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序
孝敬寺刹下铭 南梁 · 宗士标
四言诗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七
夫妙觉灵远,随方应现,衣瓶影迹,资以护持。发爪齿牙,咸能利益。孝敬寺者,公上琎为亡母杨叔女之所立也。波斯请生,悲号靡赎,日磾观画,泣血宁追。即以三从之居,建为伽蓝之地。旧并无迁,乔木犹在。前瞻绮陌,却背青门。宝殿霞临,长廓雾绕。寺初欲竖刹,导仓令锄昙诞忽有双舍利降之。放光满室,止取得一舍利。琎讫就昙诞云:巳奉送还台。于御前分身为六,后数日中夜,忽闻钟鸣,惊视,复得一舍利,寺主法师梦人谓之曰:「法身寻降,俄而昙诞送舍利,并诸处所送,其数有八,大同六年岁庚申五月十五日壬戌建刹,四众园绕,歌呗成群,采凤珠幡,含风曜日。与大地而长存,随贤劫以永久。乃作铭曰:
置智绝境,应有权归。
譬空无迹,指日齐晖。
宝舟潜运,法雨随机。
分形散体,调御归依。
聿造应真,规摹踊现。
雕饰彪炳,丹青葱茜。
写彼金园,图兹绀殿。
猗欤清信,惇孝斯在。
追慕恺风,安亲慧海。
福善随积,薰修无改。
陵移谷徙,暑往寒来。
衣化贞石,池变深灰。
长辞八难,永离三灾。
众生有尽,誓愿无回(《古刻丛钞》)
汨罗土人为屈原 隋 · 无名氏
 押虞韵
《隋书》曰: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云云。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何由得渡湖(○隋书地理志。)
长安主簿李君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
君讳少安。字公和陇西成纪人。自元魏仆射文穆公冲而下。为西州冠族。或位不充者。必以令德闻。曾祖仲进。皇宣州司马。祖侨。河南府渑池县。父愔。朝议大夫宗正丞。赠濮州刺史。君即濮州第三子。敏信宽绰。笃于行义。方举孝廉。偶为所亲者荐授冀州阜城县。既非所好。终不屑就。王黔中础之持节廉问也。表为推官。转支使。历左武卫曹参军大理评事。用诚直赞佐。夷落之人宜之。府除。至京师。转三原县。筦中书甲库。考绩四居上第。迁长安主簿。二陵复土之重。比岁会同。辇毂之下。储峙无违。典司厩置。肃给安静。尹守以为能。方受代而复表留一岁。御史府察视者数荐君自代。君方勇于退。故朝命未及焉。元和三年三月乙酉。感疾不起于长安兴化里第。享年五十。君温仁孝友。喻义循理。恢恢然有君子之度。齿位皆屈。而知者叹焉。夫人荥阳郑氏。太仆少卿叔规之女。仁而不寿。先是君元兄柳州刺史捐馆舍。请君襄事。閒关勤远。閒一岁有嗒然之痛。丧服甫除。俄启手足。噫。以积善之家。而丛不淑如是。纠纆之数。其可问耶。嗣子拭授等。号奉輤车。以夏五月景申。祔于东都颍阳县之某原。礼也。音徽永昧。志义相伦。情殷中外。年同甲子。濡涕操管。铭于墓门。铭曰。
族之盛兮,才之令兮。
才知命兮,俄大病兮。
葬者藏兮,颍之阳兮。
志邱荒兮,杳茫茫兮。
尚书度支郎中尚书左仆射正平节公裴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
