洄而上者数四。
居人异之,乃记靴之所止于岸树,因兹立庙,目曰松溪
自是灵应日彰,祷请云拥。
在昔武肃王钱氏割据浙右,太师京兆公禦捍江南,具表以闻,赠典斯至。
邀侯封而有伟,享庙食以无穷。
厥后忠懿王亲纳土疆,宋有天下,俾仍旧贯。
淳化初祀,三班奉职广川士元将命斯邑,总榷酤也,令尹范阳卢文象。
弘农自南宫谪降而来,与少府颍川陈逊能等屡造严祠,每祈玄贶。
复有会府将校平昌管赞贤、前酒务官富春孙堪等,共谋葺修。
既各助缘,仍观成绩。
衣冠礼乐,俨然不怒而威;
簠簋笾豆,更俟无疆之福。
续兴廊庑,亟命斧斤。
邑人谓予归朝有期,愿志厥美,既立言之不朽,诚刻石以多惭。
淳化四年岁次癸巳十月乙卯朔,二十日甲戌记。
按:民国新登县志》卷八,民国十一年铅印本。又见道光《新城县志》卷二一。
对阐义钞辨三用一十九问(并序 天禧元年十月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二
孤山法师,吾宗之先觉者也,著《阐义钞》解《请观音疏》,于中发明消伏三用义亦详矣。
而于一家教观大旨,尚复差忒。
予切陋之,于是设问一十九章,徵问是否,俾诸学者于兹法义不为异端所惑云。
天禧纪元十月一日四明知礼叙。
一问:约事、约行二种毒害,为理性本具,随缘发现耶?
为理本无,因迷始有耶?
因迷始有,非今圆义。
本具随缘,能随之体非性恶耶?
二问:据何显文,约何了义,理性毒害非性恶耶?
三问:理性毒害是无明耶?
非无明耶?
若谓是者,则与约行全同;
若谓非者,又非性恶。
五住之外,别有体耶?
四问:行毒、理毒,若无别相,何故疏家特分三用耶?
五问:《钞》云:「修一心三观,破五住惑,即约行消伏毒害」。
至释理毒,何故复云「今观诸法唯心,染体悉净,即神咒治理性之毒」?
此之二解,能治、所治,约行、约理,在修、在性,异相如何?
六问:《钞》释无碍无染云:「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
故即有事中之毒及约行之毒也」。
作此解者,无染全属事行毒害明矣。
那释理性毒害,复指此耶?
理若不具毒害,性恶法门,至果永断耶?
三毒化事,作意方有耶?
七问:《钞》中特陈理毒非性恶者,为显思议耶?
为显不思议耶?
若谓思议,非今所论。
若不思议,一体三用,那忽永殊,毒害之义,唯属事行,理性本无耶?
八问:《钞》释理毒,何以都不陈理之相,便云「今观诸法唯心,染体悉净,即神咒治理毒也」?
此语为释理性所消伏耶?
为解理性能消伏耶?
若解所消理毒,为指染体耶,为指染用耶?
指染用,必是五住自属约行矣。
指染体,又非性恶。
一家所谈性恶法门,拟指何物耶?
九问:《钞》曰:「或谓性恶是理毒者,毒义虽成,消义全阙。
若无消义,安称用耶」?
诘曰:一家圆谈,若许理毒即性恶义,那得复云「消义全阙」?
若尔,荆溪何故云,忽都未闻性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耶?
然不知理毒即性恶者,何异都不闻耶?
纵许理毒为性恶,已那又责云「消义全阙」?
此乃虽闻而不解矣。
荆溪之意,唯恐不闻性恶则无性德之行,今何返此耶?
如斯述作,莫成坏己宗途否?
莫成翳人眼目否?
若谓不然,恭请三复斯文,探赜大旨,细为答释。
十问:《钞》指约行,是约智断。
智即能断,断即所断。
五住断处,名消行毒,谓异理毒者。
诘曰:智即能断,断即所断,更无别体,即指五住,对能断智,名行消耶?
