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一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7147
人物库429
古籍库63414
活动2533
诗文库 题目
乞约束渡河军兵奏元丰四年十一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九、《宋会要辑稿》刑法七之一八(第七册第六七四二页)
将来诸路兵乘冰渡河,窃虑推突相先,争夺财货,将佐不易禁止,乞早降约束。
乞推赏米脂有功人等奏元丰四年十一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米脂川败西贼有功人总兵官走马承受各一员,机宜官七员,军主簿等十人,获级诸军汉蕃弓箭手等四千馀人,乞推赏。
中庸纂疏序宝祐四年十一月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经义考》卷二五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予既为赵君序大学章句疏》矣,赵君又疏《中庸章句》以胥教诲。
呜呼!
士惟无志则已,苟有志焉,则何书之不可读也。
予至是益叹赵君之用工何其专,而工夫至到,文理密察,又何其不苟也。
然尝伏读《中庸章句》之书,因有以见孔门传授之正,本朝诸子解说之详矣。
盖自皇王以来,继天立极,丁宁告戒,不出是道。
今观尧之告舜,则曰「允执其中」,舜之命禹,则曰「人心道心」,汤之诰民,则曰「民有常性」,武之誓师,则曰「人为物灵」。
以至成王之言生厚,尹吉甫之言秉彝,刘子之言天地,中世之相去有久近,而圣贤之言先后一揆,未尝少殊也。
吾夫子生于春秋之世,虽不得其位,而为往圣,继绝学,几若过于有位者。
越是时,朝夕讲贯,则又有颜子、曾子见而知之。
再传而复得孔子之孙子思,则又闻而知之。
子思子又惧此道之失其传也,乃推本古先圣人之意,而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作为是书,以诏来世,若有不能自已者焉。
此作书之本义也。
自是而后,又再传而为孟氏。
孟氏殁,此道寥寥千五百年。
至我朝,而濂溪周子者出,始得所传之要,以著于篇。
河南二程夫子又得其遗旨而发挥之。
然明道不及为书,伊川虽为书,又心不嗛意而火之。
今所传者,特其门人所记平居问荅之辞。
而横渠张子若谢氏、尹氏,亦皆记其语之及此者耳。
惟吕氏、游氏、杨氏、侯氏,则有成书。
然或过于高,或邻于浅,或语多差失,或意转支离,或背其师说,或入于释氏,具见于石君子重所编。
新安朱文公有忧之,乃沈潜反复,考其异,会其同,参考究极,以审订之,著为《章句》一篇。
既又删石氏编次繁乱之语,名曰《辑略》;
记尝所论辩去取之意,名曰《或问》,以附其后。
然后《中庸》之旨始大白于天下,可谓至矣尽矣。
今赵君又纂文公文集、语录及诸高弟言及《章句》者而益之以己见,至于《或问》,则取其评论诸子之说而附注之,是亦文公之意也。
学者观乎此而有意于深造,则群言萃于一编,易以参订。
既有以见文公取舍折衷之详,又有以见门人讲明论辩之
俟其首尾该贯,义理充足而后学《中庸》焉,则得尺吾尺,得寸吾寸,虽远可近,虽高可升,而所自得者多矣。
不宁惟是,厥既知之,又将以其所知者而见之素履实践焉,则知与行互相发见,岂不能为圣为贤乎?
然则《纂疏》之作,虽出于编辑之属,而发明《中庸》大义,将以迪民彝,厚世教也,岂训故云乎哉。
宝祐四年十一月吉日陵阳牟子才序。
按:《四书纂疏·中庸》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责吏诏永光三年十一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乃者己丑地动,中冬雨水大雾,盗贼并起,吏何不以时禁?
