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惧也 又类篇居太切音盖义同(又玉篇广韵古黠切集韵讫黠切𡘋音戛玉篇恨也)集韵通作恝 忧(集韵尤救)
(切音祐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集韵敷方切音芳忌也又)
(害也) 唐韵常伦切集韵殊伦切𡘋音纯说文忧也(又广韵渠营切集韵葵营切𡘋音琼义同)集韵本作憌亦作 
(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五换切音玩说文贪也玉篇爱也左传昭元年忨岁而愒日)又玉篇广韵五丸切集 
 韵韵会正韵五官切𡘋音岏义同(又通作玩左传忨岁今本多作玩岁○按左传注疏忨愒皆贪也言贪玩 岁日
也盖贪生)
(之意而慢忽自在其中正字通必欲训慢而驳说文集韵诸书过矣)(与悤同晋书卫恒传下笔必为楷则 (第 8a 页)
 钮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又章奏独断凡群臣书通于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驳议)又左传僖五年日南至疏步 
(历之始以朔旦冬至为首历之上元其年是 十一月朔旦
冬至十九年闰月尽复得 (第 103b 页)
十一月朔旦
冬至故以十九年为一章积)
 章成部积部成纪治历者以此章部为法以知气朔(又章甫殷冠名礼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第 103b 页)
张亮议曰腊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谓腊之明日为初岁秦汉以来)
(有贺此皆古之遗俗也又道书言道家有五腊 正月一日
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以十月十二日为) (第 57b 页)
 义头角而已(又释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书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

 无辜亦克用劝 又韵会条陈也(又始也后汉冯衍传 开岁
发春兮百卉含英注开发皆始也礼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注)
 开谓谏争有所发起(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 …… (第 84a 页)
 五品明其等曰阀积日曰阅(又正韵门在左曰阀在右曰阅又正字通 元朝
品制有爵者其门为乌头阀阅册府元龟阀阅)
 二柱相去一丈柱端置瓦筒号为乌头(又说文通用伐左传成十六年却 (第 92b 页)

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南岳衡山自东/岳南巡五月至)八月西巡守
至于西岳如初(西岳华山/初谓岱宗) 十有一月朔
巡守至于北岳
如西礼(北岳/恒山)归格于艺祖用特(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言祖)
(则考著 …… (第 15b 页)
归假于祖祢
用特(假至也特特牛也祖下/及祢皆一牛 王制) 六年五服一朝(五服侯/甸男采)
(卫六年 一/朝
会京师)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周制十二/年一巡守)
(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故曰时巡考正制/度礼法于 …… (第 16b 页)
  鹤其歌声比中谣名曰归来(和伯和仲之后也玄/鹤言象阳鸟之南也)
  (归来言反/其本也)幽都弘山祀贡两伯之乐焉(弘山恒山/也 十有一)
  (月朔
巡守祭幽都之气于恒山/互言之者明祭山北称幽都也)冬伯之乐舞齐落
  (冬伯冬官司空也垂掌之齐落/终也 (第 21a 页)
 吉主于练(同/上) 作主坏庙有时日于练焉坏庙坏庙
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同上以卒哭章祭成丧者必/有尸 下二条又庖人以下)
(三条又祭称孝子/孝孙并此章通用) 曰荐此常事(祝辞之异者言常者/期而祭礼也古文常)
(为祥辞士虞记通祔/章飨 此章所 用) 自诸侯达诸士小祥之祭主人

之酢也哜之众宾兄弟则皆啐之大祥主人啐之众宾
兄弟皆饮之可也(哜啐皆尝也哜至/齿啐入口 杂记) 大夫士父母之
丧既练而归 朔月
忌日则归哭于宗室(详见通礼/居处章) 妇
人丧父母既练而归(同/上) 公之丧大夫俟练士卒哭而
(同 (第 11a 页)
  (正/之)时以作事(顺时/命事)事以厚生(事不失时/则年丰)生民之道
  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
有食之辰在申司
  历过也再失闰矣(谓斗建指申周十一月今之九/月斗当建戌而在申故知再失)
  (闰也 …… (第 7b 页)
  (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
  也(视朔亲告朔也观台台上构屋可以远观者也 朔旦
冬至历数之所始治历者因此则可以明)
  (其术数审别阴阳叙事训民鲁君/不能常修此礼故善公之得礼)凡分 (第 12a 页)
 事敕皇太子诸王皆服期乃命翰林学士宋濂等修
 孝慈录立为定制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
 年嫡子众子为其庶母皆齐衰杖期 十一月壬戌朔
 
