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四月初八日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五
一年春事鬓刁骚,蝼蝈争鸣土尽毛。
僝僽风披红万簇,滂沱雨涨绿三篙。
山家浴佛喧喧集,田里驱牛睯睯劳。
幸有松明官不禁,贫民终夜代兰膏郡守令民皆张灯。违者有罚。民无由者。缚松明炬于长竿上达夜。)
乞允安焘辞免转官劄子1088年4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今月八日,准内批安焘辞免转右光禄大夫劄子,降诏不许。
臣窃谓人主之驭群臣,专于礼义廉耻。
若使受无名之宠,则为待臣子之轻。
今朝廷岂以执政六人,五人进用,故加迁秩,以慰其心。
位冠西枢,委寄至重。
岂肯见人擢用,即以介怀。
既无授受之名,仅以姑息之政,纵有先朝故事,亦是一时误恩。
力辞,正为知义。
臣欲奉命草诏,不知所以为词。
伏望圣慈,从其所请。
若除受别有缘故,即乞明降指挥,茍于义稍安,敢不撰进。
取进止。
按:御宝批可。且用一意度作不许辞免诏书进入。
岳州洞庭君山崇胜禅寺新铸钟铭咸淳十年四月 南宋末 · 释知祖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一、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八三
洞庭君山之胜闻天下,飞升秋月第一湖山拱揖于寺之左右,水云缭绕,夐隔尘世。
开庆己未火于兵,顽石老一新之,无禅相厥成,补其处。
又五年,乃克大备,而洪钟尚咽微撞。
命予疏其语以求诸檀,闻见欣施。
而蔡叟者愿一力而成之,遂遣僧慧宁往鹦洲就善工铸之。
谓不可无纪,楞伽云溪知祖为之铭曰:
天岳形,枕洞庭
君山,万古青。
殿突兀,楼峥嵘。
顽石创,无禅成。
冶洪钟,震禅扃。
透幽宫,彻太清。
扰蛟龙,节云英。
以眼闻,在心听。
大梦觉,群迷惺。
是功德,难可名。
福檀施,寿帝龄。
谁表之,我作铭。
岁甲戌咸淳拾年四月八日圆成,谨题。
菩萨蛮 其二 淮上阎牛叟娶姬,作词索和原韵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钗头胜字裁方幅。定情弹作莺萝曲。
闻道薛家来。灯花夜自开。

清淮一别久。谁解双垂手。
佛日会摹多(娶姬在四月八日香山老去何。
润州甘露寺新建舍利塔端拱二年二月一日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徐公文集》卷二八、《舆地纪胜》卷七、《北固山志》卷一二、《京口山水志》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皇宋二叶,改元五祀,润州丹徒县令王纪改筑县墙,掘地得石函,验其刻文,梁大同五年道人法序瘗真身舍利于此。
函中铜龛一,龛中银合一,合中银瓶二,舍利七粒存焉,而铜龛复有刻文,则唐贞观十二年再加营奉。
掌役者张遇获之以献。
也感贞应之在己,念妙道之可修,因投郡之慈云寺,削发为沙门,易名闰真
精心苦行,誓复前迹,广募众施,畴咨协心。
数年之间,克果其愿,即以端拱元年夏四月八日,迁致于郡之甘露寺东隅,建浮屠焉。
献状而来,求志其绩。
粤圣人在上,钦若灵心,政无不修,神靡不举。
玄贶交感,坤元效珍。
用能使幽瘗之质,焕然景彰;
骞崩之迹,蔚然云构。
然则泽及微隐,福被含生,其可知也。
是郡也,扬州之都会,京口之重镇。
六代之风流人物,综萃于斯;
三吴之山川林泉,肇发于此。
高深自改,气象常存。
是寺也,北固山之阴崖、赞皇公之遗迹。
峥嵘飞阁,回阚沧江;
逦迤岩房,周行数里。
植□之作,远迩云臻。
故真师因人之心,相地之胜,获此空隙,建兹崇封。
材用工役,必求善良;
规模制度,必据经法。
其高七十尺,其周二十步,八隅莹玉,五盏凌霄
冠星珠于觚棱,海日先照;
图云气于棼橑,宿雾常栖。
中严睟容,肃然月满;
旁绩灵变,焕若霞舒。
游居之徒,莫不称叹。
