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题目
大赦诏延平元年五月辛卯 东汉 · 和熹邓后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礼,佐助听政,兢兢寅畏,不知所济。
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
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与吏民列始。
其大赦天下。
自建武以来,诸犯禁锢,诏书虽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复为平民(《后汉·殇纪》)
清乂文案诏太建十一年五月乙巳 陈朝 · 陈顼
 出处:全陈文卷三
轩辕命于风后力牧放勋咨尔朱武,冕旒垂拱,化致隆平。
爰逮汉列五曹,周分六职,设官理务,各有攸司,亦几期刑措,卜世弥永,并赖群才,用康庶绩。
日昃劬劳,思弘治要,而机事尚拥,政道未凝,夕惕于怀,罔知攸济。
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徵名责实,取宁多士,自今应尚书曹府寺内省监司文案,悉付局参议分判,其军国兴造徵发选序三狱等事,前须详断,然后启闻。
凡诸辩决,清乂,约法守制,较若画一,不得前后舛互,自相矛楯,致有柱滞,纡意舞文,纠听所知,靡有攸赦(《陈书·宣帝纪》)
天坛上境贞元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夜宿天坛石幢侧。十五日盩厔马逢少府书,知予远上天坛,因以长句见赠。篇末仍云“灵溪试为访金丹”,因于坛上还赠。)804年5月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济源市王屋山天坛
贞元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夜宿天坛石幢侧。十五日盭厔马逢少府书。知予远上天坛。因以长句见赠。篇末仍云。灵溪试为访金丹。因于坛上还赠。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上有洞周万里,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禁冒称乡衔摄官并追毁假署文牒诏开宝六年五月戊辰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
朝廷立取士之科,分署吏之秩,所以辨等,异乎编民。
茍真伪以相参,俾名实之斯滥,宜有釐革,无容混淆。
自今诸州有冒称乡衔摄官,并不得以客礼谒见州县官吏
假署文牒,所在官司追毁之。
其有经试举人及历承乏视事之官,不用此制。
交阯黎桓诏太平兴国八年五月庚午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宋史》卷四八八《交阯传》、《宋史新编》卷一九八
丁氏传袭三世,保据一方,卿既受其倚毗,为之心膂,克徇邦人之请,无负丁氏之心。
朕且欲令璿为统帅之名,卿居副贰之任,剸裁制置,悉系于卿。
俟丁璿既冠,有所成立,卿之辅翼,令德弥光,崇奖忠勋,朕亦何吝!
若丁璿将材无取,童心如故,然其奕世绍袭,载绵星纪,一旦舍去节钺,降同士伍,理既非便,居亦靡安。
诏到,卿宜遣丁璿母子及其亲属尽室来归。
俟其入朝,便当揆日降制,授卿节旄
凡兹两途,卿宜审处其一。
丁璿到京,必加优礼。
今遣供奉官张宗权赍诏谕旨,当悉朕怀。
陈彭年奏诏景德四年闰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八(第五册第四二六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
贡举考试进士程式,宜令彭年待制戚纶直史馆崔遵度姜屿议定,馀令彭年各具条制以闻。
宰臣富弼第二表乞退不允批答五月十五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九
省表具之。
卿事君一心,忧国百虑。
简拔寒俊,而多得遗才;
慎重赏刑,而惟恐过举。
蔚然德业,方厚倚毗。
而纲宪之司,异同兴论。
或事非大体,或言涉难明。
因其捃摭于至微,益见始终之无过。
虽开广言路,务在兼容;
而进退大臣,岂当缘此?
所宜笃卿自信之志,成朕不惑之明。
涣然无疑,来复厥位。
所乞宜不允。
乞检会前状乞浙郡状五月十五日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赵清献公集》卷二
臣近尝浼黩天威,陈乞外任差遣,至今多日,未闻俞旨,朝夕俟命,如履冰谷。
载念臣品迹疏远,姿性蠢愚。
若夫尽忠立朝,则虽死可也;
必令噤口废职,则厚颜安乎?
进非宜,退得宜,实公议之见迫;
舍无益,就有益,乃臣分之当然。
臣备员宪台,仅及周稔,狂瞽之说,屡干宸听。
言不切至,不能感寤上意;
识不通敏,不能裨补圣时。
不能退一奸谀之人,不能进一贤善之士,问臣之职则号为台官,责臣事业则于朝廷无毫发之益,尸禄蒙耻,日甚一日。
虽陛下至仁大度,不即进臣之罪,逐臣于远方以谢天下,而臣施何面目,尚复茍容以见中外士大夫哉!
若陛下允臣所请,赐臣一郡,则臣虽至愚,尚得勉励驽缓,使千里安堵,远俗不失其所。
臣之区区,不敢自谓无益于朝廷也。
臣详思之,陛下用臣于风宪之无益,不若俾臣外补为有益也较然矣。
伏惟陛下其心,恕臣罪戾,欲望简会臣前状,乞两浙知州差遣,早赐圣旨指挥,臣亦得以省先墓,聚孤遗,死生幸甚!