王者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则崇德报功。加恩饰终。与覆载照临相为用一也。惟正平节公以恺悌文敏为二千石尚书郎。人浮于食。位不配德。纂积后之绪业。贻克家之燕翼。流光裕蛊。为代师式。乃元和二年夏五月。追命告赠为尚书左仆射。孝本乎忠。荣生乎哀。用摅罔极。以刻金石云。公讳倩。字容卿河东闻喜人。其先嬴秦同姓。因封受氏。魏晋已还。号为多才。八贤方驾。百族归重。自冀州刺史五代中军将军双虎。中军五代左光禄大夫皇朝赠原州都督忠公仁基。忠公生皇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定襄金牙两道节度行军大总管太尉闻喜宪公行俭。公之曾祖也。宪公生皇光禄大夫侍中吏部尚书宏文馆大学士太师正平忠献公光庭。公之王父也。忠献公生皇尚书祠部员外郎太子宾客祯。公之烈考也。公天姿宏裕。虚受通理。臧氏之有后于鲁。管氏之代祀于齐。远至之器。发于岐嶷。年十一。以相庭推恩。授家令寺丞。满岁。选部铨第甲乙。补太常寺主簿。居先府君丧。水浆不入于口。孺慕殆于灭性。宗门忧其死于孝。礼文俯就。衣服外除。历华阴冯翊郡司户参军。转秘书郎。俄丁内艰。毁瘠如初礼。违难江介。就拜洪州司马。改太子司议郎。徵为殿中侍御史。拜度支驾部员外。迁司勋郎中秘书少监。历信饶二州刺史。复徵为度支郎中。其佐钟陵也。领留府之重。居议郎也。赞计司之职。暨登中台中秘。皆兼柱下方书之任。自淮而南。涉江而西。荆衡汉沔。湘中夏口。半天下奥壤。为都府者十数。公四颛使车。连佩数印。督课郡国。调其盈虚。吏禄兵食之仰给。输将转漕之回远。法钱牢盆之制。田租口赋之差。权其轻重。商其功利。察下人之疾苦。廉长吏之善否。车不辍鞅。有劳于时。其始受命也。寇剧横厉。三川如燬。阴方出师。慕义助顺。代宗焦劳念虑。命德宗以雍邸总戎。赋舆所会。征缮不给。有诏辍东方军市之租。移用于中都。属受钺之臣。矜功觖望。师老专利。便文自营。公慨然牒书。讥切备至。向之废格。悉用平镌。义夫以之感激。王旅以之震跃。其理信州也。用宽惠诚厚。辑柔所部。穑事满野。嘉禾同颖。年以顺成。人斯洽和。复其庸亡五千室。辟其农耕二万亩。交代之日。不书于簿。且曰。吾以恤隐。岂当沽美。不伐之善。欲盖而彰。方帅表理行第一。增秩至正议大夫。加金印紫绶。其为饶州。属所代者非其人。因缘权幸。贪猾无状。公以廉平颁诏条。以惨怛抚痍伤。四封爱戴。如热斯濯。其后徵拜也。朝廷诛内臣。修百度。弥纶经费。委重有司。公以郎吏代故相第五琦判度支事。方冀裁成九赋。超赞六职。以美利利斯人。令望日大。天胡不惠。以大历七年秋七月。考终命于长安光德里第。春秋若干。以某年月日。归全于万年神禾原之大墓。礼官博士以公处难不谋其身。牧人不私其功。能固所守。以行制度。易嘉名以旌往行。礼也。惟公直而温。而文。才裕于物。器周于用。静若蓍龟。动如干镆。秉是贞厉。终焉节适。著文集十卷。湓城集五卷。比兴属和。声律铿然。引拔参佐。皆一时名士。风采资材。迈绝偫伦。齿位未极。为荐绅所痛。夫人京兆韦氏。扶风太守恒之长女。以大宗之家人。诸侯之内子。衿鞶承训。笾豆助祭。当室以敬。睦亲以仁。姿操卓淑。音徽宏大。盛德著于母仪。惠心通于佛乘。五蕴不入。六姻是宪。始封咸宁郡君。后三追锡至邠国太夫人。有子曰均。以御史大夫工部尚书尹正荆门。节制上游。就加吏部尚书右仆射元和三年抗章入觐。真拜右仆射判度支。加秩金紫光禄大夫。由河东郡公进封郇国。岁中进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抚征汉南。临长诸侯。惟郇公直清宏重。有文武桢干。得时大行。为王室辅。虑善以动。官修其方。赋政以惠。南国宣威。以靖西蜀。师长百工。阜成中邦。兵符将印。焜耀章灼。树善程能之绩。勤身体远之用。居则有犹。动则有功。率循风训。以复尊大。君子曰。宪公忠献公之休烈丕矩。再世盛德。屈于郎位。必复之庆。其在是乎。初郇公之授律也。孝文追赠公绛州刺史。其进律也。顺宗赠公礼部尚书。今皇帝永怀义方。于是有左揆之命。公之积庆。郇公之孝思。可谓至矣。郇公以三代论撰。皆上台雄文。猥以通旧。忘其卑鄙。辞则不腆。庶传信之无愧焉。铭曰。
河汾之东,庆祉所钟。
公相葳蕤,德耀昭融。