断若无体,此即灭无之断,为此所断,自有常体。
指修即性为所断惑,名行消耶?
断若无体,此即灭无之断,与小何殊?
断若有体,行毒消处还具理性之毒否?
若非理毒,指何为体而论圆断耶?
应指别清净真如耶?
众生因心但有修恶无性恶耶?
十一问:理性若无消伏义者,约教行理,别释此题,教行名经。
有消伏义,约理名经,必可全废耶?
若可废者,何名别释题中理经耶?
若不可废,那忽简云「毒虽成,消全阙」耶?
十二问:理性消伏,为约修明?
为约性辨?
若约修者,不出约行消伏。
若约理性,理自消伏。
那云「今观诸法,唯心染体」等耶?
今观之言,修耶?
性耶?
十三问:理消伏义,《钞》自简云:「是则惑性相待,非关智断」。
今诘曰:理消伏义既云非关约行智断,为指理境非关智断耶?
为约迷事非关智断耶?
为据性德之行非关智断耶?
为并约四义非关智断耶?
十四:理性若无消伏义者,约行消伏都非性起耶?
若然,大师那云:「今原性德种子,若悲心智慧庄严,显出真身,皆了因为种子。
若慈心福德庄严,显出应身,皆缘因为种子」。
今文约行消非悲智庄严耶?
约行伏义非慈福庄严耶?
若无本性种子,如何显示约行圆修耶?
十五问:《钞》云「惑性相待,非关智断,名消理毒」者,为约本净不染五住名理消耶?
为用观智照理忘惑名理消耶?
若云本净不染,都未涉修者,那云「今观诸法唯心,染体悉,名治理毒」耶?
若云惑性相待,推惑即性,名消理毒者,此即约行推捡入空,显是修成,何谓约理?
荆溪那云理则性德缘了?
那云本自二空即性德义耶?
十六问:若云毒虽成,消全阙者,今家应不合云,原乎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缘了。
此之性德,本自有之,非适今也。
性德了因非理消耶?
性德缘因非伏义耶?
十七问:若云惑性相待,非关智断,行消者,此则修性理殊,智断体别,大师那云:「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
始则起自缘因,终则涅槃断德」。
如何特陈惑性相待,名理消毒,非关约行智断耶?
性德了因非智体耶?
性德缘因非断体耶?
十八问:《钞》云「惑性相待,名消理毒」者,此对惑之性为修德境耶?
性德境耶?
若云修境,则约所起对理自具,而为研覈成消伏义,亦但属修约行明矣。
若云性境,法性自尔,非作所成。
此性对惑,名消理毒者,能对性既云消全阙,应取但中之理为能对性耶?
应取清净真如为能对性耶?
十九问:《钞》云:「或谓性恶是理毒者,毒虽成,消全阙。
若有,应破性恶者」。
诘曰:若尔,《辅行》那云:「又此理具,变为修具,二修具,无非理具」。
令识修具,全是理具。
乃达理具,即空即中。
此之理具,既即空中,亦莫破性恶法门耶?
大师云「修德相貌,在性德中」,此亦断性恶耶?
理具空中举修德相貌,岂非今约理消伏义乎?
予谓若凭《钞》语,一家所宣性德法门,都成无用,圆修智行,俱成有作。
何哉?
以谓理具诸行应破性恶法门,故若言性恶理毒消全阙,则显同缘了始有,奈何修德非圆融耶?
夫如是,则修性之说倾矣,圆顿之道废矣。
述作裨赞宗乘,那忽特违大义也?
