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二月二十八日雪晴步上西山亭天用兄弟二首 其二 宋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晴色牵人出,春风恼不归。
鸟争呼永日,花各醉斜晖。
杖策从谁去,持杯与愿违。
兵戈愁外满,人物眼中稀(自注:时睦州乱。)
二月二十八日静寄轩作 宋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看得阶前碧草浓,小桃犹作亚枝红。
五更梦断鸡鸣雨,三月寒生燕子风。
归意拟寻黄篾舫,春愁最恼白头翁。
鹤长凫短知多少,尽付轩渠一笑中。
太师忌日二月二十八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万里先人忌,呼号痛不天。
遗孤馀二纪,旷祀忽三年。
永恨丘园隔,遥怜弟妹圆。
义方如昨日,地下想欣(原作兴,据四库本改)然。
朝奉郎国子博士致仕钱君墓铭熙宁七年二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八、《云巢编》卷一○
君讳羔羊,字升卿,故吴越王诸孙。
父曰先校书集贤院,任为太祠郎。
初调乌程桐庐县尉,迁宁德
升卿有材尚气,不茍合。
宁德,与太守辨事不能直,太守廷辱,升卿置手板地上,脱冠绶出门去,遂不肯仕。
数年,乃请老,得太子洗马以归,时年四十矣。
以霈恩再迁国子博士赐绯衣银鱼。
升卿西湖上,有园林亭榭,终日幽居酣饮,不修人事,与其所知相忘于形骸之外。
饮既无度,不能常足,辄自酿,率不及熟已尽酌。
有一婢,善庖,客至,与其婢戮力烹,虽手自持以饷客,欣如也。
或入城市,昏然据鞍,唯其所遇,不剧醉不归,归亦不复出。
太守能知其贤者,多馈给之,不以厚薄为意,亦多不谢。
龙图祖公无择为州,乃以贿累升卿,羁置衢州
会赦,徙湖州
虽流离困阨,衣食屡空,而饮终不废。
熙宁六年十一月初六,其妻仁和县张氏先卒。
后五日升卿卒,其婢亦死。
出其家囊箧,无直一钱者。
亲朋耆旧相与谋大事,自湖载其柩归于吴。
明年二月二十八日葬集贤君墓左。
五男:广国、靖国、辅国、康国充国为嗣。
铭曰:
世所强者,不以为乐。
终不得其志,乃湛于饮。
陶然生死之间,何可悲?
群不逞乘时纵火以病良民有捕于官者辄送遣之或厚与之金使之出境二月二十八日敝庐为恶少见焚虽复仅免而官不为直不能言安(诸本作安居)三月六日徙居寓舍 宋 · 周紫芝
平生有窟如屋鼠,乱后飘零无定所。
身随海燕作去来,心似宾鸿识寒暑。
异时无地着妻孥,晚得三间蔽风雨。
迩来忧贼夜不眠,恶少屡来窥屋山。
不知今夕定何夕,忽置束缊茅茨闲。
念非曲突可得免,何由外户常不关。
公庭得贼尽纵遣,上诉官曹多怒颜。
青山元与我有约,俗驾苦遭神勒还。
山光无情鸟不语,主人当去心依然。
人生泛泛水中凫,身如逆旅家蘧庐。
东西南北皆可尔,梦幻泡影真须臾。
只今兵犹满天地,黔黎谁复能安居。
鸣泉绕屋花满眼,有窗况足翻吾书。
暮年卜筑倘未可,且借一椽聊自娱。
上谷郡君家传1090年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八、《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皇朝文鉴》卷一五、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先妣夫人姓侯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
世为河东大姓。
曾祖元,祖皓,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
刘氏偏据日,锡土于乌河川,以控寇盗,亡其爵位。
道济,始以儒学中科第,为润州丹徒县令,赠尚书比部员外郎
福昌县太君刁氏。
夫人幼而聪悟过人,女功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
丹徒君爱之过于子,每以政事问之,所言雅合其意,常叹曰:「恨汝非男子」。
七八岁时,常教以古诗曰:「女人不夜出,夜出秉明烛」。
自是日暮则不复出房阁。
刁夫人素有风厥之疾,多夜作,不知人者久之,夫人涕泣扶侍,常连夕不寐。
年十九,归于我公。
事舅姑以孝谨称,与先公相待如宾客,德容之盛,内外亲戚无不敬爱。
众人游观之所,往往舍所观而观夫人。
先公赖其内助,礼敬尤至;
而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仁恕宽厚,抚爱诸庶,不异己出。
从叔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
治家有法,不严而整。
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
汝如此大时,能为此事否」?
