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请宾头卢颇罗堕疏(二 乾德六年四月 宋 · 曹元忠
 出处:全宋文卷五○
谨请西南方鸡足山宾头卢颇罗堕上座和尚:右今月八日南瞻部洲萨诃世界大宋国沙州□□寺敬设大会,伏愿大圣誓授佛敕,不舍仓生,兴运慈悲,依时降驾。
谨疏。
乾德六年四月日弟子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敦煌曹元忠疏。
按:敦煌卷S四六三二。
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 北宋 · 宋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五、《金石萃编》卷一四六
法师讳文雅字圆测新罗国王之孙也。
三岁出家,十五请业。
初于常辩二法师听论,天聪警越,虽数千万言,一历其耳,不忘于心。
贞观中太宗文皇帝度为僧,住京元法寺,乃览《毗云》、《成实》、《俱舍》、《婆沙》等论,暨古今章疏,无不闲晓,名声蔼著。
三藏法师奘公自天竺将还,法师预梦婆罗门授果满怀,其所證应胜因夙会。
及奘公一见,契合莫逆,即命付《瑜伽》、《成唯识》等论、兼所翻大小乘经论,皎若生知。
后被名为西明寺大德,撰《成唯识论疏》十卷,解《深密经疏》十卷、《仁王经疏》三卷、《金刚般若观所缘论》、《般若心经》、《无量义经》等疏,羽翼秘典,耳目时人,所以赞佐奘公,使佛法东流,大兴无穷之教者也。
法师乐山水,往依终南山云际寺,又去寺三十馀里辟居一所,静志八年。
西明寺僧徒邀屈还寺,讲《成唯识论》。
时有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至京,奉敕简召大德五人,令与译《密严》等法师即居其首。
后又召入东都,讲译《新华严》。
卷轴未终,迁化于佛授记寺,实万岁通天元年七月二十二日也,春秋八十有四。
其月二十五日,燔于龙门香山寺北谷,便立白塔
在京学徒西明寺主慈善法师大荐福寺德胜庄法师等,当时已患礼奉无依,遂于香山葬所分骸一节,盛以宝函石椁,别葬于终南山丰德寺东岭上法师尝昔往游之地。
墓上起塔,塔基内安舍利四十九粒。
今其路几不通矣,峭壁崭绝,茂林郁闭,险僻藏疾,人迹罕到,埋光蔽德,徒有岁年,孰知归仰?
由是同州龙兴寺王院广越法师勤成至愿,以大宋政和五年四月八日,乃就丰德分供养,并诸佛舍利,又葬于兴教寺奘公塔之左,创起新塔,规范基公之塔,一体无异,并基公之塔即旧而新之。
金轮宝铎,层构双耸,矗如幻成。
其下各环以广庑神像,崇邃左右,以祔奘公焉。
俾至者景慕起信,不知何时而已也。
及于塔之前创修献殿六楹。
落成庆赞之日,不暇求能文者,丐余直序其事,系之以铭。
铭曰:
贝叶西来兮其功大,教流中区兮斯永赖。
法匠有凭兮诚际会,香山迢遥兮閟幽宫。
丰德峻阻兮藏灵踪,后人依归兮何适从!
