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宰臣参知政事可骑马入中书门诏咸平三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
宰臣参知政事听骑马入中书门,于小厅前下马,出便门趋朝。
其出亦听于本厅上马。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四之一七(第四册第三○四七页)。又见同书职官一之七二(第三册第二三六五页)。
南郊引驾事诏咸平五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宋会要辑稿》礼一之二八(第一册第四一一页)
南郊引驾中书枢密院行在西,馀并依官次。
曲阜县备礼谒文宣王大中祥符元年十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孔氏祖庭广记》卷二、《阙里志》卷一四、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
朕纪号介邱,观风广鲁,载怀先圣,实主斯文。
尼山毓粹之区,光灵可挹;
曲阜奉祠之地,庙貌攸存。
特伸款谒之仪,用表钦崇之素。
宜以十一月一日曲阜县,备礼谒文宣王,仍付所司。
追封周公文宪王诏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文献通考》卷一○三
中书门下:方岳盛仪,克修于封祀;
古先茂烈,允尚于追甄。
周公昔在宗周,蔚为上圣。
营鼎邑之宅,王制建中
秘金縢之书,忠规盖世。
诰东征而法正,辅南面以道遵
创礼乐之懿文,配日月之久照。
姬诵所倚,宣尼式瞻,焕乎旧章,垂之千载。
今以详求古典,昭报玄休,陟降告成,抚巡问俗,弭节岱宗之域,鸣銮少昊之墟。
逖览遗风,缅怀前哲。
始公胙土,实惟此邦,故其嗣君,得用王祭。
而祠宇未搆,阙孰甚焉。
特议褒崇,以伸旌显。
盛德不泯,载钦可久之贤;
列爵有加,爰晋通王之号。
式宣殊礼,永耀芳徽。
追封为文宪王,于曲阜县建庙,春秋委本州正官致祭,祝文特进署,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故兹昭示,想宜知悉。
按: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又见《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宋会要辑稿》礼八之二一(第一册第五二八页)、礼二一之五四(第一册第八七七页)。
尚父谥昭烈武成王诏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
以武勘乱,七德著其善经;
丰功在人,百世存乎明祀。
师尚父,实赞隆周,总九伯以专征,演六韬而垂法。
盖自天之攸纵,乃言兵之所宗。
义叶弛张,运更休否。
钦崇龙豹之略,敷述虎罴之祥。
肇建严祠,增加显号,与国庠而并设,纪时祀之彝章。
施及我朝,祗若前典。
今以省方辑瑞,报贶陟封。
瞻锡履之旧邦,封圻俯迩;
稽钓璜之遗烈,篇籍可求。
爰贲威灵,详求茂实,恭陈备物,昭荐徽名。
宜加谥昭烈武成王,仍于青州特建祠庙,春秋委长吏致祭,宜付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按:《太常因革礼》卷八一。又见《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宋会要辑稿》礼八之二一。第一册第五二八页、礼二一之五四。第一册第八七七页
河朔诸州落解举人别加考试诏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二二(第五册第四四九三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文献通考》卷三○
如闻河朔诸州解送举人,难于考覈,颇多黜落,谅由避事,靡副求才。
言念孤平,重加搜采。
宜令转运使于落解举人至多处,内有显负苦辛者,遣官别加考试,及格人送礼部贡院
加号翊圣保德真君诏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癸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六、《宋朝事实》卷七
诞敷景命,仰荷于至神;
昭报殊休,虔增于懿号。
盖为邦之大典,庇民之深旨也。
而况翊宣元化,表式众灵,同阴骘于含生,播明威于福地。
王基肇启,固降监而已彰;
文考缵承,复先期而斯应。
繇是亟营珍馆,并荐徽章。
蒙介福于无垠,佑鸿图于累盛。
顾惟眇质,绍抚绵区,典礼交修,祺祥沓委,缅怀幽赞,敢怠钦崇!
是用益以丕称,奉之茂则,庶伸美报,式达至精。
翊圣将军宜加号曰翊圣保德真君。
修三宫观采木山林禁采伐诏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六○(第七册第六五七五页)
应因修三宫观采斫木植山林之处,公私永禁采伐,馀处亦住采,取樵薪者听从便。
遣京朝官知江南五千户上县天禧元年十一月乙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江南诸县五千户以上,自今遣京朝官知。
祭告广禅侯文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四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金石续编》卷一四、《泰山志》卷一六
维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十一月戊午朔四日辛酉,皇帝遣秘书丞直史馆姜屿致祭于庆禅侯。
朕奉若元符,升中乔岳,惟神受职,幽赞成功。
特加封爵之美称,用答储祥之休应。
仍令致奠,以达深诚。
尚飨!