道路遗弃小儿,屡收养之。
有小商出未还而其妻死,儿女散逐人去,惟幼者始三岁,人所不取,夫人惧其必死,使抱以归。
时聚族甚众,人皆有不欲之色,乃别籴以食之。
其父归,谢曰:「幸蒙收养,得全其生,愿以为献」。
夫人曰:「我本以待汝归,非欲之也」。
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大寒,有负炭而𢶡者过门,家人欲呼之,夫人劝止之曰:「慎勿为此,胜则贫者困矣」。
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
常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
夫人男子六人,所存惟二,其爱慈可谓至矣,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
才数岁,行而或踣,家人走前扶抱,恐其惊啼,夫人未尝不呵责曰:「汝若安徐,宁至踣乎」?
饮食常置之坐侧,尝食絮羹,皆叱止之,曰:「幼求称欲,长当如何」?
虽使令辈,不得以恶言骂之。
故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与人争忿,虽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
及稍长,常使从善师友游;
虽居贫,或欲延客,则喜而为之具。
其教女,常以曹大家《女戒》。
居常教告家人曰:「见人善,则当如己善,必共成之;
视他物,当如己物,必加爱之」。
先公罢尉庐陵,赴调,寓居历阳
会叔父亦解掾毗陵,聚口甚众,储备不足,夫人经营转易,得不困乏。
先公归,问其所为,叹曰:「良转运使才也」。
所居之处,邻妇里姥皆愿为之用,虽劳不怨。
始寓丹阳,僦葛氏舍以居。
守舍王氏翁姥庸狡,前后居者无不苦之,夫人待之有道,遂反柔良。
及迁去,王姥涕恋不已。
夫人安于贫约,服用俭素,观亲族间纷华相尚,如无所见。
少女方数岁,忽失所在,乳姥辈悲泣叫号。
夫人骂止之,曰:「在当求得,茍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
在庐陵时,公宇多怪,家人告曰:「物弄扇」。
夫人曰:「热尔」。
又曰:「物击鼓」。
夫人曰:「有椎乎?
可与之」。
后家人不敢复言怪,怪亦不复有,遂获安居。
夫人有知人之鉴。
姜应明者,中神童第,人竞观之。
夫人曰:「非远器也」。
后果以罪废。
颐兄弟幼时,夫人勉之读书,因书线贴上曰「我惜勤读书儿」,又并书二行,曰「殿前及第程延寿」,先兄幼时名也,次曰「处士」。
及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科举,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
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
夫人好文,而不为辞章,见世之妇女以文章笔札传于人者,深以为非。
平生所为诗,不过三十篇,皆不存。
独记在历阳时,先公觐亲河朔,夜闻鸣雁,尝为诗曰:「何处惊飞起?