矫矫节公,体仁修性。
乃贻后昆,实禀先正。
太尉经武,太师翼圣。
施于储宾,执德之柄。
公用循良,惠于二邦。
公有德泽,宣于四方。
急病尚仁,履险乘刚。
化被烦苦,斯焉乐康
吉禄方挚,寿堂已閟。
蔼此家声,扬于令嗣。
恩崇鼎铉,绩茂师帅
中外服劳,安危注意。
便蕃属任,宏大名器。
孝理是覃,义方所自。
九原之中,礼盛服充。
王三锡命,襚饰宗工。
连冈峥嵘,介原穹崇。
陵谷有变,令声无穷。
天坛上境贞元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夜宿天坛石幢侧。十五日盩厔马逢少府书,知予远上天坛,因以长句见赠。篇末仍云“灵溪试为访金丹”,因于坛上还赠。)804年5月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济源市王屋山天坛
贞元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夜宿天坛石幢侧。十五日盭厔马逢少府书。知予远上天坛。因以长句见赠。篇末仍云。灵溪试为访金丹。因于坛上还赠。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上有洞周万里,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王献之苏氏宝帖赞 北宋 · 米芾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右,《苏氏宝帖》,故连右军《快雪时晴帖》,元丰甲子获于子美、子志。东探玄子,国老孙也。印二分在《快雪帖》合缝,四角亦有褚氏印。崇宁元年五月十五日,易跋时,甘露下吾家宝晋斋,碧梧廿本。
太宰,秀当代。
灵襟疏,冲韵迈。
一笔落,两行带。
云龙廷,走百怪。
惊电掣,断兕快。
盘偃蹇,意无在。
藐百川,会百海。
人那知,冠千载。
按:《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真斋法书赞》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米襄阳志林遗集》第二六页。
李伯时画弥陀像赞1118年5月15日 北宋 · 释德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东山寺
政和八年五月十五日宜春黄先之李伯时所画阿弥陀像来东山,为示余。观伯时画多矣,大率顾陆之意,意不尽态。故不施五色,而伯时知之耳。问其所得,曰李仲元仲元中为袁法官,以遗所厚善者,先之苦求得之。余谛视其笔迹,非今辈所能为,其为伯时之笔审矣。稽首为之赞曰:
以慈为室,以忍为衣。
法空为座,示同体悲。
四十八愿,为世所归。
如日没时,鸟接翅飞。
大哉甘露,妙法总持。
令我观门,洞开坦夷。
谛见自心,妙绝知思。
是皈依处,真不思议。
律我意马,使不妄驰。
光明现前,见白莲池
不假中阴,屈伸顷时。
欣然化生,如八岁儿。
何以至此,请审思之。
皆我精进,想力所持。
稽首妙湛,不动巍巍。
令一切众,绝痴暗疑。
有同愿者,但瞻导师。
脱然蝉蜕,出五浊泥。
按:《石门文字禅》卷一八。又见《乐邦文类》。
洪日休游津宽洞后赓金浩生诗卷诗韵 其一 明 · 申叔舟
六言诗 押灰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六
癸未五月十五日李伯玉与一庵专师。请游津宽洞。以探旧游。乃招洪日休,金浩生等入津宽寺。寺皆新之。旧游尽变。伹有门前古木如旧耳。还出洞口。有圆峰临水。张幕共坐。射侯联诗。极欢终日而罢。津宽寺住持性明赉饼面泡饭。率徒数十来馈。日休吃泡蒸七碗。饭面鱼羹数碗。饮酒数碗。僧徒骇之。
