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题目
四求言诏大同二年三月庚申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政在养民,德存被物,上令如风,民应如草。
朕以寡德,运属时来,拨乱反正,倏焉三纪,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车书未一,民疲转输,士劳边防,彻田为粮,未得顿止,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德听,州辍刺举,郡忘其治,致使失理负谤,无由闻达,侮文弄法,因事生奸,肺石空陈,悬钟徒设。
书不云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实赖贤佐,匡其不及。
凡厥在朝,各献谠言,政治不便于民者,可悉陈之;
若在四远,刺史二千石长吏,并以奏闻,细民有言事者,咸为申达。
朕将亲览,以纾其过。
文武在位,举尔所知,公侯将相,随才擢用,拾遗补阙,勿有所隐(《梁书·武帝纪》下)
晋公护大赦改元诏建德元年三月辛酉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
君亲无将,将而必诛。
太师大冢宰、晋公护,地实宗亲,义兼家国。
爰初草创,同济艰难,遂任总朝权,寄深国命。
不能竭其诚效,罄以心力,尽事君之节,申送往之情。
朕兄故略阳公,英风秀远,神机颖悟,地居圣胤,礼归当璧。
遗训在耳,忍害先加。
永寻摧割,贯切骨髓。
世宗明皇帝聪明神武,□□藏智,内怀凶悖,外托尊崇。
凡厥臣民,谁亡怨愤。
朕纂承洪基,十有三载,委政师辅,责成宰司
志在无君,义违臣节。
怀兹虿毒,带彼狼心,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朋党相扇,贿货公行,所好加羽毛,所恶生疮痏。
朕约己菲躬,情存庶政。
每思施宽惠下,辄抑而不行。
遂使户口凋残,征赋劳剧,家无日给,民不聊生。
且三方未定,边隅尚阴,疆场待戎旗之备,武夫资捍城之力。
侯伏龙恩、万寿、刘勇等,未效庸勋,先居上将,高门峻宇,甲第雕墙,实繁有徒,同恶相济。
民不见德,唯利是视。
姓嗷嗷,道路以目;
含生业业,相顾钳口。
常恐七百之基,忽焉颠坠,亿兆之命,一旦阽危,上累祖宗之灵,下负苍生之责。
今肃正典刑,已即罪,其余凶党,咸亦伏诛。
氛雾既清,遐迩同庆。
朝政惟新,兆民更始。
可大赦天下,改天和七年建德元年(《周书·晋公传》)
求贤诏太建十四年三月癸亥 陈朝 · 陈叔宝
 出处:全陈文卷四
夫体国经野,长世字氓,虽因革傥殊,弛张或异,至于旁求俊乂,爰逮侧微,用道和羹,是隆大厦,上智中主,咸由此术。
朕以寡薄,嗣膺景祚,虽哀疚在躬,情虑悯舛,而宗社任重,黎庶务殷,无由自安拱默,敢忘康济,所以登显髦彦,式备周行,但空劳宵梦,屡勤史卜,五就莫来,五能不至;
是用甲旦凝虑,景夜损怀,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
应内外众官,九品已上,可各荐一人,以会汇征之旨。
且取备实难,举长或易,小大之用,明言所施,勿得南箕北斗,名而非实。
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著《宾戏》以自怜,草《客嘲》以慰志,人生一世,逢遇诚难,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趋铜驼以观国,望金马而来庭,便当随彼方圆,饬之矩矱(《陈书·后主纪》)
契丹国信使副回入四月沿路赐夏药扇子甘蔗等口宣三月十九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五
卿等载驱使传,言复归涂。
顾兹溽暑之辰,宜有优恩之赉。
俾颁品剂,当体眷怀。
瀛州契丹国信使副却回御筵口宣三月十九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五
卿等将命达辞,回辕届道。
方涉川涂之邈,宜申宴犒之私。
式示优延,体兹眷厚。
大旱责躬避殿减膳许中外言事诏庆历七年三月癸巳 北宋 · 杨察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九
朕临御以来,于今二纪,夙夜祗惧,不敢康宁,庶洽治平,以至嘉靖。
自去岁冬末,时雪已愆,今春大旱,赤地千里,百姓失业,无所告劳。
朕思灾变之来,不由他致。
盖朕不敏于德,不明于政,号令弗信,听纳失中,俾兹眚祥,下逮黎庶。
天威震动,以戒朕躬。
大惧不能承宗庙之灵,负社稷之重,苦心焦思,惶悸失图。
是用屈己谢愆,归诚上叩,不御正殿,不举常珍,外求直言,以答大谴。
冀高穹之降鉴,悯下民之无辜,与其降疾于人,不若移灾于朕。
庶用感格,以底休成。
今月十九日后,只御崇政殿,仍减常膳。
应中外文武臣僚,并许实封言当世切务。
三事大夫其叶心交儆,辅予不逮。
按:《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三。又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九之一一。第一册第一九八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耆旧续闻》卷五,《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一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八。