雍雍过草堂
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
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
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
读史,见奸邪逆乱之事,常掩卷愤叹;
见忠孝节义之士,则钦慕不已。
尝称唐太宗得禦戎之道,其识虑高远,有英雄之气。
夫人之弟可世称名儒,才智甚高,尝自谓不如夫人。
夫人自少多病,好方饵修养之术,甚得其效。
从先公官岭外,偶迎凉露寝,遂中瘴疠。
及北归,道中病革,召医视脉,曰可治。
谓二子曰:「绐尔也」。
未终前一日,命颐曰:「今日百五,为我祀父母,明年不复祀矣」。
夫人以景德元年甲辰十月十三日,生于太原
皇祐四年壬辰二月二十八日,终于江宁,享年四十九。
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
乙丑二月廿八夜病院漫题四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林资修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一击俄张鸷鸟威,铁山蛇犬遽成围。
眼看六翮投罗尽,争忍孤云自在飞。
乙丑二月廿八夜病院漫题四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林资修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求医偶作偷生计,入瓮非无必死心。
握手院门长诀语,几回肠断独沉吟。
乙丑二月廿八夜病院漫题四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林资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峨峨大舸发鸡笼,夹岸欢呼气吐虹。
此别谁知隔生死,一声珍重寄东风。
乙丑二月廿八夜病院漫题四首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林资修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吊客纷纷日满床,残星犹自吐光芒。
明知晁错终难免,更向临危发智囊。
释老君圣唐册号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四
夫所言太上者。统教之尊名。
證圣之极果也。太者大也。
上者高也。太者大也无大于太。
上者高也无高于上。乃修行證果。
极位之称也。世人修行。
自凡而得道。自道而得仙。
自仙而得真。自真而得圣。
圣之极位。升为太上。
太上者。六通万德
无不毕备。绍法王位。
统临万圣。即得居此尊名。
亦如代閒皇帝。代代绍位。
皆得称之。自元始天尊之后。
即有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太上高皇帝。皆极此位。
而太上丈人高皇帝。虽兼有尊极之名。
而不行教。其传祚行教。
为万天之主。惟道君老君耳。
元者深也妙也。亦云道也。
天也至高至妙。不可言诠。
约妙与深。以元为證。
言深妙元远。以明道体。
故谓之元。元者初也始也祖也。
尔雅云。肇道根源。
万物宗祖。处世出世之法。
皆为之本始。故谓之元
皇者大也。谓大道也。
道大曰皇。尚书序曰。
三皇之书。谓之三坟。
言大道也。帝者天也。
其德配天。次于道也。
德大曰帝。道德兼称。
故云皇帝。又云。
法道法天。谓为皇帝。
秦始皇既一统天下。垂法后代。
上取三皇之尊名。下取五帝之美号。
兼而称之。曰皇帝焉。
尚书序曰。五帝之书。