御祝文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四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五、求古录
维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十一月戊子朔四日辛酉,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谨遣尚书兵部员外郎邵晔告于青帝广生帝君:伏以峻功丕显,诞彰阴骘之仁;
神化无方,实主发生之宇。
惟高真之攸馆,乃乔岳之灵区。
属以祗奉元符,躬陈大报,仰繄灵贶,克举上仪。
式彰昭代之称,以表钦崇之礼。
合伸致告,用达虔诚。
十一月旦 北宋 · 刘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下
臣某言:伏以星昴正时,律钟推本,云俪霄而同色,冒霰以含荣(中贺。)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端扆凝神,处机观运。
礼乐崇其醲化,天地参其茂功。
介庆祉以惟新,保亨基而弥大。
令辰攸履,纯贶允归。
臣以滥假圭符,邈瞻扃禁,祗守作孚之式,阻趋辨色之朝。
就恋诚深,倍万常品。
臣无任。
北岳题名景德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北宋 · 贺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
大宋景德二年岁次乙巳十一月乙巳朔三十日甲戌内殿崇班、镇定邢赵等州沿山东山西都巡检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骑都尉清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贺遵式部领军马巡检至此,遂斋心诣庙,□献香纸,以表虔诚也。
按:《授堂金石文字续跋》卷八,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庄惠皇后哀册文景祐四年 北宋 · 章得象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
维景祐三年岁次丙子十一月乙亥朔四日戊寅,保庆皇太后上仙,旋殡于皇仪殿之西阶,有司奏谥曰「庄惠」。
明年岁次丁丑二月甲辰朔六日己酉,将迁座祔于永定陵,礼也。
雕辒夙戒,祖奠宵陈,列铭旌于广陌,严仗卫于清晨。
孝子嗣皇帝臣祯,感慕日增,哀怀天至,礼有数而载加,物无容而不备。
惴远卜之遄临,痛慈颜之永閟,爰诏辞臣,奉扬淑懿。
辞曰:姬周之胄,发祥凭厚。
绵绪蕃昌,庆灵远茂。
瑶魄凝辉,珠躔炳秀。
华阀挺生,熙辰聿遘。
昔在先朝,助宣内治,静顺明,温恭哲惠。
四星耀极,位列其次;
六宫修职,坐论其事。
率礼无违,秉心罔诐。
登进贤才,忧勤寝寐。
协和邦教,敦厚人伦。
均恩逮下,节用先身,练缯示俭,兰蔼芬。
休瑞应期,多欢在旦。
陪从巡游,周旋閒燕。
左右图史,朝夕规谏。
鼎湖升驾,王几遗言,付托尤重,仪服斯尊。
桥山送往,清庙荐繁,烝烝展孝,翼翼告虔。
洪惟圣皇,寔资保育,克爱克慈,是顾是复。
显号推崇,徽章渥缛,爰作宝命,乃受琮玉。
光辉靡耀,德范弥隆。
劳谦降志,冲约处躬。
尽还赋邑之奉,屡辞外戚之封。
味金仙之妙典,探老氏之渊宗
方怡神于寿域,俄萦衅于璇宫,呜呼哀哉!
天乎难谌,高不可问,生也有涯,同归于尽。
迫真驭于九清,促千龄于一瞬。
呜呼哀哉!
中宸怆惨,禁掖凄凉,繐帷掩兮昼阒,攒殿虚兮夜长。
嫔媛何依兮攀号殆绝,祎褕弗御兮廞襚深藏。
瞻黼筵兮流尘易晦,祔陵园兮拱木相望。
呜呼哀哉!
龟册告猷,龙輴进辙,服马悲鸣,繁笳怨咽。
背层阙之浮云,睇西郊之落月。
阅逝波兮不复回,恨终天兮从此诀。
呜呼哀哉!