有越作缘兮神助力,双塔屹立兮基是式。
以祔奘公兮岂穷极,终南相高兮峻倚天。
盛德巍然兮铭石镌,来者瞻仰兮千万年。
重修奘公塔僧怀安监寺僧云江、维那僧普潮、住持管勾僧道胜、知库僧普演、典座僧道亮,发缘华州坛长僧德言,助缘僧洪俊、樊川信士刘闵等、鸣犊镇信士来士行等
寿昌刊。
创修殿塔同州龙兴寺王院讲经论僧广越。
大宋政和五年岁次乙未十一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立石。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九五。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M五○五九,玄奘三藏师资料丛书下。
大宋晋州神山县重镌玉兔古寺实录乾德三年十月 北宋 · 令狐杲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一
玉兔寺者,元即玉兔观也。
乃巨唐高祖神尧帝登号之二载,岁次□□三月三日平阳西北,即今汾西地也,时有玉兔现化其形。
□□□□奉命经过,亲觌其兔,徐徐趁之,其兔前去,趁之不获。
事讫朝天,具奏□事,帝遣祭之,兔复现形。
至其年十月五日,敕令置玉兔观,四时享祭。
后至高宗在位,麟德元年岁次甲子四月八日,兔复现化,频经月日。
平阳闻奏,高宗遣使,广备祭仪,重兴观宇。
至则天皇帝万岁通天□年,岁次乙未二月八日,又复出现,履空而行,不逾观地。
平阳太守杜承衍故观其事,亲睹奇猷,具表闻天。
帝遣中臣王文泰来获玉兔。
文泰至平阳,与承衍躬祭求现,其兔寻出。
徐步趁之,经数日间,至平阳东神山县西南隅,或而隐迹。
文泰与承衍寻于隐处穿□之。
穿深丈馀,获得玉石兔一躯,端丽无并,遽贡圣后。
帝令移□□玉兔观至神山县获玉石兔地,敕度道流三百馀人,住持观院。
□□天二年,岁次丙申十一月十五日,□观院上有罗汉履空现身,语道首叶仙灵等曰:「此非观地。
即过去世人寿二万岁时,有佛出世,名字迦叶,当于其时,白兔寺基。
吾于其时,为此寺主,由勤进道,今得圣位,即罗汉身。
汝等宿庆,得值好时,宜舍观为寺,各求出家」。
仙灵等三百馀人各悟前因,欲从缁侣。
圣者复语仙灵等曰:「今此平阳太守杜承衍,乃是修过去白兔寺者施主,由修寺故,生生之中,常为侯相」。
仙灵闻已,诣杜公处,具述前由。
公闻奇事,心骇,躬观求罗汉现。
时圣者随求而现,准前告语,述其因缘。
公遂悟解,与仙灵等具表闻天(杜公回观为寺表在《唐兴异事录》,仙灵等之度为僧表在内藏《广弘明集》。)
帝闻所奏,忻喜奇故,至圣历元年正月十五日,敕令改观为寺,度仙灵等皆悉为僧,别赐钱绢各是一千;
敕补京师大法师仁映,共住此寺;
敕舍神山一县之税,供给寺众五百馀僧。
后至长安三年,帝崩,乃废供给。
其寺周围一里二百五十步矣。
□□三年,岁次乙丑十月丁酉朔三十日丙寅,重建寺施主、推诚奉义戴功臣建雄军节度、晋慈隰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下(缺)诸军事、行晋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赵彦徽立。
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碑721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颍川郡太夫人者。
讳某字某。
雷州首领元之女。
罗州首领杨历之妻。
骠骑大将军左骁骑大将军虢国公思勖之母也。
陈氏家富兵甲。
代奠峤外。
夫人诞灵豪右。
淑问幽闲。
六行天至。
不因师氏之学。
四德生知。
无待公宫之教。
原夫陈本妫水。
杨承赤泉。
九真为郡。
良史出乎中国。
五马浮江。
侨人占乎南海
两州接畛。
二门齐望。
卜妻鸣凤。
择对乘龙。
杨公有聘玉之祥。
应妪获探金之庆。
虢公弱冠升仕。
鞠躬禁闼。
正性本乎胎教。
刚肠形乎义色。
神龙三年六月五日
北军作难。
西华失守。
骑入宫壸。
兵缠御楼。
公孤剑淩锋。
偫凶夺气。
仓卒之际。
安危是属。
既立殊常之勋。
遂蒙超次之命。
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宏农郡公
内常侍
其后改拜将军
太夫人是加爵邑。
高堂九仞。
禄万钟
朝廷美其扬名。
州党尊其远听。
夫人富而好俭。
贵而能勤。
身却锦绣。
手亲纺绩。
公每昏定晨省。
夫人必诫之忠孝。
劝学文武。
尝谓汝口称思勖
当心念其义。