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内号者隐号也。老君千名万号
不可备穷。以当时天下所称。
谓之老子。亦乃道尊德贵。
不可斥名。天上人间
咸称曰老子。是则以老子之内号也。
大唐高宗天皇大帝老子三十三代圣孙。大唐之第三
太宗文皇帝之第三子也。承平嗣极。
握记垂衣。耀仙李之灵葩。
展升平之盛礼。回銮苦县
谒圣真源。表大孝于奉先
赞元元于圣号。以乾封元年岁丙寅二月二十八日下诏曰。
东台。大道混成。
先二仪而立称。至人虚已。
妙万物以为言。粤若老君
朕之本系。爰自伏羲之始。
暨乎姬周之末。灵应无象。
变化多方。游元气以上升。
感日精而下降。或从容宇宙。
吐纳风云。或师友帝王
丹青神化。譬阴阳而不测。
与日月而俱悬。属交丧在辰。
晦迹柱下。大宏雅训。
垂范将来。虽心齐于太虚。
而理归于真宰。若夫绝圣弃智。
安排寡欲。寂寞杳冥之际。
希夷视听之表。澹尔无为。
宛然自得。酌之不竭。
用之不盈。执大象而还淳
元览而遣累。邈乾坤以长久。
跨陶钧而亭育。至矣哉。
固无得而名也。况复大圣所资。
克昌宝祚。上德所履。
允属休期。朕嗣膺灵命。
抚临亿兆。总三光之明。
而夙宵寅畏。居四大之重。
而寝兴祇惕。尽孝敬于宗祧。
庆怀柔于幽显。行清净之化。
承太平之业。登介邱而展采。
坐明庭而受记。飞烟结庆。
重轮降祥。鹤应九皋。
山称万岁。越振古而会休徵。
先而为称首。大礼云毕。
回舆上京。迂驾濑乡。
躬奠椒糈。仰瑞以延伫。
神泉而永叹。如在之思既深。
敬始之情弥切。宜昭元本之奥。
以彰元圣之功。可追上尊号曰元元皇帝
仍改谷阳县真源县。当县宗姓。
特给复一年。冀敦崇远之情。
用申尊祖之义。布告中外。
咸使知闻。主者施行。
永淳二年癸未十二月四日下诏曰。君崇于道。
宅紫微以垂衣。臣修于德。
罄丹心而作砺。若使上守于义。
下尊于礼。名教所以乖淳。
忠信由其渐薄。在昔胥庭连陆。
娲燧伏羲。不宰而天下化。
轩顼尧舜。禹汤文武。
至公犹行。深仁尚积。
及秦居闰位。奢泰之渐聿兴。
汉袭霸图。元默之风已替。
遐观魏晋。近鉴周隋。
代益嚣浮。人踰僭侈。
穷百王之弊俗。极千年之否运。
以承大乱之后。方开大圣之期。
既逾交丧之辰。必兴交泰之绪。
高祖神尧皇帝受镳宫之景命。荡辔野之妖氛。
重悬日月。一匡宇宙。
太宗文皇帝披图汶水。杖钺参墟。
降斗极之神兵。涤怀襄之巨浸。
张四维而安赤县。劳百战而徇苍生。
声教遐覃。堤封亘。
缅维洪业。无得而称。
朕以寡昧。忝膺丕绪。
未尝不孜孜访道。战战临人。
日慎一日。三十四载于今矣。
况下安则上逸。时弊则君忧。
虽身处九重。而情周万姓。
建本之怀愈切。抑末之念遽深。
今庶绩虽凝。而淳源未洽。
朕之绵系。兆自元元。
常欲叶先规。光宣道化。
变率土于寿域。济苍生于福林。
属想华胥。载劳寤寐。
所冀内外寮寀。各竭乃诚。
敦劝黎萌。俱从质。
旧染薄俗。咸与惟新。
凭大道而开元。共普天而更始。
宜申霈泽。广被纮埏。
可大赦天下。改永淳二年宏道元年。
仍令天下诸州置道士观上州三所。
中州二所。下州一所。
每观度道十七人。以彰清净之风。
伫洽无为之化。主者施行。
是则奉先尊祖。复朴还淳之旨也。
泗州重修鼓角楼 晚唐 · 李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
烈而悲者角之声。
欢而壮者鼓之声。
烈与悲似义。
欢与壮似勇。
夫军以义集。
以勇进。
军城例楼鼓角于正门。
以严暮警夜。
二物用固均。
然凡发语虽先鼓。
及奏而角先鸣者。
盖欲勇生于义云。
泗城据汴淮奔会处。
汴迅以射。
淮广而吞。
拧势雄重。
翕张气象。
故其出人物义且勇。
与鼓角之声相叶。
虽商贩四冲。
舷击柁交。
而气不衰杂。
防禦使刘公。
郡人也。
其义勇智杰。
拔于万众间。
始为郡诸将。
黄巢陷关。
徐以西讨急。
务在广兵力。
按旧属郡名取泗。
泗称未奉诏不服。
徐师因大至。
公为都马步司转司衙。
皆总兵柄。
捍守连年。
徐竟解围而去。
已而上欲久安徐泗。
