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创作日期
秦王凉州总管619年5月15日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京室殷阜。钩陈严秘。
肃遏警巡。职务尤重。
然而玉门遐阻。控御垂荒。
金城冲要。尉攸属。
宣风作牧。亲贤是寄。
太尉尚书令雍州陕东道行台右武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地实藩枝。
任惟心膂。职参三事。
功著二南。识度优閒。
性理济□典戎敷化。声绩备举。
宜摄九门总司八校。
抚莅河右。允兼望实。
左武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廓九州诸军事凉州总管。其太尉尚书令雍州陕东道行台右武大将军上柱国王如故。
吕休璟等北伐制710年5月15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朕闻守在四夷。
安人和众
加于百姓。
岂穷兵而黩武。
然则日之所出。
弗俾于化。
故知天之所讨。
必龚其罚。
默啜虔刘肆暴。
桀骜反常。
独为匪人。
假命骄子者。
有岁时矣。
虽奉书就邸。
或遵于声朔。
而控弦犯塞。
已毒于彊场。
朕惟务怀柔。
每存含忍。
遂使庶邦愤积。
稽其六月之师。
逋寇祸盈。
穷此百年之运。
金山道前军大使特进贺猎毗伽钦化可汗突骑施守忠
二庭贵绪。
万里威声。
忠而善谋。
勇则能断。
自膺殊礼。
名宠于外藩。
思立大勋。
志勤于中国。
兼遣弟右监门卫将军守节长驱沙漠。
直指金微。
默啜举其种类。
来相抗拒。
近殪于锋镝之下。
已若乱麻。
远虑于庙堂之上。
将同破竹。
坚昆在右。
犄角而东。
并累献封章。
请屠巢穴。
朕又闻不得已而用者。
孰若兵机。
不可得而违者。
乃符人事。
永言取乱。
宜戒徂征。
右领军卫将军检校北庭都护碎叶镇守使安抚十姓吕休璟
心坚铁石。
气横风雷。
始则和戎之利。
先得晋卿
终而逐虏之功。
方邀汉将。
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北庭副都护郭虔瓘安处哲等。
怀才抱器。
蓄锐俟时。
惯习军容。
备知边要
并可为副大总管
瀚海北庭碎叶等汉兵及骁勇健儿五万骑。
金山道前军大使特进贺猎毗伽钦化可汗突骑施守忠领诸番部落兵健儿二十五万骑。
相知计会。
逐便赴金山道。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右台大夫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韩国公张仁亶
文武将相
莫之与京。
心腹大臣。
是所繄赖。
当分阃之任。
受升坛之律。
常愿身先士卒。
不以贼遗君父。
副大总管右监门卫大将军鲁受信等领蕃汉兵募健儿。
或用绝偫飞骑城傍等十五万骑。
赤水军大使凉州都督司马逸客
外宽内明。
正辞直道。
标慷慨之节。
曾不顾身。
蕴经营之志。
期于尽敌。
右武卫将军邱右金吾卫翊府中郎将李元通副使右骁骑卫鹿陵府折冲能昌仁左卫神山府折冲陈义忠等领当军及当界蕃汉兵募健儿七万骑。
丰安军大使灵州都督甄粲副使张赵璧常元寂等领蕃汉兵马六万骑。
防御偫牧大使临洮军使甄亶领当军莫门积石等军马募及秦渭城等州大家子弟总二万骑。
建康军使甘州刺史李守玉门军使肃州刺史汤嘉惠墨离军使瓜州都督思明伊吾军使伊州刺史李慎交等各领当军兵马。
突骑施守忠吕休璟等计会。
共为表里。
莫不运其长策。
悉心而效六奇
接以短兵。
指掌而论七纵。
使天阵齐举。
云置备设。
贾勇于饮醪之夫。
以一当万。
扬威于汗血之骑。
左萦右拂。
咸挈鼋斩蛟。
曳牛佩豕。
必能力簸穷海。
声压大荒。
谷蠡之庭。
扶渠之垒。
不遑渭桥之拜。
已见阴山之哭。
然则持旌节执金鼓者。
所以问不宾诛首恶。
而比夫不诫。
复迷则凶。
俾存开网之仁。
预轸焚舟之叹。
休璟所领兵马甲仗。
一事已上。
仍依别敕处分。
主者施行。
五月六日(一作十五)忆往岁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847年5月15日 唐 · 李商隐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
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安邑解县两池盐给徐宿等州诏建隆二年五月丁丑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三之一八(第六册第五一八三页)
徐、宿、郓、济州皆食海盐,溯流而运,其费倍多。
自今以解州安邑解县两池盐给之。
选良医诊视京城病人诏淳化三年五月戊申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九