各悉意对(《汉书·元纪》)
议毁庙诏永光四年十一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盖闻明王制礼,立亲庙四,祖宗之庙,万世不毁,所以明尊祖敬宗,著亲亲也。
朕获承祖宗之重,惟大礼未备,战栗恐惧,不敢自颛。
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大夫博士(《汉书·韦玄成传》)
诏有司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建平三年十一月 西汉 · 元王皇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
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解怠,而久疾未瘳。
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
春秋大复古,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如故(《汉书·郊祀志》下,明年太皇太后诏有司。)
无碍居士道隐园记绍兴二年十一月 宋 · 李弥大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民国《江苏通志稿·金石志》卷一一、《洞庭山金石》卷一、康熙《具区志》卷一一
林屋洞山之南麓,土沃以饶,奇右附之以错峙,东南面太湖,远山翼而环之,盖湖山之极观也。
莽草丛卉,未有过而问者。
无碍居士尝散策游,乃约工费助道家而团之。
其西则苍壁数仞,洞穴呀然南向者,曰丙洞。
自洞之东北跻攀而上,有石室窈以深者,曰旸谷。
缘山而东,乱石如群,犀象牛羊,起伏蹲卧乎左右前后者,曰齐物观。
又其东有大石,中通小径,曲而又曲,曰曲岩。
居士思晦而明,齐不齐以致其曲,而未能也。
岩观之前,大梅十数本,中为亭曰驾浮,可以旷望,将凌空而蹑虚也。
会一圃之中,夷篁,发奇秀,殖嘉茂,负来冈,隐然南指,结庵以居,曰无碍,室曰易老,且将栖息于兹,学易老以忘吾年也。
居士少为儒,言迂而行质,仕则不合而去,游于释而泳于老,盖隐于道者,非身隐,其道隐也。
居士李姓,弥大名也。
绍兴壬子十一月十五日记。
十一月请期启(纳成,迎人出赘。)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六、《叠山集》卷一一
曩谐占凤,已钦季诺之承;
今渐登龙,欲效秦贫之赘。
一阳来复之际,正两家合好之时。
辄修雁奠之仪,并致鸾装之礼。
菲然为敬,固惭无百两之将;
行矣升堂,誓益殚半子之职。
乞裁定池州青阳县苗税奏绍兴二十一年十一月 宋 · 黄子游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七、《宋史》卷一七四《食货志》上二
青阳县苗税多于诸县,有至十倍或七八倍者。
青阳县每亩上等田三斗,贵池县四升,建德县四升七合,东流县六升之类是也。
一州之内,而轻重不同如此,地土肥瘠高下,不能相远。
臣询访其故,因南唐李氏尝以青阳县宋齐丘食邑,人户每亩纳三斗,为食邑之数,后来因为税额。
望下转运司究实,比附邻县所纳,酌中裁定。
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一(第五册第四九七七页)、食货四○之四二(第七册第六三九一页)。
乞饬诸路提举常平官修治陂塘水利奏绍兴二十一年十一月 宋 · 黄子游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七、《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一一(第六册第五九二九页)
农田水利,所系甚重。
比缘兵火之后,陂塘例皆废坏,官司未遑修治
故旱岁则高田无以灌溉,霖潦则下田无以泄水,殊为可惜。
望敕诸路提举官措置修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
乞饬提举常平官,将旧来管下所有陂塘应干水利去处,委官检踏,本处县丞措置,申本司照应修治,务要可禦水旱。
如一切了当,从本司覆实申乞推赏施行。
或不切究心,措置灭裂,亦仰常平司具名按劾。
李左藏墓志铭庆元三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八、《昌谷集》卷一八
庆元之三年岁在丁巳冬十一月庚申,故提辖行在左藏东西库李君,葬于南康军都昌县黄金乡坑之原。
前葬旬日,其表弟曹某有千里之役,哭于柩以告别。
左藏之三弟曰景东、曰景源、曰景恭,合辞言曰:「吾兄之丧,吾从兄枢密院编修官欲表其墓矣,今日月有期,而表文未至。
掇其要以藏诸幽,有不可废者。
子行虽速,吾从兄之事,宜莫如子详,盍书其事」?