愚尝见释氏子为此役者多矣,如真师者,其涉道也浅,其居处也卑,上无许、史之托,下无猗、陶之助,苦节以感物,绩微而著功,不慁民,不愆素,而能事以立,亦可尚也,故嘉而志之。
端拱二年二月一日记。
清远峡飞来寺(是日阻风。) 清 · 平恕
 押先韵
西峡何有空云烟,二禺独富林与泉。
泉声百道出涧谷,树影密锁重崖圆。
我从白庙溯中宿,迢迢百丈山腰牵。
峰回路转入凝碧,一湾绿净波沦涟。
今朝况是浴佛日,入门赞叹朝金仙。
禅房虽好未暇坐,欲趁脚力穷幽妍。
古苔滑汰(入。)石荦确,半岭瀑布悬奔川。
小亭恰占瀑胜处,烈风迅雷下九天。
松声水声不可辨,咫尺雾雨霾层巅。
山僧留客沦清茗,佛桑一株红欲然。
飞来古寺更绝顶,细路策杖螺盘旋。
杜鹃苦号山木战,绀霜夜降丹叶鲜。
试登高处一凭眺,三十六峰罗眼前。
濛濛云起湿衣袂,䬟䬟风紧无行船。
归猿洞古碧环杳,阮俞径在苍瑶坚。
僧言此寺压凤背,两崖展翅如腾骞。
果然便恐复飞去,根藤蔓牢幻缠。
脱巾松下聊小憩,了了不觉空尘缘。
幸逢不晴复不雨,得携宾从频流连。
羽人缥缈不可接,藓文斑驳谁所镌。
搜奇揽胜十日少,走马来看安得全。
临行更订六月约,要听万木吟风蝉。
嵇叔夜养生论后1095年4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东坡居士之末景,忧患之馀生,而后学道,虽为达者所笑,然犹贤乎已也。
嵇叔夜《养生论》颇中余病,故手写数本,其一赠罗浮邓道师。
绍圣二年四月八日书。
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又见《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七一,《清河书画舫》尾字号。
瓶花斋早集啖腊八粥同周京穆门金志章江声厉鹗樊榭丁敬钝丁梁启心蔎林杭世骇堇浦吴城瓯亭联句 清 · 全祖望
 出处:韩江唱和第二集
岁序何匆匆穆门,弹指忽届腊。
抚管灰再飞江声,扪天星一匝。
其月著汉家樊榭,其日重梵夹。
浴佛东京钝丁,消寒我辈法。
吟社邀襼联蔎林,山馆喜簪盍。
但期一饱佳堇浦,况复七宝杂。
果兼壳肤谢山,米零龠勺合。
释之复糅之瓯亭,载剥还载搯。
滤泉宜斧冰穆门,升馨应焚蒳。
渐看粳粒遒江声,莫教火力乏。
汩汩乳泛瓯樊榭,溶溶醅泻榼。
醍醐倏以成钝丁,和齐罔不洽。
宿辨胜咄嗟蔎林,群起占噬嗑。
坐拟集檀林堇浦,围如礼花塔。
不待木鱼呼谢山,争讶水凫喋。
流散滑凝脂瓯亭,磊块利用梜。
侑以新笋穆门,下以乾豆荚。
口香闻诸天江声,腹果傲古衲。
时方鸡三号樊榭,晨光漏帘押。
长明灯未烬钝丁,盈厨忙仆妾。
荧荧玉井光蔎林,中天何喷欱。
利益瞿昙堇浦,家风宗靖答。
缹详放翁谢山,膏志吴郎剳。
新交四九辰瓯亭山茶放红恰。
有客重江来穆门,将鼓东归楫。
萧瑟度岁资江声,清新纪游箧。
斯人依食住樊榭,多苦理生狭。
鲁公半月困钝丁,犹传乞米帖。
我辈叨丰年蔎林文史佐欢狎。
岁事举上寅堇浦,朋笺搜某甲。
流连及曛黄谢山,暮鼓声䶀䶀。
相期更卜夜瓯亭,净糜继绛蜡穆门
婆罗门引元遗山 现当代 · 吴湖帆
 押先韵
乍情乍雨,清和天气正芳妍。
千红万紫多缘。
好是携手行吟,放浪倚香肩。
赏惜春人丽,醉酒花娟。

银轮半圆。
且莫管照情偏。
笑语鸳鸯槛畔,鹦鹉帘前。
经参浴佛,寄后约欢浓我即仙。
期素愿、长伴年年。
跋所书圜通1101年4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一、《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轼迁岭海七年,每遇私忌,斋僧供佛,多不能如旧。
今者北归,舟行豫章彭蠡之间,遇先妣成国太夫人程氏忌日,复以阻风滞留,斋荐尤不严,且敬写《楞严经》中文殊师利法王所说《圜通偈》一篇,少伸追往之怀,行当过庐山,以施山中有道者
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八日书。
宝积经序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