河中府广孝泉记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五日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乾隆《蒲州府志》卷一八、光绪《永济县志》卷一七
夫屯而后亨者,天道也;
蒙而后贞者,圣功也。
故圣人历数在躬,嗜欲将至,履重险而不困,犯大难而克振,所以彰灵谋之幽赞,示成命之有归也。
全晋列藩,三河外屏。
中条峙其左,紫渊居其右。
前瞻巨岳,却眺隆脽。
唐虞之所兴,神祇之攸馆。
蒲坂姚墟,绵亘相属。
惟东门之右壤,洌二井之通泉,相距咫步,下有幽隧,徵其旧说,谓之「舜泉」也。
臣谨按司马迁所撰《五帝纪》云:瞽叟欲煞舜,使舜穿井而实其上,舜从匿空而出。
皇甫谧云:河东有舜井焉。
惇史之所载,旧老之所传,百世之所闻,圣朝之所尚,非有虞氏之孝格于天地,有虞氏之德通于神明,则曷以浃三千三百馀载而与圣吻合?
不然者,安得其迹益著、其道弥光者哉?
巨宋受命五十载,皇帝在宥十一年,冬十有二月,帝以穆清恭己,玄默凝神,虬箭未央,贞人歘见,告以赤文䌽错之期,太平无为之事。
明年孟春月,上帝乃降《大中祥符》三篇,于是改元肆赦,以答殊休。
龟蒙耆艾、王公卿士连袂彯缨,恳请封禅,至于再,至于三。
帝曰:「俞哉!
可以因名山谢天书,非徒告成功也」。
乃俨云罕,陟仙闾,罄精诚,奉乾昊。
三年,蒲津守臣削牍上奏,以民情望幸,神丘伫礼,缁黄亿兆,汇首阙下,且曰:「王者勒崇垂鸿,父天母地,帝既念广鲁之情,泥金于介丘矣;
岂不慰冀方之心,有事于后土乎」?
拜章数四,乃从其请。
四年春正月,备法驾,出闾阖,省环卫,屏荤血,祗肃寅畏,以至于汾阴如东巡狩之礼。
祀事既毕,盛节斯著。
帝乃周览水原,问民疾苦。
圣贤之迹,必纡清跸。
暨于此泉,特延嘉瞩,下诏曰:「朕以省巡蒲坂,历览泉,钦孝德以升闻,考遗踪而尚在。
宜加美称,用表敦风」。
仍赐「广孝泉」为名,周其垣墉,新其堂奥,广其里巷,谨其扃鐍。
远矣哉,非帝舜之大孝,安足动宸衷;
非万乘之至德,讵能旌往躅?
所以历三代,迄隋唐,而此泉寂寞,蔑闻褒美。
及其逢旦暮,回车舆,闇然而彰,巍乎不朽。
盖以昔帝之名不可以轻斥,故易之以嘉号;
曩圣之道不可以芜没,故表之以灵宇。
凿苍黔之耳目,流恺悌于遐迩,敷其化导,浃乎绵区。
逮按历寝园,回衡象魏,特形睿藻,式扬茂绩。
迈英茎之合奏,同日星之丽天。
仍运实跗,载刊翠琰。
补百代之阙典,炳终古之弥文。
尽善尽美,信皇王之能事也。
而又远汲此泉,遍颁著位,俾夫家至户到,父父子子,感往圣之色养,远乎无外,知吾皇之广孝。
饮其至和,渍于肺肝,涵于骨髓。
人伦外睦,善气内充,自然疵疠不生,祅孽不作,跻于仁寿,亿万斯年。
与夫蠲疾育苏公之母,逞术呼公之钱,飞高燄于蜀都,隐神物于南路,较其远大,岂同年而语哉!
臣职忝枢机,身近日月,乏燕许之藻翰,莫副天心;
谢益契之弥纶,徒钦圣作。
摛毫愧汗,庶备直书。
时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五日谨记。
十月一日建。
翰林待诏朝散大夫秘书丞同正武骑尉、赐绯鱼袋臣朱庆奉敕书并篆额。
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二。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三四、学行典卷二二六。
连江县重浚东湖淳化二年十月 宋 · 鞠仲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一、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三三、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五、民国《连江县志》卷五
县之北野,古号东湖
潴水五百年,溉田四万亩,民食之源也。
按图经云:隋开皇十三年,肇兴此塘,厥后民豪擅利,塘半为田。
唐咸通初,刘君逵宰邑,义不容奸,道先济物,诉于上国,尽复旧基。
察地形则仙掌前倾,观山势则云屏后拥。
牢笼一曲,列大树而固堤防;
控扼九溪,设斗门而通沟洫。
茍非清德,畴启永图?