阴阴泉襚,森森柏城,上无光兮翳白日,下无象兮潜万灵。
想神游兮莫测,惟体魄兮长宁
飨閟宫之严祀兮,昭谥册之大名
同皇基之永固兮,侔厚载以难倾。
呜呼哀哉(《宋会要辑稿》礼三二之二五。第二册第一二一二页)
皇太后尊号玉册文天圣八年十一月 北宋 · 王曾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第二册第一五三三页)
维天圣二年岁次甲子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恭以为天下之母者,爱育之功博;
居域中之大者,覆载之道均
乃有饰盛礼以推崇,因强名而丕显,以恩则尊亲偕极,以义则中外一辞,表德垂鸿非可以报也。
况乎保宁丕绪,抚览权纲,格万宇之洽平,副舆情之输戴,式隆称号,以播休铄。
伏维皇太后陛下聪明淑哲,渊默懿恭,袭御龙之遐源,启曾沙之瑞命。
辅佐先圣,辑睦藩房,申翊宫朝,叶敷阃教。
服图史之至诫,慕之微言。
乃正位承天,居尊治内,勤俭之化,式于中闱,和平之风,被于四表,王基允固,睿问载融。
曩者号弓在辰,仍几有命,粤以大宝,付于菲躬。
茕茕哀荒,惧罔攸济,实赖慈荫,以授鸿图。
上奉顾托之明,俯慰迩遐之望。
详录机务,咨谋政经。
宪祖宗之旧章,勖官师之凝绩
本乎子物之惠,济乃守成之业。
今蛮夷欸附,封宇靖安,百度聿修,六气时若。
肇禋肆类,克展上仪,享是休嘉,率由保翼。
故得公卿庶尹、藩岳守臣、武旅戎酋、缁黄耋艾,咸谓周有《思齐》之什,播于声歌;
汉有「长乐」之谣,垂于竹帛。
斟酌前训,拟议盛猷,允非鸿名,莫扬盛烈,绵代旷典,自我而著。
犹且推美而弗有,约己以至谦。
连袂叩阍,露章五请。
臣得以因人之欲,拜疏于内,甫回冲虑,乃徇公言。
夫含章履顺之谓应元,诒训率下之谓崇德,体仁所以膺寿臧之福,宣慈所以隆圣善之懿。
不胜大愿,谨与百寮士庶奉玉册琮宝,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伏惟懋叶欢心,诞膺洪册,承七庙之流祥,受九昊之敷锡,拥佑家邦,祉祚无极。
臣某诚欢诚抃,顿首顿首,谨言。
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册文景祐二年十一月乙未 北宋 · 吕夷简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宋大诏令集》卷六、《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一四(第二册第一四九○页)
维景祐二年岁次乙亥十一月辛巳朔十五日乙未,摄太尉、南郊大礼使、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一万一千户、食实封四千五百户吕夷简率内外文武百官,诸军将校,藩卫牧伯,蕃夷酋长,僧道耆寿等再拜稽首上言曰:臣等闻以至公御众者,必有至公之议归之;
以盛德居上者,必有盛德之事尊之。
归之不可却其诚,尊之无能辞其美。
亦犹云蒸雨施,天地之相合也;
宫动商应,律吕之相召也。
推于至治,本乎自然。
是以燀赫之仪,不戒而备;
鸿懿之号,不谋而同。
眇觌茫昧之初,逮乎绳契之际。
司牧所暨,称谓必昭。
窥美大之迹,稽审谛之美,功由号显,号以德隆
放勋重华,敷命甚美,其来尚矣。
粤自炎德肇兴,真人协应,传继之盛,夐出百王。
莫不宪古御今,诒谋垂后,乘熙洽之会,顺爱戴之心,典册备物,为万世法。
恭惟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陛下绍累圣之绪,膺千龄之期。
天赞庆灵,日跻浚哲。
声身律度,蹈伯禹之法;
憯怛忠利,广有虞之爱。
若乃振举废坠,讲求希阔,则躬执黛耜,修耕籍之仪;
屏绝玩好,虔巩祭祀,则精择美璞,为祼瓒之器。
肇新钟律,恭荐郊庙。
鄙申韩之法,务蠲烦苛;
之言,尊高清净。
纳忠堲谗,而辨邪正之分;
念功忘过,而无喜愠之色。
虚心应物,屈己从人。
前疑后承,以熙夫庶绩;
左嘉右肺,以达于下情。
间以螽螟为灾,众庶艰食,寅畏灵谴,抑损徽名。