上下之容可纪。
地之为大也广。
纵横之数可推。
则知无去无来。
不生不灭。
拯沈沦于沙劫。
救焚灼于尘区。
毒龙惧其威光。
醉象惮其神力。
其大则包于宇宙。
其小则隐于毫芒。
七十二君。
先在陶钧之内。
万八千载。
即为俄顷之閒。
汉日载其通晖。
周星彰其降诞。
鹫头峰下。
演金口之微言。
鸡足山中。
舒玉毫之瑞色。
干戈不用。
梵志摧锋。
甲冑无施。
波旬溃旅。
辟圆明之净域。
启方便之禅门。
慧晷耀于昏衢。
慈云清于朽宅。
无得而称者。
其惟正觉乎。
然则教自西方。
法流东夏
马鸣龙树。
肇阐琼编。
罗什道安
承宣宝偈。
关中道俗。
虽传贝叶之文。
江左黎元。
未极莲华之旨。
又以元魏迷于释典。
宇文扇于魔风。
开皇之初
暂为修建。
大业之末
遽即分崩。
大唐之有天下也。
睿圣重光。
文思御历。
吞沙静㜸。
鍊石称神。
巢燧执鞭。
羲农拥彗。
法王之镜。
转梵帝之轮。
被正朔于蟠桃
混车书于细柳。
三藏沙门菩提流志者。
南天竺国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也。
十月二
外道出家。
事波罗奢罗。
学声明僧法等伦并历数咒术及阴阳等。
年踰耳顺。
遽乃心归。
知外法之乖违。
悟释教之深妙。
隐居名岳。
积习头陀。
初就耶舍瞿沙三藏学经论。
其后遍游五天竺国。
高宗天皇大帝闻其远誉。
挹其道风。
永淳二年
遣使迎接。
天后圣帝应乾司契。
当宁披图。
令住东都。
居大福先寺。
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一十一部。
中宗孝和皇帝循机履运。
永登枢。
神龙二年
令住京下。
于大崇福寺翻译此经。
俄属灵佑亏徵。
绵区集祸。
乔岳之仙长往。
茂陵之驾不还。
朕以庸虚。
谬膺丕构。
敬遵前旨。
勖就斯编。
法师寻绎故文。
发挥新句。
炎凉不懈。
晓夕忘疲。
旧翻新翻。
凡有四十九会。
总其部帙一百二十卷成。
先天二年四月八日毕功进内。
法师戒珠在握。
慧炬明心。
为法门之栋梁。
僧徒之耳目。
伏愿上资七庙。
八百之祚长延。
下及万方。
亿兆之氓恒逸。
远迩宁谧。
朝野欢娱。
致浇俗于淳源。
归迷生于寿域。
暂乘紫机之暇。
聊题缃帙之前。
所有会名。
具于其目云尔。
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 北宋 · 宋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五、《金石萃编》卷一四六
法师讳文雅字圆测新罗国王之孙也。
三岁出家,十五请业。
初于常辩二法师听论,天聪警越,虽数千万言,一历其耳,不忘于心。
贞观中太宗文皇帝度为僧,住京元法寺,乃览《毗云》、《成实》、《俱舍》、《婆沙》等论,暨古今章疏,无不闲晓,名声蔼著。
三藏法师奘公自天竺将还,法师预梦婆罗门授果满怀,其所證应胜因夙会。
及奘公一见,契合莫逆,即命付《瑜伽》、《成唯识》等论、兼所翻大小乘经论,皎若生知。
后被名为西明寺大德,撰《成唯识论疏》十卷,解《深密经疏》十卷、《仁王经疏》三卷、《金刚般若观所缘论》、《般若心经》、《无量义经》等疏,羽翼秘典,耳目时人,所以赞佐奘公,使佛法东流,大兴无穷之教者也。
法师乐山水,往依终南山云际寺,又去寺三十馀里辟居一所,静志八年。
西明寺僧徒邀屈还寺,讲《成唯识论》。
时有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至京,奉敕简召大德五人,令与译《密严》等法师即居其首。
后又召入东都,讲译《新华严》。
卷轴未终,迁化于佛授记寺,实万岁通天元年七月二十二日也,春秋八十有四。
其月二十五日,燔于龙门香山寺北谷,便立白塔
在京学徒西明寺主慈善法师大荐福寺德胜庄法师等,当时已患礼奉无依,遂于香山葬所分骸一节,盛以宝函石椁,别葬于终南山丰德寺东岭上法师尝昔往游之地。
墓上起塔,塔基内安舍利四十九粒。
今其路几不通矣,峭壁崭绝,茂林郁闭,险僻藏疾,人迹罕到,埋光蔽德,徒有岁年,孰知归仰?
