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义阳厥县西梁桥也溠水在今随州北八十五里周/礼职方豫州其浸波溠是时王薨于行若归国则虚)

 (实立见若进兵临汉复恐随人阻汉而守故用奇兵/别 开新
道桥溠水出不意而直压随都随既惧而行)
 (成计从汉还又恐随人乘半渡而邀击复以王命请/随侯为会于汉汭而 (第 36b 页)
 (顾氏栋高曰此疏言鲁亦有外史之官而序文疏内/则云史官身居在外季孙从内召之故曰外史又以)
 (南史外史皆非官名今据尚书/诸侯得有内史则亦有外史也)
二十七年左氏传 十一月乙亥朔日
有食之辰在申司
历过也再失闰矣
    蕙田案司历者乃太史之属所谓诸侯有日
    御是也
二十八年 (第 10a 页)
    则依仿周礼而为之可见汉儒皆分三恪二
    王后为二也
          右两汉
三国志魏文帝本纪 黄初元年冬十一月癸酉
以河内
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 (第 15b 页)
正朔
以天子之 (第 15b 页)
    行也兵志所载折冲都尉临阅郡国所行也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十月辛丑大阅
册府元龟唐高祖武德元年十月诏曰安人静俗文教
为先禁暴惩凶武略斯重比以丧乱日久黎庶凋残是
用务本劝农冀在丰赡而人蠹未尽寇盗尚繁欲畅兵

威须加练习今农收已毕杀气方严宜顺天时申耀威
武可依别敕大集诸军朕将躬自循抚亲临校阅
旧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五年十一月丙申幸宜州简阅
将士  八年十一月辛卯
如宜州庚子讲武于同官
九年三月幸昆明池习水战
太宗本纪武德九年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太
宗即位九月 (第 25b 页)
          右隋

唐书礼乐志皇帝狩田之礼亦以仲冬前期兵部集众
庶修田法虞部表所田之野建旗于其后前一日诸将
帅士集于旗下质明弊旗后至者罚兵部申田令遂围
田其两翼之将皆建旗及夜布围阙其南面驾至田所
皇帝鼓行入围鼓吹令以鼓六十陈于皇帝东南西向
六十陈于西南东向皆乘马各备箫角诸将皆鼓行围
乃设驱逆之骑皇帝乘马南向有司敛大绥以从诸公
王以下皆乘马带弓矢陈于前后所司之属又敛小绥

以从又驱兽出前 初一
驱过有司整饬弓矢以前再驱
过有司奉进弓矢三驱过皇帝乃从禽左而射之每驱
必三兽以上皇帝发抗大绥然后公王 …… (第 23a 页)
丁酉猎于伏龙原 七年十月辛未猎于鄠南庚寅
猎于围川十二月戊辰猎于高林 八年十月辛巳如
周氏陂猎于北原 十一月辛卯
如宜州猎于西原庚子 (第 24a 页)
得欤偏聚于所
近不能均济欤官吏视成而自不省欤其各恪意措画
务使实惠不壅毋以虚文蒙上则朕汝嘉
宁宗本纪 嘉泰四年十一月己未朔
诏两淮荆襄诸州 (第 37b 页)
 (主丧事敕皇太子诸王皆服期乃命翰林学士宋濂/等修孝慈录立为定制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
 (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其庶母皆齐衰杖期 十一月壬/戌朔
书成此则当时别有所为而未可为万世常行)
 (之道/也)
 华氏学泉曰或问仪礼父在为母齐衰期今父在为 (第 18b 页)
 周之时以冯相氏会天位保章氏辨地域又以太史
 正岁年而须官府都鄙以序事颁邦国以告朔其为
 象法则使万民观之于 正月之吉
又使官帅其属而 (第 11b 页)
 其事也必合制其事者为待来年受朔日之政令故
 也周官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正谓是矣
 其所异者彼以子月为正尔 朔日
盖元日也为来岁 (第 23b 页)
 欲生所谓至痛极也忌日必哀所谓有终身之丧也
 称讳如见亲所谓闻名心瞿也明发者发夕至明也
 祭之明日犹且如此而况祭之 正日
乎于将祭而齐
 焉则逆思其所以去故曰飨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
 之日乐与哀半者以其飨之必乐已至必哀故也飨 …… (第 25a 页)
 意承志也如欲色然如生事之色难也没而思之犹
 如此非文王其孰能之夫人夜寐而昼觉为不乱其
 形思不乱其官则与阴俱矣今也不寐至于 明发

 以思有所至故也 (第 26a 页)
明发
不寐言未祭也飨而致之言
 方祭也又从而思之言既祭也自未祭至于既祭思
 亲之诚续而不绝无须臾忘焉其爱敬 (第 26a 页)
 明会典今律文同