惟德动天,其应如答。
尚执撝冲之旨,夙申敦谕之言。
而中外震悚,官师怫郁。
今懿纲载肃,治具毕张,绵宇安宁,含生茂遂。
诹升阳之谷旦,展肆类之上仪。
怀柔百神,崇侑三后。
繇是大庭绅冕之列,荒服鞮译之人,麟趾茂亲,虎贲雄帅,鲐背鲵齿之老,黄冠缁服之侣,咸谓美报方毕,繁祉具应。
恳陈难夺之言,愿复至尊之号。
倾葵向日,虽极于舆情;
镂玉填金,未昭于丕矩。
旅庭剡奏,五上一辞。
陛下勉迪前寻,俯从众欲。
夫祗遹天命,修明宪度,皇猷无外,光被四表,钦文之谓也。
讲修邻好,勘济暴乱,睿知独运,烛见万里,聪武之谓也。
知万物之几,妙天下之用,周流不测,变化无穷,圣神之谓也。
岁历更号,天符荐休,事沿盛唐,以冠元首。
臣等不胜大愿,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
伏惟膺穹厚之眷,祖宗之祥,置神器于安静,纳天民于阜康。
惟亿万斯载,保邦祚之无疆。
法果教寺记天圣二年十一月 北宋 · 释仲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
夫牛斗下荫之区,山水擢秀之地,浙东藩服七郡,其尤者为会稽
珠山法界院,籍属虞滨,境接蓬岛山兆殊形,宜为净刹。
爰有高行苾刍从契者,自言闽川长溪县人,砺志风霜,专习道业。
天福之六载,历览名区,肯留灵越。
始遇居士冯实,议构禅斋,将縻神锡。
别辍林泉之所,爰兴土木之工。
师乃为法随机,御众有术。
洎乎毳侣丛萃,齿发衰残,付授法嗣省颜,绍袭前规,纲纪后事。
仍有居士范赞者,庆绀园之斯整,嗟丹殿之未崇,施见缗二十馀万,为之先倡,俾苾刍茂隆,同化有缘。
期岁而就,鼎新轮奂,曷以尚之。
大中祥符之元祀,天光下炤,睿泽遐沾,敕赐「法果」之号。
复有保全上人募缘,高创法堂,精求良匠,伐杞梓于邃谷,市金碧于邻封。
数祀克完,易如反掌。
五色彰施,百宝悉备。
今院宰珣公上人,太邱名族,颍川上流。
脱除烦恼,厌弃华侈。
自堂辖院门,聿经星纪,仓箱积数年之储,园林据千亩之盛。
斯院也,旁连驿路,多留星使之车;
近带长江,好聆渔父之唱。
山亭山榭,左之右之;
优游于是,何乐如之。
愚也幼学聚沙,老羞弄笔。
事图考于摭实,词肯逃于迂疏。
洞庭岩岩,宜采砻烟之质;
山门永永,用刊垂世之功。
天圣二年甲子十一月朔记。
按: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四二,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宋国解州闻喜阳乡南五保重建汤王庙碑铭(并序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 北宋 · 张待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一
原夫大块未分,大道韫无名之□;
二仪既泮,蒸民树有德之君。
繇是村俗昏昏,淳风闷闷。
三皇阐无为之理,当大宝而卜应三灵;
五帝居有道之尊,执神器而兆符□建。
厥后大道渐失,至德渐离,行□者谓(下阙)义者谓之义帝
禅让之号虽有,征伐之用不无。
迨乎夏政□纲,朝廷失律,诸侯二德,兆庶虽有截沸腾,神州板荡。
于戏!
之将威,有开必先,任用群□,而□妇人之言。
殷之将昃,其道渐□,动则师古,□进贤□□祚(下阙)祀,继统三十二王,生为圣君,死当庙食,不其然乎者哉!
王姓子,名履字天乙帝喾高辛氏之后。
次妃简狄,有娀氏之女,梦吞玄鸟卵而生契,佐治水有功,封高。
以生子生□,赐姓子氏焉
□□,契十二代孙也,盖□□固□茂,源深流长,使之□也。
□□郡佐亳,树道德为□□□(下阙)甲胄,仗仁义为干橹,秉礼乐为身基,人望日高,盛□转炽。
巍巍乎!
荡荡乎!
□则其津涯者也。
然与葛伯为邻,葛伯不祀,王始征之。
东戡西□,南讨北伐,皆望王如岁,曰:□独厚乎,后来其苏。
轩后五十二战,方□□□以二十七征,率土威伏。
而又出见张罗者咒其网曰:「从天来者,从地出者,从四来者,皆入吾网」。
□王曰:「意,夫尽之矣」!