由是同州龙兴寺王院广越法师勤成至愿,以大宋政和五年四月八日,乃就丰德分供养,并诸佛舍利,又葬于兴教寺奘公塔之左,创起新塔,规范基公之塔,一体无异,并基公之塔即旧而新之。
金轮宝铎,层构双耸,矗如幻成。
其下各环以广庑神像,崇邃左右,以祔奘公焉。
俾至者景慕起信,不知何时而已也。
及于塔之前创修献殿六楹。
落成庆赞之日,不暇求能文者,丐余直序其事,系之以铭。
铭曰:
贝叶西来兮其功大,教流中区兮斯永赖。
法匠有凭兮诚际会,香山迢遥兮閟幽宫。
丰德峻阻兮藏灵踪,后人依归兮何适从!
有越作缘兮神助力,双塔屹立兮基是式。
以祔奘公兮岂穷极,终南相高兮峻倚天。
盛德巍然兮铭石镌,来者瞻仰兮千万年。
重修奘公塔僧怀安监寺僧云江、维那僧普潮、住持管勾僧道胜、知库僧普演、典座僧道亮,发缘华州坛长僧德言,助缘僧洪俊、樊川信士刘闵等、鸣犊镇信士来士行等
寿昌刊。
创修殿塔同州龙兴寺王院讲经论僧广越。
大宋政和五年岁次乙未十一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立石。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九五。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M五○五九,玄奘三藏师资料丛书下。
题李尹异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一、《陵阳先生集》卷一七
大名元城县李毅卿新授分水县,其母孙氏和易贞洁,绰著阃范。
己酉正旦,以微恙终,卜茔未遂,停柩中堂
四月八日,忽菌生柩上,状类芝草,又类牡丹
张倩仲实书来,为予言其事盖甚怪。
唐张九龄、杨炎,固有紫芝生其亲之墓者矣。
然上有雨露之滋,下有土泉之润,犹可有诿。
今孙氏之柩,隔以衣衾,周以胶漆,是也何自而生哉?
宜生而生,必其潜孚默感𥥆冥之中,自有莫之为而为者。
然则李氏之事,岂非母之积善,其子之纯孝,有以致然与?