父母名之。
欲汝三思而勖励也。
故虢公便习干戈。
渔猎书史
致命伐罪。
擒叛獠于百越。
写诚誓众。
破狂蛮于五溪
斗子弟如使手足。
请风雷若应期契。
圣朝荅高秩于骠骑。
酬大封于虢略
岂非以辞第之恳忠。
成断织之明训。
臣节立矣。
君恩厚矣。
孝成矣。
母慈著矣。
备此四者。
善孰加焉。
抑神道祐心。
而人伦兴行。
诗曰。
母氏圣善。
又曰。
宜尔子孙。
斯实颍川太君之有也。
享年若干。
开元九年四月八日
薨于长安翊善里。
先公早世。
邱坟故域。
古无合葬。
礼有从宜。
夫以体归下地。
万里岂殊乎黄壤。
魂何不之。
双棺幸同于元室。
其年十一月十六日
招魂祔葬于万年县龙首乡神鹿里。
申孝子不忍隔亲之情也。
恩敕赐钱十万。
绢布皆百段。
日磾忠厚。
汉武知其母教。
冯勤宠贵。
世祖称其母德。
克轸天情。
颇为连类。
虢公生尽其礼。
没尽其哀。
嗟阅水之日逝。
惧藏山之夜徙。
追镂碑板。
远贻图传。
蒸蒸至意。
有足感人。
悾悾信言。
固无愧色。
铭曰。
陈公舜后。
杨侯周裔。
去国何人。
南迁几世。
酃渌嶂表。
珠崖海际。
两族相京。
财雄兵锐。
猗欤邦媛。
俪兹国士。
友若琴瑟。
花如桃李。
心契法度。
容和愠喜。
资敬从夫。
移忠训子。
嘉此令子。
南溟北归。
于天鹤唳。
拔湔鸿飞。
朱宫退敌。
铜柱来威。
国安家宠。
鱼轩翟衣。
封虢国
五公前宇。
母邑颍川
三君旧土。
感激荣庆。
踟躇今古。
高堂夜空。
吊客朝聚。
龙首山前。
前临灞川。
招魂五岭
合葬三泉
山山邱墓。
树树风烟。
孝碑不灭。
慈坟永传。
菩萨蛮 其二 淮上阎牛叟娶姬,作词索和原韵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钗头胜字裁方幅。定情弹作莺萝曲。
闻道薛家来。灯花夜自开。

清淮一别久。谁解双垂手。
佛日会摹多(娶姬在四月八日香山老去何。
嵇叔夜养生论后1095年4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东坡居士之末景,忧患之馀生,而后学道,虽为达者所笑,然犹贤乎已也。
嵇叔夜《养生论》颇中余病,故手写数本,其一赠罗浮邓道师。
绍圣二年四月八日书。
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又见《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七一,《清河书画舫》尾字号。
四月初八日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五
一年春事鬓刁骚,蝼蝈争鸣土尽毛。
僝僽风披红万簇,滂沱雨涨绿三篙。
山家浴佛喧喧集,田里驱牛睯睯劳。
幸有松明官不禁,贫民终夜代兰膏郡守令民皆张灯。违者有罚。民无由者。缚松明炬于长竿上达夜。)
跋所书圜通1101年4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一、《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轼迁岭海七年,每遇私忌,斋僧供佛,多不能如旧。
今者北归,舟行豫章彭蠡之间,遇先妣成国太夫人程氏忌日,复以阻风滞留,斋荐尤不严,且敬写《楞严经》中文殊师利法王所说《圜通偈》一篇,少伸追往之怀,行当过庐山,以施山中有道者
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八日书。
荆州谢上表737年5月8日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臣九龄言。
伏奉四月十四日制。
授臣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闻命皇怖。
魂胆飞越
即日戒路。
星夜奔驰。
属小道使多。
驿马先少。
今月八日至州礼上。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不即饮气取死。
岂敢辄惜馀命。
伏念心无党恶。
死则似同。
以此偷生。
犹希圣察。
臣往年按察岭表。
便道赴使。
访闻周子谅
久经推覆。
遥即奏充判官
寻属臣改官。
使亦有替。
其后信安郡王祎奏将朔方驱使。
便请授官。
臣因其岭外勤劳。
因而奏乞。
事不敢隐。
未至涉私。
然进用非人。
诚宜得罪。
但臣特蒙拔擢。
出自宸衷。
陛下所用隐微。
惟臣而已。
伏思报效。
窃恃圣恩。
每于事端。
无所防避。
智识虽浅。