我昔栖山读书,俄然二十年来。
僧移寺新非旧,唯有古木风回。
玉署交情四首 其一 明 · 倪岳
 押阳韵
体斋东山西涯三同年以旧日同预吉士之选交谊深笃乃各赋古诗四章以赠题曰玉署交情遣人递于舟中予感其意亦赋四章以复遂因阜弟别归以寄时五月望日雨中也
青云三十年,追随鹓鹭行
葭玉夙相倚,永记金兰芳。
知心志自合,同道非殊方。
独愧顽钝质,幸不忝冠裳。
家学不可负,友谊不可忘。
黾勉效时用,直道古所臧。
平海郡守申公碣铭 明 · 李珥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拾遗卷之六
幼长于汉城寿进坊。里有申公。是先君异姓疏属。年兄弟行祖孙。故待先君颇恪。时以童子陪杖屦。见公仪严行质。统家有法。奉死生以诚虽騃无见识。心乎长者之。迁舍虽久。傥邂逅一拜。未尝不欢如平昔。岁万历庚辰腊月承召命入。复寓旧里。则公于是月癸丑。已谢世。哭于殡。既克襄。胤子湍。求碣铭于欲辞以不文。情有所不忍。未几。告石已具。乃不敢辞。谨按。申氏是高灵世家。显自前朝。入我朝。有领议政文忠公讳叔舟。翊戴光庙。事业大彰。于公为高王考。高阳府院君安公讳浚。策靖国勋。于公为曾王考。子工曹参议讳复淳孙司宪府监察讳泳。是公祖祢也。妣宗室李氏。平皋副正信之女。正德丙寅五月甲午生公讳硕汀字巨源。少习贡士业不就。以荫补典设司别提。升监察。出宰和顺县。守宁远,平海二郡。皆举职。季年。筑室杨州松山先茔侧近地。四节亲祀。老不惮劳。时往来京第。亦不干人进取。卒时年七十五。遗戒勿厚葬。先室锦城朴氏。左议政訔之后。忠义卫绅之女。妙年归公家。承始顺宜。兄弟笃。不私其财。一门贤之。先公三十年以喜靖辛亥殁。年四十五。只一男。是湍也。后室。宗室昌原君潓之女。无子。公葬卜日。得明年辛巳三月庚申。卜地得先垄。与朴氏同域。湍今以麻田郡守遭忧。娶温阳郑氏。生三男二女。男长曰景淇。察访。先公夭。次景海,景洛。皆业文。女适宋大立,沈大有。皆士人。孽子曰景泽,景沼。公之内外曾孙十五人。铭曰。
不恰恰用心,不汲汲求名。
行无畦畛,制以衷情。
厥或命达,乃公乃卿。
谁之不如,困于积薪。
我撮幽光,以诏后人。
左赞成吴公志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万历壬午三月九日丁卯左赞成锦阳君吴公。卒于罗州广山之第。讣闻。辍朝。致吊祭赙。越三月仲夏十五日壬申。礼葬于涌珍山先茔之侧。其原坐艮面坤。先葬。公之外甥礼曹参议慎公喜男。以行状示德水李珥。求幽堂之铭。重之不敢诺。则曰。子典文衡。职不可辞。卜得日促曰。志不具。无以掩。乃因状以叙曰。公讳谦。字敬夫。系出罗州。远祖季真。是高丽中郎将进士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锦城君讳慎中。是公曾王考。精忠出气敌忾功臣嘉善大夫罗城君。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襄平公讳自治。是公王考。富平都护府使。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罗原君讳世勋。是公考。平山申氏。黄海道观察使讳自准之孙。宗亲府典签议政府左参赞讳末平之女。赠贞敬夫人。是公妣。考妣之赠。以公贵也。罗原前娶金氏。亦赠贞敬夫人。公于弘治丙辰九月甲辰。生于京都好贤坊第。幼而颖悟。材气夙成。受业于柳君于斯文。推为长者。公舅申判书鋿。才公之质。亟称许焉。公年二十七。中嘉靖壬午进士。以胃疾不能居泮。申公惧不第。乃于乙酉。荐授瓦署别提。数年例升主东部簿。即迁司宪府监察。出监南平县。莅事明果。强畏弱怀。壬辰冬。