书成此则当时别有所为而未可为万世常行之道
 也

 疏曰妻卑于母故次之夫为妻年月禫杖亦与母同
 敖 (第 11b 页)
 卦矣不应于此又指为凶也然则八月指遁而观无凶
 明甚卦辞又文王所系文王在商而自子月起数者
 亦犹周公一之日二之日纪数也
 右正 朔月
数改与不改之说自孟子以来千五六百
 年诸儒无有定论近代陈定宇张敷言之说议论援 (第 56a 页)
 不知是年当闰十月不可依长历作闰十二月经传
 皆有十一月己酉己酉先甲辰五十五日则甲辰非
 十二月朔可知服虔云甲辰夏 十一月朔
也盖夏之
 十一月于周为正月晋烝以孟冬而赵氏以仲冬烝
 于家庙传以烝本冬祭不可系之来年而甲辰实正 (第 3a 页)
 (之三/十日)
成十八年正月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杀国佐于内宫
之朝(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成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传/)
襄十八年冬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传三是月/之 十日) 十一月丁卯朔
入平阴(传/)
襄十九年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襄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郑伯赏入 …… (第 113a 页)
 今按隐二年至宣十年长历比大衍历止少二闰宣
 末年至春秋之终止少一闰通计少三闰又言顿置
 两闰之谬按襄 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
有食之
 左传曰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明年春经文即
 书无冰若不顿置两闰则明年春正月乃是戌月系
 夏 …… (第 183b 页)
事盖周王所颁齐晋用之
僖公十五年九月己卯晦十六年正月戊申朔成公十
六年六月甲午晦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 十一月丁
卯朔
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与
殷历鲁历合比非合食故仲尼因循时史而所记多宋
鲁事与齐晋不同可 …… (第 186a 页)
闻书之也 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己巳朔
宋楚战于泓
周殷鲁历皆先一日楚人所赴也昭公二十年六月丁
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三历皆 …… (第 186b 页)
 误条今历推之立分不叶不应食大衍说是
 襄公二十七年乙卯岁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
  之
  姜氏云 十一月乙亥朔
交分入限应食大衍同今
  历推之是 (第 193a 页)
十一月乙亥朔
加时在昼交分初日
  八百二十五分入食限 …… (第 193a 页)
 定公五年丙申岁春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三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
  百三十四分入食限
  定公十二年癸卯岁十有一月丙寅朔日
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寅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
  日二千六百二十二分入食限盖失一闰
 定公十五 (第 195a 页)
 也杜预注非常鼓之月由置闰失所故致月错是不

 应置闰而置闰误使七月为六月襄二十七年 冬十
 一月乙亥朔日
有食之云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
 矣哀十二年冬十有二月螽云火犹西流司历过也
 是为应置闰而失不置于襄少 (第 1b 页)
  (公羊云胁于齐媵女之先至者何休遂生出僖公/本聘楚女为夫人后因胁于齐女而楚女废居西)
  (宫怨旷以至此年西宫灾以漫不相涉之事/牵合傅会可𤼵一笑不独此二事为然也) 二十二年冬十有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
师败绩 (第 84b 页)
 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注周正月今十一
 月冬至之日日南极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
 礼也注视朔亲告朔也观台台上搆屋可以远观者
 也 朔旦
冬至历数之所始治历者因此则可以明其 …… (第 27a 页)
 (侯景之短长夏至之景尺有五寸日最长而景最短/是谓日北至也自是以后日稍近南冬至之景一丈)
 (三尺日最短而景最长是谓日南至也冬至者十一/月之中气中气者月半之气也 月朔
而已得中气是)
 (必前月闰闰前之月则中气在晦闰后之月则中气/在朔闰者聚残馀分之月其月无中气半属前月 …… (第 28a 页)
 (故作闰月以补之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闰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馀尽故也步闰之始以朔旦冬至为)
 (首闰之上元其年是 十一月朔旦
冬至至十九年闰/馀尽复得 (第 28b 页)
十一月朔旦
冬至故以十九年为一章积)
 (章成部积部成纪治历者以此章部为法因此可以/明其术数推之而知气朔也审别阴 (第 28b 页)
  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经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注须句虽别国而削
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颛臾之比鲁谓之社稷之臣
故灭奔及反其君皆略不备书惟书伐邾取须句音义
(比必/二反)(正义曰上传云须句子则须句子爵故云虽别/国而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襄公之世鄫国属)
(鲁故知如颛臾之/比略不备书也)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注升陉鲁地邾人县公
胄于鱼门故深耻之不言公又不言师败绩音义(陉音/刑县)
(音玄胄/直救反)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注
泓水名宋伐郑楚救之故战也楚告命不以主帅人数
故略称人音义(帅所/类反) …… (第 1b 页)
 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
 将兴之弗可赦也已注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
 也言君兴天所弃必不可不如赦楚勿与战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
 楚人未既济注未尽渡泓水司马曰注子鱼也彼众 (第 4b 页)
 有班马之声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音义(别/彼)