因书此以美之。
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碑721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颍川郡太夫人者。
讳某字某。
雷州首领元之女。
罗州首领杨历之妻。
骠骑大将军左骁骑大将军虢国公思勖之母也。
陈氏家富兵甲。
代奠峤外。
夫人诞灵豪右。
淑问幽闲。
六行天至。
不因师氏之学。
四德生知。
无待公宫之教。
原夫陈本妫水。
杨承赤泉。
九真为郡。
良史出乎中国。
五马浮江。
侨人占乎南海
两州接畛。
二门齐望。
卜妻鸣凤。
择对乘龙。
杨公有聘玉之祥。
应妪获探金之庆。
虢公弱冠升仕。
鞠躬禁闼。
正性本乎胎教。
刚肠形乎义色。
神龙三年六月五日
北军作难。
西华失守。
骑入宫壸。
兵缠御楼。
公孤剑淩锋。
偫凶夺气。
仓卒之际。
安危是属。
既立殊常之勋。
遂蒙超次之命。
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宏农郡公
内常侍
其后改拜将军
太夫人是加爵邑。
高堂九仞。
禄万钟
朝廷美其扬名。
州党尊其远听。
夫人富而好俭。
贵而能勤。
身却锦绣。
手亲纺绩。
公每昏定晨省。
夫人必诫之忠孝。
劝学文武。
尝谓汝口称思勖
当心念其义。
父母名之。
欲汝三思而勖励也。
故虢公便习干戈。
渔猎书史
致命伐罪。
擒叛獠于百越。
写诚誓众。
破狂蛮于五溪
斗子弟如使手足。
请风雷若应期契。
圣朝荅高秩于骠骑。
酬大封于虢略
岂非以辞第之恳忠。
成断织之明训。
臣节立矣。
君恩厚矣。
孝成矣。
母慈著矣。
备此四者。
善孰加焉。
抑神道祐心。
而人伦兴行。
诗曰。
母氏圣善。
又曰。
宜尔子孙。
斯实颍川太君之有也。
享年若干。
开元九年四月八日
薨于长安翊善里。
先公早世。
邱坟故域。
古无合葬。
礼有从宜。
夫以体归下地。
万里岂殊乎黄壤。
魂何不之。
双棺幸同于元室。
其年十一月十六日
招魂祔葬于万年县龙首乡神鹿里。
申孝子不忍隔亲之情也。
恩敕赐钱十万。
绢布皆百段。
日磾忠厚。
汉武知其母教。
冯勤宠贵。
世祖称其母德。
克轸天情。
颇为连类。
虢公生尽其礼。
没尽其哀。
嗟阅水之日逝。
惧藏山之夜徙。
追镂碑板。
远贻图传。
蒸蒸至意。
有足感人。
悾悾信言。
固无愧色。
铭曰。
陈公舜后。
杨侯周裔。
去国何人。
南迁几世。
酃渌嶂表。
珠崖海际。
两族相京。
财雄兵锐。
猗欤邦媛。
俪兹国士。
友若琴瑟。
花如桃李。
心契法度。
容和愠喜。
资敬从夫。
移忠训子。
嘉此令子。
南溟北归。
于天鹤唳。
拔湔鸿飞。
朱宫退敌。
铜柱来威。
国安家宠。
鱼轩翟衣。
封虢国
五公前宇。
母邑颍川
三君旧土。
感激荣庆。
踟躇今古。
高堂夜空。
吊客朝聚。
龙首山前。
前临灞川。
招魂五岭
合葬三泉
山山邱墓。
树树风烟。
孝碑不灭。
慈坟永传。
元德皇后哀册文咸平三年四月 唐末宋初 · 梁周翰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二五(第二册第一一六六页)、《宋大诏令集》卷一六
维咸平三年三月戊寅朔二十日丁酉,追上太宗皇帝贤妃李氏尊谥曰元德皇太后
四月乙卯,迁座祔于永熙陵之次,礼也。
翟辂宵陈,鸡人晓唱。
虚庭挈乎祖载,修路俨乎仙仗。
九重天至以如慕,六宫日远而增怆。
哀子嗣皇帝运昌继体,孝极因心。
宝图之惟永,怀慈训之下临。
事先远兮兆叶,志慎终兮感深。
乃诏近侍,恭播徽音。
其词曰:
皇家积庆,昊穹眷命。
构象膺乾,来嫔偶圣。
高阳命族,厉乡得姓。
派别韩魏,门传英伟。
华毂接轸,黄云效祉。
五可夙彰,六行纯备。
粤自艺祖,揖攘登皇。
帝尹京邑,表则四方。
后治闺壸,身顺含章。
流虹感粹,梦日延祥。
涂山诞启,挚氏生昌。
爰洎神宗,承平御历,汾晋荡定,闽吴来格。
海外惮威,域中渍泽。
辅佐邦治,温柔惠迪。
登进时贤,勤劳轸恻。
助飨紫坛,奉祠清庙。
穜稑致恭,纮綖尽妙。
动循典礼,式是准绳。
居玩图史,明于废兴。
聪睿周敏,顾问允膺。
节励清门,俭敦素履。
环佩有声,簪珥防侈。
恤隐流惠,辞封播美。
贤以兴化,世仰馀辉。
仁则多寿,天胡有违。
黄祇陨载,皓魄沈晖。
皇子胜衣,受封胙土。
汉邸承徽,姬宗夹辅。
维宁攸赖,问安莫睹。
元良肇建,万国以明。
地启苍震,天临玉京。
克广丕构,长怀善成。
德无疆兮坤元,业有开兮圣嗣。
承天道兮庆其长,启帝绪兮昌而炽
寿觞称庆兮养莫伸,脂泽增感兮哀靡寘。
呜呼哀哉!