故得刘君塑像以怀仁李令刊碑而济美。
今上大中建极,海内同文。
三推之礼勤农,百谷之丰为瑞。
有贤能而皆举,无惠利而不兴。
奈何废我泉源,害我稼穑?
始奸生于小利,终弊在于上游。
狐鼠相依,丝桐莫化。
弗除民害,难报国恩。
仲谋方忝字人,未知为政。
前岁老民李牙等状于本道,下兴工,遂举众心,旋徵工手。
佥曰木斗门易坏,琢石代之。
雄雌山立,壮基搆也。
架以桥梁,覆以亭宇,通往来也。
开设沟渠,交横左右,疏源流也。
外造散桥六所,便牛羊也。
小创斗门七所,限要津也。
沿塘栽柳成堤,虞内侵也。
又约刘公石刻,李令木桩,取西大石柱,月字之中画一水则,防后奸也。
刘公祠庙,增饰经营,广遗爱也。
成功次年,再刊刻,奖微劳也。
至若春田入耒,秋稼连云,旱寇为灾,阳乌炽景。
悬门未发,扃灵雨于东湖
严钥才开,走雷霆于骇浪。
莫不环流高下,支派东西。
一朝减尺寸之深,七里救枯焦之困。
自此岁多大稔,家给馀粮,虽沾霈应祈,桔槔广用,不能过也。
仲谋素惭公器,益谢人文,欲示编氓,敢从实录。
亦冀讴歌行路,宣导皇风,信□变于无虞,协栋隆而不朽。
淳化二年十月吉日
按:《闽中金石志》卷六,刘氏希古楼刊本。
真宗哀册文乾兴元年九月 北宋 · 丁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三○(第二册第一○七八页)
维乾兴元年岁次壬戌二月庚子朔十九日戊午真宗文明章圣孝皇帝崩于延庆殿。
三月庚午朔四日癸酉,旋殡于殿之西阶
十月丁酉朔十三日己酉,还座于永定陵,礼也。
桂殿飙回,蓬壶景灭。
舜方之先还有期,禹服之来宾永诀。
孝子嗣皇帝臣祯,云望如疑,天瞻逮绝。
号弓之慕山长,执綍之哀川咽。
杳御辩之霓轩,攀上霄之电辙。
哽恋清光,仰怀鸿烈。
爰申命于宰衡,冀恭扬于圣哲。
其词曰:穹旻立极,华夏归德太祖膺之;
四海文命,黎民时雍,太宗绍之。
三叶嗣典,重熙继明。
道大天大,奉之作程。
曰慈曰俭,守之立诚。
无私临照,得一清宁
岐嶷多能,温恭跻圣。
三善克修,万邦以正。
问寝皇欢,承颜帝庆。
尹兹千里,表乃四方。
惠均闾闬,颂洽康庄。
纂承厥初,光宅爰始。
物物来斯,师师仰止。
渊默雷声,风清草靡。
行天子之孝,以之感人;
用百姓为心,以之致治。
事无过举,言必度思。
对越后帝,载悚载祗。
肃雍陵庙,是飨是宜。
执契居尊,握图布政
百度允釐,万方惟命。
驭朽为怀,靡矜全盛。
烹鲜是师,庶臻大定。
哀念必罚,心乎在宽。
恭慎出令,虑乎行难。
是作中典,训兹理官
开三面,克宥黎元。
属想希微,神惚恍。
乐只无何,寂兮罔象。
端拱穆清,独观昭旷。
轸虑邦本,周爰率宾
以刀劝穑,如伤视民。
薄歛里,全袪算缗。