乃令除三面之网,张一目之罗。
王自咒之曰:「欲上下者,欲左右者,欲南北者,任从所适,吾取其□命者」。
诸侯闻(下阙)王者三十六国,犹率之叛民以事桀。
桀惑于妺嬉,荒淫不已,象廊玉床,瑶台琼室,酒为饮池,肉为脯林,轻神器于弈棋,竭人力于醉饱。
谓寿可以等天地,□可以□鬼神。
忠臣关龙逢,引《黄图》以谏(下阙)妖言;
吾之有人,天之有日,日可亡乎?
日亡,吾乃亡也。
于是焚《黄图》,杀龙逢
两日数斗,五星钳□□□在郊,神语于社,钳首涂炭,若处倒悬。
王不得已,乃天讨之。
师振□罪之□,诸侯不期而会,戎车不合而肃(下阙),桀放于南巢之山。
□□务不可暂停,天下不以无主,中外推戴,王为天子。
黾询群心,而登大宝。
王恭天□地,应箓授图,恩覃□方,泽及草木,化□亿万,德□□□。
天下熙熙,无一□□;
君臣穆穆,无□(下阙)安虑危,若朽索之御六马;
去华务实,土筑三尺之阶。
是以天锡黄金黑玉之瑞,□狈朱雀之祥。
洛马岐龟,负玉□而间出;
河虬穴凤,衔金检以亟罡。
九功于□□元成七政□之□承铜浑漏晷象纬正(下阙)和,玉烛晶明,天地变而万物泰。
于时亦偶中否,大旱七年。
四翼之虺,见于华山
□□之貉,飞于国内。
王亲民子,忧心若伤,朝夕不遑,寝食俱辍。
大□卜之,当用人祷□之□弭□乃剪发断爪,自为□(下阙)桑林之社,王云:「顾惟𦕈薄,历数在躬,上天降灾,是予之咎。
敢不自讨,以谢天诛」。
言未已,而雨大霪。
至诚感于天地,至德动于神明,圣造无休,万世被□□□玄功不□□□□有道之灵。
仲尼称之曰成(下阙)仁人之德,圣德巍巍,孰不仰瞩。
当州顷因岁旱,是建行宫,逾八十年,□构不辍。
周朝世祖停废淫祠,社□□神,于时扫地。
兹庙也惟敕存留。
其□也福人存已□□□□□□□惠四圣之祠;
□神□(下阙)魏列五王之庙。
其地也,背姑射之崷崒,面中条之巉岩,挟王屋之翠巘,辅莲岳之廞嵌。
乌兔昭回之地,龙蛇交见之田。
古木森森,尽有□天之势;
长河浩浩,元□□□□□□□□□□□于云深□(下阙)合鸳瓦列于林端。
景□如生,例执区分之□;
神客若菀,持造化之权。
其作用也,□以条风,润以块雨,警以迅雷,抚以安堵。
序灵迹之罔弹,纪玄□之□补。
封诏素□□□□□□□□首转□多□□(下阙)土木丹青,上下壮丽。
一旦耆□共议,庙貌周圆,装严毕备,蒸尝不闻,豆笾不□。
欲旌此日之功,须刊他山之石。
于是选贞珉于远□,邀郢匠□邻封,载□□彫,已莹已净。
赴时□逢□□律届□钟□(下阙)大宋皇帝躬驾戎车,步骑百万,荡定并、汾之后,銮舆凯旋之,有十馀耆德,黎杖,挈壶浆,至弊庐,以碑文见请,意亩甚□。
待问卧□□□散发□□□□□□□之妙。
都官(下阙)虽以笔砚为朋侪,以诗书为师友,纪述圣德,虑有不周。
既蒙再律之言,难秘刍荛之作,其铭曰:
溟滓未分,莫可名状。
人民既蘩,须立其长。
结绳为政,庶事草创。
三皇启运,五帝承乾。
虽有禅让,亦弄戈□。
吊民伐罪,□矢是先。
□□□□,□□□常。
□于妺嬉,昼牧猖狂。
违谏自用,枉杀忠良。
汤承水德,代天行诛。
放桀□祚,奄有寰区。
思□遐裔,泽及□□。
网除四面,运应千年。
□武定难,□□□贤。
□毁祈雨,至诚动天。
爰因岁旱,是建行宫。
垂八十载,块雨条风。
灵应□□,永玄功。
岁在单□,律届□钟,皇帝伐罪,尅日平戎。
凯歌归期,□□皇风。
因此□□,议树丰碑。
合□为肃,方□清□。
□其何者,□称□□。
□□□□,□□□□。
太平兴国四年己卯岁十一月丁丑朔十四日庚寅立。
申董下保永申:韩礼、王宗
中申:刘万通。
北杨:周美
中场:吴仁泉、延福。
坡申东社:邢□□。
坡申□:宋文达、□□。
坡申西社:王□福、张再□。
□泉村(下阙)申董上保董村:高文义、马□超、马仁□。
北郭:杨荣
□社:魏仁󸀠、朱高提。
姚村:□进、唐□□。
□村:□思厚、□□□、□□□。
申董保维那□□,申东社梁文通,申董保维那□,董村刘□,朱高保维□颐□□位□,□王北保维那□东,张村进思□,□张王南保□□颐,上王村□□,都维那颐水申□□。
录事□□□,神判吴□□知训,□□□□□□□。
镌字匠人马重义。
闽帝游灵秀山 宋 · 黄宗旦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清源文献》卷一二、乾隆《泉州府志》卷七、嘉庆《惠安县志》卷三二
龙启二年甲午十有一月朔越七日癸丑,车驾幸于此,祠家庙,置酒召姻舅饮。
酒酣,上戏曰:「太阳俯照秀溪山,后径前蹊乾不乾」?