某虽不敏,敢摭实而言之。
江州湖口县南安李氏,八柱国之一也,派别于唐季,而族居于五代,隐德于国初,而复显于中兴之世。
当其曾祖居士讳舜申、妣黄氏时,固以盛德雄长乡里。
及其祖承事公讳篪、妣沈氏,始以教子作效。
通判公讳知几、妣孺人曹氏,尤欲以诗礼用光前人业。
曹孺人四子皆贤,而左藏公居长。
四试礼部,未三十而登进士第
是时承事公尚无恙,通判公改秩欲作邑编修官同祖兄弟也,亦以贤科相望禄仕,李氏之盛,骎骎乎古者衣冠矣。
左藏既注黄甲,授迪功郎,调筠州司户参军
满一考,而丁曹孺人忧。
服阕,调汉阳军司法参军
满二考,以荐者循从事郎。
丁通判公忧,又服阕,调辰州沅陵
满三考,又以荐改宣教郎,调吉州庐陵知县
再迁承议郎,又以荐者授中都官,乃除提辖左藏,而即世矣。
生于绍兴癸亥十二月除夕,卒于庆元丙辰二月之中浣
其生也皆畏而爱之,其卒也则疑焉,而皆不信。
及其信,而后识与不识皆涕泣。
又至于今且久,而乡党之亲戚朋友岁时会聚,言左藏之事,莫不冤其死者,非其不考终命也。
幼在襁褓,未尝好弄。
稍长读书,崭然头角。
事父母未尝失欢心,平居未尝有怠容。
处兄弟无丝粟间言,和长幼不异蓄产。
居丧合礼则,治家有绳检。
人有不及,表里殚尽,面别是非,听者不怨。
人有缓急,不啻身受,轻财重施,不问疏远。
及其出仕,所至有称。
上官则无不受知,处寮寀则无不尽情。
谙熟民事,明清狱辞。
两入掾曹,诸台郡守莫不倚以为重。
沅陵时,邻郡有讼不决,宪台择贤,至越三尺而以命君。
比至一见,生死判别。
庐陵江西剧邑,事烦赋重,剸拨三年,当路相庆。
前宰益国周公广陵公,连剡公车,遂登朝路。
幼学壮行,可以无愧。
而又对客举酒,未尝沾醉。
早失伉俪,旁无女御
人物伟岸,议论宏达。
宜寿考,可以仪表士类,擢官中朝。
未及视印,而微疾属纩,享年五十三而止。
此公论之所以叹息,恐为善之不足以劝也。
左藏讳景范字器之,娶萧氏,国子祭酒讳之敏长女,亦有妇德,前卒。
子男三人:曰严、曰迈、曰克。
皆肄举子业,端恪恭敬,凛有父风。
女二人:长适迪功郎筠州新昌主簿欧鉴,其季在室。
某既奉命以铭,而其行事节目,铭所不备,可以诏告后来者,则又有编修官之表在,乃先铭之曰:
立己可以力行,临事可以义争。
至孝可以悦亲,强仕可以成名。
至于规矩以保身,乃不得以久其生。
人而不天,天而不人。
土军请给衣粮乞就本州军及时支给奏绍熙二年十一月 南宋 · 徐闶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六、《宋会要辑稿》兵三之三二(第七册第六八一七页)
土军之在州县,去官司为最近。
一有缓急,朝令而夕至。
弹压封境,孰有急于此者?
夫兵之所仰者衣食也,而粮不按月,衣不及时,惟冻馁之是忧,何以责其死力?
乞行下诸路提刑司,应土军请给衣粮,乞就本州军及时支给。
若弓弩器械未备,并支官钱修置。
每日教阅,无得占破。
如有阙额,即招壮勇及等仗之人差注。
巡检窠阙,必用有举主、系亲民资序之人,令吏部长贰精加铨量,方与注授。
亡侄三十郎葬志宝庆元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昌谷曹某,有侄士志,乃吾弟彦继长子。
自吾卜居城下,吾弟守旧庐,营横舟数楹以佚老,隔以大江,会聚有时日。
顾吾喜士志可教,每夺以自随,士志亦从容二父间,谓从吾学也。
积习既久,骤有声于行辈。
词赋体要,尝以魁乡举;
论策识时务,有美有箴。
馀事为诗,为乐府,又馀事作词。
诗贵骈俪,援笔立就,不蹈世俗尘腐语。
及退飞礼部,再试乡举,考官得其所对策,过以贾、董许之。
至申号差舛,乃不得入解名。
识者高其人品,不论得失,户外之屦纷如也。
今上即位,不知其老伯不可,误以兵部侍郎召。
辞至三不得免,议欲行矣。
呼士志谕之:「吾行不挈累,惟汝与吾子士兖俱往」。
士志无难色,买舟治装,约会湖口县
宝庆改元之初,联棹以进。
仲月入都城,馆于井亭桥张木瓜巷,旦而入局,日与士兖送我于中门。
出局而归,则复于是而迎我。
午而饭,夕而饮,则与士兖坐侧,问朝家近日事体,与今日出处本末,又足为我助。
至季月之九日,则吾先祖妣陈夫人之讳日也。
式假斋居,晓坐堂上,闻童仆有异声,即而观之,则士志忽踣地,不知其受病处也。
面目如常人,特口不能语。
医者以为證恶,无所措其技,犹以为不然,踰时不可救。
呜呼痛哉!
日与我言,未尝失次序;
退省其私,未尝有痛楚。
前夕与士兖对榻而卧,环以群仆,亦不改常度也。
晨起谓士兖,言不过讶今日寒甚而已,已而奏厕,不及门而颠。
人之盛壮暴亡,未有若此甚者。
其人本无病,而数止是耶?