礼袆衣兮有奉,贵玉玺兮是徵。
庙如在兮肃肃,祭以时兮蒸蒸。
帝母之尊兮斯至,昊天之戚兮难胜。
呜呼哀哉!
洞启山园,风凄云驭。
企谷林之封域,拂嵩丘之烟雾。
石阙沉沉兮夜台,柏城惨惨兮朝露。
呜呼哀哉!
稽任姒之壸政,冠周召之《国风》。
唯重熙之锡羡,与三代而比隆。
彤管兮有炜,佑皇祚兮无穷。
呜呼哀哉!
应梦罗汉记1081年4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二、民国《杭州府志》卷二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安国寺
元丰四年正月二十一日,予将往岐亭。
宿于团封,梦一僧破面流血,若有所诉。
明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顾之惘然,庶几畴昔所见乎?
遂载以归,完新而龛之,设于安国寺
四月八日,先妣武阳君忌日,饭僧于寺,乃记之。
责授黄州团练使眉山苏轼记。
宝塔传开宝五年正月一日 唐末宋初 · 释赞宁
 出处:全宋文卷四○
阿育王宝塔者,乃如来真身舍利所藏处也。
昔世尊入王舍城乞食,路逢童子聚沙为戏,见佛威仪,心生欢喜,即以沙土为面,殷勤奉施。
佛授记曰:「此童子,吾灭度后,于阎浮提作铁轮王。
有大威德,四大洲中悉皆臣顺。
取吾八塔真身舍利,造塔供养」。
灭度后,果符昔记。
阿育王有大神力,能役鬼神,于一夜中碎七宝屑成八万四千宝塔。
彼时有耶舍尊者,于五指间放八万四千道光明,诸天、夜叉众各随光中往四天下,遇八吉祥、六殊胜地,乃安一塔。
今皇宋轮王统领国土,有一十九所,显晦不同。
其显者,与国为福、与民为利也。
明州鄮山所现者,乃其一也。
西晋太康中,有刘萨诃者,并州离石人
生在畋家,弋猎为活。
得病至死,见一梵僧,语曰:「汝罪深重,应入地狱。
吾悯汝,故宜往洛下、齐城、丹阳会稽阿育王宝塔处,顶礼忏悔,得免此苦」。
既苏,改业出家,法名慧达,或云法达,如指南行。
会稽,海畔山泽,处处求觅,莫识基绪。
悲恼烦塞,投告无所。
偶于一夜,闻地下钟声,即精诚恳切,经于三日,忽舍利宝塔从地涌出,光明腾耀。
塔相青色,似石非石。
高一尺四寸,广七寸。
五层露盘,四角挺然。
四面窗虚,中悬宝磬。
周以天王及诸佛菩萨、善神、圣僧、天人等像,相极精细。
瞬目注睛,见八千像状咸悉具焉,可谓神功圣绩,非人智之所及也。
既见塔,悲喜无量,昼夜精勤,礼拜忏悔,瑞应颇多。
按传中刘萨诃者,乃利宾菩萨示现,岂偶然也?