卒以泗属徐。
会有新防禦使昧军机。
意泗人含愤。
复激令背徐不属。
公执诏争不得。
众因大呼逐防禦使
扶公坐。
公不得已。
诏亦因命公。
徐帅太尉钜鹿王感公于已绝他心。
曲折惟天子命。
相得盖欢甚于故焉。
公既挈防禦印。
登城四面望。
皆拒战后火烬馀。
或石抛所倾。
方围急。
城中又坏屋给薪。
并是屋庐少全者。
乃锐意自鞠斗场上佐院稍稍营葺。
且谓鼓角楼者。
军门眉首。
宜特华壮。
楼及左右鼓棚新者二十七间。
益揭其柱危其槛以激响。
日沉宵寒。
听吹击者。
疑岸浦泉窟。
龙吟鼍作时时相应和。
既而郡众列观。
欲咨文人纪绩。
或揖众而进曰。
公之功行甚多。
非止此楼门。
左右臂出廊及都厢等院。
凡二百馀间。
悉公重修。
又修孔子佛祠道宫观文武吏舍灵山神宇。
凡数百千间。
又劝里人益构其居。
荒毁更新。
郁郁如春发寒槎。
又增武器库旗槊千竿。
锤百柄。
甲装三百剑千环箭六万羽弓弦角千。
凡营制悉以家私财佐用。
又教属县树桑
至二万本。
纵脱无名役。
除律敕外擅立条。
归之简切。
用是人益附亲。
逋窜自返万三千户。
朝客中贵人往来饔饩饯迎如完盛时。
防获淮浙等贡上钱贯数百万。
此其大略。
公所以能若是者。
由诚者公具侍下恳为尊中丞郡太君得拜封爵邑。
连表乞归侍。
其诚切动人如此。
所以能坚奉明天子。
以首出其政耶。
由此言之。
岂一楼而已乎。
且公用孝资忠。
用义发勇。
其壮烈声又岂鼓角足配乎。
安可但记一楼而遗他事乎。
众曰。
然则何如而可。
进谭者曰。
吾闻古人以玉况德。
以器铭功。
岂玉足况。
器足铭耶。
盖借玉为喻。
因器而尽铭他善。
今傥告文人。
请借鼓角以况公心。
而因记楼尽述公之功行可乎。
咸曰善。
然健于笔者不能写。
是当缓以俟之。
积月而史官尚书司封郎中李溪自淮楚趋阙驿泗。
于是郡从事张信与同僚及将吏等。
磨石濡笔。
且以众志白于公。
为记。
不敢辞。
即所闻实书于石。
于戏。
楼以中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成。
其年九月三十日书。
菊花二首 其一 戊申 清 · 郑珍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八
米楼西畔草堂东,霜晓寒英照眼丰。
看向残援欹椴外,忆经雷影雹声中(岁二月廿八雨雹,大如鸡子,花皆伤馀之蘖而转盛。)
物微亦自生忧患,命尔何缘免鞠穷(见《埤雅》。)
芳蝶依依赖相保,未应独立叹凉风。
宿镇远永安桥寓楼夜闻溪水声有感 清 · 严遂成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十
猺花犵草环参差,黔中北门锁钥之。
有桥屹然禁踰越(船至此止。),城借峭壁溪为池。
溪水南来诸葛洞,两崖束带旁无缝。
及此山势更屈蟠,围之数重悬大瓮。
瓮中水鸣郁则怒,虎未咥人气先饿。
遇石牴触龙喷涎,红日当空风雨过。
夜静飕飕鼎沸,朝喧浮浮饭甑破。
或琴或筑或钲鼙,随水盛衰为小大。
呜呼,水趋沅澧汇江流,直达于海无尽头。
我若回船向楚尾,可作吴兴清远游。
田园易主那暇理,一盂麦饭浇松楸。
家家上垄作寒食时二月二十八日。),肠断溪声是此楼。
遵守法重情轻上请法御笔手诏政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二
民以罪丽法,情有轻重,则法有增损。
开封、大理,旧立情重法轻、情轻法重取旨之文。
前批有司,惟以情重法轻,上请加罪,而未闻以法重情轻,取旨宽贷,则是乐加人以罪,而无内恕及人之心,非所以爱民也。
或辟或宥,惟适厥中,一夫不获,时予之辜。
前者有司谬误,非法之意。
自今可令遵守旧法,辄循前批者,以违制罪论。
超果寺忏院记华亭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北涧集》卷三
忏不在堂,在乎本心至到恳恻。