延登俊良,柬擢翘秀。
尽副乐育,无遗英彀。
七德爰武,五兵匪佳。
惠养生植,柔怀迩遐。
纳赆无恨,通欢有加。
戍卒馀闲,野农休息。
展豫观风,宣条问俗。
渥赐耆艾,抚存茕独。
亡国之后,保其旧族。
死事之孤,隆其赋禄。
游心艺学,著意典坟。
际天博达,冠古多闻。
雅尚立言,覃精垂训。
汗简光华,刻金英润。
登高必赋,遇物有成。
圭璧六府,丝篁七情。
五射神传,八法天纵。
星镝啼猿,烟毫舞凤。
不二妙本,正一渊宗
世举照,为人指蒙。
囿游以时,燕处以礼。
出则怡怡,居则济济。
严恭真圣,崇奉神灵。
钦明图典,蠲荐德馨。
徼福苍黔,祈禠太紫。
十极鉴观,百嘉效祉。
玉水发源,珠星循轨。
两歧,周木九穗。
奇木交柯,宝芝连理。
端命至众,乾文独薄。
锡处皇祚,呈祚帝阍。
积德下著,殊勋上存。
简易可久,清净是敦。
治定功成,奉符展寀。
上仪聿修,盛德斯在。
景从庶邦,风占寰海。
骖驭飞龙,轩墀卿霭。
六辔遵途,讴歌接响。
群后述职,衔轴相望。
清跸踌躇,湛恩旷荡。
祗款郊丘,祀事孔严
弭盖洛宅,山园载瞻。
孝思卒获,容物具兼。
举燎坎牲,兹体至大。
配侑祖宗,无旷三载。
尧樽共乐,汉饮多欢。
驾肩怿怿,比户安安。
尽美升闻,至真临降。
亲视睟容,恭瞻宝仗。
赐饮瑶浆,延陪黼帐。
琢玉腾文,镕金肖像。
犹龙上圣,指乡。
聿增徽称,冥答丕祥。
琳馆肇新,琅函斯秘。
玉帝宝册,瑶坛禋类。
永惟主鬯,崇建元良
大本有系,斯人用康。
夙夜寅威,若靡宁处。
旰昃勤劬,遘兹弗豫。
方垂囊兮穆如,忽脱屣兮弃去。
呜呼哀哉!
悠悠穹苍,哀哀父母。
幅员土宇,廓然兮无睹;
亿兆生聚,茫然兮何怙?
同轨遏密,穷荒缟素。
恸剑舄于宫车,怅衣冠于云路。
呜呼哀哉!
太筮袭吉,容成戒期。
望丧陵而惨惨,登毕陌以迟迟。
铭旌露泣,卤簿风悲。
俨时巡之仙仗,护川逝之宸仪。
呜呼哀哉!
攀鼎龙兮莫皇,瞻幄凤兮何有?
霜封窆繂,尘飘翣柳。
苍梧兮不还,日濛谷兮莫就。
哭象物以断魂,拜鸟耘而回首。
惟盛德与大功,同天长地久
呜呼哀哉!
请撰新历奏至道二年 宋 · 吕奉天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
按经史年历,自汉、魏以降,虽有编联,周、秦以前,多无甲子。
太史公司马迁虽言岁次,详求朔闰,则与经传都不符合,乃言周武王元年岁在乙酉
唐兵部尚书王起撰《五位图》,言周桓王十年岁在甲子四月八日佛生,常星不见;
又言孔子生于周灵王庚戌之岁,卒于周悼王四十一年壬戌之岁,皆非是也。
乃古之良史王起又近世名儒,后人因循,莫敢改易。
臣窃以史氏凡编一年,则有十二月,月有晦朔、气闰,则须与岁次合同,茍不合同,何名岁次?