鄮县古城在勾章东三百馀里,其宝塔即县界孝义乡也。
地志云:「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此其一也」。
《舆地志》云:「释迦弟子能役使鬼神。
一日布于四天下,造佛骨宝塔八万四千,皆从地出」。
会稽记》云:「东晋丞相王导初过江时,有道人神采不凡,言从海上来,相告曰:昔与阿育王同游鄮县,安真身舍利塔
阿育王与真人捧塔飞空入海,诸弟子攀引不及,一时俱堕,化为乌石,石如人形」。
《名僧传》云:「昔有神人捧塔飞行海上,弟子中有未得道者,堕地化为乌石,犹作人形,上有袈裟纹缕。
郡守褚琰遣使取看,奇之。
至今村名『塔墅』、岙名『乌石』也」。
晋义熙元年安帝敕于鄮山造塔亭、禅室,度二七僧住持守护。
宋文帝元嘉中,遣陈精并僧道祐广兴创建。
凿基下,得大石函,盛玻璃钟,覆以铜镜。
又以金合盛银罂,安三法身舍利并迦叶佛爪一,其色红;
发一茎,伸之数尺,置之成螺。
宋文帝诏造木浮图三级藏之,厚赐供给。
竟陵王发使奉珍异供施,闻三级木塔未至崇敞,欲增成五级。
忽梦神人告曰:「阿育王塔无用增修」。
王问其故,答曰:「三十年后有大力人兴世增添耳」。
梁武帝普通三年,敕建木浮图、堂殿房廊,赐额「阿育王寺」,著作顾允祖作碑记记之。
大同五年,上座僧绶奏木浮图隳损,敕岳阳王萧察增修至五层。
施黄金五百两,铸金铜像四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四大铁鼎以镇四角,敕孙昭凡百供应,付武帝、昭明二真,安于塔内。
萧察取石函内舍利三颗浴之,咒曰:「浮者,进上皇帝」。
其最大者浮,遣主书吴文宠、僧琏等四法师同进。
因敕免庄赋,调给兵士三千人,于寺外庄置营防卫。
定襄侯萧祇、陈留阮孝、鄮人黄玑、会稽太守蔡兴宗散骑常侍王仲和太学博士顾谐、东宫直侍王仲达并梁朝名士,悉倾心皈向。
陈宣帝遥敬此塔,度二七僧。
越州昌乐杨异、勾袁不约信向尤笃。
唐太宗世,鄮县王昭,游礼近寺,望见木塔第三层上有二人立,皆举手托四级西南角。
遂问僧智悦曰:「何人修塔」?
答曰:「不曾修」。
因说所见。
遣人上塔验之,其四层西南角㭿栱果坏。
令曰:「善神示之,欲弟子修耳」。
遂即修之。
敏法师领徒至寺,一月敷讲,道俗聚集。
夜中,有人见百馀梵僧绕塔行道,以此询众。
寺僧曰:「此常有之」。
永徽元年会稽处士张太元到寺礼塔,与僧智悦连床寝息。
半夜,闻塔前诵《金刚般若》,了了分明。
二人往看,一无所睹。
垂拱二年越州士曹唐元默迎塔到州,精严供养。
女婿杨氏醉入道场,宝塔忽然飞去。
元默惊心,作礼怅望,乃见在西家屋上,即送还本寺。
中宗皇帝远加敬仰,敕送供施,仍降诏委栖旷和尚如法香火。
国清智晞尊者到寺,礼八万四千拜,旋绕数周,忽感紫文印于右臂,方整明亮,终身不没。
临终,谓弟子曰:「众圣封印,心无虚焉。
吾定生弥勒内院矣」。
肃宗朝,内供奉子璘者,□州人也。
归省所亲,经宿岳庙,神人告曰:「汝母在此受业」。
璘闻,悲不自胜。
乃问曰:「我母何罪而至于此」?
神曰:「为师少年头疮,多用鸡白调药疗之,因招罪苦」。
璘告神释免,神曰:「罪系有分,免即何缘?
若要免之,往鄮山舍利宝塔」。
璘径到寺,方礼四万拜,母于塔前云里现身,曰:「吾承汝力,已生忉利」。
璘遂止寺,终身礼敬。
唐僧宗亮诗云:「铁轮王使鬼神功,灵塔飞来鄮岭东
有客不随流水去,磬敲疏雪淡云中」。
武宗澄汰沙门,塔止越州府库。
宣宗重兴教法,塔入开元寺
鄮山论请,开元固执。
观察判官蒯希逸判云:「譬如人家宝物,失之多年。
本主既认,便须给还」。
太守王龟依判遣送归育王
大中庚午岁正月斋日,八千许人传塔供养,天花纷纷而落。
其花如雪,众以手擎,旋即镕液。
至夜初,又放五色光明。
是年,有新罗僧夜入盗塔,手捧绕亭,亘夜而行,不离本处。
懿宗咸通中观察使杨严奏,舍利宝塔灵异,实国内福境,敕度三七僧,精严香火。
天祐中太守黄晟,本奉化人也,迎塔往故乡供养。
上船顿重,加人助力,亦不能举。
叹曰:「地薄无缘」!