罄竭则深。
微诚区区。
义有所在。
岂复与此私协。
以负累圣鉴。
臣虽至顽至愚。
不至于此。
皇天后土。
照臣血诚。
夙夜烦冤。
欲辨无路。
臣闻物有穷者。
必诉于昊天。
人有痛者。
必呼于父母。
臣今孤苦。
不乞哀于圣君。
岂蒙恶声。
遂衔冤以没代。
臣受性愚钝。
闇于知人。
禀命舛剥。
与此凶会。
诚合自死。
以谢天威。
所以侧息苟存者。
臣为圣朝所用。
既极荣宠。
而一朝至此。
恐玷明时。
在臣微生。
有若蝼蚁。
身名俱灭。
诚不足言。
今衅咎则然。
恩礼犹重。
面目有腼。
夙夜唯忧。
戴盆望天
岂期上达。
又未能宣布圣泽。
少答殊私。
跼蹐兢皇。
动失次第。
无任荷惧兢悚之至。
谨附河西经略判官所部朝义郎法曹参军苏锐奉表陈谢以闻。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言。
西州程记 唐末宋初 · 王延德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宋史》卷四九○《高昌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文献通考》卷三三六、《文献宋事纪》第五册、王国维遗书·古行记四种校录
初自夏州玉亭镇,次历黄羊平,其地平而产黄羊。
渡沙碛,无水,行人皆载水。
凡二日至都啰啰族,汉使过者,遗以财货,谓之「打当」。
次历茅女喎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橐驼牵木筏而渡。
次历茅女王子开道族,行入六窠沙,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
不育五谷,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次历楼子山,无居人,行沙碛中,以日为占,旦则背日,暮则向日,日中则止。
夕行望月亦如之。
次历卧梁劾特族地,有都督山,唐回鹘之地。
次历大虫太子族,族接契丹界,人衣尚锦绣,器用金银,马乳酿酒,饮之亦醉。
次历屋地因族,盖达于于越王子之子。
次至达于于越王子族。
次历拽利王子族,有合罗川,唐回鹘公主所居之地,城基尚在,有汤泉池
次历阿墩族,经马騣山望乡岭,岭上石龛李陵题字处。
次历格啰美源,西方百川所会,极望无际,鸥鹭凫雁之类甚众。
次至托边城,亦名李仆射城,城中首领号通天王
次历小石州
次历伊州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
地有野蚕,生苦参上,可为绵帛。
有羊,尾大而不能走,尾重者三斤,小者一斤,肉如熊白而甚美。
又有砺石,剖之得宾铁,谓之吃铁石。
又生胡桐树,经雨即生胡桐律。
次历益都
次历纳职城,城在大患鬼魅碛之东南,望玉门关甚近。
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谷口避风驿,用本国法设祭,出诏神禦风,风乃息。
凡八日,至泽田寺
高昌闻使至,遣人来迎。
次历地名宝庄,又历六种,乃至高昌
高昌西州也。
其地南距于阗,西南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葱岭,皆数千里。
地无雨雪而极热,每盛暑,居人皆穿地为穴以处。
飞鸟群萃河滨,或起飞,即为日气所烁,坠而伤翼。
屋室覆以白垩,雨及五寸,即庐舍多坏。
有水,源出金岭,导之周围国城,以溉田园,作水硙。
地产五谷,惟无荞麦
贵人食马,馀食羊及凫雁。
乐多琵琶、箜篌。
出貂鼠、白氎、绣文花蕊布。
俗好骑射。
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
开元七年历,以三月九日寒食,馀二社、冬至亦然。
以银或鍮石为筒,贮水激以相射,或以水交泼为戏,谓之压阳气去病
好游赏,行者必抱乐器。
佛寺五十馀区,皆唐朝所赐额,寺中有《大藏经》、《唐韵》、《玉篇》、《经音》等,居民春月多群聚遨乐于其间。
游者马上持弓矢射诸物,谓之禳灾。
有敕书楼,藏唐太宗、明皇御札诏敕,缄锁甚谨。
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经所谓外道者也。
所统有南突厥、北突厥、大众熨、小众熨、样磨、割禄、黠戛司、末蛮、格哆族、预龙族之名甚众。
国中无贫民,绝食者共赈之。
人多寿考,率百馀岁,绝无夭死。
时四月,师子王避暑于北廷,以其舅阿多于越守国,先遣人致意于延德曰:「我王舅也,使者拜我乎」?