擢文科第二名。仍治南平。越三年。辞疾解绶。明年。授宜宁县监。邑甚弊。赖公经画。得复稣。久之坐法罢。庚子。拜礼曹佐郎。旋升刑曹正郎。俄拜司谏院献纳。始参从臣之列。自是历侍讲院文学弼善,司宪府持平掌令,弘文馆校理副应教。累扬清秩。壬寅。以内赡寺佥正。挈眷归养母夫人于罗州明年。授南原府使。甲辰监司宋公麟寿。上其治行之最。升通政丙午。入拜兵曹参知丁未尹全州府。是岁。参仲功臣宴。以恩例升嘉善封君。以亲老常乞补外。历潭阳府使,光州牧使甲寅。丁内忧。丙辰。服阕。以户曹参判被召。转兵曹参判大司宪。俄还兵亚兼同知春秋馆事。戊午。出按岭南。引疾归乡。己未。特升资宪。判礼曹。历大司宪,户刑兵吏四曹判书世子宾客经筵都总都总管辛酉。加正宪。拜左参赞甲子。升崇政。判中枢府事。厥后。再判兵,吏曹。三拜赞成。兼判义禁府事。隆庆庚午秋。以左赞成谢病乞假。南归旧业。遂不复还朝。公天资温雅。处事详慎。中外所历多举职。长于吏才。剖决如流。平生不喜发人过失。謇谔虽不外形。内有所守。大被尹元衡所忌。累欲中而不售。则其不阿权贵可见。第于丁巳都宪也。同僚有诬挤士林者。公不克抑。以此清望少减。至于人相被劾。然知公者。谓公心事无他。必有能辨之者。家食颐神。闭户看书。客至。多不得见。自以多疾。博涉医方。顿悟摄生之要。常以简静自乐。饮食起处。皆中节宣。居乡与物无忤。闾里敛衽无閒然者。主上累令本道监司。赐以优老之资。享清閒之福者。十有三年。寿八十七。考终于正寝。官庀葬具。终始哀荣。死生无憾焉。公娶竹山安氏。安氏之考慥。是牧使子诚之子。参判迢之孙也。夫人与公同年生。先公二十九年而殁。赠贞敬夫人。今公之墓。占夫人墓西。生一男五女。男彦厚。以荫补官。历典稷山,临陂。今以南平县监遭艰。婿长即慎参议。次郑师尹归厚署别提。曰权大勋。振威县。曰尹霙。曰柳亨进。典狱署奉事。孽子曰彦宽。女适宗室凤林彦璘。县监娶契氏。只有一女。适士人李活。参议生四男一女。男长馀庆。今宰镇安县。次彦庆。文科。黄海都事。次重庆,介庆。俱业文。女适士人玄德。别提生一男一女。男暹。汉城府参军。女适士人郑瓒县令生一男四女。男曰鹍。女适金光彧,申应矩,闵恪。皆士人。而应矩上舍生。一女幼。尹霙。夫妻皆夭。无后。进生男女七人。男长瑛。馀幼。铭曰。
士有登仕,式官为家。
白首执板,孰遁是嘉。
公跻贰公,来去重轻。
引年勇退,弊踪簪缨。
优游桑梓,抱澹肥贞。
乡推达尊,朝远令仪。
舍车趾贲,恋主心违。
北方之人,议公是非。
公岂愠闷,断乎自谌。
玄室有刻,用昭厥潜。
李松谷瑞雨挽歌一百韵。悼蔡希庵彭胤 清 · 权万
七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丁巳春。仆游宦京师。得蔡希庵所写松谷挽诗一百韵。其笔势横逸。叙事精密。深得诗史遗意。真杰然大手笔也。五月壬寅。滞直寝斋。涔寂无聊。就步其?。为希庵挽诗。山中无文籍可考。又值送客邀友之挠。癸卯之晡。篇始圆。其视希庵立草千四百言。敏钝不类。妍丑工拙。又不足论矣。且吾平生仅一见希庵太白藏史之行。而亦逆旅一夜事。其立朝本末。言论风旨。非后生所可详。若其所居溪山之胜。池台堂室之美。与夫平日嗜好吟赏之节。皆不能知。趁韵强排。语多硬窒。大失诗人叙述之体。览者恕之。
中天朏魄递亏盈,此道如何欲大盲。
诗社向来生气色,文星一夜秘芒晶。
即看斯世希庵逝,颇似当年冠岳倾。
匠手海东难再得,英才天下岂重生。
薍桥馀泪还今日,松谷哀歌即此情。
朝贵冠裳谁黻冕,世人滋味但藜羹。
考论千古无馀子,浸灌三唐集大成。
玉露轻盈浇五肚,银河清浅濯双樱。
已攀天造偷玄妙,还就人声鍊至精。
清庙朱丝希宝瑟,玉楼仙乐响云笙。
虢姬无待铅华饰,诸葛难将智巧争。
乐府新翻来启钥,铙歌几叠去披荆。
律中鸾凤声声应,佩上璜牙步步鸣。