臣无任惶惧激切屏营之至。
京朝官釐务得替限日投纳家状或赴阙诏天圣三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五
今后京朝官在京勾当替罢无绾系,须十日内赴院投纳家状,祗候差遣
如外任得替,令御史台依远近程限,及有事故出到公据外,如违限两月已上不到阙,令具事由申奏,当行取勘(《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二。第三册第二六二三页)
禁诣阙更陈边事诏庆历二年五月丁巳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六
比上书献方略者,率多市文于人,或削取前后臣僚章奏,以冀恩赏。
已诏无得更陈边事。
如闻尚有诣阙者,其令禁绝之。
录知西川州军罢任而卒者子孙诏庆历四年五月丙子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九
西川知州、军、监罢任未出川界而卒者,录其子孙一人。
感慈塔劄子治平元年闰五月十五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七、《司马公文集》卷二九、《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六、《右编》卷四○、《汴京遗迹志》卷一四
臣伏闻感慈塔已有圣旨坼修五层。
窃以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西川等路,自去冬少雪,今春少雨,麦田已无所收。
昨得五月十三日雨,方种秋田。
自后又经一月无雨,萌芽始生,随复焦槁。
农民嗷嗷,大率无食,弃去乡里,流离道路,雇妻卖子,以接糇粮。
县官仓廪,素无蓄积,赡给军众,犹恐不足,固无赢馀,可以赈贷。
陛下当此之际,所宜侧身刻意,降服损膳,以救其患,而更修此佛塔以费国财,臣窃以为失缓急先后之务矣。
且此塔倾欹,为日已久,借使更经数年不修,于僧徒有何大害?
若百姓饥穷,朝不及夕,而国家不能收恤,则老弱转死沟壑,壮者聚为盗贼。
当是之时,虽有千塔,将安用之?
夫府库之财,皆生民膏血,茍非事不得已,安可轻费?
今有司既谄谀茍且,曾不为陛下爱惜,陛下又不以介意,一皆听之,使四海苍生,将何所依仰
臣愚欲望陛下亲发德音,宣谕有司,以今岁旱灾,且罢修此塔。
及其馀不急之费,有似此类者,皆仰有司条奏以闻,一切寝罢。
候他年丰稔,帑藏有馀,然后徐议其事。
于圣政之初,亦足以彰爱民之意,为盛美之一事也。
取进止。
御殿劄子治平四年五月十五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三、《司马公文集》卷三六
臣窃见今月十五日陛下以服药不受慰,群臣无不忧疑。
臣窃惟万乘之主,起居动静,系天下安危。
况今国家多事之际,尤宜深思远虑。
若来日圣体全未得安,臣不敢言。
若稍得痊愈,伏望陛下勉强御前殿后殿,暂见群臣。
若有奏事久不退者,虽谕以近新服药,难为久坐,使之且退,亦无所害。
但使群下略得瞻望清光,则中外之心自然安帖。
取进止。
谢御前劄子催赴阙状元丰八年五月十五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司马公文集》卷四七、《司马温公年谱》卷七
右,臣今月十五日平明,准入内内侍省递到太皇太后御前劄子一道,令臣早至阙庭者。
臣狂瞽妄言,宜从诛谴,曲荷开纳,仍叨奖饰,并以臣羸老抱疾,过形矜恤。
蝼蚁命微,何阶报谢!
臣专候陈州远接兵士到,即起发赴阙次。
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
谨奏。
五月望日赴紫宸谒待旦假寐 北宋 · 刘攽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半夜北风凛凛寒,倒衣惊问紫宸班
云容不辨阴晴际,月色犹迷爽晦间。
偏喜鸣鸡识钟漏,正怜残梦失江山。
濯缨簪笔初无补,空愧纷纷数往还。
按:一作刘敞诗,字略异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五部
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
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
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
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
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
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
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
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
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
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
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四库本作违)
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
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
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
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五月望 北宋 · 孔武仲
 押元韵
起夜豫章本作夜起)咏庭燎,晨装候当豫章本作端)门。
双飞划天起,万马散云屯。
王乔背城郭,飞鸾豫章本作舄)从远村。
入缀外朝列,每瞻天帝尊。
时值甘雨足,大官复牢飧。
殿开宸极正,日映玉颜温。
抃舞效百兽,飞翔侣群鸳。
复转千步廊,峥嵘望西昆。
朋簪谈笑馀,经史多讨论。
优给吕溱后诏熙宁元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九、《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二之一四(第五册第四七四九页)、《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宋史》卷三二○《吕溱传》、《宋历科状元录》卷三
枢密直学士给事中吕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数年,无人肯为达之者。
朕近擢领要务,颇著风绩,今忽沦亡,甚可嗟悼。
素家贫,一子幼騃,遭此大祸,必至狼狈。
可令有司比本官常赙之外,量与优给,及一行葬事,官为辨集,庶示将来,以励臣节。
仍令屯田郎中、新知秀州张次立管勾葬事,令扬州借官舍居住,候服阕依旧。
制置三司条例司罢归中书熙宁三年五月甲辰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一八(第三册第二三三八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一九六页
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其罢归中书
皇城司教阅亲从官支楪子教射诏熙宁六年五月丁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五
皇城司系教阅亲从官,比诸军例,支楪子教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