将实有病,而不见于外耶?
与其才而不使粗见于斯世,天之夺之,与其所以祸吾家者亦酷矣!
不幸而与之俱来,使之客死。
又幸而吾不入局,亲其医而不效,使吾无所怨咎也。
横舟爱此子,吾不忍讣者且数月。
旅其柩于北关崇果僧舍,至八月而后买舟,知其终不可不言也。
遣士兖与其弟士凭,集诸从兄弟护送之以归,至初冬而后至。
将以十一月甲申葬于家西三里枫林之西胁。
呜呼痛哉!
士志字持可,年三十七,母与继母皆黄氏。
始娶母党,生二女而卒,女亦皆不育。
再娶王氏。
柩既还家,横舟命其长弟士宪、次子钟郎主其祀矣。
吾先君讳某,故左从政郎,赠通奉大夫,妣黄氏,太安人,赠硕人,为士志之祖考妣。
吾祖讳某,祖妣段夫人、陈夫人,为士志之曾祖考妣。
世为南康军都昌县清化乡韩田里龟山人。
无以寓吾哀也,书其实以志之。
黄子通墓志铭宝庆二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七、《昌谷集》卷一八
黄子通处选调三十年,无进意,口不道求荐事。
使者与好事者皆切叹服,又极力推导之,颇有端绪,未闻其疾苦也。
宝庆改元明年岁在丙戌时重午节,享家庙,奉亲欢,无废事,明日得疾,即以属纩告,享年才六十有一。
闻其名,见其面目者,顾无识则已耳,稍有识则莫不短气太息,甚至抆泪不已。
盖其为人天禀浑厚,父母曰吾贤子,妻曰贤夫,弟妹曰贤兄。
达于宗族、亲戚、朋友、乡党,赈贫乏,助婚嫁,力所可及,靡不殚尽,则又皆贤其行。
虽本郡太守荐士于朝,则亦首称其素,以为不可及也。
平居辟便坐之室,列前辈遗训于左右,闻善言善行,必手自抄记,反覆展玩,躬而行之,惟恐不合。
居官善待士,不扰其民。
谳狱务平允,议政主宽厚。
摄他职不食其俸,谨出纳,不取其赢。
外不事表襮而人推其才,进不由科举而人称其学。
其言也似讷,其行也似缓,而其主盟正论,检柅吏奸,有万牛不可挽者。
初以宁宗登极恩授将仕郎,入铨等,为安庆府太湖,两调处、池二州,皆为法掾
池守雅服其才,及改擢王人,亟以宾客举辟。
倚婉画为重,行公道于帑廪间,异时恃苞苴,假气势者,无所措其手。
所更历才若此,而其所抱负者不可量也。
西坡先生晦庵朱文公游,立朝耿耿,不负所学,持使者节以蠲租救荒,得罪时论,居閒累年,不自辩其是否,贤士大夫见之而心醉。
子通克肖其德,人之敬之者犹其敬西坡也。
与弟建昌军录事参军栝远宦奉亲,更主家务,叔出季处,人无间言。
至是栝来奔丧,奉以归葬,将以是年十一月庚申讫大事于星子县清泉乡大矿方家岭之原,以友人胡泳状来谒铭,不可辞也。
南康军都昌县黄氏,派出于江州湖口县之沙港,地迫都昌,故都昌多大族。
西坡讳灏,故任朝散大夫、广西路转运判官,娶高氏,武显大夫汝翼女。
年踰八帙,今封宜人
西坡之考讳唐俊,故任左文林郎温州平阳县丞,赠太中大夫,娶伍氏,赠硕人
平阳府之考讳泽,隐德不仕,娶魏氏、伍氏。
平阳而下徙居大宁,其上则族处松萝,皆都昌也。
西坡晚居城下,今三十年。
子通讳杭,乃朱文公所命,两娶陈氏,皆池州通判之女,亦皆前卒。
一男子充将仕郎,女适光州陈使君椅之子熺。
请铭之曰:
拥肿漫山,世岂无材?
木心不正,将焉用哉?
折杨载路,世岂无声?
一入里耳,啾啁炫名。
谁与及物,焚券弃责?
外虽强名,中有德色。
议论磊落,神没鬼出。
算计见效,百不及一。
贤哉子通,粹然德容
声宏形厚,大吕黄钟。
孰不养亲?
子通养志。
孰不持身?
子通守义。
表里洞达,内方外宽。
以此治家,以此居官。
官则不显,我亦无求。
死生夜旦,何短何修?