古先哲王之爱民也,大暑流烁,必施扇暍之仁;
凶年饥馑,必有淖糜之赐。
如闻今岁,天灾流行,闾阎之民,疾疫相继。
既医药之不给,必阏夭之居多。
用伸救疗之恩,庶推勤恤之意。
宜令太医署选良医十人,分于京城要害处,听都人之言病者,给以汤药
扶疾而至者,即与诊视。
太医钱伍拾万,分给为市药之直。
中黄门一人,往来按行之。
董龟正乘驿陕西市刍粟广储蓄诏咸平四年五月丙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宋大诏令集》卷一八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一(第六册第五四八九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
陕西今岁物价贱甚,乘兹有秋,可大实边庾,况宿兵远戍,不可无备。
宜令兵部员外郎董龟正乘驿与本路转运司增价市刍粟,广储蓄,以息编民飞挽之役。
内东门降出卖匹段依时估纳钱诏景德三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
内东门降出卖匹段,令左藏库送纳,关报杂买务,依时估纳钱。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五之一五(第六册第五七五五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四之四○(第七册第六一一九页)。
颁画龙祈雨法诏景德三年五月丙辰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一
雩禜之祭,礼经具存;
禳禬之文,祠令攸载。
朕顷居储贰,兼治王畿
虞十雨之有愆,致千箱之失望。
预防农害,常访异闻。
或云画龙以祠,其术甚著。
屡因骄亢,尝事祷祈,灵感遄臻,嘉澍来应。
宜颁县县,以祐蒸黎。
庶消旱暵之灾,用慰忧勤之念。
其画龙祈雨法,令付有司,宜令雕印颁下。
东京赤畿知县俸给诏景德三年五月丙辰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宋大诏令集》一七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二五(第四册第三六六四页)、《燕翼诒谋录》卷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六
东京赤畿知县,已令择人,务在精审,其于俸给,宜示优丰。
自今两赤县,月支见钱二十五千,米麦共七斛;
畿县户及七千以上,朝官钱二十二千,米麦六斛,京官钱二十千,米麦五斛;
户五千已上,朝官二十千,米麦五斛,京官钱十八千,米麦四斛;
户三千已上,朝官钱十八千,米麦四斛,京官钱十五千,米麦五斛;
户三千已下,止命京官钱十二千,米麦三斛。
春冬并给本官衣。
黄汴等河催纲巡河臣僚入奏事诏大中祥符九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七
黄、汴、广济、石塘河催纲巡河京朝官、使臣,自今每岁许一次入奏;
三门白波发运使判官,每岁许二人更番入奏。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一三(第四册第三二四一页)。又见同书食货四五之一(第六册第五五九四页)。
诫约探刺盗贼行止兵士不得骚扰平民诏天禧二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九(第七册第六九四二页)
先是,许巡检使臣选所辖兵士,给牒令探刺盗贼行止之所。
如闻不禀朝旨,辄取停废军士及无赖之民充选,骚扰平民,自今并依元诏,违者当寘于罪。
杭州灵隐山景德灵隐寺常住田记1026年5月15日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文庄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会稽之西部,吴郡之东境,山之美者,武林在焉。
晋咸和初,常有梵僧叹其峻极,以为鹫峰别岭飞至兹地,由是依山起刹,名曰灵隐,盖言灵山之隐于此也。
奇迹既彰,历世增葺,缭垣危磴,丛楹钩槛,楼观之华,势胜之美,首于馀杭
善巧启导之师,若灯炬以相续;
精勤愤悱之士,譬云雾而毕臻。
世有人焉,其来尚矣。
国家同文区夏,洎声葱雪,五天飞锡,四海浮杯,访道而来,解装相继。
天圣之间,有众七百,每结趺聚饭,应器如云。
俱罗之施难充,维摩之化靡及。
爰有上首,始议垦田。
乃献像于东阙,请播种于南亩。
我尊号皇太后恩深外护,心等大慈。
授诸佛之记言,布群生之胜利。
威光所照,物成金色;
慧力之感,地见宝严
若夫平决万几,将明百志,动遵法度,慎守典彝。
以为道释名田,禁于创置;
国之旧制,岂敢废焉!
然吾保育嗣皇,绍隆景业,素依佛宝,孚祐帝躬。
冀其万寿无疆,百祥申锡。
在诸服玩,予何爱焉?
