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戊子粤右秋试毕赠部使祁惟允汝南主考还朝 明 · 汪必东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七
初筵歌罢鹿鸣章,又发骊歌送别觞。
粤海星槎回上使,汉廷风采动仙郎。
干旄晓拂三湘树,药笼秋分八桂香。
最是荐书文制雅,解携多士应君王。
送僧归金山寺 唐 · 马戴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金陵山(一作江)色里,蝉急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一作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一作对)月焚。
许傅岩太仆省觐返中州用送环溪光禄四韵 其二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十七
忆昔飞书交戟东,手排阊阖大呼同。
几年仗返天闲马,一夕秋分碣石鸿。
爱日已偕丹槛永,浮云应对绿樽空。
贾生涕泪苍生喜,回首无劳感鬓蓬。
登楼二首 其二 明 · 何景明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缥缈东楼上,长凭兴不悭。
病来疏眺望,秋至废跻攀。
日落河山暮,风回草树斑。
夜残犹未倦,坐待月临关。
月华清·八月十二夜 其一 清 · 黄之隽
 押词韵第三部
将近秋分,曾交中浣,眼光先在天际。
印出蟾痕,略欠三分圆意。
想素娥、渐酿清辉,把六六、时光初试。
相对。
恰金钗遍数,玉栏全倚。

尽费纤阿心计。
就弦望中间,算来匀配。
报汝团圞,祇遇两三日内,未放开、捣兔瑶宫,尚羞涩、跨鸾仙子。
晴霁。
有风流裙屐,冶游才起。
瘿公甲子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十载郡斋相过地,数竿檐竹已成行。
老逢国乱君先免,溘至秋分(君逝日秋分。)露更苍。
莫说平生康济愿,区区文字恐流亡。
听谈诸边炎瘴 清 · 牛焘
 押词韵第六部
在边谈边瘴,挥麈试驱蚊。
传言或过甚,聊复纪所云。
炎天铄金石,落日飞红尘。
夜中天开笑,空霆声砏磤。
赤地皆焦土,蛮烟郁似餴。
秋风不早下,岚阴腾昈纹。
此时类寒食,禁火思离群。
林枯螫草秀,山童怪花芬。
伏禽偃塌翼,修蜧播腥闻。
更有野火燃,水底热葐蒀。
城门疑失火,鱼龙走鳁鳁。
畏日如畏虎,物情胥泯棼。
夷居屡迁徙,春尽不耕耘。
怪彼商旅者,无还是从军
况复来虐寇,道暍滋纷纭。
鞭巫竟何为,笑彼虺欲焚。
由来气使然,瘴毒实厉薰。
我来濮洛地,险途久辛勤。
避瘴渺无术,衔杯不辞醺。
昼眠情苦禁,晚饭日未曛。
尝新远果瓜,陶情在诗文。
幸无龙江疠,旦暮期秋分
安得杨枝水,净心炎雾氛。
立秋辛酉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押阳韵
宣南积潦二尺强,暑雨为溽忽变凉。
须臾晴景复阴曀,梧桐翻叶鸟宿梁。
累月休假犹旁皇,南北多兵怀我乡。
一身不归又秋至,跂彼织女日七襄。
知枢密院事李回生日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九、《浮溪集》卷一三