延德曰:「持朝命而来,礼不当拜」。
复问曰:「见王拜乎」?
延德曰:「礼亦不当拜」。
阿多于越复数日始相见,然其礼颇恭。
师子王邀延德至其北廷。
历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岭口,宝货所出。
又两日,至汉家砦。
五日,上金岭。
过岭即多雨雪,岭上有龙堂,刻石记云「小雪山」也。
岭上有积雪,行人皆服毛罽。
度岭一日至北廷,憩高台寺
其王烹羊马以具膳,尤丰洁。
地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放牧平川中,弥亘百馀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
北廷川长广数千里,鹰鹞雕鹘之所生,多美草,不生花,砂鼠大如䨲,鸷禽捕食之。
其王遣人来言,择日以见使者,愿无讶其淹久。
至七日,见其王及王子侍者,皆东向拜受赐。
旁有持磬者击以节拜,王闻磬声乃拜。
既而王之儿女亲属皆出,罗拜以受赐。
遂张乐饮宴,为优戏,至暮
明日汎舟于池中,池四面作鼓乐。
明日游佛寺,曰应运太宁之寺,贞观十四年造。
北廷北山中出𥓁砂,山中尝有烟气涌起,无云雾,至夕光燄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采者著木底鞋取之,皮者即焦。
下有穴生青泥,出穴外即变为砂石,土人取以治皮。
城中多楼台卉木。
人白皙端正,性工巧,善治金银铜铁为器及攻玉。
善马直绢一匹,其驽马充食,才直一丈。
贫者皆食肉。
西抵安西,即唐之西境。
七月,令延德先还其国,其王九月始至。
亦闻有契丹使来,谓其王云:「高敞本汉土,汉使来觇视封域,将有异图,王当察之」。
延德侦知其语,因谓王曰:「契丹素不顺中国,今乃反间,我欲杀之」。
王固劝乃止。
六年五月京师七年四月高昌,所历以诏赐诸国君长袭衣、金带、缯帛。
八年,与其谢恩使凡百馀人复循旧路而还,雍熙元年四月京师
延德初至达靼境,颇见晋末陷虏者之子孙,咸相率遮迎,献饮食,问其乡里亲戚,意甚悽感,留旬日不得去。
应梦罗汉记1081年4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二、民国《杭州府志》卷二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安国寺
元丰四年正月二十一日,予将往岐亭。
宿于团封,梦一僧破面流血,若有所诉。
明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顾之惘然,庶几畴昔所见乎?