乃赐直百万,市田二十五亩以施之。
岁输旧赋,天下之为公也;
永充净供,福田之无极也。
给孤施园,非续命之要;
妙意设食,无宿饱之资。
若此因缘,则为殊胜。
乘天时以稼穫,绝水火之虞;
治防庸以蓄泄,靡旱潦之患。
地种尽墨而可穷,此功德无穷;
恒沙皆宝而可尽,此布施无尽。
诸菩萨僧观是田者,应合释迦如来以信心为种,以精进耘锄,因田以悟法;
诸大比丘受是食者,应念香积如来以甘露为味,以大悲普熏,因食而證道。
然而悟无所悟者正悟也,證无所證者真證也。
无离尘垢以染于净,无求寂默以住于空。
三界不见于身心,万法本忘于封境。
举足所之,皆是道场;
适意而居,莫非宴坐。
夫如是者,始可以享斯田施,消此饭香,报两宫之慈恩,续诸佛之慧命也哉!
臣幸预译场,叨观秘藏,遐推往记,切考兹山。
能仁出世千载而神僧建寺,七百载而圣人施田。
由是知山川龙象抑有冥数,以待圣神乎!
奉命昭纪,刻彼灵区。
皇太后右序嗣君,崇修妙果,施夫疆畎,教天下之至慈也;
皇帝尊事母仪,布宣圣爱,勒于金石,教天下之至孝也。
率土之滨,含生之品,一切见闻,得不踊跃于兹辰哉!
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仲夏望日谨记。
重刊旌儒庙碑记大中祥符三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张绰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金石萃编》卷一二九
圣宋三叶皇帝统位之十二年,至德动天,祥符荐降,遂修大礼于乔岳,告厥成功。
三泉奉职贡,以及明年春,恩除知宰是邑。
不数月,以政简民泰,游访郊野。
去县西南三里曰令公谷,谷口崖壑深邃,临之惴惴然,乃秦坑儒之所也;
颓垣圮基,仿佛庙□,乃唐旌儒之庙也。
丰碑藓剥,文字残缺,即兵部贾公之词也,读其文,十无三四矣。
自唐室丧乱,迨踰百祀,丰洁之飨,寂寥无闻。
因嗟先儒之涂炭,痛斯文之将坠,不有更制,必将泯绝。
旌显之词既灭,幽坑之愤复兴。
遂命磨砻,重新书刻,庶以副圣君考古旌善之道也。
止欲立于旧址,则弗免樵童牧竖之所斲毁,风雨尘藓之所夷剥,乃迁于邑宣圣庙,从经久也。
冀游览者不劳于命驾,博识者坐究其始终。
旌儒之德,坑儒之暴,善恶之迹,不假复书,但叙其移碑之岁月尔。
时大中祥符三年,太岁庚戌五月十五日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京兆府昭应县张绰记并重书篆额,将仕郎、守昭应县主簿事左惟永,乡贡进士王□□建立。
陕府西路诸州军提点刑狱公事朝奉郎尚书都官员外郎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李□,陕府西路诸州军同提点刑狱公事东头供奉官、内閤门□□郭盛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朝散大夫、行尚书司封员外郎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薛颜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朝请大夫、行尚书屯田员外郎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李士龙观察支使宣德郎试大理评事监察御史范巽节度推官承奉郎试大理评事杨舒,朝散大夫、守尚书工部侍郎、兼永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使同管勾驻泊兵马事、兼提辖乾耀商华坊丹同等州巡检捉贼事、轻车都尉清河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张秉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永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上骑都尉赐绯鱼袋冉宗闵,观察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姚拱
河中逯有方镌。
磨勘选人事诏嘉祐二年五月庚寅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
吏部流内铨磨勘选人,其历任已经除落过犯者,无得更用贴黄声述。
记朝斗1095年5月1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绍圣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
罗浮道士邓守安拜奠北斗真君。
将奠,雨作。
已而清风肃然,云气解駮,月星皆现,魁杓明爽。
彻奠,阴雨如初。
谨拜手稽首而记其事。
东坡居士苏轼书。
夏夜雨晴遣怀癸酉岁京师春夏厌雨,吾居望春门东牛行街,故西枢渤海公之高斋,嘉树清风,殊不知暑湿。时卧病杜门,每把书自适。五月望,雨始收霁,疾亦少间,因赋是诗)1093年5月15日 北宋 · 贺铸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望春门东牛行街
积潦被广陌,谁过牛侩翁。
闭关养尪瘵,药石收良工。
高斋俯嘉樾,疏箔延清风。
左右列图史,披张俄一通。
从嗤獭祭鱼,聊学蠹书虫
坐挹古人语,孰云吾道穷
浮生梦境间,不蒂之惊蓬。
生死犹物化,今昔贤愚同。
分阴贱垂棘,白日莫再中。
薄暮纷滓澄,寥寥还太空。
为问此何夕,凉蟾生自东。
荒哉西园士,联盖追轻鸿。
行乐以至斯,不知息微躬。
侧聆天鸡鸣,凡耳初破聋。
吾从汗漫游,溯景鞭垂虹。
濯缨咸池渊,晞发若木(原作未,据清抄本、四库本改)丛。
亲串不我忘,惠音赤鲩公。
长哦赋来归,阅尔世上雄。
开封府晓示京人榜文1127年五月十五日 宋 · 宗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六、靖康纪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兵马副元帅公文行下,当所统率军兵,奉大元帅康王指挥,会合诸处人马,追击掩杀金兵,仍令随事便宜措置。
自承康王劄子,星夜閒道路走使臣三偏,督河北东路诸州军府追杀,合心并力,占据要害,断绝桥道,把隘围击,救迎二圣与诸王皇族后妃,期还宫阙,使三军将佐臣子死节,誓报国恩。
先下大名府路,分催诸处人兵将士,随渡径过,与西路人马相约掩击去讫。
契勘自去十一月后,金兵登城按甲不动,假倡和议,使四方勤王之师坐待近畿,诡诈百出,使中外声迹不接。
致请二帝出郊,乃辇载金帛,罄竭帑藏,以成奸计。
又邀拥銮舆及皇族子孙后妃以下,逾河北去。
及启行,外人才觉知,四方痛切忠愤,呼天号诉,日月变色。
夷狄竭我中国,乃上累君父!