秋分序,凉月腾辉,兹宇宙之佳辰,生庙堂之贤佐。
乃颁饫赐,加赉耆英。
往膺恩数之隆,益介寿祺之永。
今赐卿生日羊酒米面等,具如别录,至可领也。
请下有司考正淳熙历之差奏淳熙十四年 南宋 · 石万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宋史》卷八二《律历志》一五
《淳熙历》立元非是,气朔多差,不与天合。
淳熙十四年历,清明夏至处暑立秋四气,及正月望二月十二下弦六月八月上弦十月朔,并差一日。
如卦候、盈、虚、没、灭、五行用事,亦各随气朔而差。
南渡以来,浑仪草创,不合制度,无圭表以测日景长短,无机漏以定交食加时,设欲考正其差,而太史局官尚如去年测验太阴亏食,自一更一点还光一分之后,或一点还光二分,或一点还光三分以上,或一点还光三分以下,使更点乍疾乍徐,随景走弄,以肆欺蔽。
若依晋泰始隋开皇唐开元课历故事,取《淳熙历》与万所造之历各推而上之于千百世之上,以求交食,与夫岁、月、日、星辰之著见于经史者为合与否,然后推而下之,以定气朔,则与前古不合者为差,合者为不差,甚易见也。
然其差谬非独此耳,冬至日行极南,黄道出赤道二十四度,昼极短,故四十刻,夜极长,故六十刻;
夏至日行极北,黄道入赤道二十四度,昼极长,故六十刻,夜极短,故四十刻;
春、秋二分,黄、赤二道平而昼夜等,故各五十刻。
此地中古今不易之法。
王普重定刻漏,又有南北分野、冬夏昼夜长短三刻之差。
今《淳熙历》皆不然,冬至昼四十刻极短、夜六十刻极长,乃在大雪前二日,所差一气以上;
冬至之后,昼当渐长,夜当渐短,今过小寒,昼犹四十刻,夜犹六十刻,所差七日有馀;
夏至昼六十刻极长、夜四十刻极短,乃在芒种前一日,所差亦一气以上;
夏至之后,昼当渐短,夜当渐长,今过小暑,昼犹六十刻,夜犹四十刻,所差亦七日有馀;
及昼、夜各五十刻,又不在春分秋分之下。
至于日之出入,人视之以为昼夜,有长短,有渐,不可得而急与迟也,急与迟则为变。
今日之出入增减一刻,近或五日,远或三四十日,而一急一迟,与日行常度无一合者。
请考正《淳熙历》法之差,俾之上不违于天时、下不乖于人事。
清平乐 元 · 俞俊
君恩如草。
秋至还枯槁。
落落残星犹弄晓。
豪杰消磨尽了。

放开湖海襟怀。
休教鸥鹭惊猜。
我是江南倦客,等闲容易安排。
按:辍耕录卷二十八
难盖天八事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三
其一云:日之东行,循黄道,昼中规,牵牛距北极北百一十度,东井距北极南七十度,并百八十度,周三径一。
二十八宿周天,当五百四十度。
今三百六十度,何也?
其二曰:春秋分之日正,出在卯,入在酉,而昼漏五十刻,即天盖转,夜当倍昼。
今夜亦五十刻,何也?
其三曰:日入而星见,日出而不见,即斗下见日六月,不见日六月,北斗亦当见六月
不见六月,今夜常见,何也?
其四曰:以盖图视天河,起斗而东入狼弧间,曲如轮。
今视天河,直如绳,何也?
其五曰:周天二十八宿,以盖图视天。
星见者当少,不见者当多。
今见与不见等,何?
出入无冬夏,而两宿十四星当见,不以日长短故见有多少,何也?
其六曰:天至高也,地至卑也,日托天而旋,可谓至高矣。
纵人目可夺,水与景不可夺也。
今从高山之上,设水平以望日,则日出水平下,影上行,何也?
若天体常高,地体常卑,日无出下之理。
于是盖天无以对也。
其七曰:视物近则大,远则小。
今日与北斗,近我而小,远我而大,何也?