持此归报,西坡先生
无世间累,有身后名
冯异(二年十一月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又遇赤眉、延岑之弊,兵家纵横,百姓涂炭。
将军今奉辞讨诸不轨。
兵家降者,遗其渠帅,皆诣京师;
散其小民,令就农桑;
坏其营垒,无使复聚。
征伐非在远战掠地,多得城邑,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吾诸将非不健斗,然多好虏掠,为小民害。
卿本能捡吏士,勉自修整,无为郡县所苦袁宏后汉·光武纪》四。又见《后汉·冯异传》,有删节。)
下诏让高尚(十二年十一月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城降三日,吏人从服,孩儿老,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尚宗室子孙,故尝更吏职,何忍行此?
仰视天,俯视地,观于放麑啜羹之义,二者孰仁?
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官辑本《东观汉记》,又见}《后汉·公孙述传》)
请罢除曾肇起居舍人(一 元祐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六
臣闻邪正必辨则国体尊,用舍至当则士论定。
百直而一枉,则枉可以害直;
百真而一伪,则伪可以乱真。
方肃纪纲,宜重名器。
臣伏见起居舍人曾肇操履偏诐,艺文浅浮。
吕惠卿用事时,兄布任要路,表里专纵,公为私徇,臣僚承迎风旨,荐学官
既进所业,中书为第一。
缘此朋比,遂除馆职
晚因张璪汲引,备位左司,会史职有阙,乃以次补。
且仕宦不历民政而领都司,学问不知本统而迁右司,固已不厌公议,无补盛朝,今仍擢居西掖,尤骇群听。
中书舍人之任,职清地峻,非他官可拟,外则典司诰命,以文章议论润色帝猷;
内则分押诸房,以智识才虑参决几政。
前世推重,谓之宰相判官,岂可因其序迁,辄尔虚授?
况小人之进,亦以汇征。
既忝冒此选,涉历贵权,则必援举其徒,布列要地,消长之变,安得不虑?
此时进用,疑邪径之忽开;
他日朋奸,恐横流之难遏。
伏愿陛下深防事始,早罢诏除,上以清侍从之涂,下以慰󲦤绅之望。
请罢除曾肇起居舍人(二 元祐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二
陛下除中书舍人二员,而言路独弹奏曾肇,则当与不当,自可见矣,伏望圣明裁察。
请罢除曾肇起居舍人(三 元祐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五
臣再三为陛下忖度,此事极有未安。
盖任人当否,实系治乱,正臣进则足以宁邦,邪士用则遂能害政,古今可监,理势必然。
自陛下继统以来,拔擢端良,用舍之际,务合至公,而小人馀党尚在,朝廷既未能尽力屏除,岂可使开端倖进?
防微杜渐,正在此时。
且肇之奸回,出于天禀,两端难信,其迹甚明。
吕惠卿用事之时,则朋比阿谀,竞为非义;
司马光当国之日,则矫为修饰,欲作善人。
推此而行,何所不至,陛下可保其不徇私乎?
执政可信其不行险乎?
既保而信之,则臣言殊不足取,罪在谴斥;
若犹未也,则中书舍人之职参议大政,不可辄委肇矣。
况肇之兄布长于变诈,济以强悍,冒据要地仅二十年,蠹国戕民,毒流天下,今虽出领藩镇,其心常有不平。
肇于其兄,岂能忘爱?
一旦攀援而至,则必摅发素蕴,引类结徒,凶焰复炽,此不可不虑也。
然议者谓肇粗有浮文,素无显过,进升西掖,资地宜然。
臣愚窃谓此言出于茍媮之意,非为国深虑之说也。
夫中材之士,牵于世利,而过有隐显,害有浅深。
或一事之误,一节之阙,如邢恕之乖检审,满中行之附舒亶林希之结张璪,则人皆得而知之,指为显过。
若乃肇之包藏缘饰,善持两端,原始要终,大概邪险人皆不可得而知,非若一事一节之误阙而可指名者,其过虽不显,而为害则不可不察也。
伏愿陛下以阴长阳消为戒,以举直错枉为心,博采公言,收还新命,使小人无汇征之渐,则明主有极治之功。
请罢除曾肇起居舍人(四 元祐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二
今之中书舍人,非若往年以他官知制诰者,盖分押中书诸房,与宰相共议政事,权任不轻,固宜谨择,今年五月中,肇自都司起居舍人,人皆以为侥倖太甚,臣是时奉使入蜀,不能力争而罢,遂使今日有此忝冒。
朝廷既已失之于前,安可不救于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