宣处为宫沉处羽,进时抨鼓退时铮。
良工似㓸初非㓸,善贾无赢却是赢。
静里研来殊窈窅,空中架出忽峥嵘。
相推一世真知己,谁似诸家浪得名。
锦彩瑶华围暖幕,貙文罴画动风旌。
湖翁家世青蓝手,肃庙朝廷粉玉英。
旷古风流看独步,同时才俊孰肩并。
蔚为圣代无双士,不作开元以后声。
尚记吾家苍老语,仍闻当世燕超评。
神随玉律温仍洁,骨隐青词软不勍。
语到工时遗大斧,排当绝处用奇兵。
玉墀词感寻常梦(公在湖堂有诗曰。平生不识君王面。一梦寻常绕玉墀。肃庙召公入侍。命举头瞻望天颜。),珠敦书成大小盟。
谁道疾行无善迹,每凭佳句寓精诚。
閒操雪月风花柄,屹作坛场壁垒桢。
港外移舟方浩荡,街中缓靶忽纵横。
游鱼活泼波头阔,仪凤蹁跹界面晴。
每许看花丹地出,长教视草玉堂盛。
幽兰妙唱惟师友,森桂香名亦弟兄。
邈矣高临生羽翰,飘然轻步静绥纮。
锦袍便体双蛾立,玉笏当心右手撑。
几向瑶池看舞鹤,多从春苑赋流莺。
治朝忽报光鲜色,窄路还为偪侧行。
自是人情随好恶,由来天运有屯亨。
在毫珠玉当谁赏,披腹琅玕不复呈。
许觌龙颜真幸会,宣题御扇却殊荣肃宗中使赐扇索诗。)
栖身畎亩君恩足,放迹林泉世念轻。
霜后独垂经岁,天心不偃有风蘅。
品题丘壑鸡山重,占弄烟云锦水清。
海客竿头鸥欲下,春婆枕上蝶初惊。
侯楼有赋悲无已,酒肆藏名老长卿
天为代生华国手,世何终弃典文衡
银台上下违三昧,牙轴中间绝百营。
现界本知同逆旅,前身不信到蓬瀛。
遗弓再抱肝肠热,尘砚中抛疾病萦。
晚迹暂纡关邑绶,仙缘重结洛山甍。
接䍦花下传街唱,布谷声中劝野耕。
皆骨玉锼浮巧若,片心冰洁笑刚枨。
人称祢藻兼王稿,士待苏秧是蜀粳。
韬处亦知中点宝,用时须洗七升觥。
右貂珥玉恩逾洽,西掖提衡誉更轰。
龙骐有蹄终一展,鹍鹏垂翼必脩程。
天星岁匝无回复,王道年来属荡平。
石室命藏金玉牒,雕舆拥出凤凰城
云旗绛节前头偃,月佩天球左右铿。
偶入县楼瞻瑞鹄,却教人浦献煎鲭。
琴心许我知操缦,画妙从公学点睛。
细把四声论杜骠,还将六病戒刘饧。
城鸦句就珠投暗,玉马诗成烛剪明(公次吾石浦诗。夜投村馆。索报甚急。其起句城树鸦初定。行人石室归。公是夜赠诗玉川。有玉马迢迢驲路忙之语。)
荤气顿除清藻染,蓬心差启鄙消萌。
仍言伯父曾相与,古意先师亦退瞠(伯父尝以拟古十五首谒松谷松谷每吟一篇。辄望空弹手曰。奇才。殆独步海东。指不累屈矣。公尝语及此事。)
明世名家同叫汉,迩来流辈等呱婴。
岩松四韵词多感,淇竹三章色岂骍(是时公过青岩。为赋四韵。致意伯父。有云亡之感。又赋淇澳三章以追感。)
当日未同中国会,至今难蹑泰山祊。
蓝舆晓枉惊村巷,玉斝春浓侑隽牲。
欲向名山同蜡屐,有如残月配长庚。
沉吟江霁高虹语,谬奖川庄遁迹氓(公访我于奉化。仍言今日且入清凉。吾纵不得为月。子独不得为太白星耶。又吟吾江霁忽高虹之句曰。子虽欲作石浦逸民也。不得云。)
自愧杜陵非骥子,还如山谷勉驹甥。
荆州万户差轻重,陇水三声倏送迎。
别后精神森玉麈,吟时律度有弨檠。
音尘杳杳惟心矢,世变悠悠亦耳铛。
久识天仙来下界,忽闻诗圣梦中楹。
积威在碛人犹詟,神用遗珠物莫撄。
香案有书催去读,飙轮无迹沛升征。
堆盈四府空文绣,散洒千林尚玉霙。
人世槿花随日及,王春榆火逐年更。
生刍墓左谁相奠,香瓣床前遂未擎。
礼乐于今须后进,乘除从古有长嬴。
邓林已竭无文梓,天帑全贫仅弊罂。
过去好音同鸟兽,奔腾壮迹想鲵鲸。
悲歌海内谁怜我,怒眼吴中足骂伧。
不向公孙争白石,惟将交契托玄泓。
文章自照山鸡水,习气时从战马钲。
园寝每当归去路,邮筒追想往来伻。
真源汉水风生縠,正脉溪岑石攒琼。
山斗脚前犹湜汗,轩辕鼎里记侯烹。
龙光独有青萍釰,仙路难期白玉京
欲向天倪寻断谱,若为心上绝仇彭。
丹厨火冷云沉灶,玉子声残月满枰。
夷级日颓趍下水,迷涂谁作指南軿。