遂止。
钱武肃贞明二年丙子十二月,遣弟铧并僧清外、鸿泽等,具船舫、香花迎舍利宝塔
明年上元夜,回止西陵岸,放光照明,江中如昼。
武肃王躬扶彩辇从行至罗汉寺,广陈供养。
一僧顶戴,手搦一角,忽然堕地,随手安著,屼然不动。
僧统今諲至晚虔祷,遂见其角火星迸散,始知神力补铸耳。
丁丑岁,敕造木浮图九层,戊寅二月八日毕工。
四月八日,安舍利塔第三层七宝龛中。
尔后累岁,凡大会斋日,多睹光明。
钱文穆王深加礼敬,以职事殷繁,请僧代礼宝塔,其诚信如此。
元帅大王戊申重修彩绘,其年九月二十六日,放大光明。
周显德戊午岁二月中翰林承旨陶谷来锡命礼,入寺敬礼,见舍利红色,自谓吉祥,再拜不已。
副使司天少监同至,谓知塔大师义伦曰:「是塔必不倾侧,它日必平陷耳」。
至今四月十一日,果为延火所焚,舍利宝塔迎在龙华寺
壬戌岁,王旨再造木塔,遂于第二层安贮。
中龛百宝庄严,观瞻者乱目。
设黄金宝座,挂悬珠玉。
元帅大王因览《大众毗尼部》,见吉利王为迦叶佛造塔,金薄覆上,寻遣指挥使凌超重加甃砌庄饰,造檀香殿。
雕锼精丽,百宝珠璎,风触振响,音如天乐。
别造金塔,极丽穷华。
设使湘宫往制,胡后前规,亦未足侔也。
舍利宝塔,世人少知灵异。
据《感通传》,天人曰:「今鄮县阿育王古塔;
小塔是贤劫初佛者,有迦叶佛臂骨,非人所见,罗汉将往铁围山」。
若究此文,则有二塔:一将往铁围,是迦叶佛骨;
一刘萨诃求出者,是释迦舍利,乃即今人天恭敬者。
且以神功不朽,岁记深长,虽补前文,难述未来之瑞应;
更祈后哲,好编无尽之徽猷。
赞宁想乾□□笔之馀,虑多遗坠,仰宋统天之□,思欲播扬,与劫齐修,惟高不动者也。
时开宝五年岁在壬申正朔撰。
按:《阿育王山志》卷一三,乾隆二十二年刊本。
太宗封禅第二表太平兴国九年四月 唐末宋初 · 宋琪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太宗皇帝实录》卷二九
臣琪等今月八日拜章丹陛,沥恳明庭,叙华夷亿兆之心,述天地神祇之意,乞展告成之礼,聿修帝类之仪,庶耀玄功,式昭盛德。
遽颁明诏,未允丹诚,中外颙颙,莫知所处。
伏惟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道侔覆载,明并照临,追三五以同符,体阴阳之不测。
而自绍开宝运,光启鸿图,亲驾戎车,自秉武节。
灵旗所指,并汾摧破之威;
文诰所施,东南无负海之固。
此陛下武功震耀之力也。
视朝之暇,靡倦观书;
听政之馀,常闻论道。
酌百王之步骤,尽得英华;
商之质文,皆穷奥妙。
淳化由是丕变,玄功以之孔昭
此陛下文德化成之功也。
若乃万机在念,常切宵衣;
一物疚怀,未尝高枕。
故得刑清讼息,俗阜民和
草木效祥,尽入朱弦之奏;
羽毛荐瑞,皆登清庙之歌。
臣等历观自古受命封禅之君,交三神之欢,接千岁之统,未有如陛下之盛也。
道超轩昊,功冠古今,而尚阙登封之仪,犹稽肆觐之礼,臣等有所未谕也。
伏愿拾谦让之小节,思光大之远图,特诏礼官,申明大典。
遂万国侍祠之愿,谐百灵望幸之心,俾耀寰区,以光简册。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五 四月八日 明末清初 · 董以宁
 押宥韵
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
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
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
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

堪慰处,兰生又。
堪悲处,摧骤。
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
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
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
请宾头卢颇罗堕疏(二 乾德六年四月 宋 · 曹元忠
 出处:全宋文卷五○
谨请西南方鸡足山宾头卢颇罗堕上座和尚:右今月八日南瞻部洲萨诃世界大宋国沙州□□寺敬设大会,伏愿大圣誓授佛敕,不舍仓生,兴运慈悲,依时降驾。
谨疏。
乾德六年四月日弟子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敦煌曹元忠疏。
按:敦煌卷S四六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