其八曰:视盖橑与车辐间,近杠毂即密,益远益疏。
今北极为天杠毂,二十八宿为天橑辐,以星度度天,南方次地星间当数倍。
今交密,何也(《隋书·天文志》一,又《开元占经》二。)
内制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庸斋集》卷五
国朝故事,无宗姓入翰苑者,惟大本以宏词南塘以甲科。
予离场屋迟,素不习制诰之文,误为诸老见奖,遂踵南塘给札。
李公太史心传开史馆,辟予同刘公汉弼、徐公元杰为属。
予周旋中秘两期,史馆一期,忽除常丞兼表郎。
李公谓予曰:「故事,为表郎则当兼词翰之秩」。
予方逊谢,忽史院吏以除目示予,兼翰林权直,乃力援非宏词、甲科不当入。
辞不获,遂就秩。
其后史丞相嵩之解督府归相位转官,适予当草制。
直笔无假借,有箴砭。
嵩之大不悦,力辞三官,不拜制。
予自是亦乞外者屡,而不获。
又其后,以廷试多士宣予,已至东华门,有旨改高翰长
京师喧传史丞相故为是也,或谓恐发策太直。
予以是乞去,得请,守永嘉
己亥秋至辛丑夏,凡历三期,中间独当草制一期有半,得制诏等文四百馀首。
然予每谓北门之职,非但尚词藻记问而已,人主心术系焉。
故予于正邪是非之间,每因词令而为上别白言之,率以是取忤于人。
然不得罪于天下公论者,则亦以是也。
因犹子崇烟刊于家塾,遂序而授之。
汶阳客舍 唐 · 刘沧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引用典故:登楼赋 叩角歌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孟缇妹之京师 清 · 张纶英
凉风动高梧,哀蛩响幽咽。
欹枕不成眠,揽衣长叹息。
瞻彼连枝树,茏葱经岁月。
视彼林间鸟,众雏长比翼。
嗟我雁行违,迢遥望冀北
再拜送君行,欲语心戚戚。
惜昔别姊时,回肠几碎裂。
驰驱二三载,神魂日飞越
幸得重聚会,承欢两无极。
倏忽数年间,又当远离别。
离别复何言,泣涕沾胸臆。
君今六翮振,翱翔自安适。
而我若梁燕,秋至催归急。
焉能避风尘,稳住雕檐侧。
身世等浮云,劳逸讵能测。
自今一挥手,何时见颜色。
努力慰亲心,此躯保金石。
南还留别沈台簪明府 清 · 姚吉祥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岱云漠漠绕凉天,垂柳长亭拂去鞭。
转眼秋分千里月,回头春暗五陵烟。
傥寻覆鹿知何处,重问来禽定几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斜阳一路听鸣蝉。
沁园春 自题方壶 南宋 · 汪莘
 押鱼韵
春至伤春,秋至悲秋,谁在华胥。
叹谪仙才气,飞扬跋扈渊明何事,慷慨欷歔。
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间真有馀。
都休问,且一觞一咏,吾爱吾庐

南皋境界何如。
明月清风谁与居。
蓬山路杳,万株翠桧,方壶门掩,四面红蕖
中有佳人,绰如姑射,一炷清香满太虚。
尘寰外,被鸣鸾报客,飞鹤传书
病中偶吟 明 · 赵旅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渔溪先生集卷之一
气肃知秋至,灯残觉夜深。
家书何日到,回首涕横襟。
浑天仪 其一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五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
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绕地下。
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
其两端谓之南北极。
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
然则北极上规经七十二度,常见不隐。
南极,天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
南极下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
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
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
赤道横带天之腹,去南北二极各九十一度十九分度之五。
横带者,东西周天之中腰也。
然则北极小规去赤道五十五度半,南极小规亦去赤道出地入地之数,是故各九十一度半强也。
黄道斜带其腹,出赤道表里各二十四度,日之所行也。
日与五行黄道无劝。