遂载以归,完新而龛之,设于安国寺
四月八日,先妣武阳君忌日,饭僧于寺,乃记之。
责授黄州团练使眉山苏轼记。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五 四月八日 明末清初 · 董以宁
 押宥韵
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
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
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
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

堪慰处,兰生又。
堪悲处,摧骤。
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
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
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
兴龙节功德疏文(四)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四
伏以瑞乙来翔,共纪生商之兆;
群龙下集,适同浴佛之辰。
爰崇胜因,以荐多祉。
伏愿皇帝陛下,立民之极,先天不违。
福如南山之不骞,寿等西方之无量。
集宁海宇,永庇神天。
兴龙节集英殿教坊词又十五首 其十一 队名1088年11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生商来瑞鳦,浴佛降群龙。
乐队。
兴龙节集英殿教坊词十五首 其十三 女童致语1087年11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妾闻瑞鳦来翔,共纪生商之兆;
群龙下集,适同浴佛之辰。
佳气充庭,和声载路。
辇出房而雷动,扇交翟以云开。
喜动人天,春还草木。
恭惟皇帝陛下,凝神昭旷,受命穆清。
三后在天,宜兴王之世有;
四人迪哲,知享国之无穷。
乃眷良辰,欲均景福。
庭设九宾之礼,乐歌《四牡》之章。
妾等幸觏昌期,获瞻文陛。
虽乏流风之妙,愿输率舞之诚。
未敢自专,伏候进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四 南宋 · 释法薰
 押词韵第三部
指天指地,小儿子戏。
无可慇勤,浇杓恶水浴佛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三 南宋 · 释法薰
 押灰韵
悉达今朝出母胎,无端满目是尘埃。
山僧倾倒西湖水,索性从头洗一回浴佛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百二十五 南宋 · 释法薰
 押词韵第三部
指天指地,讨甚巴鼻。
钉钉胶粘,刀刮水洗。
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浴佛
偈颂六十七首 其十四 宋末元初 · 释原妙
 押尤韵
指天指地展戈矛,直至如今战不休。
假使群灵都杀尽,一身还有一身愁浴佛,举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769年4月8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抚州城东南四里有翻经台。宋康乐侯谢公元嘉年初于此翻译涅槃经。
因以为号。公讳灵运
陈郡阳夏人也。祖元。
车骑将军。父瑍。
秘书郎。公幼颖悟好学。
博览偫书。文章之美。
江左莫逮。以袭祖爵。
世人宗之。盛称谢康乐
初为刘毅卫军从事中郎太子左率。出为永嘉太守
郡有名山水。公素爱好。
肆意遨游。称疾去职。
始宁县修营故墅。傍山带江。
尽幽居之美。因著山居赋。
并自注之。与隐士王宏之等游放为娱。
有终焉之志。每一诗至。
都邑莫不竞写。宿昔之间。
士庶皆遍。徵为秘书监
再召不赴。太祖使范泰与书敦奖之。
乃出就职。寻迁侍中
日夕引见。赏遇甚厚。
多疾不朝。赐假东归。
免官。与从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道雍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
时人谓之四友。寻山登赏。
常著木屐。上则去其前齿。
下则去其后齿。会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恳。
公谓之曰。得道应须慧业。
丈人生天应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深恨此言。后遂表公有异志。
公驰出自陈。太祖知见诬。
临川内史。公以昙无谶所翻大涅槃经。
语少朴质。不甚流靡。
品数疏简。初学者难以措怀。
乃与沙门范惠严顾慧观依旧泥洹经共为润色。勒成三十六卷。
义理昭畅。质文相宣。
历代宝之。盛行于天下。
其馀感神徵应。具如高僧传所说。
邈乎阶扃不改。栋宇具无。
真卿叨刺是邦。兹用忾息。
有高行头陀僧智清。绪发洪誓。
精心住持。请以佛迹寺僧什喻仙台观道士仙岩同力增修。
指期恢复。自是法堂之遗构克崇。
先达之高踪不泯。百里而遥。
四山不逼。三休而上。
十地方超。经行之业既崇。
斗薮之功斯懋。大历已酉岁四月丙午
都人士庶。相与大会。
设严供而落焉。以真卿业于斯文。
见咨纪述。后之君子。
其忘增修乎。铭曰。
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是则涅槃。众经中尊。
昙无肇允。严是因。
实赖同德兹法轮。
谢公发挥。精义入神。
理绝史野。文兼郁彬。
一垂刊削。百代咸遵。
遗迹忽睹。高台嶙峋。
载悲徂谢。曷践音尘。
真卿愀然。悯故孰新。
檀那衣钵。悉力经纶。
不日复之。周邦仰仁。
缅怀敦慕。子亦何人。
徒愿神交。愧非德邻
刻铭金石。永永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