恭惟圣朝文教聿兴,礼乐咸备,惟此一事,久未刊详。
臣探隐百家,用心十载,乃知唐尧即位之年,岁在丙子,迄太平兴国元年,亦在丙子,凡三千三百一年矣。
虞、夏之间,未有甲子可證。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始有二月乙丑朔旦冬至伊尹祀于先王,至武王伐商之年正月辛卯朔二十有八日戊午二月五日甲子昧爽
又,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庚午朏,王命作册毕。
自尧即位年,距春秋鲁隐公元年,凡一千六百七年;
从隐公元年,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七百一十五年;
太甲元年,距今至道二年,凡二千七百三十二年;
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夜常星不见,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六百八十一年;
周灵王二十年孔子生,其年九月庚戌十月庚辰两朔频食,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五百四十五年;
鲁哀公十六年四月乙丑孔子卒,距今至道二年,凡一千四百七十二年。
以上并据经传正文,用古历推校,无不符合,乃知《史记》及《五位图》所编之年,殊为阔略。
诸如此事,触类甚多,若尽披陈,恐烦圣览。
臣耽研既久,引證尤明,起商王小甲七年二月甲申朔旦冬至,自此之后,每七十六年一得朔旦冬至,此乃古历一蔀;
每蔀积月九百四十、积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率以为常,直至春秋鲁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旦冬至,了无差爽。
用此为法,以推经传,纵小有增减,抑有经传之误,皆可以发明也。
古历到齐、梁已来,或差一日,更用近历校课,亦得符合
伏望圣慈,许臣撰集,不出百日,其书必成。
傥有可观,愿藏秘府
按:《太宗皇帝实录》卷七七。又见《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五。第三册第二一三○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宋史》卷七○《律历志》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宋史新编》卷二○。
端午冬衣等五料令三司预支染院咸平二年正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之七(第三册第二九九一页)
每年染院端午、冬衣、十月一日、承天节、春衣五料,自今三司二月二日后预将五料数目支付,依次出染,至八月终管足。
汾州大通监得替幕职州县官免守选诏咸平五年十月癸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
并汾二州、大通监得替幕职、州县官,自今免其守选。
赵德明拜官封西平王景德三年十月庚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三
利用建侯外监方国。
抚宁陬落,临长士民。
在名器以斯崇,匪勋贤而弗授。
定难军节度使赵保吉德明,袭其令绪,蔚有长才。
举宗联命氏之荣,奕世殿邦之寄。
务尊王室,动守朝经。
率职献琛,拜章请吏,眷言恭顺,宜及褒崇。
是用建上将之旌旗,锡真王之印绶,缵乃旧服,镇于夏台
于戏!
信誓之言,与丹青而炳焕;
宠荣之固,同带砺以绵长。
期宣翼戴之勤,协赞混同之化,永作藩辅,不其美欤!
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使银绥宥静等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上柱国,封西平王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二千户,赐推忠保顺亮节翊戴功臣,仍依内地节度使例给俸。
封禅禁屠宰诏大中祥符元年八月乙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一七、《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一五(第一册第八九○页)