 (列/反)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一月丁卯朔
入平阴遂从齐师夙沙卫连大车以塞
 隧而殿注此卫所欲守险音义(连大并如字隧音遂/道也殿都练反下及) (第 19a 页)
宋卫吾匹不视邾滕于理/是也但比于申弱君之命使臣卑而君尊此为小耳)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注今长历推 十一月朔
非十二月传曰辰在申再失闰若是十二月则为三失
闰故知经误疏(注正义曰此经言十二月而傅言十一/月今杜以长 (第 4a 页)
历推之乙亥是 十一月朔)
(
非十二月也传曰辰在申再失闰矣若是十二月当为/辰在亥以申为亥则是三失闰非再失也推历与传合)
(知传是而 …… (第 4a 页)
 又疏既不驰请○既监本讹作礼今改正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乙亥监本及别本俱
 作乙卯以傅及疏推之知是乙亥又诸家注解经文
 皆作乙亥今改正
 又注今长历推 十一月朔
非十二月○万斯大学春 (第 47b 页)
 秋随笔曰左傅云 十一月乙亥朔
与经差一月考上
 会宋传五月有丙午六月有戊申戊申止后丙午二
 日必是六月之朔也七月有戊寅必是七月之朔 (第 48a 页)

 七月去十一月凡四月以月大小间数之七月朔戊
 寅则九月朔非丙子即丁丑矣 十一月朔
非丙子必
 乙亥矣傅言是也
傅故不书其族言违命也 (臣召南/)按豹以违命去族
 此左氏之曲说也贾逵服 …… (第 48a 页)
 氏可为宗邑之證

十一月乙亥朔日
有食之注文十一年三月甲子至
 今年七十一岁○(臣召南/)按文十一年为乙巳岁此
 襄二十七年乙卯岁也文 (第 50a 页)
 前传言十二月月误疏(注正义曰杜以十二月晋既/烝赵孟始适南阳则赵孟初)

 (行已是十二月也此句乃云甲辰朔烝于温案文言/之则是来年正月朔也服虔云甲辰朔夏 十一月朔)
 (
也若是夏 (第 45b 页)
十一月朔
当于明年言之而此年说之何/也杜以服言不通故为此解云晋既烝赵孟乃蒸其)
 (家庙则晋烝当在甲辰之前当言 (第 45b 页)
忌帅师堕费音义(费音/秘)
秋大雩注无傅书过音义(雩音/于)
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注无传结叛晋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
有食之注无传 …… (第 13a 页)
 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
 注三家知韩魏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
 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
  丁未
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注经所
 以书赵鞅归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注
 传录晋衰乱○初卫 (第 19b 页)
 (不书败书战即败矣盖为内讳也内以讳为贬内不/书公亦为内讳也不书败不书公其贬可知故云内)

 (以讳/为贬)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泓/杜)
 (注水名今在河南归德/府柘城县北三十里)
 左传(楚人伐宋以救 (第 41b 页)
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諌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
 (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
 (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 (第 4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