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1066年3月 北宋 · 蔡襄
五言排律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䌽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
奏乞黄庭坚同校资治通鉴劄子元祐元年三月十九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司马公文集》卷五一、《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第三册第二二三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三、《司马温公年谱》卷八
臣先奉敕编修《资治通鉴》,共成二百馀卷。
去年九月内奉圣旨,令秘书省正字范祖禹及臣男康用副本重行校定闻奏。
近又奉圣旨,令据已校定到本,逐旋送国子监镂板。
窃缘上件文字卷秩稍多,其范祖禹近差充修《神宗皇帝实录》检讨官,在彼自有职事,虑恐日近校定不办,有妨镂板。
臣窃见秘书省校书郎黄庭坚好学有文,即日在本省别无职事。
欲望圣慈特差令与范祖禹及臣男康同校定上件《资治通鉴》,所贵早得了当。
取进止。
道原自何氏宅步至景德寺元丰七年三月十九日1084年3月19日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
今日重来如梦觉,静无馀馥可追寻。
河北路旧烽台高下疏密未便奏熙宁八年三月十九日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宋会要辑稿》兵二八之一七(第八册第七二七八页)
本路烽台基址,高下疏密,多有未便,乞下两路安抚司更选差官仔细打量。
勋臣之后依无人食禄推恩诏熙宁五年三月己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一
勋臣之后,虽有致仕官,依无人食禄推恩。
环州通远县主簿熙宁六年三月壬戌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四
环州通远县主簿,仍减罢弓手。
其州界盗贼,责管界都同巡检
镇寨等处盗贼,责管地分巡检
放散秦凤路义勇诏熙宁七年三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六、《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九(第七册第六七七六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一
农事是时,秦凤路勾起义勇人数不少,虑有妨田作,将来谷价翔贵,边粮愈难计置。
秦州张诜如从京差拨兵马到本路,即相度将义勇先次放散。
阶州今年二税诏熙宁八年三月辛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阶州民经蕃贼焚庐舍者,今年夏秋二税悉蠲之。
澶州偿塞决河所借水利司秆草值诏元丰元年三月癸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八
河北转运司,塞决河所借水利司秆草,令澶州偿其值,仍令本司秋熟买定。
河东路见运物材就缘边造军器御批元丰二年三月戊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七
河东路见运物材就缘边造军器,显为迂费张皇,可令军器监速罢之。
辄支用保甲封桩钱物论如支封桩钱法诏元丰五年三月庚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四
诸缘保甲封桩钱物,非有朝旨而辄支用者,论如支封桩钱法。
李宪详裕勒藏喀木投附事诏元丰五年三月庚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四
兵谋百变,难执一方,要在索见敌情,不失机会。
孙晞见执,自是率易过河,即非为贼诱致。
今裕勒藏喀木称欲投附及约会于坚博,即当察情伪,阴为堤备,相度招纳。
岂可便为奸谋,不行应接?
朝廷经制西贼,招纳降附,自是一事。
若情实投附而自疑阻,即使羌情愈坚向贼,实于边防有害。
李宪详此施行。
乞于龟塘堤岸及时栽插奏绍兴七年三月十九日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九(第六册第五九二八页)
五代时楚马殷湖南潭州东二十里因诸山之泉筑堤潴水,号曰龟塘,灌溉公私一万馀顷,惠及一方。
其后堤堰废坏,经百馀年,有失修治。
去年旱灾,民皆失食。
臣雇募饥民修成堤岸,以为久远之利。
今来栽插是时,欲令安抚司潭州摘那数百人并力栽插,及将来芟除蒿草。
三月十九日亨仲按乐大晟 宋 · 许景衡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闻道莺花满上林,寻芳谁更畏霖霪。
鸣鸠乳燕春欲晚,去马来牛泥自深。
出火星坛方肇祀,联镳乐府按新音。
溶溶九陌皆流水,撩动平生江海心(自注:辰火旧无祭,今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