朕爰以良月,有事介邱,答穹昊之眷怀,为苍黔而祈福。
属在告虔之际,宜施育物之恩,冀洽好生,式崇昭报。
应天下并禁屠宰一月,以十月一日为始。
内臣传宣取索辨诈妄诏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九(第七册第六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
内臣传宣取索,并令赍御宝文字为号,仍先降式付所由司,以辨诈妄。
详度配隶罪名诏大中祥符五年十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第七册第六六二四页)
法寺开封府、殿前侍卫军头司等处见用宣敕,凡干配隶罪名,悉送枢密院,详所犯,量行宽恤,改易配牢城罪名。
内军人须合配者,并降填以次。
禁军及本城诸色人情重须配者,量所犯轻重,更不刺面配。
定官役年限,令本处使役,如遇赦,不以役满未满,咸释之。
俟详定讫,进纳入内,朕自省审讫,付中书门下法寺再加详度,如皆允当,即降指挥
京城盗贼该决杖配隶者免令众诏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乙丑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第七册第六六二四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九
京城盗贼该决杖配隶者,免其令众,即送配所,情理重者奏裁。
元德皇后升祔太宗室册文大中祥符六年十月三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八
维大中祥符六年岁次癸丑十月己未朔三日辛酉,孝子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上言:恭以婉资生之,莫大于母仪;
隆归厚之基,率由于子道
夫其贯统百行,渐被四海,日用不匮,天经为本。
内顾菲薄,粤自冲幼,夙膺皇训,允迪化源
故得罄烝烝翼翼之心,尚尊尊亲亲之教,守国令典,承家积庆。
函蒙博爱,蕴结孝思,永慕有慈,聿怀追远。
伏惟元德皇太后星轩凝粹,文定储祥。
彤史之清芬,耀白云之冠族。
辅佐先帝,诞生眇躬,鞠育之念深,顾复之恩重。
惠和宫掖,茂宣宪度,周仁恕以恻隐,尽箴规而达聪。
方流咏于河洲,遽缠哀于风树。
属当嗣服,弗逮承颜,徒以尊长乐之称,广仪坤之制,成易名于懿实,契节惠于前经。
有恤斯严,惟馨致荐,日月逾迈,霜露增感。
劬劳曷报,瞻言罔极。
是用展因心之孝,从有位之谋,考明规于旧章,遵合飨于清庙。
庀职攸叙,揆日斯良,式竭至诚,恭行盛礼。
谨遣摄太尉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旦奉宝册,改上徽名曰元德皇后,升祔于太宗皇帝殿室。
恭惟圣灵,谅鉴勤恳,仰庆登格,永申配侑,协符介福,延施无疆之休。
谨言。
来年正月二日上圣祖徽号诏大中祥符九年十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宋会要辑稿》礼五一之九(第二册第一五四六页)、《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六
乃者苍昊顾怀,真游降格,侧聆谆诲,逖悟仙源,允昭积累之祥,洞协帝微之应。
宗祊蒙佑,遐迩均欢。
是用率吁群诚,归尊大帝,揆首春之谷旦,荐徽册于真宫。
适戒先期,已申诞告。
重念答太霄之洪覆,既竭寅恭;
崇圣祖之丕名,合遵严奉。
爰因吉序,并展威仪。
谨以来年正月二日景灵宫,奉上圣祖天尊大帝徽号。
咨尔中外,体兹意焉。
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山左金石志》卷一五、《岱览》卷一三、《泰山志》卷一六、《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五、乾隆《山东通志》卷一○之二、乾隆《泰安府志》卷二五、乾隆《泰安县志》卷一一、《金石萃编》卷一二七
朕闻一区宇而恢德教,安品物而致升平,此邦家之大业也;
考茂典而荐至诚,登乔岳而答纯锡,此王者之昭事也。
结绳已往,茫茫而莫知;
方册所存,章章而可辨。
罔不开先流福,累洽储休,长发其祥,永锡尔类。
故能禋祀上帝,肆觐群后。
追八九之遐躅,徇亿兆之欢心。
是以武王剿独夫,集大统,而成王以之东巡;
高帝平三猾,启天禄,而武帝以之上封。
曩以五代陵夷,四方分裂。
嗷嗷九域,顾影而求存;
容容万民,吁天而仰诉。
不有神武,多难何以戡?
不有文明,至治何以复?