云裳绽绉空残绪,霜发飘萧已万茎。
弼柩歌传还怅望,如杠笔健讵能赓。
缄辞自付弥牟吊,抨泪遥沾宿草茔。
学子湖中谁洗钵,大人庭下不留籯。
应知碧洞收遗草,何日青箱玩上珩。
自是诗家徵士传,如论私谥亦文贞
国风词气殊温厚,大雅声容厌鸷狞。
若把三正评近世,先生吾欲拟寅正
哭儿(并序○癸亥) 其一 辛亥 清 · 洪敬谟
 押质韵 出处:冠岩全书册二茶墨馀言
第四儿八曾生于庚申五月十五日。以癸亥二月初十日夭于痘𤺋。遂以粤三日惊蛰节。送于牛耳先茔之下。第一女儿又以痘夭于同月二十七日翌日春分节送之。惨矣痛矣。呜呼。是日即蛰虫始振之日也。三阳回泰。万物发育。勾萌者旁达。蛰藏者始出。莫不欣欣焉得其所。而汝独奚为而往而不返。还入于地。曾不若一肖蠕之微者何哉。汝父奚为而失汝而哭汝。作万古之诀于是日亦何哉。痛矣冤矣。庚申之春。汝之两兄痘殇于廿日之内。今于一月之内。又当庚申之事。以年计之则四周而月以计之才三岁矣。天之于吾儿既生之。又夺之速。何若是酷毒之甚。而至再至三不知止耶。汝兄之夭也。余之痛惜诚不能一日之耐。而旋又得汝。移其情钟其爱。不知前日之悲。而今又失汝则安得不悲旧而悼今。肠断而眼枯也。汝姿性颖悟。学语而知数。知数而知文字。每余读书时。在傍而指一五人三字曰。此某字也。此某字也。辄索笔而效书。至于言语之际。游戏之时。亦多超出于诸儿者。呜呼。以其明慧之性。苗而不秀。则为其父母者。岂不冤且惜矣。而四年之间。遽失宁馨之四儿。则虽路人之不知者。必惨愕而垂涕。况其父母之心。顾何如也。冤矣痛矣。余与汝为父子廑四载。然过去短未来长。又奚为而作无益之悲耶。然在余则三四年鞠养之劳。如镂冰而冰已销矣。在汝则三四年生世之迹。如印雪而雪无痕矣。将使后之人何由知余以汝为子。汝以余为父耶。此皆余之冤而汝之悲也。余之冤汝之悲。欲操笔而尽言。则咽不成文。吞不复吐。然若不记录则何以知汝之悲余之冤乎。遂以一五人三字为韵。以记生卒之日月焉。
谁无哭殇悲,如我鲜其匹。
一女三男子,四载忽尔失。
人事嗟可怜,天心胡不恤。
寸肠呼欲断,泪眼枯而眣。
如何庄叟言,同归一。
若使当此境,达观未可必。
南乡子 清 · 汪淑娟
 押先韵
稿砧忽归,刀梦停唱,觞月荐夜,筵花荡春,用谱双声,并畅遥夜。钗冠交错,不知圆蟾西上海棠矣。时壬子五月十五日
独自理琴弦。
睡起慵梳髻半偏。
新样初三眉子月,娟娟。
盼到如今渐渐圆。

此意忒缠绵。
背著银釭笑拍肩。
如此风光如此夜,天天。
安放痴魂在那边。
贺陈弼夫五十初度诗(并叙)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古无于生日称寿者。《戴记》:「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初服官政,奚可言寿乎?同年陈弼夫都转年甫半百,为监司已逾三考。溯由恩荫生通籍,从政兵曹,积优成陟,督粮于秦,督鹾于齐鲁,扬历中外将三十年,非初服官政者比。哲嗣子良少年掇科第,官比部。君非有职司,则封君也,老成先达也,何不可言寿之有?子良不供职于京师,随侍君官署,顷复以事归福州乡里。余每至嘉荫堂,君辄出鼎彝书画,相与摩挲考订。香温茶熟,有琅琅然书声达于外者,则君之幼子童孙也。俱年甫胜衣,未能应客,于称祝盖非便。况今世称祝者,多无诗而有叙。叙则必胪列其文行功绩,图姼观听。尊庭先丈人以词林宿望,受三朝知遇,外历封圻,入为大司寇,名德崇伟,至今在人耳目。君早秉庭诰,曾以京兆试冠南军。既以隆芘得官,感念国恩,谙勤职业,弥务敛抑,喜扬人善,惟恐少自衒襮,盖谦朴不伐其性然也。且朋友之道,在切磋讲习,铺张闻望,藻耀屏壁,虽无饰词,迹涉标榜,何所取哉?属山东苦旱,禹舲中丞率属斋戒,致祷于岱顶,于龙洞,兖州灵石邯郸之铁牌,焦郁者两匝月,至仲夏望后,甘澍屡臻,千里优渥。君方重葺署后也可园莲子湖、古历下亭,工适告成,同人得藉以遣怀,推美于君。中丞作《喜雨》诗,君与竹如方伯、芰乡观察皆和之。余频和未已,因复叠前韵为介雅之词,同人亦咸有继声。君于是顾而乐之,乃举樽属客曰:「今日之酒,为喜雨设也。」客皆笑应曰:「诺。」时咸丰九年季夏,月哉生明实君五十初度日也。诗曰:
太山无时倾,东海无时焦。
一高与一深,造极不相骄。
行省介其间,望祀国典昭。
膏润古无比,旱魅今敢骚。
一阴方长养,连日闻凄潇。
君筦海王国,露冕扬翎绦。
既欣足潮汐,尤喜滋甸郊。
鹤龄届半百,蛾月明初宵。
干才海可煮,诗力关能翘。
衙后也可园,退食遣烦嚣。
千秋历下亭,古意恐沈消。
石笋与扶树,藓衣勤爬搔。
砖从野叟买,水令家僮挑。
俸钱任补苴,不欲烦属僚。
两地宜我醉,但随主人邀。
醉馀挥记石,待听毡椎敲(时属书《重修历下亭记》。)
老人宴(并叙事) 晚清 · 吴宖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丛琐册六固城郡
古昔圣王之御世也。必以导斯民跻仁寿。为铸治之要务。唐虞之衢室。商周之胶庠。皆是物也。猗欤我主上殿下。挺上圣之姿。法无为之治。临民三十年间。闾巷往往多寿考之人。玆岂非摩仁绥和。敷五福锡庶民之效欤。今年春。因英庙故事。抄都下八十以上老人。分内外所燕享之。仍行会列郡。令该地方各于境内。捐公谷一例设行。臣宖适承乏于玆。以本年五月十五日。会境内八耋人。列坐于寿民堂。凡七十九而九十七岁为最高。座定进食物。饼𥸴鱼肉□及果品油物各一器。惟酒听其能饮。于是六伶弹之吹之。四妓歌之舞之。政是杯盘浪藉。风流跌宕。足令如墙观者。不自知其肩耸而足蹈。中有一老裹袖馂馀。云归遗细君。可想其偕老。尤可壮也。又有一老蹲蹲然起舞作歌曰。食前方丈兮妓乐作。腹果耳繁兮乐莫乐。伊谁之赐兮陨自天。宣上恩德兮太守贤。因抱了歌妓。作狂蜂浪蝶之戏曰。俺是六十年前。二十三风流郎也。一座为之颓金山倒玉柱。适十四岁歌童梁万祚,才人朴龙福并在傍。令万祚唱春香传兔公辞。龙福作地上杂戏。亦是日之一助也。时金罗,赵史翼奎,朴花石永脩,朴夷西龙夏,裴松坡纹杓来在。向余贺曰。使君在吾州。捐廪立养老社。今在此府。承命行养老宴。若使君真可谓寿民之灵丹。所到之福星也。而已夕鸟投林。素月窥东。诸老次第谢告归。仍念如此盛事。不可无传。拈律韵同赋誊册。俾寿一本于玆州云尔。
天清海徼际时明,满座期颐揔老成。
高俎深樽排胜饯,曼弦繁管动欢声。
宣恩与众心丹在,偷暇稽今印绿生。
知府之人头亦皓,同跻寿域更牵情。
郡斋杂咏 清末 · 金武祥
丙寅冬,余来建郡,即居署之西斋。客子光阴已逾半载,郭林宗逆旅一宿,无问焚埽,况朝斯夕斯于此中,得少佳趣哉。昔小园赋、陋室铭,摹绘物情,读之每为神往。因即景成句,积句成篇。遗兴消閒,不嫌鄙俚。时丁卯五月望日也。
郡斋居西偏,旧时名菉竹。
池馆阅沧桑,荒凉惟满目。
繄我客盱江,蜗居于此卜。
折松以扫梁,牵萝为补屋。
芟芜复去秽,睱辄扰僮仆。
竹几与绳床,纵横不嫌蹙。
画梅题新诗,纸窗糊幅幅。
好花不知名,瓶供时一束。
庭除多隙地,沿缘种秋菊。
灌溉汲井华,泉甘又土沃。
异草不剪除,满室映成绿。
橘柚已累累,吹坠犹未熟。
风雨飒然至,众卉尽如沐。
池水清且浅,时有鸟来浴。
游鱼近不隔,触手试一捉。
日涉便成趣,矫首更遐瞩。
遥指麻姑山,参差露屋角。
苍苍翠翠中,隐约见飞瀑。
园侧掩双扉,幽人时剥啄。
开径,往来任数数。
相与忘形骸,不知主宾孰。
说诗一瓯,节谈棋一局。
官舍虽諠嚣,此地颇不俗。
原知鸿印泥,斯堂非我属。
閒情聊讽咏,绝不厌烦复。
书之斋壁间,后来还可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