          右宋制
孝慈录子为母(为适/母同)
明太祖实录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
孝慈录成先是
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进
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上曰父 (第 31a 页)
 开元礼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右见经传注疏黄氏采补
孝慈录适子众子为庶母
姜氏秘史洪武七年秋九月孙贵妃薨 十一月一日
(第 49a 页)
见者往往感泣诏自今五日一诣梓宫前焚香帝服
衰服素幄引辅臣及班次而礼官奏谓苴麻三年难行
于外庭奏入不出 十一月戊戌朔
礼官颜师鲁尤袤等
奏乞礼毕改服小祥之服去杖绖禫祭礼毕改服素纱
软脚折上巾淡黄袍黑银带神主祔庙毕改服幞 (第 25b 页)
    而除者多不及三月之期矣而可乎徐邈之
    论虽详终不若仲堪之核也
   太子服庶母
姜宝秘史洪武七年秋九月孙贵妃薨 十一月一日

慈录成太祖既裁定丧礼太子当服齐衰杖期太子曰 (第 23a 页)
云/祥吉也) 期而小祥(自丧至此不计闰/凡十三月古者卜)
(日而祭今止用初忌/以从简易大祥仿此)前期 一日
主人以下沐浴陈器具
(主人帅众丈夫洒埽涤濯主妇帅众妇/女涤釜鼎具祭馔他皆如卒哭之礼)设次陈练服
( (第 14b 页)
伏兴少退西面立祝持版进立于座之右北面内外皆
止哭祝读祝文曰维年 月朔日
子孤子某敢昭告于考
某官封谥(妣曰妣夫/人某氏)禫制有期追远无及谨以洁牲柔
毛刚鬣明粢芗合芗萁嘉蔬嘉 …… (第 36b 页)
(群祖及考/皆如之)祝持版进于室户外之右东向跪读祝文
曰维年 月朔日
子孝曾孙某官封某敢昭告于曾祖某
官封谥(若无官封但云曾祖之灵祔母/云曾祖妣夫人某氏不告曾祖)祖某官封 …… (第 39b 页)
设馔如初赞者引主人盥手奠酒如初祝进立于灵座
右止哭祝跪读祝文曰维某年 月朔日
辰孤子某敢昭
告于考某官封谥尚飨馀如大祥之仪赞者引主人以
下出降自东阶还寝祝收几筵以出自禫之后内无哭 …… (第 41b 页)
哭尽哀降释祥服服禫服复升就位哭设馔如初赞者
引主人盥手奠酒如初祝立于灵座右止哭祝跪读祝
文曰维年 月朔日
辰孤子某敢昭告于考某人之灵尚
飨如大祥之礼赞者引主人以下出降自东阶还次自
禫之后内无哭者祝收几筵以出 …… (第 42a 页)
东阶进诣东向位前以盏跪
奠酒俛伏兴又引诣次者位奠酒如初再诣东向位前
面西立祝进神座之右跪读祝文曰维年 月朔日
辰某 (第 42b 页)

十一月一日
虞祭于集英殿自复土六虞在途太常卿
摄事三虞行礼于殿四日卒哭五日祔庙是月冬至百
官表贺崇政殿说书程颐言 (第 13b 页)
 (书其葬之厚薄也又使葬其平生所服衮冕通天冠/绛纱袍各二其一于京师其一于澶州又葬其剑甲)
 (各二其一于河中其一于/大名者莫能原其旨也)
世宗庆陵
 五代春秋显德六年六月癸巳帝崩于万岁殿 十一
 月壬寅
葬庆陵
 太平寰宇记庆陵在郑州管城县界
恭帝顺陵 (第 60a 页)
 奉迁太祖太宗梓宫丙寅如大房山营山陵八月甲
 申启土十月己卯梓宫至中都以大安殿为丕承殿
 安置丁酉大房山行宫成名曰磐宁 十一月乙巳朔

 
梓宫发丕承殿戊申山陵礼成
 金史后妃传太祖钦宪皇后赫舍哩氏天会十四年
 正月崩于庆元宫二月癸卯祔葬睿 (第 46a 页)
    句
宋书礼志元嘉七年四月乙丑有司奏曰礼丧服传云
有死于宫中者则为之三月不举祭今礼祀既戒而掖
庭有故下太常依礼详正太学博士江邃袁朗徐道娱

陈珉等议参互不同殿中曹郎中领祠部谢元议以为
遵依礼传使有司行事于义为安辄重参详宗庙敬重
飨祀精明虽圣情罔极必在亲奉然苟曰有疑则情以
礼屈元所称述于义有据请如元所上诏可 孝武帝大明三年十一月乙丑朔
有司奏四时庙祠吉
日已定遇雨及举哀旧停亲奉以有司行事先下使礼
官博议于礼为得迁日与不博士江长议礼记祭 …… (第 16b 页)
哀甚雨日时展事可以延
敬不愆义情无伤正典改择令日夫何以疑愚谓散齐
而有举哀若雨可更迁日唯入致齐及日月 逼晚
者乃
使有司行事耳又前代司空顾和启南郊车驾已出遇
雨宜迁日更郊事见施行郊之与庙其敬可均至日犹
迁况散 (第 17b 页)