恭惟太祖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积庆自始,受命无疆,历试于艰难,终陟于元后,威灵震叠,元泽汪翔,无往不宾,有来斯应。
济民于涂炭,登物于春台。
俾乂万邦,成汤之甚盛;
咸宣九德,文王之有声。
启运于前,垂裕于后。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大明广孝皇帝洪基载绍,景贶诞膺,如日之升烛于率土,如天之广覆于群生。
人文化成,神道设教,尊贤尚德,下武后刑。
金石之音,明灵是格;
玉帛之礼,蛮貊来同。
书轨毕臻,典彝无阙。
上玄降鉴,虞舜之温恭;
庶民不知,唐尧之于变。
重熙之盛,冠绝于古先;
增高之文,已颁乎成命。
逡巡其事,谦莫大焉。
肆予冲人,获守丕构,其德不类,其志不明,弗克嗣兴,罔识攸济。
属以阳春届节,灵文锡庆,由是济河耆老,邹鲁诸生,启予以神休,邀予以封祀。
不远千里,来至阙庭。
朕惕然而莫当,彼确乎而莫止。
俄而王公藩牧,卿士列校,献封者五上,伏閤者万馀。
以为景命惟新,珍符纷委,不可辞者天意,不可拒者群心。
天意茍违,何以谓之顺道
群心茍郁,何以谓之从人?
是宜登介丘,成大礼。
敦谕虽至,勤请弥固。
窃念乾坤垂祐,宗祐储祉,导扬嘉气,仅洽小康。
唯夫疆埸以宁,干戈以息,风雨以顺,稼穑以登,无震无惊,既庶既富,皆天之赐也,岂朕之功欤!
虽则告成功,纪徽号,非凉德之克堪也;
然而序图箓,荅殊祯,非眇躬之敢让也。
天孙日观梁甫仙闾,五岳之宗,万物之始,升中燔柴,旧章斯在。
继承先志,懿范遵已定之经;
祗事圜丘,严配肃因心之孝。
于是诏辅臣以经置,命群儒而讲习。
给祠祀者罔有不至,供朕身者无必求丰。
故玉币牺牲,朕之所勤也;
羽仪服御,朕之所简也。
精意笃志,夙兴夕惕。
诚明洞达,显应遝彰。
自天垂恩,正真亲临于云驭;
奉符行事,子育敢怠于政经!
粤以暮秋之初,恭飨清庙,告以陟配;
孟冬之吉,虔登岱宗,伸乎对越。
奉宝箓于座左,升祖宗以并侑,礼之正也,孝之始也。
乃禅社首,厥制咸若。
于时天神毕降,地祇毕登,肸蚃可期,奠献如睹。
其荐也虽惭乎明德,其感也实在乎至诚。
亦复酌酆宫之前闻,遵甘泉之受计。
百辟委佩,五等奉璋,肆青施仁,举善劝治,稽考制度,采摭风谣。
文物声明,所以扬二圣之洪烈;
欢娱庆赐,所以慰百姓之来思。
盖又两仪之纯嘏,七庙之馀庆,邦家之盛美,蒸黎之介福。
岂予寡昧所可致焉!
唯当寤寐夤畏,夙夜惕廑,不自满假,不自逸豫。
宠绥庶国,茂育群伦,以答穹昊之眷命焉。
勒铭山阿,用垂永世
铭曰:
节彼岱岳,岿然东方。
庶物伊始,玄感其彰。
自昔受命,反始穹苍。
燔柴于此,七十六王。
顾惟寡薄,恭嗣洪猷。
乾乾慄慄,虽休勿休。
元符昭锡,馀庆遐流。
群情所迫,盛则爰修。
前王丕显,是曰告成。
伊予冲眇,无德而名。
永怀眷佑,祇答景灵。
聿崇严祀,用达精诚。
殊祥叠委,县县奔驰。
礼无违者,神实格思。
藏封石累,刻字山嵋。
蒸民永泰,繁祉常垂。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按:御书院奉敕摹勒刻石。
十月旦 北宋 · 刘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下
臣某言:伏以神顼执权,郊祇顺祀,䣊正举劳农之典,风人咏纳稼之期(中贺。)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统御万邦,熙明百志,奉天时而允若,灵祉以来同。
高居静渊,慈保黔庶。
省岁之功允茂,体乾之德弥昭。
臣以幸易藩封,密邻圭甸。
望郁葱之佳气,恭认尧茨;
陪锵济之清班,尚违汉墄。
疲驽感恋,夙夕以之。
臣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