切惟大宋一统天下,祖宗功德,滋休太平,自古莫比。
本缘奸臣误国,结怨生隙,流毒移患,遂致今日。
以天下之大,宗社之重,上天眷佑,有宋垂亿万,其必有待。
赖公卿将帅一心,保护庙廊,安存庶姓。
又见大宋之德泽甚深,与天地终始,其都城军民僧道等,思慕之心,岂有穷已!
大元帅康王,忠孝友爱,出于天性。
总兵于外,亲擐甲胄,冒犯风雨,欲戡定国难,戢宁方夏,会诸路勤王之师,不啻百万。
前此守和信盟,以俟败退,俯为生灵,每戒轻动。
及国家一落奸计,苍生奈何!
康王闻此,泣尽继血,虽草木无知,亦皆悲恸。
左右开勉莫回,便欲跃身自奋,手格戎以刷父兄之耻。
见不住进发人马,严督忠臣义士,数路合击,虽封王建节,亦许充赏,期于力救二圣回,用慰中外。
故未忍归朝,瞻望阙庭,款谒宗庙,与本朝父老军民僧道相见。
伏想舆情,日夕愿望必兴。
祖宗之积累甚厚,遽遭兵作孽,致二帝播迁,惟康王为宗庙社稷所赖,伫成大功,禔福天下。
当所驻兵距京城之近,具公移慰抚都人者。
右晓示在京,各令知悉。
朝奉郎徽猷阁待制兵马副元帅宗泽
李伯时画弥陀像赞1118年5月15日 北宋 · 释德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东山寺
政和八年五月十五日宜春黄先之李伯时所画阿弥陀像来东山,为示余。观伯时画多矣,大率顾陆之意,意不尽态。故不施五色,而伯时知之耳。问其所得,曰李仲元仲元中为袁法官,以遗所厚善者,先之苦求得之。余谛视其笔迹,非今辈所能为,其为伯时之笔审矣。稽首为之赞曰:
以慈为室,以忍为衣。
法空为座,示同体悲。
四十八愿,为世所归。
如日没时,鸟接翅飞。
大哉甘露,妙法总持。
令我观门,洞开坦夷。
谛见自心,妙绝知思。
是皈依处,真不思议。
律我意马,使不妄驰。
光明现前,见白莲池
不假中阴,屈伸顷时。
欣然化生,如八岁儿。
何以至此,请审思之。
皆我精进,想力所持。
稽首妙湛,不动巍巍。
令一切众,绝痴暗疑。
有同愿者,但瞻导师。
脱然蝉蜕,出五浊泥。
按:《石门文字禅》卷一八。又见《乐邦文类》。
四分增添酒钱并入六分之数奏建炎二年五月十五日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
诸路无额钱内增添酒钱,依旧法系户部上供之数。
今已承指挥,自建炎二年正月一日为始,依旧法。
切虑诸路州军止以六分桩拨,欲乞令提刑司行下逐州军,将四分增添酒钱并入六分之数,收系入帐,依限尽数桩发施行,免致有亏省计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五之三○(第六册第五四二三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四之六四(第七册第六一三一页)。
乞下买马司买发军马奏政和八年五月十五日 宋 · 姚祐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宋会要辑稿》兵二四之三○(第八册第七一九三页)
本路禁军马额一万二千三百二匹,自西方兵兴,累次调发,见阙颇多。
缘本路控扼二虏,全藉骑兵,深虑缓急误事,乞下陕西买马司买发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