月行九道,春行东方青道二,夏行南方赤道二,秋行西方白道二,冬行北方黑道二,四季还行黄道,故月行有亏盈,东西随八节也。
日最短,经黄道南,在赤道外二十四度,是其表也。
日最长,经黄道北,在赤道内二十四度,是其里也。
夏至去极六十七度而强,冬至运河有百一十五度亦强也;
冬至,日行南至斗二十一度,则去极一百一十五度少强,是故日最短,夜最长,景极长,日出辰,日入申,昼行地上一百四十六度少强,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强。
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极六十七度少强,是故日最长,夜最短,景极短,日出寅,日入戌,昼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强,夜行地下一百四十六度少强。
然则黄道斜截赤道者,即春、秋之去极也。
斜截赤道者,东西交也。
然则春分,日在奎十四度少强,西交于奎也。
秋分,日在角五度弱,东交于角也。
此黄、赤道二之交中,去极俱九十一度少强,故景居二至长短之中。
奎十四,角五,出卯入酉,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俱一百八十二度半强,故昼夜同也。
今此春分去极九十一度少强,秋分去极九十一度少强者,就夏历晷景之法以为率也。
上头横行第一行者,黄道进退之数也。
本当以铜仪日月度之,则可知也。
以仪一岁乃竟,而中间又有阴雨,难率成也。
是以作小浑,尽赤道黄道,乃调赋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从冬至所在始起,令之相当直也。
取北极及冲,各针穿之为轴,取薄竹篾,穿其两端,令两穿中间与浑半等,以贯之,令察之与浑相切摩也。
乃从针半起,以为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尽冲针之半焉。
又中分其针篾,拗去其半,令其半之际正直,与两端针半相直,令篾半之际从冬至起,一度一移之,视篾之半际少多,赤道几何也。
其所多少,则进退之数也。
从北极数之,则去极之度也。
各分赤道黄道为二十四气,一气相去十五度十六分之七,每一气者黄道进退一度焉。
所以然者,黄道直时,去南北极近,其处地小,而横行与赤道且等,故以篾度之,于赤道多也。
设一气令十六日者,皆当率四日差少半也。
令一气十五日不能半耳,故使中道三日之中差少半。
三气一节,故四十六日而差令三度也。
至于差三之时,而五日同率者一。
其实一节之间,不能四十六日也。
令残日居其策,故五日同率也。
其率虽同,先之皆强,后之皆弱,不可胜计耳。
至于三而复有进退者,黄道稍斜,于横行得度故也。
春分秋分所以退者,黄道始起更斜矣,于横行不得度故也。
亦每一气一度焉,故三气一节,亦差三度也。
至三气之后,稍远而直,故横行得度而稍进也。
立春立秋,横行稍退矣,而度犹云进者,以其所退,减其所进,犹有盈余,未尽故也。
立夏立冬,横行稍进,而度犹云之退者,以其所进,增其所退,犹有不足,未毕故也。
以此论之,日行非有进退也。
而以赤道量度黄道使之然也。
本二十八宿相去度数,以赤道为距耳,故黄道亦有进退也。
冬至在斗二十一度少半,最远时也。
而此历斗二十度二十一,俱一百一十五度,强矣,冬至宜与之同率焉。
夏至在井二十一度半强,最近时也。
而引历井二十三度一十四,俱六十七度,强矣,且与之同率焉(《续汉·律历志》注补,《开元占经》一。案:《开元占经》引作「浑仪图注」。)
黄秀才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卢溪文集》卷三六
衡山南走八九百里,有岭平地突起,其高不知其几千丈。
郴之为州,倚岭之北。
韩退之尝谓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穷焉,盖天以此岭限南北,而清淑之气至是而不得过。
气之所穷而不得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
退之意其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而又未见也。
宣和庚子秋至郴考试贡士,见其山川之美实然,又见州之杰士何民师,宏文博学,今四十三年矣,近才为复州,其郁积之气尚未发见,岂其抱材隐而不出者耶?
黄子郴人也,不远数千里游学吾邑,民师以书先之,道其有志于学。
夫自郴阳崎岖数千里至江西,诚有志于学者也。
况子文行俱美,郴人视子已如沅江九肋鳖,当于郁积穷困中,遂奋发而争奇以出,可乎?
试以此示民师
年月日,卢溪王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