循省往谬,自愧自悔,一洗涤已,永断相续,才萌辄夷,毋使滋蔓,以事法显,事融理遍,是则名为真忏悔处。
功用虽至,已第二月
佛言:世二健儿,一不作,一能忏。
不作则自至于规矩准绳,视听言动焉往而非中,焉往而非正;
能忏则发露,发露则克己,己私既尽,白圭青铜一经磨拂,永谢尘玷。
虽然,未若不作之为愈也。
忏摩,改过也。
改过不吝,圣贤所赞,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皆健者也。
健生勇,大勇也。
义理之勇,非血气方刚,好勇斗狠之勇也。
不然,畴能一锄,永尽馀蒂,如焦谷芽,如石女儿。
华亭超果寺火后,独忏院未复。
比丘道元视祖居旧址久矣菑翳,乃斩蓬藋,剪榛棘。
因其姐氏易箦时馀妆在奁,结奁付元,琅琅遗言,务成此段奇了,了不及其私,慨慷奇男子生死之际不是过。
元感其诚,益罄其长,洎犹子某氏之施,市材选良,呼集梓人,作于绍定四年二月二十八
丁丁斧斤,不日成之。
高广雄壮,轮奂鲜丽。
忏室严密,禅观靓邃,饭食经行,解衣磐礴,各得其所。
然后檀施市田,各为行人了一日入期费,绵绵瓜瓞,与此忏利它自利相终始。
因作而言曰:万生扰扰,均为目前之谋;
一息惶惶,谁作身后之计。
元之姐氏者,目前身后俱无憾。
微元,又孰使承其托?
罢方田买钞免夫钱赦宣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一六
门下:嗣前人而宅丕后,茂扬骏惠之功;
昭上帝而用康年,敷锡博临之况。
朕绍膺景命,抚有嘉师。
永为安民辅世之图,罔匪垂裕诒谋之懿。
顾基绪之攸重,轸羹墙而不忘。
肆于纂承,敢或坠失!
岂谓长民之吏,并缘为奸,有如奉诏之臣,倚法以削。
殊咈隆宽之意,浸乖祗遹之谋。
频年以来,流弊滋甚。
属者考旧章而作则,裁宿蠹以图功。
规模非宁人之指则弗从,政事非元丰所行则弗举。
复尽经常之制,悉除苛娆之科。
虑民力殚于多役,则蠲不急之务以纾其廑;
恐邦财耗于无名,则削可省之员以清其滥。
农人服田,以安穑事;
父老扶杖,以听诏书。
上灵监观,嘉泽荐降。
雷霆奋于中夕,相予以震叠之威;
氛埃息于崇朝,示人以廓清之象。
既优既渥,协气以臻。
如茨如梁,丰年可告。
允矣无私之报,倬哉有道之符。
绍闻德言,燕皇天而克飨;
丕灵承帝事,冒寰宇以均釐。
其敷旷荡之恩,用答函蒙之祉。
可大赦天下。
云云。
于戏!
和获天助,聿彰嗣服之纯;
德洽民心,斯共荣怀之庆。
咨尔万方之有众,听予一人之作猷。
永孚于休,同底于道。
命官缘病患陈乞致仕许自陈再仕诏宣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一(第五册第四一六三页)
应命官昨缘病患陈乞致仕,后来所患已安,堪任釐务、愿再仕之人,缘年限未满未许陈乞者,许经所在官司自陈保明申吏部,特与再仕命官。
禁违法科差诏宣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四三(第六册第五四七一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三六三、六五五页
应因方量及根括地土致人户逃移,其地土并听元佃人归业,已前拖欠税租等并与除放,内京畿京西京东河北路依减半税租输纳。
江东两浙人户采买及客贩瓦木材植等沿路免税诏宣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三○(第六册第五○九八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七八页
江东两浙近缘群贼烧劫居民屋宇,今来人户渐已归业,修葺居止,应人户采买及客贩瓦木、材植之类往江浙被盗处营葺及货卖者,与免沿路抽分及力胜税钱,关津渡口不得少有邀阻乞觅,监司巡历。
所至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