克济公正色飏言曰:「愿彼丽天恒在午,并乾九有八荒间」。
帝喜曰:「尚赖群辟」。
终宴极欢而罢。
时夕阳西下,帝宿于离宫。
次日,驾幸灵秀山,见峰峦峭拔,状似美人,诏改号曰美女峰
又览诸形胜毕,驾回,独羡是山之美势巉岩,偃伏盘蔚,叹曰:「地灵人杰,不其然乎」!
又见第宅周回,甲乙翼翼,增以阡陌,饰之锦绣,以为虽花锦之地不足以胜之,故以「锦」字别名里曰锦里,驿曰锦田驿,居曰锦第,里曰锦里,墓院曰锦田大福胜院
君恩优渥,家冢增荣。
斯日也,盘桓游宴之间唱和不绝。
晚,帝入宿,至次平明时,见金风剪剪,瓦霜棱棱,帝曰:「锦田之地如斯时者,暂乎?
常乎」?
克宗公奏曰:「兹地极滨,遇秋之日,如城郭之遇冬也」。
帝叹曰:「小民得无愁苦之声乎」?
于是下诏:凡滨海之居民房屋许用瓦粘。
滨海获以粘居者始此。
然斯时也,于山之上旁筑御道,结䌽山,设帝座,置离宫,铺锦于田,剪䌽于树,穷极华丽,触目之间,令人不觉有折屐齿处。
至于山石之颠,则刻有万岁龟、千年鹤钟馗拊鹿驱鬼于上焉。
不特是也,镌字于石,则前有「通帝座」,后有「巍是天」,左有「过处便是山」,右有「两峰之间又是岭」。
至于山势崎岖,行者多困而踬,则锲书于曰:「凡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于平稳之地则不跌」。
而其他盛事则纪于碑碣之间者不赘言也。
噫,游幸日也,东则有衿佩煌煌,文雅雍雍;
西则有兵卫森森,旗旄闪闪。
结绮散彩,千载殊逢。
故笔之为子孙道。
绮霞阁谢诗碑亭序天圣四年十一月一日 北宋 · 苏为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光绪《宣城县志》卷三一
谢公在南齐间出守宣城郡,风骚之妙擅价于当时,政事之称流芳于千古。
大中十一年郑薰河南尹观风兹地,得谢公集中诗三十馀首,揭碑于郡楼西北隅
淳化二祀,凡一百三十五载,星律屡迁,风雨不蔽,垣颓碑仆,仅致沦坠。
左史姚公铉同理郡日,景慕徽烈,爱重佳句,遂迁置于绮霞阁。
然岁久摹印,字多讹阙。
东平驾部再营是阁,翚飞炳乎轮奂;
别求翠琬,鸾踪灿其回翔。
藩翰之荣观,助山川之真趣。
乃以谢诗分勒二石,对峙楼壁之下。
东平好古之誉,卓尔自彰
谢公变雅之风,蔼然不泯。
时天圣四年仲冬月一日,中散大夫尚书职方郎中、知宣州事、上柱国苏为序。
按:嘉庆宁国府志》卷二一,民国八年泾县翟氏宁郡清华斋影印嘉庆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